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技术科的第一天
推荐阅读:龙头至尊、直播科普:开局获得响雷果实、洪荒:三清也得乖乖叫我一声二叔、快穿:谁会跟任务目标动感情啊?、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病弱太子妃超凶的、疯癫1960:街溜子带偏四合院、同时穿越:白嫖的正確打开方式、修行不老实,师娘赶我下山举世无敌、中医:直播看病观众都慌了、
第761章 技术科的第一天
轧钢厂。
技术科。
李开朗在人事科长略显客套的陪同下走进来。
技术科主任兼低级工程师王守业,一个头髮白、戴著厚厚眼镜的老技术员。
听说要来一个“双科第一”的夜大毕业生,还是杨厂长亲自拍板、火速提拔的助理技术员,心里本就存著几分疑虑。
“杨厂长上哪招来的夜大毕业生,好端端的怎么会来厂里?”
夜大毕业的到哪都是香餑餑,一般都会在各自厂里待著,没什么事都不会去其他厂。
轧钢厂里就只有一个材料科的在读业大学生。
但他对那位副科长不熟,他一个初中毕业的,怎么可能会是那个双科第一的人才。
很快,李开朗的身影出现在了眼前,顿时让他惊讶,没想到还真是他。
“李副科长,欢迎来到技术科。”王守业语气平淡,伸出手象徵性地和李开朗握了握,触感粗糙冰凉,“我是王守业,技术科主任。”
“王主任,你好,我是李开朗,您叫我小李就行,以后我就是技术员了,可不是什么副科长了。”
对於王守业,李开朗也是知道的,毕竟自己以后要在这里工作,他可是自己的上司。
自己距离工程师还有不小的距离。
“好的,李技术员,我给你介绍一下咱部里的情况。”王守业简单地介绍了办公室里其他几位同事。
对於他们,李开朗也同样有所耳闻。
有资深的技术员,张工、李工、陈工等年纪都在四五十上下。
他们只是抬眼看了看李开朗,点了点头,便又埋头於桌上的图纸或计算尺中,態度不冷不热。
还有七八个年纪稍轻些的技术员,眼神里则更多是好奇,以后要多科里又要多一位。
当然,这其中还有熟人刘工,之前在库房起了一些衝突。
“谢谢王科长,谢谢各位前辈。我刚来,很多东西都不懂,以后还请各位前辈多多指教。”
李开朗態度放得很低,姿態谦逊。
人事科科长笑著打圆场:“王科长,李开朗同志可是杨厂长非常看重的青年才俊,双科第一,前途无量啊!手续我们都办好了,人可就交给您了。”
完成任务,他寒暄几句便告辞了。
王守业点点头,没多说什么,只是指了指靠窗的空桌子:“小李,你就坐那张桌子吧。小赵。”
他叫了一个年轻技术员,“帮小李同志收拾一下。”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好的主任!”小赵应了一声,过来帮忙腾地方。
王守业扶了扶眼镜,目光看向李开朗:“咱们技术科的工作,主要是解决生產中的技术问题、审核工艺图纸、进行设备技改论证.”
