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武侠小说 > 末法时代的尸解仙 > 第89章 尸解后事,洞天世界

第89章 尸解后事,洞天世界

推荐阅读:四合如意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绑定慈母系统后,我摆烂了重生后,朕和皇后在逃荒40k:午夜之刃选手太老六,周姐呆妹气疯了都是兄弟,我当你姐夫怎么了?穿越农门:医女空间燃翻天!重生渔村:从截胡村花阿香开始侯爷的掌心娇是朵黑心莲

    第89章 尸解后事,洞天世界
    青山园,红柳绿。
    众人曲水流觞,饮酒高歌,有博带高冠的士人,也有鹤氅道袍的隐士。
    四十七岁的梁岳屹立人群,看似融入,又好像独立于世外。
    青山园开了二十年,二十年无数人来来往往,有人销声匿迹,有人与世长辞,也有人一直在此,从未离去。
    梁岳游历红尘,参与历史事件,甚至出手拨动历史浪,并非闲着没事干。
    这个时代没有宗门、没有仙山名师、更无神仙天庭。
    两千年的岁月,太过漫长遥远,历史长河不会回头,失去的人永不再来。
    如何在历史长河中当一个合格的长生者,此乃修行第一要务。
    如何避免成为石头、如何处理七情六欲,当率性自然的神仙……。
    有时也多愁善感,有时也莫名鸡贼猥琐,又或是看淡一切,或许这才是活生生的人。
    道法塑仙体,红尘炼仙心。
    宴会中途,谢玄拎着整个酒壶,率性自然,放荡潇洒。
    “山伯,今日你似乎有些不同?”谢玄不解道。
    “无事,尽情高歌。”梁岳笑道。
    此时,众人围观王凝之泼墨挥毫。
    随着最后一笔落下,众人爆发出一声声喝彩。
    “好!”
    “已有令尊之风!”
    “不亚于王右军!”
    有人说其不亚于王凝之的父亲王羲之。
    梁岳凑近一看,其布局天机错落,书法潇洒流丽。
    内容是简单的青山园之感叹,但书法是登峰造极。
    王凝之竟成长到这种地步了?
    王凝之醉醺醺看向梁岳,傻笑道:“多谢山伯……”
    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何感谢梁岳,只是冥冥中有种预感,仿佛自己多活了很多年。
    今日略有感悟,写下这篇传奇墨宝。
    “不必多礼。”梁岳笑道。
    “百年以后,时人或已不在,青山园的故事与传说,依然长存于世。”
    正应了那一句: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宴会结束。
    众人皆散去。
    从今往后,梁氏青山园在很长时间内关闭,不会再对外开宴。
    后院主宅。
    众人皆已睡下,夫妻两人还未睡去,而是在灯火之前,观赏青山贴与顾恺之当年为两人画的画。
    “青山相伴,神仙眷侣……王凝之前辈怎么也把我们写上去了?”祝英台笑道。
    “挺好的,以后我们可以借此流传千古,哈哈。”
    夜灯昏暗,妻子今年四十三岁,容颜尚留一丝余韵。
    “明天出发吧,事不宜迟。”梁岳忽然开口说道。
    这一去,可能需要好几年。
    两人本是心性洒脱之人,成婚以来多为凡俗家庭所伴,如今下一代成长,天下初步太平,趁着还没衰老走不动时,赶紧出去走走。
    她不再说话,而是静静打量顾恺之的画。
    画上,两人身着婚服,样貌年轻,直视前方。
    这是顾恺之唯一一次画过的题材,如今斯人已逝,这种画作不会再有。
    “山伯,当时我们都很年轻……”
    “那是,记得你刚怀鹤云,我们在会稽山阴邀请顾恺之所画,了我一瓶丹药……”
    烛光幽幽,画上人面不改。
    祝英台此时回头一笑,刹那间仿佛回到年轻时,说:“山伯,将来我老去了,看这幅画就能想到我了。”
    梁岳读出了其他意思,他微微一叹,说:
    “原来你都知道了。”
    听到祝英台的话语,梁岳便明白祝英台知晓自己会法术。
    并非自己有意隐瞒,而是枕边人知道此事情,未免太过残忍。
    “那是你不小心,在我面前不设防,当年我半夜临产,你一下子穿墙进来,差点把我吓昏过去。”祝英台乐不可支,当年之事记忆犹新。
    “哈哈,我会法术,也会衰老死亡;至于下一世的自己,是否还是我,那就不得而知了。”
    梁岳正在走一条世人从未走过的路。
    这条路是好是坏,一切交给时间。
    “未来之事,谁能知道呢?”
