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4章 本王累了
推荐阅读:至尊小仙医、你是我的心上情、限制级死神、勇者可以不活,但不能没活、谁让他进剑宗的!、啊?宫斗系统也能修仙、数据修仙,我在五行观证长生、在HP的悠然巫师路、当了魔君的我想转系去道门、嫂子:我真不是傻子了、
作为北溪县三大主將之一,谁不知道赵玉龙和秦风的关係?
赵玉龙可是最早追隨秦风的生死兄弟,曾与秦风一起参与北境防守战,进攻北狄等重要战役。
由於其作战勇猛无当,再加上具备卓越的指挥才能,甚至有传言说,赵玉龙是秦风之下第一人。
就连最受秦风信任的世子李章,与赵玉龙相比都要逊色一些。
李章是智谋有余,但是勇武不足,而赵玉龙却是真正意义上的文武双全。
谁能想到,整个北溪县最受人敬仰的主將之一,竟然会在这个时候,突然与秦风撕破脸皮,这对於眾將士的打击,甚至不亚於兵败。
在眾人的注视下,秦风不由长长的嘆了口气。
他並未迴避赵玉龙的逼迫,而是迈步上前,直面问题。
“赵兄,你可知东线作战,对於整个南伐战爭意味著什么?”
面对秦风的询问,赵玉龙没有任何迟疑,脱口而出:“东线获胜,满盘皆胜,將极大地缩短整个南伐战爭的进程。”
秦风眉头微皱:“既如此,本王率部获得了东线作战的胜利,为何反倒成了罪人?”
赵玉龙早就料到秦风会这么说,当即反驳:“这只能说秦兄赌贏了,而非基於整个战场的判断,做出的正確选择。”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战场之上与敌人进行豪赌,岂不是在拿国运当赌注?”
“现在贏了,你说什么都行,倘若是输了呢?难不成让整个大梁给你陪葬?”
“我既然亲临东线战场,自然明白东线战场的严峻情况,如果不是沈清辞紧要关头带来一千五百兵力,此战我们必输无疑。”
“而沈清辞的到来,並不受你的掌控,乃是运气使然。”
“换言之,我们险些因为你的错误判断,莽撞抉择而葬送整个南伐战爭。”
“我倒是要反问你一句,倘若下次,被围困的人是赵振海或是柳明,你是否会率领兵马亲自前去救援?”
面对赵玉龙的质问,秦风没有任何迟疑,脱口而出:“会!”
“不光赵玉龙和柳明,就算是你身陷重围,我也依旧会去救。”
“你们都是跟隨我出生入死的兄弟,什么狗屁一將功成万骨枯,这句话在我这无效,我绝不会为了什么成就大业,就眼睁睁地看著弟兄们死在战场上。”
此言一出,整个校场全都沉默了,眾人看秦风的眼神,无不透著炙热与崇拜。
这个回答,也正中赵玉龙下怀,毕竟他了解秦风的为人,如果秦风见死不救,那他就不是秦风了。
这既是秦风令人钦佩的地方,同时也是秦风的软肋。
哪怕在这种剑拔弩张的时候,赵玉龙已经对秦风充满敬意,但敬重归敬重,大局归大局,赵玉龙绝不会把个人情义,凌驾於国家大义之上。
他迎上秦风坚定眼神,嗓音同样鏗鏘有力:“秦王,你是一个好统领,却不是一个好臣子。”
“你保住了麾下弟兄的生死,却无视了天下百姓的兴亡。”
“两害相权取其轻,难道这样的道理你都不懂?”
“南伐战爭关乎江山社稷,你往里夹杂了太多的私人感情,已经不便再领导接下来的作战,这一点,你承不承认?”
面对赵玉龙近乎呵斥的质问,秦风幽幽嘆了口气,没有回答,心情却变得无比压抑。
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道理,秦风当然明白,也正是因为明白,所以他才会毅然决然地去营救徐墨。
因为在秦风的心里,天下兴亡的分量,远不如秦风的家人和兄弟。
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牺牲,秦风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牺牲天下!
