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追亡逐北
推荐阅读:真千金是通关大佬、团宠小师妹是朵黑心莲、我成為魔界王后的日子、超级医生在都市、嫁给病娇王爷后我真香了、这个书生有点狠、奋斗在沙俄、我在未来留过学、你不努力我怎么当上海贼王?、龙族:逼我重生,还要我屠龙、
入夏,雨下。
东北各地的土地,一下陷入了泥泞之中。
逃亡的墨徐无,已经数日没有好好吃一顿饭了。
为了对抗燕国,他将北方的城池隳灭,人口南迁,就想着龟缩在通辽,跟敌人决一死战。
但他千算万算,之前的所有布置,都是让他通向绝望的伏笔。
噼啪篝火闪烁了一下。
墨徐无看着上边的炙烤的兔子,又看看左右,他们吞咽口水的模样,不由得暗暗叹息。
接着,他扯下来一条兔腿,将烤好的兔子分给众人说:“都吃吧。”
“可是……”
“快吃,只要去了北方,一切就还来得及。”
忠心的部下、信徒,纷纷对墨徐无露出钦佩的神情。
他们正在逃亡。
已经从通辽,跑到了燕国人嘴里的木河邑(漠河)。
墨徐无吃了两口,然后将目光投向了北方,那边正在闪烁火光的城邑。
忽的,有人从城邑方向靠近。
经过一番审核,这人被带了进来。
墨徐无看着他,自己的儿子,墨瓷问:“查清楚了吗?”
墨瓷点了点头说:“查清楚了。这是白衣肃慎木河部的城邑,他们城外,有燕国的行人榷场。
这里是整条黑龙江西北最大的贸易城池。
往东过河之后,能去大藤邑,那边是使鹿部的过冬地,也是燕国经营的榷场。
沿着黑龙江逆流而上,能够穿过大兴安岭,但那边是燕国乌桓属国三十六部之一的瓦烈部的越冬地,也是燕国亲自经营的榷场。
我们若是想走,只能趁着现在穿过外兴安岭,不然往东或者往西,全是燕国与白衣肃慎的地盘。全然没有出路。”
听着墨瓷的话,墨徐无脸色凝重:“就没有找到一个与燕国无关的部族?”
“很难。燕国很早就通过白衣肃慎往北经贸,然后通过一些固定榷场的手段,将各个部族越冬的地盘固定下来。
这些部族的贵族、巫师、智者,依托燕国的榷场营缮居所,燕国将南方的土炕与版筑方法传了过来。
这些部族,已经开始了邦国化。
您是知道的。一旦开始邦国化,基本上就代表了他们接受了燕国的一切规矩,从上到下都会逐渐被燕国兼并。
否则,您也不会创造出长生天。”
墨瓷声音略显沙哑,如今东北道路泥泞,地理区隔严重,想要在这种地方完成统合,基本上只有两条路。
一,是效法燕国,帮助地方部落邦国化,然后提前将这些邦国纳入自己的保护之下,将他们的君长子嗣带进中原学习。
让他们渐渐变成土司,成为燕国兵源地与统治阶级的一员。
也就是所谓的归化。
二,是跟墨徐无一样,神权制度,武装传信,渐渐扩大。
也就是南边大邑商推行的制度。
大邑商也是依靠“帝”的信仰进行同化。
只是殷商走的是原始多神,巫蛊,然后历史上在殷商末期,成功完成了帝祖先化。
即每个殷商的王死去之后,都会成为帝。
换而言之,中原土地上的势力,都不约而同的持续的完成天赋君权的缔造。
即“天命”的话语权。
最开始是天命玄鸟。
周公的时候完善为:天命道德。
汉武帝的时候则是:谶纬天命道德。
一直到这里,中国历代彻底完成“天命”概念的闭环。
然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历代儒学者,开始在天命概念之中,加入道、佛,“天道”概念在魏晋南北朝出现,最开始就是用来造反用的,后来魏晋南北朝的世家太拉跨,宗教下移,雕版印刷术开始进步,寒门大量出现,天道就堂而皇之被抬上来应对世家大族了。
