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4章 田野调查
推荐阅读:田园仙妻、新时代艺术家、归义非唐、清河仙族、封神:从吞噬补天石开始、神算萌妻:傅太太才是玄学真大佬、贵女调教记 1v1 h、渣爹矜持点,你前妻携三崽开挂了、异世惊华:逆天纨绔妻、夏日焰火 完结+番外、
第1534章 田野调查
“所以,要如何才能做到贵货不积呢?请同学们把经济史教科书翻到第82页《西太平洋的海岛部落经济》之《库拉圈》一章。这个,那就有名了。”
这个有名就有名在,它真的很有名——作为一个岛屿上的社会现象,那里的事在大明几乎是尽人皆知。
库拉圈的现象说来也很简单,就是当地季风和洋流正好在群岛之间形成一个圈,於是生活在圈中的南岛人就通过互相交换库拉来建立社会关係,有红库拉和白库拉两种。红库拉只能交换白库拉,反过来也是。库拉虽然工艺复杂,但没有实际作用。持有库拉的人也不会长久保留,只会拿来交换。
在这种交换中,一种动態的,去中心化,贵货不积的社会便建立了起来——这一点,让大明为之而震惊。
商洛知道有类似的事。在他那边,有个叫耶穌会的基督教组织,还有其他的一些天主教教团,他们在大航海时代都热衷於往东方探险。因为传说中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长老约翰国”,长老约翰国由永生不死的祭司王约翰所统治,是一个完全符合基督教道德观念的地上天国。
如果相对於道家的“长老约翰国”存在,那就是西太平洋的“库拉圈”经济带了。
《道德经》一件它一件,《道德经》一件它一件。那地方就是照著《道德经》里贵货不积的思想来的,一字不差,不知道的还会以为那是什么道德经主题公园似的:要想做到字面意思上贵货不积並不难,贯彻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就可以,纪律严明的君度可以做到,许多和尚庙也能做到。
但“贵货不积的社会”和单纯的贵货不积不一样。社会是个大规模的,具有普遍性的,由人与环境形成的关係总和。军队是个特定的环境,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社会。
和尚庙倒是可以算,许多和尚庙本身就是一个居民点。不管是自食其力还是接受供奉,终究还是有来有回,有进有出。但和尚庙只要变大了,各种乱七八糟的事就变多了,也难以贯彻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无法做到贵货不积。
道家所提倡的这些,在后世看来不过是一种对上古社会的美好想像罢了——直到西太平洋的库拉圈被发现,所有人都惊讶地发现:原来你玩真的!
原来作为王室图书馆管理员的老子不是在信口开河,这些东西真的存在。而且正如老子所说,维持这种贵货不积的良性互动並不需要依靠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生活在库拉圈的人非常开心,他们並未压制自己的欲望。相反,他们的行动无一不受人类的本能驱使,心向著名望、利润等等。但这种行为,最终產生了一种良性互动。
財富非固化、机会均等、资源的高效配置。整个社会是流动而充满活力的,是一种理想中的“搞老庄”的社会的模样。
“看过了?”张三问。
眾人点了点头。
“好。全部忘掉,那些都是在扯淡。”
“???”
包括商洛在內,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跟你们说,有关库拉圈的这段全都是在扯淡。那些民族志作者,和县誌的编写者差不多,往往是基於某种研究目的而创造出的刻板印象。它对土著人的心態过於『神化』了,作者本身也过於迎合读者。这些作者只是凭藉著在当地居住了一段时间的经歷,然后由此获得了『他们自己说了算』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写出些旁人无法证偽的文章,因为不是可能所有人都跑到西太平洋的群岛上面去搞田野调查。”
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这是个真理。但仗著不会有其他人去调查,去进行一些苦行然后发文章,这种行为无异於学术上的骗庭杖,靠没苦硬吃来获得声望。
许多时候,这些民族志作者的文章还不如待在研究室里的“扶手椅上的人类学家”来得可靠。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坐在扶手椅里面,並没有去现场,所以他们收集资料的时候会格外注意信息的来源和多样性。有时候,这种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来的资料才能还原一个社群的全貌。因为那些土著往往只有在不被特別观察的情况下,才会保持自己原来的生活状態。
这有些像在观察熊猫。
熊猫这种生物非常有趣,它会很好奇的观察人类。当动物学家刚刚开始和熊猫接触的时候,有些熊猫会表现得警惕,而有些熊猫会表现得非常热情。这主要是因为,熊猫在野外几乎没有敌人,所以无论做什么都不会对他们自己產生什么威胁,不少熊猫也就会放心大胆地从研究员们手上接过水果、馒头一类的东西,心安理得地吃起来。
但隨著时间慢慢延长,熊猫当熊猫开始忽略人的存在的时候,属於熊猫的真正的本性才会暴露出来。
这种因为观察而產生的应激反应,在熊猫身上要上三四个月才会消失,对人类则会更长。
实际上在有关库拉圈的调查中,这种应激反应从来就没有消失过。研究者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都和土著之间產生了一些衝突、矛盾之处,经常產生一些经济纠纷。许多土著因为经济原因为他表演风格化的民俗,也因为经济纠纷拒绝了他的窥探。
听了张三的话,眾人沉默了。
如果民俗学者的话不能信,那要信什么呢?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好。”张三看了看眾人,对他们的反应非常满意,“都忘了是吧?你们都把那些追名逐利的调查员给忘了是吧?”
最⊥新⊥小⊥说⊥在⊥⊥⊥首⊥发!
