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都市小说 > 我爹是嘉靖 > 第645章 宅心仁厚的太子爷

第645章 宅心仁厚的太子爷

推荐阅读:四合如意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绑定慈母系统后,我摆烂了重生后,朕和皇后在逃荒40k:午夜之刃选手太老六,周姐呆妹气疯了都是兄弟,我当你姐夫怎么了?穿越农门:医女空间燃翻天!重生渔村:从截胡村花阿香开始侯爷的掌心娇是朵黑心莲

    李春芳被晋为建极殿大学士,内阁首辅之后,他立刻就到了朱载坖这边谢恩。
    朱载坖高高在上的坐在文华殿正殿之上那把近似与皇帝龙椅一个规制造型的龙椅上,俯瞰着前来谢恩拜见的李春芳。
    李春芳进到殿内,他激动惶恐的心情难以自抑,推山倒海的就跪在了地上,头也磕在了金砖上,对着朱载坖大礼参拜:“臣建极殿大学士李春芳参见太子千岁!”
    朱载坖嘴角露出一个微笑,微微抬手道:“李先生请起,孤要再过一段时间才是正式的太子储君。”
    李春芳立刻回道:“殿下,圣上前番已经明诏要册封您,您现在就是太子。”
    李春芳的回答和之前徐阶的回答是一样的。
    可见,现在的朱载坖的太子名位,已经是所有人的共识,哪怕少了九月初九重阳日的正式册封,也不影响他现在被称为太子的事实。
    “李先生当真是和徐阁老一样梗直啊。”
    朱载坖笑了笑,从案几上拿起一盏茶轻啜一口,感叹了这么一声,却让李春芳心里忍不住一颤。
    徐阶算什么东西?
    他现在不过就是丧家之犬,阶下之囚。
    太子竟然用他来类比自己,这是什么意思?
    其实,朱载坖也没什么意思,就是随口一说罢了。
    但有时候重要政治人物的随口一说,就是会很容易的引起多重想象。
    而这也是在所难免的事实,所以在很多时候,政治人物都很难像普通人一样,可以随心所欲的说话,可以和身边的人开开玩笑,讲讲笑话。
    因为不管是他身边的人,还是能听到这些话的人,他们都会忍不住的多想,这句话玩笑,还有这个笑话,到底又有什么深意呢?
    所以,现在李春芳就是这种心情。
    朱载坖放下手中的茶盏,又看着神情紧张起来的李春芳,心里也忍不住微微一叹,也想到了李春芳紧张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刚刚自己的一句话。
    朱载坖心里想着,作为至高无上的上位者是真的不容易啊,怪不得古人会用“孤家寡人”来形容君主。
    朱载坖收回心思,也懒得再给李春芳解释什么。
    因为朱载坖也清楚,有些事情越解释就会越描越黑,还不如直接一揭而过,说其他事情。
    朱载坖道:“今日李先生来谢恩,孤代陛下接受了。接下来既然李先生为内阁首辅,自然也要转变好心态,做好本分的值内工作,不可再如从前做次辅之时,只看自己一方一面的东西了。”
    李春芳听到朱载坖这话,也连忙一拜:“殿下教训的极是,臣会立刻转变心态,积极适应内阁首辅的差事。”
    朱载坖嗯了一声,又看着李春芳道:“江南窝案现在已经告一段落了,徐阁老的儿子徐璠提供了不少的证词和证据,张居正和海瑞也在江南查到了不少的关联问题和与案情相关的其他案子。”
    “这些本来都要交给刑部来处理的,但此事牵连甚多,而且还有前首辅徐阁老家的问题,刑部一个衙门肯定也做不了主,现在内阁现在由你担着,所以孤思来想去,还是将这件事交给你来办,最为稳妥。”
    李春芳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在听到这件事,还由他来办的时候,依然还是忍不住的心头一紧。
    不过,很快李春芳也摆正了姿态,毕竟自己也算是新官上任。
    既然是新官上任,肯定也得有些新气象,要不然他还做什么内阁首辅?回家种地算了!
