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金主来了(第一更)
推荐阅读:长生赘婿神医、清末之雄霸天下、豪门蜜婚之娇妻在上、重生之爱上一只小奶狗、男闺蜜个鬼哦(1v1,甜宠H)、倾城神女:帝君的千面宠妃、灵女重生之校园商女、从海贼开始转动磁场、逃离完美、猫咪道士和他的小薄荷、
王东要进军的快餐市场是后世非常有名的炸鸡。
不仅拥有非常广阔的市场,还非常挣钱。
与其让这些钱在几年后都被国外两家连锁快餐企业赚走,还不如让自己给赚了。
在后世那种网络发达的社会,炸鸡配方早就是耳熟能详的东西。
王东作为后世主厨,心里一清二楚。
说句不好听的话,王东脑子里还藏了不少更好的炸鸡配方。
只要价格便宜,快速打开市场,让老百姓接受自己创建的炸鸡拼配,哪怕将来有人仿造出自己做出来的炸鸡,也抢不走自己的生意。
而且想要在国内大量销售物美价廉的炸鸡,赢得口碑,必须要有自己的鸡肉供应渠道。
现如今国内养殖的各种土鸡并不适合制作炸鸡。
一旦自己有了配套的养鸡厂,自己给自己供应源源不断的鸡肉,不仅可以缩减采购成本,节省采购资金,还能保证原材料不受别人控制。
见岳父岳母跟媳妇儿对自己提出来的新想法都没有任何意见,王东也不废话,继续开口。
“媳妇儿……”
“养鸡不仅需要成本,还需要不少的土地……”
“我打算这两天去四九城周边村子看看,能不能租一块地回来建养鸡场……”
“顺便还要找一些外资企业,想办法引进一些白羽鸡鸡苗……”
“据我了解,国外炸鸡用的基本都是白羽鸡……”
“养殖三个月就能出栏……不仅肉质鲜嫩,非常适合制作炸鸡,养殖成本还非常低,出肉率也非常高……”
“明天我准备出去一趟,先把养鸡场的地给搞定了……”
…………
石口公社,现在叫石口镇,四九城西北方向大约五十多公里的一个偏远象征。
改革开放以前,因为公社人均耕地不足,老百姓又只有种田这一个挣钱渠道,导致当地老百姓生活特别贫苦。
改革开放以后,虽然把土地分给老百姓,大大增加老百姓的种田积极性,但土地数量只有那么多,粮食产量再高也只够当地老百姓不饿肚子。
想让大家过上好日子,仅靠种地这条路肯定走不通。这种情况下,镇政府不得不鼓励老百姓走出家门,通过去四九城打工来增加收入。
尽管如此,当地老百姓过的日子仍然非常凄苦。
毕竟这里的老百姓基本没有文化,哪怕进城打工也只能从事最底层的劳力工作,不仅辛苦,收入还非常低。
这样做也就让大家日子比原来稍微过得好一点儿。
张书记是原来的公社主任,在石口镇前前后后呆了整整十年,没人比他更想把公社发展起来,让老百姓富裕起来。
但石口镇要耕地没有耕地,要矿产没有矿产,想要让老百姓增收的难度太高。
头发都快愁白了,仍然没有一点儿头绪。
“书记……”
“我们的招商引资有成果了……”一个中年人火急火燎冲进张书记办公室,连门都忘了敲。
<div style=“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gap: 30px; align-items: flex-start;“>
<div id=“pf-15812-1-pc“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div id=“ad-second-slot-pc“>
听到“招商引资”四个字,下意识就要发火的张书记直接蹭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盯着对方很严肃问:“李镇长……”
“招商引资可是开不了玩笑的大事儿,你没哄我……真有人来咱们石口镇这个穷山沟搞投资……”
被称呼为李镇长的中年人深呼吸一口气后回答:“书记……”
“这点儿分寸我还是有的……”
“我有个亲戚住在四九城,年前去四九城走亲戚,被人家带到一个叫东君饭店的地方吃饭,刚刚来找我的那个老板自称自己是东君饭店老板。”
“只要对方身份没问题,投资我们石口镇的资金肯定没有问题。”
“东君饭店在四九城总共有十个分店,员工加起来差不多有一千人,每个月都能挣好几万块钱,随随便便可以掏几十万块钱投资我们。”
“既然人家看上了咱们石口镇,而且还主动找上门而来,咱们今天说什么都要把这个金主给留下来。”
别说投资几十万,要是有人能在石口镇投资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块,张书记晚上做梦都能笑醒。
赶紧往门口走:“这人在哪里……快带我过去……”
“顺便跟我介绍一下这个东君饭店……”
镇政府非常简陋的会议室内,张书记见到了主动招来的王东,见到王东的第一反应是对方太年轻。
要不是人家带着一个副手,开着一辆四轮汽车,张书记打死也不相信这么年轻一个人会是四九城的百万富翁。
简单寒暄后也不废话,直接朝王东问:“王老板……”
“不知道你看上了我们石口镇什么东西,想要投资什么?”
