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立马吴山第一峰(二)
推荐阅读:家族修仙:我靠抽卡发展家族、签到百年,我种出通天灵族、冻死风雪夜,重生真嫡女虐翻全家、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大唐:刑部之主,不科学破案、千面之龙、重生1977大时代、向哥布林复仇的少女勇者、兽世万人迷:娇软美人多子多福、哈利波特:我和无数个我速通诸天、
第521章 立马吴山第一峰(二)
寅时三刻,扬州尚沉浸在黎明前最深的晦暗中,连日细雨将天地连成一片湿冷的雨雾,檐角滴水声声敲击宫阙楼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偏殿内,李星云一夜未眠,隐约听着远处传来的更鼓声,好似一下下敲在他心头。
张子凡静立窗边,望着窗外被细雨搅碎的天色,低声道:“再过半个时辰,百官就该入宫了。”
话音未落,殿门吱呀一声被人推开。一个身着宦官服饰的人影闪入,旋即反手掩上门。他动作极快,浑身湿透,甚至还能看见水珠从他衣角滴落。
未待李星云二人惊觉反应过来,其人便已抬起一张沾满泥水的脸,气息未定,又从怀中掏出一支细小竹管,双手奉上。
张子凡脸色一变,快步上前接过,复而从中抽出内里纸条,只见其上不过寥寥数字。
“徐张已动,宫外伏兵合围,欲先手发难,慎之。”
李星云凑近一看,脸色也霎时变了,进而忙看向那人:“消息如何传来?何人验证?”
“每天这个时辰,上林署都会安排人给尚食局送食材,是我们的人,这便是与送菜车一并进来的,但送菜人亦不知报信者是何人……”
宫中的人手,是李星云和张子凡自己培养的心腹,与不良人也无干系,听他这般说,二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警惕与犹豫。
最终,张子凡道:“徐温、张颢行事,向来力求万全,如果察觉我们或有异动,抢先下手毫不奇怪。宁可信其有,我们亦需更改计划,不能坐以待毙。”
“先去想办法探查一番……”李星云脸色阴晴不定,却是低沉出声。
张子凡没有丝毫犹豫,转身疾步而出。
约莫半柱香后,张子凡带着李嗣骁快步进入殿内。
“陛下,”李嗣骁沉声道,“宫外各要道暗哨比平日多了数倍,皆披坚执锐,虽是静默潜伏,但合围之势已成。情报确乃无疑。”
张子凡接着道:“据消息探明,徐温、张颢府邸外车马频动,甲胄碰撞声不绝。他们…可能早已起身备战。”
李星云一拳砸在案几上,既恨徐温毒辣,又虑消息是如何走漏的,更忧心上饶与陆林轩的安危。
而张子凡一眼就看出李星云的担忧之处,便也忙安慰道:“许真人她们按计划离开扬州,此刻当在数十里外。又有接应之人,必能无恙。”
“那眼前此局该如何破?”李星云强压一口气,亦是尽可能的冷静询问。
“陛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天机星司马晦的声音从殿门处传来,几人抬头望去,便见他不知何时也已与石瑶一并赶到,显然已了解了情况。
“徐温此番布置,看似稳妥,实则亦暴露其怯。北军厉兵秣马,即将南下,他必不会在如此关头行强攻宫禁、弑君溅血,这等自乱阵脚之事,首要选择仍然是欲行挟持架空之想,这便是我们的生机!”
“生机何在?”李星云连忙追问。
司马晦入殿,却并未急着答李星云的问题,而是先仔细听完李嗣骁对于宫外的叙述。
俄而,他眼中精光闪烁,对李星云几人分析道:
“陛下,局势已危如累卵。徐温张颢抢先一步,外设重围,内控宫门,显然是要将陛下困死于此。若待其准备周全,要么于朝会上发难,要么强行破宫擒王,我等皆成瓮中之鳖。而吴王及宗室尽在其手,届时只需以之相胁,我军心必溃,万事休矣。”
“固守待援?”张子凡下意识出声,但话一出口便知不妥。
援从何来?潜伏在黑云长剑都的王庚能否及时响应尚在未知,且皇宫并非坚城,如何久守?
司马晦果然摇头,斩钉截铁道:“守,则必死无疑。陛下,当此绝境,唯有行险一搏,或可于死中求活。”
他走到桌前,摊开城中布局图,语速加快:“徐温虽布下重围,然其心必以为陛下仍蒙在鼓中,正待朝会时自投罗网,绝料不到陛下竟敢率先发难,挥剑直指其咽喉。此正是效仿北朝那位‘以快打快,出其不意’之良机!”
“请先生明示。”张子凡目光灼灼,紧盯司马晦。
“方才天猛星已言,宫内现能调动之宫卫、不良人约八百。若即刻突围,或可一战。陛下可大开宫门,突然杀出,直扑徐温、张颢所在!彼辈此刻多半正在其府邸调兵遣将,自以为稳操胜券,防备必有疏漏。陛下乃天子,持大义名分,如此雷霆一击,必能打其一个措手不及!”
“即便如此……”李星云迟疑了下,“冲出宫去,与徐温街巷血战?届时扬州大乱,敌军围剿,吴王府那边……”
司马晦立即出声将他打断,眼中更有莫名的光芒闪烁,只是言辞恳切道:
“自古非常之事,皆由非常之人行非常之道。陛下可知,昔日北朝那位在汴京时,归德军被抽走,定霸都尚在边地,王彦章、元行钦等虎将亦被外调,身边不过数百人可用,然其最终结果如何?
那位于朱温眼皮底下,仅凭数百亲卫,便敢发动兵变,控制宫禁,擒杀朱友珪,一举奠定大局。彼时,他不过区区一冠军侯,更远不及今日陛下之大义名分,难道不知其中风险?又难道不知朱温旧部不是易与之辈?
然其胜在果断,胜在出其不意,更胜在敢于倾力一搏!其所恃者,非惟兵甲之利,更在‘快’、‘准’、‘狠’三字!陛下今拥近千虎贲,皆百战锐士,更兼大义在手,岂反不如当日之冠军侯,竟要坐困愁城,任人宰割乎?”
司马晦提及萧砚旧事,言语间虽没有太多奉承,但脸上那道激昂之色,那股心潮澎湃感,却分明只恨不能亲历当日汴京之事。
而他这般一个言语,也径直在众人脑海中勾勒出那位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执剑掌控自身命运的盖世身影,不由自主的令人心折。
李星云胸膛剧烈起伏。
困守宫中,上饶、林轩、吴王……所有人都将因他的迟疑而陷入万劫不复。
拼死一搏,纵然希望渺茫,至少……
一旁的张子凡深吸一口气,脸上亦是再无彷徨。
他重重握住李星云的手臂,斩钉截铁道:“李兄,司马先生所言,已是唯一生路!徐温既已毫不留情,你我便再无退路!唯有力战求生,或可护得亲人周全,为江南争一线清明!张子凡愿随李兄征战,万死不辞!”
“主动杀出去?”李星云猛地睁开眼,咬牙道。
“正是!”
司马晦语气斩钉截铁:
“徐温料定陛下顾忌亲情,必以为我等不敢先发,此正是我等可趁之机!陛下持名分大义在手,宫中近千忠勇,皆是以一当十之辈。黑云长剑都中,王庚乃我等内应。一旦动起手来,陛下高举‘诛权臣、清君侧’之旗,城中观望者众,徐温麾下也未必铁板一块。速战速决,直扑贼首,大局可定!”
