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935红木床,赛小船
推荐阅读:木叶:三十岁的宇智波提不起劲、重生八零:我在长白山猎野味发家、大唐:一个厨子的府兵之旅、揣崽流放,弃妃活成白月光、超武入侵、斗罗:蛊师雨浩,她们大有问题、北朝争雄、火影:从罗杰船上归来的漩涡鸣人、夫君假死?预知未来后我不守寡了!、我在印度当神牛、
第936章 935红木床,赛小船
吃完晚饭,唐植桐找出麻袋,将大瓮里的玉米装进去。
瓮里的玉米已经不足二百斤,一个麻袋都没装满。
“会不会有点显眼?”小王同学看着鼓鼓囊囊的麻袋,略微有些担心。
“不要紧,现在大家睡的都早,我再晚一会出发,不会有人看到的。”唐植桐擦擦汗,小王同学考虑的有道理,但自己又不会真的这么晚送大石作胡同,只不过找个由头出去一趟,把麻袋扔空间罢了。
大石作胡同胡同口东边就是军事的最高单位,一天二十四小时有人在站岗,自己疯了才会在他们眼皮子底下驮着麻袋运粮。
除了这些玉米,唐植桐还将剩下的栗子、松子,以及大伯拿来的那些干货绑在了自行车上。
也得亏是二八大杠,否则还真不一定能驮动。
往年的这个时候,不少人会聚集在路灯下面乘凉,即便路灯灭了,也有些不乐意睡觉的在大门口摇着蒲扇聊天。
但今年这样的人少了,为了节省体力,大部分都会选择早早休息,保不齐晚上还能做一个能吃饱的美梦呢。
唐植桐出门前用挂扫了一下周边,附近邻居的大门都关了,就连情报站的朱大爷也进入了梦乡。
四周静悄悄,只有清冷的月光照在四九城的边边角角。
“回去吧,我一会就回来。”唐植桐将自行车推出大门,让小王同学先回去休息。
“嗯,路上慢点。”小王同学没敢大声嘱咐,但多少也有些不放心。
唐植桐摆摆手,抬腿从前杠翩上自行车,脚下一发力,缓缓驶向胡同口。
月朗星稀,路灯也熄了,细听之下墙角有蟋蟀演奏会的动静传来,仿佛是在祝唐植桐一路顺风一般。
拐过胡同口,唐植桐立马将自行车上麻袋、麻绳扔到了空间里。
虽说负重减轻,但唐植桐依旧在往前骑,既然已经跟家里说了是去大石作胡同,那自己得在外面把一来一回的时间待够才行。
唐植桐骑着自行车晃晃悠悠走在四九城空荡荡的大街上,方向依旧是大石作胡同,但走到景山东大街的时候右拐骑向地安门。
再往前骑就有站岗的了,骑到地安门再折返回家,时间上就差不多了。
地安门位于景山公园与钟楼中间,是皇城的北大门,虽然眼下依旧叫地安门,但已经没有了城门的影子,因为54年的时候拆除了。
(下图,景山寿皇殿上方带有三个门洞的就是地安门)
地安门位于四九城中轴线上,前后历经明清两朝多次重建,有历史价值,但对交通造成了不利影响,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出行。
当初要拆的时候,一些社会名流情绪很大,当时四九城政府做了让步,将地安门拆下来的门窗、木梁、木柱、木柁、木檩等等编号登记造册,连同砖石琉璃瓦统统运往天坛,许诺将地安门移建天坛,这才安抚住那几位。
可好巧不巧,材料运过去后发生了火灾,木质材料一点都没能留下,移建也就泡了汤。
从地安门折返回来,正屋和厢房的灯都还亮着。
唐植桐插好大门,先去正屋门口隔着房门跟张桂芳交代一声:“妈,放下了,一切顺利,您早点休息。”
“嗯,你也早点睡,文文还等着你呢。”张桂芳在里面答应一声,随着拉合“咔哒”一声,屋里的灯熄灭。
“怎么样?还顺利吧?”小王同学不仅没有睡,在听到丈夫的动静后,主动从厢房迎了出来。
