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都市小说 > 胜者为王,重活2009 > 第653章 ,原来大魔王竟是我

第653章 ,原来大魔王竟是我

推荐阅读:他是龙[快穿]吞噬帝尊穿书成五个哥哥的掌心娇深情诱哄,协议老公求转正闪婚老公是千亿首富傅先生每天都在撩拨我草莽枭雄团宠四岁半,七个哥哥追着宠特种兵纵横异界拍案道士

    大多数时候,青云都有些高估自身实力,以至於当家老板李泽华误判形势,好在没有惹出大乱子。
    最开始的青云,压根不具备任何影响弟方集团选择的力量,单纯靠他本人先知先觉,提前卡好位置,等待各方助力追赶上来。
    一看,这傢伙怎么又在?
    事情往往就这么有戏剧性,大伙累死累活布局谋画,排除千辛万苦好不容易见到胜利曙光,而青云依靠老板超出常人理解范围的眼光,和快人一步反应。
    每每瞄准风口毫不犹豫提前抢跑,一块钱达到別人百元乃至耗费千元,才能勉强触摸的成功门槛,还提前吃下一大块肥肉。
    期间不是没人摸过底,可隨著青云每一步走在正確道路上,原本看热闹的各方投资人,纷纷闻著味找上门来,给钱是另一回事。
    带来的配套资源,背景加成,才是各方投鼠忌器的根本,比如明日资本许欣最早入局,加上淡马锡的站台,帮助其抵御了外来窥视。
    可隨著时间来到2012年五月,青云可谓是大势已成。
    吴良宇主动上门交底,所言非虚,却只说了一半,剩下一半他不敢说,也不想说,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李泽华或许真的是个疯子。
    他行事乖张百无禁忌,敢想敢干偏偏还带著几分急躁,仿佛背后隨时有野兽追赶,危机意识极强,所以做事风格狠辣无比,往往不留余地。
    对朋友没得提,乐於分享各类资源,只要不影响他对集团绝对控股和决策权,哪怕过线也睁只眼闭只眼。
    但对敌人凶残至极,往往赶尽还要杀绝,可现代经济社会,隨著全球化进程愈发深入,黑白之间往往存在著大面积的灰色。
    左右逢源因利致导,各方好似非洲迁移的角马群,追逐水草而生,哪里有利益就往哪里流动,会以暂时利益一致而结盟。
    又因分歧而分道扬鑣,可各方都严格遵循著斗zheng底线,绝不对掌握资源控制权的大人物下死手,哪怕一时竞爭落败,往往也给予失败方必要的体面。
    因为谁也没有彻底压垮对手的资本,即使有,也会因为各方面掣肘而综合评估利害关係后,选择放弃,毕竟谁也不能对抗整个体系。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谁也不敢保证,將来自己不会处於下风,如果每次获胜都要对失败者穷追猛打,对方必然撕破脸皮突破底线反抗。
    届时通过合理运用规则,费尽心思贏得胜利的优势方,就要面对竞爭对手层出不穷的规则之外物理手段,谁敢保证一定贏?
    所以共同维护规则稳定,对各方都有利,大家抱团的力量,也註定能碾压单个个体的实力。
    可青云,是个例外。
    依靠移动网际网路的信息传递,收集,处理速度,青云以一种常人难以想像的速度,开启滚雪球壮大模式,还没等同行反应过来。
    一个前所未有的超级商业帝国,就这么堂而皇之出现在眾人面前。
    但凡看过一眼的人都难以置信,就仿佛200年前,从未经歷过工业时代的人们,永远无法想像工业化是个什么模样,有多恐怖。
    移动网际网路时代,一切都仿佛按下百倍加速键,谁踩中风口在短时间內发展出足够多用户,谁就能通过掌握的海量信息中,获取外人无法理解,无法想像的巨额財富。
    其累积財富之迅速,快如闪电,其规模,如同浩瀚之银河不可测量,一朝掉队,永远难项其背。
    所以青云有了真正可以狂妄的资本,这样一个掌握信息化时代钥匙的庞然大物,让所有人都颇为头疼,它已经形成对任何一个商业集团的降维打击能力。
    掌握移动网际网路主动权的青云,就如同二战时期掌握闪电战精髓的汉斯,再也不用將大量资源,浪费在毫无意义的堑壕之內。
    只要它想,隨时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打一场针对任何对手的突袭战,並且能確保用最短的时间分出胜负。
    让各方甚至来不及准备干涉,就用一场简单到极致的手起刀落,告诫所有人不要试图越雷池半步。
    巨大的体量优势,毫不讲理且无法被抵挡的凌厉攻势,加上移动网际网路持牌金融,带来无与伦比的吸金能力,以及即时通讯软体,带来令人恐惧的信息覆盖能力。
    这些常人难以想像的巨大优势,正一点点將青云推上神坛。
    偏偏,掌握这个大杀器的创始人兼实控人,还是个杀戮果决的年轻人。
    要么不动,要么一劳永逸,从泰山派段老大,柳爱国,再到长实系李半城,更別提中途被青云击败的那些快递物流同行,哪一个不是悲剧收场?
