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风雨飘摇金陵城
推荐阅读:龙头至尊、日夜游神、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別杀了、守山日常:雪豹上门求接生、直播科普:开局获得响雷果实、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开局成杀神,陛下为何造反?、四合如意、美漫:蝙蝠侠能有什么坏心思?、我的系统狂霸又酷炫!、
第783章 风雨飘摇金陵城
晨雾微寒,河边水浪拍石。
噼里啪啦燃烧的篝火上,吕三正用树枝插着几条鱼熏烤,不时撒上随身带着的香料和盐巴,很快香味便弥散开来。
他递给王道玄,又从道人手中接过温好的酒,边聊边吃,对付着吃顿早餐。
至于胃口更大的武巴,早啃着昨晚便烤好的半扇野猪,吃得满嘴流油,弄脏了身上衣服都不在乎。
三人的模样都有些狼狈,身上更是一股子臭味。
没办法,自从离开扬州码头,循着线索开始追踪,他们就没睡过个好觉,探查、追击、与不明来路的敌人厮杀,根本没什么时间洗漱。
但更倒霉的是他们对面几人。
身着黑衣,或长发络腮胡,或满脸横肉,个个长相凶狠,但皆是灰头土脸,被草绳捆绑,难以动弹。
身下的鹅卵石硌得他们难受,整晚河风吹麻了四肢,又闻到这诱人香味,脑子都有些迷糊。
“几位大侠,能…给口吃的吗?”
其中一人终于忍不住询问。
“好说。”
王道玄微微一笑,用烤鱼在几人面前晃了晃,引得他们口水直流,这才开口道:“谁先招,谁先吃。”
几人互相打量,皆闭口不言。
王道玄也不在意,摇头叹道:“可惜啊,这香喷喷的鱼肉无福消受,黄泉路上做个饿死鬼,到了幽冥也不安生。”
这些人一咬牙,干脆闭上了眼睛,装作没听见。
“道长别急。”
旁边的吕三冷声道:“待会儿衍小哥他们来了,有龙姐出手,没人能挺得过去!”
说话间,远处运河上出现了动静。
但见林家那艘宝船,破开晨雾,缓缓驶近。
刚一靠岸,李衍、沙里飞和龙妍儿便快步下船,与王道玄等人会合。
望着地上抓到的俘虏,李衍眼中寒光一闪:
“就是他们?”
他收到鹰隼传来的密信,王道玄等人按着线索追查,可惜慢了一步,扬州鼎已被取走,且妖人在太湖造反。
唯一的收获,是抓着几个断后的江湖败类。
“没错。”
王道玄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摇头道:“贫道用纸鹤追踪,揪住了对方尾巴,可惜这些人用火器阻挠,误了事。”
“好,先上船再说。”
李衍招呼众人上船,顺流直下,朝金陵而去。
待王道玄三人简单洗漱后,他们又聚在船舱底部。
看着这几名闭目装死的家伙,李衍也懒得废话,直接看向龙妍儿,微微点头。
沙沙沙…
龙妍儿抬手便放出密密麻麻的芝麻蛊。
这些蛊虫看着个子不大,如同黑芝麻一样,甚至瞧不清楚腿脚口眼,但却十分凶狠,能钻入人皮肤。
无论瘙痒还是疼痛,都非常人能够忍受。
“啊——!”
很快,凄厉的惨叫声便响彻船舱。
这些人也算是硬汉,但铁打的汉子也扛不住这芝麻蛊,不到半炷香的时间,便鼻涕眼泪横流,吐露了实情经过。
原来,这几个家伙都是江南绿林道上的好手,地方上出了名的凶人,被官府追的走投无路,经人引荐加入了“茧衣教”。
这“茧衣教”,便是嫘阴娘娘所成立。
说起来,其教义也与桑蚕业有关。
因为破茧成蝶的缘故,古人认为蚕可通天,穿着蚕吐丝制成的丝绸衣服,就能像蚕一样飞升上天。
所以,“蚕”字由“天”和“虫”两部分构成。
所谓“茧衣”,就意味着凡胎,其教义就是修持内在,供奉神灵,等到死的时候能褪去凡胎成仙,免受轮回之苦。
这嫘阴娘娘,自称上古黄帝之妻嫘祖转世,利用蚕农对“蚕娘娘”的虔诚信仰,用邪术制造各种神迹或散播疫病,诱骗桑农蚕农入教。
对于重要人物,则以“蚕僵术”控制。
他们暗中发展,等级森严,以“茧衣”区分地位,秘密壮大,还经常举行集会,用邪术惩处泄密者。
嫘阴则在鬼戏班相助下,收服各路黑道高手。
因此短短时间内,悄无声息壮大组织…
李衍眉头一凝,“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取走扬州鼎?”
