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其他小说 > 家父李隆基 > 第三百三十四章 捧土加泰山

第三百三十四章 捧土加泰山

推荐阅读:华娱:流量我为王重生:与天仙一起生活的日子遮天之太古圣皇莽荒纪之我是垒展我在中世纪搭建庄园东京:限制级家教无限恐怖之无限逆转这次,我不当魔王了穿越萧炎舅舅,我获得二郎神模板怪猎:荒野的指针

    李泌的三条计策,确实是应对这次紧急危机的绝好办法。
    只要王忠嗣跟韦坚翻脸,那么韦坚这一关就算过去了,但是问题在于,一定要做成真翻脸,但凡有点假,李隆基你是糊弄不了的。
    而李泌的本意,就是王忠嗣跟韦坚彻底划清楚界限,今后不再来往,真翻脸都未必能在李隆基那里蒙混过去,何况是假的。
    所以李静忠离开之前,李泌特别嘱咐过,一定要王忠嗣明白这个道理,下手要重,就是要彻底斩断跟韦坚的关系,甚至结仇。
    再好的谋划,都是需要人来做的,也就是说,大家共同做一件事,要一起配合好才能成功,一个步骤出问题,满盘皆输。
    李泌只考虑事,没考虑到人,他绝对想不到,王忠嗣拒绝配合。
    因为王忠嗣认为这是在欺瞒圣人,他这个人做事光明正大,我与韦坚交往就是交往了,这是事实,圣人若是询问起来,我一五一十的说,但绝对不会用这种办法去欺骗圣人。
    他是义子,儿子骗老子那是不孝,他是臣子,臣子骗皇帝,那是不忠。
    不忠加不孝,王忠嗣能干的出来?
    “又是他?”王忠嗣指着李静忠的脑袋道:
    “回禀太子,不要对一个初出茅庐又自视甚高的幕僚言听计从,他见过什么?他又懂得什么?竟然敢指使我做这种事情,是不是活的不耐烦了?”
    李静忠苦着脸道:“太子特意吩咐,请大将军一定如此,否则韦京尹这关过不去了。”
    “我意已决,回去吧,”王忠嗣袖子一拂,重新返回信安王府。
    李静忠懵逼了,他了解王忠嗣的脾气,知道劝不动了,于是赶忙返回少阳院通报这一消息。
    三步棋,第一步就出问题了,而此刻的李泌还不知道呢。
    “忠嗣刚才见了谁?”李祎侧躺在床上,朝着返回的王忠嗣问道。
    王忠嗣与李祎关系不错,年轻时候得过人家很多指点和帮助,闻言也不隐瞒,将事情讲述了出来,冷哼道:
    “鬼点子用不在正经地方,都是些小聪明,朝堂之上,能容得你这些阴谋诡计?”
    本来他跟李祎,一开始并未谈论任何关于太子的事情,但眼下既然提起来了,李祎叹息一声,道:
    “别管韦坚了,否则只会对你不利,他已经是无药可救了,两军对垒,就看谁先露出破绽,韦坚甩出这么大一个破绽给人家,人家必然会抓的紧紧的,眼下所有后招,恐怕人家都有后手在等着你,不动如山,方为破解之法。”
    王忠嗣闻言皱眉道:
    “我是不会让韦坚出事的,圣人若是怪罪,我必然力保,他跟我谈的又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隋王与哥奴沆瀣一气,欺压储君,这总是事实吧。”
    李祎笑了笑,道:
    “你啊,有时候想的太简单了,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最不希望的,就是被别人看透你的心思,最希望的,就是圣人能看透你的心思,圣人固然知你,但挑拨之宵小如过江之鲫,不可不防啊。”
    王忠嗣冷笑道:“挑拨我与圣人的感情?那是痴心妄想。”
    “不要太自以为是,”李祎沉声道:
    “你是统帅,难道不明白不可轻视敌人,也不可刚愎自用吗?在河西、朔方,你都做的很好,怎么回来长安,就变得愚笨了?”
