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小动作不断的竞争方式
推荐阅读:太古神族、这个武圣血条太厚、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她比星光璀璨、阎王下山、地狱游戏:从大都会开始、洛杉矶之狼、爵少的私宠甜妻、来自末日、从行星总督开始、
第1010章 小动作不断的竞争方式
时至今日,没有哪家车企敢不重视尉来的动作。
只是第一款dht车型,虽然消费者对于悦驰的dht技术是否成熟还存在一定的顾虑,在新能源汽车品牌方面的溢价能力要弱于自家尉来品牌以及byd,还没有抢占用户心智。
另外初期在产能爬坡方面,也受到了一些质疑,从发布会的进程就能够看出,悦驰汽车没有放弃燃油车,也不会放弃燃油车,那么在phev车型上的产能必将受到影响。
“确实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不过北仓工厂的产线改造早已经完成了,近期我们会安排北仓工厂来一次线上直播,让用户直观的感受到星河p1的生产过程。”
“至于说大家对于我们的dht技术是否成熟,有这方面的顾虑也属于正常,但是就像是当年的悦驰a1一样,我们会一点点变好,我们不会让这个品牌做对不起消费者的事情。”
入职以来,掌管悦驰汽车以来,一向低调的王风英此次也出现在镜头面前,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悦驰汽车这些年除了在燃油车市场上依旧保持着销量,优化生产线之外,实际也就是沉下心思来搞混合动力车型的研发,这也给了王风英一个相对安静的空间,能够更加专注的于业务本身。
从一手打造哈弗系列,到接手国民级suv品牌悦驰,王风英上任之后除了整合悦驰现有资源,改善尉来供应链之外,最大的任务就是带领悦驰系转型。
与在长城系不同,后期的王风英虽有二号人物的名头,但实际能做主的事情已经相当有限了,立足于年轻化的长城,更多的是依赖一些更为年轻的管理层,为公主的接班做准备。
看看长城最近推出的一些品牌车型外观以及名称就知道了,按照长城的思路其实也不算什么战略上的失误,新能源汽车市场是年轻人的市场,抢占年轻人的心智本就是各大车企在做的事情。
到了尉来,王风英最大的感触是檀锦程对她的信任,与在长城几近交权不同,上任之后檀锦程就让她兼管最为重要的供应链,还把代表着尉来一个时期象征的汽车品牌交给她管理。
这份信任是她后期在长城感受不到的,比起这些,檀锦程给出的那些待遇在王风英眼里反倒不算什么,悦驰phev车型的经营策略也是她定的。
与全力开发新用户,反其道而行的其他企业不同,星河p1依旧想要在老用户身上做文章,发布会结束之后的营销文章,都开始与三大运营商做对比了。
众所周知的,三大运营商的老用户一向是连狗都不如,悦驰这种尊重老用户行为,在刻意对比拉踩之下,在老用户心目中的形象一下子就提升上来了。
悦驰这种营销思路也确实是让竞争对手意想不到,可以说是别出心裁了。
“首月销量?这个我们暂时还不知道呢,要等到明天才确定下来,另外九月份的市场有不少的新车,消费者可选择的车型有很多,星河p1只是其中之一。”
发布会结束之后,星河p1也正式开启了盲订,在被问起首月销量之时,王风英显得很是低调。
金九银十,哪怕产业链的完整性受到了一些影响,不少车企依旧还处于缺芯的状态,但全年销量的黄金期,哪怕困难再多,友商们也会抢占市场的。
九月份上市的新车有byd的海豚,哈弗神兽,魏牌玛奇朵,吉利博越x,长安cs55 plus,奇瑞qq冰淇淋等等,合资品牌里还有大众,丰田,现代等等新车型。
新势力这边的动作也不少,小朋的p5,哪吒以及零跑的新车也都会在九月份上市,豪华品牌也都有新车推出,这其中有燃油车,有新能源车型,竞争还是相当激烈的。
不过星河p1的用户群体为老客户群体,通过燃油车基本盘快速导流,老用户置换的占比至少在40%左右,因此首月的销量倒也不用担心。
三月份byd宋plus首月的销量高达8000辆,订单积压了三个月之久,足以证明混合动力的市场,通过低价以及l2标配还有老用户转换的星河p1,在第二天就公布了盲订的数据。
24小时两万辆,其中超过8000辆来自于老用户群体,符合星河p1的预期。
“首月大概交付在1.5万辆,悦驰系的品牌号召力还是很不错的,局面算是打开了,接下来就看市场表现了,后续的服务一定要跟上。”