这是他最大的疑惑。
无论在成都还是洛阳,宝鼎一出,便是地动山摇,但这一次却是悄无声息,实在让他心中难安。
俘虏们听罢,皆闭上了嘴,眼中恐惧混杂着崇拜。
“快说!”
李衍一声厉喝,龙妍儿又催动芝麻蛊。
终于,有人扛不住,道出个骇人听闻的隐秘:
“嫘阴娘娘托梦,让我们掘开一座荒坟,打开棺材,里面竟然有个刚出生不久的孩子,跟怪物一样,正在吃他娘的胎盘……”
“这怪物被带回去,前后来了好几波和尚、道士和神汉,也不知动了什么手脚,这孩子整日猛吃疯长,不到半年,个头就比得上成年的汉子,还开始吃人…”
“他还会吐丝结茧,我们找到一山中洞窟,用麻绳将其放入地下河,没过多久就钓上来一枚大茧,用船装着运往太湖…”
听着其诉说,众人只觉匪夷所思。
这种事情,就是在那些志怪传奇中,都难得一闻。
王道玄若有所思抚须道:“你们是如何说服的周隐遥?”
“周隐遥是谁?”汉子一脸懵逼。
王道玄开口道:“他有个浑名,叫‘青霜煮石叟’!”
“周隐遥”就是他们最先得到的情报,乃传说中的仙人,《太平广记》和《仙传拾遗》都有记载,擅长太阴炼形术,数次假死重生,李衍怀疑是个地仙阴犯。
“是那老头啊…”
汉子连忙点头,“那老头原本不搭理咱们,但出门前,娘娘赐下一封书信,给那老头看了后,当即色变,告诉我们地点后匆匆离去。”
“信上写了什么?”
“娘娘说下了咒,没人敢翻看。”
“她有没有说过,要用扬州鼎作甚?”
“娘娘说有了此鼎,朝廷便不敢妄动,否则便会引爆金陵乃至整个长江下游地脉震荡,到时江水倒灌,死伤无数…”
“王八蛋!”
“胡作非为!”
众人一听皆是,脸色骤变。
虽然早知道建木妖人个个凶残,但没想到这嫘阴如此丧心病狂,竟拿数百万人的性命做要挟。
一时间,船舱内气氛压抑死寂。
“先打晕!”
李衍一声冷哼,转身来到甲板上。
“唉,这可难办了。”
沙里飞也跟着走了出来,挠了挠光头,满脸愁容。
“先到了金陵再说吧。”
李衍面色凝重,看向了远处。
但见运河水面上,一艘水军战船正缓缓前行……
…………
就在这压抑的气氛中,宝船加快了速度。
越靠近金陵城,运河上的景象也越发肃杀。
沿途可见朝廷紧急调集的水军战船,数量越来越多,整个运河上警旗招展,炮口森严,每到关键河道,便会设卡拦截。
无论商旅客船,一律都会严加排查。
他们有乾坤书院的令牌,自然一路畅通。
宝船驶过龙江关,江面骤然收束。
但见远处水面上古城阴影蔓延,立于船头的李衍等人,已能感受到这座六朝古都弥漫的肃杀之气。
船头连忙上前,遥指西面石城,开口道:“诸位大爷,这便是金陵外郭,观音门。”
说着,有些担忧嘀咕道:“公子也不知怎样了…”
众人抬头望去,但见江左丘陵之上,黄土夯筑的城垣蜿蜒如龙,烽堄相望,上面锦旗飘荡,已布置了不少火炮。
距水门尚余二里,又有哨船截江。
两个总旗官乘八桨快船近前,其船头竟也架着火铳,黑洞洞的铳口直指宝船,逼停他们,上船检查。
验过路引文书,为首的年轻总旗目光锐利如鹰,沉声道:“诸位既是术士,入城后立刻前往城隍庙登记,若有隐瞒,军法处置!”
