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准备就绪
推荐阅读:龙头至尊、直播科普:开局获得响雷果实、洪荒:三清也得乖乖叫我一声二叔、毛茸茸们都想和我贴贴、话痨小夫郎、陛下今天火葬场了吗/无情眼、我们魔教,全员卧底、年代文对照组不干了、千山万水、甜甜主攻单元文、
第483章 准备就绪
曹阳第二天早上八点四十左右来到的学校,他的办公室在导演系,不过办公室门口的牌子掛了好几个,其中就有一个掛的是院长助理。
曹阳在青影厂和北电都是有职务的。
他在青影厂时总製片,在北电是院长助理。
表面意义来理解,就是北电大领导侯可明的助理。
但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不能按照表面来理解,院长助理可以看做是副院长的候选人,有时候院长助理的行政级別跟副院长是相同的,都是学校的高层。
当然了,曹阳肯定是不在乎院长助理所代表的行政级別的,学校给他掛上这个职务,主要还是为了他在学校行事方便而已。
嗯,也可以看做是象徵意义大於实际意义。
曹阳到办公室门口时,看到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已经在门口等待了。
在他看到这个男人的一瞬间,心底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因为这个男人他认识,具体来说,是上辈子认识。
“原来学校的张奇老师,老田的学生,是你呀!”
曹阳在心里想。
他记得上辈子似乎是2015年吧,他还跟张奇有过短暂的合作。
当时,张奇是电影《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的导演,而曹阳则受聘於製片方,负责过群演的选拔。
说是选拔,其实就是根据片方的要求,联繫群演而已,对接的是剧组的一位副导演,跟当时的导演张奇根本就说不上话。
曹阳只是拿钱办事,最后在电影中连名字都没掛。
实在想不到那个导演张奇就是这个张奇。
曹阳有些感慨,人生真是充满戏剧性,自已若不是重生,又有个破系统帮衬著,似乎连跟张奇搭话的资格都没有。
而现在呢?
“您好曹导,我是管理学院的张奇。”
张奇今年35岁,比曹阳大,但此刻在曹阳面前,像是个晚辈一样,显得恭敬而拘谨。
当然,现在不按辈分那一套而论了。
但是呢,圈內眾所皆知,老司徒收了曹阳当关门弟子,当成亲儿子一样看待,宝贝的不行。
而张奇的导师田庄庄,也是老田的学生,很亲近的那种。
所以,张奇不觉得自已这么做有什么不对。
他还不知道,还有比他脸皮厚得多的呢一一寧昊早就毫不避讳的喊曹阳小师叔了。
“不用这么严肃,你是北电的老师,又是老田的学生,咱们是自己人。”
曹阳打开办公室的门,笑著说道。
“好的,曹导。”
张奇鬆了口气,不过並没有表现出来,还是保持著恭敬的模样。
曹阳既是国际大导演,又是学校的领导和青影厂的领导,还是影协和视协的上级单位文联副主席无论从哪方面看,张奇都觉得自己恭敬点没错。
进了办公室,曹阳坐下后,示意张奇坐下。
张奇並没有马上坐下,而是把自己的简歷放到曹阳办公桌上面,摆好,解释道:“学校的资料可能没有那么详细,这是我的一些基本情况的补充。”
曹阳点点头,对方算是有心了,学校录入的资料中,有时候更新不及时,有时候难免有所疏漏。
“我先看一下你的资料,那边有水,咱们不是外人,你自己接一下。”
曹阳说完,便看起了资料。
张奇有十年的央视纪录片生涯,参与过的纪录片还是非常多的。
比如《共和国外交风云》、《走进香格里拉》、《开国元帅故乡行》、《探索发现》
等。
还做过京城电视台“2005中韩礼仪风采大赛”真人秀纪录片的总导演,这一点是曹阳查阅他在学校的资料里没有提及的。
也就是说,不管这个纪录片规模如何,他有独立做过纪录片总导演的经歷。
另外,去年还上映了他从纪录片转行电影后的第一部电影处女作,叫做《救我》,是小宋嘉和石樑主演的。
张奇还如实在给曹阳的资料上写到,《救我》投资300万多一点,票房只有500万,是一部失败的作品,没收回成本。
“?”
