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其他小说 > 晋末长剑 > 第1430章 利益

第1430章 利益

推荐阅读:八零之都别碍着我捡漏末世穿越:霸道军长独宠妻冥王殿高校怪谈宠妻无度:陆少的柔情蜜妻她美貌举世无双贤者的无限旅途小姐和长工(1V1,H)蜜汁磨剑(1V1 高H)直播宠夫郎后我在异世暴富

    第1430章 利益
    香料、宝石、罽布、香水、硼砂、马匹……
    当礼单被黄门侍郎梁综当众朗读的时候,聚在鹿子苑内的众人都有些惊讶。
    太多了,能赚多少钱难以想象。
    “阿爷,按照规矩,一国之君可抽分,一般是十抽二三。”赵王邵勖坐在左下首,笑吟吟地说道。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军士们抬着一个个箱子上前,排列在草地上,然后将其打开。
    邵勋举步上前,拿起一枚戒指看了起来。
    时人称戒指为指环,喜欢的人不少。此刻被拿在手中的是一枚黄金基座的指环,上有椭圆形戒面,内嵌宝石,雕刻着人物形象。
    邵勋凑近仔细分辨了一下,发现是神话主题的,有点类似后世北齐司空徐显秀墓出土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像,典型的希腊风格。
    但制作工艺与邵勋以前得到的另一个指环类似,看起来像是萨珊波斯工艺——工艺虽是萨珊波斯,但产地则未必,多半是中亚,盖因中亚即便到了后世,也与波斯纠缠不清,东伊朗系的文字和语言影响很深。
    这就是一个杂糅产品:黄金是中亚的,宝石是印度的,神话是希腊的……
    邵勋将其放下后,又走到另一个箱子面前,拿起一块橙黄色的团块类物品,一时有些踌躇。
    “阿爷,这是安息香。”邵勖走了过来,介绍道。
    邵勋恍然大悟,原来是这玩意。
    宫中自是有此物,据说有开窍清神的效果,他只闻过香炉里飘出来的安息香味道,却没见过实物。
    这种香药在中原非常受欢迎,王公贵族甚爱之不惜重金也要抢购。
    邵勋放下安息香,看向旁边布匹模样的物事。
    “阿爷,此为火浣布,在火中能去污垢,洁白如新,汉以来向为贡品,价值千金。”邵勖介绍道。
    邵勋听了脸色一变,立刻说道:“吾儿万勿衣此布。”
    邵勖愕然。不过他素来孝顺,父亲这么说,便应下了。
    邵勋又解释了一遍:“此物多粉,吸入有害,你看看就知道了。”
    邵勖下意识看了眼火浣布。
    此物向由西域进贡,从汉代就为宫廷及权贵推崇,当做奇物。汉以后一度断绝,直到曹魏年间才重新出现。
    据他所知,朝廷征讨凉州前夕,就有西域胡商向张骏进献火浣布和汗血马,只不过攻破武威后,没发现这两样东西,当时不知多少人扼腕叹息,没想到竟然有害。
    邵勋又弯下了腰。他脚下某个小箱子内铺了一层银币,有好几种型制。
    他随手拿起一枚,仔细看着。
    币呈圆形,上有人物右侧半身像,头戴王冠,冠后有飘带,颔下有圆球状胡须,外侧则是一圈圆点。
    他又翻过来看了看,银币背面则是祭火坛,两侧站着祭司,外有三圈圆点。
    挺复杂的造型,对工艺要求还是很高的。
    不出意外的话这是波斯银币。从这便可以看出,波斯人的手工业制作水平相当不错,不愧是古老的文明。
    果然,邵勖很快解释道:“币上之人据说是‘沙普尔’,乃萨宝人的国王,现还在位。”
    “何为‘萨宝’?”邵勋问道。
    “‘萨宝’乃拜火教中人,凉州土人俗谓波斯人为萨宝。”
    邵勋点了点头,坐了回去。
    礼单就摆在他面前的案几上,据说还有什么擅长跳舞的马之类的小玩意,他不想再看了,只说道:“虽说抽分乃规矩,但朕不想白白占了便宜,回赐他们一些绢帛吧,以多少为宜?”
    “数百匹足矣。”邵勖回道。
    “就这么办。”邵勋说道:“昨日提及五色琉璃之事,可让胡匠于长安试制,成就成,不成就算了,不是什么紧要物事。”
    “是。”邵勖应道。
    邵勋又让人拿来一段波斯锦,对坐在一旁的裴灵雁说道:“念柳孝敬的蕃锦,还不错,拿来做几件衣裳正好。”
    裴灵雁嗯了一声,不过没看波斯锦,只看向儿子,道:“念柳,货殖之余,政事可不能轻忽啊。”
    邵勖乖巧地应了一声,道:“阿娘放心,儿记着呢。”
    说完,忍不住道:“阿娘,一定要保重身体啊。”
    裴灵雁叹息一声,道:“阿娘有你父亲陪着,无需挂念。”
    邵勖看向邵勋,眼中有几分乞求。