然后儒释道三家在唐代大发展,再加上唐代皇权打击山东世家,以至于山东世家被迫投资了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导致了残唐五代的出现。
战争破坏伦理,也让更多世家破落,更让寒门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残酷洗牌之后,在宋代昌文三百年,儒释道三家合流,于是“天理”这个概念出来了。
至此,中国政权合法性就变成了。
天道公平,天命公正,天理公开的铁三角。
在辛屈看来。
天道公平:生老病死,喜怒哀乐,世人八苦皆有,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天命公正:百姓要的只是有口饭吃,你不能让百姓吃饭,那你就等着被车翻吧。
天理公开:四书五经科举取士是登天梯,九年义务教育马列主义也是登天梯,阶级上升通道哪怕再窄,也必须保留,否则拖下去,就别怪你麾下能人投奔他国了,然后国家逐渐走向衰亡了。
这三个概念,共同围绕在“治世、道德”这两个概念上。
这是一杆称。
治世与道德,必须平衡。
否则任何一个地方偏颇,就会影响“天道”、“天命”、“天理”这三个中的任何一环。
辛屈制定的礼法、宗法、律法,就是用来对应天道、天命、天理的。
他作为真正见识过未来的人,很自然就会将他知道的东西套到这个时代。
然后他缔造的大部分系统,虽然经过本土化,可追根究底,这是一套进步的构思,燕国自然而然开始对四周邦国、部族进行虹吸。
并且三法的传播,也是华夏化的一环。
也正是如此,墨徐无他们这些跟燕国最早接触,交集颇深的人,最是能看得懂这些部族发生了什么。
同时墨徐无也明白,随着石敢当喊出了东极青华大帝的名号那一刻,他的长生天神话就完蛋了。
燕国在武力上已经压制了黑衣肃慎。
只要东极青华大帝的名号传扬出去,东北的其他长生天,很快就得洗牌并且接受燕国的封神与兼并。
因为这已经不是燕国第一次做了。
燕国已经用这样的手段,消灭、兼并了数千神明了。
燕国是多神系统不假,但燕国有完善的封神谱系,有劝人向善的功德制度,有死后封神的功勋制度。
天地人三界,不过就是世间生灵交感轮回之所。
与其研究那么多成神之法,不如想好现世的日子怎么样才能过得更好。
蒙昧还是存在,但燕国上下,普遍更现实与功利。
这不对于统治者来说,不算太好,但他对于统合国家来说,还是很有优势。
比如现在的墨徐无,青眼看到了四方全是燕国的盟友与势力范围。
他是能看到一条生路——向北。
还不等墨徐无说话,大地微微颤抖。
所有人脸色骤变站起来,墨徐无更是心底一冷:“走吧。去北方。他们不会给我们活路的!”
众人不疑有他,纷纷上车上马,朝着北方逃。
很快,他们越过木河,抵达外兴安岭的密林。
追杀他们的人还在逼近。
直到进入了一座神庙。
“看样式,是燕国的制式。”
墨瓷从庙内走出来,手里捧着一个神位:“北山白鹿真君哈纳位。这是燕国册封给使鹿部阿坎纳吉哈人(湿地鹿群的后裔)神明的神号。
里头还有一座石碑,写了一篇天子奉天帝敕封中天北极紫薇大帝下属山神,北山白鹿真君纳哈位的始末与其中传说碑文。
有三年时间了。”
墨徐无呆滞的看着这座神位,然后看了一眼照顾得不算好的山神庙:“燕国,已经将自己的触角,延伸到这里了吗?”
虽然这座神庙有月余没人打理了。
但这里仍然是通道之一。
路过的人,总会在这里歇脚,然后品读这里的碑文。
接着将这上边的一切,传扬出去。
可以说这就是最早的文宣了。
而能看得懂的人,自然是燕国的人,他们会把这里的一切口耳相传,最终布满整个东北。
哒哒哒……
又是震动感,墨徐无咬牙切齿:“继续走!我就不信了!他们还能追我们去天涯海角不可!”
