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慈不掌兵
推荐阅读:迷雾求生:以异化术升格诡异之神、美漫超人:从黑袍开始、镇世天仙、重生游戏黄金时代:我成世嘉太子、龙族:路明非不想成为恋爱怪兽、文娱:1990、无敌后,在诸天开始找乐子、霍格沃茨:苟在獾院种田成神、从前有条贪吃蛇、末日领主:从虫族女王开始、
第834章 慈不掌兵
景泰帝听完这里所发生的事之后倒是颇为感慨。
这要论狠还得是夏林狠,这事放谁那都不会这么直截了当,祖宗礼法这玩意他就没遵循过,换成別人的话肯定首先就是要想著先安抚,这傢伙倒是好,十两银子一个人头就这么给收上来了。
暴虐,太暴虐了。但这暴虐的也太让人喜欢了,其实朝廷里头不是没有人反对夏林的行事风格,甚至不止一次发起过对他的弹劾,但问题是这些弹劾表一般到礼部就被压下来了,甚至都进不去中枢。
原因特別简单,礼部对弹劾之人的解释就是夏道生乃领军之人,不当奏请礼部当请兵部处置。
然后弹劾的书表接著便转入了兵部,兵部同样不会往上奏反而会说“夏道生非將领,其职为五品县令,当为吏部所断”。
接著当吏部收到弹劾的时候,他们则会说“吏部只管束官员任免,是非功过当移送刑部”。
刑部说我去你妈的。
当时刑部尚书真的是这么说的,指著吏部尚书的头骂了一个早朝,接著那弹劾信被扔回了弹劾者的脚下,並被刑部尚书骂道“你他娘的要找死可以,別连累我”,接著这件事自然就不了了之了。
而之后有茫茫多的人想要找到夏林徇私枉法、贪污腐败的证据,为的就是把他整倒台,可找他的把柄真的太难了,无奈之下只好去查他的家眷亲属,查来查去查到了当朝代天子尚书令张仲春的头上。
那一日张仲春撑著脑袋看著桌子上关於张仲春徇私舞弊的调查结果,脑子里一百万个不明白。为什么他都快位列三公了,却突然蹦出了一个鸿宝年间张仲春科举舞弊案的卷头,上头说张仲春科举舞弊、夏林没有功名,由此推断他二人是因卖官鬻爵上位的,定要挖出將他二人保举上位之人到底是谁,然后將其治罪。
老张那日想了整整一夜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作死到这个地步。
话题扯远了,但这也从侧面看出夏林残暴这件事上其实绝大部分人是不想管也管不了的,毕竟他夏道生从来不玩政治斗爭,他都是走的另外一条路叫武装暴动。
至於说他的残暴,但从效果来看的確是要比文斗来的有用许多,人头永远比政令来得简单高效。
而这数百个人头也从侧面表明了这个路边镇的发展决心嘛,有的时候招商引资就看的是一个態度,有些县里头养寇自重,利用各种名目吸引外地商人来,然后又是掠劫又是绑票,人家商行商会也不是傻的,上了第一次当死活也不会上第二次了。
没有商贾的地方永远都没办法红火起来,最后这种地方必然就发展不了,然后人口流失,民生凋敝。
果不其然,夏林的对陈相姚的布置简直太合商团的口味了,前几日还是个杀气腾腾的將军,他今日就成为了一个卖力推销家乡的货郎。
躬身諂媚到了极致,虽无官身但他仍是夏林那边的第一代大弟子,不开玩笑的说即便是往后江南系的某个人当了宰相,见了他也是要叫一声师兄的,可陈相姚却没有一丁点所谓的傲骨,那沾著污泥的菌菇,他伸手便拿。
景泰帝站在旁边看著这个年轻人卖力的推销,他没上前只是背著手侧过头对隨行而来的户、吏二部侍郎说道:“这个年轻人看著不错,他好像还没有官身是吧?”
