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攻心术
推荐阅读:泼刀行、阴湿男女短篇合集(h)、神话之后、我有一卷度人经、雌鲸湾、秋梢月盛(表兄妹骨科)、阵问长生、他的掌心(1v1h)、你们修仙,我种田、万人嫌大小姐破产后(女嬷 np)、
“谈和?”面对这个提议,城內诸將脑中的第一个念头,几乎都认为刘羡发疯了。
战爭持续到今日,张方这两个字,已不再是一个人的名字,他是死亡的化身,是暴虐的实体,是残忍的使者,他是刀,他是火,他就是恐怖。
距离张方真正入京,不过短短两个月时间。可就是这两个月,直接或间接死在张方马蹄之下的人,已经超过了十万之数,並且每一日都还在增加。这个数字,哪怕是自晋武帝驾崩以来,数次政变造成的死伤相互叠加,都无法与之比擬。
更重要的是,张方似乎百无禁忌。他既不在乎百姓的安危,也不在乎朝廷的权威,更不在乎士族高门的体面。不管对面是何等人物,他都能平等的施加残暴。无论是什么太守刺史,抑或是什么公侯宗王,对他来说都不过是寻常猎物。
对於这样的人,该如何进行谈和呢?或者说,派人前去谈和,岂不是羊入虎口吗?现在全洛阳的人都知道,张方可是真会吃人的!
同样,当刘羡试图谈和的想法传入张方耳中时,张方自己也感到不可置信。他先是莫名其妙摸了会后脑勺,隨即哈哈大笑,对诸將说道:“刘羡也太不把我当回事了,这么简单的缓兵之计,莫非我会中吗?”
言下之意,张方认为刘羡是在拖延时间,以此来等待援军的响应,他完全不相信刘羡会有什么谈判的诚意。於是他当即回话道:“想要谈判,可以,但必须要刘羡亲自来谈,余者我一概不见!”
这实际上就是拒绝了,在征西军司眼里,刘羡身为三军统帅,其重要性无以復加,他绝不可能冒著生命危险,亲自前来西军中进行谈判。否则刘羡一死,城中的残军必然士气大跌,又拿什么来抵御西军呢?
这也是西军诸將共同的看法,他们都认为刘羡不敢前来。
可当报信的使者再回来时,回復却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稟告元帅,刘羡他答应了。”
“什么?!”张方本来坐在马扎上烤火,此时不禁站了起来。
“他愿亲来谈和。”
张方又问了一遍,得到了肯定的答覆后,他皱眉片刻,隨后哈哈大笑著坐回马扎,对著诸將说道:“刘羡是真不把我当回事啊!他真以为这里是哪里?夏阳吗?哈哈,我可不会像孙秀那样惯著他!”
他隨即对使者道:“你告诉他,他若想来,就让他来!”
“等等,且让我准备准备。”张方挥了挥手,然后又低声咕噥了一句:“机会正好,我正想尝尝他的滋味哩!”
两刻钟以后,刘羡由此得以进入到西军的帅帐。
不同於刘羡以往对西军的简朴印象,如今的西军已经变得极为奢华。放眼望去,这些征西军司的將校们,几乎人人腰缠金带,衣著锦绣,肩上还繫著貂皮披风。或刀柄上镶著玛瑙,或官靴后嵌有翡翠,身边还都带著几个如似玉的少女,一手捧著葡萄美酒,一手托著玉盘珍羞。
一时间,刘羡险些误以为自己进入了金谷园,真不知道这是他们抄掠了多少人家,方才得到的这些財货。
此时与他隨行的不过两人,即刘义与郭默,此时乍一见敌营珠光宝气,五光十色,险些被迷住了眼。但再一看西营诸將,他们无不心中肃然。
西军诸將数十人呈两列排开,他们虽衣著奢华,却无不是杀人如麻的宿將。听见脚步声后,他们齐齐握刀,斜著眼向刘羡几人看过来,可谓是杀气横生,受观者顿生一种危机四伏的忐忑感。仿佛下一刻就会被这些人啃光了血肉,再嚼碎了骨头。
事实上,张方此时就正在吃肉。
他面前煮著一个铜釜,身旁的桌案上,摆著一盘切好的鲜红肉片,与一碗调配好的料汁。张方坐在铜釜之前,用箸夹住几片肉,往铜釜內沸腾的热水一涮,再往料汁里一蘸,当即就塞到嘴里,並嘖嘖有声地讚嘆道:“美味!美味!”