于是,他们一路破林伐木,披荆斩棘,终于是翻越了“外兴安岭”,进入了一座座密林与草原。
这里零星散落了不少部民,他们放牧的是麋鹿、驼鹿,并且还有一些犬类跟随。
墨徐无看到这群人,十分激动。
终于,让他们看到人了!
“抢了他们!”
墨徐无带着的残兵败将虽然打不过燕国,但可能打不过你们这些拿着石头武器的人吗?
于是嗷嗷的冲上去。
然后灭了几个小部落,杀了几头鹿,总算是吃饱了。
“父亲,这里有张地图。”墨瓷走来,递给了墨徐无一张地图。
他拿来看了看上边写:东大陆路线行走预测图。
若是有部族游牧发现此地,可至燕国上报,发现者赏奴隶千人,钱十万,牛三千,羊一万。
若是愿意带路,可恩赐族人归化内迁华夏,分田赏赐。
若是有线索,亦可上报,今后五年,采买榷场,五折优惠。
“你觉得这是真的?”墨徐无问墨瓷说。
“我审问了一下本地人,他们说更北方有一群使犬部,他们或许知道真伪。至于他们,不愿意往更北方去了。”墨瓷说,“但若是真的,东面有大陆的话……那对于我们来说……”
墨徐无沉默了一下,接着将绢帛收了起来:“暂时留着,或许……”
还不等他说完话,大地再一次颤抖。
众人脸色骤变,再也没有了安稳的感觉,只能一路向北,继续向北。
直到遇到了一座草原,一望无际,散落了很多部民。
然后他们也北山的第一座城邑。
“这是……燕国的城邑!茨原乡(鄂霍茨克)!”
看到这座城的时候,墨徐无只感觉到我命休矣的感觉。
燕国不仅在这里筑城了,还在这里有封君。
一名中年人扶着女墙,啧啧看着墨徐无的车马靠近:“可算是让我遇到可以对付的人了。”
他的左右,跟着不少伤残青壮,都带着仇恨的目光看着城下的墨徐无军队。
这批人,进入北山之后,一路抢掠他们的部民,害得他们损失惨重,最终不得不逃了过来。
不过现在好了,有了燕国的封君在这里,城下这些人,死定了。
“过不去,这里有河,对方在那边已经布置好了弓手。”
有人惊惶来报。
墨徐无也有点慌了。
他左右,只剩下三百人,后方还有用驼鹿与牛马拉着的六百多女人、小孩,而这些现在不能舍弃,因为这些是他最后用来凝聚人心的手段。
信仰已经动摇的他们,除了食物、鲜血、就只剩下女人可以刺激他们了。
若是要打茨原乡,只怕不用南方的追兵杀过来,他就得被冷死在这里。
毕竟北方冷得非常快。
跑了两个月,现在马上八月,再有一个月就是寒冬。
他可不像燕国,沿途有大量的榷场与商盟成员可以补给。
到时候人只会死得越来越多。
在他看不见的角落,燕国在北方的布置,肯定还有很多,他不能赌了。
必须想个法子,留下更多有生力量。
想到这里,他看了一眼茨原乡的城邑,眼底闪烁了两下。
然后拿出了怀里的几张地图。
燕国将东大陆的消息,群发给了北山这边的所有使鹿部人。
所以这一路消灭使鹿部部落的时候,他们抢来了很多地图,基本上所有人都看过了。
现在看到了一个封君在这里,墨徐无基本能确定,辛屈肯定在找东大陆,而且已经有消息了。
“中土已经无法呆了。”捏紧了地图,墨徐无将他取出,递给儿子墨瓷,“北极寒冷,我过不去了。”
“父亲!”墨瓷震惊的看着递来的绢帛,“您……”
“去吧,敌人我替你拦下。”墨徐无看了一眼儿子,略显亏欠的说,“从你长大开始,好日子没有让你过多久,反而颠沛流离了。
现在,我无法走下去了。
带着我们抢来的一切,包括女人,北上然后东去。
去新的土地,将长生天的荣光传承下去。
记住,用燕国的文字,只有燕国的文字,才能传承我们的一切。”
说到这里,他颤颤巍巍拿出了一卷竹简,塞给了墨瓷。
墨瓷呆呆看着竹简扉签上写的:“字典”二字,一下泪目:“父亲,我来阻击敌人。”
“够了。辛屈要的是我的人。”
墨徐无冷声厉喝,手中拐杖砸了两下:“我不会轻易死的。他会拉着我去游街,去羞辱,然后再众目睽睽之下杀死我。
用我的死,宣告长生天是邪神。
但你们是火种。
去东大陆。
辛屈必然是听说了东大陆有什么东西,否则他怎么可能费尽心思去寻找呢!
