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都市小说 > 2003:从外贸开始 > 第1015章 曾纪祥的野望

第1015章 曾纪祥的野望

推荐阅读:致竞荣耀邪王追妻:毒妃不好惹重生之萌妻有毒足坛刺客大佬总以为我俩看对眼了(穿越)鬼夫大人萌萌哒琴师被害者自救手册前辈你不要脸[娱乐圈]老公请你正经点

    第1015章 曾纪祥的野望
    利帆与隆兴在摩托车业务上的实际交易总价谈到了18亿元,这个中间性的估值方式,无论是哪一方都比较容易接受。
    而付款方式分为三期支付,其中的条款也是利帆能够接受的。
    首期支付是在协议正式生效的十个工作日之内,隆兴需向利帆支付六亿元的现金,而利帆则以质押蔡家工厂的方式做保。
    第二期款项目为八亿元,这里面需要双方完成包括海外渠道以及供应商交接等等一系列收购事宜之后再行支付。
    同样的也是有担保措施,隆兴以质押20%股权的形式作为担保,而尾款则涉及到业绩对赌行等等条件,由山城农商行出具保函。
    尾款当中的业绩对赌协议,哪怕是最后没有完成了,利帆也能够保证至少拿到14亿元的现金以及股权,对于急于脱手的利帆而言,与最初15亿元的心理价位是差不多的。
    隆兴本身自然是没有那么多钱的,这18亿元的收购资金当中,仅仅只有30%是出自于他们的自有资金。
    其余70%是通过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方式的债务融资以及定向增发和引入战投等方式的股权融资。
    自有资金加上债务融资,再加上股权融资,就是隆兴此次并购利帆资金的主要来源。
    山城zf方面,给予了这两家企业并购案很大的协助,以当地农商行为首的多家银行机构,共计提供了10亿元的并购贷款。
    这一下子就解决了隆兴大部分收购资金来源的问题,也给了他们很大的底气。
    山城方面这么做也不是全然的无条件帮助,一方面是看到了产业升级的机会,而另一方面,山城国资委也通过这次并购案当中的股权融资,拿到了隆兴一定的股份。
    实际上现金支付与股权支付,很多投资机构更喜欢隆兴的股票,当年隆兴市值不过80亿元左右,而业务水平不如他的利帆市值超百亿。
    檀锦程与新能源是利帆市值炒高的主要因素,而搭上合作机会的隆兴,80亿元的市值同样具备炒作空间。
    不过隆兴也没那么傻,银行都提供10亿元并购贷款了,还可以发行可转债,所以在股权融资方面他们非常的谨慎。
    一方面是不至于稀释太多的控制权,另一方面也是知道其中的利益所在,所以此次股权融资仅仅只针对来利科技本身以及山城国资委。
    山城国资委自不必多说,而来利科技的入股也是必要性操作,除了减少现金融资难度之外,来利科技的入股也意味着隆兴正式加入到当前a股市场较为火热的尉来概念股板块当中。
    隆兴以每股五元的定价,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向来利科技发行总数6000万股,价值三亿元的股票。
    这部分股票在二期交付过程当中完成,来利科技则需要锁定三年。
    “有了这笔六亿元的现金,你们的业务就能够很快开展了,还挺不错。”
    对于檀锦程而言,总额18亿元的并购案例在他长达十几年的投资生涯里,已经掀不起多大的波澜了。
    进入到汽车行业以来更是如此,汽车是一个重资产行业,在投资通胀的年代里,动辄数十亿的投资比比皆是。
    雷布斯宣传小米造车,首批100亿人民币的投资其实根本算不了什么,100亿人民币确实是能够把车子给造出来。
    但是那也基本是建立在产能有限,或者是代工的模式基础上,想要把车造好,这些钱是远远不够的。
    不过对于曾纪祥而言,这次的并购案意义非凡,这是他亲自操刀进行的一笔十亿级别以上的并购。
    全程几乎都是他亲力亲为,后续如果来利科技发展能够达到预期,给尉来科技提供实业基础上的帮助。
    那么曾纪祥在尉来集团里的地位必定会再次水涨船高。
    国庆节,距离并购案的发生已经小半个月过去,基本的协议也已经敲定,只待监管层面的通过。
    曾纪祥也趁着这个间隙从山城回到甬城向老板汇报工作。
    这一次的并购案,算是他职业生涯上的一个转折点。
    从前,他是老板秘书助理,是尉来总裁办的办公室主任,是老板的绝对亲信。
    在老板身边工作的好处就是能够得到很多的机会,老板也不介意在事业上帮助他铺好路子。