见刘羡进来后,他放下竹箸,眼神盯向刘羡,口中却还在咀嚼著,好一会才念念不舍地咽下去,倾述道:“刘太尉,我想你想得好苦啊!”
说罢,他露出一个殷勤的笑容,可这笑容露在他那粗獷的脸上,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甚至令人毛骨悚然。
刘义、郭默听说过他吃人的事跡,此时看在眼前的这盘红肉,顿时產生了不好的联想,哪怕都是战场上的老手,此时也不禁面色发白。
但刘羡的神色却等閒寻常,他仅是看了铜釜一眼,便席地而坐,正对著张方同样,回以微笑,说道:“我也仰慕张元帅久矣啊!”
虽然不过是一句简单的恭维,可西军诸將闻言,无不是神色一怔,继而面面相覷。毕竟听到刘羡名字的人都知道,刘羡素来以刚直不阿闻名,能得他夸讚的,皆是朝野有口皆碑的贤士。在大家想来,他能够心平气和地与张方谈话,就已经极为难得了,不料还会说恭维话,这真是让人意外。
张方本也是俗人,所谓轿子人抬人,没人不爱听好话。听闻刘羡恭维他,张方自然也是一阵乐不可支,他捂著肚子哈哈笑道:“哈哈,原来太尉也会仰慕我老张吗?”
刘羡笑道:“当然,这二十年来,我刘羡东征西战,面对过许多强敌。可这两个月,张元帅横扫京畿,屡出奇兵,先是突袭宜阳,又是轻取虎牢,还有之后的火烧洛阳,几次欲擒故纵,声东击西,可谓是算无遗策,实在叫我大开眼界。凡是用兵之人,都会慑服於张元帅的用兵奥妙,又岂止是我刘羡呢?”
这些话正好挠在张方的痒处。军事是一种血色的艺术,既然是艺术,任何用兵带兵之人,都会渴望他人对自己艺术的认可,这是不可避免的。而在这些认可中,敌人的讚嘆堪称是最高的认可,尤其是像刘羡这样公认的世间名將。
故而张方再次哈哈大笑,而且这一次,笑声里少了几分嗜血,多了几分舒畅与得意。
张方感慨说:“能听刘太尉的恭维,真是人生一大乐事啊。”
但他隨即话锋一转,嘆息说:“可刘太尉不会以为,给我讲几句好话,我就会放过你吧!”
“我王给我下过绝命令,不杀了太尉,绝不可撤军!眼下胜利在望,太尉却来找我谈和,不知是在做什么春秋大梦啊?”
说到这,张方当即下令,手指刘羡道:“把他给我拿下!”
两边的卫士早就等得不耐烦了,听到张方一声令下,立刻一拥而上,將刘羡摁倒在地,作势就要捆住他。有的人甚至拿出利刃相逼。隨行的刘义与郭默大惊,可双拳难敌四手,也隨即为人所拿下。
但刘羡被捆缚之际,却没有丝毫慌张,他任由旁人动手,口中却冷笑道:“我此次前来,本是想救张元帅性命,没想到啊,张元帅却想自寻死路吗?”
这句话是如此离奇,以致於西军所有人都听笑了,一旁的郅辅说道:“刘怀冲,你人都在这里了,还想杀元帅?別做梦了!我们元帅可不是项羽,就算你是张良、陈平,能吹枯嘘生,舌绽莲,也毫无用处!”