说罢,命手下记下他们的名字。
李衍等人面面相觑,没有说话。
看来这金陵城内规矩已十分严苛。
入得观音门,漕船转入护城河。但见外郭与京城两重城垣间,竟是另番天地。
沿河密布临时搭建的营房,晾晒的军服如云片片,空气中混合着汗味、铁锈与桐油的气息。
数十匠人正给新造的战船刷桐油,腥甜扑鼻。
李衍耳尖,听到有个歇工的老匠人对同伴低声叹气,“上月倭寇突袭镇江,火光映得这边天都红了!距此不过百里水程,谁知道那帮杀才会不会顺江摸过来?”
“是啊,该死的倭寇,还有那些乱匪…”
“这么多兵马,朝廷为何还不动手?”
“军机大事,哪是咱们能知晓…”
李衍和王道玄互相看了一眼,心中已有所猜测,估计朝廷此时也已知道了嫘阴拥有扬州鼎。
到了三山门,江防之严密更甚。
但金陵京城十三门,惟此门通水陆。
船头跟附近漕帮的船头打探了情报,便回来对李衍等人低声告诫:“诸位爷,如今城中风声紧,入城后谨记三不——不问营寨方位,不议兵员多寡,不观官署文书。上月刚砍了几个倭谍的脑袋挂在仪凤门……”
他知道李衍等人身份,但还是有些担心。
方入三山门,一股混杂着汗味、铁器与桐油的气息,裹挟着森严的兵气扑面而来。
城门甬道深五丈,脚步声在券顶碰撞回响,更添压抑。
伴着“嘎吱”巨响,千斤闸铁链绞动,巨大的闸门竟开始缓缓落下,引得外面等候的人一阵骚动。
一旁军士喝道:“申时未到,为何落闸?”
跑来的校尉厉声回应道:“枢密院急令!自今日起,闭城提前一个时辰!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
众人心头一沉,赶在落闸前进入城中。
转至三山街,景象令人瞠目。
往昔繁华的绸缎铺、裱画店多已歇业,倒是不少铁匠铺被临时征用,弓匠当街矫直箭杆,木屑纷飞,铁铺炉火熊熊,锤击声不绝于耳。
“兵气冲天,煞云压城…”
王道玄捻须叹息:“金陵此番劫难怕是不小。”
轰隆隆!
忽然,东面马蹄声如雷动。
尘土飞扬间,二百余精锐骑兵自大功坊方向疾驰而出。
当先掌旗官擎着一面玄黑令旗,上书四个刺目大字——“南枢密院”!
铁蹄踏在湿润的青石板街上,溅起前日积存的雨水,水中倒影着骑兵们冰冷甲胄,百姓商贩如潮水般惊慌避让。
“走吧,先去城隍庙。”
李衍不想惹事,便带着众人前往金陵城隍庙。
城隍庙的位置距离不远,他们穿过兵甲林立的街巷,便看到了青砖黛瓦的城隍庙门庭。
金陵六朝古都,城隍庙自然不凡。
庙前石坊匾额上新抹金漆,写着“监察幽明”,传闻乃大宣开朝皇帝御笔。
坊下蹲二石狻猊,目如铜铃,竟披着数十件新旧锦袍。
这是金陵当地习俗,百姓将患病孩童衣物覆盖于神兽之上,传闻能祛病驱邪。
大门匾额上写着“赫赫明明”,楹联更显气魄:
“作镇南邦,统江汉淮河而泽民。
监察天下,历春秋冬夏以彰瘅。”
但让他们奇怪的是,此刻城隍庙却有些冷清。
让门口道童递上帖子没多久,便见一位鹤氅玉冠的老道疾步迎来,边走边笑道:“贫道张静清,忝为金陵城隍庙祝。早闻十二元辰威名,蓬荜生辉啊。”
这老道异常客气,李衍等人虽奇怪,却也没多问,跟着进庙登记造册后,便开口道:“我等已有同伴前来,他们随漕运千户田安邦来金陵受审,真人可知下落。”
他只是顺嘴一问,但庙祝笑意却猛然凝固。
他皱了皱眉,低声道:“此事贫道听说过,却不知他们也是十二元辰之人,三日前,林氏商行主仆二十七人全数下狱!”
见李衍瞳孔骤缩,他叹息摇头道:“田千户押解途中暴毙,林东家抵金陵当日直闯南枢密院鸣冤,痛斥周侍郎勾结弥勒教截杀官军,随后便被押入大牢。”
“岂有此理!”
沙里飞眼睛一瞪,“林胖子可是配合都尉司来查案,他们凭什么将人押入大牢?”
