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都市小说 > 帝秦设计师 > 第514章 遗臭万年,流芳百世(北宋历史)

第514章 遗臭万年,流芳百世(北宋历史)

推荐阅读:快穿:谁会跟任务目标动感情啊?我的酒壶能修仙洪荒:剑斩百万仙,你管这叫酒鬼一剑擎天龙头至尊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从宇宙奇点回来的四合院局外人从魔禁开始跑团诸天无限长生炼器师直播科普:开局获得响雷果实

    第514章 遗臭万年,流芳百世(北宋历史)
    “金兵撤退后,赵构暂时没了外患,但内乱又生!”
    “据史书记载,到了杭州后,赵宋将领苗傅、刘正彦因对王渊和宦官康履等人不满,于建炎三年三月初五以王渊与宦官谋反为由发动兵变,杀王渊,逼赵构交出康履等人,并逼赵构退位,将皇位传给太子,让孟皇后垂帘听政。”
    “面对苗傅、刘正彦的兵锋,赵构只得答应下来,退位成了太上皇。”
    但始皇等人知晓赵构成为太上皇只是暂时,其必然成功复位。
    果不其然,只听李念接着道:“可惜苗傅、刘正彦没能直接杀了赵构,要是两人手起刀落,杀了赵构这狗东西,兴许赵宋能走上另一条路。”
    “苗傅、刘正彦之所以兵变,按某些说法是不满权臣王渊挪用战船为官宦康履运送财物,当时正值渡河之时,渡河的船只用来运送士卒还不够,这帮人还用来装财物,遂心生怨恨,暴起兵变。”
    这是真不当人,前线吃紧,后方紧吃,船只不用来载士兵渡河,反而用来卡自己的财货,根本没将士兵的性命当回事。
    大头兵、丘八嘛,多的是,死一死也没啥,咱的财货可不能失了,是赵宋那帮狗东西能整出来的活。
    而他们不给士卒们活路,那士卒们也就不给他们活路,可惜古时的皇权还是太权威神圣,没能杀赵构。
    “也有人认为和赵构南逃有莫大关系,这两位及其麾下将领皆是北人,本就不愿随赵构南下,却被赵构硬给带到南方,且在渡河时,康履等人宁愿用船拉财货,也不拉他们渡河,新仇旧恨加一起便促成了这次兵变!”
    “但苗傅、刘正彦等人根本不敢杀赵构,杀了赵构也难以处理,这场兵变便注定了失败。等吕颐浩、刘光世、王德、韩世忠等人带兵过来勤王,苗刘二人只剩败亡一途。”
    “在经历过这场兵变后,赵构离开杭州,继续南逃,于五月初八抵江宁。”
    听到在兵变之危解除后,赵构还继续逃,蒙恬颇有些无语:“还逃?”
    这究竟是有多怂,多害怕金人?
    比他祖宗、比他爹都能逃,干脆改名叫“赵逃逃”、“赵跑跑”好了。
    这厮就不应该当皇帝,应该让他去做信使,肯定能不远千里万里,将消息给送达。
    李念笑道:“只要还有地方,赵构就能继续逃。赵构也不愧是‘完颜构’,知晓金人对他很上心,不提前逃,还真有可能给金人逮住。”
    “同年七月,金人又出兵了,此次的金兵由完颜宗弼率领,分三路伐宋。听到金人又来了后,赵构一边派人继续去向他的金国爹求和,一边继续南逃。”
    始皇等人对赵宋这些皇帝的操作已经有些麻木了,要是这帮狗东西突然硬气起来,主张跟金人交战,他们反倒会感到意外。
    只是这赵宋皇帝为何这般没骨气?
    “金人的意图也很明显,灭掉赵宋、捉拿赵构,哪会同意赵宋求和?在金人的兵锋下,赵构先是从江宁逃到越州,得到宋军败于金人的消息后,又赶紧从越州逃到明州。”
    “等金人攻陷杭州,也即临安后,又从明州逃向定海,接着又从定海乘船渡海,逃到昌国……”
    听着赵构逃的这些地方,给王贲也整无语了,感慨道:“若诸国运动会有逃跑这一项,赵构必为魁首!”