说罢,眾人又是一阵附和,连带著发出鬨笑,似乎都在嘲笑刘羡的无知。而刘羡毫不受影响,仍然盯著张方,说道:“请张兄给我一句话的时间,我若不能说服张兄,甘愿自裁。”
这倒確实吊起了张方的好奇心,他哦了一声,觉得如此局面,听一句也没什么不可,便说:“那我洗耳恭听。”
刘羡笑道:“不知张兄是否听过这么一句话?”
“哪一句?”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此话一出,真如晴空一声霹雳,全场俱静,西军诸將左右对视,皆不敢出声。
原因无他,所有人都听过这句话,这十二个字实在是太过膾炙人口了。
此言乃是春秋时期越国名相范蠡所写,专门赠给越国名將文种的。
当年越王勾践臥薪尝胆,在灭掉吴国,成就霸业后,志得意满。可对於那几位助自己成就霸业的大臣,他不仅不感激,反而极为忌惮。范蠡看出不对,早早远遁江湖之中,並將此言赠给文种。而文种犹不自知,竟在朝堂上与勾践多次爭执,最后为勾践活活逼死。一代名將,就此凋零,真是可悲可嘆。
而此时此刻,刘羡拋出这句话,其意所指,真是不言自明。
在眾將的注视下,张方沉默了好一段时间,然后他以目示意吕朗。吕朗顿时心领神会,抽出佩刀,几步靠到刘羡身前,一刀架到刘羡的脖颈上,寒声道:“刘羡,你找死!就凭你,也想挑拨离间?!”
刘羡露出一副无所谓的表情,对张方道:“张兄大可以一刀杀了我,就知道此话是真是假了。”
当自己把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刘羡就已成功了一半,因为他知道,张方虽对別人暴虐,但对自己的性命却十分谨慎。
现在刘羡將自己比作狡兔与飞鸟,而將张方比作走狗与良弓,就是在明示张方:一旦杀了自己,对司马顒来说,张方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与理由。只要张方对司马顒还有一丝的猜忌,就断然不会取自己的性命。
事实正是如此,虽说张方由衷地感激司马顒,若没有河间王的大胆放权,哪来得他如今的风光呢?可张方也绝不会发自內心地信任一个人,因为他早就见惯了人间险恶,所以才甘当人间险恶。
只是这个时候,张方不好在眾人面前表露出来,故而口头上逞强说:“呵,你想死得乾脆,未免太容易了!我如今腹中空空,正好一刀刀活剐了你,一饱口福!”
说罢,他就以要亲手摺磨刘羡为理由,让其余诸將散去,只留刘羡与他两个人在帅帐中。
眾人散去后,张方没有急於与刘羡对话,而是又自顾自地涮了几片肉,一面双眼好若毒蛇般恶狠狠地盯著刘羡,一面大声咀嚼著吞咽下肚,就好似口中的不是他人,正是刘羡。
如此片刻,他面色恢復了平静,说道:“刘羡,像你这样狡诈的人,我凭什么相信你?”
刘羡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道:“莫非张兄没听过那个典故吗?”
张方用竹箸敲击了下铜釜,哂笑道:“哈哈,我当然听过,可我不是文种,我王也不是勾践,当下也不是春秋!你可知刻舟求剑这四个字?反倒是刘羡你,你擅长阴谋诡计,去年是你刺杀了李长史,这是確凿无疑的。”
“呵,张兄理解错了。”刘羡微微摇首,低眉说道:“我说的这十二个字,並非是指勾践与文种。”
“那是指谁?”
“张兄,岂不闻钟会与邓艾之事乎?!”刘羡抬头道。
寒锋出鞘,一击毙命。
任何参与征西军司的將领,都不会不知道邓艾与钟会的先例。当年蜀汉与曹魏对峙,扰得关陇数十年不得安寧,以致於所有人都对消灭蜀汉不抱希望。是钟会看出了蜀汉的破绽,在朝堂上力排眾议,组织伐蜀;是邓艾孤注一掷,偷渡阴平,一举建功。
可结果呢?当时蜀汉初平,境內未定,东面又有孙吴袭扰。可晋文帝司马昭却迫不及待地构陷邓艾,又逼死了钟会。这里面纵然有姜维的推波助澜,但没有人能否认,这一切都是司马昭乐见其成的。而最后的结果,是天下尚未平定,两位名將便横遭灭族。
而刘羡本人,不就是这幕惨剧的遗孤之一吗?