“陛下,且容臣上前询问一下。”
“且慢,等孩子忙完的。”
其实不光是陈相姚忙碌,这里的山民也都被调动了起来,他这一忙就忙到了晚上,接著便是本地的山民为景泰帝一行献上了热辣且原生態的歌舞表演。
这地方的表演有多攒劲呢,这么说吧……很多部族跳舞穿衣服这件事还是在新中国之后才逐渐开始的。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那不得把这帮没啥见识的外乡人给钓成翘嘴呢,那酒喝得叫一个畅快,几乎所有人都在一声一声的阿哥哥中逐渐迷失了自我。
签!採买协议盲眼签!这地方山好水好什么都好,山货隨便包装一下就是顶流,而且到时候他们还可以说是皇帝用了都说好,不是贡品胜似贡品,就以景泰帝在民间是名望还有百姓当下对更高物质水平生活的追求,这东西那还不是闭著眼睛卖的?
所以当第二日中午开始,他们便开始在陈相姚的带领下翻山越岭,走入了那群山之中属於这些边民少民的宝库之中。
他们在这里围河养鱼,在这里开垦荒地,利用天然山洞种植美味可口的菌菇,当那一直便有著素燕窝的金银耳端在景泰帝面前时,那晶莹剔透的样子甚至叫皇帝都有些捨不得下肚。
“陈相姚啊。”
在休息时间,景泰帝站在这小溪旁,眺望著这山中风景时突然开口道:“你到这里来后悔不后悔?朕是说,以你的才学明明可以问你的夏山长討要一个推荐信的,可你却就甘心在这大山之中。”
陈相姚闻言立刻微微躬身道:“回陛下。草民自幼家贫,九岁时父亲因病便几乎无法劳作,重担都落在了母亲身上。后书院招生草民得以入学,但因家贫连书费都给不起,后还是恩师亲至草民家中劝说母亲让草民入学,还免除似我之类穷苦者的学费,全由恩师负担。恩师当时与弟子说了一句话,弟子谨记於心。知易行难,行胜於言。知行合一,方以成道。”
景泰帝侧头看去:“所以你的意思是你在这里是你心甘情愿的?”
“回陛下,没错。恩师曾说过,铸造盛世之潮,非一人之功。巍峨千尺之城,就於万千基石。曾几何时,草民年幼,无恩师无以至於今日。然而恩师如我犹如万丈高山,投报无门,既是如此倒不如尽绵薄之力將恩师之情义投入这山河之中。也不算辜负国家栽培,更不算辜负陛下之美意。”
“嗯?”
景泰帝侧过头来:“拍马屁是不是?这事跟朕有毛的关係?”
陈相姚闻言欠身道:“恩师曾说,他当年也不过是洛阳街头捞潲之人,陛下当年不拘一格选他入士,之后种种自有陛下一份功绩。”
“誒!对啊。”
景泰帝心情顿时愉悦了起来,他咳嗽了一声將户部侍郎召唤了过来:“都侍郎,这个地方朕很喜欢,你给朕记一下。”
“臣遵旨。”
“此处山清水秀,百姓奋发图强。朝廷不可以远近定亲疏,京畿之道是为大魏骨血,这岭南之地也当如此。户部、工部,即刻便派遣人来为当地百姓规划方略、筑造房屋、兴修水利。”
说完之后景泰帝抬起头看了看四周围的天空:“你这也莫要叫什么路边镇了,不好听,今日起便称为扶摇县了,几万人的规模也够资格设县了。”
“草民谢陛下恩典!”陈相姚连忙撩起长袍跪了下来给景泰帝磕头谢恩:“陛下之圣明如尧舜禹汤。”
“对了,陈相姚。即日起,你领扶摇县县令一职,县內事务可独断之。”景泰帝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子,朕给你个机会。不过你也知道的,若是你乱来的话,谁会来清理门户就不用朕多说了吧?”
