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都市小说 > 胜者为王,重活2009 > 第695章 ,你不见山山自来见

第695章 ,你不见山山自来见

推荐阅读:异世惊华:逆天纨绔妻夏日焰火 完结+番外他是龙[快穿]吞噬帝尊穿书成五个哥哥的掌心娇深情诱哄,协议老公求转正闪婚老公是千亿首富傅先生每天都在撩拨我草莽枭雄团宠四岁半,七个哥哥追着宠

    对於张总的突然到访,李泽华没有心理准备,只能见招拆招。
    可张总有备而来,却同样拿不出完美的解决办法,苦於没法破局,只能装出一副什么都不在乎模样,继续试探。
    两家集团各有特色,都是本行业不可或缺的关键企业,上面的主流观点更倾向於两家亲密无间,携手並进,並对此期望很大。
    所以对青云要求控股中兴的请求(青云是中兴第一大股东),上面很犹豫,不是担心青云进场后,会耽误中兴的发展前途。
    反而担心青云弄得太好,和瓣形成直接竞爭,一爭就回不了头,看偌大的美洲就知道,高通千方百计解决朗讯,支解ibm和摩托罗拉,警惕一切新兴对手。
    欧洲诺基亚和爱立信大打出手,瓣有意无意压制中兴大唐,无数血淋淋经验教训已经告诉所有人,这个市场註定是贏家通吃,没有半点温情可言。
    原本上面还试图撮合两家建立更深层次合作,毕竟青云核心基础业务,不在电信通讯领域,可隨著智能製造十五年规划一出。
    所有知情者都看明白了,合著这才是青云的核心业务,它是一家披著网际网路,和金融外皮的纯正製造业集团。
    难怪天然排斥欧美资本,亲近东大,原来根子在这。
    一个与东大经济彻底绑定,谁也离不开谁的绝对自己人,谁上来,都会支持青云完成既定的战略目標。
    毕竟李泽华已经创造性提出產业基金代持模式,国企国资占据主要股份,享受最大发展红利,从根本上杜绝分道扬鑣的可能。
    而青云集团作为具体实践代持的管理层,確保內部核心位置稳定前提下,掌握相当大自主权,充分发挥自己灵活多变的优势。
    即得到国资支持,又不被条条框框所限制(国资占主要股份,但只要青云经营审计不出大问题,就无法直接干涉经营,何况还有1/3属於诸多大集团私人控股)。
    既通过期权奖励,与管理层自身利益高度绑定结合,有积极正面的无限动力发展好企业;又没有趁机谋私利,拖后腿的生存空间。
    毕竟李泽华才是大老板,谁敢肆无忌惮挖墙脚,他真敢把人送到非洲去填金矿,哪怕跑到天涯海角,也得把人抓回来弄掉。
    除非他本人有私心,可问题一位掌握万亿海量財富的超级富豪,本身还有一堆非常赚钱的业务在。
    他是得多傻,才会为了蝇头小利,和自己的核心基本盘分道扬鑣?
    (加强版美利坚马大爷,自带乾粮努力干活。)
    所以支持青云是正確的,问题瓣有错吗?
    可利益分配终归是绕不开的一道坎,以谁为主,另一个必然不服,资源就这么多,谁不想发展的更好,爭夺更大话语权呢。
    这个问题,最终,还得回到当事人身上。
    张总也不知道该怎么破局。
    倒是李泽华琢磨出点新鲜玩意,不过还没確定怎么弄,就主动开口问道:“任总那边怎么考虑?