但是这些话,秦风不能说出来,毕竟这与天下大义相悖,因此面对赵玉龙,秦风无法解释。
这世上向来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天下和家人兄弟,总要选择一个,秦风与別人没什么区別,他只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而已。
感受到赵玉龙决绝的眼神,秦风深吸了口气,语气透著妥协。
“你说的没错,本王確实不便再领导南伐战爭,在本王离开之后,前线將由你暂时领导,至於將来陛下如何定夺,就不是我能够左右的事情了。”
此言一出,在场的將领,无不目瞪口呆,任谁也没有想到,一直率领他们与南境叛党浴血奋战的秦风,会在这个时候退出。
一时间,无数將士纷纷单膝跪地,衝著秦风抱拳行礼,不遗余力地挽留起来。
“请秦王三思!”
“南伐战爭离不开您,我等也离不开您。”
“你若是走了,弟兄们该当如何?赵玉龙虽然是北溪县主將之一,但我不服他!”
“之前支援东线的时候,赵玉龙为了达到战术目的,竟然毫不在乎麾下五百骑兵的死活,我们岂愿意追隨这样的將领?”
“请秦王留下!”
不止普通將领,就连赵振海和柳明也跪了下去。
“秦王莫要受到赵玉龙的影响,你打贏了东线战爭,极大地缩短了南伐战爭的进程,乃是大功臣,而非罪臣。”
“赵玉龙此举,乃是顛倒黑白,不必理会之。”
“就算是参劾了您又能怎么样?您鞠躬尽瘁,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难道陛下会因为赵玉龙,而降您的职?”
几乎整个校场聚集的所有人,全部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挽留秦风,但秦风却摇了摇头,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他轻嘆了口气,压了压手,示意眾人不必挽留了。
“本王已经做出决定,没有人能够改变。”
“况且南伐战爭最险峻的阶段已经度过去了,换做任何將领,只要不犯错,拿下姑苏城都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只要姑苏城一掉,南伐战爭也就距离结束不远了。”
“本王主导南伐战爭,从来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兑现给陛下的承诺,如今大业將成,本王也该功成身退了。”
“本王累了,现在只想回去和家人团聚。”
见秦风去意已决,校场顿时响起阵阵嚎哭之声,仿佛除了赵玉龙之外,没有任何人愿意秦风离开。
赵玉龙可是最早追隨秦风的生死兄弟,曾与秦风一起参与北境防守战,进攻北狄等重要战役。
由於其作战勇猛无当,再加上具备卓越的指挥才能,甚至有传言说,赵玉龙是秦风之下第一人。
就连最受秦风信任的世子李章,与赵玉龙相比都要逊色一些。
李章是智谋有余,但是勇武不足,而赵玉龙却是真正意义上的文武双全。
谁能想到,整个北溪县最受人敬仰的主將之一,竟然会在这个时候,突然与秦风撕破脸皮,这对於眾將士的打击,甚至不亚於兵败。
在眾人的注视下,秦风不由长长的嘆了口气。
他並未迴避赵玉龙的逼迫,而是迈步上前,直面问题。
“赵兄,你可知东线作战,对於整个南伐战爭意味著什么?”
面对秦风的询问,赵玉龙没有任何迟疑,脱口而出:“东线获胜,满盘皆胜,將极大地缩短整个南伐战爭的进程。”
秦风眉头微皱:“既如此,本王率部获得了东线作战的胜利,为何反倒成了罪人?”
赵玉龙早就料到秦风会这么说,当即反驳:“这只能说秦兄赌贏了,而非基於整个战场的判断,做出的正確选择。”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战场之上与敌人进行豪赌,岂不是在拿国运当赌注?”
“现在贏了,你说什么都行,倘若是输了呢?难不成让整个大梁给你陪葬?”
“我既然亲临东线战场,自然明白东线战场的严峻情况,如果不是沈清辞紧要关头带来一千五百兵力,此战我们必输无疑。”
“而沈清辞的到来,並不受你的掌控,乃是运气使然。”
“换言之,我们险些因为你的错误判断,莽撞抉择而葬送整个南伐战爭。”
“我倒是要反问你一句,倘若下次,被围困的人是赵振海或是柳明,你是否会率领兵马亲自前去救援?”