去吧!孩子!
你是长生天的孩子。是祭司的荣耀。是高天赐下的紫衣之人。
向东走。
越过冰雪,踏足鲜盛开的地方。
磨砺好自己的勇武,这一路上注定充满敌人。
但没关系。
长生天庇佑你们,你们也要用敌人的血与东大陆的鲜,为长生天献上荣光。”
墨徐无说完,看向他的信徒们:“长生天的勇士我们!为了荣光,为了鲜,为了未来!随我,冲锋!”
“吼吼——”信徒们最终有人舍生取义,带着狂热,冲向了敌人。
茨原乡这里虽然是燕国的封君在打理,但本地部落拿着的石质武器,怎么可能是青铜武器的墨徐无的对手。
很快,河道不是阻碍,阵列被撕开。
墨瓷握紧了地图,看向东北:“冲出去!去东大陆!去找寻鲜与活路!”
剩下的人带着残存的一切跑了。
然后墨徐无战到力竭,撑着短戈,浑身颤抖的看着不断靠近的骑兵,以及为首的中年男人。
墨徐无看了一眼这个中年男人,他脸上的奴印,让他很熟悉啊!
“我记得你。熊大手。没想到居然是你亲自来追缉我。”墨徐无狞笑,“我还记得,你脸上的奴印,是我烙上去的!”
熊大手不以为然的看了一眼北方,然后低下头也咧开嘴:“看来你做出了决断,将你的孩子,送上前往东大陆的征途了。
也不枉我追了你一路。”
墨徐无的笑容僵住:“你……你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东出的路,陛下很早就洞悉了。只是,陛下不知道东出需要消耗多少人力,会死多少人。
所以,需要有人探路。
接下来茨原乡,将会派遣勇士探路。
找到你孩子的路线,看看死了多少人,直到看着他们走到了什么地方。
若是真的走到了东土,那么他们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辛屈——他居然算计我们至此?”墨徐无整个人傻掉。
“东出销太大了。”熊大手嘿嘿两声,“就连眼前的茨原乡,走的都是陛下的赏赐,以及说是给五公子的封邑,这才弄出了一百户在这里安家。
所以,想要追击与投入,是需要借口的。
墨瓷跑了。就是隐患。
长生天造成的影响,没有一二十年消停不了。
这就是借口不是?
论起布置,你也不过陛下手中的棋子。你的能力,比癸雪生差多了。
癸雪生……不得不承认,狠人一个。生生杀出了重围,跳出了中土的棋盘。
而你,自诩不凡,英勇就义,也不过就是陛下一早就设计好的。
真以为,我们的骑兵,是追不上你吗?
不过就是遛你而已。”
熊大手说到这里,再也忍不住哈哈狂笑。
墨徐无一时失神,猛地剧烈咳嗽,鲜血大口大口吐出来:“你……奴隶……你怎么敢!”
“陛下曾说,对敌人,杀人要诛心。”熊大手看向他,眼神越发冰冷,“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当初你们灭掉我的部族的时候,可曾想过会有这一日的全军覆没?
没有杀掉我,就是当初你们墨氏最大的错误!”
墨徐无脑袋嗡嗡响,再也听不得话了。
直直倒地。
“拉走,别弄死了,吊着一口气就行。拉回南方,我这个安北将军奠基于东北,需要他的脑袋来祭奠!”
