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大道初成

推荐阅读:混在末日,独自成仙我有一卷度人经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星痕纹章横推亮剑我的谍战岁月遮天:娶妻变强,凡体镇世间都地狱游戏了,谁还当人啊穿越农门:医女空间燃翻天!氪星人:钢铁之躯

    李牧静静立于星穹之下,混沌道体已收敛,体内混沌之力却如潮水般奔涌不息。十三种九阶神物的本源道韵在混沌封界大阵中流转不息,彼此交融、碰撞、演化,宛如天地初开时万道争鸣的缩影。
    目睹着这一幕,李牧不由心神沉浸其中,混沌真元随之运转,每一次循环都在重塑道基,令他体内的浑沌真元愈发深邃莫测。
    此刻,李牧心神沉浸于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之境。
    昔日修习混沌道经,虽悟得混沌大乘境界,然始终未能窥见混沌极境的奥义,而今,在统御十三种极致道力的布阵过程中李牧亲身经历,见证阴阳对冲、五行轮转、时空交错、因果缠绕、岁月奔流……种种大道法则,交汇、冲突、融合、演化,最终皆归于混沌之流。
    仿佛置身于天地未开的原始鸿蒙之中,四周是翻涌不息的混沌云海,清气未升,浊气未沉,阴阳不分,万象未显。而在这片虚无中,却蕴含着一切可能——星辰、山河、生命、法则,乃至时间与命运的种子。
    李牧的心神被这股玄妙的力量牵引,识海深处浮现出一幅幅画面:
    看见阴阳二气在混沌中分离,化作一轮烈日与一弯冷月;
    五行之力自混沌中凝结,金木水火土五色流转,构建出大地山川;
    四象星宿自混沌中显现,青龙腾空、白虎踏风、朱雀浴火、玄武潜渊,各执天命,镇守四方法则;
    时空法则自混沌中剥离,一条银白色的时间长河奔腾咆哮,一道幽蓝色的空间裂隙深邃无垠,彼此交织,构筑宇宙经纬;
    因果道纹浮现虚空,如蛛网般交错纵横,每一根丝线都牵连着一段命运的轨迹;
    岁月之力如潮汐涌动,过去、现在、未来三重境界在眼前轮转,李牧看见‘自己’在无数时空中行走,或为凡人,或为仙君,或堕魔道,或成圣体……
    这一切,皆由混沌而生,也终将回归混沌。
    李牧睁开双目,凝视着掌心浮现的混沌漩涡,瞳孔中倒映出宇宙生灭的奇景。他的眼神不再只是人类修士的视角,而是带着某种超越性的洞察,仿佛能看穿万物本质,直抵大道核心。
    “这就是混沌真意么.“
    李牧轻声呢喃,声音在虚空中荡起奇异的波纹,此刻,他仿佛站在时光长河的岸边,只需往前一步,便能踏入全新的境界。
    当李牧完全放开神识,沉浸在大道感悟中时,外界的时空突然变得粘稠起来,意识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缓缓沉入识海深处,进行一场顿悟之旅。
    混沌道域在李牧周身展开,极道五行之力化作五条十万丈巨龙,在混沌域内展开厮杀缠斗。
    极木道则最先发难,无数青翠藤蔓瞬间布满整片识海,枝叶舒展间,生机盎然,仿佛要将整片混沌之地化为一方苍翠仙土。
    极金道则斩出万丈金芒,将漫天藤蔓一分为二,锋锐至极,带着毁灭之意横扫虚空。每一道剑气都仿佛能够劈碎天地根基,连混沌都被撕裂出一道道金色裂痕。
    烈焰腾空,极火道元轰然爆发,赤红火海席卷四方,将残存的藤蔓焚烧成灰烬,又将金芒熔炼成液态金属,化作滚滚岩浆流淌大地。
    极水道元释放洪荒天河之力,怒涛奔涌,携万钧雷霆之势扑向火海,水火相济之间,竟有新的道韵浮现,隐隐勾勒出“土”之形。
    最后一道厚重黄光自混沌深处升起,化作巍峨神岳,镇压四方狂暴之力,将水火金木四行余波尽数吸纳,归于中央戊己之土。
    五行齐现!