24小时盲订公布,星河p1算是在市场上打响了名号,让悦驰汽车重新进入到汽车市场的流量池,引起热议。
低价加上l2标配以及老用户置换是星河p1的主打营销,通过1999元的小额意向金来锁定权益,对于有意向购车或者换车的用户来说,这笔买卖还是比较划算的。
两万辆的首订成绩,目前能够排进今年24小时预订的前三了,byd海豚24小时2.3万辆的首订成绩,是今年最好的。
作为一款起售价9.38万元,续航里程能够达到301公里的车型,海豚直接切入到目前火热的a0级市场,比竞品欧拉好猫直接便宜了一万元,以及byd电池方面的优势,直接切断了欧拉好猫的后路。
新能源的竞争是越发激烈了,另外在营销方面, byd联合某音发起的类似于知豆彩虹的换肤改造计划,也是a0级汽车市场上撬动年轻用户最具有诱惑力的支点之一。
星河p1的首订有成绩非常不错,但说到底也只能算是中规中矩,要知道起售价28.1万起的极克001起售价也有2.1万辆,而像小朋p5这样的新势力,首订成绩也超过了1.5万辆。
其他一些车型虽然首订成绩一般,但是上市之后很快就受到了关注,哪怕是燃油车的关注度都非常之高,今年如羊城等等城市开始放宽了燃油车的限制,也间接带动了燃油车的销量。
“是啊,首订成绩并不意外,但后续的竞争确实不能大意,10万元到20万元以下的市场真的是群魔乱舞啊。”
从2019年入职以来,王风英第一次感觉到了压力,说到底还是太慢了,如果星河p1能够在上半年推出,可能竞争形势就没有这么残酷了。
燃油车,混动,纯电三种类型,自主还有合资品牌,合资的轩逸,卡罗拉,朗逸等等,传统自主品牌里的byd秦,埃安系列,长安以及吉利,长城等等友商们的车型也大部分集中在这一区域。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星途s01这个今年新出的爆款,新势力方面也有四家聚集在这一个赛道,小朋的p5成绩相当之好,哪吒有两款,还有零跑以及威马这样的企业。
虽然定位不同,但星河p1的竞品可以说多达数十款之多,甚至要跟自家的燃油车竞争,为了推广星河p1,除了对用户有优惠之外,以经销商方面也进行了巨大的让利。
每卖出去一辆星河p1,是每卖出去一辆a1的双倍收益,为的就是激发起经销商推广的热情。
“哈哈,王总感受到了压力吧?这才刚刚开始呢,所以在售后服务方面一定要跟上。”
汽车产业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市面上的品牌多不胜数,当合资还在卖燃油车吃老本的时候,自主品牌不仅仅只有尉来与byd这样的企业全力开发新能源,吉利以及奇瑞,长城等等也没有停下自己的研发进度。
尤其是吉利,通过多品牌的战略,已经隐隐有起量的趋势,虽然说星河p1推出之后,对于吉利的股价影响巨大的,但这可代表不了能够伤到这些企业的根基。
极克001的起售价超过28万元,但是依旧能够受到市场的追捧,就证明了吉利在高端化路线上已经摸到一定的规则,投入180亿开发的纯电平台,也随着极克的亮相正式投产。
极克之于吉利的战略意义相当之高,另外模块化的混动平台也几近完善,在产业布局方面,吉利与百度,富土康等等大型企业的合作,也亮点十足。
当燃油车突然卖不动的情况下,吉利一定不是那个受影响最严重的企业。
“是啊,不过除了要做好售后服务之外,我们在纯电方面的研发还需要加速了,按照老板你的预期,明年将会是燃油车市场的一个分水岭,除了混动之外,我们也需要有自己的纯电车型。”
“没错,明年会是燃油车的一个分水岭,另外吉利的爆发应该也就在明年了。”
檀锦程为什么会如此笃定,除了现在对于行业的了解程度之外,还有前世的记忆,前世新能源汽车就是在2022年进入了全面爆发的阶段。
byd,吉利这两家企业迅速崛起,一切都源自于他们的技术积累,吉利还好说,在燃油车领域一直保持着销量,低调沉浸了近十年,销量始终保持在50万这个区域的byd,进入到2022年之间,销量就像是火箭升天一样。
其实有了尉来的介入, 2022年的新能源爆发,在今年就已经提前了,byd会不会继续像火箭升天一样销量上升他不知道,是只要悦驰系能够跟上步伐,尉来是一定能够销量窜升的。
今年150万辆的销量预期,在特殊情况下大部分企业都在收缩业务的情况下,看似激进的布局就是檀锦程为了明年做准备的。
“船夫哥对不起了,这一世的新能源王者只能是我了。”