“臣叩首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得了吧,我不喜欢万岁,假的很。”景泰帝甩了甩袖子,指著路边的一棵大树说道:“它,它才是万岁。”
其实要说夏林有没有私心吧,多少是有点私心的,毕竟自己的学生过的太苦也不算是个事,而且这个小子表现的还不错。
就当送於他一场机缘吧。
不过景泰帝说的也很好,一语双关在那摆著,既是领悟了夏林的意思同时也给出了警告,那就是如果这小子未来出了问题,不光他没好,夏林也要去当清理门户的那个人。
都是老妖怪了,要知道夏林评论景泰帝也只是说他不靠谱而从来没有说过他蠢。而且到了他们这个位置,要么就不处理要么就往死了处理,很少会出现小惩大诫这一类的事来。
而此刻夏林已经距离二舅哥的地盘不到两百里了,他之前可预备著打算翻山越岭的,但真到了这里之后却发现完全不一样了嗦。
当他的马车停靠在平坦的石板路地面时,马上就有人凑上前来,手里捧著一兜子盐焗鸡蛋兜售起来。
“盐鸡蛋要不要,五文钱一个,好吃噠。”
夏林看了一圈,听著这帮人半生不熟的汉话,他都觉得有点好奇,买了几个鸡蛋吃了两口之后觉得还挺好吃……
“我们没走错地方吧?”
夏林下了马车,见到周围到处都是人,依山而建的房子一直往里头延伸,原本都是崎嶇大山的地方被生生的凿了一大块下来,这山坳里的大空场如今变成了当前夏林所站的大市场,那些个土人、苗人围绕著这个大圆盘生活。
而最关键的是夏林发现他们有茅厕了……有茅厕了知道是什么概念么?当年夏林第一次来时,这地方的土人在家拉屎然后等它自然风乾简直是稀鬆平常的事,人屎混居、人畜混居,第一次看的时候,夏林本以为自己这个未来人已经算是见多识广了,但那一次却还是给他稚嫩而幼小的心灵来了一击地狱抱摔。
可这次再来,这里有茅厕、有羊圈、有猪圈、有牛棚了,这怎么就不能说是文明的一大步呢?
“乖乖,我那二舅哥有点能耐。”
“恐怕不只是你二舅哥。”
夏林听到熟悉的声音,回头看了过去就发现有些苍老的徐世绩正站在他的身后,看到他之后夏林哈哈一笑,走上前拍了拍徐世绩的胳膊:“老徐啊老徐!”
“我还以为你把我俩给忘了呢。”
“不能够,这次我可是给你带了大机缘过来。”
徐世绩朝著旁边指了指:“我请你吃饭,慢慢说。”
不得不说,徐世绩苍老了许多,本是同龄人,但如今他看著就要比夏林老十岁以上,那个曾经的兵家、道家、医门三门圣子,如今看著就如同一个饱经风霜的边疆將领。
“给我弟兄们也安排安排?”
徐世绩闻言回头看了看,然后他只是笑著抬了抬手,接著后头就有数个苗人打扮的汉子上前开始跟夏林的护卫们交流了起来,然后在夏林的首肯下被带去用餐了。
而夏林自己则被带到了一个竹林之中,坐下之后便有妙龄少女为二人斟满翠绿的竹叶茶。
夏林抿了一口:“嗯,入口回甘,清香怡人,可以啊。还得是你呀,老徐。”
徐世绩没说话,只是端著茶水喝了一大口:“说吧,这次贸然前来连个招呼都不打,所为何事?”
“其实也没什么事。”
夏林撑著下巴,略带几分疲惫的坐在那里打了个哈欠:“我马上要去西域了。”
“西域?”徐世绩眼珠子一转:“流放?”
“你能不能盼著我点好?”夏林笑了起来:“去一统西域。”
“隔著李唐,你一统西域?”
“对,所以我很大概率是要在短时间內陷入到帝国坟场里的。李唐不会愿意看到这一幕,北汉也一样,这场仗有的打了。”
徐世绩轻轻点头:“所以你此番过来是?”
“不是说了么,给你一份机缘。”夏林从窗口望出去:“可以啊,前出了一百里路。”
“师父曾经说过,山不动,我便动。我挪不动山,我还挪不动人么?”徐世绩摆了摆手:“好了,先不说这个,今日你远道而来,定叫你不醉不归。”
“我二舅哥呢?怎么就你一人了。”
徐世绩抿了抿嘴唇:“他……他带人远征去了。”
“啊???”夏林一惊,口中的茶水都喷了出来:“啥?”