届时,皇宫这边杀声一起,全城必然震动,看守吴王府的钟泰章、米志诚焉能不分心?张天师那边亦可因此觅得一线救人之机!”
司马晦喘了口气,继续语速极快的出声:
“反之,若陛下困守宫中,则是自陷死地。徐温可从容调集大军、乃至金陵方向的兵马来援。届时重重围困,陛下纵有千般智勇,又如何能抗数万大军?吴王府更是砧板上鱼肉,徐温随时可下毒手!陛下,拼死一搏,尚有生机;坐守待毙,唯有死路一条!百姓之虑,战后我等竭力补偿便是,此刻绝非犹豫之时!”
殿内落针可闻,李星云脸色紧绷,目光扫过众人。
石瑶垂眸不语,姿态却已是默认。李嗣骁眼中战意燃烧,明显只待一声令下。张子凡站在李星云身侧,只是用手轻轻按在他微颤的手臂上。
感受着手臂上挚友传来的力量,李星云只觉一股滚烫的血气直冲顶门,他猛地回身抽出那柄仿制的龙泉剑。
“好!与其引颈就戮,不如血战求存!就依司马先生之策,即刻准备,趁百官候朝时,我等率众杀出宫门,诛杀国贼!”
“谨遵旨意!”四人齐声应道,而后迅速转身离去。
卯时三刻,皇宫前面的广场上,得到朝会通知的文武百官已陆续抵达,三五成群,低声交谈着,有人甚至还不时发出几道笑声,俨然对城中夜中的变动一无所知。
一些敏锐者或许察觉到今日宫门守卫的眼神格外冷厉,气氛不同往常,但也只当是局势紧张之故。
而徐温、张颢等核心党羽久久未曾现身这种事,也没人当回事,所谓权倾朝野,二人向来都是掐着点最后来的。
及至卯时四刻,宫门还未如常开启,官员们才渐渐有些奇怪起来。
不过就在这时,宫门忽然发出“吱嘎”巨响,被缓缓推开一道缝隙,旋即彻底洞开。
李星云的身影出现在门后。
他一身甲胄,手中龙泉剑虽非真品,亦出鞘半尺,青锋逼人。张子凡、石瑶、李嗣骁分立左右,身后是黑压压一片甲士,刀出鞘,弓上弦,持盾而立,鼓鼓杀气瞬间弥漫开来。
百官愕然,嘈杂声戛然而止。
李星云扫过众人,运足内力,朗声开口:
“徐温、张颢二贼,狼子野心,把持朝政,构陷忠良,软禁宗室,祸乱朝纲!今更欲行篡逆之事,挟天子以令诸侯,实乃国之大贼!”
百官顿时哗然,人人色变,不知所措。
“朕既乃江南共主,岂容权奸猖獗?今日,朕当亲讨国贼,以正国法。众卿皆为国家栋梁,此刻便随朕左右,暂避锋芒,待朕诛杀国贼,肃清朝堂,必还江南一个朗朗乾坤!”
话音未落,甲士们已然持盾上前,“护送”着目瞪口呆的百官向宫门内退去,一些见状不妙还欲逃跑的官员,如钱元球、钱元珦等人,更是直接被用刀架住,拽入军阵之中。
在这一过程之中,埋伏在宫门之外占据有利地势的伏兵虽众,却着实未料到李星云竟能识破危局,更没想到他能如此果断的倾巢而出,发动反冲锋。
短暂的惊愕和措手不及后,军官们的呼喝声、兵刃出鞘声、弓弦震动声顿时响成一片。
“拦住他们!”
“放箭!”
瞬间,箭矢破空之声凄厉响起,数十支羽箭攒射而来。盾牌手迅速上前,护住李星云及前方官员。笃笃声一时间不绝于耳,有数名躲闪不及的官员不慎中箭,惨叫着倒地。
而大队伏兵亦是从街巷中涌出,仓促结阵,一名裨将同时厉声喝道:“陛下受奸人蒙蔽,尔等休要自误,放下兵器!”
“杀!”李星云却只是猛然挥剑前指。
李嗣骁一马当先骤然掠出,手中横刀泼洒出一片血光,悍然撞入前方有些混乱的敌军队列中。精锐宫卫亦是结阵紧随,向着长街那头发起冲锋。
瞬间,两股洪流便在皇城前并不宽阔的街巷中猛烈地撞击在一起。
先是金铁交鸣的巨响猝然爆发,而后便见一股股鲜血紧随其后的迸溅开来,混入泥泞的雨水中,将青石板路染成暗红色。刀剑铿锵的撞击声,长矛折断的脆响,垂死者的哀嚎,怒吼与咒骂,混杂在一起,让人分不清敌我。
宫卫到底是抢占先手,皆是李星云和张子凡精选培养一年的悍卒,又有不良人高手混迹其中,个人武勇与配合远胜寻常军卒,此刻更是抱定了必死之心,攻势凶猛无比。一时间,竟将兵力占优的徐温军杀得节节后退,向着预定方向凿进!
然而,徐温和张颢既已决心兵变控制皇帝,布置可谓是层层叠叠。
最初的混乱过后,更多的兵马从四面八方的小巷中涌出,试图合围,尸体很快堵塞了狭窄的街巷,但一具尸体刚刚倒下,便很快就被后来者踩入泥水,继续搏杀。
与此同时,徐温与张颢已在府邸披挂整齐。闻听前方战报,徐温脸上先是闪过几分诧异,随即冷笑一声。
“困兽之斗,垂死挣扎罢了。传令,调右营压上,堵住西面巷口。命弓弩手占据两侧高地,无差别覆盖。再令各军封死城门,全力合围,务必将其绞杀在城中,除却皇帝本人外,余者不必留活口。”
“倒是小觑了这小儿,竟有几分血性。也好,省了某家入宫去擒他。”张颢嗤笑一声,进而提起他的长柄陌刀。
“某家亲自去前边督战,看这黄口小儿能猖狂到几时!”
“张兄且慢。”徐温抬手阻止,淡然发笑,“杀鸡焉用牛刀。况且,诛心……有时比杀人更有效。”
他侧头对身边亲随低声吩咐了几句,亲随领命匆匆而去。
不多时,已换上一身干净的布袍,头发也稍作梳理的李嗣源被带了上来。
徐温看着他,淡淡道:“李公,你说的话,是时候让所有人都听一听了。尤其是……让那位谋反的皇帝,和他的张侍郎,听得清楚。”
李嗣源嘴角扯出一笑,深深一揖:“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城中激战犹烈,徐温的府邸临近皇城,又有李嗣骁和石瑶两个超强战力作为突破口,宫卫竟是瞬间杀穿因为分散四面而来不及汇合的徐温军,直趋府邸而来。
更多的兵马则死命朝着此间赶来,从各条巷道中涌出,试图合围。箭矢从高处不断射下,宫卫军虽尽皆配备圆盾,却仍然难免受到了不小伤亡,攻势稍稍减缓。
李嗣源被带至府邸的望楼窗前,此处视野开阔,恰好能俯瞰前方一片混乱的战场,声音也能借势传远。
他便正好看见张子凡正挥扇杀入人群之中,格开一支流矢,而后对着徐军高喊:“徐温、张颢贪墨军饷、培植私兵、架空君上,罪证确凿!今日陛下拨乱反正,尔等还要助纣为虐吗!”