王风英微笑的看着意气风发的“小老板”,老板对于未来趋势的预期,她从不质疑,从最早与用户的十年之约以及到与她个人的三年之约,还有在日常业务过程当中的接触,都让王风英印象深刻。
很多同行批评老板不是专业出身,不懂技术,喜欢用自己的优势压人,如l2级别辅助驾驶的下放,近期也受到了不少的吐槽,互联网上出现了不少黑稿子。
什么辅助驾驶不利于安全,技术争议,隐私等等问题在这几天里集中式的爆发,如果说2021年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特斯拉因为自燃以及态度傲慢成为舆论风暴的中心。
新势力品牌紧跟特斯拉其后,但是随着星途的热度以及这一次星河p1的预热,品牌号召力依旧如此之强的情况下,尉来面对的攻击开始越来越多了。
这种局面从五月底就开始了,主要表现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攻击,其实是谁在背后做的檀锦程心里也是清楚。
从2019年开始正式介入汽车业务以来,菊在近三年的时间里基本没有什么作为,在市场上也没有泛起多大的水,赛力斯智选车型的销量就是一个证明。
但是这一切直到今年5月18日,大嘴正式取代原负责人,全面接管造车业务以来,一切都变得不同了。
大嘴的能力毋庸置疑,手机业务上,菊能在中华酷联当中成为唯一没有被市场淘汰的企业,越混越好基本都是大嘴的功劳,汽车业务让大嘴全面负责,也是一个转折点。
但是这家伙也确实是讨厌,他的营销风格,争议性的言论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在智能驾驶领域,大嘴一向以行业第一自称,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传统车企如果不拥抱菊,会像诺基亚一样倒闭。
四月份在发布会上,更是直接宣称他们的ads领先于特斯拉与尉来一个时代,目前在智能驾驶领域,菊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这两家,其次是小朋。
这种抢占舆论高地的营销方式,通过与主要竞争对手高调对比,是手机圈子里最常见的打法,不得不说确实是非常的有效,通过这种高调的对比,大嘴让菊快速建立起汽车技术的存在感。
另外也有倒逼行业合作的想法,用pua淘汰论的方式,迫使车企接受他们的方案,另外也在试探市场的反应,为后续品牌独立运营铺路。
菊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他们不造车,只服务于车企,但是从大嘴的种种表现来看,或许事实未必如此,或者说大嘴本人与雷布斯一样,都有一颗造车的心。
国产新能源目前尉来是一个流量点,檀锦程本人的人气又很高,时常被大嘴拿来对比,让他不胜其烦,很多场合媒体都逮着檀锦程进行回应。
尤其是今年成为车市黑马的哪吒汽车在与菊合作之后,这种论调越来发的严重了。
如果说今年车市谁是黑马企业,那一定非哪吒莫属,张永加盟之后的哪吒变化确实非常之大,一至八月份累计超过3.3万辆的交付量,比去年全年1.5万辆的销量都要高。
哪吒的单月交付量已经从年初的2000辆上升至6000辆了,从一家边缘型新势力,发展到准一线,这就是带着光环加盟的张永,给哪吒带来的变化。
产品矩阵方面,四月份上市的哪吒u pro,9.98万元至15.98万元的售价,非常适合于网约车市场,因此销量非常的好,另外还有哪吒v,这款车型的价格更是下探到了5.99万元,吸引了大量的关注。
销量上升,让哪吒站稳了大众市场,在技术合作方面,目前哪吒热卖的u系列,通过接入菊的hicar车机系统,强化了智能互联体验,另外还联合商汤科技开发的智能座舱ai感知系统,也是看点十足。
与菊合作的哪吒,本来也不算什么大事儿,与他们合作的企业多了去了,与尉来在智能驾驶方面合作的企业同样不少,也不差这么一家。
但问题就是出在张永的身上的,前尉来ceo,上任之后在技术合作方面,并没有与尉来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反而是与竞争对手合作,这就非常有意思了。
除了与菊合作之外,在电池方面,哪吒的选择也并非锦新时代,而是宁得时代,四月份跟七月份的两次融资,哪吒先后引进了360,宁得时代与华鼎资本,整体融资额度达到了250亿元。
