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非是善茬,搭祈雨台
推荐阅读:你也是我老婆的梦男吗(NPH)、拯救退环境傲娇男主、发情期(兄妹abo)、魔性美人(良寂系列三)、当我嫁人后,剧情突然变得不对劲起来、【强制np】人生存盘失效后、另类童话(1v1h 破镜重圆)、我教日月竞风流【nph】、清香木(1v1校园)、淫荡黑童话(高h)、
第340章 非是善茬,搭祈雨台
却说左良在郡城之中救治流民,四顾茫然,不知何时方能救治功成流民,但此间他救治之速,尚不及‘病魔’殃及之速,此如何是好。
左良茫然,忽有流民悲声高呼,说道:“天师不愿救治我等不成?”
流民等闻听,俱是悲伤,说道:“还请天师救治我等,若天师不欲救治,我等亡命矣。”
左良闻得众流民之言,俯身将一流民扶起,说道:“你等皆起身,不须拜礼,我定会尽力救助你等。”
流民俱欢呼,井然有序,请左良救治。
左良一一将这些流民身中病魔驱除,指使他等寻个干净的地儿,等待朝堂救济,等他忙活完,抬头一看,已是日落西山。
左良起身正是要离去。
忽闻身后有呼喊声。
“你乃神医乎?”
左良回首张望,见着有二少年正在那处,二少年俱衣着不凡,乃富裕人家子弟。
其中一少年面相有些凶恶,另一少年则是平平无奇,有些俊逸。
左良问道:“你二人为何人?”
那凶恶少年拜礼说道:“城中黄家之子,单字巢,此人为我好友,城中王家之子,单字守。”
黄巢,王守。
左良笑道:“你二人为何问我,可是神医?”
黄巢问道:“我二人在此观看你许久,但见你手到病除,实乃神医,故有此问。”
左良说道:“神医?却也当得。”
黄巢问道:“但不知神医为何留了一手,不替那些百姓救治彻底,将病灶尽去?”
左良有些不解,问道:“我何时留了一手?”
黄巢指定那些流民离去方向,说道:“为何不治其穷病?”
左良闻听,笑了笑,问道:“你有此问,足以见你有些见地,但你觉,病灶所在,在百姓身中,亦或在朝堂身中?”
黄巢听得其言,沉思不语,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答话。
身旁少年王守站出,说道:“先生,病灶所在,非在百姓,而在朝堂,在王公贵族,在文武百官!”
黄巢听得其言,双眼圆睁,有些惊诧好友竟脱口而出,说出这等大逆不道之言。
王守朝黄巢张望,笑道:“怎地,你今时如此胆小不成,不过说一二不敬之言,你便这般模样,少时你唤得我们,一同耍子,那时你以石画地为城,自称‘黄王’,那时你不曾惧怕怎个今时惧怕?”
黄巢说道:“少时戏言,少时戏言。当不得真!”
王守说道:“但少时戏言,我今时所言,非戏言也。朝堂无道,军阀林立,天下流民数不胜数,便有神医这等圣手,亦难以救治,此乃罪在朝堂。”
黄巢心惊胆战,只觉他似初识他这好友一般,其平日默不作声,不曾想内心竟藏着如此波涛汹涌。
左良望向王守,眼中自有赞赏,他说道:“有些眼力,但你觉,此病灶,该如何除去?”
王守说道:“我未有先生这般圣手医术,但如我所言,若要根治朝堂病灶,当是换骨也。有闻东汉末年,有名医曾提出,以利斧劈开头颅,以绝病灶,如今天下,正该如此。”
左良说道:“你这厮,有些意思,可愿跟随我,去天下多看一看,救治百姓?”
王守听得其言,愣了许久,本要拒绝,但不知为何,竟鬼使神差开口,说道:“我愿得。”
左良闻听,满意点头,尚未多说些甚。
黄巢忽是扯住王守,说道:“你怎个应下,学甚医术?你不是应答于我,一同学艺,待是日后,共同科举,那时我为状元郎,你为探郎,如今怎个要去学医术。”
王守摇头说道:“昔年果真欲与你一同去学艺读书,以待科举为官。但如今朝堂,可果真能为官?是同流合污,亦或做那异类,郁郁而终?”