“带人远征了。这几年因为这一线通了路,就有南詔宵小之辈不断滋扰,你来之前三个月,南詔国派遣小股队伍滋扰犯边,杀我百姓三千两百余人,毁坏盐田十二座,道路近百里。”
“妈的,反了他!”夏林拍案而起:“小小南詔,敢干这种事?狗胆包天!”
(本章完)
景泰帝听完这里所发生的事之后倒是颇为感慨。
这要论狠还得是夏林狠,这事放谁那都不会这么直截了当,祖宗礼法这玩意他就没遵循过,换成別人的话肯定首先就是要想著先安抚,这傢伙倒是好,十两银子一个人头就这么给收上来了。
暴虐,太暴虐了。但这暴虐的也太让人喜欢了,其实朝廷里头不是没有人反对夏林的行事风格,甚至不止一次发起过对他的弹劾,但问题是这些弹劾表一般到礼部就被压下来了,甚至都进不去中枢。
原因特別简单,礼部对弹劾之人的解释就是夏道生乃领军之人,不当奏请礼部当请兵部处置。
然后弹劾的书表接著便转入了兵部,兵部同样不会往上奏反而会说“夏道生非將领,其职为五品县令,当为吏部所断”。
接著当吏部收到弹劾的时候,他们则会说“吏部只管束官员任免,是非功过当移送刑部”。
刑部说我去你妈的。
当时刑部尚书真的是这么说的,指著吏部尚书的头骂了一个早朝,接著那弹劾信被扔回了弹劾者的脚下,並被刑部尚书骂道“你他娘的要找死可以,別连累我”,接著这件事自然就不了了之了。
而之后有茫茫多的人想要找到夏林徇私枉法、贪污腐败的证据,为的就是把他整倒台,可找他的把柄真的太难了,无奈之下只好去查他的家眷亲属,查来查去查到了当朝代天子尚书令张仲春的头上。
那一日张仲春撑著脑袋看著桌子上关於张仲春徇私舞弊的调查结果,脑子里一百万个不明白。为什么他都快位列三公了,却突然蹦出了一个鸿宝年间张仲春科举舞弊案的卷头,上头说张仲春科举舞弊、夏林没有功名,由此推断他二人是因卖官鬻爵上位的,定要挖出將他二人保举上位之人到底是谁,然后將其治罪。
老张那日想了整整一夜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作死到这个地步。
话题扯远了,但这也从侧面看出夏林残暴这件事上其实绝大部分人是不想管也管不了的,毕竟他夏道生从来不玩政治斗爭,他都是走的另外一条路叫武装暴动。
至於说他的残暴,但从效果来看的確是要比文斗来的有用许多,人头永远比政令来得简单高效。
而这数百个人头也从侧面表明了这个路边镇的发展决心嘛,有的时候招商引资就看的是一个態度,有些县里头养寇自重,利用各种名目吸引外地商人来,然后又是掠劫又是绑票,人家商行商会也不是傻的,上了第一次当死活也不会上第二次了。
没有商贾的地方永远都没办法红火起来,最后这种地方必然就发展不了,然后人口流失,民生凋敝。
果不其然,夏林的对陈相姚的布置简直太合商团的口味了,前几日还是个杀气腾腾的將军,他今日就成为了一个卖力推销家乡的货郎。
躬身諂媚到了极致,虽无官身但他仍是夏林那边的第一代大弟子,不开玩笑的说即便是往后江南系的某个人当了宰相,见了他也是要叫一声师兄的,可陈相姚却没有一丁点所谓的傲骨,那沾著污泥的菌菇,他伸手便拿。
景泰帝站在旁边看著这个年轻人卖力的推销,他没上前只是背著手侧过头对隨行而来的户、吏二部侍郎说道:“这个年轻人看著不错,他好像还没有官身是吧?”
“陛下,且容臣上前询问一下。”
“且慢,等孩子忙完的。”
其实不光是陈相姚忙碌,这里的山民也都被调动了起来,他这一忙就忙到了晚上,接著便是本地的山民为景泰帝一行献上了热辣且原生態的歌舞表演。
这地方的表演有多攒劲呢,这么说吧……很多部族跳舞穿衣服这件事还是在新中国之后才逐渐开始的。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那不得把这帮没啥见识的外乡人给钓成翘嘴呢,那酒喝得叫一个畅快,几乎所有人都在一声一声的阿哥哥中逐渐迷失了自我。
签!採买协议盲眼签!这地方山好水好什么都好,山货隨便包装一下就是顶流,而且到时候他们还可以说是皇帝用了都说好,不是贡品胜似贡品,就以景泰帝在民间是名望还有百姓当下对更高物质水平生活的追求,这东西那还不是闭著眼睛卖的?
