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都市小说 > 胜者为王,重活2009 > 第754章 ,原油期货一触即发

第754章 ,原油期货一触即发

推荐阅读:夏日焰火 完结+番外他是龙[快穿]吞噬帝尊穿书成五个哥哥的掌心娇深情诱哄,协议老公求转正闪婚老公是千亿首富傅先生每天都在撩拨我草莽枭雄团宠四岁半,七个哥哥追着宠特种兵纵横异界

    “你好,我想购买原油未来一年的看空期权。”
    瑞士联合银行客户经理办公室內,一位头顶纱布的西亚北非籍男子,掏出一张现金支票,“这里是一千五百万美元,麻烦请你全部帮我买进去。”
    客户经理暗暗咋舌,虽然这里是瑞士,是有钱人的天堂,可如此大手笔的期权投资仍旧不常见。
    毕竟期权和期货不太一样,期货槓桿没那么高,而且受当下市场波动影响很大,需要操作者有极高的金融天赋才能赚钱。
    而期权完全就是二选一,赌贏了赚麻了,赌输了反而不会输多少,最多输掉全部本金。
    比如现在客户要购买的看空期权,就是以当前原油135美元价格每桶,签署一份未来一年期看跌购买合约。
    在未来一年內只要原油价格下跌,客户可以隨时结算,並用届时可能触及的120,或者110美元现货成交价购买。
    按照1500万美元的槓桿比例,瑞银最高可以给到400倍的配额,也就是60亿美元原油採购合同。
    不过要是动用这么大槓桿,那原油价格每上涨1%,客户就要追加6000万美元保证金,否则就会面临穿仓血本无归的悲惨结局。
    好在对方只要求50倍槓桿,也就是买入未来一年期看跌总计7.5亿美元的原油合同,在仔细审核完对方身份和支票真实性后。
    客户经理忍不住道:“先生,您是否清楚其中的风险?如果原油价格在现在基础继续上涨2.6美元,您就將面临穿仓损失全部本金风险。
    我们瑞银有著全球最优秀的金融投资分析团队,和全球超400家主流期货市场有良好合作基础,作为专业人士,我有必要向您提供最专业建议……”
    “不用。”
    来人似乎不想说太多话,“我对风险有著充分认知,请告诉我,是否能够立即成交?”
    说话间,他还不耐烦著看了眼手錶,客户经理读懂他的意思,知道多说无益,在查看银行系统的投资配额后,点头道:“当然可以。”
    有钱不赚王八蛋,这点定单放眼整个瑞银而言不值一提,甚至都不必拿到国际期货市场,单单在银行內部交易就能实现风险对冲。
    这就是金融机构又一个赚钱的渠道,那就是除赚取金融投资者的佣金收入外,大的金融机构,也会根据自身客户双向选择的数据规模。
    进行內部对冲。
    即同一个品类同一个交割日期,比如眼下201401(正好一年)的买入(做多)订单为10个亿本金,而卖出(做空)订单为8个亿。
    那么任何一家大金融集团,都会选择在內部將两个8亿美元的买入卖出订单对衝掉,然后再拿出两亿美元,在期货市场买入对应超额订单。
    如此一来,没进入市场的两个对冲平帐的8亿,其佣金和手续费,各种税就作为金融机构的合理利润,被直接抽走,无论最后谁胜谁负,银行都不会亏。
    当然,实际操作过程中,银行也会综合考虑市场发展前景,一旦察觉到有暴涨暴跌风险,它们也会通过银行自营投资部亲自下场。
    这样就避免了一方爆仓,另一方赚取超额利润的风险。
    只是让客户经理没想到的是,今天仿佛捅了期权和期货投资者的窝,不少合作已久的金融机构,投行,基金纷纷找上门来。
    甩出的订单,都是卖出做空。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而无数挥舞著支票的投资人也蜂拥而至,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做空。
    激增的做空订单,很快反馈到瑞银高层那儿,隨即董事会召开紧急会议。
    瑞银董事长亲自到场,“现在收到多少做空的订单了?”
    负责大客户投资的副总裁擦了擦冷汗,“投资本金超过16亿美元,撬动金融槓桿接近1000亿,而且还有大量未进入审核阶段的订单。”
    一位董事带著惊慌,“怎么办?”
    瑞银董事长摆摆手,“先收下,不过要放缓签约速度,赶紧派人打听情况,看看只有我们一家,还是同行都收到巨额做空订单。”
    大集团,什么事没遇到过?
    不多一会,消息传来,隔壁的瑞士联合银行,第一国民银行等诸多金融机构,在同一时间涌入巨额做空订单。
    瑞银董事长表情开始凝重,“这是有预谋的大规模投机,其它的同行呢,比如德意志银行,巴黎和伦敦的动静呢!”