“你初来乍到,还是刚毕业,暂时先熟悉一下环境,看看我们最近在处理的几个问题点资料”
“凌工去冶金部开会了,他对这批工具机最熟,到时候你可以跟著他学。”
“暂时没什么具体任务给你,你多看多学。”
王守业也不知道李开朗的深浅,但从双科第一能看出他的能力不差,也没太多限制。
“我明白,王科长。我一定多看多学。”李开朗平静地接受了安排。
先去收拾自己的工位。
“李哥,我来就行。”一旁的小赵略显积极。
“谢谢。”
趁著打扫工位,李开朗跟小赵打听一下技术科里的情况。
小赵,赵国强,他也今年到技术科的中专毕业生,跟李开朗一样都是实习,比他早来一段时间。
部里的人员呈现金字塔。
最顶层的自然是工程师们,中间自然是技术员,下层的就是他们这些助理技术员,最底层的是练习生。
不过练习生很少,目前都是中专在职过来学习,未来他们可能会在这里任职,也有可能离开。
哪怕是同一层的人,也有等级高低之分。
像李开朗大学生实习,只要转正就是13级技术员,跃升到中间。
等级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力、只要有足够的能力,等级就不重要。
以往做出成绩,一跃升两三级的人也不是没有案例。
打听完情况,也顺带收拾好工位,李开朗便沉下心,拿起王守业让她带给他的资料查看。
这些资料,以前他可看不著,哪怕杨厂长有意培养他,他也看不了。
一上午下来,李开朗李开朗感觉自己像空气一样。
技术科的人各自忙碌,偶尔低声討论著图纸上的问题或车间反馈的异常,没人主动跟他搭话。
李开朗看著资料上的描述和初步分析,结合自己夜大所学的专业知识。
尤其是脑海里那些超越时代的机械知识碎片,心中隱隱有了些模糊的想法。
但他也没有贸然开口,只是默默地將自己的思考记在笔记本上。
中午,正吃著饭,忽然保卫科有人找他。
“李开朗同志,大门口有一个姓金的找你,说是你同学。”
“金建贤!这才一天就给我答覆了?”李开朗蹭的一声站起来,“你们先吃,我出去一趟。”
昨天才说好的事,没想到金建贤这么快就给他答覆了。
赵国强看著李开朗急匆匆离开,不明所以,但从刚才保卫科的话中得知,大概率是夜大的同学。
“李哥可真是厉害,自己来就算了,竟然还把別人也给拉来。”
“是啊,咱技术科大概率会又多一个大学生了。”
李开朗急匆匆跑到大门口,果然就见到金建贤的身影。
“建贤!”
“开朗!”
“你怎么来了?”李开朗眼神期盼,十分期盼金建贤说他想听到的话。
果不其然,金建贤开口:“开朗,昨天中午你说的话,可还算数?”
“算数算数!一言既出駟马难追!”
“好,等下个月,我来投奔你,到时候你可別嫌弃我。”
“怎么会嫌弃?你原先厂里处理好了?”
“差不多,我辞职信都交了,只不过还是有点小麻烦,我怕我那厂长会故意压著我的档案。”
“这事你放心,我跟我厂长说一声,一定帮你处理。”李开朗立马道。
三两句,金建贤就把事情说好便离开。
李开朗也顾不得吃饭,直接去找杨厂长说事。
“好好好!小李你可真是我们厂的福星啊!”杨厂长高兴地拍了拍他肩膀。
不仅自己双科第一顺利毕业,还能从其他厂里把人拉过来。
这是『买一送一』啊!
“只要他能来,其他事情厂里都能帮忙处理,让他不用担心,放心在厂里工作。”
“福利待遇什么的,厂里也会按要求给他,你问问他还有什么问题,厂里都能帮忙解决。”
“他有房子住吗?没有厂里给他安排,对了他有对象没有?没有厂里也能给他安排。”
杨厂长竭尽所能给金建贤处理问题。
李开朗看著一点嫉妒心都没有,反倒是很高兴见金建贤如初受重视。
“哦,对了,小李你也老大不小了,乾脆一起把对象问题解决了。”
“这就不劳厂长担心了,我自己有想法。”李开朗连连摆手。
他也忘了,自己毕业后,也终於要被催婚了。
之前读书还能用专心读书来当藉口,现在都毕业了,就没藉口了。
想必很快就有媒婆上门介绍对象了。
“这样啊。”杨厂长稍稍有些遗憾,“你现在,不,一会就去找他,把我的话跟他说一声,让他不用担心。”
“一个小小的第三配件厂,我们第三轧钢厂想要的人,他还能不给!”