曹阳有些惊讶,《救我》原来也是张奇拍的呀。
他上一世还真看过这部电影,嗯,是未刪减版的盗版,在电脑上看的,主要是衝著小宋嘉去的。
上一世,他这个时间段还只是个普通小人物,虽然也已经进入影视圈了,但只是剧组的普通工作人员。
那段时间,他看过小宋嘉的《好奇心害死猫》后,对小宋嘉有些迷恋,总觉得她身上有一种吸引人的特质,又文艺,又洒脱,还性感。
在小宋嘉主演的《救我》上映后,他就在电脑上下载了未刪减的版本,还看了好几遍。
嗯,当初光关注小宋嘉扮演的女研究生的全、裸镜头了,还有她身穿黑色蕾丝內衣的激情戏,谁还顾得上关注导演是谁。
没想到导演也是张奇。
曹阳想了想,他看过青影厂的年终总结,似乎青影厂並没有投资过这么一部电影。
“《救我》不是青影厂投资的吗?”
曹阳拿起张奇给他倒的水喝了一口,隨口问道。
张奇无奈的笑著说道:“自从青影厂把投资指標下放给各系后,又搞了个积分制,系里面对投资的审核就变得特別严格,我这部电影没有过得了系里的那一关。”
行吧,曹阳知道了。
青影厂把每年的投资指標下放给各系自行申报,还是曹阳做出的决定。
並且,不仅仅是北电各系自行申报,在这上面还建立了一个积分制。
简单说,就是北电每个系最初都有相同的投资名额,但是,从第二年开始,就要按照每个系的积分,以此来確定每年的投资名额是多少了。
积分的计算,就是系里申报的电影,获奖是多少积分,票房大卖又是多少积分这里面有个具体的计算標准。
每年积分多的系,下一年就会按照积分来增加投资名额,积分少的系,就会相应的缩减投资名额。
所以,当这一套自行申报和积分制推出后,北电每个系都对每年要申报的电影名额,把控的相当严格。
只要是以系里的名义申报的话,谁都没有优待,艺术性和商业性总要有一样。
“也幸好没有通过系里的筛选,要不然就凭《救我》的这点票房,我就要遭人恨了。”
张奇又笑著说道。
曹阳跟著笑了笑,他明白张奇的意思。
《救我》这部电影,就不是衝著奖项去的,张奇拍成了惊悚片,惊悚片基本上就跟奖项无缘了。
既拿不到奖项,票房上还没收回成本,那就別想要积分了。
有些系可能因为上年积分的原因,青影厂给的投资名额本就不多,若是系里选出来的电影又失败了,导致没有积分拿的话,系里的其他老师,那百分百是有意见的。
隨后,曹阳又稍微问了一些纪录片方面的问题,张奇都能给出个人的见解,可见他在纪录片方面的基础还是非常扎实的。
再加上张奇又是老田推荐的,人品上大概率是没问题的。
於是,曹阳伸出手,笑著说道:“张老师,欢迎加入我的毕业作品摄製组。”
若是不了解情况,肯定会觉得曹阳的这句话是无比可笑。
一个有著央视好几年工作经验,还是北电的老师,又做过纪录片的总导演,去年还上映了独立执导的一部电影一个有著这样资歷的人,你让他加入一个学生的毕业作品摄製组,哪怕是博士的毕业作品摄製组,也是很搞笑的事情。
但是。
张奇此时却显得非常激动和兴奋,他双手握著曹阳的手,说道:“曹导放心,我一定会努力工作,认真完成您交代的所有事情。”
有了张奇的加入,曹阳製作《舌尖》的主要工作人员基本上就配齐了。
接下来一段时间,他派出的十几个製片按照他的要求,在全国各地寻找他要的美食和相关人物,並跟这些人谈好拍摄的相关事宜。
而曹阳则在这段时间內,开始给分集导演和摄影师们等主要工作人员,讲授他对《舌尖》的拍摄要求,特別是人文敘事构建,以及跟拍式纪实手法和技术上的运用等。
由於程建业出面协调,各地方政府都很积极的配合,尤其是地方文化部门出面担保,这就让原本要跟拍的有顾虑的人,放下了戒心。
所以那些洒向全国各地的製片们,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搞定了曹阳计划要拍摄的所有人物和相关食物。
而这將近一个月的时间,也让《舌尖》的分集导演和摄影师等主要工作人员,基本上了解了曹阳的创意和想法。
不过,除了以前一直在纪录片领域的张奇在了解了曹阳的创意后,被惊讶到了之外,剩下的所有人,內心毫无波澜。
