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须正视客观问题存在
推荐阅读:七零:被换亲后我成了人生贏家、我和老婆都是穿越的、斗破:紫霄雷帝、无敌后,在诸天开始找乐子、斗罗:比比东虐养后,古月娜呵护、龙珠:赛亚人的诸天美食之旅、这阴间地下城谁设计的!、帝秦设计师、全职之最强狙神、谍战生存指南、
第205章 须正视客观问题存在
李念看著向他站著行礼的三千多人,摇头道:“此礼,李某实受之有愧!诸位还请入座!”
他不过是占了来自歷史下游的便宜,真论及智慧天资,他在这些人中未必能排到中游。
但李念话落,眾人却未动,只依旧道:“请公子受我等一拜!”
真是一群相当朴实的人。
诸子不虚偽,百家不虚偽,秦汉时学这些的人很多也不虚偽。
哪怕是提出“全性保真”、“人人不损一毫”思想的杨朱也不虚偽,是后来才逐渐歪了。
像某动漫里的某个门派,就纯属瞎理解杨朱的思想,打著杨朱的旗號到处为非作歹。
要是杨朱能在那动漫里復活,一定会亲手毙了这帮混帐:老夫的学说是教你们打家劫舍,损人利己的?
“人人不损一毫”既是不损自己一毫而利天下,但也是不损別人(天下)一毫而利己,没有不损己利人,那就可以损人利己之意。
春秋尚未走远,因此生在战国末的很多人也继承了诸子和先贤的那种风骨,以诸子为榜样,远没有后来人那么狡诈虚偽。
就像酈食其,在面对齐王田广威胁时也不曾畏惧,说出“举大事不细谨,盛德不辞让。而公不为若更言!”,遂被烹杀。
见到这些人如此坚持,李念更觉受之有愧,但这种情形,他如果拒绝,这些人恐怕还会坚持,只得道:“诸位请坐,李某受诸位之礼!”
眾人这才重新落座,开始根据李念讲说的內容討论。
半个时辰后,伴隨著一声“当”响,眾人停止了討论,在那大考时都养成条件反射了,听到这声音就会忍不住停下正做的事。
李念道:“现在开始,可以提问,为保证提问有序,从左边开始。”
话落,位於最左的一批考生中有人起身:“公子所言『书同文,言同语,字同义』確实极好,可依公子之意,是要废天下其他之字、其他之言?若有人不遵,又当如何?”
李念道:“地方之言可不强制废除,依旧可作为当地方言沿用,但必须得学习大秦所定语言,文字须得废除,只能使用所定文字!”
“此为政令,若不遵从,视为犯律!”
废除当地语言是不现实的,至少在大秦这时不好做到。
因为语言是比文字使用更频繁的交流工具,且这时代大多人根本不识字,要是强行废了当地的语言,当地人要如何交流?靠脑电波?
即使想要废除,也要等大秦“普通话”普及到一定程度时才可。
但此时只能採取当地方言和“普通话”並行的政策,在允许当地人用当地方言时,也要让他们学习大秦“普通话”。
何况,李念觉得留下当地方言也没什么不好,像他来自的蜀省,蜀省话多有特点,祝福別人祖宗的“日你个仙人板板”,夸奖人聪明有才气的“你个宝气”。
倒是废除文字没这么大影响,毕竟当今遍地是文盲,没几个读书人,废不废原先的文字对当地人没太多影响,反正也不认识。
提问的这人並未坐下,而是又提出了一问题:“公子所言编那教材,是要將择百家中优者录入其中,敢问优劣以何为准,哪家之学可入,哪家之学不可入?”
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也是到此的百家眾人最关心的问题:你怎么评判百家学说的正確与否,你要选择其中哪些入教材?
李念道:“爱国忠君为优,遵纪守法为优,引人向善为优,文明先进为优,尊重真理为优,维护国家民族统一为优……反之则为劣!”