毋须刘羡多言,在这血淋淋的先例面前,任何人都能感受到,什么叫功高震主。而如今的司马顒,远不如司马昭有威望,张方对於西军的影响,又要远甚於邓艾与钟会。
因此,两人间的结局已经显而易见,一旦失去了危险的敌人,就只有一人能活到最后,而张方无疑是更弱势的一方。
张方从腰间抽出一把短刀,在铜釜下的柴火中默默翻转,铜釜上的热汤沸腾,恰如他不寧的心境。他也在內心里做激烈的抉择。他必须在两条路里选一条,一条通向死亡,一条通向未知。对於任何人来说,这都是不容易的事情。
但张方绝不会选择死亡,尤其是这样无谓的死亡。而当他下定决心时,张方的面容阴森到无法形容,似乎比鬼魂还要不可捉摸。
“刘太尉,你说得不错,看来,现在还没到杀你的时机。”
他靠近刘羡,挥刀割开了捆绑刘羡的绳子,隨即用刀锋轻轻划过他的下頜,冷笑道:“可在这个世上,还没有人能白白指使我,即使是你也不行。”
张方的脸庞不断靠近,声音渐渐低沉,却愈发清晰,直至停留在刘羡耳侧:
“想和我谈和?可以。但刘羡,你要牢牢记住了,你欠我一笔债,我早晚会討回这笔债。我不要別的,就要你。我会一刀刀將你切成肉片,烤你的肝,炙你的心,细细品尝你恐惧的滋味。”
说罢,他深吸了一口气,继而挪开身子,咧开贪婪的笑,好似已身临其境。
刘羡还是第一次面对这种威胁,可惜,他並不感到害怕,而是面不改色地站起来,轻声说:“好,我等著这一天。”
当夜,土山边再次响起了擂鼓的声音。但这不再是出兵的鼓声,因为鼓点並不急促,而是如踏春的脚步般平缓分明,让人联想起了冰雪崩碎时咯嘣咯嘣的脆响,这就是退兵解围的鼓声。
鼓声之中,月色渐渐被乌云遮蔽了,继而空中也响起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声音。
又开始下雪了么?金墉城內外的洛阳人仰头去望,如丝的雨水沿著人们的脸颊滑下,就如泪水滴落地面一般。
漫长的冬季结束了,现在是太安三年的春天。(本章完)
战爭持续到今日,张方这两个字,已不再是一个人的名字,他是死亡的化身,是暴虐的实体,是残忍的使者,他是刀,他是火,他就是恐怖。
距离张方真正入京,不过短短两个月时间。可就是这两个月,直接或间接死在张方马蹄之下的人,已经超过了十万之数,並且每一日都还在增加。这个数字,哪怕是自晋武帝驾崩以来,数次政变造成的死伤相互叠加,都无法与之比擬。
更重要的是,张方似乎百无禁忌。他既不在乎百姓的安危,也不在乎朝廷的权威,更不在乎士族高门的体面。不管对面是何等人物,他都能平等的施加残暴。无论是什么太守刺史,抑或是什么公侯宗王,对他来说都不过是寻常猎物。
对於这样的人,该如何进行谈和呢?或者说,派人前去谈和,岂不是羊入虎口吗?现在全洛阳的人都知道,张方可是真会吃人的!
同样,当刘羡试图谈和的想法传入张方耳中时,张方自己也感到不可置信。他先是莫名其妙摸了会后脑勺,隨即哈哈大笑,对诸將说道:“刘羡也太不把我当回事了,这么简单的缓兵之计,莫非我会中吗?”
言下之意,张方认为刘羡是在拖延时间,以此来等待援军的响应,他完全不相信刘羡会有什么谈判的诚意。於是他当即回话道:“想要谈判,可以,但必须要刘羡亲自来谈,余者我一概不见!”