熊大手喝令,左右上前将他绑上车,拖进了茨原乡。
茨原乡的海边,有一座码头,这里已经停靠了楼船两条,上边挂有旗帜为:“安北府船”,俨然是安北将军熊大手的楼船部队。
正等待熊大手的南下。(本章完)
东北各地的土地,一下陷入了泥泞之中。
逃亡的墨徐无,已经数日没有好好吃一顿饭了。
为了对抗燕国,他将北方的城池隳灭,人口南迁,就想着龟缩在通辽,跟敌人决一死战。
但他千算万算,之前的所有布置,都是让他通向绝望的伏笔。
噼啪篝火闪烁了一下。
墨徐无看着上边的炙烤的兔子,又看看左右,他们吞咽口水的模样,不由得暗暗叹息。
接着,他扯下来一条兔腿,将烤好的兔子分给众人说:“都吃吧。”
“可是……”
“快吃,只要去了北方,一切就还来得及。”
忠心的部下、信徒,纷纷对墨徐无露出钦佩的神情。
他们正在逃亡。
已经从通辽,跑到了燕国人嘴里的木河邑(漠河)。
墨徐无吃了两口,然后将目光投向了北方,那边正在闪烁火光的城邑。
忽的,有人从城邑方向靠近。
经过一番审核,这人被带了进来。
墨徐无看着他,自己的儿子,墨瓷问:“查清楚了吗?”
墨瓷点了点头说:“查清楚了。这是白衣肃慎木河部的城邑,他们城外,有燕国的行人榷场。
这里是整条黑龙江西北最大的贸易城池。
往东过河之后,能去大藤邑,那边是使鹿部的过冬地,也是燕国经营的榷场。
沿着黑龙江逆流而上,能够穿过大兴安岭,但那边是燕国乌桓属国三十六部之一的瓦烈部的越冬地,也是燕国亲自经营的榷场。
我们若是想走,只能趁着现在穿过外兴安岭,不然往东或者往西,全是燕国与白衣肃慎的地盘。全然没有出路。”
听着墨瓷的话,墨徐无脸色凝重:“就没有找到一个与燕国无关的部族?”
“很难。燕国很早就通过白衣肃慎往北经贸,然后通过一些固定榷场的手段,将各个部族越冬的地盘固定下来。
这些部族的贵族、巫师、智者,依托燕国的榷场营缮居所,燕国将南方的土炕与版筑方法传了过来。
这些部族,已经开始了邦国化。
您是知道的。一旦开始邦国化,基本上就代表了他们接受了燕国的一切规矩,从上到下都会逐渐被燕国兼并。
否则,您也不会创造出长生天。”
墨瓷声音略显沙哑,如今东北道路泥泞,地理区隔严重,想要在这种地方完成统合,基本上只有两条路。
一,是效法燕国,帮助地方部落邦国化,然后提前将这些邦国纳入自己的保护之下,将他们的君长子嗣带进中原学习。
让他们渐渐变成土司,成为燕国兵源地与统治阶级的一员。
也就是所谓的归化。
二,是跟墨徐无一样,神权制度,武装传信,渐渐扩大。
也就是南边大邑商推行的制度。
大邑商也是依靠“帝”的信仰进行同化。
只是殷商走的是原始多神,巫蛊,然后历史上在殷商末期,成功完成了帝祖先化。
即每个殷商的王死去之后,都会成为帝。
换而言之,中原土地上的势力,都不约而同的持续的完成天赋君权的缔造。
即“天命”的话语权。
最开始是天命玄鸟。
周公的时候完善为:天命道德。
汉武帝的时候则是:谶纬天命道德。
一直到这里,中国历代彻底完成“天命”概念的闭环。
然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历代儒学者,开始在天命概念之中,加入道、佛,“天道”概念在魏晋南北朝出现,最开始就是用来造反用的,后来魏晋南北朝的世家太拉跨,宗教下移,雕版印刷术开始进步,寒门大量出现,天道就堂而皇之被抬上来应对世家大族了。
然后儒释道三家在唐代大发展,再加上唐代皇权打击山东世家,以至于山东世家被迫投资了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导致了残唐五代的出现。