    王忠嗣笑道:
    “信安王不知我与圣人情感,我视圣人为父,圣人待我如子,岂是外人所能挑拨?”
    李祎道:“那你为什么不将与韦坚会面的事情,向圣人解释清楚呢?”
    王忠嗣闻言叹息一声:“牵扯骨肉之争,圣人不问,我不敢主动去说啊,否则有挑拨之嫌。”
    “谁让你挑拨了?”李祎道:
    “不偏不倚,有什么说什么,不要向着太子,也不会贬责隋王,圣人又怎么会认为你在挑拨呢?”
    “可是隋王确实错了,我总不能不说实话啊,”王忠嗣道。
    李祎无奈道:“你这个人啊,糊涂至极,韦坚这次出事,也是被你害的。”
    “怎么又成我害的了?”王忠嗣有点听不明白了:
    “请信安王解惑。”
    李祎摇了摇头:“我不想牵扯进去,也不想过问这些事情,一把年纪了,没几天可活,不愿招惹是非,但是我要劝你,不要感情用事,感情这种东西,有时候非常脆弱,你自己琢磨吧。”
    王忠嗣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萧嵩、杜希望、李祎,全部选择置身事外,他们是看出什么苗头了吗?
    你们都是做臣子的,为什么就不能为我大唐的长治久安出一份力,难道眼睁睁看着隋王欺人太甚?
    其实无论李泌的计策,还是李祎的建议,都可以帮助韦坚逃出生天。
    就算王忠嗣不肯采纳李泌的计策,只要他老老实实进宫,将韦坚跟他谈论的事情,一五一十的汇报给基哥,即使是在挑拨,但基哥都会对韦坚网开一面。
    因为李隆基希望王忠嗣,是一个忠诚且坦诚的人,老老实实有什么说什么,就算是贬低李琩维护太子,李隆基也是不介意的。
    只要你的屁股没坐歪,其它都不是事。
    但是这两个建议,王忠嗣都没有采纳,但你也不能认为他就是错了,因为世间本无对错之分,你认为对的东西,在别人那里就是错的
    收到消息后的李泌,亲自来劝,想要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王忠嗣配合。
    但是他连人家的面都没见到,因为王忠嗣不见他。
    王忠嗣对李泌有些反感,因为他认为这个年轻人太自以为是了,你才多大年纪,真当自己是张子房?可以运筹帷幄?
    李泌深深的意识到,这一步已经行不通了,于是他直接去见韦坚。
    因为后天就是基哥的大寿,加上关中又在征募工匠,所以韦坚这几天都在京兆府,来往于户部之间,等着要钱呢。
    “京尹大祸临头,为何还如有如此兴致?”李泌刚一见到韦坚,就抛出一句让韦坚惊呆了的话。
    他这叫开门见山,一针见血,免得浪费时间。
    “长源为何危言耸听?”韦坚在公房内接待李泌道。
    他与王忠嗣不同,他对李泌还是比较友善的,因为他希望李泌能跟他站在一起,成为太子妃党,而不是认为李泌比他强。
    韦坚自视很高,他看得起的人没几个的。
    李泌叹息一声:“赶紧入宫请罪,再迟就来不及了。”
    韦坚顿时皱眉:“我罪从何来呢?”
    “交构大将军,挑拨兄弟相争,”李泌淡淡道,他从韦坚的态度上,基本已经判断出,眼前这个人,未必会听他的,所以李泌一瞬间,有些心灰意冷,语气也直接了些。
    韦坚笑了笑:
    “怎么成了我挑拨的?隋王欺辱太子,也是我挑拨的?我与大将军同为朝臣,谈何交构?最多不过算是结党,这朝堂上结党的还少吗?”