    副总裁流著汗回答,“还在沟通,相信很快就有消息传回来。”
    他们这还在调查,殊不知整个欧美金融机构的一线,都乱套了。
    因为欧萌,东大,脚盆鸡,以及国际上从原油价格居高不下中,看到风险与机遇並存的大基金,国际热钱,都开始陆续下场。
    最早是青云集团及友商控制的马甲基金,影子投行,及包装成功的个人投资者,在满世界寻找能够下单的金融机构。
    可这些机构也不是傻子,某个时间段突然增多的原有空单(不仅东大资本在建仓,其它盟友也在偷摸建仓),让它们敏锐察觉到原油期货市场或许要有大动作。
    一些胆大的金融机构,开始跟隨尝试建仓,这就导致亚非拉的金融机构,很快出现原油做空订单业务饱和,因为市场上没有那么多新增的做多订单接盘。
    无论是期权还是期货,你得有对手盘才能进场啊,而金融机构在搞不清楚具体原因之前,又不可能一股脑儿拿到主流期货市场做真实交易。
    毕竟华尔街公开高调做多人尽皆知,要是没弄清楚原委,贸然衝进去大规模做空,被华尔街利用资金和信息优势,资源掌控权耍盘外招。
    譬如减產啦,哪儿又冒出个新的能源需求增长点,然后一鼓作气拉升油价,怎么办?
    不是没这种可能,毕竟涨上去后还可以跌下来,可是一涨一跌之间,钱还是那些钱,可是所有权会发生改变。
    单个的金融机构压根不敢赌,现在大趋势明显是继续稳步上涨,它们疯了才会把大量资金投进去做空,万一穿仓谁负责?
    所以它们一方面调高客户的保证金比例,一方面降低槓桿使用率,奈何这次空头方来势汹汹,压根不在乎区区比例,只要金融机构肯卖,分分钟卖到断货为止。
    亚非拉金融市场本就不是主流,一旦这模样,瞬间紧张起来,开始积极自救,既想赚钱又不愿意承担责任,所以后续做空的规模一下子降下来。
    无路可去的资金,只好直接往欧美跑,只要是个金融机构都不放过,按照李泽华的话说:“买到就是赚到,不要怕金融机构赔不起。
    也不怕它们赖帐,这次是几大经济体联合行动,就算华尔街敢反悔不认帐,那也得看看谁在谁家的投资更多,坏了规矩。
    以后谁还敢跟他玩?”
    於是乎,在確定期货市场初步大规模进场对峙的时间后,各方一起行动,尤其是大的金融机构,放出多少配额就卖出多少做空合同。
    掌握万亿资金的各方,压根不管不顾,到下午,几乎是倾巢而出,围堵他们能找到的任何一家金融机构窗口,挥舞著钞票购买任何看空订单。
    金融机构之间一通气,发现不对劲了,这是大规模有组织的进攻前奏啊!
    待各方面消息匯总到华尔街,美联储的十几个原始股东瞬间齐聚一堂,就如何应对原油期货战爭!
    是的,战爭!
    二十一世纪移动网际网路时代,没有谁的消息比华尔街更灵通,早就有各种证据显示,暗中有一股庞大的敌对力量,正在就原油期货布局串联。
    现在就是图穷匕见的时刻。
    在全球最顶尖的经济分析师和金融操作者参与下,一份周全的计划很快就制定出来,华尔街已经严阵以待。
    它们倒想看看,这次到底又是哪些老朋友按耐不住,试图挑战美利坚的金融霸权。
    反正全球范围內,能和美资交手的来来回回就那么几家,不是欧萌就是东大,了不起加个脚盆鸡白象,以及某些不怕死的主权基金。
    无论谁来,美资都有信心將其斩落马下。
    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一次,是全部。
    几乎每一个饱受原油超高价格折磨的消费国,史无前例的团结在一起,准备和以美资为首的產油国做过一场。
    这压根就不是原油期货本身的竞爭,而是一场彻头彻尾针对原油出口国的全方位战爭。
    比如青云第一笔亿元做空订单在瑞士成交时,东南亚几个经济体就向大户和大猫,分別送去了照会,表示將在近期组团派遣高规格代表,前往该经济体。
    就未来原油產量和价格,合同进行多边谈判,如果不能达成让各方满意的条件,那么接下来,產油国在消费国的投资,嘿嘿。
    不好意思啦,作为对等报復,它们將对產油国投资的项目进行高额徵税,以夺回被高油价勒索的超额利润。
    同一时间,欧萌也在四处出击,它们的重点是大猫和北欧,以及几家世界级能源企业,包括壳牌和英格兰皇家石油公司在內的大集团,都收到问询函。
    表示各经济体將对能源领域进行大调整,如果上述经济体和企业,不能满足欧萌未来需求,那么很遗憾,各经济体將对能源行业徵收超额利润税。
    而东大,也按惯例將三桶油负责人召回燕京,商量对策。
    一时间,全球能源市场巨震,同一时间,多达数百亿美元的天量资金开始大举涌入现货期货市场。
    201301合约,哪怕有美资建立的层层防线,仍在五分钟內急挫3.5美元,下跌至131.6美元每桶。
    隨后华尔街展开反击,一度收復132和133美元大关,可隨著加入空头方的各方力量越来越多,华尔街也力不从心。
    可双方谁也不敢退后半步,天量资金在132-133之间,打的昏天黑地。
    而各处金融机构仍旧收到源源不断的做空合同订单,开门做生意,不可能有钱不赚,何况原油价格长期处在高位,现在有充足下跌空间。