    深夜,两人睡去。
    清晨,阳光洒落窗台,驱散夜间潮湿阴寒。
    “走!”
    祝英台换上英姿飒爽的男装与梁岳一起出门。
    “啸天!金乌!”
    唳!
    随着一声长啸,一条大黑狗快速跑来,金乌在天上盘旋。
    梁岳并没有带玄武,玄武负责监视司马道子。
    司马道子其实也不用监视,这家伙手脚已废,走路都困难,即便无人看管,也突破不了铁链与牢笼。
    不过留下玄武看守,至少保险一点。
    两人来到梧桐园,深秋梧桐金黄,秋叶落清池。
    梁景明在池边练武,见到父母这幅打扮,顿时有些迷茫。
    “爹、娘,你们这是……?”
    “景明,我们要出去游历了。”祝英台笑道。
    “游历?多久回来?”
    “至少要几年吧。”梁岳说道。
    树梢上的谢玄将目光看过来。
    谢灵运放下书本,露出一副早知如此的神情。
    梁景明愣了一下,没有挽留,而是点头,笑道:“好,二老放心游历,我负责照看家里。”
    一行人将夫妻两人送到坞堡门口。
    “保重!”谢玄抛下一句话,转身回到院之中。
    岳丈岳母昨天吃完饭就回到上虞祝家了。
    “景明,好好看家,有事记得飞鸽传书,鸽子会找到金乌的。”
    这又不是生离死别,梁岳并未觉得有多么悲伤。
    “好!”梁景明郑重点头,目送夫妻两人背影消失在道路尽头。
    老一辈的人渐渐隐退,如今轮到下一代人接管了。
    道旁树荫,祝英台高冠博带,儒雅之气十足。
    她修炼多年,没有实战经验,但也有中品高手的内力。
    “稍等!”
    梁岳变出两根筷子。
    砰!!
    筷子落地,两匹黑马屹立原地。
    修炼多年,淮南八法熟练度已至化境,马匹栩栩如生,除了没有呼吸与心跳,其他皆与正常马匹无异。
    “这个好,我还以为要走路呢。”
    祝英台翻身上马,策马奔腾,消失在道路尽头。
    “山伯,我打算先去太湖书院看看!”
    “好!”
    梁岳随之上马,大黑狗啸天跳上马背,坐在梁岳身后。
    骏马跟随着烟尘而去。
    ……
    会稽山麓,太湖书院。
    清风朗朗,烈日炎炎。
    书院屹立湖边,向来是达官贵人子弟学习文章经典之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书院传来朗朗书声,教书先生在一旁来回踱步,手持戒尺,时不时敲一下开小差的学生后背,以示警戒。
    书院的山长换了一个人。
    见两位来到,山长急忙起身相迎。
    “欢迎长乐郡公及夫人莅临……”山长是本地士族,曾有幸在青山园见过梁岳一面。
    “不必多礼。”梁岳摆手表示不必。
    他的身份不再是当初的寒门,而是大名鼎鼎的长乐郡公,当今圣上未发家之前的兄弟,山中宰相,出山即定江山的名士。
    种种美誉,加诸其身。
    梁岳一来,教学秩序不复存在。
    众学生纷纷上前见礼。
    “夫人竟是书院学生?”
    “真乃女中豪杰。”
    得知梁岳与祝英台曾是书院学生,甚至还是同窗,这无疑为梁岳个人经历,增添一笔传奇色彩。
    梁岳与祝英台对视一眼,皆生起归去之心。
    梁岳也没想到自己的名声竟会这么大,看来以后不能随便暴露真实姓名了。
    随着刘裕称帝,其发迹之前的事迹,亦被人广为传颂。
    几人闲聊片刻,梁岳又再次踏上去途。
    下一站前往东阳。
    接下来的时间,两人走走停停,游山玩水;路上,梁岳感应道法衰老,研究盗天内功。
    夜晚,深山密林,较宽的空地搭起帐篷,祝英台在帐篷内睡去。
    帐篷之外,梁岳盘膝而坐,头顶星辰,真气运功。
    体表隐隐散发微光,内心思索着道法衰退。
    按照如今的速度,大概五十岁左右,内力就会入不敷出,需要服用丹药弥补内力亏空。
    这还是内力形成大循环的缘故。
    五十五岁左右,内力亏空较大,丹药消耗的量更大。
    如果此时还未学盗天功,那么就需要耗费大量资源了。
    其实也没事。
    内力不过是亏空,并未达到上品变成中品,中品变成下品的衰退。
    这估计是七十岁以后的事了。
    梁岳正在思索尸解后事。
    这个年纪考虑尸解后事,属于是时机刚好。若是再老一点,到了六十岁以后,神魂开始衰老,基本是摆烂等死,准备尸解了。
    必须留有一定真气,以此护道长生。
    “天师六宝,六阳法阵。以此来护佑死后尸身不腐,不遭病虫袭害。”
    天师印可以储存真气内力,以此来进行阵法运转。
    所以宁阳子之事,可以不用担心。
    “不过尸解选址……倒是一个难题。”
    梁岳这次游历天下,也是为了尸解选址。
    他有三种思路,一是在家族族地尸解,毕竟只需要六十年的时间,即可太一守尸,羽化复活。
    不过风险有点大,相当于把身家大事寄托在后人的情操之上。
    尸解人劫之事太过缥缈,但也不得不防,万一真有此事呢?