“顺利,都放地窖里了。回头搬完家,咱再一点点的往外扛。”唐植桐睁着俩眼说瞎话。
“行,小唐同志辛苦了,快点泡泡脚睡觉吧。”小王同学在丈夫进门口,把厢房的门给关上。
最近四九城虽然白天炎热,但热岛效应不显著,晚上不动弹的话,睡觉还是可以的。
“你那边没有桃了吧?我明天看看有没有卖的,再给你买点。”唐植桐一边倒洗脚水,一边关心的问道。
“不用,我已经不吐了。”虽然丈夫没说,但小王同学知道这次换房没少钱,家里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她不想丈夫在自己身上多钱。
“这跟吐不吐没关系,给你和孩子加强一下营养。”唐植桐倒好水,直接脱掉裤子,只穿个裤衩把脚伸到洗脚盆里,热水漫过脚面,那种烫烫的感觉无比舒适。
“那也得有钱啊,这次换房没少吧?你在外面又借了多少?”小王同学蹲下身子,轻车熟路的给丈夫搓脚。
“没借,房管局那边了三百,下午我又去木工厂定了两套书桌,还有一个浴桶,了八十。剩下二十买个桃儿还是绰绰有余的。”唐植桐虚报了十块钱,不待小王同学反驳,立马将话题转移到了浴桶上。
“我麻烦张厂长后天给送过来,我觉得你见了肯定喜欢。我跟你说啊,那个桶有这么长,这么高,我觉得咱俩一块洗也盛得下。”唐植桐张开胳膊给小王同学比划着浴桶的大小。
“哼,你真的只想洗澡?”小王同学抬头白了丈夫一眼,不相信他说的话。
“真真的,你想啊,烧点热水多麻烦啊,你一个人洗的话,得烧多少热水才能灌满?俩人就不一样了,我一进去,水就涨上来了。不仅省水,而且俩人被热水泡着还暖和。一举两得。”唐植桐坚决不承认自己想迭罗汉。
“信你才怪。”小王同学手下用力,给丈夫做了个足底放松。
“哈哈哈,你不信我,还能信谁?行了,擦擦脚睡觉。”唐植桐拽过洗脚布,把上面沾的水擦干,再不擦,恐怕就被小王同学给虐红了。
小王同学虽然没有过多言语,却被丈夫刚才的话勾起了一丝不一样的心思,更何况那天刘悦附在自己耳边说孕期轻点会有不一样的滋味。
孕妇本来就有些情绪化,上床后,小王同学翻来覆去睡不着,就开始动手动脚的撩拨唐植桐。
同床共枕一年多,小王同学的动作代表什么,唐植桐一清二楚。
“要不我轻点?”尽管还没到三个月,但小王同学的身体情况一直很稳定,唐植桐觉得可以试试。
海风你轻轻的吹,海浪你轻轻地摇。
今晚的红木床是水面上的小船,吱呦吱呦响个没完。
7月12日,星期二。
小王同学一早神采奕奕,吃过早饭,张桂芳在院子里寻摸着摘菜的时候,她开口阻止道:“妈,桉子昨天带了好几块莲藕过去,这两天不用摘了,再长长吧。”
“莲藕?莲藕好,吃着清脆顶饿。”张桂芳先是一愣,然后笑着回应道,至于儿子从哪儿买的莲藕,她猜测大概是昨天用自家副食品证买的,因为儿子昨天一早把家里的粮本、副食品证都带走了。
“昨天从单位出来,碰到个挑着担子卖的,捎带手买了些。”唐植桐生怕母亲误会,在一旁给了莲藕一个出身。
“嗯,碰到就多买点,莲藕经放。回头吃完莲藕,我再去菜店买点,你带过去。人家老师补课辛苦,咱可不能亏了老师。”张桂芳误会儿子,有些不好意思,但她并不反对用自家定量补贴亲家,能请到这么好的老师已经烧高香了,不能计较一些吃食。
“妈,不用。等咱搬过去,让静莹和敬民过去住一阵子,到时候我负责买菜。”唐植桐有些心累,空有一身宝藏却不能跟家人坦白,只能变着的找补。
好在张桂芳和小王同学已经越来越少过问副食来源了,这是一个好的兆头。