李衍也是面色阴沉,他没想到,田千户竟然死了。
之前独自与建木在江南周旋,都活了下来,这奉京城之命前来,竟然死在了半路。
大劫临头,这金陵城到底在搞什么鬼…
(本章完)
晨雾微寒,河边水浪拍石。
噼里啪啦燃烧的篝火上,吕三正用树枝插着几条鱼熏烤,不时撒上随身带着的香料和盐巴,很快香味便弥散开来。
他递给王道玄,又从道人手中接过温好的酒,边聊边吃,对付着吃顿早餐。
至于胃口更大的武巴,早啃着昨晚便烤好的半扇野猪,吃得满嘴流油,弄脏了身上衣服都不在乎。
三人的模样都有些狼狈,身上更是一股子臭味。
没办法,自从离开扬州码头,循着线索开始追踪,他们就没睡过个好觉,探查、追击、与不明来路的敌人厮杀,根本没什么时间洗漱。
但更倒霉的是他们对面几人。
身着黑衣,或长发络腮胡,或满脸横肉,个个长相凶狠,但皆是灰头土脸,被草绳捆绑,难以动弹。
身下的鹅卵石硌得他们难受,整晚河风吹麻了四肢,又闻到这诱人香味,脑子都有些迷糊。
“几位大侠,能…给口吃的吗?”
其中一人终于忍不住询问。
“好说。”
王道玄微微一笑,用烤鱼在几人面前晃了晃,引得他们口水直流,这才开口道:“谁先招,谁先吃。”
几人互相打量,皆闭口不言。
王道玄也不在意,摇头叹道:“可惜啊,这香喷喷的鱼肉无福消受,黄泉路上做个饿死鬼,到了幽冥也不安生。”
这些人一咬牙,干脆闭上了眼睛,装作没听见。
“道长别急。”
旁边的吕三冷声道:“待会儿衍小哥他们来了,有龙姐出手,没人能挺得过去!”
说话间,远处运河上出现了动静。
但见林家那艘宝船,破开晨雾,缓缓驶近。
刚一靠岸,李衍、沙里飞和龙妍儿便快步下船,与王道玄等人会合。
望着地上抓到的俘虏,李衍眼中寒光一闪:
“就是他们?”
他收到鹰隼传来的密信,王道玄等人按着线索追查,可惜慢了一步,扬州鼎已被取走,且妖人在太湖造反。
唯一的收获,是抓着几个断后的江湖败类。
“没错。”
王道玄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摇头道:“贫道用纸鹤追踪,揪住了对方尾巴,可惜这些人用火器阻挠,误了事。”
“好,先上船再说。”
李衍招呼众人上船,顺流直下,朝金陵而去。
待王道玄三人简单洗漱后,他们又聚在船舱底部。
看着这几名闭目装死的家伙,李衍也懒得废话,直接看向龙妍儿,微微点头。
沙沙沙…
龙妍儿抬手便放出密密麻麻的芝麻蛊。
这些蛊虫看着个子不大,如同黑芝麻一样,甚至瞧不清楚腿脚口眼,但却十分凶狠,能钻入人皮肤。
无论瘙痒还是疼痛,都非常人能够忍受。
“啊——!”
很快,凄厉的惨叫声便响彻船舱。
这些人也算是硬汉,但铁打的汉子也扛不住这芝麻蛊,不到半炷香的时间,便鼻涕眼泪横流,吐露了实情经过。
原来,这几个家伙都是江南绿林道上的好手,地方上出了名的凶人,被官府追的走投无路,经人引荐加入了“茧衣教”。
这“茧衣教”,便是嫘阴娘娘所成立。
说起来,其教义也与桑蚕业有关。
因为破茧成蝶的缘故,古人认为蚕可通天,穿着蚕吐丝制成的丝绸衣服,就能像蚕一样飞升上天。
所以,“蚕”字由“天”和“虫”两部分构成。
所谓“茧衣”,就意味着凡胎,其教义就是修持内在,供奉神灵,等到死的时候能褪去凡胎成仙,免受轮回之苦。
这嫘阴娘娘,自称上古黄帝之妻嫘祖转世,利用蚕农对“蚕娘娘”的虔诚信仰,用邪术制造各种神迹或散播疫病,诱骗桑农蚕农入教。
对于重要人物,则以“蚕僵术”控制。
他们暗中发展,等级森严,以“茧衣”区分地位,秘密壮大,还经常举行集会,用邪术惩处泄密者。
嫘阴则在鬼戏班相助下,收服各路黑道高手。
因此短短时间内,悄无声息壮大组织…
李衍眉头一凝,“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取走扬州鼎?”