    “但即便被金人追着杀,赵构想向金人求和的意愿不改,可金人还是没有接受,继续到海上追击赵构,赵构则继续逃到台州、温州!”
    “完颜宗弼率领金军,本是为捉拿赵构而来,却没想到他们‘搜山检海’,还是没能抓住赵构。”
    金人真是拼了老命去抓赵构,可硬是逮不住这条滑溜的泥鳅。
    金人也很无奈啊,“搜山检海”可不是说说,他们是真从陆上追到了海上,还能怎么办嘛?
    “金人出兵的时日已久,且所掠颇丰,完颜宗弼决定退兵,但金人在撤兵途中,遭受宋人阻击,在黄天荡一战之中,金人被困住,完颜宗弼都差点为韩世忠所俘。可惜最终还是没能困住金军,给其等突围而去!”
    倒是听了金人给围住,甚至金帅差点被捉后,蒙恬笑道:“看来这金人女真并非如传言那般绝不可胜,赵宋一方也有能人。”
    李念道:“赵宋能人并不少,像韩世忠、岳飞、吴玠、刘光世都是有能力领军与金人交战,并胜之的将领。”
    “尤其岳飞,若非赵构等人掣肘,以其能有很大可能击败金人,收复故土。后世有人觉得把赵构换成刘禅,岳飞也将能做成这些事,可无奈坐在皇位上的是赵构!”
    刘禅,始皇等人知道,就是那魏蜀吴三国时蜀国的皇帝,其天生才干有缺,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
    但就是阿斗放在赵构位置上,也能比赵构做的好,可想而知赵构是个什么狗东西。
    “在金人退兵后,赵构才从海上返回,驻留于越州,于次年改年号为‘绍兴’,并将越州升为‘绍兴府’。但赵构并未一直在绍兴府,于同年十一月下旨移驾临安。”
    “在此期间,那位遗臭万年的秦丞相也从金人那里归来。”
    “流芳百世”是青史留名的褒义词,可“遗臭万年”则是贬义词,还是绝对的贬义,代表这个人的恶臭名声已不可改,将生生世世传下去,为后人共知。
    这位姓“秦”的赵宋宰相做了啥腌臜事,能遗臭万年?
    “秦桧这个人在年轻时,还挺有抱负理想,但在被金人掳到金营中后,便从人变成了牲畜。”
    在许多人的认为中,秦桧是软怂胆小、只敢卑躬屈膝向金人求和的代表人物之一,可在北宋末年时,秦桧却是个主张对金人强硬,反对赵宋向金人割地的忠直之臣。
    这跟民国时的汪某有些像,汪某早年时是“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革命者,到后来就成了“曲线救国”的狗汉奸。
    “应是金人的残暴和在靖康之耻中的经历让秦桧发生了转变,但这不是他当狗汉奸的理由。”
    “秦桧和赵构一样都曾到金人那出使过,还都畏惧金人,与赵构自然能尿到一处去。赵构畏金想议和,秦桧畏金也力主议和,好似两头喜食粪便的虫豸,成功找到了同类。”
    “秦桧虽和赵构有不少共同处,但秦桧提出的一个策略让赵构很不满。秦桧对金人的畏惧还在赵构之上,因而他在提出与金人议和之时,曾向赵构献策,称应当‘南人归南,北人归北’!”
    王绾听后,转念便明白秦桧协议策是从哪得罪了赵构,笑道:“秦桧之策应是想让金国主北,赵宋主南,不管北方是否有赵宋故土,都归于金国,而赵宋南方之土才为赵宋所有,等若认同金人占领北方宋土。”
    “这是讨好金人,与金人求和之策。可秦桧未想赵构身为君王,若真答应此策,那北边之地就与赵宋无关,其哪能愿意?”
    “且赵构及一些赵宋大臣出身于北,倘若‘北人归北,南人归南’,岂不是说赵构也得归于北方?”
    哪怕赵构真有将北方全割给金人,赵宋只据南方的想法,也不能用“北人归北,南人归南”这种说法。
    李念道:“所以,秦桧被赵构给罢了相,甚至称永不复用,但赵构后来还是起复了秦桧,因为他要与金人议和,起复秦桧,不仅能用秦桧去为他议和,还能让赵宋军民明白其求和之意。”
    “金国一方,在完颜宗弼率军对赵构‘搜山检海’之后,金人一方也发现了要想灭亡赵宋,靠直接出兵南下抓赵宋皇帝不靠谱,须得一步步来。”
    “金人想灭南宋,就得先将蜀地给打下来!”