唐植桐今天没有去押运处,先把凤芝送到椿树胡同,接着带着那套证件去大石作胡同所在的街道办手续。
手续这事说麻烦也不麻烦,但说不麻烦也麻烦,起码这边审查就比东市那边严格了许多,问了唐植桐很多问题,证件看了一遍又一遍。
为了能让墙面尽快干透,唐植桐办完手续,马不停蹄的赶回新院子,继续燃起柈子。
唐植桐这次学乖了,在各个房间点燃柈子后把从家里带的书和马扎拿出来,大门一关,躲在东耳房看书。
东耳房有地窖,把盖子打开,里面的冷气一个劲的往外冒,就跟天然空调似的。
看了会书,唐植桐就听到后面隐隐约约传来唱戏的动静,且有二胡伴奏,还别说,嗓音不赖。
虽说歌曲在国内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但除了一小部分脍炙人手的歌曲外,一直不怎么受待见。
眼下受众最广的还得是戏曲,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方言各异,孕育出了不同风格的戏曲风格,比如京剧、越剧、黄梅戏;川剧、秦腔、柳子戏;豫剧、彩调、高甲戏等等。
除了以上比较著名的戏曲外,还有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梆子,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三百个剧种。
四九城嘛,大概率是京剧,唐植桐只知道戏曲的皮毛,虽然不怎么懂,但也知道生旦净末丑,后院吱吱呀呀的动静明显是女声,所以是旦角。
再多的,唐植桐就猜不出来了,因为他所知道的皮毛大多与八卦有关。
四九城戏曲最出名的地方叫“韩家潭”,明代的时候,凉水河支流流经此地,积水成潭,潭边长满杂草,秋冬季风一吹,枯草随风摇曳,文人觉得潭边寒风蒹葭很有意境,遂命名“寒葭潭”。
清朝的时候,有个姓韩的内阁大学士住在这边,慢慢的,“寒葭潭”就成了“韩家潭”。
韩家潭被众人所知并非因为这个大学士,而是因为地处大栅栏,是有名的柳巷,名列四九城八大胡同之一。
俗话说“人不辞路,虎不辞山,唱戏的不离百顺韩家潭”,这里不仅仅有青楼妓院,还有相公堂子,戏院是兔儿爷的供应源头之一,自然也在此安营扎寨,四九城数得上的戏班子,基本都在这开过演唱会。
解放后,四九城政府在韩家潭和百顺胡同设有8个妇女生产教养院,人离乡贱,有些不愿意远走他乡的,就继续在韩家潭住了下来,虽然都是苦命人,也大都婚配,但日子嘛,过得并不算如意。
也正是如此,唐植桐甚至听说除了公园,这边已经开始有人做起了半掩门的买卖,有男有女。
所以在东单公园还没有成为一零爱好者的乐园之前,韩家潭扮演了差不多的角色?
唱戏声吱吱呀呀响了半个多点儿,因为实在是听不惯,听得唐植桐有些烦躁,都有些想抽烟了。
烟这个东西,别看就是一根含在嘴里的小纸棍,但有烟瘾的都知道,这玩意的魔力不亚于某些深入交流。
唐植桐掏出烟,想给自己来一根,但最后还是忍住了。
为了转移注意力,唐植桐放下书,各个房间巡视一下,加把柴,又下了地窖,从空间里薅了满满两筐的桃子、杏。
方圆提议过来帮忙搬家,唐植桐一直在琢磨如何答谢。
管饭是不合适的,一来他们大概率会在方圆的带领下留下粮票,二来自家刚搬过来,来不及生火做饭。
一点炸桃和熟杏正好合适,而且小王同学已经没了零食,趁这次机会统统给安排上。
地窖温度低,等明儿端出来的时候跟冰镇的差不多。
看着眼前的两筐水果,唐植桐美滋滋的想:到时候一定很有面吧?