所以当第二日中午开始,他们便开始在陈相姚的带领下翻山越岭,走入了那群山之中属於这些边民少民的宝库之中。
他们在这里围河养鱼,在这里开垦荒地,利用天然山洞种植美味可口的菌菇,当那一直便有著素燕窝的金银耳端在景泰帝面前时,那晶莹剔透的样子甚至叫皇帝都有些捨不得下肚。
“陈相姚啊。”
在休息时间,景泰帝站在这小溪旁,眺望著这山中风景时突然开口道:“你到这里来后悔不后悔?朕是说,以你的才学明明可以问你的夏山长討要一个推荐信的,可你却就甘心在这大山之中。”
陈相姚闻言立刻微微躬身道:“回陛下。草民自幼家贫,九岁时父亲因病便几乎无法劳作,重担都落在了母亲身上。后书院招生草民得以入学,但因家贫连书费都给不起,后还是恩师亲至草民家中劝说母亲让草民入学,还免除似我之类穷苦者的学费,全由恩师负担。恩师当时与弟子说了一句话,弟子谨记於心。知易行难,行胜於言。知行合一,方以成道。”
景泰帝侧头看去:“所以你的意思是你在这里是你心甘情愿的?”
“回陛下,没错。恩师曾说过,铸造盛世之潮,非一人之功。巍峨千尺之城,就於万千基石。曾几何时,草民年幼,无恩师无以至於今日。然而恩师如我犹如万丈高山,投报无门,既是如此倒不如尽绵薄之力將恩师之情义投入这山河之中。也不算辜负国家栽培,更不算辜负陛下之美意。”
“嗯?”
景泰帝侧过头来:“拍马屁是不是?这事跟朕有毛的关係?”
陈相姚闻言欠身道:“恩师曾说,他当年也不过是洛阳街头捞潲之人,陛下当年不拘一格选他入士,之后种种自有陛下一份功绩。”
“誒!对啊。”
景泰帝心情顿时愉悦了起来,他咳嗽了一声將户部侍郎召唤了过来:“都侍郎,这个地方朕很喜欢,你给朕记一下。”
“臣遵旨。”
“此处山清水秀,百姓奋发图强。朝廷不可以远近定亲疏,京畿之道是为大魏骨血,这岭南之地也当如此。户部、工部,即刻便派遣人来为当地百姓规划方略、筑造房屋、兴修水利。”
说完之后景泰帝抬起头看了看四周围的天空:“你这也莫要叫什么路边镇了,不好听,今日起便称为扶摇县了,几万人的规模也够资格设县了。”
“草民谢陛下恩典!”陈相姚连忙撩起长袍跪了下来给景泰帝磕头谢恩:“陛下之圣明如尧舜禹汤。”
“对了,陈相姚。即日起,你领扶摇县县令一职,县內事务可独断之。”景泰帝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子,朕给你个机会。不过你也知道的,若是你乱来的话,谁会来清理门户就不用朕多说了吧?”
“臣叩首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得了吧,我不喜欢万岁,假的很。”景泰帝甩了甩袖子,指著路边的一棵大树说道:“它,它才是万岁。”
其实要说夏林有没有私心吧,多少是有点私心的,毕竟自己的学生过的太苦也不算是个事,而且这个小子表现的还不错。
就当送於他一场机缘吧。
不过景泰帝说的也很好,一语双关在那摆著,既是领悟了夏林的意思同时也给出了警告,那就是如果这小子未来出了问题,不光他没好,夏林也要去当清理门户的那个人。
都是老妖怪了,要知道夏林评论景泰帝也只是说他不靠谱而从来没有说过他蠢。而且到了他们这个位置,要么就不处理要么就往死了处理,很少会出现小惩大诫这一类的事来。
而此刻夏林已经距离二舅哥的地盘不到两百里了,他之前可预备著打算翻山越岭的,但真到了这里之后却发现完全不一样了嗦。
当他的马车停靠在平坦的石板路地面时,马上就有人凑上前来,手里捧著一兜子盐焗鸡蛋兜售起来。
“盐鸡蛋要不要,五文钱一个,好吃噠。”
夏林看了一圈,听著这帮人半生不熟的汉话,他都觉得有点好奇,买了几个鸡蛋吃了两口之后觉得还挺好吃……
“我们没走错地方吧?”