手握几十亿的现金,销量又上来了,哪吒汽车一跃成为今年最有看点的车企之一,从汽车品牌的热度来看,哪吒在今年已经能够挤进前十了。
有那么几次,大嘴就拿与哪吒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合作来阴阳尉来,网络上不喜欢尉来的群体以及菊的粉丝也经常拿张永的身份还有这个点来嘲讽檀锦程。
手机圈子里的那一套,檀锦程还没有在雷布斯身上领教过,倒先是在大嘴身上感受了一把,虽然说檀锦程能做到无视,不想搭理他们,但是老是被媒体问题起也是烦得很。
“尉来有自己的技术,悦驰是我们的一个品牌,我们在智能驾驶领域有自己的技术积累,暂时没有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想法。”
九月一日,星河p1首轮交付仪式上,檀锦程应王风英的邀请,参加了悦驰汽车组织的一场直播,在直播间里,又有部分菊的粉丝涌入,询问尉来是否有与菊在智能驾驶领域合作的计划。
原因也无他,星河p1的首订成绩出炉,八月份盲订,九月份就正式开启交付,这个速度是目前所有车企当中最快的,就连星途s01都比不了。
虽然进度晚了几个月,但一直以来积累的生产经验,高达700万辆的销量,在完成生产线改造之后的星河p1在产品投放能力,在国内车企里还是顶尖的。
这一点,尉来汽车也比不起,整个尉来系产品里,论渠道网点,售后服务点以及产品投放能力,悦驰系是最强的。
悦驰系试图通过这种高效率的交付能力,来弥补自己在电动化趋势上落后几个月的弱点,避免出现像byd宋 plus系列订单大量积压的舆论危机。
菊合作的厂商大部分是传统厂商,像是北汽,长安,赛力斯都有深度的合作,大嘴上任之后全面介入这些车企的造车业务,在七月份菊又下一城,广汽正式与他们签署了合作协议。
这些企业与菊合作的主要是hi模式,也就是全栈式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其实真正意义上全栈式合作的也就这么三家,但是作为供应商以及签署协议的企业不少,拿5g通信模块的供应来说,菊也是byd以及尉来的供应商。
论营销能力,千亿级别的营销费用,尉来根本是比不过的,这就导致了菊的粉丝认为但凡只要传出合作传闻的企业,就是菊在帮助造车。
星河p1上的5g通信模式就是菊供应的,订单量上来之后,市面上就有意无意的传出了一些传闻,也不仅仅只有星河p1,海豚大卖之后,也传出了byd与菊合作的传闻。
总之在菊粉丝的眼里,只要与他们合作就是正确的,像檀锦程这样的网红汽车人,多数都会被粉丝追问,似乎所有的车企都需要跟菊达成全面合作一样。
上个月李兵也被问到这个问题,这个月轮到檀锦程了。
直播间里刷屏式的提问,让檀锦程意识到与之前在评论区里的不同,他有必要正式澄清一下。
“菊是一家非常优秀的企业,也是我们在科技领域的标杆,尉来作为后起之秀,在技术研发方面一直以优秀的企业为目标,hi模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创新。”
“我理解大家的心情,但是也请大家尊重尉来的战略规划,我们同样是有全栈式开发的决定,在智能驾驶领域我们也是第一梯队的存在,所以这方面没有与菊合作的可能。”
“当然,这不代表我们没有与菊合作,咱们星河p1的5g通信模块就是菊供应的,对于菊在通信领域的技术,我们是非常信任的,这里也感谢任总,余总以及菊的工作人员。”
全面合作的传闻子虚乌有,从哪里传出来的檀锦程一清二楚,如果不正面回应一下,只会是越传越离谱,到了最后就真的会影响品牌形象了。
不得不说,这一招是真的有点东西,就是不知道到时候雷布斯车子弄出来之后,又会发生些什么?
从三月份官宣开始到八月,小米已经组织了超过300人的造车团队,谈妥的包括锦新时代,byd以及禾赛科技在内多家核心供应商。
收购了一家智能驾驶公司,另外还战略投资了黑芝麻智能,在生态协同方面,小米的手机也开始接入车机系统,与初代新势力ppt团队不同,小米的进度还是非常快的。
这两位把手机圈跟科技圈搅得天翻地覆的进入到汽车圈之后,营销模式确实是不一样了。
与李兵一样,檀锦程在直播间的言论,迅速在全网引发热议,大量菊的粉丝开始讨论这件事,对于尉来还有星河p1的热度带动还是相当有效的。
“呵呵,让他蹭,我不会反蹭么?”