至于合理性嘛,那必定是合理的。
四九城西、北两个方向多山,山里的气温低,桃、杏下树的时间晚,杏能一直出产到六月中下旬,桃的果期还要更长一点。
眼下能吃到杏很合理,再晚些时候,就没法解释杏的来源了。
唐植桐为自己的机智点了个赞。
干完这些,唐植桐依旧不满足,把昨晚薅进空间的粮食和干货一同放在了地窖里,打算明天待众人走后再扛上来。
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唐植桐还将四周的老鼠薅了一个遍,连没睁眼的小耗子都没放过。
至于会不会有人过来偷嘛,唐植桐觉得应该不会,毕竟这边有站岗的。
(本章完)
吃完晚饭,唐植桐找出麻袋,将大瓮里的玉米装进去。
瓮里的玉米已经不足二百斤,一个麻袋都没装满。
“会不会有点显眼?”小王同学看着鼓鼓囊囊的麻袋,略微有些担心。
“不要紧,现在大家睡的都早,我再晚一会出发,不会有人看到的。”唐植桐擦擦汗,小王同学考虑的有道理,但自己又不会真的这么晚送大石作胡同,只不过找个由头出去一趟,把麻袋扔空间罢了。
大石作胡同胡同口东边就是军事的最高单位,一天二十四小时有人在站岗,自己疯了才会在他们眼皮子底下驮着麻袋运粮。
除了这些玉米,唐植桐还将剩下的栗子、松子,以及大伯拿来的那些干货绑在了自行车上。
也得亏是二八大杠,否则还真不一定能驮动。
往年的这个时候,不少人会聚集在路灯下面乘凉,即便路灯灭了,也有些不乐意睡觉的在大门口摇着蒲扇聊天。
但今年这样的人少了,为了节省体力,大部分都会选择早早休息,保不齐晚上还能做一个能吃饱的美梦呢。
唐植桐出门前用挂扫了一下周边,附近邻居的大门都关了,就连情报站的朱大爷也进入了梦乡。
四周静悄悄,只有清冷的月光照在四九城的边边角角。
“回去吧,我一会就回来。”唐植桐将自行车推出大门,让小王同学先回去休息。
“嗯,路上慢点。”小王同学没敢大声嘱咐,但多少也有些不放心。
唐植桐摆摆手,抬腿从前杠翩上自行车,脚下一发力,缓缓驶向胡同口。
月朗星稀,路灯也熄了,细听之下墙角有蟋蟀演奏会的动静传来,仿佛是在祝唐植桐一路顺风一般。
拐过胡同口,唐植桐立马将自行车上麻袋、麻绳扔到了空间里。
虽说负重减轻,但唐植桐依旧在往前骑,既然已经跟家里说了是去大石作胡同,那自己得在外面把一来一回的时间待够才行。
唐植桐骑着自行车晃晃悠悠走在四九城空荡荡的大街上,方向依旧是大石作胡同,但走到景山东大街的时候右拐骑向地安门。
再往前骑就有站岗的了,骑到地安门再折返回家,时间上就差不多了。
地安门位于景山公园与钟楼中间,是皇城的北大门,虽然眼下依旧叫地安门,但已经没有了城门的影子,因为54年的时候拆除了。
(下图,景山寿皇殿上方带有三个门洞的就是地安门)
地安门位于四九城中轴线上,前后历经明清两朝多次重建,有历史价值,但对交通造成了不利影响,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出行。
当初要拆的时候,一些社会名流情绪很大,当时四九城政府做了让步,将地安门拆下来的门窗、木梁、木柱、木柁、木檩等等编号登记造册,连同砖石琉璃瓦统统运往天坛,许诺将地安门移建天坛,这才安抚住那几位。
可好巧不巧,材料运过去后发生了火灾,木质材料一点都没能留下,移建也就泡了汤。
从地安门折返回来,正屋和厢房的灯都还亮着。
唐植桐插好大门,先去正屋门口隔着房门跟张桂芳交代一声:“妈,放下了,一切顺利,您早点休息。”
“嗯,你也早点睡,文文还等着你呢。”张桂芳在里面答应一声,随着拉合“咔哒”一声,屋里的灯熄灭。
“怎么样?还顺利吧?”小王同学不仅没有睡,在听到丈夫的动静后,主动从厢房迎了出来。
“顺利,都放地窖里了。回头搬完家,咱再一点点的往外扛。”唐植桐睁着俩眼说瞎话。
“行,小唐同志辛苦了,快点泡泡脚睡觉吧。”小王同学在丈夫进门口,把厢房的门给关上。
