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推荐阅读:快穿攻略:赖上病娇男主我要做阎罗青梅令(重生)穿成女主的反派师尊嫁给病娇厂公别有用心的姐夫(高H)前任遍天下太古天帝快穿之脑内搅基选项宅斗冠军穿成年代文女配[七零]

    朝鲜王京汉城边上的汉江飘着薄雾,使得整个城池都笼罩在一片肃穆之中。
    经过郑彬苦心劝导的朝鲜世子李暊,此刻也正立于昌德宫的仁政殿前。
    他的双手交迭于胸前,拇指微微颤抖。他身着赤罗衣、青缘边的世子冕服,腰间青色玉带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
    “邸下,大明天使到了。”
    左议政郑彬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低声的朝着李暊禀报着。
    李暊深吸一口气,喉结上下滚动,忍住心中的恐惧和紧张,声音也带着一丝颤抖的感觉,说道:“请郑相备香案,设龙亭,依《大明会典》规制迎接。”
    李暊自幼师从朝鲜大儒李大中,自是熟读儒家经典的四书五经,尤其精研《春秋》之大义。
    在他的心中,大明不仅是朝鲜的宗主国,更是礼乐文明的象征。
    如今面对天朝天使,李暊的心中是既感惶恐,又怀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向往。
    很快在一切就绪之后,在鼓乐声中,赵文华与兵部尚书谭纶缓步过来。
    赵文华的脸上露出一抹得意傲然的笑意,在他旁边的谭纶,脸上虽然没有笑意,但眼神之中的傲然之色,比起赵文华来,也是不遑多让的。
    而这就是上邦天朝的自信与威严!
    并不是一个藩属之国的小小世子能够动容的。
    李暊远远望见二人身影,立刻整理衣冠,趋步上前,行五拜三叩大礼:“下国世子李暊,恭迎天朝上使。”
    赵文华和谭纶看着如此恭敬懂事的朝鲜世子,两人微微颔首,对着李暊说道:“世子请起。”
    李暊恭敬谦逊的起身,又对着赵文华和谭纶,露出了一抹讨好的神色,“天使里面请。”
    赵文华和谭纶满意的看了李暊一眼,就当仁不让的朝着李暊的仁政殿内走去。
    在入殿落座后,赵文华就开门见山道:“不知世子今日请本尊和谭尚书来,是所为何事?”
    李暊紧张的后背渗出冷汗,又不由朝着郑彬看了一眼。
    郑彬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李暊这才在心里暗暗的松了口气,又鼓起的勇气对着赵文华和谭纶一拜。
    “小王今日请两位天使过来,是特地请罪的。”
    赵文华和谭纶故作惊讶的又看了李暊一眼,“世子何出此言?”
    李暊立刻离席跪伏于地,额头触地,语言紧张真挚的回道:“是下国愚昧,暊确实收受过上国钦犯罗龙文的贿赂脏银,但在当时,暊实不知其来历。如今追悔莫及,暊愿悉数奉还天使,并请上国治罪。”
    一旁的郑彬,在这时候也跟着李暊跪在一起,态度端正极了。
    谭纶故作生气的冷哼一声,继续道:“二十万两不是小数目,世子一句'不知来历'就想搪塞过去?这未免也有些太儿戏了吧?”
    赵文华在此刻也没有说话,但是他的眼神和态度,也是如此。
    这一瞬间,殿内气氛也骤然凝固。
    李暊只觉感到一阵眩晕,眼前浮现出《春秋》中写着的小国因失礼而被大国讨伐的场景。
    他恐惧的咬紧牙关,强迫自己保持清醒。
    “暊不敢。”
    李暊声音微颤,又紧张恐惧的拜在地上,“暊愿上书大明皇帝陛下请罪,并加倍偿还贿赂脏银.”
    “天使在上!”
    郑彬突然出声,“那罗龙文隐匿在朝鲜期间,还藏了三百万两白银的脏银,购置了大量产业。如今天使降临,我们邸下会积极配合天使,将这些脏银和罪产都找出来,原封不动的交给上国。”
    李暊听到郑彬这话,也不禁愕然抬头,正对上郑彬意味深长的目光。他瞬间明白这就是郑彬的智慧。
    李暊连忙抓住话题,接着说道:“天使在上,暊愿意积极配合天禧,命人查封钦犯罗龙文在朝鲜的所有罪业,以及隐匿的脏银!”