夏林下了马车,见到周围到处都是人,依山而建的房子一直往里头延伸,原本都是崎嶇大山的地方被生生的凿了一大块下来,这山坳里的大空场如今变成了当前夏林所站的大市场,那些个土人、苗人围绕著这个大圆盘生活。
而最关键的是夏林发现他们有茅厕了……有茅厕了知道是什么概念么?当年夏林第一次来时,这地方的土人在家拉屎然后等它自然风乾简直是稀鬆平常的事,人屎混居、人畜混居,第一次看的时候,夏林本以为自己这个未来人已经算是见多识广了,但那一次却还是给他稚嫩而幼小的心灵来了一击地狱抱摔。
可这次再来,这里有茅厕、有羊圈、有猪圈、有牛棚了,这怎么就不能说是文明的一大步呢?
“乖乖,我那二舅哥有点能耐。”
“恐怕不只是你二舅哥。”
夏林听到熟悉的声音,回头看了过去就发现有些苍老的徐世绩正站在他的身后,看到他之后夏林哈哈一笑,走上前拍了拍徐世绩的胳膊:“老徐啊老徐!”
“我还以为你把我俩给忘了呢。”
“不能够,这次我可是给你带了大机缘过来。”
徐世绩朝著旁边指了指:“我请你吃饭,慢慢说。”
不得不说,徐世绩苍老了许多,本是同龄人,但如今他看著就要比夏林老十岁以上,那个曾经的兵家、道家、医门三门圣子,如今看著就如同一个饱经风霜的边疆將领。
“给我弟兄们也安排安排?”
徐世绩闻言回头看了看,然后他只是笑著抬了抬手,接著后头就有数个苗人打扮的汉子上前开始跟夏林的护卫们交流了起来,然后在夏林的首肯下被带去用餐了。
而夏林自己则被带到了一个竹林之中,坐下之后便有妙龄少女为二人斟满翠绿的竹叶茶。
夏林抿了一口:“嗯,入口回甘,清香怡人,可以啊。还得是你呀,老徐。”
徐世绩没说话,只是端著茶水喝了一大口:“说吧,这次贸然前来连个招呼都不打,所为何事?”
“其实也没什么事。”
夏林撑著下巴,略带几分疲惫的坐在那里打了个哈欠:“我马上要去西域了。”
“西域?”徐世绩眼珠子一转:“流放?”
“你能不能盼著我点好?”夏林笑了起来:“去一统西域。”
“隔著李唐,你一统西域?”
“对,所以我很大概率是要在短时间內陷入到帝国坟场里的。李唐不会愿意看到这一幕,北汉也一样,这场仗有的打了。”
徐世绩轻轻点头:“所以你此番过来是?”
“不是说了么,给你一份机缘。”夏林从窗口望出去:“可以啊,前出了一百里路。”
“师父曾经说过,山不动,我便动。我挪不动山,我还挪不动人么?”徐世绩摆了摆手:“好了,先不说这个,今日你远道而来,定叫你不醉不归。”
“我二舅哥呢?怎么就你一人了。”
徐世绩抿了抿嘴唇:“他……他带人远征去了。”
“啊???”夏林一惊,口中的茶水都喷了出来:“啥?”
“带人远征了。这几年因为这一线通了路,就有南詔宵小之辈不断滋扰,你来之前三个月,南詔国派遣小股队伍滋扰犯边,杀我百姓三千两百余人,毁坏盐田十二座,道路近百里。”
“妈的,反了他!”夏林拍案而起:“小小南詔,敢干这种事?狗胆包天!”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0950/6387335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