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时机已到关门打狗
推荐阅读:吞噬帝尊、穿书成五个哥哥的掌心娇、深情诱哄,协议老公求转正、闪婚老公是千亿首富、傅先生每天都在撩拨我、草莽枭雄、团宠四岁半,七个哥哥追着宠、特种兵纵横异界、拍案道士、八零娇女一撒娇,高冷军少领证了、
几乎所有人都很清楚金融市场不可能无限涨,可就是架不住看到普遍上涨带来的短期利益诱惑,尤其是最近两年股市几乎增长三倍。
哪怕是普通人隨便买入其中个股,不胡乱操作的前提下都能赚到大钱,普通人嘛赚钱了难免吹嘘几句证明自己的能力,以此影响更多人投身投机行业赚钱。
当大多数人都开始討论金融市场的赚钱效应时,危险信號也隨之而来,从经济层面讲金融市场就是个零和游戏有人赚钱一定有人亏。
眼下股市之所以没出现大的波动,无非是前赴后继涌入的社会资金太多,后来者都做著继续上涨美梦,不断將金融虚擬財富推向更高地步。
以沪深股市举例,2013年上半年时每天交易额不过千亿规模(很多时候到不了千亿),隨著青云系和国內资本大量建仓涌入,在2013年下半年一度冲高到两千亿上下。
而进入2014年以后隨著央行的新一轮大放水,尤其是网际网路金融的蓬勃发展,社会沉淀资金被极个別金融集团以高额利息吸引。
微支付民生系才敢开出8.5%的利息,而网际网路金融企业动輒能给出15-25%的利息,隨便一个app平台动輒能吸纳三五百亿资金。
而这些企业之所以敢开出高额利息,所倚仗的无非是金融市场不理性繁荣,有了这部份社会资金和软妹幣脱鉤后的信用发行。
每年有十几万亿货幣被推向市场,国有金融机构虽然绞尽脑汁为庞大资金去处想办法,国家甚至在中西部和东南亚提出了规模极大的基建计划。
可仍旧无法消耗如此规模的货幣,加上那些有人脉有背景的企业,个人纷纷伸手推波助澜,一大笔资金不可避免涌入金融市场。
上面虽然有所警惕,但並未出台严格限制政策,毕竟与其让外资吃肉不如让本国资本趁机赚取利润,於是乎一场资本的盛宴成功拉开序幕。
自2014年3月后东大和东南亚以及临近经济体的股市,期货市场,各种投资债券基金的成交规模不断放大,嗅觉极其灵敏的外资也在同一时间立即加入进来。
各种资金,政策,给本就完成產业升级进入產能空前爆发期的实体经济注入熊熊烈火,反应在融资市场上基本上有项目就投。
优质资產的价格一升再升,甚至到了7月某些公司原本计划为重点项目在市场上融资一千万,资本市场却开出五千万的奇葩事,甚至许多原本无法通过银行审核的项目。
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也被金融公司打包成中低风险项目,堂而皇之向缺乏必要投资知识和抗风险能力的个人投资者公然兜售。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几乎所有人都疯了,仿佛经济大环境在一夜之间连发展逻辑都不要了,实体投资要多少钱有多少钱,往往项目还没確立需要的资金就主动找上门,推都推不掉。
实体经济都这样疯狂,就更別提股市,期货市场和外匯市场,以东大沪深市场为例,隨著资本大量涌入,不可避免的引发槓桿和场外配资业务走向失控。
在疯狂的加槓桿前提下,內地市场从日均一千亿成交量突破到两千亿,仅仅了150天。
一看上面没反应,大家胆子更大了从两千亿发展到1万亿只用90天,进入2014年7月以后股市成交量一天比一天多,又用了90天沪深股市成交量顺利突破两万亿。
並长期稳定保持在这个数字上下浮动,两万亿软妹幣交易量什么概念?