“至於哪家之学可入,哪家不可入,须得进行甄別商议再定。”
“百家的学说思想都不错,但在学之时,常会忽略学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局限性之一,开创百家的诸子所处之时与我等现所处之时已经不一样了。”
“即使诸子在我等这个时代,他们所思所想也未必会与他们当时相同,我等又岂能完全以他们的学说套用在此时?”
李念並未说诸子的思想不对,只是提出时代不同,学的人不可呆板地用诸子的学说。
诸子的学说不错,可如果使用的人不对、使用时间和环境不对,一样会造成不好的后果。
“局限性之二,诸子之学说无疑都想让天下更美更好,然在一定时期內达不到,如人人勤劳友善可致天下大同,但实际上,我们可看到有懒人和恶人的存在。”
“因而在实现诸子愿景的过程中,必定有一个阶段,懒人和恶人会存在,且將长期存在。”
“我们便须思考在这个懒人和恶人长期存在的阶段该怎么做,该如何渡过这个阶段,达至天下大同。”
“而不是想著靠诸子的思想学说一下便能跳过这个阶段,直接到达天下大同的最终目的。”
诸子学说几乎都是好的,终极目的都是大同世界,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墨家,可实现大同的过程有问题存在,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某些人常会忽略问题,想直接达到最终的结果。
李念提出的这两个局限性让很多人陷入思考,尤其几个主流学派眾人。
自春秋开始,诸子提出新的治世思想,他们这些后辈弟子却在实践时常会感到力不从心,还离诸子想实现的那个世界越来越远,让他们有时自己都会怀疑是自己做的不对,还是学派学说出了问题?
其中尤以墨家为最,儘管现在依旧被认为是当世显学之一,但很多人都能看出,墨家已经没落。
为什么会没落,不復兴盛之时呢?
他们曾想过可能是墨子的学说有问题,也可能是他们没严格按照墨子所说去做。
今日,李念告诉他们,墨子学说没问题,他们也按照了墨子所言去做,只是实现学说中所描绘世界的过程中出了问题。
那个世界不是一蹴而就可以达到的,要论证分析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並提出解决办法,徐徐图之,方可达到。
有人认为李念所言有理,也就有人並不认可李念之言,甚至认为李念是一派胡言。
(本章完)
李念看著向他站著行礼的三千多人,摇头道:“此礼,李某实受之有愧!诸位还请入座!”
他不过是占了来自歷史下游的便宜,真论及智慧天资,他在这些人中未必能排到中游。
但李念话落,眾人却未动,只依旧道:“请公子受我等一拜!”
真是一群相当朴实的人。
诸子不虚偽,百家不虚偽,秦汉时学这些的人很多也不虚偽。
哪怕是提出“全性保真”、“人人不损一毫”思想的杨朱也不虚偽,是后来才逐渐歪了。
像某动漫里的某个门派,就纯属瞎理解杨朱的思想,打著杨朱的旗號到处为非作歹。
要是杨朱能在那动漫里復活,一定会亲手毙了这帮混帐:老夫的学说是教你们打家劫舍,损人利己的?
“人人不损一毫”既是不损自己一毫而利天下,但也是不损別人(天下)一毫而利己,没有不损己利人,那就可以损人利己之意。
春秋尚未走远,因此生在战国末的很多人也继承了诸子和先贤的那种风骨,以诸子为榜样,远没有后来人那么狡诈虚偽。
就像酈食其,在面对齐王田广威胁时也不曾畏惧,说出“举大事不细谨,盛德不辞让。而公不为若更言!”,遂被烹杀。
见到这些人如此坚持,李念更觉受之有愧,但这种情形,他如果拒绝,这些人恐怕还会坚持,只得道:“诸位请坐,李某受诸位之礼!”
眾人这才重新落座,开始根据李念讲说的內容討论。
半个时辰后,伴隨著一声“当”响,眾人停止了討论,在那大考时都养成条件反射了,听到这声音就会忍不住停下正做的事。
李念道:“现在开始,可以提问,为保证提问有序,从左边开始。”
话落,位於最左的一批考生中有人起身:“公子所言『书同文,言同语,字同义』確实极好,可依公子之意,是要废天下其他之字、其他之言?若有人不遵,又当如何?”