徐温和张颢同样在门楼上听得清楚,只是冷笑。
见徐温微微颔首,李嗣源便深吸一口气,强压下身体的不适,声音尖厉的划破战场喧嚣,传向前方:
“李星云!你这欺世盗名之徒!还要装到几时?!”
这一声厉喝,让战场为之一静。无数道目光,无论是厮杀的士兵还是远处惊恐观望的官员百姓,都下意识地望向声音来处。
李星云挥剑杀翻一名敌兵将校,闻声猛的抬头,待看到李嗣源的身影时,瞳孔骤缩。
“李星云,张子凡!尔等勾结北寇,欲献江南以求富贵,卖国求荣,还有脸面说什么拨乱反正?尔之妻室、师妹,早已是萧砚榻上玩物,今又作为晋身之阶献之为质,当徐相和张司徒不知么?徐相麾下精兵早已出动,已将那二女擒回!尔等已是众叛亲离,穷途末路,还不速速跪降!”
李嗣源放声长笑,复而眯眼道:“若尔等还欲执迷不悟,你之皇后、师妹,还有那腹中的孩子……下场如何,还用本座多说吗?!哦,还有那位龙虎山的祭酒真人……啧啧。””
李星云只觉得眼前猛地一黑,气血逆冲之上,耳边嗡鸣作响,手中剑势一乱,险些被侧面刺来的一根长矛捅中,幸亏身旁的李嗣骁及时挥刀格开。他踉跄一步,一口鲜血涌上喉头,又被他死死咽下,双目瞬间赤红如血。
“上饶……林轩……”他喃喃自语,心脏一时疯狂心悸,几乎痛得无法呼吸。
而张子凡更是如遭晴天霹雳,身形猛地一僵,脸色瞬间惨白如纸。
他与张玄陵夫妇相认后,虽一直没唤过二人父亲母亲,但也确确实实感受到了二人对他的父母柔情,多年生长于通文馆那种环境,面临此等父母亲情,他岂能真的没有动容?
若非李嗣源这一关迟迟过不去,他又如何能耽误到今日还未能真正的认祖归宗?
可就是此人,就是这个一直让他下不了决心的义父,却偏偏在他最薄弱的地方,在他最需要的地方,狠狠捅了一刀,甚至可能觉得不够狠,还要在伤口处搅动一番,生怕他这个义子感受不到昔日的父子恩情。
这一瞬间,张子凡仰天发出一道悲愤嘶吼,手中铁扇疯狂挥动,内力外放,竟直接斩下数颗头颅,而后便不顾自身安危的向前猛冲,仿佛要将眼前一切敌军连同那望楼上的身影一同撕碎。
李嗣源看见义子如此模样,心中那份对张子凡当初不愿救他的恨,此时尽数转为快意,只是继续笑着:
“凡儿,为父早就教过你,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更要斩草除根。你终究……还是太嫩了些。”
“李嗣源——!”张子凡嘶吼出声,“你这畜生!戕害我生身父母,夺我人生,如今更助纣为虐,污人清白!我张子凡今日与你恩断义绝,不死不休!”
“张子凡,切勿中计!”
石瑶冷声急呼,挥袖拂开两名敌兵,紧紧护在他身侧,而后又看向李星云:“休听这无耻老贼乱语,许真人武功高强,定能护得皇后与陆姑娘周全!陛下,诛杀国贼,方有生机!”
李星云受此刺激,胸中郁积的怒火轰然爆发,双眼赤红,发出一声低吼,竟不顾身前刀剑,手中龙泉剑的仿品亦是一时光华大盛,猛向前冲去。
麾下宫卫见李星云身先士卒,士气当即一振,狂呼着跟随冲杀,竟将徐军防线又撕开一道口子。
张子凡也红了眼,折扇开合间劲风呼啸,全然不顾性命,只攻不防。
张颢在门楼上看得大怒,也不顾什么要抓活的了,当即厉声咆哮:“李星云,你这昏君!勾结外敌,还有脸面妄称讨逆?众将士听令,诛杀昏君者,赏万金,封侯爵!”
双方主帅隔空对骂,手下军士更是舍生忘死的搏杀在一起。街巷狭窄,大军难以展开,战斗便瞬间演变成最直白的消耗战。
尸体层层叠叠,堵塞道路,后来者只能踏着同袍或敌人的尸身继续向前。
——————
几乎是同一时间,皇宫与徐温府邸的方向杀声震天,也彻底惊动了扬州城各方。
吴王府外,重兵围困之下,气氛本就剑拔弩张。这突如其来的全城大乱,让守军间顿时泛起一阵不安的骚动,士兵们面面相觑,交头接耳,注意力都不由自主的飘向杀声最炽的方向。
负责守府的左监门卫将军钟泰章,与徐温麾下另一员以勇悍著称的骁将米志诚急步冲出府门。
二人极目远眺,但见城中多处火起,黑烟滚滚,那鼎沸的人声、兵刃撞击声虽隔了数重街坊,却依旧清晰可闻,竟似有好几处战场,真伪难辨,故一时之间,二人的面色俱是惊疑不定。
“怎么回事?不是说朝会上才……”米志诚一手按着刀柄,焦躁的原地踱步。
钟泰章脸色凝重:“怕是生变了。”
二人正犹豫间,几名身上带血,衣着像是徐温府中家奴模样的人仓皇跑来,远远便嘶声大喊:“钟将军!米将军!大事不好!那昏君……那昏君不知使了什么妖法,竟从宫里杀出来了,正猛攻相府!徐相那边人手吃紧,命二位将军速速率精兵去援,迟了就来不及了!”
几乎是同时,城中又有多处突然火起,更有阵阵喧哗从不同方向传来,隐约能听到“徐温已死!”“天子肃清朝野,降者不杀!”的呼喊声,实在杂乱,让人分不清真假。
钟泰章和米志诚脸色剧变,互相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疑与惶恐。
“放屁!李星云那小儿哪来的大军能反扑?”米志诚本能的怒骂一声,压根就不信这些家奴所言。
钟泰章却在沉吟片刻后,咬牙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主公若真有闪失,你我皆死无葬身之地。你带一半人马留守王府,绝不可让吴王那老儿有失,这可是徐相最后的护身符!我带另一半人立刻去相府方向查看接应!”
说罢,不待米志诚再多言,钟泰章便迅速点起麾下最为精锐的一部兵马,急匆匆朝着徐温府邸方向疾驰而去。
米志诚心下惶惑不安,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强压焦躁,厉声呵斥部下收缩防线,提高戒备,一双虎目警惕扫视着周围任何风吹草动。
然而,就在王府守军因主将分兵、人心浮动、注意力被正面骚动吸引之际,数条如同鬼魅般的黑影,已借着这全城大乱,自王府后院高墙悄悄翻入,落地无声。
为首者,正是张玄陵,他身后紧随着十余位天师府精锐弟子与不良人中的好手,个个身形矫捷,气息内敛。
城中惊变骤起,张玄陵虽未能尽窥全貌,却也知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他当即决断,令预先埋伏在城中各处的弟子与人手,依计在多处点火并鼓噪,进一步制造混乱,牵制敌方视线。
而此番潜入王府后,一行人依着早已勘探摸熟的路线,利用木亭阁遮掩,快速向软禁吴王的内院潜行。
沿途若遇到巡逻小队,皆被以天师府精妙手法瞬间制伏,或点穴,或击晕,过程干净利落,未发出多大响动。
然而,就在他们堪堪接近目标院落时,王府正面方向却突然传来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撞门声以及守军惊慌的呼喝。
“顶住!顶住大门!”