不过这两三个月以来对于尉来攻击的增多,也让檀锦程意识到,靠特斯拉这个大冤种顶在前面似乎有些不管用了,尉来在营销方式上要做出一些改变了。
(本章完)
时至今日,没有哪家车企敢不重视尉来的动作。
只是第一款dht车型,虽然消费者对于悦驰的dht技术是否成熟还存在一定的顾虑,在新能源汽车品牌方面的溢价能力要弱于自家尉来品牌以及byd,还没有抢占用户心智。
另外初期在产能爬坡方面,也受到了一些质疑,从发布会的进程就能够看出,悦驰汽车没有放弃燃油车,也不会放弃燃油车,那么在phev车型上的产能必将受到影响。
“确实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不过北仓工厂的产线改造早已经完成了,近期我们会安排北仓工厂来一次线上直播,让用户直观的感受到星河p1的生产过程。”
“至于说大家对于我们的dht技术是否成熟,有这方面的顾虑也属于正常,但是就像是当年的悦驰a1一样,我们会一点点变好,我们不会让这个品牌做对不起消费者的事情。”
入职以来,掌管悦驰汽车以来,一向低调的王风英此次也出现在镜头面前,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悦驰汽车这些年除了在燃油车市场上依旧保持着销量,优化生产线之外,实际也就是沉下心思来搞混合动力车型的研发,这也给了王风英一个相对安静的空间,能够更加专注的于业务本身。
从一手打造哈弗系列,到接手国民级suv品牌悦驰,王风英上任之后除了整合悦驰现有资源,改善尉来供应链之外,最大的任务就是带领悦驰系转型。
与在长城系不同,后期的王风英虽有二号人物的名头,但实际能做主的事情已经相当有限了,立足于年轻化的长城,更多的是依赖一些更为年轻的管理层,为公主的接班做准备。
看看长城最近推出的一些品牌车型外观以及名称就知道了,按照长城的思路其实也不算什么战略上的失误,新能源汽车市场是年轻人的市场,抢占年轻人的心智本就是各大车企在做的事情。
到了尉来,王风英最大的感触是檀锦程对她的信任,与在长城几近交权不同,上任之后檀锦程就让她兼管最为重要的供应链,还把代表着尉来一个时期象征的汽车品牌交给她管理。
这份信任是她后期在长城感受不到的,比起这些,檀锦程给出的那些待遇在王风英眼里反倒不算什么,悦驰phev车型的经营策略也是她定的。
与全力开发新用户,反其道而行的其他企业不同,星河p1依旧想要在老用户身上做文章,发布会结束之后的营销文章,都开始与三大运营商做对比了。
众所周知的,三大运营商的老用户一向是连狗都不如,悦驰这种尊重老用户行为,在刻意对比拉踩之下,在老用户心目中的形象一下子就提升上来了。
悦驰这种营销思路也确实是让竞争对手意想不到,可以说是别出心裁了。
“首月销量?这个我们暂时还不知道呢,要等到明天才确定下来,另外九月份的市场有不少的新车,消费者可选择的车型有很多,星河p1只是其中之一。”
发布会结束之后,星河p1也正式开启了盲订,在被问起首月销量之时,王风英显得很是低调。
金九银十,哪怕产业链的完整性受到了一些影响,不少车企依旧还处于缺芯的状态,但全年销量的黄金期,哪怕困难再多,友商们也会抢占市场的。
九月份上市的新车有byd的海豚,哈弗神兽,魏牌玛奇朵,吉利博越x,长安cs55 plus,奇瑞qq冰淇淋等等,合资品牌里还有大众,丰田,现代等等新车型。
新势力这边的动作也不少,小朋的p5,哪吒以及零跑的新车也都会在九月份上市,豪华品牌也都有新车推出,这其中有燃油车,有新能源车型,竞争还是相当激烈的。
不过星河p1的用户群体为老客户群体,通过燃油车基本盘快速导流,老用户置换的占比至少在40%左右,因此首月的销量倒也不用担心。
三月份byd宋plus首月的销量高达8000辆,订单积压了三个月之久,足以证明混合动力的市场,通过低价以及l2标配还有老用户转换的星河p1,在第二天就公布了盲订的数据。
24小时两万辆,其中超过8000辆来自于老用户群体,符合星河p1的预期。
“首月大概交付在1.5万辆,悦驰系的品牌号召力还是很不错的,局面算是打开了,接下来就看市场表现了,后续的服务一定要跟上。”
24小时盲订公布,星河p1算是在市场上打响了名号,让悦驰汽车重新进入到汽车市场的流量池,引起热议。
低价加上l2标配以及老用户置换是星河p1的主打营销,通过1999元的小额意向金来锁定权益,对于有意向购车或者换车的用户来说,这笔买卖还是比较划算的。