    听您说鹏城王总也来了,我这算是罪过大咯,以后都不知道该怎么见面。
    还请张总一定帮我美言几句,我年轻不懂事,做事孟浪,没有事先和当地沟通造成误会,我检討。”
    嘿,漂亮话说不少,唯独不提整改措施,张总何等人物,都快被逗笑了,拿手点点他,“你啊,鬼精鬼精,这个道歉还是自己去说吧。
    不过任总倒是提了几个具体要求,你看著做个参考吧,怎么回应你和他们说。
    我的態度不做任何预设立场,只要在规则范围以內做人做事,无论谁胜谁负,上面,都能接受。”
    李泽华听罢,长舒一口气,压在心底的心病顿时去掉一大半,他就怕上面试图捆住青云手脚,勒令他必须继续合作。
    如此一来,养虎为患必然后患无穷,如今从张总这儿得到明確態度,当即抓住话头不鬆手,“就知道张叔叔您一贯深明大义……
    有您的特殊照顾,我悬著的心就算放下咯,之前还一直担心上面会怪罪呢。”
    张总对这等滚刀肉也是无奈,乾脆不接话,看他能玩出什么样。
    李泽华笑呵呵始终没个正型,他吃不准对方到底什么想法,不过双方明显都在投鼠忌器,也有巨大共同利益基础,轻易不会翻脸。
    “张叔叔您放心,青云做事有始有终,我待会立即开会传达上层指示精神,放开手脚对瓣进行全方位压制。
    接下来我们准备加大力度……”
    张总愣住,他是不倾斜於任何一家,只要贏家按既定目標走,继续坚定执行智能製造战略就好,可好歹他亲自来了,信號很明显。
    就是希望青云稍微缓一缓,別把瓣打的太惨,毕竟这家標杆企业是在他手里发展起来的。
    他心里想,“难道是我说的不够明白,还是这小子装糊涂呢?”
    可又不好明说,只能默默看著李泽华继续表演。
    后者不去拍戏都浪费人才,没人比他更懂什么叫揣著明白装糊涂,又提了些踩著线下狠手的招式,大有一副赶尽杀绝架势。
    张总好几次欲言又止,最后索性闭口不提,他也想通了,青云背后一大把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考量,瓣呢,也是如此。
    鹏城王总,粤东汪总看似出面调解,却在关键问题上都不开口表態,显然內心也有倾向性,谁输谁贏大家都能接受。
    只是不想驳瓣的脸面,避免后续產生怨恨,进而做出些不理智的事,既然大家看法一致,长痛不如短痛,让青云放手去做。
    越早结束纷爭越有利於计划开展,至於瓣被打到奄奄一息时,大家再出面赚一份人情之余,顺手保留一丝火种,用以牵制青云。
    后续只要衙门的订单给够,养活瓣还是轻而易举,青云也別想滋生骄横,谋求彻底脱离掌控。
    可惜无论是上层,还是瓣,都低估了李泽华的格局,他要的是什么?
    是资源整合,利益最大化,青云费尽心思打压瓣,图什么?
    还不就是眼馋瓣走在大道上?
    眼下放眼全国,乃至於全球经济体,都找不出第二家如瓣这般朝气蓬勃的科研企业!
    这绝不是恭维和吹捧,而是全员持股,利益均沾对人性最完美的詮释,一家科研基因刻在骨子里,通过科研赚取超额利润的同时。
    又以全员持股,全员分红为核心利益驱动力,鞭策一位又一位优秀后来者为了自身利益,疯狂內卷,卷出一个又一个技术新高度。
    它的巨大成功,正源自於此。
    李泽华想学,却不能学,因为他如今超然地位,一半来自青云系业务不断取得成功,没人会苛刻一位成功者。
    另一半来自背后,持续享受超额发展红利的投资人鼎力支持,它们包括1/4的国资,1/3的国內各大集团,民营企业,以及携带特殊资源的个人投资者。
    占据约50%青云股份的它们(產业基金代持者居多,虽然没有经营管理权,但对集团资源使用话语权,简易权非常大)。
    有利可图,又被未来巨大收益绑定在青云战车上,才会竭尽全力支持青云和李泽华本人,外来任何一方试图针对青云或他本人时。
    都要面临抱团的受益集团反击,瞧瞧那一大堆国內外超级集团,大型机构,动輒民营百强企业,和杰出的个人投资者名单。
    谁都清楚,青云已经事实上超越大而不能倒的极限,成为真正与国同休的存在。
    加上1/7的集团內部顶尖管理人才,优秀的中坚力量支持,才让李泽华的地位稳如泰山,如果他在某个重要科研领域,执行全员持股。
    首先离心离德,產生怨恨的就是背后那些自己人,因为利益大头被无数普通人拿走,它们吃什么?