战争破坏伦理,也让更多世家破落,更让寒门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残酷洗牌之后,在宋代昌文三百年,儒释道三家合流,于是“天理”这个概念出来了。
至此,中国政权合法性就变成了。
天道公平,天命公正,天理公开的铁三角。
在辛屈看来。
天道公平:生老病死,喜怒哀乐,世人八苦皆有,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天命公正:百姓要的只是有口饭吃,你不能让百姓吃饭,那你就等着被车翻吧。
天理公开:四书五经科举取士是登天梯,九年义务教育马列主义也是登天梯,阶级上升通道哪怕再窄,也必须保留,否则拖下去,就别怪你麾下能人投奔他国了,然后国家逐渐走向衰亡了。
这三个概念,共同围绕在“治世、道德”这两个概念上。
这是一杆称。
治世与道德,必须平衡。
否则任何一个地方偏颇,就会影响“天道”、“天命”、“天理”这三个中的任何一环。
辛屈制定的礼法、宗法、律法,就是用来对应天道、天命、天理的。
他作为真正见识过未来的人,很自然就会将他知道的东西套到这个时代。
然后他缔造的大部分系统,虽然经过本土化,可追根究底,这是一套进步的构思,燕国自然而然开始对四周邦国、部族进行虹吸。
并且三法的传播,也是华夏化的一环。
也正是如此,墨徐无他们这些跟燕国最早接触,交集颇深的人,最是能看得懂这些部族发生了什么。
同时墨徐无也明白,随着石敢当喊出了东极青华大帝的名号那一刻,他的长生天神话就完蛋了。
燕国在武力上已经压制了黑衣肃慎。
只要东极青华大帝的名号传扬出去,东北的其他长生天,很快就得洗牌并且接受燕国的封神与兼并。
因为这已经不是燕国第一次做了。
燕国已经用这样的手段,消灭、兼并了数千神明了。
燕国是多神系统不假,但燕国有完善的封神谱系,有劝人向善的功德制度,有死后封神的功勋制度。
天地人三界,不过就是世间生灵交感轮回之所。
与其研究那么多成神之法,不如想好现世的日子怎么样才能过得更好。
蒙昧还是存在,但燕国上下,普遍更现实与功利。
这不对于统治者来说,不算太好,但他对于统合国家来说,还是很有优势。
比如现在的墨徐无,青眼看到了四方全是燕国的盟友与势力范围。
他是能看到一条生路——向北。
还不等墨徐无说话,大地微微颤抖。
所有人脸色骤变站起来,墨徐无更是心底一冷:“走吧。去北方。他们不会给我们活路的!”
众人不疑有他,纷纷上车上马,朝着北方逃。
很快,他们越过木河,抵达外兴安岭的密林。
追杀他们的人还在逼近。
直到进入了一座神庙。
“看样式,是燕国的制式。”
墨瓷从庙内走出来,手里捧着一个神位:“北山白鹿真君哈纳位。这是燕国册封给使鹿部阿坎纳吉哈人(湿地鹿群的后裔)神明的神号。
里头还有一座石碑,写了一篇天子奉天帝敕封中天北极紫薇大帝下属山神,北山白鹿真君纳哈位的始末与其中传说碑文。
有三年时间了。”
墨徐无呆滞的看着这座神位,然后看了一眼照顾得不算好的山神庙:“燕国,已经将自己的触角,延伸到这里了吗?”
虽然这座神庙有月余没人打理了。
但这里仍然是通道之一。
路过的人,总会在这里歇脚,然后品读这里的碑文。
接着将这上边的一切,传扬出去。
可以说这就是最早的文宣了。
而能看得懂的人,自然是燕国的人,他们会把这里的一切口耳相传,最终布满整个东北。
哒哒哒……
又是震动感,墨徐无咬牙切齿:“继续走!我就不信了!他们还能追我们去天涯海角不可!”
于是,他们一路破林伐木,披荆斩棘,终于是翻越了“外兴安岭”,进入了一座座密林与草原。
这里零星散落了不少部民,他们放牧的是麋鹿、驼鹿,并且还有一些犬类跟随。
墨徐无看到这群人,十分激动。
终于,让他们看到人了!