“成!我这去跟他说。”李开朗饭也不吃了立马去第三配件厂。
和金建贤说好了事,李开朗便回厂里。
“趁著建贤还没来,我得先在技术科里做好。”
朋友要来一起工作,就应该好好给他善后,处理一些人际关係什么的,省的他一来,自己帮不上忙,岂不是白来了。
下午,李开朗接著看资料。
但心境已然不同。
金建贤的投奔承诺和杨厂长的鼎力支持,像一针强心剂,驱散了初来乍到的些许忐忑。
为了自己,也为了金建贤,李开朗都感觉有了奔头。
看著手头的资料,渐渐地沉入下去,不时地记录一些內容。
“嗤”一声轻微的、带著明显不以为然的嗤笑传来。
李开朗抬眼看去,是那位有过一次衝突的刘工。
刘工见李开朗看过来,立马佯装若无其事走过去,一看就知道对当初的事耿耿於怀。
李开朗也不明白,一个小小的事至於这么记仇吗?
李开朗面色平静,只当没看见。
他一个初出茅庐、空降而来的“双科第一”,尤其还带著“副科长”转技术员的特殊背景,本身就容易成为焦点,质疑在所难免。
见李开朗没理会他,刘工有点掛不住脸,但自詡有工程师身份,自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就上跟著斤斤计较。
整个下午,李开朗像个隱形人。
技术科有人匆匆去车间,也有人激烈地爭论图纸细节。
张工、李工、陈工几位年长的技术员,除了偶尔给年轻的助理技术员分派些任务,几乎都扎根在自己的图纸当中。
只要当上工程师,都会有一个独属於自己的办公室。
这几位老技术员按理来说,是跟技术们同在一个屋里。
但考虑到他们技术纯熟、老资歷,最重要的科里还有不少办公室,就让他们搬去办公室。
当初轧钢厂走了不少工程师,以至於到现在还有几间办公室都空著,成了图纸储藏室。
“没人看到也好。”李开朗见自己没被安排工作,小小的庆幸一二。
他充分利用这份“被忽视”,除了啃资料,他开始不动声色地观察。
观察每个人的工作习惯,观察大家討论问题的方式,倾听那些只言片语中透露出的技术难点。
工程师和老技术员的话,自然是偷听不到,听到的都是技术员们的难题。
这办公室里要属谁最閒,可能就是那位刘工,时不时的能看到他出来转悠。
对比其他工程师、老技术员,他算是最閒的。
对此,李开朗自然是好奇怎么一回事。
只是碍於才刚来,不太好去打听这事。
终於。
临近下班。
王守业终於从图纸堆里抬起头,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起来活动活动,出了办公室。
目光扫过办公室,看向了靠窗的李开朗身上。
看见他面前摊开的摊开的资料,不由地满意点点头,是个干实事的技术员。
“小李。”王守业的声音依旧平淡无波,“资料看得怎么样了?有没有想法?”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了几分。
几张图纸后面探出好奇的眼神,刘工更是停步,嘴角的讥誚又浮了上来,等著看这个新人如何回答。
赵国强则紧张地看向李开朗。
李开朗站起身,不卑不亢地回答:“王主任,还在学习资料中,目前没有想法。”
回答中规中矩,没什么问题。
实际上,他早已有了想法,但才刚来一天就提出想法,未免显得太自大。
不论想法是好是坏,留下的第一印象不好,以后要改变起来很麻烦,还不如留下一个中规中矩的印象。
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王守义点点头,勉励两句:“你才刚来,没什么想法也是应该的,这几天多看看文件,儘快熟悉熟悉。”
“咱们技术科里人不大,大家平常都比较忙,有什么问题,儘早问儘早解决,要不耻下问,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技术也是只能进步的。”
“明白,王主任。”李开朗点头应道。
“行了,你也没什么事,就先下班吧,对了小赵。”
“在!”小赵应道。
“明天你带著小李去车间转转,虽然小李是在咱们厂工作的,但有些车间他没法进去。”
“你明天带他去车技爱你熟悉一下设备,重点看看精轧机和退火炉区域,纸上得来终觉浅。”
“好的,主任。”小赵应道。
说完,王主任便回办公室去,接著研究图纸。
大家也纷纷低下头,各做各事。
小赵则兴奋地小声说:“李哥,明天我带你!”