王东想了一下回来:“张书记……”
“跟您说句实话……我看上石口镇的就是这里山清水秀,足够偏僻,短时间内很难受到外界干扰……”
“至于投资……”
“我本来是想在这里建一个大型养鸡场……”
“简单考察以后,决定多建几个养殖场……甚至还能跟镇政府和下面的村民合作建厂,大家一起挣钱……”
听到养鸡场三个字,张书记脸上明显闪出一抹失望。
在他眼里,王东要建立的养鸡场规模再大也只会养几千只鸡,对整个镇子的发展并不会带来多大益处。
还没来得及接话,王东的声音再次传到他耳朵:“养鸡场需要最少一个山头,必须一次性租三十年,五年时间付一次租金,地方我们都选好了,只要镇里面点头,我们马上就能付钱,同时开始搞建设,争取一个月内完成所有基础建设,一个月以后就开始引进鸡苗……”
王东趁着说话的功夫,直接拿出已经做好标记的一张地图。
张书记脸上的失望表情直接被震惊取代,看着地图上画出来的圆圈,瞪大眼睛反问:“王老板……”
“你确定地图上没有标错,你想把石牛山跟周边五百多亩的荒地全部租下来……”
“总共加起来差不多两千亩地……一个养鸡场能用到这么大一块地吗?”
王东笑着回答:“一般的养鸡场肯定用不上,但我要建的养鸡场可不是一般养鸡场……”(本章完)
不仅拥有非常广阔的市场,还非常挣钱。
与其让这些钱在几年后都被国外两家连锁快餐企业赚走,还不如让自己给赚了。
在后世那种网络发达的社会,炸鸡配方早就是耳熟能详的东西。
王东作为后世主厨,心里一清二楚。
说句不好听的话,王东脑子里还藏了不少更好的炸鸡配方。
只要价格便宜,快速打开市场,让老百姓接受自己创建的炸鸡拼配,哪怕将来有人仿造出自己做出来的炸鸡,也抢不走自己的生意。
而且想要在国内大量销售物美价廉的炸鸡,赢得口碑,必须要有自己的鸡肉供应渠道。
现如今国内养殖的各种土鸡并不适合制作炸鸡。
一旦自己有了配套的养鸡厂,自己给自己供应源源不断的鸡肉,不仅可以缩减采购成本,节省采购资金,还能保证原材料不受别人控制。
见岳父岳母跟媳妇儿对自己提出来的新想法都没有任何意见,王东也不废话,继续开口。
“媳妇儿……”
“养鸡不仅需要成本,还需要不少的土地……”
“我打算这两天去四九城周边村子看看,能不能租一块地回来建养鸡场……”
“顺便还要找一些外资企业,想办法引进一些白羽鸡鸡苗……”
“据我了解,国外炸鸡用的基本都是白羽鸡……”
“养殖三个月就能出栏……不仅肉质鲜嫩,非常适合制作炸鸡,养殖成本还非常低,出肉率也非常高……”
“明天我准备出去一趟,先把养鸡场的地给搞定了……”
…………
石口公社,现在叫石口镇,四九城西北方向大约五十多公里的一个偏远象征。
改革开放以前,因为公社人均耕地不足,老百姓又只有种田这一个挣钱渠道,导致当地老百姓生活特别贫苦。
改革开放以后,虽然把土地分给老百姓,大大增加老百姓的种田积极性,但土地数量只有那么多,粮食产量再高也只够当地老百姓不饿肚子。
想让大家过上好日子,仅靠种地这条路肯定走不通。这种情况下,镇政府不得不鼓励老百姓走出家门,通过去四九城打工来增加收入。
尽管如此,当地老百姓过的日子仍然非常凄苦。
毕竟这里的老百姓基本没有文化,哪怕进城打工也只能从事最底层的劳力工作,不仅辛苦,收入还非常低。
这样做也就让大家日子比原来稍微过得好一点儿。
张书记是原来的公社主任,在石口镇前前后后呆了整整十年,没人比他更想把公社发展起来,让老百姓富裕起来。
但石口镇要耕地没有耕地,要矿产没有矿产,想要让老百姓增收的难度太高。
头发都快愁白了,仍然没有一点儿头绪。
“书记……”
“我们的招商引资有成果了……”一个中年人火急火燎冲进张书记办公室,连门都忘了敲。