两万辆的首订成绩,目前能够排进今年24小时预订的前三了,byd海豚24小时2.3万辆的首订成绩,是今年最好的。
作为一款起售价9.38万元,续航里程能够达到301公里的车型,海豚直接切入到目前火热的a0级市场,比竞品欧拉好猫直接便宜了一万元,以及byd电池方面的优势,直接切断了欧拉好猫的后路。
新能源的竞争是越发激烈了,另外在营销方面, byd联合某音发起的类似于知豆彩虹的换肤改造计划,也是a0级汽车市场上撬动年轻用户最具有诱惑力的支点之一。
星河p1的首订有成绩非常不错,但说到底也只能算是中规中矩,要知道起售价28.1万起的极克001起售价也有2.1万辆,而像小朋p5这样的新势力,首订成绩也超过了1.5万辆。
其他一些车型虽然首订成绩一般,但是上市之后很快就受到了关注,哪怕是燃油车的关注度都非常之高,今年如羊城等等城市开始放宽了燃油车的限制,也间接带动了燃油车的销量。
“是啊,首订成绩并不意外,但后续的竞争确实不能大意,10万元到20万元以下的市场真的是群魔乱舞啊。”
从2019年入职以来,王风英第一次感觉到了压力,说到底还是太慢了,如果星河p1能够在上半年推出,可能竞争形势就没有这么残酷了。
燃油车,混动,纯电三种类型,自主还有合资品牌,合资的轩逸,卡罗拉,朗逸等等,传统自主品牌里的byd秦,埃安系列,长安以及吉利,长城等等友商们的车型也大部分集中在这一区域。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星途s01这个今年新出的爆款,新势力方面也有四家聚集在这一个赛道,小朋的p5成绩相当之好,哪吒有两款,还有零跑以及威马这样的企业。
虽然定位不同,但星河p1的竞品可以说多达数十款之多,甚至要跟自家的燃油车竞争,为了推广星河p1,除了对用户有优惠之外,以经销商方面也进行了巨大的让利。
每卖出去一辆星河p1,是每卖出去一辆a1的双倍收益,为的就是激发起经销商推广的热情。
“哈哈,王总感受到了压力吧?这才刚刚开始呢,所以在售后服务方面一定要跟上。”
汽车产业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市面上的品牌多不胜数,当合资还在卖燃油车吃老本的时候,自主品牌不仅仅只有尉来与byd这样的企业全力开发新能源,吉利以及奇瑞,长城等等也没有停下自己的研发进度。
尤其是吉利,通过多品牌的战略,已经隐隐有起量的趋势,虽然说星河p1推出之后,对于吉利的股价影响巨大的,但这可代表不了能够伤到这些企业的根基。
极克001的起售价超过28万元,但是依旧能够受到市场的追捧,就证明了吉利在高端化路线上已经摸到一定的规则,投入180亿开发的纯电平台,也随着极克的亮相正式投产。
极克之于吉利的战略意义相当之高,另外模块化的混动平台也几近完善,在产业布局方面,吉利与百度,富土康等等大型企业的合作,也亮点十足。
当燃油车突然卖不动的情况下,吉利一定不是那个受影响最严重的企业。
“是啊,不过除了要做好售后服务之外,我们在纯电方面的研发还需要加速了,按照老板你的预期,明年将会是燃油车市场的一个分水岭,除了混动之外,我们也需要有自己的纯电车型。”
“没错,明年会是燃油车的一个分水岭,另外吉利的爆发应该也就在明年了。”
檀锦程为什么会如此笃定,除了现在对于行业的了解程度之外,还有前世的记忆,前世新能源汽车就是在2022年进入了全面爆发的阶段。
byd,吉利这两家企业迅速崛起,一切都源自于他们的技术积累,吉利还好说,在燃油车领域一直保持着销量,低调沉浸了近十年,销量始终保持在50万这个区域的byd,进入到2022年之间,销量就像是火箭升天一样。
其实有了尉来的介入, 2022年的新能源爆发,在今年就已经提前了,byd会不会继续像火箭升天一样销量上升他不知道,是只要悦驰系能够跟上步伐,尉来是一定能够销量窜升的。
今年150万辆的销量预期,在特殊情况下大部分企业都在收缩业务的情况下,看似激进的布局就是檀锦程为了明年做准备的。
“船夫哥对不起了,这一世的新能源王者只能是我了。”
王风英微笑的看着意气风发的“小老板”,老板对于未来趋势的预期,她从不质疑,从最早与用户的十年之约以及到与她个人的三年之约,还有在日常业务过程当中的接触,都让王风英印象深刻。
很多同行批评老板不是专业出身,不懂技术,喜欢用自己的优势压人,如l2级别辅助驾驶的下放,近期也受到了不少的吐槽,互联网上出现了不少黑稿子。