仿佛曹阳做出什么新的创意,哪怕是顛覆性的,也不足以让这些跟过曹阳的人,內心產生过多的波动。
嗯,都习惯了,已经习惯成自然了。
既然拍摄需要的“素材”以及人员全都定下来了,曹阳就通知所有人,三天后出发,正式启程拍摄。
而之所以订在三天后,是因为这两天他在离开前,还需要处理一些事情。
就在前两天,组织上已经找他谈话了。
下一步具体会去哪里任职,任什么职,曹阳也有了猜测。
不过这个也不是马上就公布的,流程还需要走一阵子。
在去拍摄《舌尖》前,他还要去《建国大业》那里待一下,这部电影有著特殊的属性,作为製片人和项目发起人之一,他不能做撒手掌柜。
另外,他也不得不去。
《建国大业》也分成好几个组同时拍摄。
韩总和老田一个去了金陵,一个去了沪上,留下黄健新拍摄京城这边的戏份。
而京城这边要拍摄的是,需要在人民大会堂和天安门广场取景的戏份,其中还会有非常多的大明星出现。
人民大会堂和天安门广场取景都是有时间限制的,而很多大明星会给韩总和老田面子,但却不一定会给黄健新面子。
黄健新心里没底。
这就需要曹阳坐镇了。
他哪怕什么都不说,只在拍摄现场看著,也没人敢作妖。
很多不了解影视拍摄的普通人,大都有一个误区,认为后世那些小鲜肉或大明星会在拍摄时作妖,而所谓的“老戏骨”都是敬业的。
这其实是很片面的想法。
事情不能一概而论。
大多数时候,小鲜肉和大明星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所以他们在拍摄时,反而跟导演的配合度高,会儘量避免衝突產生。
反而是有些所谓的“老戏骨”,对导演或剧组会提出很多额外的意见,不太好相处。
这些人中可以分成两类。
一类是创作理念跟导演有分歧,信奉“戏比天大”,会坚持他自己认为的艺术或表演方式。
这里面其实也是不能一概而论的,还要具体分析。
另一类则纯粹是仗著老资格,看到大明星或小鲜肉在剧组待遇比自己好,自己的片酬说不定只是人家的零头,因此就不爽了,开始挑事。
这类人也有不少。
这两类中无论是哪一类,只要遇到,黄健新不一定能搞定。
有了曹阳坐镇,无论哪个演员,全都会非常认真的演好自己的角色,也没出现刺头和觉得需要改剧本的演员。
拍摄完这两场需要卡时间的戏,曹阳就不管了,他总不能一直坐镇吧,那还要导演干什么。
在出发拍摄《舌尖》的前一天,大甜甜来到了曹阳这里。
她在《建国大业》中也有角色,是个战地播音员,就是原本黄胜依那个角色,戏份不多,也就露一下脸。
她的戏份已经拍摄完了。
就是知道了曹阳要去外地拍摄毕业作品,她才赶来为曹阳“送行”。
这一晚,她从最初的羞涩,到彻底放开后的主动“挑事”。
既然能挑事,她也能平事。
年轻就是她最大的资本。
第二天,曹阳匯合剧组所有人员,一起出发,开启了《舌尖》的正式拍摄工作。
第一站,滇南香格里拉吉迪村,剧组要拍摄当地藏民在香格里拉雨林寻找松茸。
曹阳第二天早上八点四十左右来到的学校,他的办公室在导演系,不过办公室门口的牌子掛了好几个,其中就有一个掛的是院长助理。
曹阳在青影厂和北电都是有职务的。
他在青影厂时总製片,在北电是院长助理。
表面意义来理解,就是北电大领导侯可明的助理。
但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不能按照表面来理解,院长助理可以看做是副院长的候选人,有时候院长助理的行政级別跟副院长是相同的,都是学校的高层。
当然了,曹阳肯定是不在乎院长助理所代表的行政级別的,学校给他掛上这个职务,主要还是为了他在学校行事方便而已。
嗯,也可以看做是象徵意义大於实际意义。
曹阳到办公室门口时,看到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已经在门口等待了。
在他看到这个男人的一瞬间,心底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因为这个男人他认识,具体来说,是上辈子认识。
“原来学校的张奇老师,老田的学生,是你呀!”