    身陷牢狱者有之,封存太平洋海底永不见天日者有之,狼狈出逃再难回归故土者有之。
    还有不少吃了五毛钱生米,临死前不忘对李泽华发出最恶毒诅咒。
    可惜这些人,註定很难看到青云衰败的那一天了。
    因为连最上面,都在头疼如何应对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討论来討论去,大家都没有太好办法,一方面担心自废武功让外人获利。
    另一方面,青云还没有表现出脱离控制的跡象,李泽华本人更是恪守红线限制,没有半点出格的想法,很难找到理由完美解决。
    毕竟贸然动手,难免引发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恐慌,谁敢承担这个天大责任?
    而要用常规手段约束,影响,无伤解决,那除非各方下定决心,彻底修改底层管理规则,才有可能削弱青云愈发膨胀的潜在影响力。
    这,就是吴良宇隱藏的后半部分中,最重要的核心。
    底层经济决定shang层建筑。
    而现行规则对各弟方集团考核中,有一条最重要的標准,那就是经济发展压过一切。
    早在30多年前那个不太敢公开承认的时代,民营经济就在犹抱琵琶半遮面中孕育著无穷生机。
    到如今,民营企业个体户提供了超90%的就业岗位,超半数的税收和生產总值,记住这两组数据,它是民营对gong有强有力的补充证明。
    gong有从诞生那天开始,就註定其作为托底保障,稳定经济压舱石的地位,这一点坚定不可动摇。
    任何鼓吹基础行业siyou的言论,无一例外,全部包藏祸心別有所图。
    可稳定往往带来船大难调头,不够灵活的天然特质,企业负责人往往以不变应万变,因为他们本身不是拥有者,而只是单纯管理者。
    只需要按照上面交代的任务,做好本职工作即可,超出计划外往往带来的不是收益,而是负担,做好了理所应当,做差了要被问责。
    久而久之,明哲保身成为绝大多数人的一致想法,所以需要民营经济作为探路先锋,去进行各种有益尝试。
    而具体到各个地方,经济发展成为衡量一切的標准,有没有能力,是否具备更进一步的可能,往往取决於本弟方集团的经济数据。
    眾所周知,具备托底性质的民生行业,往往不以盈利为最重要考核標准,加之还要承担巨大的社会责任,往往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命脉。
    而且它还具备稀缺性和唯一性,诸如特定的工矿,重型製造,能源,往往需要特定的地理环境。
    比如沿著长江一字摆开的城市,川省绵yang,鄂省襄yang,湘省岳yang,赣省九jiang,徽省安qing,它们依託便捷的水利运输。
    成为这条核心经济带上,最重要的能源化工城市,可谓是得天独厚,可本省不可能完全指望能源化工吃饭,整座城市也不能彻底押宝这一產业,就能实现完全崛起。
    事实上这些城市的未来发展上限,已经提前锁定,或许可以在本省位居中上游,可再想前进半步,天板上限已经被彻底锁死。
    未来能发展多好,完全取决於国家对其投资规模,况且过於集中的行业投资,很难惠及普通人,如果不在体系內,往往只能背井离乡自谋出路。
    外来资本除相关配套企业外,也很难吸引高精尖行业落户,因为它们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从本地获取超过能源化工行业的支持力度。
    说句诛心之言,在外做大爷,何苦俯首做小,久而久之,依靠规模投资带动发展的城市,也索性不再折腾,老老实实捧好铁饭碗。
    期待下一轮能源变ge不要来的那么快,否则又要自谋出路。
    大家了十几年时间验证找寻一圈,发现事情又回到原点,gong有经济是基础,排排坐分果果,每个地区分一些確保大家不饿死。