李念道:“地方之言可不强制废除,依旧可作为当地方言沿用,但必须得学习大秦所定语言,文字须得废除,只能使用所定文字!”
“此为政令,若不遵从,视为犯律!”
废除当地语言是不现实的,至少在大秦这时不好做到。
因为语言是比文字使用更频繁的交流工具,且这时代大多人根本不识字,要是强行废了当地的语言,当地人要如何交流?靠脑电波?
即使想要废除,也要等大秦“普通话”普及到一定程度时才可。
但此时只能採取当地方言和“普通话”並行的政策,在允许当地人用当地方言时,也要让他们学习大秦“普通话”。
何况,李念觉得留下当地方言也没什么不好,像他来自的蜀省,蜀省话多有特点,祝福別人祖宗的“日你个仙人板板”,夸奖人聪明有才气的“你个宝气”。
倒是废除文字没这么大影响,毕竟当今遍地是文盲,没几个读书人,废不废原先的文字对当地人没太多影响,反正也不认识。
提问的这人並未坐下,而是又提出了一问题:“公子所言编那教材,是要將择百家中优者录入其中,敢问优劣以何为准,哪家之学可入,哪家之学不可入?”
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也是到此的百家眾人最关心的问题:你怎么评判百家学说的正確与否,你要选择其中哪些入教材?
李念道:“爱国忠君为优,遵纪守法为优,引人向善为优,文明先进为优,尊重真理为优,维护国家民族统一为优……反之则为劣!”
“至於哪家之学可入,哪家不可入,须得进行甄別商议再定。”
“百家的学说思想都不错,但在学之时,常会忽略学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局限性之一,开创百家的诸子所处之时与我等现所处之时已经不一样了。”
“即使诸子在我等这个时代,他们所思所想也未必会与他们当时相同,我等又岂能完全以他们的学说套用在此时?”
李念並未说诸子的思想不对,只是提出时代不同,学的人不可呆板地用诸子的学说。
诸子的学说不错,可如果使用的人不对、使用时间和环境不对,一样会造成不好的后果。
“局限性之二,诸子之学说无疑都想让天下更美更好,然在一定时期內达不到,如人人勤劳友善可致天下大同,但实际上,我们可看到有懒人和恶人的存在。”
“因而在实现诸子愿景的过程中,必定有一个阶段,懒人和恶人会存在,且將长期存在。”
“我们便须思考在这个懒人和恶人长期存在的阶段该怎么做,该如何渡过这个阶段,达至天下大同。”
“而不是想著靠诸子的思想学说一下便能跳过这个阶段,直接到达天下大同的最终目的。”
诸子学说几乎都是好的,终极目的都是大同世界,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墨家,可实现大同的过程有问题存在,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某些人常会忽略问题,想直接达到最终的结果。
李念提出的这两个局限性让很多人陷入思考,尤其几个主流学派眾人。
自春秋开始,诸子提出新的治世思想,他们这些后辈弟子却在实践时常会感到力不从心,还离诸子想实现的那个世界越来越远,让他们有时自己都会怀疑是自己做的不对,还是学派学说出了问题?
其中尤以墨家为最,儘管现在依旧被认为是当世显学之一,但很多人都能看出,墨家已经没落。
为什么会没落,不復兴盛之时呢?
他们曾想过可能是墨子的学说有问题,也可能是他们没严格按照墨子所说去做。
今日,李念告诉他们,墨子学说没问题,他们也按照了墨子所言去做,只是实现学说中所描绘世界的过程中出了问题。
那个世界不是一蹴而就可以达到的,要论证分析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並提出解决办法,徐徐图之,方可达到。
有人认为李念所言有理,也就有人並不认可李念之言,甚至认为李念是一派胡言。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88921/6312039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