    它们也不是傻子,明白这是有人带队衝锋,如果美资应对不当,不能及时打断这一趋势,那么下跌將不可避免。
    於是乎本著有钱不赚王八蛋的思想,各家金融机构也开始调整原油期货投资策略,开始跟隨这股庞大资金卖出。
    现货市场持有的头寸越大,金融机构需要消化的风险就越大(反之成功,利润也非常可观),但金融机构做的是旱涝保收生意。
    根本不愿意承担过度风险,所以只能放开限制,不断收入投资人的卖空合同,可让它们没想到的是,卖空的数量越来越大。
    原本是为了对衝风险,將隱患转移给基金,机构和个人,它们只赚佣金收入,稳赚不赔。
    没曾想,卖空合同的销售数量远超预期,它们在公开市场持有的卖空头寸,压根不足以对比这些合同的整体规模。
    为避免出现系统性风险,它们只能硬著头皮把钱投入现货市场,这就导致进攻原油期货的空头方实力越来越强。
    而在线下,各大金融机构也慌了,抓紧利用各种渠道兜售它们手里烂大街的买多合约,总之哄一些贪婪冒失的野心家也好。
    总比全买入现货,承担巨大风险来的强,毕竟这时间有卖空就有买多一方,华尔街的实力不容小覷。多少年来都是他们主导金融市场涨跌。
    有限的几次亏损,都是內部生乱,可这次传统美资一样拿出几千亿美元,投入了页岩油项目,两家核心利益捆绑在一起。
    页岩油开採成本极高,传统美资也必须维护高油价才能获利,如此一来,在很多人眼里,美资空前团结,外来做空资金简直自寻死路。
    只是它们不清楚,传统美资早就被委国能源,桑巴粮食,南美矿產的巨大收益迷晕,顺带还能从东南亚获取一大块利益。
    拿到青云在欧美的业务控股权,这些不比和华尔街合作收益大?
    要知道美洲银行和加州財团,刚把第一笔15亿美元的南美交通大动脉贷款资金拨出去,全体上下正做著夺回世界能源,粮食和矿產资源的议价权和控制权呢。
    这些之前一直掌握在犹太资本集团手中,和昂撒资本压根不是一回事,加州资本和德州资本一拍即合,纷纷行动起来。
    而外围的东大,欧萌等经济体,经过长达半年的充分沟通,利益交换,也最终达成初步一致,包括脚盆鸡在內的一大堆经济体。
    实际上已经快要走到崩盘前夕。
    没办法啊,不是所有经济体都有东大的强大底蕴,拼著每年在矿產,粮食,能源业务上几千亿美元的额外支出,也能让国內经济实现跨越式增长。
    根据初步估算数据,东大2010年gdp增长率,再次超过2007年的歷史数据(当年14%多一点),成为全球第一个摆脱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度。
    而2011年,受產业升级初步成功,及东南亚彻底放开消费市场影响,东大继续保持了两年超15%经济增长奇蹟。
    2012年,更別提了!
    这一年是东大產业升级的收官之年,包括之前投资的半导体,晶片,光刻机,新材料,大基建,规模化精密加工製造业。
    及网际网路金融,网际网路硬体软体开始整体爆发產能,整体实力再次实现飞跃发展,成功迈上一个新台阶。
    17.5%,一个经济整体规模超过56.5万亿软妹幣的奇蹟(10年42多万亿增长15%以上,到11年48.3万亿基础上再增长17.5%)。
    从09年结束到12年,不过三年时间,gdp整体增长超过50%!
    按照这个趋势,有望在2013年结束时,实现四年內总规模成功翻倍的经济奇蹟。
    不仅嚇到了全世界其它经济体,连內部也被震撼到,而隨著2013新的十五年智能製造发力,在新能源汽车,光伏產业,大规模基础原材料,特种材料,农业。
    及金融,网际网路等诸多核心支柱產业的推动下,东大未来將长期保持高速增长態势,尤其是南美和东南亚,以及未来西亚北非带来的廉价矿產,粮食原油供应。
    將为东大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就这,东大都扛不住每年额外几千亿美元的成本增长,就更別提因为欧债危机被打的奄奄一息的欧萌经济体了,脚盆鸡也卯足劲,想要把工业生產成本降下来。
    再不降,全世界工业消费品市场,就得被东大资本席捲一空。
    要不说华尔街倒霉催的呢,它想硬吃欧萌回血,企图用能源价格摧毁欧萌工业基础,却硬生生催熟另一个更恐怖的对手。
    现如今欧萌扛不住了,想要掀桌子,华尔街就必须做出一定妥协,可把原油价格降下来,又要面对另一个崛起的经济巨人。
    真是一根筋两头堵,无论美资怎么做,都是早死和晚死的区別,继续维持高油价,欧萌经济崩盘之前,一定带著美资一块死。
    放鬆价格管控,东大简直要笑死,因为不仅做空能大赚一笔,保守点估计都是千亿美元收益,降下来的油价反过来摊平工业生產成本。
    更具国际竞爭优势的东大出品,將瞬间席捲全球!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80659/6096394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