这可是t+1模式啊,当天买第二天才能继续交易,连隔壁香江交易所都一度衝上一万亿港幣交易量,新加坡交易所更別提了,每天都有两三千亿美元的成交量。
所有人都清楚击鼓传的游戏不可能持续长久,从更深层次原因讲,一旦资本运作的利润和风险比投身实体製造业更赚钱时,就会形成对製造资本的排出效应。
严重点会影响实体经济製造业长期发展规划,可上层从未在公开场合发表对金融市场的看法,这就让无数人產生一个错觉。
仿佛经济环境会无限制繁荣下去,最起码在自己赚到钱之前,不会出问题。
中小投资人和中小机构,只能雾里看,受制於短期巨额收益不肯轻易停止投机交易还能理解。
而大型机构基本清楚內幕,尤其是外资机构对此心知肚明,它们就是鼓吹资本泡沫的最大推手,既然东大不愿意或者没能力管控,那它们也不会客气。
尤其是此时超过十万亿软妹幣被东大推向海外市场,外资也想趁机大规模囤积软妹幣用於后期的外匯战爭,故而在2013年11月到2015年3月间。
以外保內贷形式涌入东大市场的外资超过1.75万亿美元,这些资金通常以投资实业,参与外贸为藉口掩人耳目,实际大半都最终流向金融市场和优质资產。
外资和软妹幣扩大发行量对市场刺激,以及大集团有意做多获利形成了东方经济体金融市场高度繁荣的表象,而基础当然是东大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
有发达健全且具备全球竞爭力的工业產业链,有冠绝全球的製造业实力才能衬托金融资本市场的繁荣,所以天时地利人和样样不缺,金融市场繁荣也就顺理成章……
“疯了,都疯了。”娄老总在三月中下旬的经济会议上,公正指责李某人,“看你们干的好事,现在银行收紧银根下面各个推三阻四。
別说什么积极配合,就算是想稳一稳都是一大堆人反对,说什么要尊重市场,逼急了连要预防系统性危险的藉口都拋出来。
再这么下去肯定要出大问题,就是燕京魔都和粤东的几家银行一摸底,起码有几千亿资金去向不明,都不用查,肯定进了股市。”
能参会的都是大佬,各个不好说话,因为这些资金中大部分是他们从不同渠道拿走,现在每天都在赚钱。
只是所有人都清楚好日子到头了,上面把大家叫到一起点名道姓先狠批青云集团李泽华,摆明了是要杀鸡儆猴。
只不过看李某人態度,大家心知肚明,呵,演双簧罢了。
果不其然李泽华站起身立马恭敬承认错误,“……请部里放心,回去以后我立即彻查民生和微支付,绝对按照財政和央行的命令。
不允许任何一块钱流向金融市场,七天,只要七天,如果办不成我提头来见。”
有了他带头,其他人再怎样抗拒也必须做出表態,不过有人实在捨不得金融市场巨额利润,站出来试图拖延。
话里话外意思就一个,现在每天光利息收入就几十亿,再加上银行自营部和证券公司,国有基金每天盈利何止百亿。
“一个月,最多一个月,请上面综合考虑当下情况,我们的形势不是小好是一片大好。”某国有大型金融控股董事长在会议上慷慨激昂。
可惜话还没说完就遭到雷霆般训斥,大老总旁边的发改口大主任亲自下场,“还在做美梦呢,外资已经开始准备撤退做空砸盘。
一个月,到时候看著你们把最后一块钱输掉吗?”
接著把外资的行动时间和详细计划拋出来,厉声说道:“利令智昏,还以为人家会等著你落袋为安呢,最多半个月,这群人就会发动反扑。
到时候几万亿的损失谁来承担?”
有人不太服气,“就算外资撤退,上涨的整体趋势不会变,再加上有青云系托底照样可以赚钱啊。”
“赚钱是目的吗?”娄老总脸色一变,“你要多少钱,说个数字,我安排印钞厂给你印刷行不行?
鼠目寸光!现在是盈利亏损的问题吗?別以为我不知道在过去一年多时间,你们赚了多少万亿,现在是配合国家夺取金融和货幣主动权的时候。
一旦成功使软妹幣国际化,推出中元取代美元的关键期,一旦让外资跑路,让他们成功脱身反过来做空再收割一笔,那我们在座的各位就是歷史罪人……”
放平时大家肯定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毕竟天大地大不能耽误为本集团谋福利,谁也不能一张嘴就让大家放著每天上亿净利润不要。
去配合看不见摸不著的大战略。
了不起阳奉阴违,上面怎么说都行反正下面继续赚,可架不住能进到这里的没有一个傻瓜,再加上外面有一大堆人虎视眈眈。
大有一副谁敢顶风作案立马带走的架势,任谁都不敢继续开口了。
“不是要大家放下手头赚钱的业务不做,而是要在赚钱的同时配合完成大战略。”大老总笑呵呵出来打圆场,“正所谓无百日好,世上没有只涨不跌的道理。
外资不是一直说涨跌是市场行为么,那好,现在国有资本察觉到市场风险提前撤退,是不是市场行为呢,我看就是!