“不准退!”
米志诚本人惊怒交加的咆哮声,在这混乱之中,格外突出。
只见王府正门处,一支精锐甲士正猛攻大门,更令人惊异的是,攻府军队中,一名身着甲胄,手持长枪,跃马扬威的青年将领,其容貌竟与李星云一般无二。
“那是,皇……皇帝?”府门处一些眼尖的守军兵卒失声惊呼,顿时引起一片哗然与混乱。那马上的将领,无论面容、身形,竟真的与扬州城的那个皇帝别无二致。
若说普通军士还可能认错,但米志诚在门楼上却是看得分明,心头霎时如遭重击,巨震之下,竟生出几分恍惚与难以置信,一时进退失据。
“皇帝”亲至攻府?那徐相那边……?
这一愣神间,王府守军军心已呈动摇之态。
而门外围攻的兵马极为悍勇,又是蓄势突袭,顷刻间便撞开府门,撕开了外围防线,如潮水般涌入院内。米志诚被亲兵护着,且战且退,心中又惊又怒,见那“皇帝”容貌,更是莫名胆寒。
勉强与对方中的高手厮杀数合后,米志诚见部下溃散,心知大势已去,目眦欲裂之下,凶性大发,厉喝一声“保护吴王”,径直大退。
其人实则却是抽刀转身,意图带亲兵退往内院,行那鱼死网破之举。
米志诚想的清楚,即便身死,也要挟持或杀害吴王宗室,让吴王给徐温陪葬,绝不能让其完好落入对方手中。
可他刚退入通往后院的廊道,便见一位老道须发微张,眸中精光湛然,拦住了去路。
“米志诚,休得再造杀孽!”
米志诚欲杀吴王心切,更兼败退之怒,狂吼一声,手中长刀带着凄厉的风声,直劈张玄陵面门,势大力沉,显是搏命之击。
张玄陵不闪不避,右手并指如剑,虚划半圆,竟隐隐有淡紫色电光流转,发出细微的噼啪声。
随着他一声低喝,那萦绕指尖的紫电骤然勃发,后发先至,悍然撞在米志诚的刀锋之上。
一声如同闷雷炸响般的巨声轰然迸发。
米志诚只觉得一股难以想象的巨力顺着刀身狂涌而来,其中更夹杂着一股灼热酥麻的奇异劲力,瞬间穿透他的护体罡气,直侵经脉脏腑。
他虎口迸裂,长刀几乎脱手,整条手臂乃至半边身子都被震得酸麻剧痛,气血翻腾不休,脚下踉跄着连退数步,脸上充满惊骇之色。
“雷法……汝是天师府……”
张玄陵并不答话,更不容情。步法再变,身形如鬼魅般贴近,左掌朝着米志诚轻飘飘拍出,掌中更是电光大作,直刺人眼。
“噗!”
后者如遭天罚,护体罡气彻底溃散,一口鲜血狂喷而出,整个人倒飞出去,重重撞在廊柱之上,筋骨断裂之声清晰可闻,待落地后已是气息奄奄,在死之前,眼中都兀自残留着难以置信的惊愕与恐惧。
张玄陵缓缓收掌,拂袖而立,周身流转的淡紫电芒渐渐隐去。几名欲上前救援米志诚的亲兵,也被天师府弟子迅速拦住格杀或驱散。
内院中,吴王杨渥及一众宗室早已被外面的喊杀声和近在咫尺的搏斗吓得面无人色,瑟瑟发抖的聚在一起,如同待宰羔羊。
突然,院门被人猛地推开,张玄陵率先步入,急声道:“吴王勿惊,贫道张玄陵,奉中原天子之命,特来救你等逃出苦海!”
杨渥等人如同溺水之人抓到浮木,哪里还管张玄陵是奉谁的命,几乎要哭出来,颤声道:“仙长,仙长!快、快带我等离开这是非之地!”
就在此时,那容貌酷似李星云的将领已率军肃清前院,踏入内院。他目光扫过现场,迅速落在被天师府弟子护在中间,尚且还惊魂未定的吴王身上。
他脸上立刻浮现出关切与带着愧疚的笑色。
“泰山大人受惊了,小婿来迟。城中奸党作乱,险些危及大人安危,幸赖将士用命,张天师支援,已被小婿率军平定大部,特来护卫大人周全。”
他快步上前,对一旁略显几分错愕,正皱眉看着自己的张玄陵颔首点头,然后道:“有劳天师。此处交由朕便是,请天师协助肃清残敌,稳定局面。”
杨渥看着女婿,听着那熟悉的声音,又见其带来的兵马击溃了守军、救了自己,顿时老泪纵横,激动得难以自持,仿佛找到了主心骨:“好…好,星云……不不,陛下,你来了就好,来了就好啊!这些乱臣贼子,真是,真是……”
而张玄陵眉头微蹙,盯着假李,能隐约察觉其气息步伐与李星云略有细微差异,但形貌声音却又几乎无可挑剔。
思虑之下,他压下疑虑,眼下局势危急,只得顺势道:“国主及时赶到,实乃万幸。”
假李微笑着安抚着杨渥,又低声与张玄陵交谈一二,全无半分破绽。
待离开此间,假李随口找了个由头支走了张玄陵,亦身着甲胄的镜心魔便快步走至他身侧,低声道:“殿下,此间已尽在掌握。”
假李微微颔首,目光似是不经意的扫过一旁的张玄陵,以及地上米志诚的尸身,笑容依旧和煦,又眺望着仍在大乱的扬州城,仿佛在审视自己即将到手的战利品。
——————
江北。
浩瀚长江,笼罩在漫天雨雾和翻滚的浓云之下。风更急,雨更骤,浪涛汹涌,拍击着堤岸,发出雷鸣般的轰响。
北岸,无数营寨连绵起伏。江面上,艨艟斗舰、楼船走舸,密密麻麻,几乎覆盖了整个视野。
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船帆正在依次升起,饱受风鼓。
岸边的开阔地上,黑压压的步兵方阵、骑兵队列亦在肃整队列,有条不紊的登船,无数兵甲反射着天光,虽在雨中,却自有一股冲天的杀气弥漫开来。
中军最大的楼船之上,王彦章单膝跪地,他面前,一名锦衣卫正在宣读由汴京八百里加急的诏令,宣读完毕,复而又呈上半块虎符。
王彦章待余仲、史弘肇、王先成等诸将验看无误后,霍然起身,目光如电,扫过江面上密如芦苇的战船,扫过岸边肃立如林的铁甲士卒。
“陛下有旨——”
他声如洪钟,放声长喝:
“平南之时,就在今日!”
“擂鼓!进军!”
令旗挥下。号角长鸣,声裂长空。
咚!咚!咚!咚!