“成,明天麻烦你了。”
叮铃铃——
下班铃声响起,技术科的气氛终於活跃起来。
李开朗收拾好东西就先一步离开。
其他人忙完自己的事,这才离开。
(本章完)
轧钢厂。
技术科。
李开朗在人事科长略显客套的陪同下走进来。
技术科主任兼低级工程师王守业,一个头髮白、戴著厚厚眼镜的老技术员。
听说要来一个“双科第一”的夜大毕业生,还是杨厂长亲自拍板、火速提拔的助理技术员,心里本就存著几分疑虑。
“杨厂长上哪招来的夜大毕业生,好端端的怎么会来厂里?”
夜大毕业的到哪都是香餑餑,一般都会在各自厂里待著,没什么事都不会去其他厂。
轧钢厂里就只有一个材料科的在读业大学生。
但他对那位副科长不熟,他一个初中毕业的,怎么可能会是那个双科第一的人才。
很快,李开朗的身影出现在了眼前,顿时让他惊讶,没想到还真是他。
“李副科长,欢迎来到技术科。”王守业语气平淡,伸出手象徵性地和李开朗握了握,触感粗糙冰凉,“我是王守业,技术科主任。”
“王主任,你好,我是李开朗,您叫我小李就行,以后我就是技术员了,可不是什么副科长了。”
对於王守业,李开朗也是知道的,毕竟自己以后要在这里工作,他可是自己的上司。
自己距离工程师还有不小的距离。
“好的,李技术员,我给你介绍一下咱部里的情况。”王守业简单地介绍了办公室里其他几位同事。
对於他们,李开朗也同样有所耳闻。
有资深的技术员,张工、李工、陈工等年纪都在四五十上下。
他们只是抬眼看了看李开朗,点了点头,便又埋头於桌上的图纸或计算尺中,態度不冷不热。
还有七八个年纪稍轻些的技术员,眼神里则更多是好奇,以后要多科里又要多一位。
当然,这其中还有熟人刘工,之前在库房起了一些衝突。
“谢谢王科长,谢谢各位前辈。我刚来,很多东西都不懂,以后还请各位前辈多多指教。”
李开朗態度放得很低,姿態谦逊。
人事科科长笑著打圆场:“王科长,李开朗同志可是杨厂长非常看重的青年才俊,双科第一,前途无量啊!手续我们都办好了,人可就交给您了。”
完成任务,他寒暄几句便告辞了。
王守业点点头,没多说什么,只是指了指靠窗的空桌子:“小李,你就坐那张桌子吧。小赵。”
他叫了一个年轻技术员,“帮小李同志收拾一下。”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好的主任!”小赵应了一声,过来帮忙腾地方。
王守业扶了扶眼镜,目光看向李开朗:“咱们技术科的工作,主要是解决生產中的技术问题、审核工艺图纸、进行设备技改论证.”