    第二种思路是前往大禹秘境、豢龙地进行尸解炼形,此地足够隐蔽,只要放上足够的水、辟谷丹,死后重生,炼出内力即可。
    第三种思路源于古代传说,这些年收集的典籍,记载了不少上古洞天之事。
    上古神话中的洞天不是真正的山洞,而是独立于世外的小天地。
    如果能找到这些小天地,即便它们没有了灵气,亦可用来守尸炼形,以待来世。
    目前梁岳掌握的线索是秦始皇陵。
    根据史记记载,秦始皇陵“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势。”。
    后世学者喜欢用科学角度解释问题。
    如果换成梁岳自己的角度,秦始皇陵会不会是洞天世界?
    历史记载之中,项羽、赤眉军、曹操摸金校尉皆尝试过对骊山秦始皇陵进行盗掘,挖出过不少东西,但始终未探到主体地宫。
    或许地宫在洞天世界。
    不然大军一直挖,翻来覆去的找,总能找出来。
    梁岳定下目标,随后闭目修行。
    “慢慢来,时间还早。”
    山风凉爽,鸟鸣祥和。
    世外神人,养气炼形。
    清晨,苏醒。
    两人洗漱之后,又再次踏上游历之旅。
    在鄱阳湖观水,临海观沧海。
    庐山看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好壮丽的景色!”
    祝英台望着好似苍穹留下的银瀑,高耸秀美的庐山,震惊得久久不能言语。
    “好看吧?”梁岳笑着问道。
    山河壮丽,历史古迹,这些千百年以后,依旧不会改变。
    两人再次踏上旅途。
    句容县。
    宫观成群,玉宇琼楼。
    葛玄圃黄袍金冠,静坐丹炉之前。
    气质超绝,玄妙似仙。
    随着刘裕登基,灵宝派正式成为正教,葛玄圃获得玄妙真人称号。
    静坐无事,葛玄圃翻阅当年在柳庄记录下的典籍。
    此乃灵宝派的源来。
    当年字迹不如现在成熟,仍有一丝稚嫩;如今样貌沧桑、书法成熟,唯一不改的是那颗九死未悔的向道之心。
    此时,弟子忽然来报。
    “真人,梁长乐求见!”
    “嗯?快快带我过去。”葛玄圃当即起身,亲自出门迎接。
    门楼之下,那人身边跟着男装的夫人,书生儒服,样貌好似当年不变。
    “弟子……拜见先生!拜见夫人!”
    葛玄圃感慨万千,未曾想先生亲自过来。
    “玄圃,你做的很好,有你和净明,道家兴盛有望。”梁岳内心很是满意。
    没想到当年的年轻人,竟有今日成就。
    在灵宝派的带领下,道家务虚变成务实,修仙变成养生,社会风气大变。
    净明道以清修炼丹为主,颇有苦修的真意。
    总而言之,奢侈浪费,崇尚清谈的时代过去了。
    “先生所讲的仙道贵生,无量度人;在下一直牢记在心。”
    “那就好。”
    两人在凉亭坐下。
    梁岳随手翻看葛玄圃记下的笔记,当年的思想随着二十多年的研究,已经渐渐完善。
    这时,他看到扉页上的一行道家暗语。
    “山岳之灵,栋梁之宝……这是……?”
    山岳、栋梁……灵宝,不正是自己的名字?
    葛玄圃抚须一笑,道:“不忘先生之恩也。”
    “哈哈,此后游历天下,就以灵宝为号吧。”
    “山伯,我的呢?”祝英台跃跃欲试,也想取一个代号。
    “你随便挑两个字吧。”梁岳将灵宝经交给妻子。
    祝英台随手一指。
    梁岳顺着手指望去。
    “碧游?也不错。”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2468/552850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