下一刻,江北沿岸,上百面牛皮战鼓被力士同时擂响。鼓声沉重、浑厚、激昂,如同巨人的心跳,瞬间压过了风雨江涛之声,震撼着天地。
江面上。
千帆竞渡,万桨翻波。
楼船破浪,战舰争流。
“全军——
渡江!”
(本章完)
寅时三刻,扬州尚沉浸在黎明前最深的晦暗中,连日细雨将天地连成一片湿冷的雨雾,檐角滴水声声敲击宫阙楼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偏殿内,李星云一夜未眠,隐约听着远处传来的更鼓声,好似一下下敲在他心头。
张子凡静立窗边,望着窗外被细雨搅碎的天色,低声道:“再过半个时辰,百官就该入宫了。”
话音未落,殿门吱呀一声被人推开。一个身着宦官服饰的人影闪入,旋即反手掩上门。他动作极快,浑身湿透,甚至还能看见水珠从他衣角滴落。
未待李星云二人惊觉反应过来,其人便已抬起一张沾满泥水的脸,气息未定,又从怀中掏出一支细小竹管,双手奉上。
张子凡脸色一变,快步上前接过,复而从中抽出内里纸条,只见其上不过寥寥数字。
“徐张已动,宫外伏兵合围,欲先手发难,慎之。”
李星云凑近一看,脸色也霎时变了,进而忙看向那人:“消息如何传来?何人验证?”
“每天这个时辰,上林署都会安排人给尚食局送食材,是我们的人,这便是与送菜车一并进来的,但送菜人亦不知报信者是何人……”
宫中的人手,是李星云和张子凡自己培养的心腹,与不良人也无干系,听他这般说,二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警惕与犹豫。
最终,张子凡道:“徐温、张颢行事,向来力求万全,如果察觉我们或有异动,抢先下手毫不奇怪。宁可信其有,我们亦需更改计划,不能坐以待毙。”
“先去想办法探查一番……”李星云脸色阴晴不定,却是低沉出声。
张子凡没有丝毫犹豫,转身疾步而出。
约莫半柱香后,张子凡带着李嗣骁快步进入殿内。
“陛下,”李嗣骁沉声道,“宫外各要道暗哨比平日多了数倍,皆披坚执锐,虽是静默潜伏,但合围之势已成。情报确乃无疑。”
张子凡接着道:“据消息探明,徐温、张颢府邸外车马频动,甲胄碰撞声不绝。他们…可能早已起身备战。”
李星云一拳砸在案几上,既恨徐温毒辣,又虑消息是如何走漏的,更忧心上饶与陆林轩的安危。
而张子凡一眼就看出李星云的担忧之处,便也忙安慰道:“许真人她们按计划离开扬州,此刻当在数十里外。又有接应之人,必能无恙。”
“那眼前此局该如何破?”李星云强压一口气,亦是尽可能的冷静询问。
“陛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天机星司马晦的声音从殿门处传来,几人抬头望去,便见他不知何时也已与石瑶一并赶到,显然已了解了情况。
“徐温此番布置,看似稳妥,实则亦暴露其怯。北军厉兵秣马,即将南下,他必不会在如此关头行强攻宫禁、弑君溅血,这等自乱阵脚之事,首要选择仍然是欲行挟持架空之想,这便是我们的生机!”
“生机何在?”李星云连忙追问。
司马晦入殿,却并未急着答李星云的问题,而是先仔细听完李嗣骁对于宫外的叙述。
俄而,他眼中精光闪烁,对李星云几人分析道:
“陛下,局势已危如累卵。徐温张颢抢先一步,外设重围,内控宫门,显然是要将陛下困死于此。若待其准备周全,要么于朝会上发难,要么强行破宫擒王,我等皆成瓮中之鳖。而吴王及宗室尽在其手,届时只需以之相胁,我军心必溃,万事休矣。”
“固守待援?”张子凡下意识出声,但话一出口便知不妥。
援从何来?潜伏在黑云长剑都的王庚能否及时响应尚在未知,且皇宫并非坚城,如何久守?
司马晦果然摇头,斩钉截铁道:“守,则必死无疑。陛下,当此绝境,唯有行险一搏,或可于死中求活。”
他走到桌前,摊开城中布局图,语速加快:“徐温虽布下重围,然其心必以为陛下仍蒙在鼓中,正待朝会时自投罗网,绝料不到陛下竟敢率先发难,挥剑直指其咽喉。此正是效仿北朝那位‘以快打快,出其不意’之良机!”
“请先生明示。”张子凡目光灼灼,紧盯司马晦。
“方才天猛星已言,宫内现能调动之宫卫、不良人约八百。若即刻突围,或可一战。陛下可大开宫门,突然杀出,直扑徐温、张颢所在!彼辈此刻多半正在其府邸调兵遣将,自以为稳操胜券,防备必有疏漏。陛下乃天子,持大义名分,如此雷霆一击,必能打其一个措手不及!”
“即便如此……”李星云迟疑了下,“冲出宫去,与徐温街巷血战?届时扬州大乱,敌军围剿,吴王府那边……”
司马晦立即出声将他打断,眼中更有莫名的光芒闪烁,只是言辞恳切道:
“自古非常之事,皆由非常之人行非常之道。陛下可知,昔日北朝那位在汴京时,归德军被抽走,定霸都尚在边地,王彦章、元行钦等虎将亦被外调,身边不过数百人可用,然其最终结果如何?
那位于朱温眼皮底下,仅凭数百亲卫,便敢发动兵变,控制宫禁,擒杀朱友珪,一举奠定大局。彼时,他不过区区一冠军侯,更远不及今日陛下之大义名分,难道不知其中风险?又难道不知朱温旧部不是易与之辈?
然其胜在果断,胜在出其不意,更胜在敢于倾力一搏!其所恃者,非惟兵甲之利,更在‘快’、‘准’、‘狠’三字!陛下今拥近千虎贲,皆百战锐士,更兼大义在手,岂反不如当日之冠军侯,竟要坐困愁城,任人宰割乎?”
司马晦提及萧砚旧事,言语间虽没有太多奉承,但脸上那道激昂之色,那股心潮澎湃感,却分明只恨不能亲历当日汴京之事。
而他这般一个言语,也径直在众人脑海中勾勒出那位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执剑掌控自身命运的盖世身影,不由自主的令人心折。
李星云胸膛剧烈起伏。
困守宫中,上饶、林轩、吴王……所有人都将因他的迟疑而陷入万劫不复。
拼死一搏,纵然希望渺茫,至少……
一旁的张子凡深吸一口气,脸上亦是再无彷徨。
他重重握住李星云的手臂,斩钉截铁道:“李兄,司马先生所言,已是唯一生路!徐温既已毫不留情,你我便再无退路!唯有力战求生,或可护得亲人周全,为江南争一线清明!张子凡愿随李兄征战,万死不辞!”
“主动杀出去?”李星云猛地睁开眼,咬牙道。
“正是!”
司马晦语气斩钉截铁:
“徐温料定陛下顾忌亲情,必以为我等不敢先发,此正是我等可趁之机!陛下持名分大义在手,宫中近千忠勇,皆是以一当十之辈。黑云长剑都中,王庚乃我等内应。一旦动起手来,陛下高举‘诛权臣、清君侧’之旗,城中观望者众,徐温麾下也未必铁板一块。速战速决,直扑贼首,大局可定!”