    別看李泽华对科研领域投资巨大,除经费不设上限,在力所能及范围內拔高理工科优秀人才地位,房子,票子,家人通通安排特殊优待。
    可说到底,是大家认可李泽华的经营理念,技术为王,通过构建青云专利技术体系,增强集团在全球范围內的核心竞爭力,进而创造出更大价值,让大家吃的更多。
    全员持股,简直是本末倒置,倒反天罡,李泽华但凡一意孤行,就会造成眾叛亲离局面,轻则个人地位不稳,眾人离心离德。
    重则青云大好局面毁於一旦,他本人甚至连命都保不住。
    所以李泽华不会轻举妄动,只是一味在两者之间,寻求绝佳平衡点,在不影响大多数投资人利益前提下,儘可能优待技术人员。
    目前看做的非常不错,青云技术研发氛围非常好,技术人员在利益驱使下,极大提升积极性,创新能力猛增,搞出一大堆新技术。
    放眼全球,也称得上超一流重视技术,投入技术,善待技术的集团公司,对各行各业的技术大牛吸引力十足。
    可这,还不够,因为行业內还存在著瓣这等逆天企业,99.9%全员持股,且不说具体操作如何,单单表面上资源分配的手段,就碾压一眾竞爭对手。
    瓣的成功,首先要归功於它解决了发展红利,资源到底属於谁的核心基础问题!
    其次才是技术井喷,强化行业竞爭力,让有识之士不由自主选择支持它,为其发展保驾护航。
    看懂最本质问题关键所在,李泽华才会像疯了一样,上来就对瓣下死手,费整整一年时间,用海量技术服务勾引瓣踩坑。
    用超600亿未执行完毕剩余合同价值,死死捆绑瓣手脚,让其无法始终挣脱控制。
    现在轮到李泽华从容落子提要求,瓣不妥协不答应,唯一结果就是现金流断裂,陷入破產清算危机。
    固然国资会会在最后阶段进场托底,但瓣也要付出惨重代价,脱层皮才能顺利脱身……
    李泽华全程笑嘻嘻,“所以任先生著急也没用,我会不惜一切出手,直到瓣彻底服软为止。”
    张总甩出个白眼,让他自行体会之余,缓缓开口,“我和任董认识小二十年了,对他的性格最是清楚不过,当初那么多人试图插手。
    形势之危急未必不如今天,可他从未动摇过决心,说不定你这次的盘算,也会如之前一样,成为磨练其意志的垫脚石。”
    可惜让张总失望的是,对面油盐不进,一点面子都不给。
    “无所谓啊!”
    李泽华摊摊手,“这才哪到哪?
    瓣的业务范围无非是那几项,中兴同样有替代技术,三大运营商和青云的关係很不错,別忘了铁塔集团我也是大股东。
    多管齐下,搅黄和瓣的合作虽然困难,但只要心思去做,总能成功几件,让它难受到极点。
    至於海外市场,欧美先不提,相对成熟点的东南亚,瓣以后是別想去了,总之青云不允许,它执意要去,收不到钱可別怪我。”
    摆明利用市场支配地位,准备给瓣来个绝杀,內部市场合作搅黄,外部市场合作围追堵截,就算瓣能拿到订单,也一定让它拿不到尾款。
    商业竞爭就这么残酷,就这么不讲道理,谁强,谁说了算。
    偏偏手心手背都是肉,东大还不好出面偏帮一家,照这个玩法发展下去,瓣的未来几乎可以提前確定。
    没了。
    张总也想通了,人家有这个实力,又涉及青云集团的未来发展命脉,关係到整个东大製造业未来,於情於理,他都不应该继续插手。
    於是乎退让一步道:“你是对的,不过不介意我將这些话带给任总吧?”