这是他最大的疑惑。
无论在成都还是洛阳,宝鼎一出,便是地动山摇,但这一次却是悄无声息,实在让他心中难安。
俘虏们听罢,皆闭上了嘴,眼中恐惧混杂着崇拜。
“快说!”
李衍一声厉喝,龙妍儿又催动芝麻蛊。
终于,有人扛不住,道出个骇人听闻的隐秘:
“嫘阴娘娘托梦,让我们掘开一座荒坟,打开棺材,里面竟然有个刚出生不久的孩子,跟怪物一样,正在吃他娘的胎盘……”
“这怪物被带回去,前后来了好几波和尚、道士和神汉,也不知动了什么手脚,这孩子整日猛吃疯长,不到半年,个头就比得上成年的汉子,还开始吃人…”
“他还会吐丝结茧,我们找到一山中洞窟,用麻绳将其放入地下河,没过多久就钓上来一枚大茧,用船装着运往太湖…”
听着其诉说,众人只觉匪夷所思。
这种事情,就是在那些志怪传奇中,都难得一闻。
王道玄若有所思抚须道:“你们是如何说服的周隐遥?”
“周隐遥是谁?”汉子一脸懵逼。
王道玄开口道:“他有个浑名,叫‘青霜煮石叟’!”
“周隐遥”就是他们最先得到的情报,乃传说中的仙人,《太平广记》和《仙传拾遗》都有记载,擅长太阴炼形术,数次假死重生,李衍怀疑是个地仙阴犯。
“是那老头啊…”
汉子连忙点头,“那老头原本不搭理咱们,但出门前,娘娘赐下一封书信,给那老头看了后,当即色变,告诉我们地点后匆匆离去。”
“信上写了什么?”
“娘娘说下了咒,没人敢翻看。”
“她有没有说过,要用扬州鼎作甚?”
“娘娘说有了此鼎,朝廷便不敢妄动,否则便会引爆金陵乃至整个长江下游地脉震荡,到时江水倒灌,死伤无数…”
“王八蛋!”
“胡作非为!”
众人一听皆是,脸色骤变。
虽然早知道建木妖人个个凶残,但没想到这嫘阴如此丧心病狂,竟拿数百万人的性命做要挟。
一时间,船舱内气氛压抑死寂。
“先打晕!”
李衍一声冷哼,转身来到甲板上。
“唉,这可难办了。”
沙里飞也跟着走了出来,挠了挠光头,满脸愁容。
“先到了金陵再说吧。”
李衍面色凝重,看向了远处。
但见运河水面上,一艘水军战船正缓缓前行……
…………
就在这压抑的气氛中,宝船加快了速度。
越靠近金陵城,运河上的景象也越发肃杀。
沿途可见朝廷紧急调集的水军战船,数量越来越多,整个运河上警旗招展,炮口森严,每到关键河道,便会设卡拦截。
无论商旅客船,一律都会严加排查。
他们有乾坤书院的令牌,自然一路畅通。
宝船驶过龙江关,江面骤然收束。
但见远处水面上古城阴影蔓延,立于船头的李衍等人,已能感受到这座六朝古都弥漫的肃杀之气。
船头连忙上前,遥指西面石城,开口道:“诸位大爷,这便是金陵外郭,观音门。”
说着,有些担忧嘀咕道:“公子也不知怎样了…”
众人抬头望去,但见江左丘陵之上,黄土夯筑的城垣蜿蜒如龙,烽堄相望,上面锦旗飘荡,已布置了不少火炮。
距水门尚余二里,又有哨船截江。
两个总旗官乘八桨快船近前,其船头竟也架着火铳,黑洞洞的铳口直指宝船,逼停他们,上船检查。
验过路引文书,为首的年轻总旗目光锐利如鹰,沉声道:“诸位既是术士,入城后立刻前往城隍庙登记,若有隐瞒,军法处置!”
说罢,命手下记下他们的名字。
李衍等人面面相觑,没有说话。
看来这金陵城内规矩已十分严苛。
入得观音门,漕船转入护城河。但见外郭与京城两重城垣间,竟是另番天地。
沿河密布临时搭建的营房,晾晒的军服如云片片,空气中混合着汗味、铁锈与桐油的气息。
数十匠人正给新造的战船刷桐油,腥甜扑鼻。
李衍耳尖,听到有个歇工的老匠人对同伴低声叹气,“上月倭寇突袭镇江,火光映得这边天都红了!距此不过百里水程,谁知道那帮杀才会不会顺江摸过来?”