王守起身朝左良拜得大礼,执意与之前往,修习医术。
王守说道:“先生,望请先生能准许我与父母告别,再是与先生同行。”
左良笑道:“自当如此,我且与你同行,去与你父母一见,交代一番。”
王守说道:“如此劳烦先生。”
二人便是起身朝王家而去。
黄巢紧随其后,有些茫然的行走。
一路上,王守与左良讲说他们二家之事,他们二家于城中乃是有名的富家,二人家中居是盐商,但非是官盐商,乃是私盐商,以贩卖私盐,获取暴利。
二人家中有钱而无权,故二人家中俱是指望二人来日能科举为官,这般家族便会兴盛,为此,二人家中为二人请来许多老师,教二人学识,只为二人能科举功成。
左良闻听,捋须笑道:“但你家中对你期盼,如何肯教你随我学医?”
王守摇头说道:“人各有志,我之志,非在科举,非在为官。再者,教我为官,岂非教我做那贪官污吏?”
左良笑着点头,不再多言。
黄巢有心反驳,但不知从何反驳而起,自昔年安禄山造反以来,天下承乱已久,路在何处?他不知道,但他总想去科举一场,说不得待他为官,可改变这乱局。
三人行走,不消多时,行至王家府中。
王守带着二人走入府中,少顷间,即是见着王父,王守将事情与王父言说。
左良本以为王父闻听,会拒绝此事,并严词以阻王守,不曾想王父见了左良,竟激动不已,上前来拜。
左良不解其意,问道:“你拜我作甚?”
王父说道:“天师,你不记得我不成?”
左良有些诧异,他的确不曾记得王父。
王父激动道:“数年前,我曾亲自带一批食盐而出,半途遇一伙强人,乃天师途径,解救我等,自那之后,我常常在各处打探天师之名,知得天师素有仁心,救治苍生,心中倍感亲切,但一直无缘得见,今时终是得见。”
左良闻听,摇头说道:“但救人无数,记不得,记不得。”
王父拜道:“天师记不得,但我却记得,此恩情,我铭记于心,今时见着天师,望请天师能在我府中留些时日,好教我一还恩情,报答一二。”
左良笑道:“如此甚好。”
王守走上前来,说道:“父亲,我愿跟随先生学医,不再科举,请父亲允许。”
王父望向王守,问道:“你可想好了?此事非同小可,可不是你等儿时耍子,此事若是行得,便不可回头。”
王守点头说道:“父亲,儿不会再悔。”
王父说道:“可能与为父言说,你作何所想?”
王守说道:“父亲,儿见着朝堂无道,藩镇割据,此乃乱世之象,在此为官,焉能从善?儿自知无有武侯之谋,亦无魏武之心,故儿愿跟随先生学医,救济苍生,能救一人是一人。”
王父叹道:“你自幼有才,此为父知得,但奈何你生在如今这个时代,此非你之过。罢,罢,罢。天师的本事,为父知得,若是天师允准你跟随,为父自无不可。”
王守闻听,转身朝左良一拜。
左良笑道:“且起,且去。不须多礼。”
王父起身朝左良一拜,说道:“我之子,便交与天师,望请天师代我管教,若其有何忤逆之处,任天师处置。”
左良笑着点头。
黄巢对此深有不解,但未有多言,起身选择离去。
……
黄巢一路返回家中,寻得他父亲,将事情与之言说。
他父亲笑着与他言说:“人各有志,但行你道即可,不必在意他人。”
黄巢听得父亲所言,说道:“父亲,我定要成为状元郎,现在一定可以改变这世道,成为清流大官,让天下再无流民。”
父亲笑着称赞黄巢,说道:“我儿有大志,既如此,你便要好生读书。”
黄巢说道:“父亲,但我学武不可断,我自要文武双全。”
父亲问道:“学文乃为科举,学武谓之何为?”