    听闻这句话,始皇等都点了点头,因为这也是大秦灭六国的一步。
    “但金人在蜀地碰到了一根钉子,吴玠,此人不为南宋中兴四将之一,可其军事能力相当厉害,将金人的‘图蜀’大计粉碎,让金人不仅没能攻下蜀地,反而在此损兵折将。”
    “吴玠等人让金人没能在其军事实力最强盛时攻下蜀地,进而攻取南宋,金人之后再想灭宋便更难有机会。”
    一般而言,刚开国的王朝,进取心和兵锋最盛,在这时没能拿下敌国,之后就更难。
    吴玠便起到了这个作用,为南宋抵御住了兵锋最强盛时的金人,而能放住兵锋处于强盛期的金人,也足可见吴玠之能。
    “可惜吴玠不长寿,在绍兴九年便因病离世,享年四十七岁。但其已为为南宋抵御住了金人,在此之后,金国已无法再灭南宋。”
    “且不说吴玠,但说赵构和秦桧,赵构一直想与金人议和,无论己方是胜是败,他都想议和。赵构起复秦桧便是在宋军取得一定优势后,当时已是绍兴六年。”
    “绍兴二年时,宋军攻伐金人所立‘伪齐’虽未能成功,可在绍兴四年,岳飞、韩世忠、刘光世等人收复大片失地,原本是金对宋占有优势,但如今已变为宋对金占一定优势。”
    “宋军不比金军差,尤其岳飞所率领的岳家军,能与金军硬战。岳家军是赵宋将领岳飞所编练的一支军队,这支军队在古时华夏极为罕见,少有能与之相比者。”
    “李某所谓‘少有能与之相比者’非战斗能力,而是岳家军的军纪,当然岳家军的战力也相当厉害。”
    “在岳飞的治理下,岳家军能做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这让始皇等人目光一动,光是听这一句便知道这岳家军有多厉害,且这般军队必能得百姓欢迎。
    “金人对岳家军,亦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连赵构听到岳飞率岳家军收复襄汉地区后,也曾大喜道他听说过岳家军军纪严明,却不知岳家军这般善战。”
    按一般道理来讲,有这种强将强军就得好生用,就算忌惮岳飞可能会功高震主,岳家军只遵岳飞令而不知有他赵构,要“狡兔死走狗烹”,那也得把兔子真给逮到了,可赵九妹不是一般人。
    “岳飞,姓‘岳’名‘飞’,‘山岳’之‘岳’,‘腾飞’之‘飞’,字‘鹏举’。”
    古人取字时一般会符合其姓名,或寄托一些寓意,非随意乱取。
    “后世又将之岳元帅、岳武穆、岳少保,他也是我华夏一名伟大的民族英雄,同时也是军事家、诗人,位列于南宋‘中兴四将’之首,流芳百世!”
    听到“流芳百世”这词,始皇等人已经明白秦桧为何会遗臭万年了。
    “岳飞不仅治军领兵能力强悍,且极为忠心,据闻岳元帅在从军之前,元帅之母为让元帅牢记报国,在元帅背上刺下‘尽忠报国’四字,元帅一生也未能辜负这四个字,可惜他遇到了赵构、秦桧这些‘人’。”
    李念语气充满遗憾,就是将赵构换成刘禅,岳元帅也不会是那般结局。
    始皇听到岳母给儿子背上刺下“尽忠报国”四字,赞道:“这是位知事明理的伟大母亲,可为大秦学习!”
    “岳元帅出身并不高,可称寒微,却十分好学,常手不释卷,这也让岳元帅不仅在军事方面造诣很高,其他方面同样也不差,像其曾因靖康之耻而作词《满江红.怒发冲冠》!”
    李念念诵起了那首他很喜欢的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若不了解赵宋的历史,始皇等人便很难感受这首词中所蕴含的情感,但此刻,一下便懂了。
    听完李念的念诵,始皇等人没人说话,都在细细品味,默念这首词。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88921/6392859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