    李春芳恭敬的对着朱载坖一拜,“臣遵旨。”
    朱载坖又满意的看了一眼李春芳的态度,不愧是能在原来历史之中,夹在徐阶,高拱中间的内阁首辅。
    不仅可以上顶徐阶,还能下压高拱数年。
    就这份政治能力和操作,放眼大明历代以来的首辅,那手段和能力也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只可惜在原来的历史上,李春芳既无徐阶的名望,也无高拱受宠。
    所以在他担任首辅的几年里,即便是有心做事,他很难像之后的高拱张居正那样出彩。
    但是现在不同了,现在的他也能得到朱载坖的信任和支持,所以在此番接替徐阶出任内阁首辅之后,李春芳肯定也是能够绽放出不一样的政治风采,为他的政治生涯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朱载坖放下手中的茶盏,又从自己身前的桌案上,抽出一份奏疏:“李先生先看看这个,免得到时候责怪孤没有提前提醒你工作的难度。”
    李春芳恭敬的起身到朱载坖身前,双手接过朱载坖递过来的奏疏,他展开一看其中的内容,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本来他都已经有心理预期了,但在看到这份奏疏里面牵扯到了人群和人数,以及他们之前的关系,还有他们在江南以及其他地方做出来的事情之时。
    李春芳也忍不住要冒出冷汗了。
    这实在是太多了,简直堪比当年洪武四大案,这要是都处理了,大明的官员都要少掉五分之一!
    “这些.”
    李春芳紧张的抬头看了朱载坖一眼,喉咙都忍不住有些发干。
    朱载坖这个时候也没有将自己想好的处理方案告知李春芳,他先问了李春芳一声,“李先生以为该如何处置?”
    李春芳紧张的擦擦汗,而后道:“按《大明律》,贪腐百两以上者当处斩刑,家产充公,家人流放.”
    朱载坖呵呵一笑,“李先生说笑了,孤也不是第一次监国理政,也不是第一次处置这种事情。李先生当真以为《大明律》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吗?”
    “而且,李先生也应该知道《大明律》已经有二百年多年未曾跟随实际的需要作过任何修订,洪武朝时候能按照《大明律》处置的问题,如今不见得也能如此。”
    “还有即便是在洪武朝时期,太祖皇帝也未尝事事都按照《大明律》规定的律法条例,对犯事之人进行过处置。”
    “所以,李先生也不要用这种空话来搪塞孤了。”
    朱载坖的话让李春芳尴尬不已。
    他没想到朱载坖在他成为首辅之后,与他第一次的聊天说话都是这么的直白。
    朱载坖看着尴尬的李春芳,又是话锋一转,“虽然《大明律》有时候并不适用于现在的事情,但有总比没有强。接下来一段时间,李先生若有心开时代之先例,孤未尝不可将修订符合实际需要的《大明律》差事给放给你。”
    “但是现在,李先生可要想好怎么处置江南窝案的涉案人员及问题,这才是李先生成为首辅之后的第一大考验!”
    李春芳心头一震,抬头看着朱载坖那种看不出喜怒的神情脸色,小心的问道:“殿下的意思是”
    朱载坖微微一笑,又看着上道的李春芳,他起身从龙椅上走下,来到宫殿前看着远处的风景,继续说道:“孤以为,此番江南窝案不必大开杀戒,当然也不能轻易放过他们,让他们以为朝廷软弱,不敢拿他们怎么样。”
    “所以..虽然孔夫子有云:‘法不责众’,但也那是建立在特殊的情况之下,他们的问题若是不能责众,那么这件事情就会大明的将来和以后,产生极坏的深远影响。”
    “因此,孤建议除了那些罪大恶极的首恶要明正典刑,以儆效尤之外,其余从犯及家人不可再追死罪。要给他们一次活着赎罪的机会。”
    李春芳跟在朱载坖的身后,在听到朱载坖的这番话后,也立刻一拜:“殿下仁厚,实乃是社稷之福!”
    朱载坖转过身,看着身后的李春芳,不由呵呵一笑,“李先生这么说真是折煞孤了。孤这人就是心软,不愿意杀人。”
    李春芳又听着朱载坖这话,心里更是忍不住吐槽,这段时间被陈洪秘密弄死的官员还少吗?京师之中的京官都快少了三分之一!