    正所谓良言难劝该死鬼,李泌算是看出来,不管他如何再浪费口舌,在韦坚这也是没用的。
    说到底,还是自己资历太浅,人家不会将你的话当回事。
    李泌彻底绝望了,愣在原地很久之后,从怀里取出一小串钱,点了点,取出一枚,将剩下的放在了韦坚的桌案前,随后揖手道:
    “这是给京尹提前准备的帛钱,长源告辞了。”
    韦坚瞳孔放大,不能置信的看着李泌就此扬长而去。
    帛钱,原意是丝帛,因为丝帛以前也是货币的一种。
    后来有了一个新的含义:白钱,也就是白事上送出的礼钱,不能是整数,所以李泌会取出一枚。
    也就是说,这是李泌提前给韦坚的白事随礼了。
    这一招,差点让韦坚气吐血。
    等他反应过来之后,才对着空气破口大骂,你特么敢咒我死?
    离开京兆府衙门的李泌,抬头望了望天,只觉眼前满是阴霾。
    王忠嗣劝不了,韦坚也劝不了,不用说,太子也劝不动了,人微言轻,不过如此。
    不过,他还是不愿就此放弃,因为他清楚,韦坚不能倒,韦坚若是倒了,太子更斗不过隋王。
    于是他直接来到兴庆宫外,跪在了兴庆门的大门口,额头贴地,就这么长跪不起。
    他要争取一次面圣的机会,向圣人陈情。
    大官,不是随便谁都能见的,皇帝更是。
    自从常朝没有了之后,有些高阶官员,如今都不能轻易见到圣人天颜,连他们都需要预约,而且大部分时候,预约无效。
    但是李泌在李隆基这里,是有印象的,得益于李泌七岁那年,被赐入宫观看圣人与张说下棋。
    历史记载,李泌是“机缘巧合”才进去的,实际上,是因为李泌的爹,没有承袭他爷爷的真乡郡公爵位,基哥又不想给,所以给了李泌一次面圣的优待,算是弥补。
    李隆基需要走这样的过场,因为李泌家的爵位,从隋朝开始,传到了他爷爷那一辈,结果到了他爹,直接没了。
    虽然跟他爹没本事有很大关系,但你也不能将郡公直接撸没啊。
    所以李隆基要展示自己优待功勋之臣的态度,召李泌入宫观棋,当是体恤大臣子孙吧。
    李泌也是真牛逼,这唯一的一次露脸机会,让他给把握住了。
    当时张说在李隆基的授意下,以“方圆动静”为题做赋。
    张说以棋盘作了上句:方若棋盘,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
    李泌直接对了下句: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如逞才,静如遂意。
    他也就此一鸣惊人,给基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住一个人,首先要记住他的一件事,如果那件事给你的印象深刻,那么这个人你就忘不了,如果只是要记住一个人本身,没有亲缘关系那是记不住的。
    李泌,在李隆基这里,有着非常深的印象
    大门口的禁军,可不是认识李泌,看对方这么年轻,身上也没有官服,直接上前就要轰走。
    兴庆门这个地方,不能随便跪,谁跪在这里也不行,因为会招来议论。
    人嘛,最怕的就是议论,你如果是犯了错跪在这里,那么路过的人看到了,就会传扬开来,背地里揣测你是不是干了什么坏事。
    如果你没犯错跪在这里,有可能是上访告状,监门卫又不是大理寺,不接这个业务。
    至于求见圣人,那你更是扯淡了,你算老几,跪一跪就想见圣人?
    李泌就这么被两名禁军架着拖出了兴庆门的广场,但是不大一会,他又过来跪下了,然后就挨揍了。
    就这么循环往复,最后一次,李泌鼻青脸肿,嘴角流血爬着过来的。
    监门卫也不会随便在宫门口打死人,也不会轻易将人打死,毕竟人家说了,是太子书令史。
    于是他们打算将李泌先控制在隔壁里坊,然后派人去十王宅请曹日昇将人给太子送回去。
    也就是这个时候,正好到了兴庆宫为数不多官员的散值时间。
    李泌就是算着时间来的。
    他的故事,禁军听说过的不多,但是大臣,知道的可不少,尤其当下兴庆宫留守的官员,以圣人心腹居多,那么认识他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萧华就是其中之一。
    “等等,”
    萧华本来是不想多事的,他一出门就看到了李泌,但是装作没看到便要离开,但是李泌开口喊了一句:萧侍郎容禀!