“你初来乍到,还是刚毕业,暂时先熟悉一下环境,看看我们最近在处理的几个问题点资料”
“凌工去冶金部开会了,他对这批工具机最熟,到时候你可以跟著他学。”
“暂时没什么具体任务给你,你多看多学。”
王守业也不知道李开朗的深浅,但从双科第一能看出他的能力不差,也没太多限制。
“我明白,王科长。我一定多看多学。”李开朗平静地接受了安排。
先去收拾自己的工位。
“李哥,我来就行。”一旁的小赵略显积极。
“谢谢。”
趁著打扫工位,李开朗跟小赵打听一下技术科里的情况。
小赵,赵国强,他也今年到技术科的中专毕业生,跟李开朗一样都是实习,比他早来一段时间。
部里的人员呈现金字塔。
最顶层的自然是工程师们,中间自然是技术员,下层的就是他们这些助理技术员,最底层的是练习生。
不过练习生很少,目前都是中专在职过来学习,未来他们可能会在这里任职,也有可能离开。
哪怕是同一层的人,也有等级高低之分。
像李开朗大学生实习,只要转正就是13级技术员,跃升到中间。
等级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力、只要有足够的能力,等级就不重要。
以往做出成绩,一跃升两三级的人也不是没有案例。
打听完情况,也顺带收拾好工位,李开朗便沉下心,拿起王守业让她带给他的资料查看。
这些资料,以前他可看不著,哪怕杨厂长有意培养他,他也看不了。
一上午下来,李开朗李开朗感觉自己像空气一样。
技术科的人各自忙碌,偶尔低声討论著图纸上的问题或车间反馈的异常,没人主动跟他搭话。
李开朗看著资料上的描述和初步分析,结合自己夜大所学的专业知识。
尤其是脑海里那些超越时代的机械知识碎片,心中隱隱有了些模糊的想法。
但他也没有贸然开口,只是默默地將自己的思考记在笔记本上。
中午,正吃著饭,忽然保卫科有人找他。
“李开朗同志,大门口有一个姓金的找你,说是你同学。”
“金建贤!这才一天就给我答覆了?”李开朗蹭的一声站起来,“你们先吃,我出去一趟。”
昨天才说好的事,没想到金建贤这么快就给他答覆了。
赵国强看著李开朗急匆匆离开,不明所以,但从刚才保卫科的话中得知,大概率是夜大的同学。
“李哥可真是厉害,自己来就算了,竟然还把別人也给拉来。”
“是啊,咱技术科大概率会又多一个大学生了。”
李开朗急匆匆跑到大门口,果然就见到金建贤的身影。
“建贤!”
“开朗!”
“你怎么来了?”李开朗眼神期盼,十分期盼金建贤说他想听到的话。
果不其然,金建贤开口:“开朗,昨天中午你说的话,可还算数?”
“算数算数!一言既出駟马难追!”
“好,等下个月,我来投奔你,到时候你可別嫌弃我。”
“怎么会嫌弃?你原先厂里处理好了?”
“差不多,我辞职信都交了,只不过还是有点小麻烦,我怕我那厂长会故意压著我的档案。”
“这事你放心,我跟我厂长说一声,一定帮你处理。”李开朗立马道。
三两句,金建贤就把事情说好便离开。
李开朗也顾不得吃饭,直接去找杨厂长说事。
“好好好!小李你可真是我们厂的福星啊!”杨厂长高兴地拍了拍他肩膀。
不仅自己双科第一顺利毕业,还能从其他厂里把人拉过来。
这是『买一送一』啊!
“只要他能来,其他事情厂里都能帮忙处理,让他不用担心,放心在厂里工作。”
“福利待遇什么的,厂里也会按要求给他,你问问他还有什么问题,厂里都能帮忙解决。”
“他有房子住吗?没有厂里给他安排,对了他有对象没有?没有厂里也能给他安排。”
杨厂长竭尽所能给金建贤处理问题。
李开朗看著一点嫉妒心都没有,反倒是很高兴见金建贤如初受重视。
“哦,对了,小李你也老大不小了,乾脆一起把对象问题解决了。”
“这就不劳厂长担心了,我自己有想法。”李开朗连连摆手。
他也忘了,自己毕业后,也终於要被催婚了。
之前读书还能用专心读书来当藉口,现在都毕业了,就没藉口了。
想必很快就有媒婆上门介绍对象了。
“这样啊。”杨厂长稍稍有些遗憾,“你现在,不,一会就去找他,把我的话跟他说一声,让他不用担心。”
“一个小小的第三配件厂,我们第三轧钢厂想要的人,他还能不给!”
“成!我这去跟他说。”李开朗饭也不吃了立马去第三配件厂。
和金建贤说好了事,李开朗便回厂里。
“趁著建贤还没来,我得先在技术科里做好。”
朋友要来一起工作,就应该好好给他善后,处理一些人际关係什么的,省的他一来,自己帮不上忙,岂不是白来了。
下午,李开朗接著看资料。
但心境已然不同。
金建贤的投奔承诺和杨厂长的鼎力支持,像一针强心剂,驱散了初来乍到的些许忐忑。
为了自己,也为了金建贤,李开朗都感觉有了奔头。
看著手头的资料,渐渐地沉入下去,不时地记录一些內容。
“嗤”一声轻微的、带著明显不以为然的嗤笑传来。
李开朗抬眼看去,是那位有过一次衝突的刘工。
刘工见李开朗看过来,立马佯装若无其事走过去,一看就知道对当初的事耿耿於怀。
李开朗也不明白,一个小小的事至於这么记仇吗?