“抢了他们!”
墨徐无带着的残兵败将虽然打不过燕国,但可能打不过你们这些拿着石头武器的人吗?
于是嗷嗷的冲上去。
然后灭了几个小部落,杀了几头鹿,总算是吃饱了。
“父亲,这里有张地图。”墨瓷走来,递给了墨徐无一张地图。
他拿来看了看上边写:东大陆路线行走预测图。
若是有部族游牧发现此地,可至燕国上报,发现者赏奴隶千人,钱十万,牛三千,羊一万。
若是愿意带路,可恩赐族人归化内迁华夏,分田赏赐。
若是有线索,亦可上报,今后五年,采买榷场,五折优惠。
“你觉得这是真的?”墨徐无问墨瓷说。
“我审问了一下本地人,他们说更北方有一群使犬部,他们或许知道真伪。至于他们,不愿意往更北方去了。”墨瓷说,“但若是真的,东面有大陆的话……那对于我们来说……”
墨徐无沉默了一下,接着将绢帛收了起来:“暂时留着,或许……”
还不等他说完话,大地再一次颤抖。
众人脸色骤变,再也没有了安稳的感觉,只能一路向北,继续向北。
直到遇到了一座草原,一望无际,散落了很多部民。
然后他们也北山的第一座城邑。
“这是……燕国的城邑!茨原乡(鄂霍茨克)!”
看到这座城的时候,墨徐无只感觉到我命休矣的感觉。
燕国不仅在这里筑城了,还在这里有封君。
一名中年人扶着女墙,啧啧看着墨徐无的车马靠近:“可算是让我遇到可以对付的人了。”
他的左右,跟着不少伤残青壮,都带着仇恨的目光看着城下的墨徐无军队。
这批人,进入北山之后,一路抢掠他们的部民,害得他们损失惨重,最终不得不逃了过来。
不过现在好了,有了燕国的封君在这里,城下这些人,死定了。
“过不去,这里有河,对方在那边已经布置好了弓手。”
有人惊惶来报。
墨徐无也有点慌了。
他左右,只剩下三百人,后方还有用驼鹿与牛马拉着的六百多女人、小孩,而这些现在不能舍弃,因为这些是他最后用来凝聚人心的手段。
信仰已经动摇的他们,除了食物、鲜血、就只剩下女人可以刺激他们了。
若是要打茨原乡,只怕不用南方的追兵杀过来,他就得被冷死在这里。
毕竟北方冷得非常快。
跑了两个月,现在马上八月,再有一个月就是寒冬。
他可不像燕国,沿途有大量的榷场与商盟成员可以补给。
到时候人只会死得越来越多。
在他看不见的角落,燕国在北方的布置,肯定还有很多,他不能赌了。
必须想个法子,留下更多有生力量。
想到这里,他看了一眼茨原乡的城邑,眼底闪烁了两下。
然后拿出了怀里的几张地图。
燕国将东大陆的消息,群发给了北山这边的所有使鹿部人。
所以这一路消灭使鹿部部落的时候,他们抢来了很多地图,基本上所有人都看过了。
现在看到了一个封君在这里,墨徐无基本能确定,辛屈肯定在找东大陆,而且已经有消息了。
“中土已经无法呆了。”捏紧了地图,墨徐无将他取出,递给儿子墨瓷,“北极寒冷,我过不去了。”
“父亲!”墨瓷震惊的看着递来的绢帛,“您……”
“去吧,敌人我替你拦下。”墨徐无看了一眼儿子,略显亏欠的说,“从你长大开始,好日子没有让你过多久,反而颠沛流离了。
现在,我无法走下去了。
带着我们抢来的一切,包括女人,北上然后东去。
去新的土地,将长生天的荣光传承下去。
记住,用燕国的文字,只有燕国的文字,才能传承我们的一切。”
说到这里,他颤颤巍巍拿出了一卷竹简,塞给了墨瓷。
墨瓷呆呆看着竹简扉签上写的:“字典”二字,一下泪目:“父亲,我来阻击敌人。”
“够了。辛屈要的是我的人。”
墨徐无冷声厉喝,手中拐杖砸了两下:“我不会轻易死的。他会拉着我去游街,去羞辱,然后再众目睽睽之下杀死我。
用我的死,宣告长生天是邪神。
但你们是火种。
去东大陆。
辛屈必然是听说了东大陆有什么东西,否则他怎么可能费尽心思去寻找呢!
