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都市小说 > 大漠雄鹰苏勒坦汗 > 第1349章 血沃东宁九州同(下)

第1349章 血沃东宁九州同(下)

推荐阅读:给古人直播日常二婚美人,养娃躺赢[年代]安非他命( 1V1 黑道)发情期(兄妹abo)昨天暴雨预警情迷1942(二战德国)缠情难解1v2魔法少女的皮下是电竞传奇futa绯闻陷落团宠幼崽在星际爆红了

    刘国轩漫步于柑桔屿的海滩之上,忧心忡忡地眺望着远方的海面,藩主已经离开柑桔屿数日,按道理也应该返回了,怎么还没消息?骞地,这位武平伯双目一凝,海面上出现了几艘打着郑军旗号的海沧船。
    “汝是说我军在追敌途中遇到胡虏秦王的水师,败了?”刘国轩紧盯着逃回来的冯锡范,双目似要喷出火来。
    “正是如此?”冯锡范的回答带着哭腔。
    “那我兄长呢?下落如何?”郑明急问。
    “末将远远瞧见左虎卫江胜护着藩主突围而出,想要追上保护藩主却遭卫军拦截,失去联系”,冯锡范梗咽着说。
    “兄长若突围成功,为何不来柑桔屿与我等会合?”郑明急得直搓手。
    “眼下须立即出海接应藩主才是”,刘国轩倒是有主见得多。
    “嗯,也只能如此了”,郑明连连点头。
    二人商议完毕,尚未来得及出发,部下来报岛外来了卫军船队。出水寨一瞧,密密麻麻的战船铺天盖地而来,没有一千艘,也有八九百之多,不由惊骇莫名。
    “事已如此,末将愿与卫军决一死战!”刘国轩铁青着脸咬牙切齿。
    “吾与武平伯同往,和卫军拼了!”郑明也被鼓舞起斗志。
    二人正欲拼命,又有人来报卫军遣使前来。
    “唤使者进来”,郑明神色微动,不待刘国轩说话便发声。
    来使身形修长、长相儒雅,一见郑明便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二公子,是末将~”
    “汝~汝是杨侍卫?”郑明仔细瞅了半天,猛然发问。
    “正是末将”,见他认出自己,杨来嘉愈发伤感垂泪。昔年他曾做过郑成功侍卫,与郑成功的几个儿子郑经、郑聪、郑明、郑睿、郑智、郑宽等尽皆识得,郑明小时候自己还曾抱过,不想再见时已是孔武有力的青年!
    见是他,郑明亦唏嘘不已。
    “镲~”刘国轩拔出腰刀,“杨来嘉,汝卖主求荣,投靠胡虏。今日来此何干?”
    “二公子、刘将军,乾元皇帝陛下胸怀宽广,有海纳百川之德,允各族保留本族衣冠,降卫实是延续中华;且秦王殿下之母乃大明宗室之女,是我等真正的主人,向殿下投降并不辱没郑氏”杨来嘉苦口婆心地劝说。
    “这么说汝是为劝降而来?我兄长何在?”郑明瞅着他问。
    “大公子(指郑经)兵败后被围,力战而亡。末将去晚了一步,未能救下大公子,对不起国姓爷啊!呜~呜~呜~”杨来嘉闻言朝地上扑通一跪,痛哭流涕,自责不已。
    见他如此,在场众人神色稍微缓和。
    “杨将军不必如此”,郑明叹了口气,沉声问道:“秦王派汝劝降,许下什么条件?”
    “临行前殿下曾言,若郑氏肯降,他愿保郑氏一门性命并向陛下上疏请封郑氏为延平公”。
    “这~”郑明沉吟不语,半晌开口:“秦王说的话能作数吗?”
    杨来嘉抹了把眼泪,“殿下向来金口玉言,末将愿以性命担保!二公子不可迟疑,否则难以保全!”
    “唉~”郑明长叹一口气,朝杨来嘉深揖一礼,“我郑氏一门生死存亡便拜托杨公矣!”
    郑明向秦王绰思吉投降后,自告奋勇返回东宁劝降,先说动二哥郑聪,然后连袂入王府向董太妃禀告。
    东宁承天府(赤嵌城)的延平郡王府内,董太妃不动声色地听着众人述说大卫国开出的投降条件。作为郑成功的夫人,她是见过大世面的,明确了长子已死、出征福建的军队全军覆没的消息后,心里明白大势已去,摆在自己面前的只有两条路,或降或走。走,带着一大家子人流亡海外,虽能保全气节,可天下虽大,何处才是安身立命之所?降,大卫朝廷真的能信守承诺放过郑氏一门吗?
    “母妃,卫使杨来嘉现在府门外等候,他曾担任过父王身边侍卫,愿以性命担保!”郑聪猜出母亲心思,开口说道。
    听到杨来嘉的名字,董太妃欣然动容。杨侍卫是个重情义的,虽然分属两国,昔年因为知道自己喜欢竹,仍然派人秘密进献襄阳隆中卧龙岗七弦竹。听说此人已官至江苏提督,有他作保,应该不会有错!
    “让他进来吧~”她叹了口气。
    “末将无能,让王妃受惊了~”一见她的面,杨来嘉便悲从心来,嚎啕大哭。
    “唉~许久未见,杨侍卫也添了白发~”董太妃悠悠地说。
    有人主降便有人主战。东宁总制陈永华、吏部尚书洪磊、兵部尚书陈绳武、昭义镇杨德等坚决不肯投降,强烈呼吁死守东宁,实在守不住便乘船流亡海外,绝不向胡虏称臣低头。
    关键时刻董太妃使出霹雳手段,命郑聪、郑明、建威中镇黄良骥等于朝会时突然发难,带兵拘捕陈永华、洪磊、陈绳武、杨德诸人。清除主战派后,其他大臣户部尚书杨英、礼部尚书叶亨、刑部尚书柯平等再不敢多言。东宁全境兵不血刃地落于卫军手中。
    秦王绰思吉是个仁慈的人,并未难为郑氏一门,上疏父汗封郑经子郑克臧为安平公,全族迁往福建泉州安置;对在台湾居住的宁靖王朱术桂等前明宗室,也很客气,上疏迁往福建兴化府安置;对郑氏旧将,一个不杀,择才任用;对台南、台中各族鲁凯、邹、达悟、邵、太鲁阁、拉阿鲁哇、卡那卡那富等如台北、台东般善加安抚。一时台湾人心大定。
    几个月后,莲大可汗的谕旨由北京送来。老父亲先是大大称赞了小六子、小七子和参战诸将一番,然后给予两个儿子大量赏赐,赐予苏合、满都拉图双一等公俸,擢色特尔为天津水师提督,阿玉奇为金州水师副提督,其余有功将士皆有封赏;又下令于台湾设省,以降官林天擎为台湾巡抚,辽南总兵王国泰为台湾提督,徐化溥为按察使,出乎意料的是布政使一职居然给了此前不肯降卫的明郑东宁总制陈永华。此任命一下,世人皆感叹大可汗胸怀宽广、有容人之量;最后,下令大军班师还朝。(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89617/6374692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