什么辅助驾驶不利于安全,技术争议,隐私等等问题在这几天里集中式的爆发,如果说2021年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特斯拉因为自燃以及态度傲慢成为舆论风暴的中心。
新势力品牌紧跟特斯拉其后,但是随着星途的热度以及这一次星河p1的预热,品牌号召力依旧如此之强的情况下,尉来面对的攻击开始越来越多了。
这种局面从五月底就开始了,主要表现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攻击,其实是谁在背后做的檀锦程心里也是清楚。
从2019年开始正式介入汽车业务以来,菊在近三年的时间里基本没有什么作为,在市场上也没有泛起多大的水,赛力斯智选车型的销量就是一个证明。
但是这一切直到今年5月18日,大嘴正式取代原负责人,全面接管造车业务以来,一切都变得不同了。
大嘴的能力毋庸置疑,手机业务上,菊能在中华酷联当中成为唯一没有被市场淘汰的企业,越混越好基本都是大嘴的功劳,汽车业务让大嘴全面负责,也是一个转折点。
但是这家伙也确实是讨厌,他的营销风格,争议性的言论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在智能驾驶领域,大嘴一向以行业第一自称,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传统车企如果不拥抱菊,会像诺基亚一样倒闭。
四月份在发布会上,更是直接宣称他们的ads领先于特斯拉与尉来一个时代,目前在智能驾驶领域,菊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这两家,其次是小朋。
这种抢占舆论高地的营销方式,通过与主要竞争对手高调对比,是手机圈子里最常见的打法,不得不说确实是非常的有效,通过这种高调的对比,大嘴让菊快速建立起汽车技术的存在感。
另外也有倒逼行业合作的想法,用pua淘汰论的方式,迫使车企接受他们的方案,另外也在试探市场的反应,为后续品牌独立运营铺路。
菊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他们不造车,只服务于车企,但是从大嘴的种种表现来看,或许事实未必如此,或者说大嘴本人与雷布斯一样,都有一颗造车的心。
国产新能源目前尉来是一个流量点,檀锦程本人的人气又很高,时常被大嘴拿来对比,让他不胜其烦,很多场合媒体都逮着檀锦程进行回应。
尤其是今年成为车市黑马的哪吒汽车在与菊合作之后,这种论调越来发的严重了。
如果说今年车市谁是黑马企业,那一定非哪吒莫属,张永加盟之后的哪吒变化确实非常之大,一至八月份累计超过3.3万辆的交付量,比去年全年1.5万辆的销量都要高。
哪吒的单月交付量已经从年初的2000辆上升至6000辆了,从一家边缘型新势力,发展到准一线,这就是带着光环加盟的张永,给哪吒带来的变化。
产品矩阵方面,四月份上市的哪吒u pro,9.98万元至15.98万元的售价,非常适合于网约车市场,因此销量非常的好,另外还有哪吒v,这款车型的价格更是下探到了5.99万元,吸引了大量的关注。
销量上升,让哪吒站稳了大众市场,在技术合作方面,目前哪吒热卖的u系列,通过接入菊的hicar车机系统,强化了智能互联体验,另外还联合商汤科技开发的智能座舱ai感知系统,也是看点十足。
与菊合作的哪吒,本来也不算什么大事儿,与他们合作的企业多了去了,与尉来在智能驾驶方面合作的企业同样不少,也不差这么一家。
但问题就是出在张永的身上的,前尉来ceo,上任之后在技术合作方面,并没有与尉来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反而是与竞争对手合作,这就非常有意思了。
除了与菊合作之外,在电池方面,哪吒的选择也并非锦新时代,而是宁得时代,四月份跟七月份的两次融资,哪吒先后引进了360,宁得时代与华鼎资本,整体融资额度达到了250亿元。
手握几十亿的现金,销量又上来了,哪吒汽车一跃成为今年最有看点的车企之一,从汽车品牌的热度来看,哪吒在今年已经能够挤进前十了。
有那么几次,大嘴就拿与哪吒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合作来阴阳尉来,网络上不喜欢尉来的群体以及菊的粉丝也经常拿张永的身份还有这个点来嘲讽檀锦程。