届时,皇宫这边杀声一起,全城必然震动,看守吴王府的钟泰章、米志诚焉能不分心?张天师那边亦可因此觅得一线救人之机!”
司马晦喘了口气,继续语速极快的出声:
“反之,若陛下困守宫中,则是自陷死地。徐温可从容调集大军、乃至金陵方向的兵马来援。届时重重围困,陛下纵有千般智勇,又如何能抗数万大军?吴王府更是砧板上鱼肉,徐温随时可下毒手!陛下,拼死一搏,尚有生机;坐守待毙,唯有死路一条!百姓之虑,战后我等竭力补偿便是,此刻绝非犹豫之时!”
殿内落针可闻,李星云脸色紧绷,目光扫过众人。
石瑶垂眸不语,姿态却已是默认。李嗣骁眼中战意燃烧,明显只待一声令下。张子凡站在李星云身侧,只是用手轻轻按在他微颤的手臂上。
感受着手臂上挚友传来的力量,李星云只觉一股滚烫的血气直冲顶门,他猛地回身抽出那柄仿制的龙泉剑。
“好!与其引颈就戮,不如血战求存!就依司马先生之策,即刻准备,趁百官候朝时,我等率众杀出宫门,诛杀国贼!”
“谨遵旨意!”四人齐声应道,而后迅速转身离去。
卯时三刻,皇宫前面的广场上,得到朝会通知的文武百官已陆续抵达,三五成群,低声交谈着,有人甚至还不时发出几道笑声,俨然对城中夜中的变动一无所知。
一些敏锐者或许察觉到今日宫门守卫的眼神格外冷厉,气氛不同往常,但也只当是局势紧张之故。
而徐温、张颢等核心党羽久久未曾现身这种事,也没人当回事,所谓权倾朝野,二人向来都是掐着点最后来的。
及至卯时四刻,宫门还未如常开启,官员们才渐渐有些奇怪起来。
不过就在这时,宫门忽然发出“吱嘎”巨响,被缓缓推开一道缝隙,旋即彻底洞开。
李星云的身影出现在门后。
他一身甲胄,手中龙泉剑虽非真品,亦出鞘半尺,青锋逼人。张子凡、石瑶、李嗣骁分立左右,身后是黑压压一片甲士,刀出鞘,弓上弦,持盾而立,鼓鼓杀气瞬间弥漫开来。
百官愕然,嘈杂声戛然而止。
李星云扫过众人,运足内力,朗声开口:
“徐温、张颢二贼,狼子野心,把持朝政,构陷忠良,软禁宗室,祸乱朝纲!今更欲行篡逆之事,挟天子以令诸侯,实乃国之大贼!”
百官顿时哗然,人人色变,不知所措。
“朕既乃江南共主,岂容权奸猖獗?今日,朕当亲讨国贼,以正国法。众卿皆为国家栋梁,此刻便随朕左右,暂避锋芒,待朕诛杀国贼,肃清朝堂,必还江南一个朗朗乾坤!”
话音未落,甲士们已然持盾上前,“护送”着目瞪口呆的百官向宫门内退去,一些见状不妙还欲逃跑的官员,如钱元球、钱元珦等人,更是直接被用刀架住,拽入军阵之中。
在这一过程之中,埋伏在宫门之外占据有利地势的伏兵虽众,却着实未料到李星云竟能识破危局,更没想到他能如此果断的倾巢而出,发动反冲锋。
短暂的惊愕和措手不及后,军官们的呼喝声、兵刃出鞘声、弓弦震动声顿时响成一片。
“拦住他们!”
“放箭!”
瞬间,箭矢破空之声凄厉响起,数十支羽箭攒射而来。盾牌手迅速上前,护住李星云及前方官员。笃笃声一时间不绝于耳,有数名躲闪不及的官员不慎中箭,惨叫着倒地。
而大队伏兵亦是从街巷中涌出,仓促结阵,一名裨将同时厉声喝道:“陛下受奸人蒙蔽,尔等休要自误,放下兵器!”
“杀!”李星云却只是猛然挥剑前指。
李嗣骁一马当先骤然掠出,手中横刀泼洒出一片血光,悍然撞入前方有些混乱的敌军队列中。精锐宫卫亦是结阵紧随,向着长街那头发起冲锋。
瞬间,两股洪流便在皇城前并不宽阔的街巷中猛烈地撞击在一起。
先是金铁交鸣的巨响猝然爆发,而后便见一股股鲜血紧随其后的迸溅开来,混入泥泞的雨水中,将青石板路染成暗红色。刀剑铿锵的撞击声,长矛折断的脆响,垂死者的哀嚎,怒吼与咒骂,混杂在一起,让人分不清敌我。
宫卫到底是抢占先手,皆是李星云和张子凡精选培养一年的悍卒,又有不良人高手混迹其中,个人武勇与配合远胜寻常军卒,此刻更是抱定了必死之心,攻势凶猛无比。一时间,竟将兵力占优的徐温军杀得节节后退,向着预定方向凿进!
然而,徐温和张颢既已决心兵变控制皇帝,布置可谓是层层叠叠。
最初的混乱过后,更多的兵马从四面八方的小巷中涌出,试图合围,尸体很快堵塞了狭窄的街巷,但一具尸体刚刚倒下,便很快就被后来者踩入泥水,继续搏杀。
与此同时,徐温与张颢已在府邸披挂整齐。闻听前方战报,徐温脸上先是闪过几分诧异,随即冷笑一声。
“困兽之斗,垂死挣扎罢了。传令,调右营压上,堵住西面巷口。命弓弩手占据两侧高地,无差别覆盖。再令各军封死城门,全力合围,务必将其绞杀在城中,除却皇帝本人外,余者不必留活口。”
“倒是小觑了这小儿,竟有几分血性。也好,省了某家入宫去擒他。”张颢嗤笑一声,进而提起他的长柄陌刀。
“某家亲自去前边督战,看这黄口小儿能猖狂到几时!”
“张兄且慢。”徐温抬手阻止,淡然发笑,“杀鸡焉用牛刀。况且,诛心……有时比杀人更有效。”
他侧头对身边亲随低声吩咐了几句,亲随领命匆匆而去。
不多时,已换上一身干净的布袍,头发也稍作梳理的李嗣源被带了上来。
徐温看着他,淡淡道:“李公,你说的话,是时候让所有人都听一听了。尤其是……让那位谋反的皇帝,和他的张侍郎,听得清楚。”
李嗣源嘴角扯出一笑,深深一揖:“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城中激战犹烈,徐温的府邸临近皇城,又有李嗣骁和石瑶两个超强战力作为突破口,宫卫竟是瞬间杀穿因为分散四面而来不及汇合的徐温军,直趋府邸而来。
更多的兵马则死命朝着此间赶来,从各条巷道中涌出,试图合围。箭矢从高处不断射下,宫卫军虽尽皆配备圆盾,却仍然难免受到了不小伤亡,攻势稍稍减缓。
李嗣源被带至府邸的望楼窗前,此处视野开阔,恰好能俯瞰前方一片混乱的战场,声音也能借势传远。
他便正好看见张子凡正挥扇杀入人群之中,格开一支流矢,而后对着徐军高喊:“徐温、张颢贪墨军饷、培植私兵、架空君上,罪证确凿!今日陛下拨乱反正,尔等还要助纣为虐吗!”
