第1163章 亲临南境战场
推荐阅读:都市之仙医狂婿、反派总在开导我[穿书]、穿成被迫和亲的炮灰女配后、建章夜火、娇宠影帝[重生]、职业替身,时薪十万、救命!我同桌有读心术、终极龙族战士、病弱相公不好惹、遮天一世之歌、
秦风的动作並不快,区区二百里,却足足走了三天时间。
反正北境大军还没有到,再加上孙波先锋与姑苏城守军连番鏖战,双方都需要时间修整。
就算秦风快马加鞭,赶到姑苏城,也只不过是在原地苦等著罢了。
所以秦风並不著急,沿路上,他一直带著赵玉龙,领略南境风光。
姑苏城乃是江南重镇,因此一路上,儘是美好的江南风光。
正值新春,北方还是一片天寒地冻的景象,虽然江南也冷,但远不如北方那么冷。
而且一路上,秦风很少能够见到,路边的冻骨。
这说明,江南的日子过得不错,至少老百姓越冬的口粮和柴火还是够的。
如果不是因为,南境豪族一直威胁著皇权统治,这一战不必可避免,秦风自然不愿意对南境下手。
“看见了吗?”
秦风坐在马背上,一边打量著路旁的溪流,一边感慨万千。
“咱们一路南下,走了这么远,越是往南,冻死在路边的饿殍就越少。”
“尤其是进入姑苏城地界后,几乎再也见不到任何饿殍。”
“南境的日子,可比北方舒服多了。”
“当然,这也要归功於南方的气候,就算是再冷的时候,也不像北方那么要命。”
“北方將士彪悍,南方將士看似瘦小,却有韧性。”
“若是南北同心协力,我大梁盛世,也就不远了。”
听到这话,赵玉龙不由一阵疑惑。
“秦兄,听你这话的意思,似乎对此次战事,並不抱有决心……”
赵玉龙虽然是秦风的属下,但更多的时候却是以“兄弟”自居。
除了发生战事之外,私下里,並不会对秦风言听计从,若是出现了不同的观点,会毫不犹豫的当场指出来。
赵玉龙乃是將门之后,对大梁忠心耿耿,在他看来,南境就是叛党,凡是叛党,就该诛杀!
若秦风对南境心怀怜悯,赵玉龙必定会当场驳斥。
秦风並不隱瞒自身的真实想法。
“南境富足,这是天下共识,而我们的目標,不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吗?”
“百姓无罪,罪在门阀。”
“我確实对南境心怀怜悯,不过只是针对百姓而言,因此不必多疑。”
听到这话,赵玉龙这才暗暗鬆了口气,秦风可是南伐的主心骨,若是他对南境豪族心慈手软,那这仗也就不用打了。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赵玉龙还是提起了心中的担忧之处。
“此次乃是內战,並非国战。”
“我们要面对的敌人,是门阀豪族,而非外敌。”
“姑苏城倒还好说,城中绝大多数百姓已经被迁走。”
“倘若攻下姑苏城,继续向其余城邦重镇进攻,不知秦兄,是否会因为城中百姓,而束手束脚。”
秦风没有急著回答,而是缓缓扭头,满怀深意地看向赵玉龙。
不可否认,赵玉龙是一个极其优秀的將领,天生將才。
也正因此,无论是徐墨还是寧虎,都无法与赵玉龙相提並论。
有赵玉龙跟在身边,秦风也犹如吃了一颗定心丸。
但是……
人无完人!
赵玉龙也有他自身的问题,就是过於追求完美,並且嫉恶如仇,对於大梁忠心不二。
就算是亲如兄弟,若是有朝一日,秦风与大梁反目为仇,赵玉龙恐怕也会站在大梁那一边。
不过这只是秦风的推测罢了,还没有发生的事,不便下结论。
秦风的视线,再一次投向南境的锦绣山河。
“我之前不是已经说了吗?”