最近四九城虽然白天炎热,但热岛效应不显著,晚上不动弹的话,睡觉还是可以的。
“你那边没有桃了吧?我明天看看有没有卖的,再给你买点。”唐植桐一边倒洗脚水,一边关心的问道。
“不用,我已经不吐了。”虽然丈夫没说,但小王同学知道这次换房没少钱,家里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她不想丈夫在自己身上多钱。
“这跟吐不吐没关系,给你和孩子加强一下营养。”唐植桐倒好水,直接脱掉裤子,只穿个裤衩把脚伸到洗脚盆里,热水漫过脚面,那种烫烫的感觉无比舒适。
“那也得有钱啊,这次换房没少吧?你在外面又借了多少?”小王同学蹲下身子,轻车熟路的给丈夫搓脚。
“没借,房管局那边了三百,下午我又去木工厂定了两套书桌,还有一个浴桶,了八十。剩下二十买个桃儿还是绰绰有余的。”唐植桐虚报了十块钱,不待小王同学反驳,立马将话题转移到了浴桶上。
“我麻烦张厂长后天给送过来,我觉得你见了肯定喜欢。我跟你说啊,那个桶有这么长,这么高,我觉得咱俩一块洗也盛得下。”唐植桐张开胳膊给小王同学比划着浴桶的大小。
“哼,你真的只想洗澡?”小王同学抬头白了丈夫一眼,不相信他说的话。
“真真的,你想啊,烧点热水多麻烦啊,你一个人洗的话,得烧多少热水才能灌满?俩人就不一样了,我一进去,水就涨上来了。不仅省水,而且俩人被热水泡着还暖和。一举两得。”唐植桐坚决不承认自己想迭罗汉。
“信你才怪。”小王同学手下用力,给丈夫做了个足底放松。
“哈哈哈,你不信我,还能信谁?行了,擦擦脚睡觉。”唐植桐拽过洗脚布,把上面沾的水擦干,再不擦,恐怕就被小王同学给虐红了。
小王同学虽然没有过多言语,却被丈夫刚才的话勾起了一丝不一样的心思,更何况那天刘悦附在自己耳边说孕期轻点会有不一样的滋味。
孕妇本来就有些情绪化,上床后,小王同学翻来覆去睡不着,就开始动手动脚的撩拨唐植桐。
同床共枕一年多,小王同学的动作代表什么,唐植桐一清二楚。
“要不我轻点?”尽管还没到三个月,但小王同学的身体情况一直很稳定,唐植桐觉得可以试试。
海风你轻轻的吹,海浪你轻轻地摇。
今晚的红木床是水面上的小船,吱呦吱呦响个没完。
7月12日,星期二。
小王同学一早神采奕奕,吃过早饭,张桂芳在院子里寻摸着摘菜的时候,她开口阻止道:“妈,桉子昨天带了好几块莲藕过去,这两天不用摘了,再长长吧。”
“莲藕?莲藕好,吃着清脆顶饿。”张桂芳先是一愣,然后笑着回应道,至于儿子从哪儿买的莲藕,她猜测大概是昨天用自家副食品证买的,因为儿子昨天一早把家里的粮本、副食品证都带走了。
“昨天从单位出来,碰到个挑着担子卖的,捎带手买了些。”唐植桐生怕母亲误会,在一旁给了莲藕一个出身。
“嗯,碰到就多买点,莲藕经放。回头吃完莲藕,我再去菜店买点,你带过去。人家老师补课辛苦,咱可不能亏了老师。”张桂芳误会儿子,有些不好意思,但她并不反对用自家定量补贴亲家,能请到这么好的老师已经烧高香了,不能计较一些吃食。
“妈,不用。等咱搬过去,让静莹和敬民过去住一阵子,到时候我负责买菜。”唐植桐有些心累,空有一身宝藏却不能跟家人坦白,只能变着的找补。
好在张桂芳和小王同学已经越来越少过问副食来源了,这是一个好的兆头。
唐植桐今天没有去押运处,先把凤芝送到椿树胡同,接着带着那套证件去大石作胡同所在的街道办手续。
手续这事说麻烦也不麻烦,但说不麻烦也麻烦,起码这边审查就比东市那边严格了许多,问了唐植桐很多问题,证件看了一遍又一遍。
为了能让墙面尽快干透,唐植桐办完手续,马不停蹄的赶回新院子,继续燃起柈子。
唐植桐这次学乖了,在各个房间点燃柈子后把从家里带的书和马扎拿出来,大门一关,躲在东耳房看书。
东耳房有地窖,把盖子打开,里面的冷气一个劲的往外冒,就跟天然空调似的。
看了会书,唐植桐就听到后面隐隐约约传来唱戏的动静,且有二胡伴奏,还别说,嗓音不赖。