去吧!孩子!
你是长生天的孩子。是祭司的荣耀。是高天赐下的紫衣之人。
向东走。
越过冰雪,踏足鲜盛开的地方。
磨砺好自己的勇武,这一路上注定充满敌人。
但没关系。
长生天庇佑你们,你们也要用敌人的血与东大陆的鲜,为长生天献上荣光。”
墨徐无说完,看向他的信徒们:“长生天的勇士我们!为了荣光,为了鲜,为了未来!随我,冲锋!”
“吼吼——”信徒们最终有人舍生取义,带着狂热,冲向了敌人。
茨原乡这里虽然是燕国的封君在打理,但本地部落拿着的石质武器,怎么可能是青铜武器的墨徐无的对手。
很快,河道不是阻碍,阵列被撕开。
墨瓷握紧了地图,看向东北:“冲出去!去东大陆!去找寻鲜与活路!”
剩下的人带着残存的一切跑了。
然后墨徐无战到力竭,撑着短戈,浑身颤抖的看着不断靠近的骑兵,以及为首的中年男人。
墨徐无看了一眼这个中年男人,他脸上的奴印,让他很熟悉啊!
“我记得你。熊大手。没想到居然是你亲自来追缉我。”墨徐无狞笑,“我还记得,你脸上的奴印,是我烙上去的!”
熊大手不以为然的看了一眼北方,然后低下头也咧开嘴:“看来你做出了决断,将你的孩子,送上前往东大陆的征途了。
也不枉我追了你一路。”
墨徐无的笑容僵住:“你……你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东出的路,陛下很早就洞悉了。只是,陛下不知道东出需要消耗多少人力,会死多少人。
所以,需要有人探路。
接下来茨原乡,将会派遣勇士探路。
找到你孩子的路线,看看死了多少人,直到看着他们走到了什么地方。
若是真的走到了东土,那么他们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辛屈——他居然算计我们至此?”墨徐无整个人傻掉。
“东出销太大了。”熊大手嘿嘿两声,“就连眼前的茨原乡,走的都是陛下的赏赐,以及说是给五公子的封邑,这才弄出了一百户在这里安家。
所以,想要追击与投入,是需要借口的。
墨瓷跑了。就是隐患。
长生天造成的影响,没有一二十年消停不了。
这就是借口不是?
论起布置,你也不过陛下手中的棋子。你的能力,比癸雪生差多了。
癸雪生……不得不承认,狠人一个。生生杀出了重围,跳出了中土的棋盘。
而你,自诩不凡,英勇就义,也不过就是陛下一早就设计好的。
真以为,我们的骑兵,是追不上你吗?
不过就是遛你而已。”
熊大手说到这里,再也忍不住哈哈狂笑。
墨徐无一时失神,猛地剧烈咳嗽,鲜血大口大口吐出来:“你……奴隶……你怎么敢!”
“陛下曾说,对敌人,杀人要诛心。”熊大手看向他,眼神越发冰冷,“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当初你们灭掉我的部族的时候,可曾想过会有这一日的全军覆没?
没有杀掉我,就是当初你们墨氏最大的错误!”
墨徐无脑袋嗡嗡响,再也听不得话了。
直直倒地。
“拉走,别弄死了,吊着一口气就行。拉回南方,我这个安北将军奠基于东北,需要他的脑袋来祭奠!”
熊大手喝令,左右上前将他绑上车,拖进了茨原乡。
茨原乡的海边,有一座码头,这里已经停靠了楼船两条,上边挂有旗帜为:“安北府船”,俨然是安北将军熊大手的楼船部队。
正等待熊大手的南下。(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1368/5970918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