李开朗面色平静,只当没看见。
他一个初出茅庐、空降而来的“双科第一”,尤其还带著“副科长”转技术员的特殊背景,本身就容易成为焦点,质疑在所难免。
见李开朗没理会他,刘工有点掛不住脸,但自詡有工程师身份,自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就上跟著斤斤计较。
整个下午,李开朗像个隱形人。
技术科有人匆匆去车间,也有人激烈地爭论图纸细节。
张工、李工、陈工几位年长的技术员,除了偶尔给年轻的助理技术员分派些任务,几乎都扎根在自己的图纸当中。
只要当上工程师,都会有一个独属於自己的办公室。
这几位老技术员按理来说,是跟技术们同在一个屋里。
但考虑到他们技术纯熟、老资歷,最重要的科里还有不少办公室,就让他们搬去办公室。
当初轧钢厂走了不少工程师,以至於到现在还有几间办公室都空著,成了图纸储藏室。
“没人看到也好。”李开朗见自己没被安排工作,小小的庆幸一二。
他充分利用这份“被忽视”,除了啃资料,他开始不动声色地观察。
观察每个人的工作习惯,观察大家討论问题的方式,倾听那些只言片语中透露出的技术难点。
工程师和老技术员的话,自然是偷听不到,听到的都是技术员们的难题。
这办公室里要属谁最閒,可能就是那位刘工,时不时的能看到他出来转悠。
对比其他工程师、老技术员,他算是最閒的。
对此,李开朗自然是好奇怎么一回事。
只是碍於才刚来,不太好去打听这事。
终於。
临近下班。
王守业终於从图纸堆里抬起头,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起来活动活动,出了办公室。
目光扫过办公室,看向了靠窗的李开朗身上。
看见他面前摊开的摊开的资料,不由地满意点点头,是个干实事的技术员。
“小李。”王守业的声音依旧平淡无波,“资料看得怎么样了?有没有想法?”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了几分。
几张图纸后面探出好奇的眼神,刘工更是停步,嘴角的讥誚又浮了上来,等著看这个新人如何回答。
赵国强则紧张地看向李开朗。
李开朗站起身,不卑不亢地回答:“王主任,还在学习资料中,目前没有想法。”
回答中规中矩,没什么问题。
实际上,他早已有了想法,但才刚来一天就提出想法,未免显得太自大。
不论想法是好是坏,留下的第一印象不好,以后要改变起来很麻烦,还不如留下一个中规中矩的印象。
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王守义点点头,勉励两句:“你才刚来,没什么想法也是应该的,这几天多看看文件,儘快熟悉熟悉。”
“咱们技术科里人不大,大家平常都比较忙,有什么问题,儘早问儘早解决,要不耻下问,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技术也是只能进步的。”
“明白,王主任。”李开朗点头应道。
“行了,你也没什么事,就先下班吧,对了小赵。”
“在!”小赵应道。
“明天你带著小李去车间转转,虽然小李是在咱们厂工作的,但有些车间他没法进去。”
“你明天带他去车技爱你熟悉一下设备,重点看看精轧机和退火炉区域,纸上得来终觉浅。”
“好的,主任。”小赵应道。
说完,王主任便回办公室去,接著研究图纸。
大家也纷纷低下头,各做各事。
小赵则兴奋地小声说:“李哥,明天我带你!”
“成,明天麻烦你了。”
叮铃铃——
下班铃声响起,技术科的气氛终於活跃起来。
李开朗收拾好东西就先一步离开。
其他人忙完自己的事,这才离开。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89007/6392751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