    毕竟多年交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李泽华收起笑脸,沉声道:“理应如此,任总有什么怨,让他对著我来吧。
    我问心无愧,自当坦然受之。”
    张总也没多讲,只是挑了些关键处,编辑好发送给任总,不是不想打电话,而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对方收到信息后,也没回话,更没有纠缠不清,似乎早就知道这个结果。
    张总嘆了口气,“国家战略不容半点私情,只是曾经一力扶持发展起来的企业,走到今天,又是非战之罪,实在可惜。”
    都是聪明人,摊开说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他刚才的表態结果不会变,只是朋友间感慨几句罢了。
    殊不知李泽华等的就是这个,面色颇为怪异道:“其实,也不是没有別的解决办法。”
    张总纳闷望向他,“这时候就別想著宽慰我了,做实事要紧,大家都等著看你行动呢。”
    “別误会,我是真有点建设性思路想提,之前没机会,现在倒是时机成熟了。”
    李泽华凑近些,压低声音道:“您看啊,瓣发展正好,青云呢不说如日中天,那也是前途光明,贸然发生大改变,两家都不乐意。
    可如果有一方彻底被压制,剩下的事就好谈了,国外也不是没有现成例子,选了不说,旗和旅行者集团合併,麦道和波音合併。
    都合併出该领域最强大的商业集团,整合资源后所向披靡,简直无敌啊!”
    张总无语,“你还在想併购华为啊?如果任总的思想工作那么容易做通,也就不是他了。”
    “不不不,您误会我的意思了。”
    李泽华一阵摇头晃脑后,突然郑重其事道:“没人规定胜利者才能兼併失败者。
    如果我说,让瓣兼併青云呢(电信业务和智能製造业务,这方面青云是起步太晚)。”
    “你,没开玩笑?”
    张总震惊到直接从沙发上站起来,满脸不可置信。
    李泽华的话语仿佛晴空惊雷,让他瞬间失態,“开什么国际玩笑,这可不兴乱说,万一传出去,是要引发轩然大波的!”
    古往今来,成王败寇,东方思维中,就没有占据绝对优势,给手下败將投降的例子,即使偶尔碰上个奇葩,那也是被忽悠瘸了。
    如同李泽华这样斩钉截铁说出口,没有丝毫试探直接开口,极其郑重表態的压根没有一个,不,半个也没有。
    张总今天算是开了眼界,满脸狐疑,阴晴不定,似乎在权衡眼前这位,是不是脑子出了毛病。
    李泽华当然不是在开玩笑,“瓣的优势很明显,技术积累底蕴深厚,青云起步晚,虽然吸收了部分朗讯和诺基亚的技术。
    但想完全吃透,没个几年时间不可能,尤其现在4g网络技术已经成熟,高通占据明显先发优势,我们大规模推广4g,怎么都绕不开高通和瓣,诺基亚三家。
    而对智能製造最重要的帮手5g网络,青云更是两眼一抹黑,不然也不至於张口要控股瓣和中兴,我也知道任总现在肯定很难接受。
    可是没关係,接下来一整个月,我会让他品尝更难受,直至绝望的滋味,只有恐惧失去,才会珍惜救命稻草。
    索性先把他的基本盘打散,让他能够心平气和坐下来慢慢谈,任总是技术专家,同时也是生意人,合作共贏,总比血本无归好吧?
    就算他转不过弯,瓣那么多共同持股的顶尖人才,总能看明白局势,大不了换个人继续合作好咯。”
    张总这才恍然大悟,“你小子,恐怕从一开始,就存著借鸡生蛋,鳩占鹊巢的想法吧。
    真是好算计啊!
    瓣奄奄一息走投无路时,你伸出橄欖枝,他不同意也得同意,至於是瓣吞併青云,还是青云成功控股瓣。
    反正最后控股权都要落到你手里,一个简单的形式,面子而已,有区別吗?
    只是我很想知道,你怎么说服集团內部呢,成功者委身失败一方,堪称惊世骇俗,即便青云顺利控股,也要让出一小半资源出去。
    那些人,能同意吗?”
    “这有何难,智能製造的基础,在於通信技术和高精尖端製造的有机结合,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通信技术是青云的致命短板,吸纳瓣加入后,市场前景何止翻十倍百倍,再有诺基亚朗讯技术注入,瓣未来一片坦途。
    只要能拿下国际5g通用標准制定权,就没人能阻止我们的智能製造战略,彻底走向成功!”
    李泽华对此自信满满,“何况注入的是青云短板,少部分资源,换回最起码一半的瓣股份,它未来价值远超这部分投入。
    哪个投资人会拒绝一分耕耘,百分收穫的惊人回报率?
    在巨额利益面前,区区虚名不值一提,只要它们能充分理解智能製造的重要性,就绝对不会反对。”(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80659/6096381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