“是啊,该死的倭寇,还有那些乱匪…”
“这么多兵马,朝廷为何还不动手?”
“军机大事,哪是咱们能知晓…”
李衍和王道玄互相看了一眼,心中已有所猜测,估计朝廷此时也已知道了嫘阴拥有扬州鼎。
到了三山门,江防之严密更甚。
但金陵京城十三门,惟此门通水陆。
船头跟附近漕帮的船头打探了情报,便回来对李衍等人低声告诫:“诸位爷,如今城中风声紧,入城后谨记三不——不问营寨方位,不议兵员多寡,不观官署文书。上月刚砍了几个倭谍的脑袋挂在仪凤门……”
他知道李衍等人身份,但还是有些担心。
方入三山门,一股混杂着汗味、铁器与桐油的气息,裹挟着森严的兵气扑面而来。
城门甬道深五丈,脚步声在券顶碰撞回响,更添压抑。
伴着“嘎吱”巨响,千斤闸铁链绞动,巨大的闸门竟开始缓缓落下,引得外面等候的人一阵骚动。
一旁军士喝道:“申时未到,为何落闸?”
跑来的校尉厉声回应道:“枢密院急令!自今日起,闭城提前一个时辰!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
众人心头一沉,赶在落闸前进入城中。
转至三山街,景象令人瞠目。
往昔繁华的绸缎铺、裱画店多已歇业,倒是不少铁匠铺被临时征用,弓匠当街矫直箭杆,木屑纷飞,铁铺炉火熊熊,锤击声不绝于耳。
“兵气冲天,煞云压城…”
王道玄捻须叹息:“金陵此番劫难怕是不小。”
轰隆隆!
忽然,东面马蹄声如雷动。
尘土飞扬间,二百余精锐骑兵自大功坊方向疾驰而出。
当先掌旗官擎着一面玄黑令旗,上书四个刺目大字——“南枢密院”!
铁蹄踏在湿润的青石板街上,溅起前日积存的雨水,水中倒影着骑兵们冰冷甲胄,百姓商贩如潮水般惊慌避让。
“走吧,先去城隍庙。”
李衍不想惹事,便带着众人前往金陵城隍庙。
城隍庙的位置距离不远,他们穿过兵甲林立的街巷,便看到了青砖黛瓦的城隍庙门庭。
金陵六朝古都,城隍庙自然不凡。
庙前石坊匾额上新抹金漆,写着“监察幽明”,传闻乃大宣开朝皇帝御笔。
坊下蹲二石狻猊,目如铜铃,竟披着数十件新旧锦袍。
这是金陵当地习俗,百姓将患病孩童衣物覆盖于神兽之上,传闻能祛病驱邪。
大门匾额上写着“赫赫明明”,楹联更显气魄:
“作镇南邦,统江汉淮河而泽民。
监察天下,历春秋冬夏以彰瘅。”
但让他们奇怪的是,此刻城隍庙却有些冷清。
让门口道童递上帖子没多久,便见一位鹤氅玉冠的老道疾步迎来,边走边笑道:“贫道张静清,忝为金陵城隍庙祝。早闻十二元辰威名,蓬荜生辉啊。”
这老道异常客气,李衍等人虽奇怪,却也没多问,跟着进庙登记造册后,便开口道:“我等已有同伴前来,他们随漕运千户田安邦来金陵受审,真人可知下落。”
他只是顺嘴一问,但庙祝笑意却猛然凝固。
他皱了皱眉,低声道:“此事贫道听说过,却不知他们也是十二元辰之人,三日前,林氏商行主仆二十七人全数下狱!”
见李衍瞳孔骤缩,他叹息摇头道:“田千户押解途中暴毙,林东家抵金陵当日直闯南枢密院鸣冤,痛斥周侍郎勾结弥勒教截杀官军,随后便被押入大牢。”
“岂有此理!”
沙里飞眼睛一瞪,“林胖子可是配合都尉司来查案,他们凭什么将人押入大牢?”
李衍也是面色阴沉,他没想到,田千户竟然死了。
之前独自与建木在江南周旋,都活了下来,这奉京城之命前来,竟然死在了半路。
大劫临头,这金陵城到底在搞什么鬼…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86706/6389783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