而且做空也是市场行为,只不过我们比外资稍微快上一点点,这是不是也符合市场行为呢?”
话说完,大家不管是否心甘情愿都必须答应,说白了,大家就是有畏难情绪,为什么呢?
继续做多外资是会陆续撤离,可架不住动輒两三亿个人投资者前赴后继啊,哪怕每个人平均就几万块钱,加上槓桿也能凑出一个天文数字。
只要东大资本核心集团硬抗下去,用不了一个月就能手上筹码打包卖个天价,而这些个人投资者会在疯狂的做多情绪影响下。
毫不犹豫衝进场接盘,届时再配合外资做空,保证什么风险都没有就能躺著把钱赚了。
现在就准备做空布局,不仅要面对上亿投资人的反击,还要把外资装进来一块打,必定是一场生死搏杀,稍有不慎就是鱼死网破。
更关键的是,届时战爭將不再局限於股市期货市场,必定会蔓延到外匯债券市场,外资会不惜一切办法挽回损失。
甚至,因此爆发一场真正的战爭!
奈何上层决心已定,有李泽华率先表態,青云系的诸多大集团盟友跟进,少数捨不得巨额利润和担心风险的企业,也只能乖乖配合……
於是乎在三月至四月间,先是金融机构和中小券商首先开始自查並从股市撤退,虽然引发的动静不小,可大型国有资本还没跟进,外资还在疯狂游说企图拖后腿。
外资不是不清楚其中的凶险,可是利润动人心,加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如此大规模的撤出和做空不可能瞒住华尔街,所以外资在做最后一轮拉升,企图冲高走人。
只是在它们看不见的地方,大型国有金融集团已经通过秘密渠道,以委託出售,融券形式不断拋售,只不过有青云系等民营企业不断承接,才没让外资產生警惕。
或者说外资发现了,但一时半会没弄懂情况,毕竟蓝筹股整体交易量放大的同时,內资买入规模还在增加。
哪怕外资手眼通天,也別想在东大资本严防死守的前提下获取內幕绝密资料,它们只能被动接收迟来的信息。
其实一开始结局就已经註定,因为外资决定五月动手,东大就提前到四月自己开始砸盘,游戏规则的解释权在谁手里谁就能贏。
归根结底是游戏规则变了,当霉菌无法在正面压制住东大编队,同时东大通过软妹幣互换的庞大规模,已经拉拢了东南亚和脚盆鸡加入,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基本盘。
美资哪怕很清楚其中底细,也很难扭转不利局面,因为这个世界归根结底要用实力说话。
传统美资从全面妥协走向全面对抗时,动作多少有几分滑稽,甚至其內部都没有形成统一认知,更別提魷太资本集团在里面蛇鼠两端,又要赚钱又不敢撕破脸。
这就导致美资很难在第一时间形成合力。
所以当大型国有金融集团利用委託形式,將手中能够出售变现的股份基本卖光,然后抢在外资砸盘做空前,突然率先发难时。
哪怕外资有心理准备,也一时被打的晕头转向。
4月1日愚人节,东大央行,財政口,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匯金集团,仲信金融控股,中金公司和诸多国有金融集团公开对市场喊话。
並出台了一系列公开限制各路资金进入股市的政策,一时间舆论譁然。
这本该预定在4月中下旬才发布的计划,因为具体情况变化而不得不提前发布,外资又不是傻子,国內中小机构提前撤离,外资也会跟著撤。
东大大机构做空,外资也会收到一些风声,也会跟著做空,只不过外资一时没弄清楚东大资本的整体核心战略,所以在立即撤退做空,还是再赚一笔的问题上。
有巨大分歧,包括魷太资本集团和传统美资,欧洲资本在內原本是准备进一步打听清楚內幕,一旦察觉东大上层有收网打算,外资就马上跑路砸盘。
可东大这一次內部保密工作做的太好,尤其是那些有可能涉及机密泄露的环节,基本没让中层参与,在他们眼里集团掌握的股份市值基本没变动(实际偷偷卖了)。
等到察觉不对劲时,东大资本掌握的股份市值早就卖了个七七八八,其中优质企业的股份基本被青云系和其它能控制住场面的机构接盘。
等消息传到美利坚,连鲍威尔都懵逼了,“这不可能,东大核心金融资本起码还掌握著超过20万亿的股市筹码。
它们此时大规模做空,哪怕將风险泡沫压下去,也註定付出惨烈代价,甚至是杀敌一千自损三千!”