徐温和张颢同样在门楼上听得清楚,只是冷笑。
见徐温微微颔首,李嗣源便深吸一口气,强压下身体的不适,声音尖厉的划破战场喧嚣,传向前方:
“李星云!你这欺世盗名之徒!还要装到几时?!”
这一声厉喝,让战场为之一静。无数道目光,无论是厮杀的士兵还是远处惊恐观望的官员百姓,都下意识地望向声音来处。
李星云挥剑杀翻一名敌兵将校,闻声猛的抬头,待看到李嗣源的身影时,瞳孔骤缩。
“李星云,张子凡!尔等勾结北寇,欲献江南以求富贵,卖国求荣,还有脸面说什么拨乱反正?尔之妻室、师妹,早已是萧砚榻上玩物,今又作为晋身之阶献之为质,当徐相和张司徒不知么?徐相麾下精兵早已出动,已将那二女擒回!尔等已是众叛亲离,穷途末路,还不速速跪降!”
李嗣源放声长笑,复而眯眼道:“若尔等还欲执迷不悟,你之皇后、师妹,还有那腹中的孩子……下场如何,还用本座多说吗?!哦,还有那位龙虎山的祭酒真人……啧啧。””
李星云只觉得眼前猛地一黑,气血逆冲之上,耳边嗡鸣作响,手中剑势一乱,险些被侧面刺来的一根长矛捅中,幸亏身旁的李嗣骁及时挥刀格开。他踉跄一步,一口鲜血涌上喉头,又被他死死咽下,双目瞬间赤红如血。
“上饶……林轩……”他喃喃自语,心脏一时疯狂心悸,几乎痛得无法呼吸。
而张子凡更是如遭晴天霹雳,身形猛地一僵,脸色瞬间惨白如纸。
他与张玄陵夫妇相认后,虽一直没唤过二人父亲母亲,但也确确实实感受到了二人对他的父母柔情,多年生长于通文馆那种环境,面临此等父母亲情,他岂能真的没有动容?
若非李嗣源这一关迟迟过不去,他又如何能耽误到今日还未能真正的认祖归宗?
可就是此人,就是这个一直让他下不了决心的义父,却偏偏在他最薄弱的地方,在他最需要的地方,狠狠捅了一刀,甚至可能觉得不够狠,还要在伤口处搅动一番,生怕他这个义子感受不到昔日的父子恩情。
这一瞬间,张子凡仰天发出一道悲愤嘶吼,手中铁扇疯狂挥动,内力外放,竟直接斩下数颗头颅,而后便不顾自身安危的向前猛冲,仿佛要将眼前一切敌军连同那望楼上的身影一同撕碎。
李嗣源看见义子如此模样,心中那份对张子凡当初不愿救他的恨,此时尽数转为快意,只是继续笑着:
“凡儿,为父早就教过你,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更要斩草除根。你终究……还是太嫩了些。”
“李嗣源——!”张子凡嘶吼出声,“你这畜生!戕害我生身父母,夺我人生,如今更助纣为虐,污人清白!我张子凡今日与你恩断义绝,不死不休!”
“张子凡,切勿中计!”
石瑶冷声急呼,挥袖拂开两名敌兵,紧紧护在他身侧,而后又看向李星云:“休听这无耻老贼乱语,许真人武功高强,定能护得皇后与陆姑娘周全!陛下,诛杀国贼,方有生机!”
李星云受此刺激,胸中郁积的怒火轰然爆发,双眼赤红,发出一声低吼,竟不顾身前刀剑,手中龙泉剑的仿品亦是一时光华大盛,猛向前冲去。
麾下宫卫见李星云身先士卒,士气当即一振,狂呼着跟随冲杀,竟将徐军防线又撕开一道口子。
张子凡也红了眼,折扇开合间劲风呼啸,全然不顾性命,只攻不防。
张颢在门楼上看得大怒,也不顾什么要抓活的了,当即厉声咆哮:“李星云,你这昏君!勾结外敌,还有脸面妄称讨逆?众将士听令,诛杀昏君者,赏万金,封侯爵!”
双方主帅隔空对骂,手下军士更是舍生忘死的搏杀在一起。街巷狭窄,大军难以展开,战斗便瞬间演变成最直白的消耗战。
尸体层层叠叠,堵塞道路,后来者只能踏着同袍或敌人的尸身继续向前。
——————
几乎是同一时间,皇宫与徐温府邸的方向杀声震天,也彻底惊动了扬州城各方。
吴王府外,重兵围困之下,气氛本就剑拔弩张。这突如其来的全城大乱,让守军间顿时泛起一阵不安的骚动,士兵们面面相觑,交头接耳,注意力都不由自主的飘向杀声最炽的方向。
负责守府的左监门卫将军钟泰章,与徐温麾下另一员以勇悍著称的骁将米志诚急步冲出府门。
二人极目远眺,但见城中多处火起,黑烟滚滚,那鼎沸的人声、兵刃撞击声虽隔了数重街坊,却依旧清晰可闻,竟似有好几处战场,真伪难辨,故一时之间,二人的面色俱是惊疑不定。
“怎么回事?不是说朝会上才……”米志诚一手按着刀柄,焦躁的原地踱步。
钟泰章脸色凝重:“怕是生变了。”
二人正犹豫间,几名身上带血,衣着像是徐温府中家奴模样的人仓皇跑来,远远便嘶声大喊:“钟将军!米将军!大事不好!那昏君……那昏君不知使了什么妖法,竟从宫里杀出来了,正猛攻相府!徐相那边人手吃紧,命二位将军速速率精兵去援,迟了就来不及了!”
几乎是同时,城中又有多处突然火起,更有阵阵喧哗从不同方向传来,隐约能听到“徐温已死!”“天子肃清朝野,降者不杀!”的呼喊声,实在杂乱,让人分不清真假。
钟泰章和米志诚脸色剧变,互相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疑与惶恐。
“放屁!李星云那小儿哪来的大军能反扑?”米志诚本能的怒骂一声,压根就不信这些家奴所言。
钟泰章却在沉吟片刻后,咬牙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主公若真有闪失,你我皆死无葬身之地。你带一半人马留守王府,绝不可让吴王那老儿有失,这可是徐相最后的护身符!我带另一半人立刻去相府方向查看接应!”
说罢,不待米志诚再多言,钟泰章便迅速点起麾下最为精锐的一部兵马,急匆匆朝着徐温府邸方向疾驰而去。
米志诚心下惶惑不安,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强压焦躁,厉声呵斥部下收缩防线,提高戒备,一双虎目警惕扫视着周围任何风吹草动。
然而,就在王府守军因主将分兵、人心浮动、注意力被正面骚动吸引之际,数条如同鬼魅般的黑影,已借着这全城大乱,自王府后院高墙悄悄翻入,落地无声。
为首者,正是张玄陵,他身后紧随着十余位天师府精锐弟子与不良人中的好手,个个身形矫捷,气息内敛。
城中惊变骤起,张玄陵虽未能尽窥全貌,却也知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他当即决断,令预先埋伏在城中各处的弟子与人手,依计在多处点火并鼓噪,进一步制造混乱,牵制敌方视线。
而此番潜入王府后,一行人依着早已勘探摸熟的路线,利用木亭阁遮掩,快速向软禁吴王的内院潜行。
沿途若遇到巡逻小队,皆被以天师府精妙手法瞬间制伏,或点穴,或击晕,过程干净利落,未发出多大响动。
然而,就在他们堪堪接近目标院落时,王府正面方向却突然传来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撞门声以及守军惊慌的呼喝。
“顶住!顶住大门!”