    赵文华与谭纶看着这俩的朝鲜君臣的表演,也交换了一个眼神。
    片刻沉默后,赵文华捋须淡淡道:“世子能有此心,足见恭顺。不过,近年来倭寇猖獗,我大明陛下希望能在朝鲜的济州岛和釜山港长久驻军,以靖海疆。不知朝鲜方面能否理解。”
    李暊闻言心头一震。
    济州岛乃二百年前朝鲜向大明乞求的牧马之地,釜山港则是一处朝鲜商人进入外海的港口,虽不重要,但也是朝鲜的土地。
    所以这一刻,李暊心里也不禁慌张了起来。
    以为大明是要索要朝鲜的土地。
    但在转念之后,李暊又想到《孟子》所言的“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
    不禁又觉得此乃小国生存之道。
    于是乎,李暊就恭敬的拜道:“天朝为剿灭倭寇而劳师,朝鲜自当效犬马之劳。只是此事关系重大,容暊与父王群臣商议后再禀明天使。”
    赵文华和谭纶又对视了一眼,知晓此事也急不来。
    他俩又淡淡的嗯了一声,“自是如此,世子应该向国主禀告,和朝鲜群臣商议之后,再做决定。”
    接着李暊又恭敬奉承和宴请着赵文华和谭纶两人,直到午后才宴罢席散。
    到了夜晚的时候,李暊独坐在自己的书房里面,他的案头上摊开着一本纸张微微泛黄《皇明祖训》。
    这玩意的效力,差不多就相当于后世的宪法。
    朝鲜作为大明的属国,又自称是“小中华”,自然也是对《皇明祖训》敬畏有加。
    现在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李暊也只能从《皇明祖训》里找答案了。
    书房内的烛火摇曳着,李暊反复咀嚼着《皇明祖训》里的“藩国当恪守臣节”这一句话。
    在他默默的一遍又一遍的咀嚼时,窗外寒风也在呜咽,仿佛在提醒着他朝鲜的脆弱,也在提醒着这句话就是他将一辈子遵守的金科玉律。
    “邸下,右议政朴大坤求见。”
    就在李暊出神的时候,书房外的内侍轻声禀报着。
    李暊回神,将身前的《皇明祖训》合上,然后回道:“请他进来。”
    <div id=“pf-15812-1“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朴大坤入内后直接跪地在李暊的书房地上,激动的拜道:“邸下啊!济州、釜山乃我国命脉,岂可轻弃?大明此议,分明是要扼我咽喉啊!”
    李暊听着朴大坤的话,也不禁一阵头疼。
    他起身过来扶起朴大坤,温声道:“朴卿请起。吾知你忠心,这件事不是你想的那样,大明并未觊觎我们的土地,他们只不过是要求能在这两地常驻而已。”
    “而且倭寇有多凶残,朴卿应该也是清楚的,以我们朝鲜之力,是断然难以抗衡的,万一哪天倭寇疯狂朝我们而来,我们这里又有大明的天兵保护,你说这该有多好呀?”
    朴大坤语塞,好像是这么个道理呀。
    接着李暊又叹息道:“《左传》有云'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今日若忤逆天朝,朝鲜又将何以自处?而且那个该死的钦犯还在咱们朝鲜生活了这么多年,接触了那么的多达官贵人和地方士绅。”
    “万一,上国震怒,要从严追究此事,这又该怎么办?昨日时候,济州岛那边也传来了消息,说大明水师在海上军演,那场面堪比天威降世,一座小山在霹雳之间就被化为平地。”
    “若是我们不能体会天朝上国之意,只想着自己,到时候这如天威一般的霹雳在汉城炸起,那可如何是好?”
    朴大坤听到这里更加沉默了。
    这确实是不能想象的危机,远比大明想要常驻济州岛和釜山港,危险的多。
    所以,在这一刻朴大坤也明白,这件事也只能如此了。
    到时候,再想想办法在合约公文上弄点文字游戏,保留着朝鲜的体面就行了。
    最后朴大坤拜道:“臣明白了,臣告退。”
    李暊目送朴大坤离开之后,心里也舒了一口气,仿佛是认命了一般。
    次日在朝鲜朝堂上的朝议,朝鲜群臣争论不休。
    又一小撮不明事理,不晓尊卑的跳梁小丑在朝议上坚决反对割让港口,甚至还有人高喊着“宁为玉碎”的口号。
    好像要跟大明不共戴天!