“可事实不会骗人。”另一位美联储股东汤米也快疯了,“八角大楼传来消息,卫星和实地派遣人员到它们的港口检查发现。
那些原本还停留检修的舰船全部出海,海底的大傢伙也消失不见,它们的机场周边全部进入警戒状態,我们部署在周边的雷达,甚至能在同一时间接收无数信號。
根据这些,我们有理由相信,东大这次是准备对我们一网打尽。”
“我不信!它们哪来的胆量。”鲍威尔彻底糊涂,“何况哪有人连自己一块做空的道理,它们不仅没有在股市拋售反而还在继续买入……”
別说鲍威尔看不懂,就东大资本许多金融集团都没看明白,怎么青云系一边做空,一边在股市疯狂买入?
也正是因为这样,外资才被彻底迷惑,不然它们又不是傻子,东大大规模卖出,它们也会提前跑好嘛。
可这违反金融常识的一幕却真真正正上演了,青云系狠起来连自己都不放过。
“一群蠢货。”李泽华则不慌不忙,“人到我这种地步,要钱干什么?国有资本不能亏,因为没法对国人解释。
问题我特么是私人资本啊,前两年做多股市赚的钱,大不了都吐出来,用这几万亿把外资都圈住抱著一块死比什么都强。
何况我亏了吗?不缴投名状,接下来几百家企业怎么安全上市?仅仅上市带来的融资额度,就足以抹平所有损失还能狂赚一笔。”
外资千算万算也没弄明白,这世上还有傢伙嫌钱多……
(本章完)
哪怕是普通人隨便买入其中个股,不胡乱操作的前提下都能赚到大钱,普通人嘛赚钱了难免吹嘘几句证明自己的能力,以此影响更多人投身投机行业赚钱。
当大多数人都开始討论金融市场的赚钱效应时,危险信號也隨之而来,从经济层面讲金融市场就是个零和游戏有人赚钱一定有人亏。
眼下股市之所以没出现大的波动,无非是前赴后继涌入的社会资金太多,后来者都做著继续上涨美梦,不断將金融虚擬財富推向更高地步。
以沪深股市举例,2013年上半年时每天交易额不过千亿规模(很多时候到不了千亿),隨著青云系和国內资本大量建仓涌入,在2013年下半年一度冲高到两千亿上下。
而进入2014年以后隨著央行的新一轮大放水,尤其是网际网路金融的蓬勃发展,社会沉淀资金被极个別金融集团以高额利息吸引。
微支付民生系才敢开出8.5%的利息,而网际网路金融企业动輒能给出15-25%的利息,隨便一个app平台动輒能吸纳三五百亿资金。
而这些企业之所以敢开出高额利息,所倚仗的无非是金融市场不理性繁荣,有了这部份社会资金和软妹幣脱鉤后的信用发行。
每年有十几万亿货幣被推向市场,国有金融机构虽然绞尽脑汁为庞大资金去处想办法,国家甚至在中西部和东南亚提出了规模极大的基建计划。
可仍旧无法消耗如此规模的货幣,加上那些有人脉有背景的企业,个人纷纷伸手推波助澜,一大笔资金不可避免涌入金融市场。
上面虽然有所警惕,但並未出台严格限制政策,毕竟与其让外资吃肉不如让本国资本趁机赚取利润,於是乎一场资本的盛宴成功拉开序幕。
自2014年3月后东大和东南亚以及临近经济体的股市,期货市场,各种投资债券基金的成交规模不断放大,嗅觉极其灵敏的外资也在同一时间立即加入进来。
各种资金,政策,给本就完成產业升级进入產能空前爆发期的实体经济注入熊熊烈火,反应在融资市场上基本上有项目就投。
优质资產的价格一升再升,甚至到了7月某些公司原本计划为重点项目在市场上融资一千万,资本市场却开出五千万的奇葩事,甚至许多原本无法通过银行审核的项目。
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也被金融公司打包成中低风险项目,堂而皇之向缺乏必要投资知识和抗风险能力的个人投资者公然兜售。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几乎所有人都疯了,仿佛经济大环境在一夜之间连发展逻辑都不要了,实体投资要多少钱有多少钱,往往项目还没確立需要的资金就主动找上门,推都推不掉。