<div style=“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gap: 30px; align-items: flex-start;“>
<div id=“pf-15812-1-pc“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div id=“ad-second-slot-pc“>
听到“招商引资”四个字,下意识就要发火的张书记直接蹭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盯着对方很严肃问:“李镇长……”
“招商引资可是开不了玩笑的大事儿,你没哄我……真有人来咱们石口镇这个穷山沟搞投资……”
被称呼为李镇长的中年人深呼吸一口气后回答:“书记……”
“这点儿分寸我还是有的……”
“我有个亲戚住在四九城,年前去四九城走亲戚,被人家带到一个叫东君饭店的地方吃饭,刚刚来找我的那个老板自称自己是东君饭店老板。”
“只要对方身份没问题,投资我们石口镇的资金肯定没有问题。”
“东君饭店在四九城总共有十个分店,员工加起来差不多有一千人,每个月都能挣好几万块钱,随随便便可以掏几十万块钱投资我们。”
“既然人家看上了咱们石口镇,而且还主动找上门而来,咱们今天说什么都要把这个金主给留下来。”
别说投资几十万,要是有人能在石口镇投资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块,张书记晚上做梦都能笑醒。
赶紧往门口走:“这人在哪里……快带我过去……”
“顺便跟我介绍一下这个东君饭店……”
镇政府非常简陋的会议室内,张书记见到了主动招来的王东,见到王东的第一反应是对方太年轻。
要不是人家带着一个副手,开着一辆四轮汽车,张书记打死也不相信这么年轻一个人会是四九城的百万富翁。
简单寒暄后也不废话,直接朝王东问:“王老板……”
“不知道你看上了我们石口镇什么东西,想要投资什么?”
王东想了一下回来:“张书记……”
“跟您说句实话……我看上石口镇的就是这里山清水秀,足够偏僻,短时间内很难受到外界干扰……”
“至于投资……”
“我本来是想在这里建一个大型养鸡场……”
“简单考察以后,决定多建几个养殖场……甚至还能跟镇政府和下面的村民合作建厂,大家一起挣钱……”
听到养鸡场三个字,张书记脸上明显闪出一抹失望。
在他眼里,王东要建立的养鸡场规模再大也只会养几千只鸡,对整个镇子的发展并不会带来多大益处。
还没来得及接话,王东的声音再次传到他耳朵:“养鸡场需要最少一个山头,必须一次性租三十年,五年时间付一次租金,地方我们都选好了,只要镇里面点头,我们马上就能付钱,同时开始搞建设,争取一个月内完成所有基础建设,一个月以后就开始引进鸡苗……”
王东趁着说话的功夫,直接拿出已经做好标记的一张地图。
张书记脸上的失望表情直接被震惊取代,看着地图上画出来的圆圈,瞪大眼睛反问:“王老板……”
“你确定地图上没有标错,你想把石牛山跟周边五百多亩的荒地全部租下来……”
“总共加起来差不多两千亩地……一个养鸡场能用到这么大一块地吗?”
王东笑着回答:“一般的养鸡场肯定用不上,但我要建的养鸡场可不是一般养鸡场……”(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1148/589828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