曹阳在心里想。
他记得上辈子似乎是2015年吧,他还跟张奇有过短暂的合作。
当时,张奇是电影《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的导演,而曹阳则受聘於製片方,负责过群演的选拔。
说是选拔,其实就是根据片方的要求,联繫群演而已,对接的是剧组的一位副导演,跟当时的导演张奇根本就说不上话。
曹阳只是拿钱办事,最后在电影中连名字都没掛。
实在想不到那个导演张奇就是这个张奇。
曹阳有些感慨,人生真是充满戏剧性,自已若不是重生,又有个破系统帮衬著,似乎连跟张奇搭话的资格都没有。
而现在呢?
“您好曹导,我是管理学院的张奇。”
张奇今年35岁,比曹阳大,但此刻在曹阳面前,像是个晚辈一样,显得恭敬而拘谨。
当然,现在不按辈分那一套而论了。
但是呢,圈內眾所皆知,老司徒收了曹阳当关门弟子,当成亲儿子一样看待,宝贝的不行。
而张奇的导师田庄庄,也是老田的学生,很亲近的那种。
所以,张奇不觉得自已这么做有什么不对。
他还不知道,还有比他脸皮厚得多的呢一一寧昊早就毫不避讳的喊曹阳小师叔了。
“不用这么严肃,你是北电的老师,又是老田的学生,咱们是自己人。”
曹阳打开办公室的门,笑著说道。
“好的,曹导。”
张奇鬆了口气,不过並没有表现出来,还是保持著恭敬的模样。
曹阳既是国际大导演,又是学校的领导和青影厂的领导,还是影协和视协的上级单位文联副主席无论从哪方面看,张奇都觉得自己恭敬点没错。
进了办公室,曹阳坐下后,示意张奇坐下。
张奇並没有马上坐下,而是把自己的简歷放到曹阳办公桌上面,摆好,解释道:“学校的资料可能没有那么详细,这是我的一些基本情况的补充。”
曹阳点点头,对方算是有心了,学校录入的资料中,有时候更新不及时,有时候难免有所疏漏。
“我先看一下你的资料,那边有水,咱们不是外人,你自己接一下。”
曹阳说完,便看起了资料。
张奇有十年的央视纪录片生涯,参与过的纪录片还是非常多的。
比如《共和国外交风云》、《走进香格里拉》、《开国元帅故乡行》、《探索发现》
等。
还做过京城电视台“2005中韩礼仪风采大赛”真人秀纪录片的总导演,这一点是曹阳查阅他在学校的资料里没有提及的。
也就是说,不管这个纪录片规模如何,他有独立做过纪录片总导演的经歷。
另外,去年还上映了他从纪录片转行电影后的第一部电影处女作,叫做《救我》,是小宋嘉和石樑主演的。
张奇还如实在给曹阳的资料上写到,《救我》投资300万多一点,票房只有500万,是一部失败的作品,没收回成本。
“?”