黄巢说道:“父亲,学武自有用处,一来,他年我若为大官,定要剿灭叛乱,此要武艺,二来,如今世道大乱,家中运盐,危机重重,此须武力,方能使家中安宁。”
父亲闻听,深以为然,说道:“我儿大才,既如此,你当学兵法,而非武艺。”
黄巢笑着应答。
父子二人谈说许久,方才各自离去。
……
不觉数日而去。
王家之中,左良终是要离去,王守自当跟随,要与左良同是离去。
王父送别二人,并牵来二马匹,交与左良。
左良却并未受之,而是笑着说道:“以双足丈量天地,此为修行之理。”
王父只得作罢,但取来许多金银,交与左良。
左良仍是未有受之。
王父只得将之交与王守。
左良对此未有多说些甚,与王父辞别,离去城中,往他处而去。
行在城下,王守回头张望,本想寻黄巢身形,但张望许久,未有所见,此教他心中叹息。
左良笑着问道:“可是在寻你那好友?”
王守点头说道:“正是,正是。但此人与我乃多年好友,我今离去,他当是知得,但不知为何,不曾来送我。”
左良说道:“你日后这位好友,可不得了,我观其面相,非是善茬。”
王守有些诧异,说道:“先生,我等不是学医,为何听着先生言说,更似那修道的,而非学医的。”
左良笑着问道:“何以见得?”
王守说道:“但先生与我父亲言说,以双足丈量天地,此乃修行之理,又曾与我言说,观面相之说,此却似那修道的道士,而非是学医的。”
左良笑道:“我乃修行的,而非修道的,医术不过偶然习之。”
王守问道:“修行与修道,有何区别?”
左良说道:“修道是修行,修行不尽是修道。”
王守若有所思,半响后,问道:“既如此,我可是修行的?”
左良摇头说道:“如今尚是不算,只能算跟随与我的。”
王守问道:“既如此,如何才算是修行?”
左良笑着说道:“此在你,而非在我。”
王守沉吟少许,并未多言,而是说道:“先生,如今我等往何处去?”
左良说道:“何处有流民,我等往何处去。”
王守似懂非懂的点头。
……
光阴迅速,不觉五六月馀去。
王守跟随左良行走多地,见着许多流民,皆是亲自跟随左良一同救治。
左良亦时常传许多医术与王守。
王守皆是悉心学习,他于医术未有多少天赋,学一些简单医术亦难以学成,但他记性极佳,一些药方他只要过目,就能记下,辅佐左良救人,却是相得益彰。
一日,左良与王守继续前行,行至徐州一地,见着此地时逢大旱,百姓颗粒无收,此处流民尤其之多,远胜任何一地。
王守在城门处一眺望,沉默许久,说道:“先生,我等或是累死,亦救治不了这么多人。”
左良闻听,沉吟少许,终究未有言说。
王守有些疲倦,说道:“先生,我等此行所走过的城池,我闻听有流民言说,我等走后不久,便又有新流民,我等难以救完。”
左良说道:“此地流民甚多,且换个法子救治。”
王守不解其意,问道:“先生,换何等法子救治?”
左良说道:“你且随我来,去见此城县令,使其搭个祈雨台,我将祈雨,以解此大旱之灾。”
王守瞠目结舌,说道:“祈雨?这等非传说,人怎能祈雨?”
