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其他小说 > 索洛维约夫在沙俄1796 > 第1105章 浩罕汗国的迅速灭亡

第1105章 浩罕汗国的迅速灭亡

推荐阅读:木叶:三十岁的宇智波提不起劲重生八零:我在长白山猎野味发家大唐:一个厨子的府兵之旅揣崽流放,弃妃活成白月光超武入侵斗罗:蛊师雨浩,她们大有问题北朝争雄火影:从罗杰船上归来的漩涡鸣人夫君假死?预知未来后我不守寡了!我在印度当神牛

    俄国军队在塔什干取得了大胜以后,在这里休整。
    也是因为浩罕汗国境内,因为被穆罕默德·奥马尔汗的大臣们搜刮,已经很难取得补给。
    如今也只好让哈萨克牧民们把牛羊都拿出来,现在也算是能够维持一段时间,总是要从附近再征调一些。
    于是埃森男爵派人到海达尔那里去求购粮食,海达尔是不敢得罪俄国的,更何况眼前的俄国使者还很有礼貌,从礼节层面上没什么可说的。
    重要的,就是俄国人的汇票,到时候还可以通过莫斯科的银行兑付,也可以用来购买从俄国进口的商品。
    另外,就是俄国也希望能够在布哈拉开设银行分号和商站。
    这方面海达尔表现的就非常聪明,他并没有拒绝,只是把注意力放在谈论当前俄国军队购买粮食的事情。
    他也知道,俄国方面的供给会有些困难。
    这样下来,布哈拉也暂时不会被俄国骚扰。
    但是这汇票,将来兑现的时候,没准要面临一些麻烦。
    布哈拉毕竟不像是十三行,对于汇票的使用是非常熟悉的。
    俄国人就这样获得了粮食,不过海达尔也留了一手。
    他很快就派人去了浩罕,告诉了汗位还没坐稳的穆罕默德·阿里,俄国人现在缺粮食
    总之,浩罕和俄国打的昏天黑地,有一方遭到重创的话,都有利于布哈拉埃米尔国渔翁得利。
    这一计惟一失败的可能,就是俄国实力太强了,一口气击败了浩罕。
    海达尔的信使到了浩罕,却没有看到穆罕默德·阿里,只看到了穆罕默德·奥马尔的陵墓,浩罕军队从这里跑去安集延,一溜烟的跑了,甚至搬走了城内的粮食和财宝。
    毕竟俄国人停在了塔什干,只是派出少数骑兵在浩罕首都外面转悠,甚至都没有去管到那木干和安集延。
    这位使者又继续往东走,终于在安集延的城外遇到了穆罕默德·阿里汗的军队。
    这些浩罕军队,看上去仍然非常凶恶,似乎并没有受到塔什干初战失败的影响。
    然而使者也能够注意到,安集延城外的浩罕军,此时虽然身上都带着各种火枪,但是他们的火药壶里似乎都缺乏火药。
    情况其实并不乐观,不过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原则,使者还是告诉了穆罕默德·阿里汗,此时俄国军队和他们的哈萨克仆从,都缺乏粮草,正停留在塔什干等待后方调集粮食。
    为此,穆罕默德·阿里汗松了一口气,但是他的选择,要是他的父亲还活着,大概又得给气死一次。
    “既然可怕的俄国军队已经停下来了,我们去对付大皇帝的军队!”
    大臣们虽然脑袋缺根弦,但是也知道中国大皇帝的军队,就是现在拉了,但是也很不好惹,甚至当年翻越雪山的不少将军还在。
    甚至之前哈萨克牧民给他们的情报当中,就已经表示清军至少有八千人,而且还构筑营垒就沿着河流布防,控制了各个渡口。
    但穆罕默德·阿里汗觉得,对付俄国人是没有什么可能了,现在他就是想往东,躲开俄国军队的打击。
    俄国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把他们的军队开进中国大皇帝统治的领地。
    至于接下来,就是他穆罕默德·阿里汗,完成过去的那些可汗们没有能够完成的事业,他的目标是要夺取察合台汗国、叶尔羌汗国原来那些地盘。
    想的很好,但是他有那个能力么?