    一路水涨船高的地位,直到把他推到致力于战略的尉来科技ceo一职。
    但是也仅限于此了,如果他要再向前进一步,就必须在尉来科技的任职期间做出成绩,从而证明自己。
    张永的离职,李响的接任,在外轻量化看来可能就是尉来换了个ceo而已,反正都是他们自己内部的人选。
    但是在尉来内部,可是制造了不小的动静,在尉来内部人员看来,能够接任ceo人选的其实有很多。
    如王风英,李春融,于利国,甚至于胡争楠都行,不过大家看来最合适的人选其实还是老板自己兼任。
    实际上当时的王风英呼声是最高的,张永离职之后,她其实就是实际上尉来除檀锦程以外的二号人物。
    但是谁也没想到会是李响,当然大家这不是在质疑李响的能力问题,而是路特斯相对于尉来而言,算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这次ceo人选的变更,更像是集团年轻化进程当中七零后与八零后的一次权力交接。
    虽然老板自己本身就很年轻,但大家都看得出一向在战略布局方面有自己独到之处的老板,已经在给将来管理层的变更布局了。
    这些年不断的有八零后,九零后相继被提拔到重要岗位,让尉来的年轻人看到了希望。
    如果说下一任的ceo人选谁最合适,或者说谁最有机会,那么“秘书帮”三人当中的曾纪祥与赵鑫怡就是呼声最高的。
    与曾赵二人不同,最早的秘书张旭辉,如今已经是锦新时代的ceo了,掌管着尉来在电池方面的业务。
    尉来近几年以来在电池技术方面的发布会,行业内重要会议等等重大事项,基本都交由张旭辉负责。
    秘书帮成员当中,张旭辉是权利最大的,但他恰恰是最不可能出任集团ceo的人选之一。
    无疑,相对于整车业务,锦新时代的定位是全球零部件供应商,张旭辉如果出任集团ceo,很容易被误解成尉来在整车业务与零部件业务方面的调整。
    外界可能会误解尉来今后的工作重心是在零部件上,这对于一家大型整车集团来说,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比起赵鑫怡,曾纪祥自认他的成绩要差一些,魅族那边的业务不用多说,赵鑫怡其实也就是挂个名头。
    在魅族那边挂个名,其实算是对赵鑫怡的一种补偿,因为一旦魅族启动ipo,成功之后作为管理层就可以获得一定的股权套现。
    这算是对当初把赵鑫怡调到雷驰那边工作,在闪驰以及尉来身上都没有拿到多少股权的补偿机制。
    哪怕魅族ipo失败了,以现在魅族能够稳定在手机二线品牌头名,稳定盈利的情况下,管理层每年也能够拿到一笔稳定的分红。
    赵鑫怡目前分管集团行政部,同时任职采购委员会副主席,另外还兼任着集团资产与工程部门。
    尉来的采购委员会主席是王风英,在集团供应链采购方面与王风英搭档,也被外界看成是王风英的继任者人选。
    行政部门的权利同样不小,而资产与工程管理部门,则包括一次资产的规划,配置,盘点等,确保资产的合理利用和安全。
    当年与乐视的业务体系,就是赵鑫怡第一时间做主直接停掉的。
    这三大块,无论是哪一块都是非常重要的,可见檀锦程对于赵鑫怡的信任。
    曾纪祥想要在与赵鑫怡的竞争当中胜出,除了在尉来科技任职期间做出成绩别无选择。
    手下是怎么想的檀锦程并不在乎,曾纪祥与赵鑫怡这两个秘书,论能力各有千秋。
    业务能力肯定是都没问题的,这么多年下来还不掉队除了信任之外肯定是有其他原因的。
    赵鑫怡是属于那种女强人一类,做事情狠起来连他这个老板都敢不留情面。
    如果真要用现在的女性名人来搞一个模板的话,她大概是王风英与董小姐的结合体。
    有王风英的能力,但是比王风英要高调不少,不过也没有董小姐那种胡说八道。
    目前尉来高管当中的三名女性高管,王风英,罗宾丹霍尔姆以及赵鑫怡都各有特色。
    但是赵鑫怡也不是没有缺点,那就是她比较注重业务本身,与乐视的合作檀锦程只是提了一嘴让她注意一下。
    她评估完之后说砍就砍,根本不考虑背后的因素,实际上与乐视的那几个钱,檀锦程还是亏得起的。
    也就是贾老板在国内没有翻身机会,不然赵鑫怡的行为,就要算在他头上了,这可是得罪人的活儿。
    而相比起赵鑫怡而言,曾纪祥就要圆滑很多,处理关系方面更加的游刃有余。
    利帆这么大的一家企业,破产重组虽然是檀锦程出面主导的,但细节上的活儿可都是曾纪祥在做。
    山城可不是甬城,或许大家出于合作共赢会卖他檀锦程一点面子,但是曾纪祥的面子可够不上。