左良笑道:“但修行者,怎能不善祈雨?且安心去寻此地县令,若其不愿相助,便请此地大族,若大族不愿相助,我等便自掏腰包,使流民为我等搭建祈雨台。”
王守说道:“修行之人,果真能祈雨?却是我孤陋寡闻,不知此间事。先生请在此处少待,现在这便去寻此地县令。”
说罢。
王守寻了个地儿,侍奉着左良歇息,待是左良坐稳身形后,他方才起身朝城中而去,寻得县令。
左良望着王守身形,暗自点头,此人有善心,有仁心,若有机会,倒是可以收之为徒,单靠他一人救治,终究难成气候,天下流民太多了,他无力回天。
(本章完)
却说左良在郡城之中救治流民,四顾茫然,不知何时方能救治功成流民,但此间他救治之速,尚不及‘病魔’殃及之速,此如何是好。
左良茫然,忽有流民悲声高呼,说道:“天师不愿救治我等不成?”
流民等闻听,俱是悲伤,说道:“还请天师救治我等,若天师不欲救治,我等亡命矣。”
左良闻得众流民之言,俯身将一流民扶起,说道:“你等皆起身,不须拜礼,我定会尽力救助你等。”
流民俱欢呼,井然有序,请左良救治。
左良一一将这些流民身中病魔驱除,指使他等寻个干净的地儿,等待朝堂救济,等他忙活完,抬头一看,已是日落西山。
左良起身正是要离去。
忽闻身后有呼喊声。
“你乃神医乎?”
左良回首张望,见着有二少年正在那处,二少年俱衣着不凡,乃富裕人家子弟。
其中一少年面相有些凶恶,另一少年则是平平无奇,有些俊逸。
左良问道:“你二人为何人?”
那凶恶少年拜礼说道:“城中黄家之子,单字巢,此人为我好友,城中王家之子,单字守。”
黄巢,王守。
左良笑道:“你二人为何问我,可是神医?”
黄巢问道:“我二人在此观看你许久,但见你手到病除,实乃神医,故有此问。”
左良说道:“神医?却也当得。”
黄巢问道:“但不知神医为何留了一手,不替那些百姓救治彻底,将病灶尽去?”
左良有些不解,问道:“我何时留了一手?”
黄巢指定那些流民离去方向,说道:“为何不治其穷病?”
左良闻听,笑了笑,问道:“你有此问,足以见你有些见地,但你觉,病灶所在,在百姓身中,亦或在朝堂身中?”
黄巢听得其言,沉思不语,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答话。
身旁少年王守站出,说道:“先生,病灶所在,非在百姓,而在朝堂,在王公贵族,在文武百官!”
黄巢听得其言,双眼圆睁,有些惊诧好友竟脱口而出,说出这等大逆不道之言。
王守朝黄巢张望,笑道:“怎地,你今时如此胆小不成,不过说一二不敬之言,你便这般模样,少时你唤得我们,一同耍子,那时你以石画地为城,自称‘黄王’,那时你不曾惧怕怎个今时惧怕?”
黄巢说道:“少时戏言,少时戏言。当不得真!”
王守说道:“但少时戏言,我今时所言,非戏言也。朝堂无道,军阀林立,天下流民数不胜数,便有神医这等圣手,亦难以救治,此乃罪在朝堂。”
黄巢心惊胆战,只觉他似初识他这好友一般,其平日默不作声,不曾想内心竟藏着如此波涛汹涌。
左良望向王守,眼中自有赞赏,他说道:“有些眼力,但你觉,此病灶,该如何除去?”
王守说道:“我未有先生这般圣手医术,但如我所言,若要根治朝堂病灶,当是换骨也。有闻东汉末年,有名医曾提出,以利斧劈开头颅,以绝病灶,如今天下,正该如此。”
左良说道:“你这厮,有些意思,可愿跟随我,去天下多看一看,救治百姓?”
王守听得其言,愣了许久,本要拒绝,但不知为何,竟鬼使神差开口,说道:“我愿得。”
左良闻听,满意点头,尚未多说些甚。
黄巢忽是扯住王守,说道:“你怎个应下,学甚医术?你不是应答于我,一同学艺,待是日后,共同科举,那时我为状元郎,你为探郎,如今怎个要去学医术。”
王守摇头说道:“昔年果真欲与你一同去学艺读书,以待科举为官。但如今朝堂,可果真能为官?是同流合污,亦或做那异类,郁郁而终?”