    萧华没办法了,只好停下,因为对方的太子的人,都已经喊他了,再装糊涂说不过去。
    “这不是李长源吗?你这是做什么?”萧华走近后问道。
    李泌强撑着挨了揍的身体,道:
    “长源请见圣人,请萧侍郎通禀。”
    萧华顿时皱眉,你的要求可真高,只见他无奈道:
    “你有什么事情,要跟太子说,如果是太子的事情,自有太子面圣,凡事都有规矩,你不能逾矩,我帮你通禀,不合礼法,无论是公事还是私事,你都不该来这里,回去吧。”
    李泌直接道:“下臣有要事呈奏圣人,关乎大将军,也关乎韦京尹,请侍郎通融。”
    萧华还是摇头,你说破大天,我都不会帮你,何况还是关乎两个大佬,那我岂不是没事找事?
    眼瞅着萧华就要离开,李泌直接道:
    “风闻奏事,虽是御史台之责,但侍郎身为中书省副官,遇事不裁,见而不问,知而不禀,乃失察之举,李泌将来若能得见圣颜,今日之事,必然上禀。”
    你特么威胁我?萧华愣住了。
    官越大的人,越是好脾气,尤其是伺候皇帝的,因为他们早就被皇帝磨的没脾气了。
    萧华心知,人家李泌的威胁还挺管用,谁让他今天倒霉撞到了呢?而且对方直接说出王忠嗣和韦坚,就是要将事情搞到他不能装作不知道的地步。
    还是溜得慢了一步,被这小子给拖住了。
    但是指望这一招就将萧华拖下水,那也不可能的,官做到他这个份上,哪个不是不粘锅?
    想要我粘上,没门。
    “今日监门府是谁当值?”萧华询问卫士道。
    卫士说道:“是崔郎将。”
    “请崔将军上报吧,”萧华指了指李泌,随后便拂袖离去。
    李泌朝着离开的萧华深深一揖:
    “今日长源多有得罪,请侍郎海涵。”
    萧华哈哈一笑,背着身摆了摆手,他要是这么容易动气,就不会在中书省了。
    崔郎将,自然就是崔圆了,他在收到消息后,也得往上报,报给上一级,就没他事了,上一级再报给高力士,也就差不多了。
    但是这一级一级上报,可是非常消耗时间的。
    当高力士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上九点多了,事情只要让高力士知道,基本就等于圣人知道了。
    于是高力士先派人将李泌带进来,这才去向基哥汇报。
    “呵呵你就是这么给朕看门的?”李隆基佯装责怪的看向高力士:
    “如果任谁跪在兴庆门外,都能得到朕的召见,今后岂不是人人效仿?”
    高力士则是将锅甩给了萧华:
    “萧侍郎跟监门卫打了招呼,想来事情确实要紧,要不,老奴先去见一见?”
    “自然是你去见,”李隆基道。
    这种事情,李隆基是不会亲自出面的,因为鬼知道李泌那张嘴里会说什么样的惊世骇俗之语,那朕到底该听不该听呢?