    而利帆这种在山城几十年的企业,背后的关系更是极其复杂,哪怕是檀锦程也不敢保证畅通无阻。
    曾纪祥能够把利帆的摩托车业务给抠过来,给新公司提供一笔稳定的营收过渡,现在又套现卖出,这绝对不是表现在上市公司公告当中的数据那么简单。
    这一次摩托车业务,他能够谈到18亿元的总额,几乎用不了一个月时间就能够让来利科技的账上多出六亿元的现金,也不是说他出面就行了的。
    而能够在山城顺利解决利帆破产重组问题,处理好其中的关系以及平衡各方利益,同样是不简单的。
    如果换成是赵鑫怡,顺利完成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时间上肯定是要长一些的,另外还可能与当地的关系不至于维持得这么好。
    这一次的套现,看似是檀锦程出面游说,其实是曾纪祥与当地能够保持良好合作基础的原因。
    与其说当地zf相信檀锦程,倒不如说是相信曾纪祥,比起整个尉来集团,利帆永远不可能成为核心利益。
    重组失败之后,檀锦程完全可以拍拍屁股走人,损失也是他能够承担得起的。
    而曾纪祥则不一样,曾纪祥想要进步,就必须经营好这一摊子。
    如果说锐意进取之时,赵鑫怡可以出任集团ceo一职,那么在公司遇到麻烦了,曾纪祥这种处理人际关系有优势的就是ceo人选的不二人选。
    当一家公司遇到麻烦的情况下,其背后往往不是业务本身那么简单,至少不是绝对的。
    而曾纪祥这样的人物,对于檀锦程来说还有一层特意的意义,那就是将来他儿子长大之后,能够提供人际上的帮助。
    就如同当初他创办闪驰之时,老爹忽悠过来的林裕民与吴振平二人一样,能够带他快速上路,以及挡住一些麻烦。
    “说说看吧,你准备怎么用这六亿现金,你这次回来肯定不是说说出售进程这么简单吧。”
    “嘿嘿,瞒不过老板呢。”
    曾纪祥确实带来了关于来利科技的长远规划,或者说是来要资源的,要做出成绩,仅仅靠他自己还有这笔六亿的现金是不够的。
    “走吧,我们去书房,中午就在家里吃饭了,要是你家里没事儿,把你老婆跟孩子叫过来也行。”
    “那感情好,我这就给她们打电话。”
    曾纪祥的老婆,也就是顾清清堂姐的同学,二人结婚多年,关系较为稳定,目前在橙子集团工作。
    这两人现在也算是两地分居了,不过就算是不分居,也是聚少离多,以事业为重的家庭几乎都是如此。
    跟檀锦程一样,百忙当中的曾纪祥也弄出了一儿一女,如今都在尉来体系下的学校里就读。
    曾纪祥这次带过来的业务调整规划,分为短期与中长期两大战略。
    短期就是如何使用这笔六亿现金,业务调整的时间为六到十二个月,优先级自然是电动车产能爬坡。
    “2亿元用于改造两江新区生产线,可以兼容多款车型,另外一亿元打算用来采购尉来的平台技术授权,这样可以缩短研发周期。”
    “我们的计划是将年产能扩大至5万辆,这点之前就说过了。”
    完成这部分的改造之后,2023年营收确实可以增加不少,差不多是50亿元年营收的级别。
    这笔营收业务占原摩托车业务营收的167%,能够完成对于监管层以及中小股东的业绩承诺。
    另外,让檀锦程没想到的是,曾纪祥还打算布局电池租赁模式,借鉴的其实就是李兵的baas模式。
    “这个倒确实可行,利帆本来就有换电业务,你们重新布局起来也有一定的验。”
    租电池对于乘用车用户来说,虽然降低了购车门槛,但心理上多多少少有点过不去,另外就是每个月需支付电池租金的话,也感觉这车子不像是自己的。
    而来利如果布局这个,则问题不大,因为来利做的主要是营运车业务,对于司机来说,并不会存在这种心理上的障碍,甚至说是非常欢迎。
    李兵的经营模式,亏得是一塌糊涂,互联网上就经常有人调侃,如果他转型做营运车,一定不会这样。
    换电模式能够降低司机的购车门槛,而他们的牛屋就是司机最好的休息的场所。
    换电玩不下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每家的电池规格都不一样,根本无法统一起规格,这成本完全降不下去。
    而如果来利来做的话,则要简单得多,他们只做专属赛道,用的也只是自己的电池,虽然说规模不会很大,但是成本也降了很多。
    简单来说就是换电模式并不适合做大做强,因为每一家电池公司,每一家汽车整车制造商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