曹阳有些惊讶,《救我》原来也是张奇拍的呀。
他上一世还真看过这部电影,嗯,是未刪减版的盗版,在电脑上看的,主要是衝著小宋嘉去的。
上一世,他这个时间段还只是个普通小人物,虽然也已经进入影视圈了,但只是剧组的普通工作人员。
那段时间,他看过小宋嘉的《好奇心害死猫》后,对小宋嘉有些迷恋,总觉得她身上有一种吸引人的特质,又文艺,又洒脱,还性感。
在小宋嘉主演的《救我》上映后,他就在电脑上下载了未刪减的版本,还看了好几遍。
嗯,当初光关注小宋嘉扮演的女研究生的全、裸镜头了,还有她身穿黑色蕾丝內衣的激情戏,谁还顾得上关注导演是谁。
没想到导演也是张奇。
曹阳想了想,他看过青影厂的年终总结,似乎青影厂並没有投资过这么一部电影。
“《救我》不是青影厂投资的吗?”
曹阳拿起张奇给他倒的水喝了一口,隨口问道。
张奇无奈的笑著说道:“自从青影厂把投资指標下放给各系后,又搞了个积分制,系里面对投资的审核就变得特別严格,我这部电影没有过得了系里的那一关。”
行吧,曹阳知道了。
青影厂把每年的投资指標下放给各系自行申报,还是曹阳做出的决定。
並且,不仅仅是北电各系自行申报,在这上面还建立了一个积分制。
简单说,就是北电每个系最初都有相同的投资名额,但是,从第二年开始,就要按照每个系的积分,以此来確定每年的投资名额是多少了。
积分的计算,就是系里申报的电影,获奖是多少积分,票房大卖又是多少积分这里面有个具体的计算標准。
每年积分多的系,下一年就会按照积分来增加投资名额,积分少的系,就会相应的缩减投资名额。
所以,当这一套自行申报和积分制推出后,北电每个系都对每年要申报的电影名额,把控的相当严格。
只要是以系里的名义申报的话,谁都没有优待,艺术性和商业性总要有一样。
“也幸好没有通过系里的筛选,要不然就凭《救我》的这点票房,我就要遭人恨了。”
张奇又笑著说道。
曹阳跟著笑了笑,他明白张奇的意思。
《救我》这部电影,就不是衝著奖项去的,张奇拍成了惊悚片,惊悚片基本上就跟奖项无缘了。
既拿不到奖项,票房上还没收回成本,那就別想要积分了。
有些系可能因为上年积分的原因,青影厂给的投资名额本就不多,若是系里选出来的电影又失败了,导致没有积分拿的话,系里的其他老师,那百分百是有意见的。
隨后,曹阳又稍微问了一些纪录片方面的问题,张奇都能给出个人的见解,可见他在纪录片方面的基础还是非常扎实的。
再加上张奇又是老田推荐的,人品上大概率是没问题的。
於是,曹阳伸出手,笑著说道:“张老师,欢迎加入我的毕业作品摄製组。”
若是不了解情况,肯定会觉得曹阳的这句话是无比可笑。
一个有著央视好几年工作经验,还是北电的老师,又做过纪录片的总导演,去年还上映了独立执导的一部电影一个有著这样资歷的人,你让他加入一个学生的毕业作品摄製组,哪怕是博士的毕业作品摄製组,也是很搞笑的事情。
但是。
张奇此时却显得非常激动和兴奋,他双手握著曹阳的手,说道:“曹导放心,我一定会努力工作,认真完成您交代的所有事情。”
有了张奇的加入,曹阳製作《舌尖》的主要工作人员基本上就配齐了。
接下来一段时间,他派出的十几个製片按照他的要求,在全国各地寻找他要的美食和相关人物,並跟这些人谈好拍摄的相关事宜。
而曹阳则在这段时间內,开始给分集导演和摄影师们等主要工作人员,讲授他对《舌尖》的拍摄要求,特別是人文敘事构建,以及跟拍式纪实手法和技术上的运用等。
由於程建业出面协调,各地方政府都很积极的配合,尤其是地方文化部门出面担保,这就让原本要跟拍的有顾虑的人,放下了戒心。