    邵勋竟然不太敢和儿子对视了,只握住了裴灵雁的手。
    邵勖低下头,不再说话。
    ******
    四月初的时候,长安坊市如期开业。
    赵王引来的西域胡商是最大谈资。
    令人惊奇的是,他们的商品居然挺合中原人口味的,显然有人指点过。
    镶嵌珠宝的书簏,这是西域胡能想出来的?
    五色琉璃榼,很明显也是针对中原士人出游量身定做的。至于珊瑚鞭、玛瑙钟(一种敲击报时工具,内中空)之类,都挠到了中原富人的痒处。
    以至于第一天摆出商品时,围观者甚众。
    第二天消息传出去时,长安士人、富户、将吏纷纷请求进入坊市,即便他们并非商徒。
    天子特旨,许众人入市围观。
    这一下子就打开了西域奇珍的销路,几乎只用一天时间,各色奇珍就售卖一空,价值超过二十万贯,朝廷收税几乎收到手软。
    随邵勖而来的支法看着几乎存放不下的绢帛,喜上眉梢。他实在没有想到,因为战乱而导致商路断断续续的中原王朝,对西域货物的渴求如此惊人。
    他甚至已在盘算是不是喊更多的人过来,就长期定居长安算了。这里的富足程度比老家强多了,生活更加舒适、便利。
    好吧,或许有一些不便,但问题不大。待经商获利之后,可以想办法在长安买地置宅,从老家招募几百上千人过来,甚至可以包括工匠、厨师、学者、马夫、武人之流,再在长安盖一座宏伟的寺庙,建起圣火坛,将这里当成新家。
    唯一让他不确定的,大概就是他和康维之间的分工还未确定。
    赵王和他们明说了,走楼兰那条线路的人在长安交易,走武威线路的人在灵洲交易。就本心而言,他更愿意住长安,毕竟灵洲什么都没有。不过这事不取决于他这是最大的遗憾。
    但不管怎样,他已经看到了巨大的前景。
    而且,长安并非梁国的都城,这只是帝国西部的中心城市,也只汇聚了西部地区的财富。如果能去到洛阳以及很多人提到的汴梁、邺城、江陵、广陵、建邺,或许更加了不得。
    对操粟特语、拜圣火的人而言,没有什么地方是他们不敢去的。
    商业就是他们的事业,财富就是他们的生命,这是马兹达赐下的福祉。
    一个富有、开放的大帝国,对他们而言就是无尽的宝库。他有信心在几十年内,让梁国的每个主要城市都出现粟特人的社区,将东西方贸易的收益尽数揽入怀中。
    怀着这种美梦,支法已经决定留下一部分宝物,在交易结束后赠送给梁国的主要官员。
    尤其是一位名叫刘闰中的“维齐尔”,听闻他祖辈都是马兹达的信徒,如果能得到他的支持,他们的事业会更加兴旺。
    四月初五,当邵勋在鹿子苑收到长安市令的禀报时,也有些惊讶。
    他其实从未低估过东西方贸易的巨额利润,但看到税收数字时,依然有些震惊。
    他仔细回想了一下,唐代中期以后,回鹘人垄断了东西方贸易,当时唐朝处于藩镇割据状态,急需战马,于是通过绢帛向回鹘人买马,平均一年支出数百万匹绢——这种贸易持续了很多年,直到叛乱平定,唐政府不想买马后,又被迫持续了数年。
    这么大体量的绢帛,回鹘人都能消化掉,简直不可思议。
    此时的生产力肯定不如唐朝,他也不追求一年达成几百万匹绢的贸易,那样会导致大梁市面上的绢帛严重匮乏,反而扰乱了经济。
    但达到中唐藩镇割据时几分之一的水平,却没有太大的问题。
    算上抽分、收税,绝对是一笔惊人的收入了。
    另外,商路沿线的城市、乡村都能得利,这个好处就难以计算了。如果经营得法,大梁朝廷控制凉、河、沙、朔四州的成本会大大降低,也会变相加速当地的发展。
    他之前十分担心后世子孙会因为成本问题而不去经营这些地方,如果能有商业利益补贴,应该会好上许多。
    四月初七,他将邵勖唤来了鹿子苑,道:“五月牧草返青之后,你就带上王府护军,前往高昌。以胡商为先导配合高昌行营发兵西进。”
    “阿爷何时发诏?”邵勖稳了稳心神,问道。
    “便在此月。”邵勋说道:“南路三千人,中路当不下三万众,北路骑二万。”
    邵勖明白了。
    南路大概是从楼兰出发,中路自高昌西进,这两路是需要朝廷提供补给的,先期囤积在敦煌、高昌的粮食就是为此而准备。
    北路大军就纯粹是大草原上撒欢了,朝廷不会提供军粮,让他们自己赶着牛羊马驼,逐水草而进。
    三路合击,不拿下西域不罢休了。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86734/5972951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