实体经济都这样疯狂,就更別提股市,期货市场和外匯市场,以东大沪深市场为例,隨著资本大量涌入,不可避免的引发槓桿和场外配资业务走向失控。
在疯狂的加槓桿前提下,內地市场从日均一千亿成交量突破到两千亿,仅仅了150天。
一看上面没反应,大家胆子更大了从两千亿发展到1万亿只用90天,进入2014年7月以后股市成交量一天比一天多,又用了90天沪深股市成交量顺利突破两万亿。
並长期稳定保持在这个数字上下浮动,两万亿软妹幣交易量什么概念?
这可是t+1模式啊,当天买第二天才能继续交易,连隔壁香江交易所都一度衝上一万亿港幣交易量,新加坡交易所更別提了,每天都有两三千亿美元的成交量。
所有人都清楚击鼓传的游戏不可能持续长久,从更深层次原因讲,一旦资本运作的利润和风险比投身实体製造业更赚钱时,就会形成对製造资本的排出效应。
严重点会影响实体经济製造业长期发展规划,可上层从未在公开场合发表对金融市场的看法,这就让无数人產生一个错觉。
仿佛经济环境会无限制繁荣下去,最起码在自己赚到钱之前,不会出问题。
中小投资人和中小机构,只能雾里看,受制於短期巨额收益不肯轻易停止投机交易还能理解。
而大型机构基本清楚內幕,尤其是外资机构对此心知肚明,它们就是鼓吹资本泡沫的最大推手,既然东大不愿意或者没能力管控,那它们也不会客气。
尤其是此时超过十万亿软妹幣被东大推向海外市场,外资也想趁机大规模囤积软妹幣用於后期的外匯战爭,故而在2013年11月到2015年3月间。
以外保內贷形式涌入东大市场的外资超过1.75万亿美元,这些资金通常以投资实业,参与外贸为藉口掩人耳目,实际大半都最终流向金融市场和优质资產。
外资和软妹幣扩大发行量对市场刺激,以及大集团有意做多获利形成了东方经济体金融市场高度繁荣的表象,而基础当然是东大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
有发达健全且具备全球竞爭力的工业產业链,有冠绝全球的製造业实力才能衬托金融资本市场的繁荣,所以天时地利人和样样不缺,金融市场繁荣也就顺理成章……
“疯了,都疯了。”娄老总在三月中下旬的经济会议上,公正指责李某人,“看你们干的好事,现在银行收紧银根下面各个推三阻四。
別说什么积极配合,就算是想稳一稳都是一大堆人反对,说什么要尊重市场,逼急了连要预防系统性危险的藉口都拋出来。
再这么下去肯定要出大问题,就是燕京魔都和粤东的几家银行一摸底,起码有几千亿资金去向不明,都不用查,肯定进了股市。”
能参会的都是大佬,各个不好说话,因为这些资金中大部分是他们从不同渠道拿走,现在每天都在赚钱。
只是所有人都清楚好日子到头了,上面把大家叫到一起点名道姓先狠批青云集团李泽华,摆明了是要杀鸡儆猴。
只不过看李某人態度,大家心知肚明,呵,演双簧罢了。
果不其然李泽华站起身立马恭敬承认错误,“……请部里放心,回去以后我立即彻查民生和微支付,绝对按照財政和央行的命令。
不允许任何一块钱流向金融市场,七天,只要七天,如果办不成我提头来见。”
有了他带头,其他人再怎样抗拒也必须做出表態,不过有人实在捨不得金融市场巨额利润,站出来试图拖延。
话里话外意思就一个,现在每天光利息收入就几十亿,再加上银行自营部和证券公司,国有基金每天盈利何止百亿。
“一个月,最多一个月,请上面综合考虑当下情况,我们的形势不是小好是一片大好。”某国有大型金融控股董事长在会议上慷慨激昂。
可惜话还没说完就遭到雷霆般训斥,大老总旁边的发改口大主任亲自下场,“还在做美梦呢,外资已经开始准备撤退做空砸盘。
一个月,到时候看著你们把最后一块钱输掉吗?”