手机圈子里的那一套,檀锦程还没有在雷布斯身上领教过,倒先是在大嘴身上感受了一把,虽然说檀锦程能做到无视,不想搭理他们,但是老是被媒体问题起也是烦得很。
“尉来有自己的技术,悦驰是我们的一个品牌,我们在智能驾驶领域有自己的技术积累,暂时没有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想法。”
九月一日,星河p1首轮交付仪式上,檀锦程应王风英的邀请,参加了悦驰汽车组织的一场直播,在直播间里,又有部分菊的粉丝涌入,询问尉来是否有与菊在智能驾驶领域合作的计划。
原因也无他,星河p1的首订成绩出炉,八月份盲订,九月份就正式开启交付,这个速度是目前所有车企当中最快的,就连星途s01都比不了。
虽然进度晚了几个月,但一直以来积累的生产经验,高达700万辆的销量,在完成生产线改造之后的星河p1在产品投放能力,在国内车企里还是顶尖的。
这一点,尉来汽车也比不起,整个尉来系产品里,论渠道网点,售后服务点以及产品投放能力,悦驰系是最强的。
悦驰系试图通过这种高效率的交付能力,来弥补自己在电动化趋势上落后几个月的弱点,避免出现像byd宋 plus系列订单大量积压的舆论危机。
菊合作的厂商大部分是传统厂商,像是北汽,长安,赛力斯都有深度的合作,大嘴上任之后全面介入这些车企的造车业务,在七月份菊又下一城,广汽正式与他们签署了合作协议。
这些企业与菊合作的主要是hi模式,也就是全栈式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其实真正意义上全栈式合作的也就这么三家,但是作为供应商以及签署协议的企业不少,拿5g通信模块的供应来说,菊也是byd以及尉来的供应商。
论营销能力,千亿级别的营销费用,尉来根本是比不过的,这就导致了菊的粉丝认为但凡只要传出合作传闻的企业,就是菊在帮助造车。
星河p1上的5g通信模式就是菊供应的,订单量上来之后,市面上就有意无意的传出了一些传闻,也不仅仅只有星河p1,海豚大卖之后,也传出了byd与菊合作的传闻。
总之在菊粉丝的眼里,只要与他们合作就是正确的,像檀锦程这样的网红汽车人,多数都会被粉丝追问,似乎所有的车企都需要跟菊达成全面合作一样。
上个月李兵也被问到这个问题,这个月轮到檀锦程了。
直播间里刷屏式的提问,让檀锦程意识到与之前在评论区里的不同,他有必要正式澄清一下。
“菊是一家非常优秀的企业,也是我们在科技领域的标杆,尉来作为后起之秀,在技术研发方面一直以优秀的企业为目标,hi模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创新。”
“我理解大家的心情,但是也请大家尊重尉来的战略规划,我们同样是有全栈式开发的决定,在智能驾驶领域我们也是第一梯队的存在,所以这方面没有与菊合作的可能。”
“当然,这不代表我们没有与菊合作,咱们星河p1的5g通信模块就是菊供应的,对于菊在通信领域的技术,我们是非常信任的,这里也感谢任总,余总以及菊的工作人员。”
全面合作的传闻子虚乌有,从哪里传出来的檀锦程一清二楚,如果不正面回应一下,只会是越传越离谱,到了最后就真的会影响品牌形象了。
不得不说,这一招是真的有点东西,就是不知道到时候雷布斯车子弄出来之后,又会发生些什么?
从三月份官宣开始到八月,小米已经组织了超过300人的造车团队,谈妥的包括锦新时代,byd以及禾赛科技在内多家核心供应商。
收购了一家智能驾驶公司,另外还战略投资了黑芝麻智能,在生态协同方面,小米的手机也开始接入车机系统,与初代新势力ppt团队不同,小米的进度还是非常快的。
这两位把手机圈跟科技圈搅得天翻地覆的进入到汽车圈之后,营销模式确实是不一样了。
与李兵一样,檀锦程在直播间的言论,迅速在全网引发热议,大量菊的粉丝开始讨论这件事,对于尉来还有星河p1的热度带动还是相当有效的。
“呵呵,让他蹭,我不会反蹭么?”
不过这两三个月以来对于尉来攻击的增多,也让檀锦程意识到,靠特斯拉这个大冤种顶在前面似乎有些不管用了,尉来在营销方式上要做出一些改变了。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86910/5955480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