    自然不该听。
    而高力士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一听到这件事,第一时间就将李泌带进来,因为他知道,他肯定得见。
    “老奴告退,”高力士缓缓退下。
    待漏院,李泌就等在这里,主要兴庆宫实在没有什么能留外人的屋子,这里大部分都是圣人的私人地盘以及三省的办公场所,那都是禁地。
    待漏院,名义上是朝会之前,大臣们等待入朝的地方,但是兴庆宫很少有朝会,所以这里平时也没有人。
    高力士将李泌带到这里,而不是带去卫所,足以说明,人家是以士子相待。
    老狐狸嘛,有潜力的年轻人,他不会选择苛待。
    “高将军到!”门外有人喊了一声。
    李密赶忙起身,还没看见人,便冲着门口弯腰揖手。
    高力士是一个人进来的,见状笑呵呵的上前扶起李泌:
    “十余年未见,听闻小友去了少阳院,高某是真心为你高兴。”
    小友这个称呼,始于张九龄,渐渐的,认识李泌的老一辈官员,便也习惯这么称呼。
    李泌这就叫人小名气大,人脉还大,别看官职低,认识的大佬可不少。
    “长源冒昧,惊动圣人,唯有死罪,”李泌低头道。
    高力士笑了笑,直接岔开道:
    “长源身上的伤势何来?”
    “回高将军,骑马摔的,”李泌道。
    高力士哈哈一笑,指了指席子道:
    “坐,坐下说。”
    李泌点了点头,上前搀扶着高力士先坐,随后,他则是跪坐在一侧。
    是的,他不能坐在人家对面,因为不够资格。
    “大将军和韦坚怎么了?”高力士道。
    李泌道:“韦坚作死,密会大将军,欲联合大将军,共抗右相,太子屡次规劝,大将军也是不胜其烦,奈何此人执迷不悟,故长源请见圣人,惩治韦坚。”
    他这叫以退为进,名义上矛头全都对准了韦坚,实际上是开脱,“太子屡次规”,意思是韦坚交往王忠嗣,太子是反对的,“共抗右相”,意思是韦坚的出发点很单纯,是为了对付李林甫,“大将军不胜其烦”,意思是韦坚失败了,没有达到目的。
    这个呢,就叫做谋而未达,也叫作犯罪未果,罪名是要轻一些。
    关键是他将太子和王忠嗣都撇出去了,只要撇出去,韦坚就是安全的。
    结党嘛,朝廷上的党派多了去了,只要不结错了人,就没事。
    高力士呢,已经不想听了,明摆着满嘴胡言嘛,没错,你这番话不是不可以帮韦坚开脱,事实上完全可以,但是来为韦坚开脱的人,不对。
    如果是高力士自己,将这番话奏明基哥,开脱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李泌不行,你算老几啊,给京兆尹开脱?
    韦坚要是真的意识到自己已经走到了绝路,他肯定会来求自己,但是没有,所以高力士不会因为李泌的这番话,就去帮这么大的忙。
    黎敬仁救不了你,只有我高力士可以。
    “事情我都知道了,小友回去吧,”高力士笑道。
    李泌一愣,呆呆的注视着对方,顿时觉得心如死灰。
    高力士还是那张笑脸:
    “人啊,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不出差错,已经是极为难得,知小谋大,无异于捧土加泰山,你还年轻,不要去做螳臂当车的事情,那是自断前程,高某言尽于此,小友珍重。”
    这话一出,李泌如果再坚持,那换来的可就不是笑脸了。
    高力士,是一个抬抬手,就可以将他捏死的人,冒犯人家,实属不智。
    韦坚啊韦坚,你结交黎敬仁做什么?最后一个能保你的人,撒手不管了。
    一山望着一山高,你这是自寻死路。
    李泌起身,朝着高力士深深一揖:
    “长源告退,高将军福寿延年。”
    高力士微笑抬手,门被打开,李泌缓缓退了出去。
    随后,他将苏丙叫了进来,淡淡道:
    “转告太子,请善待长源。”
    他知道,李泌这一次的大不韪之举,无论有功无功,太子必然惩戒,而他保护李泌,原因很简单,虽然李泌做法不对,但至少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年纪轻轻能看明白这点,极为难得。
    他只是单纯的欣赏对方,就当是惜才吧。
    朝堂上需要的才华,并不是你读书多少,学问有多高,而是你的观察力判断力行动力,李泌虽然还有点嫩,但这方面的才能已经崭露头角了。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89964/5536801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