    可要发展,要突破,还得看製造业,金融业,服务业三驾马车,这里头,如何利用引导好民间资本创造价值,就成为每个弟方集团最应该做好的功课。
    谁感悟最深,谁下手最快,谁就能提前抢到晋升的关键密码。
    而放眼全球,青云在创造就业岗位,提供税收这一块,可谓做到民营资本的巔峰,截止到2012年4月30日,整个青云控股。
    包含参股25%以上的企业,总计全职合同雇员超过550万人(仅国內部分),每周为青云提供14小时以上劳动的临时工。
    以及保险,证券,金融,服务类兼职员工总规模,不可计数,最保守估计也达到1000万以上。
    里面包括超700万物流从业者,卡车司机和临时僱佣的农业种植,收割人员。
    而隨著运运帮,顺风出行的兼职司机,陆续转成全职职工,或许一两年內,青云集团体系內缴纳五险一金的员工规模,最低限度也將超过1500万人。
    如果外卖,快递,网约车三大行业,如原时空那样膨胀到每个行业超千万规模,或许十年內,青云总雇员將超过创纪录的四五千万人。
    这是个什么概念?
    都不算依靠这个体系发展的友商,仅仅其本身就將成为一个史无前例的巨无霸,真正做到了大而不能倒。
    这时候,那些没吃到肥肉的地区,反过来要重点制定吸引青云落户投资的计划,不然就会在移动网际网路新经济时代被淘汰。
    而已经合作的城市,无论如何也不敢自废武功,一旦选择和青云彻底翻脸,后者大不了低价甩卖工厂设备,直接关停並转所有產业。
    拍拍屁股直接走人,留下几十万个就业岗位,和每年几十几百亿的税收缺口,届时谁更受伤?
    所以吴良宇咬紧牙关不敢提,甚至一个字都不敢说,他唯恐李某人拿著这把绝世神兵隨意挥舞。
    看似神挡杀神,佛挡诸佛,好不畅快。
    可这也註定是一条取死之道。
    因为一次两次,大家还能接受,或者说师出有名,能取得各方谅解也无所谓。
    可一旦將其当成制胜法宝,免死金牌肆意妄为,久而久之必然滋生猖狂傲慢,古今中外,这往往是盛极而衰,即將败亡的徵兆。
    李泽华,慢慢察觉出来了。
    可还没彻底领悟真諦。
    看明白的那群人,各个沉默不语,或恐惧,或不忍看到结局,总之闭口不提。
    这也是羊城大老总张观寧,毫不犹豫选择站在青云这边,直接对楠方周报,出版传媒集团下狠手的关键原因。
    一个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保障,人家按规则递交完整证据,你就得给出明確答覆,遮遮掩掩应付了事,那也別怪青云在投资规模上打折扣。
    羊城为了半导体新经济建设,已经投进去接近200个亿,包括半导体產业链投资成本分摊,免税,新经济区建设,无息贷款等等。
    沉没成本大到没人敢轻易表態说要暂定,那简直是拿决ce当儿戏,谁敢公开讲,谁就得承担所有后果,轻则回家奶孩子。
    重则一首歌完美詮释结局,铁门吶铁窗,铁锁链~
    在这种局势下,谁设置阻碍,谁就是整座城市不共戴天的敌人,是整个弟方集团欲除之而后快的对象,谁来也改变不了结局。
    只是让张观寧头疼的是,多出来一个意外,林有为莫名其妙冒出来,虽然懂的都懂,这傢伙就是这一轮针对青云的总编辑,蔡邰美背后人物。
    可证据確凿,当场人赃並获,仅仅看现场录像证据都不忍直视,放,不可能。
    问题牵一髮而动全身,怎么处置就成了大问题。
    作为城市大老总,张观寧旁无责贷,必须有始有终,以確保交出来的答卷,能让主要相关方满意。
    於是乎,他第一个电话向粤东总督,巡抚衙门匯报,第二个电话打给梅庄,哪怕曾经因为些许矛盾闹得不愉快。
    可现在,大家都是同舟共济的自己人,有一致追求目標,往日的恩恩怨怨就如同粉笔字,一笔勾销。