所以那些洒向全国各地的製片们,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搞定了曹阳计划要拍摄的所有人物和相关食物。
而这將近一个月的时间,也让《舌尖》的分集导演和摄影师等主要工作人员,基本上了解了曹阳的创意和想法。
不过,除了以前一直在纪录片领域的张奇在了解了曹阳的创意后,被惊讶到了之外,剩下的所有人,內心毫无波澜。
仿佛曹阳做出什么新的创意,哪怕是顛覆性的,也不足以让这些跟过曹阳的人,內心產生过多的波动。
嗯,都习惯了,已经习惯成自然了。
既然拍摄需要的“素材”以及人员全都定下来了,曹阳就通知所有人,三天后出发,正式启程拍摄。
而之所以订在三天后,是因为这两天他在离开前,还需要处理一些事情。
就在前两天,组织上已经找他谈话了。
下一步具体会去哪里任职,任什么职,曹阳也有了猜测。
不过这个也不是马上就公布的,流程还需要走一阵子。
在去拍摄《舌尖》前,他还要去《建国大业》那里待一下,这部电影有著特殊的属性,作为製片人和项目发起人之一,他不能做撒手掌柜。
另外,他也不得不去。
《建国大业》也分成好几个组同时拍摄。
韩总和老田一个去了金陵,一个去了沪上,留下黄健新拍摄京城这边的戏份。
而京城这边要拍摄的是,需要在人民大会堂和天安门广场取景的戏份,其中还会有非常多的大明星出现。
人民大会堂和天安门广场取景都是有时间限制的,而很多大明星会给韩总和老田面子,但却不一定会给黄健新面子。
黄健新心里没底。
这就需要曹阳坐镇了。
他哪怕什么都不说,只在拍摄现场看著,也没人敢作妖。
很多不了解影视拍摄的普通人,大都有一个误区,认为后世那些小鲜肉或大明星会在拍摄时作妖,而所谓的“老戏骨”都是敬业的。
这其实是很片面的想法。
事情不能一概而论。
大多数时候,小鲜肉和大明星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所以他们在拍摄时,反而跟导演的配合度高,会儘量避免衝突產生。
反而是有些所谓的“老戏骨”,对导演或剧组会提出很多额外的意见,不太好相处。
这些人中可以分成两类。
一类是创作理念跟导演有分歧,信奉“戏比天大”,会坚持他自己认为的艺术或表演方式。
这里面其实也是不能一概而论的,还要具体分析。
另一类则纯粹是仗著老资格,看到大明星或小鲜肉在剧组待遇比自己好,自己的片酬说不定只是人家的零头,因此就不爽了,开始挑事。
这类人也有不少。
这两类中无论是哪一类,只要遇到,黄健新不一定能搞定。
有了曹阳坐镇,无论哪个演员,全都会非常认真的演好自己的角色,也没出现刺头和觉得需要改剧本的演员。
拍摄完这两场需要卡时间的戏,曹阳就不管了,他总不能一直坐镇吧,那还要导演干什么。
在出发拍摄《舌尖》的前一天,大甜甜来到了曹阳这里。
她在《建国大业》中也有角色,是个战地播音员,就是原本黄胜依那个角色,戏份不多,也就露一下脸。
她的戏份已经拍摄完了。
就是知道了曹阳要去外地拍摄毕业作品,她才赶来为曹阳“送行”。
这一晚,她从最初的羞涩,到彻底放开后的主动“挑事”。
既然能挑事,她也能平事。
年轻就是她最大的资本。
第二天,曹阳匯合剧组所有人员,一起出发,开启了《舌尖》的正式拍摄工作。
第一站,滇南香格里拉吉迪村,剧组要拍摄当地藏民在香格里拉雨林寻找松茸。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2361/6391772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