    李暊静静听完争论,缓缓起身。他今日特意穿着最正式的冕服,头戴五梁冠,腰系玉带。
    “诸卿。”
    李暊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可闻,一下子就让朝议安静了下来。
    李暊继续道:“吾昨夜重读《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天朝于我,犹如父母。子女孝敬父母,岂能计较得失?且上国只是要求常驻这两地讨伐倭寇,并不是要我们割让这两地,你们这样叫喊,是何本意?难道是要让我朝鲜与大明决裂?”
    李暊一句话后,殿内顿时静到了落针可闻的地步。
    所有人都不敢再说一句话了,因为他们也怕李暊说的后果。
    而且刚刚李暊也说了,大明只是要常驻,又不是要求将这两地拿走,这还有什么可争的?
    李暊见众人安静,又继续说道:“况且,天朝水师若能常驻这两地,既可震慑倭寇,又能增进两国情谊。昔年世宗大王创制训民正音时,亦曾遣使向天朝请教。朝鲜文明还要多赖天朝滋养。”
    说到这里,朝鲜群臣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一点其他的表情。
    说实话,说到世宗大王创制训民正音,这些朝鲜群臣真的是很不以为意的。
    在他们看来这所谓的“训民正音”,哪有大明的文字和正音好用?
    世宗大王就是闲得蛋疼,非要给普通朝鲜人弄一套方言文字,搞的好像是要整文化隔阂一般。
    所以自从世宗大王弄出了这个“训民正音”之后,就没有几个人真正在乎过。
    直到在原来历史轨迹之中的几百年后,朝鲜莫名奇妙的自信起来之后,才将这位世宗大王的整出来的“训民正音”当回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去汉字化。
    可是这么一来带来的后果,就是朝鲜文化的断层。
    使得后来的南北朝鲜人,都不懂自己的过去,都陷入到了莫名其妙的自卑与自大之中。
    简直不知所谓。
    李暊环视群臣,最后看向了郑彬,又说道:“左议政,你即刻拟表,奏请天朝在济州、釜山驻军。并备厚礼,答谢天朝庇护之恩。”
    郑彬听到李暊的话后,立刻对着李暊深深一揖,声音很大的回道:“臣领命。”
    接着郑彬就开始着手准备此事了。
    又过了一日后。
    当李暊再次面见赵文华和谭纶时,他恭敬的代替着朝鲜国王,双手奉上了盖有朝鲜国印的文书,对着赵文华和谭纶拜道:“天使在上,此乃下国请求天朝驻军的正式文书,恳请天使能代为转呈皇帝陛下。朝鲜愿积极配合天朝天兵,征讨倭寇之不臣!”
    赵文华也郑重的接过文书,脸上也露出一丝笑意,他看着李暊说道:“世子深明大义,本尊必当如实上奏,到时陛下听闻此事,必然也会欣然世子之忠心。”
    谭纶在这个时候,也露出了一个笑容,他也缓和着语气,对着李暊书道:“世子放心,大明驻军只为防倭,绝不会干涉朝鲜内政。”
    听到赵文华和谭纶的话后,李暊激动的再次跪拜,对着赵文华和谭纶说道:“天朝恩德,朝鲜永志不忘。暊在此立誓,朝鲜世世代代视大明天朝如父母,绝无贰心。”
    赵文华和谭纶呵呵一笑,两人又对视了一眼。
    最后在完成了国书交接,赵文华和谭纶就离开了。
    当他们两人离开这里之后。
    郑彬就跟在李暊身后,轻声道:“殿下今日在朝堂上的表现,令臣敬佩。”
    李暊望着远处汉江上的渔火,幽幽道:“郑卿,吾非畏大明之威,实敬大明之德。你可知为何世宗大王要创制训民正音?”
    郑彬摇头。李暊继续道:“是为了让百姓能读懂天朝的圣贤书啊。”
    接着李暊又转身凝视郑彬,继续说道:“朝鲜之存,不在武力,而在文明。而文明之源,正在大明。”
    “我们朝鲜只有永远跟随大明,才有未来的希望!”
    ——)——————
    求月票~~(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1161/5960588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