王守起身朝左良拜得大礼,执意与之前往,修习医术。
王守说道:“先生,望请先生能准许我与父母告别,再是与先生同行。”
左良笑道:“自当如此,我且与你同行,去与你父母一见,交代一番。”
王守说道:“如此劳烦先生。”
二人便是起身朝王家而去。
黄巢紧随其后,有些茫然的行走。
一路上,王守与左良讲说他们二家之事,他们二家于城中乃是有名的富家,二人家中居是盐商,但非是官盐商,乃是私盐商,以贩卖私盐,获取暴利。
二人家中有钱而无权,故二人家中俱是指望二人来日能科举为官,这般家族便会兴盛,为此,二人家中为二人请来许多老师,教二人学识,只为二人能科举功成。
左良闻听,捋须笑道:“但你家中对你期盼,如何肯教你随我学医?”
王守摇头说道:“人各有志,我之志,非在科举,非在为官。再者,教我为官,岂非教我做那贪官污吏?”
左良笑着点头,不再多言。
黄巢有心反驳,但不知从何反驳而起,自昔年安禄山造反以来,天下承乱已久,路在何处?他不知道,但他总想去科举一场,说不得待他为官,可改变这乱局。
三人行走,不消多时,行至王家府中。
王守带着二人走入府中,少顷间,即是见着王父,王守将事情与王父言说。
左良本以为王父闻听,会拒绝此事,并严词以阻王守,不曾想王父见了左良,竟激动不已,上前来拜。
左良不解其意,问道:“你拜我作甚?”
王父说道:“天师,你不记得我不成?”
左良有些诧异,他的确不曾记得王父。
王父激动道:“数年前,我曾亲自带一批食盐而出,半途遇一伙强人,乃天师途径,解救我等,自那之后,我常常在各处打探天师之名,知得天师素有仁心,救治苍生,心中倍感亲切,但一直无缘得见,今时终是得见。”
左良闻听,摇头说道:“但救人无数,记不得,记不得。”
王父拜道:“天师记不得,但我却记得,此恩情,我铭记于心,今时见着天师,望请天师能在我府中留些时日,好教我一还恩情,报答一二。”
左良笑道:“如此甚好。”
王守走上前来,说道:“父亲,我愿跟随先生学医,不再科举,请父亲允许。”
王父望向王守,问道:“你可想好了?此事非同小可,可不是你等儿时耍子,此事若是行得,便不可回头。”
王守点头说道:“父亲,儿不会再悔。”
王父说道:“可能与为父言说,你作何所想?”
王守说道:“父亲,儿见着朝堂无道,藩镇割据,此乃乱世之象,在此为官,焉能从善?儿自知无有武侯之谋,亦无魏武之心,故儿愿跟随先生学医,救济苍生,能救一人是一人。”
王父叹道:“你自幼有才,此为父知得,但奈何你生在如今这个时代,此非你之过。罢,罢,罢。天师的本事,为父知得,若是天师允准你跟随,为父自无不可。”
王守闻听,转身朝左良一拜。
左良笑道:“且起,且去。不须多礼。”
王父起身朝左良一拜,说道:“我之子,便交与天师,望请天师代我管教,若其有何忤逆之处,任天师处置。”
左良笑着点头。
黄巢对此深有不解,但未有多言,起身选择离去。
……
黄巢一路返回家中,寻得他父亲,将事情与之言说。
他父亲笑着与他言说:“人各有志,但行你道即可,不必在意他人。”
黄巢听得父亲所言,说道:“父亲,我定要成为状元郎,现在一定可以改变这世道,成为清流大官,让天下再无流民。”
父亲笑着称赞黄巢,说道:“我儿有大志,既如此,你便要好生读书。”
黄巢说道:“父亲,但我学武不可断,我自要文武双全。”
父亲问道:“学文乃为科举,学武谓之何为?”