    尉来的电池标准,针对电池标准设计的车型,能听李兵的换电标准?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化整为零则不一样,因为换电确实是可以与现有电池技术共存的,至于说固态电池,那还得好几年呢。
    “是的,我们只想做到50亿至100亿元的营收水平,跟李总那种大摊子不同,所以成本上是可控的。”
    如今已经是十月份,曾纪祥打算用半年的时间完成生产线的改造,将产能从现有的一万辆提升至五万辆。
    通过尉来的技术授权能够避免专利纠纷,加速量产,而换电系统的开发,也能够预期在2023年给来利提供约一亿元的年收入。
    这三者相加,来利打算投入3.5亿元左右,剩余的资金用于流动资金的储备以及中小股东的特别分红,用以稳定股价,减少问询阻力。
    这是针对于六亿元的短期规划,而中长期战略方面,曾纪祥给出一份12个月至36个月的方式。
    这里面包括三电系统外供,利用尉来技术生产电池包以及电驱,供应二线车企。
    其次则是储能业务,这里面涉及到政策红利,可以承接山城工业园区项目以及与电网山城公司合作。
    其三则是数据变现,针对于用户画像进行数据方面的变现。
    三大中长期战略,预期可以为来利科技创造25亿元左右的营收,就样预期到2024年,来利科技的营收可以提升至75亿元上下,做得好了百亿也不是不可能。
    “对应的模板有两家公司,一个是江淮汽车,一个是协鑫能科。”
    江淮汽车通过给闻界代工,营收大幅度增长,市值也搭上新能源赛道的东风,实现翻倍。
    而a股上市公司协鑫能科,自转型换电运营之后,pe从15倍升至40倍。
    眼下破局的关键就是将这六亿元的资金集中快速的利用起来,获得集团公司的帮助,争取在2023年能够实现年营收50亿元的目标。
    同时,可以通过电池租赁业务,锁定长期现金流,三年之内新能源业务可以完全替代摩托车板块。
    并且,还能够带动上市公司估值的提升。
    “想法不错,去做吧,既然重组了利帆,就要把他做好,你需要什么帮助可以跟集团提,我会给各部门打招呼的。”
    真如曾纪祥的计划那般,从较为落后的传统制造业,转型至以新能源为主的智能制造。
    那么,来利科技就真的配得上科技这二字了。
    除了这些战略规划之外,曾纪祥还带来了一份巨量引擎内部不流通的文件,是关于转型之后的来利科技市值评估的。
    文件当中给予了曾纪祥转型战略对应a股市值的三大假设,2024年是来利科技的时间节点。
    技术突破加上市占率的提升,以及竞争加剧导致转型失败,对应了三大估值。
    悲观上,来利科技市值可以跌至40亿以下,中性上的市值为70亿元上下,而乐观的则是可以到150亿元。
    “40亿到150亿的巨大区间,巨量引擎的评估报告在业内还是有一定名气的,所以这就是你的空间了。”
    以最乐观的预期,曾纪祥的这份转型战略,就是他对山城以及利帆这家企业最好的交待了。
    利帆与知豆汽车是他近几年以来接手的两大濒临破产企业,被调侃成擅长变废为宝的檀锦程,在这两家企业上面临的问题各有不同。
    相比起知豆汽车,利帆要复杂得多,知豆的业务非常单一,而且生产线也完好,稍微一整改就能继续运行。
    利帆就麻烦得多了,除了巨额的债务之外,业务上可以说是千疮百孔。
    摩托车,汽车,房地产,足球,什么都要做一做,什么都做不好,曾纪祥现在做的这些其实全部都是在收拾烂摊子。
    最核心的汽车业务上,利帆连自己核心卖点都搞不清楚,跟个无头苍蝇一般。
    a00级汽车虽然五菱一家独大,但是知豆最少是知道自己的核心卖点在哪里,还有上桌子的机会。
    九月份,知豆汽车的交付量已经超越欧拉黑猫,排名上升至第四位了,欧拉被byd海豚,海鸥冲击得一塌糊涂,销量一下子少了近3000辆。
    “那就谢谢老板了,说实话我这次回来就是化缘的。”
    曾纪祥笑得很开心,有了老板的支持,他对于改造利帆信心十足。
    “先别高兴得太早,现在的市场竞争程度可跟前几年不一样了,看看欧拉系列你就知道了。”
    byd下场,欧拉销量断崖式下降,尉来跟吉利还没有发力呢,这仅仅是体现在细分赛道上。
    而想做换电与纯电并行的来利科技,虽然不打算做到多大的体量,但又何其之难。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86910/5980485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