“罪在门阀,不在百姓。”
“若是接下来的战事,南境豪族以百姓当做人质盾牌,確实是要提前想办法应付才行。”
“屠杀百姓,乃是外邦蛮夷干的事,我大梁身为天朝上邦,自然不能与野兽同流合污。”
“况且南境本身就是我大梁的疆域,只是受到了豪族的裹胁。”
“若是寧杀错不放过,就算是在道义上,也站不住脚。”
听到秦风的回答,赵玉龙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说到底,秦风绝不会为了攻城,无视百姓的死活。
而这一点,无疑是与赵玉龙的理念相悖。
若是可以,赵玉龙也希望能够兵不血刃地拿下城池,但现实是残酷的,若是能够守卫大梁的江山,必要的牺牲,还是能够接受的。
就算是有朝一日,赵玉龙的性命,可以换来大梁安寧,他也会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生命。
“秦兄,希望你能够想出对策。”
希望……之所以是希望,因为它发生的机会极为渺茫。
南境的百姓,被豪族裹挟,根本身不由己,註定会成为人肉盾牌。
到那时,就不得不面临杀还是不杀的两难抉择。
究竟是为了百姓,放弃这场战爭,还是为成大事,不拘小节?
其实秦风和赵玉龙心里都明白。
自始至终,秦风的心里就只有百姓,也自始至终都站在百姓那一边。
无论是当初在京都,与权贵子弟明爭暗斗,还是发展北溪县,巩固北境,隔绝大梁和北狄,儘可能地减少战事的发生。
说到底,全都是为了百姓。
反观赵玉龙,他与秦风的目標一致,都是为了铸造盛世。
区別在於,赵玉龙允许牺牲,也能够接受,必要的损失。
二人没有再言语,就这么默默赶路。
等到达孙波驻地时,已经夜幕降临。
孙波早已经在大门处等候,他没有披甲,一身布衣,身旁还插著一把战刀。
很明显,孙波已经做好了以死谢罪的准备。
“秦王,老夫连战皆败,已经无顏苟活。”
“要杀要剐,老夫绝无半点怨言。”
看著昔日的大將军,此时却披头散髮,宛如风烛残年的老人,秦风心里多少有点於心不忍。
但战败就是战败,该罚还是要罚。
秦风背著手,望著孙波,沉声道:“此次南伐,由本王全权负责。”
“无论是战场指挥,还是人员调动,皆以王命!”
“孙將军,你连战连败,损失兵马將近九成,就算是拥有再多的理由,也难辞其咎。”
反正北境大军还没有到,再加上孙波先锋与姑苏城守军连番鏖战,双方都需要时间修整。
就算秦风快马加鞭,赶到姑苏城,也只不过是在原地苦等著罢了。
所以秦风並不著急,沿路上,他一直带著赵玉龙,领略南境风光。
姑苏城乃是江南重镇,因此一路上,儘是美好的江南风光。
正值新春,北方还是一片天寒地冻的景象,虽然江南也冷,但远不如北方那么冷。
而且一路上,秦风很少能够见到,路边的冻骨。
这说明,江南的日子过得不错,至少老百姓越冬的口粮和柴火还是够的。
如果不是因为,南境豪族一直威胁著皇权统治,这一战不必可避免,秦风自然不愿意对南境下手。
“看见了吗?”
秦风坐在马背上,一边打量著路旁的溪流,一边感慨万千。
“咱们一路南下,走了这么远,越是往南,冻死在路边的饿殍就越少。”
“尤其是进入姑苏城地界后,几乎再也见不到任何饿殍。”
“南境的日子,可比北方舒服多了。”
“当然,这也要归功於南方的气候,就算是再冷的时候,也不像北方那么要命。”
“北方將士彪悍,南方將士看似瘦小,却有韧性。”
“若是南北同心协力,我大梁盛世,也就不远了。”
听到这话,赵玉龙不由一阵疑惑。
“秦兄,听你这话的意思,似乎对此次战事,並不抱有决心……”
赵玉龙虽然是秦风的属下,但更多的时候却是以“兄弟”自居。
除了发生战事之外,私下里,並不会对秦风言听计从,若是出现了不同的观点,会毫不犹豫的当场指出来。
赵玉龙乃是將门之后,对大梁忠心耿耿,在他看来,南境就是叛党,凡是叛党,就该诛杀!