    更何况北面的大玉兹这边,清军不光是这一次出来到了前方,还有哈萨克牧民巡哨和助阵,后面还有些清军要到伊犁来。
    对于浩罕汗国来说,向北疆的清军发起进攻并不明智。
    如果他们此时翻山,学着叶尔羌汗国的赛义德汗,去对付在六城的阿巴别盵儿,在南疆或许还能折腾一阵。
    不过以浩罕军的战斗力,大概对付南疆只会蹲坑的清军都有些困难。
    但这总是有些可行性的办法,穆罕默德·阿里就是没有从安集延去那边,而是转向北面。
    这些大臣们,此时也硬着头皮和他一起走,又从那木干和安集延搜罗了武器弹药,总算给火药壶填上了火药,还有些各自准备的弹药。
    但是弹药的种类也是五八门,不光是铅子,还有任何能够塞进枪膛里的球体可以当作弹丸的玩意儿。
    至于吃的东西,这方面倒是还好。
    但是中亚那些飞叶子的,总是带着他们的“枪杆子”一起行动。
    就这么个军队,要是碰上麻烦,能够打赢了才是怪事。
    而清军这边,庆祥和长龄还不知道这事儿,他们现在也只是囤积粮草,现在还是夏秋之际,不需要什么取暖的粪便和木材,因此大营里面存储的多是粮食和弹药。
    他们这边本来只是吃瓜看戏,并且一直和埃森男爵保持着联系,对方在塔什干驻军,并且准备进军浩罕的消息,也已经传到了这里。
    清军只是在这里蹲着不动就行了,是没想到穆罕默德·阿里汗居然还敢过来折腾那么一下。
    等到了哈萨克牧民在塔拉斯河岸边活动,才发现了有浩罕人过来了。
    清军也因此进入了战备,浩罕汗国的军队一点也不知道隐藏,他们的行军队伍当中还有搭载宫廷的车子,绕着哈喇布拉岭往清军这边过来。
    这件事情,本身就非常意外,但是长龄还很镇定,他毕竟也是见过大阵仗的人,就是白莲教那样声势浩大又难缠的对手,他也见过。
    于是他本人整顿了大营,要庆祥在这里守备,他率领索伦兵向前去打探情况。
    结果就是,翻山过来,往塔拉斯河而来的浩罕军排成了一字长蛇阵。
    这些索伦兵,虽然战斗力可能比不上海兰察那种已经战斗力爆表的高达,但是也都非常勇敢,有一些还是有丰富经验的老兵。
    “大人,奴才们这就从背后绕过去,居高临下去冲他们的中军,必然会让他们大乱。这队伍里全都是牲口和大车,当兵的走的又混乱,正是杀贼的时候。”
    长龄的手上攥着望远镜,这还是俄国出口到清朝,给各级满汉军官配发最多的装备,比那些转轮手枪普及度都要高。
    他现在看着这队伍,索伦老兵们说的也没错。
    尤其是他带出来巡哨的六百骑,还是比较精锐的。
    浩罕军这样稀稀拉拉的队伍,正好也发起攻击,给他们来个拦腰切断。
    甚至浩罕军的两侧,都没有什么巡哨。
    长龄于是决定发起进攻,他这边的满官不少都是侍卫充任的办事大臣,年纪其实也不小了。
    不过要是打起来,还是比较勇猛的。
    浩罕军就看着这些索伦兵从山坡上下来,放了一阵箭雨以后,挥舞着马刀冲进他们的阵营。
    就是这里全都是牲口和大车,甚至还有裹挟到这里的安集延和那木干的百姓,搞得极为混乱,一时间哭喊声连成了一片。
    而浩罕军自己擅长的火器,因为索伦兵这么一冲,倒也发挥不了威力,靠近以后不少人都让索伦兵给砍倒。
    于是,浩罕军被冲开了一个豁口,长龄也是不敢恋战,冲了一波以后就跑,倒也是颇为刺激。
    若是浩罕军是个有经验的老将带队还好,麻烦的就是穆罕默德·阿里汗本人就在这里。
    他平时的诗歌写多了,对于打仗这种事情此时还很外行,长龄是不损一人一骑,带着索伦兵和锡伯兵扬长而去。
    看到了这情况,他自然也要部下追击,哪怕是身边的浩罕军官都表示,敌人数量很少,不如在塔拉斯河西南扎营,到时候把大军开过去,以自家的兵力优势打垮那里之前打探到的清军。
    浩罕军随后就发起了追击,前面的马队企图追上清军,还被索伦兵回头用弓箭给打退了两次。
    这样,才到了塔拉斯河的岸边,长龄一边渡河,一边又要庆祥派兵接应,并且固守大营。
    但是,在大营里偃旗息鼓,不要放出任何的动静来。
    这一招,三国演义普及度接近百分百的满蒙官员们,都知道是赵云在汉水边的空营计,自然配合的也会很好,把弓箭和鸟枪都给准备好。
    甚至最后到来的乌鲁木齐都统兵马,还带来了二百杆俄造燧发枪,虽然都是前膛装填的,但是二百人在前面,后面四百人帮着装填弹药,还能用弓箭支援一波前面,这火力也是很强的。
    浩罕军的先头部队,跟着追过了塔拉斯河以后,被长龄拉开了一段距离。
    但他们也没有停下来,已经过河,自然也要看清楚清军的布置。
    只不过,双方的兵法等级差的太大,跛子帖木儿打仗的时候颇会用计,然而浩罕汗国在这方面,那是一点也没学会,倒是把帖木儿帝国后期卜赛因的那些垃圾战术全给学去了。
    哪怕他们学学自己认的祖宗巴布尔也行啊!