    混沌道域之中,五行巨龙盘旋飞舞,各自占据一方,彼此压制、融合、转化,形成一个完美的循环体系。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这不仅是简单的相生相克,更是一种动态平衡,是万物运行的根本规律。五行之道,正是宇宙秩序的基础之一。
    李牧紧闭双目,任由五行之力在识海中演化,感受着五行的节奏、频率、气息,不再试图去控制它们,而是让它们自由流动,彼此调和。
    渐渐地,五行之力开始交融,不再是五色分明的五道元力,而是逐渐融合为一。它们彼此渗透、流转、演化,最终凝聚成一道五彩斑斓的混沌光柱,直贯识海天穹,宛如宇宙初开时的第一缕造化之光。
    李牧的心神沉浸在这股玄妙的变化之中,识海深处仿佛响起一声远古洪荒的钟鸣,震荡灵魂,唤醒沉睡已久的灵觉。
    “五行非五,实为一体。”
    这一刻,李牧终于明白《混沌道经》所言“混沌容万法”,五行之道虽为天地运行之根基,却也仅仅是混沌大道演化出的分支之一。真正的混沌,不是混乱无序,而是将一切规则纳入其中,调和、统一、升华。
    李牧混沌真元发生了质变——原本混沌中夹杂的五行杂质被彻底净化,五行之力不再是外来的力量,而是成为混沌真元的一部分,彼此交融,混沌真元随之发生质的提升。
    这是极境五行的顿悟!
    就在李牧完成对极道五行融合一体的彻底领悟后,识海深处忽然响起一声雷鸣般的轰响。
    只见那交融为一的极道五行之力并未彻底归于混沌,反而在旋转中逐渐分离出两股截然不同的气息——
    一股炽热如烈阳焚天,一股清冷似寒月照世。
    “这是.阴阳二气。”
    李牧瞳孔骤缩,从未想过,五行极致演化到尽头,竟会自然分化阴阳。那赤红如血的阳炎与幽黑似海的阴寒在混沌中交织盘旋,如同两条首尾相衔的游鱼。
    混沌光柱猛然分裂,从中浮现出两道光芒——一黑一白,一阴一阳。
    阴阳二气从混沌中分离,如同两条交尾的太极鱼,彼此纠缠、旋转、互融,构建出一幅完整的太极图。
    太初之时,混沌未分,阴阳未判。
    清气上升,化为阳;浊气下沉,化为阴。
    阳主生,阴主死;阳主动,阴主静;阳主刚,阴主柔。
    二者对立,却也共生,互为根本,互为转化。
    阴阳之力在他识海中不断演化,时而化作烈日高悬,炽热无比;时而化作冷月孤悬,寒意森然;时而阴阳交融,化作风雨雷电,孕育万物;时而阴阳对冲,引发天地动荡,山崩海啸。
    李牧心情平静,当即沉入极阴,极阳二道的顿悟,以极境五行之力助顿阴阳。
    上一次,闭关顿悟,李牧始终未能借此彻底顿悟阴阳,如今有了新的变化。
    李牧没有急于操控阴阳,也没有强行融合阴阳,而是选择观察、感知、理解。
    阴阳二气在识海中演化,太极图缓缓旋转,黑白鱼首尾相衔,彼此交融又彼此对抗。李牧沉心静气,任由这股力量自然流转,不再强行干预。
    李牧盘坐于混沌道域中央,神识沉入那无尽的太极漩涡之中,仿佛置身于天地初开之际,亲眼目睹阴阳从混沌中分离,又归于混沌的过程。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失去了意义。
    识海深处,阴阳之力不断演化,时而烈日高悬,炽热如焚;时而冷月孤照,寒意彻骨;时而风雨交加,雷霆怒吼;时而山崩地裂,万物寂灭。
    李牧静静观察着这一切,心中渐渐有了明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根,生死同源。”
    李牧终于顿悟,阴阳非截然对立的存在,而是彼此孕育、相互转化的根本法则,正如昼夜交替、四季轮回,生与死也并非终点与起点,而是循环不息的一部分。
    李牧闭上双眼,任由极阳之气涌入左半身,炽热如火,仿佛要将血肉化为灰烬;极阴之气则流入右半身,冰冷刺骨,如同坠入九幽黄泉。
    阴阳并未互相排斥,反而在体内交汇融合,形成一种全新的平衡状态。
    极阳之气在经脉中流转,竟催生出一丝生机盎然的清灵之气;极阴之气虽冷冽如霜,却隐隐透出一股沉稳厚重的玄黄之力。二者交织,宛如春雷破冰,冬雪融土,展现出生命最原始的形态。
    “原来如此……”
    “所谓阴阳,非死非活,非动非静,而是生灭之间的桥梁,是万法演化的源头。”
    李牧的混沌真元再次发生质变,原本混沌中夹杂的杂质被彻底净化,极阴,极阳彼此交融,与极道五行之力融合,彻底成为混沌真元的一部。
    随着阴阳之力的彻底融合,李牧体内的混沌道域剧烈震动,仿佛感应到了某种更高层次的召唤。
    刹那间,识海深处浮现一条银白色的河流——那是时间长河的投影,奔腾咆哮,裹挟着无数过往片段与未来幻影,在他眼前一闪而过。
    李牧看见自己年少时在青玄宗修行的画面;看见他在秘境中浴血奋战的身影;看见他突破极境时的狂喜;甚至,他还看见了未来的自己——或立于星穹之上,统御万法;与诡异之术为敌的画面,
    每一帧画面都真实无比,却又稍纵即逝,仿佛只是时间长河中的水滴,转瞬便消失不见。
    “这就是……时间之力?”