“不准退!”
米志诚本人惊怒交加的咆哮声,在这混乱之中,格外突出。
只见王府正门处,一支精锐甲士正猛攻大门,更令人惊异的是,攻府军队中,一名身着甲胄,手持长枪,跃马扬威的青年将领,其容貌竟与李星云一般无二。
“那是,皇……皇帝?”府门处一些眼尖的守军兵卒失声惊呼,顿时引起一片哗然与混乱。那马上的将领,无论面容、身形,竟真的与扬州城的那个皇帝别无二致。
若说普通军士还可能认错,但米志诚在门楼上却是看得分明,心头霎时如遭重击,巨震之下,竟生出几分恍惚与难以置信,一时进退失据。
“皇帝”亲至攻府?那徐相那边……?
这一愣神间,王府守军军心已呈动摇之态。
而门外围攻的兵马极为悍勇,又是蓄势突袭,顷刻间便撞开府门,撕开了外围防线,如潮水般涌入院内。米志诚被亲兵护着,且战且退,心中又惊又怒,见那“皇帝”容貌,更是莫名胆寒。
勉强与对方中的高手厮杀数合后,米志诚见部下溃散,心知大势已去,目眦欲裂之下,凶性大发,厉喝一声“保护吴王”,径直大退。
其人实则却是抽刀转身,意图带亲兵退往内院,行那鱼死网破之举。
米志诚想的清楚,即便身死,也要挟持或杀害吴王宗室,让吴王给徐温陪葬,绝不能让其完好落入对方手中。
可他刚退入通往后院的廊道,便见一位老道须发微张,眸中精光湛然,拦住了去路。
“米志诚,休得再造杀孽!”
米志诚欲杀吴王心切,更兼败退之怒,狂吼一声,手中长刀带着凄厉的风声,直劈张玄陵面门,势大力沉,显是搏命之击。
张玄陵不闪不避,右手并指如剑,虚划半圆,竟隐隐有淡紫色电光流转,发出细微的噼啪声。
随着他一声低喝,那萦绕指尖的紫电骤然勃发,后发先至,悍然撞在米志诚的刀锋之上。
一声如同闷雷炸响般的巨声轰然迸发。
米志诚只觉得一股难以想象的巨力顺着刀身狂涌而来,其中更夹杂着一股灼热酥麻的奇异劲力,瞬间穿透他的护体罡气,直侵经脉脏腑。
他虎口迸裂,长刀几乎脱手,整条手臂乃至半边身子都被震得酸麻剧痛,气血翻腾不休,脚下踉跄着连退数步,脸上充满惊骇之色。
“雷法……汝是天师府……”
张玄陵并不答话,更不容情。步法再变,身形如鬼魅般贴近,左掌朝着米志诚轻飘飘拍出,掌中更是电光大作,直刺人眼。
“噗!”
后者如遭天罚,护体罡气彻底溃散,一口鲜血狂喷而出,整个人倒飞出去,重重撞在廊柱之上,筋骨断裂之声清晰可闻,待落地后已是气息奄奄,在死之前,眼中都兀自残留着难以置信的惊愕与恐惧。
张玄陵缓缓收掌,拂袖而立,周身流转的淡紫电芒渐渐隐去。几名欲上前救援米志诚的亲兵,也被天师府弟子迅速拦住格杀或驱散。
内院中,吴王杨渥及一众宗室早已被外面的喊杀声和近在咫尺的搏斗吓得面无人色,瑟瑟发抖的聚在一起,如同待宰羔羊。
突然,院门被人猛地推开,张玄陵率先步入,急声道:“吴王勿惊,贫道张玄陵,奉中原天子之命,特来救你等逃出苦海!”
杨渥等人如同溺水之人抓到浮木,哪里还管张玄陵是奉谁的命,几乎要哭出来,颤声道:“仙长,仙长!快、快带我等离开这是非之地!”
就在此时,那容貌酷似李星云的将领已率军肃清前院,踏入内院。他目光扫过现场,迅速落在被天师府弟子护在中间,尚且还惊魂未定的吴王身上。
他脸上立刻浮现出关切与带着愧疚的笑色。
“泰山大人受惊了,小婿来迟。城中奸党作乱,险些危及大人安危,幸赖将士用命,张天师支援,已被小婿率军平定大部,特来护卫大人周全。”
他快步上前,对一旁略显几分错愕,正皱眉看着自己的张玄陵颔首点头,然后道:“有劳天师。此处交由朕便是,请天师协助肃清残敌,稳定局面。”
杨渥看着女婿,听着那熟悉的声音,又见其带来的兵马击溃了守军、救了自己,顿时老泪纵横,激动得难以自持,仿佛找到了主心骨:“好…好,星云……不不,陛下,你来了就好,来了就好啊!这些乱臣贼子,真是,真是……”
而张玄陵眉头微蹙,盯着假李,能隐约察觉其气息步伐与李星云略有细微差异,但形貌声音却又几乎无可挑剔。
思虑之下,他压下疑虑,眼下局势危急,只得顺势道:“国主及时赶到,实乃万幸。”
假李微笑着安抚着杨渥,又低声与张玄陵交谈一二,全无半分破绽。
待离开此间,假李随口找了个由头支走了张玄陵,亦身着甲胄的镜心魔便快步走至他身侧,低声道:“殿下,此间已尽在掌握。”
假李微微颔首,目光似是不经意的扫过一旁的张玄陵,以及地上米志诚的尸身,笑容依旧和煦,又眺望着仍在大乱的扬州城,仿佛在审视自己即将到手的战利品。
——————
江北。
浩瀚长江,笼罩在漫天雨雾和翻滚的浓云之下。风更急,雨更骤,浪涛汹涌,拍击着堤岸,发出雷鸣般的轰响。
北岸,无数营寨连绵起伏。江面上,艨艟斗舰、楼船走舸,密密麻麻,几乎覆盖了整个视野。
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船帆正在依次升起,饱受风鼓。
岸边的开阔地上,黑压压的步兵方阵、骑兵队列亦在肃整队列,有条不紊的登船,无数兵甲反射着天光,虽在雨中,却自有一股冲天的杀气弥漫开来。
中军最大的楼船之上,王彦章单膝跪地,他面前,一名锦衣卫正在宣读由汴京八百里加急的诏令,宣读完毕,复而又呈上半块虎符。
王彦章待余仲、史弘肇、王先成等诸将验看无误后,霍然起身,目光如电,扫过江面上密如芦苇的战船,扫过岸边肃立如林的铁甲士卒。
“陛下有旨——”
他声如洪钟,放声长喝:
“平南之时,就在今日!”
“擂鼓!进军!”
令旗挥下。号角长鸣,声裂长空。
咚!咚!咚!咚!
下一刻,江北沿岸,上百面牛皮战鼓被力士同时擂响。鼓声沉重、浑厚、激昂,如同巨人的心跳,瞬间压过了风雨江涛之声,震撼着天地。
江面上。
千帆竞渡,万桨翻波。
楼船破浪,战舰争流。
“全军——
渡江!”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87426/6374437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