眾人都茫然的点头。
“好,现在再把他们找回来。我告诉你们,那些真正愿意跑到野外去调查的人,不管他们是出於怎么样的心態,他们都是真正的伟人。他们用自己的研究扩宽了主流文明的视野,並且將未被文字记录的文明生態活生生地展现在了所有的人面前。他与土著之间的那些小小纠葛完全不会影响它真正的学术地位,那些搞民族志研究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
(本章完)
“所以,要如何才能做到贵货不积呢?请同学们把经济史教科书翻到第82页《西太平洋的海岛部落经济》之《库拉圈》一章。这个,那就有名了。”
这个有名就有名在,它真的很有名——作为一个岛屿上的社会现象,那里的事在大明几乎是尽人皆知。
库拉圈的现象说来也很简单,就是当地季风和洋流正好在群岛之间形成一个圈,於是生活在圈中的南岛人就通过互相交换库拉来建立社会关係,有红库拉和白库拉两种。红库拉只能交换白库拉,反过来也是。库拉虽然工艺复杂,但没有实际作用。持有库拉的人也不会长久保留,只会拿来交换。
在这种交换中,一种动態的,去中心化,贵货不积的社会便建立了起来——这一点,让大明为之而震惊。
商洛知道有类似的事。在他那边,有个叫耶穌会的基督教组织,还有其他的一些天主教教团,他们在大航海时代都热衷於往东方探险。因为传说中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长老约翰国”,长老约翰国由永生不死的祭司王约翰所统治,是一个完全符合基督教道德观念的地上天国。
如果相对於道家的“长老约翰国”存在,那就是西太平洋的“库拉圈”经济带了。
《道德经》一件它一件,《道德经》一件它一件。那地方就是照著《道德经》里贵货不积的思想来的,一字不差,不知道的还会以为那是什么道德经主题公园似的:要想做到字面意思上贵货不积並不难,贯彻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就可以,纪律严明的君度可以做到,许多和尚庙也能做到。
但“贵货不积的社会”和单纯的贵货不积不一样。社会是个大规模的,具有普遍性的,由人与环境形成的关係总和。军队是个特定的环境,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社会。
和尚庙倒是可以算,许多和尚庙本身就是一个居民点。不管是自食其力还是接受供奉,终究还是有来有回,有进有出。但和尚庙只要变大了,各种乱七八糟的事就变多了,也难以贯彻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无法做到贵货不积。
道家所提倡的这些,在后世看来不过是一种对上古社会的美好想像罢了——直到西太平洋的库拉圈被发现,所有人都惊讶地发现:原来你玩真的!
原来作为王室图书馆管理员的老子不是在信口开河,这些东西真的存在。而且正如老子所说,维持这种贵货不积的良性互动並不需要依靠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生活在库拉圈的人非常开心,他们並未压制自己的欲望。相反,他们的行动无一不受人类的本能驱使,心向著名望、利润等等。但这种行为,最终產生了一种良性互动。
財富非固化、机会均等、资源的高效配置。整个社会是流动而充满活力的,是一种理想中的“搞老庄”的社会的模样。
“看过了?”张三问。
眾人点了点头。
“好。全部忘掉,那些都是在扯淡。”
“???”
包括商洛在內,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跟你们说,有关库拉圈的这段全都是在扯淡。那些民族志作者,和县誌的编写者差不多,往往是基於某种研究目的而创造出的刻板印象。它对土著人的心態过於『神化』了,作者本身也过於迎合读者。这些作者只是凭藉著在当地居住了一段时间的经歷,然后由此获得了『他们自己说了算』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写出些旁人无法证偽的文章,因为不是可能所有人都跑到西太平洋的群岛上面去搞田野调查。”
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这是个真理。但仗著不会有其他人去调查,去进行一些苦行然后发文章,这种行为无异於学术上的骗庭杖,靠没苦硬吃来获得声望。
许多时候,这些民族志作者的文章还不如待在研究室里的“扶手椅上的人类学家”来得可靠。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坐在扶手椅里面,並没有去现场,所以他们收集资料的时候会格外注意信息的来源和多样性。有时候,这种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来的资料才能还原一个社群的全貌。因为那些土著往往只有在不被特別观察的情况下,才会保持自己原来的生活状態。
这有些像在观察熊猫。
熊猫这种生物非常有趣,它会很好奇的观察人类。当动物学家刚刚开始和熊猫接触的时候,有些熊猫会表现得警惕,而有些熊猫会表现得非常热情。这主要是因为,熊猫在野外几乎没有敌人,所以无论做什么都不会对他们自己產生什么威胁,不少熊猫也就会放心大胆地从研究员们手上接过水果、馒头一类的东西,心安理得地吃起来。
但隨著时间慢慢延长,熊猫当熊猫开始忽略人的存在的时候,属於熊猫的真正的本性才会暴露出来。
这种因为观察而產生的应激反应,在熊猫身上要上三四个月才会消失,对人类则会更长。
实际上在有关库拉圈的调查中,这种应激反应从来就没有消失过。研究者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都和土著之间產生了一些衝突、矛盾之处,经常產生一些经济纠纷。许多土著因为经济原因为他表演风格化的民俗,也因为经济纠纷拒绝了他的窥探。
听了张三的话,眾人沉默了。
如果民俗学者的话不能信,那要信什么呢?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好。”张三看了看眾人,对他们的反应非常满意,“都忘了是吧?你们都把那些追名逐利的调查员给忘了是吧?”
最⊥新⊥小⊥说⊥在⊥⊥⊥首⊥发!
眾人都茫然的点头。
“好,现在再把他们找回来。我告诉你们,那些真正愿意跑到野外去调查的人,不管他们是出於怎么样的心態,他们都是真正的伟人。他们用自己的研究扩宽了主流文明的视野,並且將未被文字记录的文明生態活生生地展现在了所有的人面前。他与土著之间的那些小小纠葛完全不会影响它真正的学术地位,那些搞民族志研究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89431/6098606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