    若不是科举人才积累的足够多,能够快速的补充官员。
    估计此刻的京师京官数量,都要像洪武朝的时候一样,时刻保持着人力紧张的状态。
    朱载坖道:“如今漠北安宁,朝廷又重新控制了河套以及河西走廊等地,又复设了哈密卫。所以孤觉得这些江南窝案的从犯,以及他们家人,都可以换个地方安家,免得他们继续落在江南,被愤怒的江南百姓用石头和臭鸡蛋砸死。”
    李春芳听到这里,又是微微一愣,那些刁民敢吗?他们不过都是一些目光短浅,欺软怕硬的普通百姓。朝廷若是不处理那些江南大族,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也没几个人敢冲到这些欺负了他们上百年数代人的家里砸人家一块石头!
    但是现在朱载坖却说要为这些犯了事的江南大族考虑,当真是宅心仁厚啊!
    李春芳又不确定的小心问道:“殿下是想让这些从犯及其家族成员都流放吗?”
    朱载坖纠正了一下,“李先生此言差矣,孤没说要流放他们。孤只是担心他们继续留在江南地方上的安危,所以就想着将他们都安置在西北的河套,东北的辽东,以及西域的哈密等地。”
    “让他们在那边洗心革面,重新开始。并为大明继续做出贡献,用他们的所学去践行孔孟有教无类的教诲,帮助边远地方的百姓们解决读书学习上的问题。这也算是为他们之前的罪过赎罪了。”
    李春芳闻言,眼睛顿时圆瞪了起来。
    这要是迁了,可比杀了他们都难受啊!
    西北,东北,哈密,这些地方听着都让人想死!
    李春芳紧张道:“殿下的建议很好,但是臣担心此举恐会引起江南士族激烈反对。他们在江南可都是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朱载坖不以为意的呵呵一笑,“那好办,都迁走就是了。”
    李春芳嘶的一下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万万没想到朱载坖会下这么狠的手!
    这要是成了,江南少说在未来一百年内都休想有任何有影响力的大家族出现。
    甚至可以说江南从此之后,至少要沉寂百年之久!
    李春芳激动道:“殿下会不会迁的太多了,万一他们到了那些地方抱团作乱,这可如何是好?”
    朱载坖又笑道:“这也好办,将他们统统打散,一姓一家之人在一个地方不能超过五人,老迈年轻的,只要是认字的都要分开,将他们送到大明最需要的地方,为大明戍边开荒,教化百姓,并且定期向当地的卫所报告,将自己在边地教导百姓的过程写成工作报告,若不遵守轻则杖罚,重则送到漠北去修路!现在漠北修路的工人奇缺无比,俺达那边俘虏回来的异族和羌人都不够用了。”
    李春芳听到要送这些人去漠北修路,心头更是一颤。
    现在朝廷最关注的超级工程就是和俺达合作的漠北硬化路项目。
    为了实现这个项目,朝廷还新成立大明周边发展银行,为鞑靼提供贷款和资金支撑。
    但是有了资金还远远不够,毕竟修路是要靠人才能修的,所以在这些年但凡是西北那边或俺达那边从西域以及其他地方掠来的人口以及罪犯等,都被送到了漠北修路。
    而且据工部和兵部收集的数据来看,修这条路的死亡率和困难程度,都是远超想象的。
    可以说哪怕是当年秦始皇修长城,隋炀帝开大运河,都赶不上修这条路的死亡率,简直就是十死无生的终极绝路!
    但为了朝廷的未来战略,这条路困难再大也得修!
    所以,如果这些因罪被迁的江南家族人员,他们若是被送到了漠北修路,这还不如一开始就杀了他们,来的痛快!
    但可惜,现在朝廷的人力资源紧张无比,而且如今的朝廷也不能像秦汉隋唐那时,动不动就可以征发几十上百万上投入到一项空前的大工程里。
    因此现在朝廷在处置国内犯人和以及对外战俘的时候,除了罪大恶极者以及恶首,剩下的几乎是清一色被送到漠北或其他条件同样艰苦的地方修路或搞其他重要工程。
    现在朱载坖说将不听话的江南家族之人送到漠北修路,这简直就是要将江南的大族的根都给刨了!
    而他却要当这个执行人这岂不是要被那些既得利益的江南人恨死!
    ——————
    求月票~~(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1161/5565642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