面对赵玉龙的质问,秦风没有任何迟疑,脱口而出:“会!”
“不光赵玉龙和柳明,就算是你身陷重围,我也依旧会去救。”
“你们都是跟隨我出生入死的兄弟,什么狗屁一將功成万骨枯,这句话在我这无效,我绝不会为了什么成就大业,就眼睁睁地看著弟兄们死在战场上。”
此言一出,整个校场全都沉默了,眾人看秦风的眼神,无不透著炙热与崇拜。
这个回答,也正中赵玉龙下怀,毕竟他了解秦风的为人,如果秦风见死不救,那他就不是秦风了。
这既是秦风令人钦佩的地方,同时也是秦风的软肋。
哪怕在这种剑拔弩张的时候,赵玉龙已经对秦风充满敬意,但敬重归敬重,大局归大局,赵玉龙绝不会把个人情义,凌驾於国家大义之上。
他迎上秦风坚定眼神,嗓音同样鏗鏘有力:“秦王,你是一个好统领,却不是一个好臣子。”
“你保住了麾下弟兄的生死,却无视了天下百姓的兴亡。”
“两害相权取其轻,难道这样的道理你都不懂?”
“南伐战爭关乎江山社稷,你往里夹杂了太多的私人感情,已经不便再领导接下来的作战,这一点,你承不承认?”
面对赵玉龙近乎呵斥的质问,秦风幽幽嘆了口气,没有回答,心情却变得无比压抑。
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道理,秦风当然明白,也正是因为明白,所以他才会毅然决然地去营救徐墨。
因为在秦风的心里,天下兴亡的分量,远不如秦风的家人和兄弟。
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牺牲,秦风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牺牲天下!
但是这些话,秦风不能说出来,毕竟这与天下大义相悖,因此面对赵玉龙,秦风无法解释。
这世上向来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天下和家人兄弟,总要选择一个,秦风与別人没什么区別,他只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而已。
感受到赵玉龙决绝的眼神,秦风深吸了口气,语气透著妥协。
“你说的没错,本王確实不便再领导南伐战爭,在本王离开之后,前线將由你暂时领导,至於將来陛下如何定夺,就不是我能够左右的事情了。”
此言一出,在场的將领,无不目瞪口呆,任谁也没有想到,一直率领他们与南境叛党浴血奋战的秦风,会在这个时候退出。
一时间,无数將士纷纷单膝跪地,衝著秦风抱拳行礼,不遗余力地挽留起来。
“请秦王三思!”
“南伐战爭离不开您,我等也离不开您。”
“你若是走了,弟兄们该当如何?赵玉龙虽然是北溪县主將之一,但我不服他!”
“之前支援东线的时候,赵玉龙为了达到战术目的,竟然毫不在乎麾下五百骑兵的死活,我们岂愿意追隨这样的將领?”
“请秦王留下!”
不止普通將领,就连赵振海和柳明也跪了下去。
“秦王莫要受到赵玉龙的影响,你打贏了东线战爭,极大地缩短了南伐战爭的进程,乃是大功臣,而非罪臣。”
“赵玉龙此举,乃是顛倒黑白,不必理会之。”
“就算是参劾了您又能怎么样?您鞠躬尽瘁,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难道陛下会因为赵玉龙,而降您的职?”
几乎整个校场聚集的所有人,全部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挽留秦风,但秦风却摇了摇头,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他轻嘆了口气,压了压手,示意眾人不必挽留了。
“本王已经做出决定,没有人能够改变。”
“况且南伐战爭最险峻的阶段已经度过去了,换做任何將领,只要不犯错,拿下姑苏城都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只要姑苏城一掉,南伐战爭也就距离结束不远了。”
“本王主导南伐战爭,从来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兑现给陛下的承诺,如今大业將成,本王也该功成身退了。”
“本王累了,现在只想回去和家人团聚。”
见秦风去意已决,校场顿时响起阵阵嚎哭之声,仿佛除了赵玉龙之外,没有任何人愿意秦风离开。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24885/5996764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