接著把外资的行动时间和详细计划拋出来,厉声说道:“利令智昏,还以为人家会等著你落袋为安呢,最多半个月,这群人就会发动反扑。
到时候几万亿的损失谁来承担?”
有人不太服气,“就算外资撤退,上涨的整体趋势不会变,再加上有青云系托底照样可以赚钱啊。”
“赚钱是目的吗?”娄老总脸色一变,“你要多少钱,说个数字,我安排印钞厂给你印刷行不行?
鼠目寸光!现在是盈利亏损的问题吗?別以为我不知道在过去一年多时间,你们赚了多少万亿,现在是配合国家夺取金融和货幣主动权的时候。
一旦成功使软妹幣国际化,推出中元取代美元的关键期,一旦让外资跑路,让他们成功脱身反过来做空再收割一笔,那我们在座的各位就是歷史罪人……”
放平时大家肯定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毕竟天大地大不能耽误为本集团谋福利,谁也不能一张嘴就让大家放著每天上亿净利润不要。
去配合看不见摸不著的大战略。
了不起阳奉阴违,上面怎么说都行反正下面继续赚,可架不住能进到这里的没有一个傻瓜,再加上外面有一大堆人虎视眈眈。
大有一副谁敢顶风作案立马带走的架势,任谁都不敢继续开口了。
“不是要大家放下手头赚钱的业务不做,而是要在赚钱的同时配合完成大战略。”大老总笑呵呵出来打圆场,“正所谓无百日好,世上没有只涨不跌的道理。
外资不是一直说涨跌是市场行为么,那好,现在国有资本察觉到市场风险提前撤退,是不是市场行为呢,我看就是!
而且做空也是市场行为,只不过我们比外资稍微快上一点点,这是不是也符合市场行为呢?”
话说完,大家不管是否心甘情愿都必须答应,说白了,大家就是有畏难情绪,为什么呢?
继续做多外资是会陆续撤离,可架不住动輒两三亿个人投资者前赴后继啊,哪怕每个人平均就几万块钱,加上槓桿也能凑出一个天文数字。
只要东大资本核心集团硬抗下去,用不了一个月就能手上筹码打包卖个天价,而这些个人投资者会在疯狂的做多情绪影响下。
毫不犹豫衝进场接盘,届时再配合外资做空,保证什么风险都没有就能躺著把钱赚了。
现在就准备做空布局,不仅要面对上亿投资人的反击,还要把外资装进来一块打,必定是一场生死搏杀,稍有不慎就是鱼死网破。
更关键的是,届时战爭將不再局限於股市期货市场,必定会蔓延到外匯债券市场,外资会不惜一切办法挽回损失。
甚至,因此爆发一场真正的战爭!