黄巢说道:“父亲,学武自有用处,一来,他年我若为大官,定要剿灭叛乱,此要武艺,二来,如今世道大乱,家中运盐,危机重重,此须武力,方能使家中安宁。”
父亲闻听,深以为然,说道:“我儿大才,既如此,你当学兵法,而非武艺。”
黄巢笑着应答。
父子二人谈说许久,方才各自离去。
……
不觉数日而去。
王家之中,左良终是要离去,王守自当跟随,要与左良同是离去。
王父送别二人,并牵来二马匹,交与左良。
左良却并未受之,而是笑着说道:“以双足丈量天地,此为修行之理。”
王父只得作罢,但取来许多金银,交与左良。
左良仍是未有受之。
王父只得将之交与王守。
左良对此未有多说些甚,与王父辞别,离去城中,往他处而去。
行在城下,王守回头张望,本想寻黄巢身形,但张望许久,未有所见,此教他心中叹息。
左良笑着问道:“可是在寻你那好友?”
王守点头说道:“正是,正是。但此人与我乃多年好友,我今离去,他当是知得,但不知为何,不曾来送我。”
左良说道:“你日后这位好友,可不得了,我观其面相,非是善茬。”
王守有些诧异,说道:“先生,我等不是学医,为何听着先生言说,更似那修道的,而非学医的。”
左良笑着问道:“何以见得?”
王守说道:“但先生与我父亲言说,以双足丈量天地,此乃修行之理,又曾与我言说,观面相之说,此却似那修道的道士,而非是学医的。”
左良笑道:“我乃修行的,而非修道的,医术不过偶然习之。”
王守问道:“修行与修道,有何区别?”
左良说道:“修道是修行,修行不尽是修道。”
王守若有所思,半响后,问道:“既如此,我可是修行的?”
左良摇头说道:“如今尚是不算,只能算跟随与我的。”
王守问道:“既如此,如何才算是修行?”
左良笑着说道:“此在你,而非在我。”
王守沉吟少许,并未多言,而是说道:“先生,如今我等往何处去?”
左良说道:“何处有流民,我等往何处去。”
王守似懂非懂的点头。
……
光阴迅速,不觉五六月馀去。
王守跟随左良行走多地,见着许多流民,皆是亲自跟随左良一同救治。
左良亦时常传许多医术与王守。
王守皆是悉心学习,他于医术未有多少天赋,学一些简单医术亦难以学成,但他记性极佳,一些药方他只要过目,就能记下,辅佐左良救人,却是相得益彰。
一日,左良与王守继续前行,行至徐州一地,见着此地时逢大旱,百姓颗粒无收,此处流民尤其之多,远胜任何一地。
王守在城门处一眺望,沉默许久,说道:“先生,我等或是累死,亦救治不了这么多人。”
左良闻听,沉吟少许,终究未有言说。
王守有些疲倦,说道:“先生,我等此行所走过的城池,我闻听有流民言说,我等走后不久,便又有新流民,我等难以救完。”
左良说道:“此地流民甚多,且换个法子救治。”
王守不解其意,问道:“先生,换何等法子救治?”
左良说道:“你且随我来,去见此城县令,使其搭个祈雨台,我将祈雨,以解此大旱之灾。”
王守瞠目结舌,说道:“祈雨?这等非传说,人怎能祈雨?”
左良笑道:“但修行者,怎能不善祈雨?且安心去寻此地县令,若其不愿相助,便请此地大族,若大族不愿相助,我等便自掏腰包,使流民为我等搭建祈雨台。”
王守说道:“修行之人,果真能祈雨?却是我孤陋寡闻,不知此间事。先生请在此处少待,现在这便去寻此地县令。”
说罢。
王守寻了个地儿,侍奉着左良歇息,待是左良坐稳身形后,他方才起身朝城中而去,寻得县令。
左良望着王守身形,暗自点头,此人有善心,有仁心,若有机会,倒是可以收之为徒,单靠他一人救治,终究难成气候,天下流民太多了,他无力回天。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89929/5563448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