    李牧心头震动,这次极境五行,阴阳大道的领悟,竟能触及时间的本质。
    就在此刻,识海深处响起一声悠远钟鸣,震荡灵魂深处。时间长河猛然加速,滚滚向前,带走了他所有的思绪与记忆,只剩下空明一片。
    李牧只觉意识一阵恍惚,仿佛经历了千百年的时间流逝,又仿佛只是一瞬间的顿悟。
    当他回过神来,外界已不知过去了多久。
    ——
    李牧睁开双目,眸中星璇依旧旋转,但多了一抹前所未有的深邃与宁静。
    李牧感知到体内混沌真元已然不同往昔——五行归一,阴阳合一,混沌真元发生了质的飞跃,体内的混沌道纹趋于完整,混沌道体更趋圆满,甚至隐隐有突破极境混沌大道的迹象。
    李牧缓缓起身,抬手之间,虚空泛起涟漪,一道混沌丝线自指尖延伸而出,轻轻一引,便牵引了整座混沌封界大阵的一角,那股掌控万法的玄妙感觉再次浮现。
    “混沌者,非混非沌;非破非立;非有非无;非生非灭。”
    李牧低语,声音轻柔,却带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威严,知道,自己已经迈出了通往混沌极境的重要一步。
    五行与阴阳,不过是混沌大道的两个分支,今日得以顿悟,明日或许便是时空、因果、岁月……
    混沌大道,这才刚刚启程。
    “竟已过去四十九年.“
    李牧若有所觉地抬头,掐算了下此次顿悟的时间,不禁恍然,不过,是一次深层次的悟道,外界竟已沧海桑田。
    李牧立于原地,衣袂轻扬,目光如星河倒映,周身缭绕着淡淡的混沌气息。
    四十九年光阴,对凡人而言是漫长岁月,对他而言却不过是一场深沉的顿悟之旅。而今归来,天地已变,但他的道心更坚。
    李牧缓缓闭上双眼,神识扩散而出,瞬间横跨万里虚空,穿透山川大地、江海云雾,感知到七玄宗所在。
    “该回去了!”
    李牧低语,声音不带一丝波澜,却仿佛惊动了整片天地。
    李牧一步踏出,脚下浮现出一道淡金色的太极图,阴阳交缠,五行流转,随着他的身形一瞬而动,空间在他面前如同纸张般被轻易撕裂。
    下一刻,天穹之上裂开一道幽深的空间裂缝,一道身影自其中缓步而入。
    李牧施展的是大衍遁法·混沌归真,乃是以混沌之力演化时空法则,借阴阳为引,五行筑基,穿梭虚实之间,无影无形,无迹可寻,寻常修士即便精通遁术,也难以望其项背。
    此刻,李牧体内混沌真元自成一方小世界,极境五行圆满,极境阴阳调和,时间长河的投影亦可在识海中浮现,堪称大道初成。
    七玄宗,七神山灵谷的上空,李牧凭空闪现而出,脚踏虚空如履平地,无需再御剑腾空,也不必借助任何法宝施术,仅凭自身混沌真元游走天地。(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81240/5557989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