奈何上层决心已定,有李泽华率先表態,青云系的诸多大集团盟友跟进,少数捨不得巨额利润和担心风险的企业,也只能乖乖配合……
於是乎在三月至四月间,先是金融机构和中小券商首先开始自查並从股市撤退,虽然引发的动静不小,可大型国有资本还没跟进,外资还在疯狂游说企图拖后腿。
外资不是不清楚其中的凶险,可是利润动人心,加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如此大规模的撤出和做空不可能瞒住华尔街,所以外资在做最后一轮拉升,企图冲高走人。
只是在它们看不见的地方,大型国有金融集团已经通过秘密渠道,以委託出售,融券形式不断拋售,只不过有青云系等民营企业不断承接,才没让外资產生警惕。
或者说外资发现了,但一时半会没弄懂情况,毕竟蓝筹股整体交易量放大的同时,內资买入规模还在增加。
哪怕外资手眼通天,也別想在东大资本严防死守的前提下获取內幕绝密资料,它们只能被动接收迟来的信息。
其实一开始结局就已经註定,因为外资决定五月动手,东大就提前到四月自己开始砸盘,游戏规则的解释权在谁手里谁就能贏。
归根结底是游戏规则变了,当霉菌无法在正面压制住东大编队,同时东大通过软妹幣互换的庞大规模,已经拉拢了东南亚和脚盆鸡加入,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基本盘。
美资哪怕很清楚其中底细,也很难扭转不利局面,因为这个世界归根结底要用实力说话。
传统美资从全面妥协走向全面对抗时,动作多少有几分滑稽,甚至其內部都没有形成统一认知,更別提魷太资本集团在里面蛇鼠两端,又要赚钱又不敢撕破脸。
这就导致美资很难在第一时间形成合力。
所以当大型国有金融集团利用委託形式,將手中能够出售变现的股份基本卖光,然后抢在外资砸盘做空前,突然率先发难时。
哪怕外资有心理准备,也一时被打的晕头转向。
4月1日愚人节,东大央行,財政口,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匯金集团,仲信金融控股,中金公司和诸多国有金融集团公开对市场喊话。
並出台了一系列公开限制各路资金进入股市的政策,一时间舆论譁然。
这本该预定在4月中下旬才发布的计划,因为具体情况变化而不得不提前发布,外资又不是傻子,国內中小机构提前撤离,外资也会跟著撤。
东大大机构做空,外资也会收到一些风声,也会跟著做空,只不过外资一时没弄清楚东大资本的整体核心战略,所以在立即撤退做空,还是再赚一笔的问题上。
有巨大分歧,包括魷太资本集团和传统美资,欧洲资本在內原本是准备进一步打听清楚內幕,一旦察觉东大上层有收网打算,外资就马上跑路砸盘。
可东大这一次內部保密工作做的太好,尤其是那些有可能涉及机密泄露的环节,基本没让中层参与,在他们眼里集团掌握的股份市值基本没变动(实际偷偷卖了)。
等到察觉不对劲时,东大资本掌握的股份市值早就卖了个七七八八,其中优质企业的股份基本被青云系和其它能控制住场面的机构接盘。
等消息传到美利坚,连鲍威尔都懵逼了,“这不可能,东大核心金融资本起码还掌握著超过20万亿的股市筹码。
它们此时大规模做空,哪怕將风险泡沫压下去,也註定付出惨烈代价,甚至是杀敌一千自损三千!”
“可事实不会骗人。”另一位美联储股东汤米也快疯了,“八角大楼传来消息,卫星和实地派遣人员到它们的港口检查发现。
那些原本还停留检修的舰船全部出海,海底的大傢伙也消失不见,它们的机场周边全部进入警戒状態,我们部署在周边的雷达,甚至能在同一时间接收无数信號。
根据这些,我们有理由相信,东大这次是准备对我们一网打尽。”
“我不信!它们哪来的胆量。”鲍威尔彻底糊涂,“何况哪有人连自己一块做空的道理,它们不仅没有在股市拋售反而还在继续买入……”
別说鲍威尔看不懂,就东大资本许多金融集团都没看明白,怎么青云系一边做空,一边在股市疯狂买入?
也正是因为这样,外资才被彻底迷惑,不然它们又不是傻子,东大大规模卖出,它们也会提前跑好嘛。
可这违反金融常识的一幕却真真正正上演了,青云系狠起来连自己都不放过。
“一群蠢货。”李泽华则不慌不忙,“人到我这种地步,要钱干什么?国有资本不能亏,因为没法对国人解释。
问题我特么是私人资本啊,前两年做多股市赚的钱,大不了都吐出来,用这几万亿把外资都圈住抱著一块死比什么都强。
何况我亏了吗?不缴投名状,接下来几百家企业怎么安全上市?仅仅上市带来的融资额度,就足以抹平所有损失还能狂赚一笔。”
外资千算万算也没弄明白,这世上还有傢伙嫌钱多……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80659/6096404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