    就这样,浩罕军过河的队伍,来到了大营前面,发现这里毫无动静,于是还要大着胆子往大营里冲。
    结果是清军弓弩齐发,还附带了火枪的齐射,很快就打倒了百余骑的浩罕军。
    浩罕军后续的队伍大乱,在山包后面埋伏的一队清军又杀出,把他们往北面赶。
    两面夹击之下,这些浩罕军死伤惨重,几乎全都被清军消灭在这里,只有百余人往塔拉斯河岸边跑去。
    穆罕默德·阿里汗此时还不知道前面的情况,他被袭击的地方,本就距离塔拉斯河不远,如今渡河的时候,前方的败报还没到。
    他渡河的时候,第一波前来的哨探,也只是表示前面追击到了塔拉斯河对岸的清军大营,那里并无动静。
    至于不到一个时辰,清军就制造了大批的刺猬这事儿,他们还没有更新消息。
    等到穆罕默德·阿里汗的军队越来越多的渡过塔拉斯河的时候,清军这个时候除了少数留守大营的军队以外,能够调动的步骑人马,已经都往塔拉斯河岸边赶来。
    多读点书的应该都知道,这会儿就是兵半渡可击,可以说是非常典型的状态了。
    甚至浩罕军都没怎么列阵,比起来之前被俄军用炮轰了一阵就开始崩溃,被干掉了不少人,在这里被清军的攻击,就变成了单方面的屠杀。
    清军大胜之余,这些浩罕军就是一副溃散的样子,附近的吉尔吉斯部落可就有事情可办了。
    穆罕默德·阿里汗和浩罕汗国的宗室此时就在河的两岸,车队就成了吉尔吉斯部落最好的劫掠目标。
    清军打败了浩罕军,他们过来捡漏的时候,浩罕这边被收割人头的有名伯克和各路军官,拿去到长龄和庆祥那里请赏的,已经多的有些离谱了。
    至于穆罕默德·阿里汗的脑袋,因为他还是个半大小子,倒是比较容易识别,直接送到了长龄面前。
    也就是道光没有像他皇爷爷那样拿头盖骨当碗使的例子,这些个脑袋用盐浸渍过以后,就可以送去京城报捷了。
    浩罕军真的要野战,竟然也是如此的菜,清军虽然能到这里的也算精锐,不过人数并不多。
    但是在塔拉斯河这边的交战,他们实在是太不堪一击了一些。
    至于此时那木干和安集延都是空城,从塔拉斯河一直到费尔干纳的核心地带,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军队。
    浩罕汗国这片,一下子就变成了真空状态。
    庆祥看到这个情况,只是想拿着几天当中吉尔吉斯部落送来的人头,抓来的浩罕“明”室的妻子儿女,其中也包括穆罕默德·阿里汗进门并不久的后妈,都给送去京城报捷。
    但长龄是带着道光的命令来的,张格尔是跑了,很难保证他们会不会回来。
    于是休息了几天以后,长龄又要巴哈布率领来增援的和硕特蒙古兵和索伦兵往安集延而去。
    一路上,他们看到的是到处逃散的浩罕人,这也就知道俄军此时已经到达了浩罕城。
    对于清军和俄军来说,都有件麻烦的事情,就是吉尔吉斯人下手太利索,把浩罕那点统治阶层可以说一网打尽,剩下的官员当中连大鱼都没有,可谓竭泽而渔。
    但是给吉尔吉斯部落薅大皇帝羊毛的机会,最近看起来也就这一次,那当然要使劲的薅。
    浩罕就这么突然亡了,甚至俄国和清朝在这里坐下来要划界,讨论怎么处置浩罕这么大一块地盘,现在都成了问题。(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89064/6441352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