若秦风对南境心怀怜悯,赵玉龙必定会当场驳斥。
秦风並不隱瞒自身的真实想法。
“南境富足,这是天下共识,而我们的目標,不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吗?”
“百姓无罪,罪在门阀。”
“我確实对南境心怀怜悯,不过只是针对百姓而言,因此不必多疑。”
听到这话,赵玉龙这才暗暗鬆了口气,秦风可是南伐的主心骨,若是他对南境豪族心慈手软,那这仗也就不用打了。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赵玉龙还是提起了心中的担忧之处。
“此次乃是內战,並非国战。”
“我们要面对的敌人,是门阀豪族,而非外敌。”
“姑苏城倒还好说,城中绝大多数百姓已经被迁走。”
“倘若攻下姑苏城,继续向其余城邦重镇进攻,不知秦兄,是否会因为城中百姓,而束手束脚。”
秦风没有急著回答,而是缓缓扭头,满怀深意地看向赵玉龙。
不可否认,赵玉龙是一个极其优秀的將领,天生將才。
也正因此,无论是徐墨还是寧虎,都无法与赵玉龙相提並论。
有赵玉龙跟在身边,秦风也犹如吃了一颗定心丸。
但是……
人无完人!
赵玉龙也有他自身的问题,就是过於追求完美,並且嫉恶如仇,对於大梁忠心不二。
就算是亲如兄弟,若是有朝一日,秦风与大梁反目为仇,赵玉龙恐怕也会站在大梁那一边。
不过这只是秦风的推测罢了,还没有发生的事,不便下结论。
秦风的视线,再一次投向南境的锦绣山河。
“我之前不是已经说了吗?”
“罪在门阀,不在百姓。”
“若是接下来的战事,南境豪族以百姓当做人质盾牌,確实是要提前想办法应付才行。”
“屠杀百姓,乃是外邦蛮夷干的事,我大梁身为天朝上邦,自然不能与野兽同流合污。”
“况且南境本身就是我大梁的疆域,只是受到了豪族的裹胁。”
“若是寧杀错不放过,就算是在道义上,也站不住脚。”
听到秦风的回答,赵玉龙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说到底,秦风绝不会为了攻城,无视百姓的死活。
而这一点,无疑是与赵玉龙的理念相悖。
若是可以,赵玉龙也希望能够兵不血刃地拿下城池,但现实是残酷的,若是能够守卫大梁的江山,必要的牺牲,还是能够接受的。
就算是有朝一日,赵玉龙的性命,可以换来大梁安寧,他也会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生命。
“秦兄,希望你能够想出对策。”
希望……之所以是希望,因为它发生的机会极为渺茫。
南境的百姓,被豪族裹挟,根本身不由己,註定会成为人肉盾牌。
到那时,就不得不面临杀还是不杀的两难抉择。
究竟是为了百姓,放弃这场战爭,还是为成大事,不拘小节?
其实秦风和赵玉龙心里都明白。
自始至终,秦风的心里就只有百姓,也自始至终都站在百姓那一边。
无论是当初在京都,与权贵子弟明爭暗斗,还是发展北溪县,巩固北境,隔绝大梁和北狄,儘可能地减少战事的发生。
说到底,全都是为了百姓。
反观赵玉龙,他与秦风的目標一致,都是为了铸造盛世。
区別在於,赵玉龙允许牺牲,也能够接受,必要的损失。
二人没有再言语,就这么默默赶路。
等到达孙波驻地时,已经夜幕降临。
孙波早已经在大门处等候,他没有披甲,一身布衣,身旁还插著一把战刀。
很明显,孙波已经做好了以死谢罪的准备。
“秦王,老夫连战皆败,已经无顏苟活。”
“要杀要剐,老夫绝无半点怨言。”
看著昔日的大將军,此时却披头散髮,宛如风烛残年的老人,秦风心里多少有点於心不忍。
但战败就是战败,该罚还是要罚。
秦风背著手,望著孙波,沉声道:“此次南伐,由本王全权负责。”
“无论是战场指挥,还是人员调动,皆以王命!”
“孙將军,你连战连败,损失兵马將近九成,就算是拥有再多的理由,也难辞其咎。”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24885/5996745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