    夜景明不好明著表態,作为曾经两面下注,无论胜负都有一席之地的他,现如今倾斜天平已经不可避免朝著青云滑过去。
    可和原有各方切割的力度,没赶上倾斜速度,早在张观寧打电话给他之前,一些消息灵通之辈就找过他。
    他可以不在乎绝大多数人死活,甚至可以主动卖掉那些曾经的盟友,保证没人敢拿来做文章,因为梅庄有这个超然物外的实力。
    压根不怕宵小之辈趁机为祸。
    可一通来自枫叶国的电话,却让他不得不慎重,因为打电话来的那位,姓荣。
    仲信系才是串联这一轮诸多力量,共同对青云发起试探性进攻的幕后指挥,因为青云在金融业务上发展太快。
    民生,微支付,青云大东方保险已经威胁到仲信的核心渠道,滙丰,李家坡中概股交易市场,软妹幣出海新通道,海外融资新通道。
    这些都是仲信起家的基本业务,也是最赚钱的业务,青云占据主导,原本依靠这个体系吃饭的各家,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
    所以魷太资本財团一动,仲信立即跟隨,先在舆论上造足声势,趁机搅混平静的水面,为接下来趁乱获益奠定基础。
    这也是魷太资本惯用手法,百试百灵。
    没曾想青云压根不接招,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大家都是高音喇叭,纯粹比谁嗓门大。
    按李泽华的原话,我特么做事要给谁解释?
    於是压根不按套路来,直接奔著跳出来的所有传媒执行人下手,出来混,就要做好挨打的准备。
    以前那是恃强凌弱,弱者没有发声的渠道,只能忍气吞声,可青云的嗓门比它们还大,逮住一个直接弄死,压根不给缠斗的机会。
    这可把参与各方嚇坏了,不是,你怎么不按剧本来,我们骂你,你不应该解释吗?
    然后被各家传媒代入预设战场,不断给青云泼脏水,让其陷入自证清白的泥潭,这年头,张张嘴就能让对手费百倍资源去跑断腿解释。
    多爽呀。
    哪怕青云找到证据,它们也完全可以当看不见,总之一招,你没做,你急什么,你解释什么,肯定做了亏心事才会气急败坏。
    嘿,谁用谁知道,只要我没素质,站在道de制高点隨便喷,没人扛得住。
    没曾想青云掀桌子,还能得到各地支持,直接上门送温暖,可把参与方嚇傻了,收钱那也得有命才好啊!
    连带著,夜景明也被惊呆了,他脑子乱糟糟,一时竟不知道该帮谁,他是想靠著青云顺利壮大,可没想过青云真正成为领头羊啊!
    见从梅庄得不到答案,张观寧又把电话打给润华的秦祥礼,后者倒是爽快表態,“搂草打兔子顺手事而已,哪方有意见,让他来找我!”
    张观寧苦笑道:“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如何预防反扑,如果事情出现反覆,局势不受控制麻烦就大了。”
    “难怪你先来找我,行吧,谁让我也是个辛苦命呢。”
    秦祥礼琢磨出內幕,心知各方压力都匯聚在张观寧身上,他扛不住乐子就大了,於是道:“我和李董沟通一下,最迟明天上午,不。
    今天晚上就给你答覆,你务必掌握好关键点,尤其是林有为和蔡邰美这两个人,最好异地秘密留zhi……
    具体情况等我和李董到了再说,对,我们今晚就过来。”
    本想说电话沟通,可出事后来找他商量的李泽华,就在旁边听著,到这里给出暗示,他当即改口。
    张观寧总算鬆了口气,“好,今晚我扫榻相迎,静候您和李董大驾光临。”(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80659/6096371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