虽说歌曲在国内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但除了一小部分脍炙人手的歌曲外,一直不怎么受待见。
眼下受众最广的还得是戏曲,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方言各异,孕育出了不同风格的戏曲风格,比如京剧、越剧、黄梅戏;川剧、秦腔、柳子戏;豫剧、彩调、高甲戏等等。
除了以上比较著名的戏曲外,还有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梆子,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三百个剧种。
四九城嘛,大概率是京剧,唐植桐只知道戏曲的皮毛,虽然不怎么懂,但也知道生旦净末丑,后院吱吱呀呀的动静明显是女声,所以是旦角。
再多的,唐植桐就猜不出来了,因为他所知道的皮毛大多与八卦有关。
四九城戏曲最出名的地方叫“韩家潭”,明代的时候,凉水河支流流经此地,积水成潭,潭边长满杂草,秋冬季风一吹,枯草随风摇曳,文人觉得潭边寒风蒹葭很有意境,遂命名“寒葭潭”。
清朝的时候,有个姓韩的内阁大学士住在这边,慢慢的,“寒葭潭”就成了“韩家潭”。
韩家潭被众人所知并非因为这个大学士,而是因为地处大栅栏,是有名的柳巷,名列四九城八大胡同之一。
俗话说“人不辞路,虎不辞山,唱戏的不离百顺韩家潭”,这里不仅仅有青楼妓院,还有相公堂子,戏院是兔儿爷的供应源头之一,自然也在此安营扎寨,四九城数得上的戏班子,基本都在这开过演唱会。
解放后,四九城政府在韩家潭和百顺胡同设有8个妇女生产教养院,人离乡贱,有些不愿意远走他乡的,就继续在韩家潭住了下来,虽然都是苦命人,也大都婚配,但日子嘛,过得并不算如意。
也正是如此,唐植桐甚至听说除了公园,这边已经开始有人做起了半掩门的买卖,有男有女。
所以在东单公园还没有成为一零爱好者的乐园之前,韩家潭扮演了差不多的角色?
唱戏声吱吱呀呀响了半个多点儿,因为实在是听不惯,听得唐植桐有些烦躁,都有些想抽烟了。
烟这个东西,别看就是一根含在嘴里的小纸棍,但有烟瘾的都知道,这玩意的魔力不亚于某些深入交流。
唐植桐掏出烟,想给自己来一根,但最后还是忍住了。
为了转移注意力,唐植桐放下书,各个房间巡视一下,加把柴,又下了地窖,从空间里薅了满满两筐的桃子、杏。
方圆提议过来帮忙搬家,唐植桐一直在琢磨如何答谢。
管饭是不合适的,一来他们大概率会在方圆的带领下留下粮票,二来自家刚搬过来,来不及生火做饭。
一点炸桃和熟杏正好合适,而且小王同学已经没了零食,趁这次机会统统给安排上。
地窖温度低,等明儿端出来的时候跟冰镇的差不多。
看着眼前的两筐水果,唐植桐美滋滋的想:到时候一定很有面吧?
至于合理性嘛,那必定是合理的。
四九城西、北两个方向多山,山里的气温低,桃、杏下树的时间晚,杏能一直出产到六月中下旬,桃的果期还要更长一点。
眼下能吃到杏很合理,再晚些时候,就没法解释杏的来源了。
唐植桐为自己的机智点了个赞。
干完这些,唐植桐依旧不满足,把昨晚薅进空间的粮食和干货一同放在了地窖里,打算明天待众人走后再扛上来。
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唐植桐还将四周的老鼠薅了一个遍,连没睁眼的小耗子都没放过。
至于会不会有人过来偷嘛,唐植桐觉得应该不会,毕竟这边有站岗的。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86853/6442673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