这实际上就是拒绝了,在征西军司眼里,刘羡身为三军统帅,其重要性无以復加,他绝不可能冒著生命危险,亲自前来西军中进行谈判。否则刘羡一死,城中的残军必然士气大跌,又拿什么来抵御西军呢?
这也是西军诸將共同的看法,他们都认为刘羡不敢前来。
可当报信的使者再回来时,回復却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稟告元帅,刘羡他答应了。”
“什么?!”张方本来坐在马扎上烤火,此时不禁站了起来。
“他愿亲来谈和。”
张方又问了一遍,得到了肯定的答覆后,他皱眉片刻,隨后哈哈大笑著坐回马扎,对著诸將说道:“刘羡是真不把我当回事啊!他真以为这里是哪里?夏阳吗?哈哈,我可不会像孙秀那样惯著他!”
他隨即对使者道:“你告诉他,他若想来,就让他来!”
“等等,且让我准备准备。”张方挥了挥手,然后又低声咕噥了一句:“机会正好,我正想尝尝他的滋味哩!”
两刻钟以后,刘羡由此得以进入到西军的帅帐。
不同於刘羡以往对西军的简朴印象,如今的西军已经变得极为奢华。放眼望去,这些征西军司的將校们,几乎人人腰缠金带,衣著锦绣,肩上还繫著貂皮披风。或刀柄上镶著玛瑙,或官靴后嵌有翡翠,身边还都带著几个如似玉的少女,一手捧著葡萄美酒,一手托著玉盘珍羞。
一时间,刘羡险些误以为自己进入了金谷园,真不知道这是他们抄掠了多少人家,方才得到的这些財货。
此时与他隨行的不过两人,即刘义与郭默,此时乍一见敌营珠光宝气,五光十色,险些被迷住了眼。但再一看西营诸將,他们无不心中肃然。
西军诸將数十人呈两列排开,他们虽衣著奢华,却无不是杀人如麻的宿將。听见脚步声后,他们齐齐握刀,斜著眼向刘羡几人看过来,可谓是杀气横生,受观者顿生一种危机四伏的忐忑感。仿佛下一刻就会被这些人啃光了血肉,再嚼碎了骨头。
事实上,张方此时就正在吃肉。
他面前煮著一个铜釜,身旁的桌案上,摆著一盘切好的鲜红肉片,与一碗调配好的料汁。张方坐在铜釜之前,用箸夹住几片肉,往铜釜內沸腾的热水一涮,再往料汁里一蘸,当即就塞到嘴里,並嘖嘖有声地讚嘆道:“美味!美味!”
见刘羡进来后,他放下竹箸,眼神盯向刘羡,口中却还在咀嚼著,好一会才念念不舍地咽下去,倾述道:“刘太尉,我想你想得好苦啊!”
说罢,他露出一个殷勤的笑容,可这笑容露在他那粗獷的脸上,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甚至令人毛骨悚然。
刘义、郭默听说过他吃人的事跡,此时看在眼前的这盘红肉,顿时產生了不好的联想,哪怕都是战场上的老手,此时也不禁面色发白。
但刘羡的神色却等閒寻常,他仅是看了铜釜一眼,便席地而坐,正对著张方同样,回以微笑,说道:“我也仰慕张元帅久矣啊!”
虽然不过是一句简单的恭维,可西军诸將闻言,无不是神色一怔,继而面面相覷。毕竟听到刘羡名字的人都知道,刘羡素来以刚直不阿闻名,能得他夸讚的,皆是朝野有口皆碑的贤士。在大家想来,他能够心平气和地与张方谈话,就已经极为难得了,不料还会说恭维话,这真是让人意外。
张方本也是俗人,所谓轿子人抬人,没人不爱听好话。听闻刘羡恭维他,张方自然也是一阵乐不可支,他捂著肚子哈哈笑道:“哈哈,原来太尉也会仰慕我老张吗?”
刘羡笑道:“当然,这二十年来,我刘羡东征西战,面对过许多强敌。可这两个月,张元帅横扫京畿,屡出奇兵,先是突袭宜阳,又是轻取虎牢,还有之后的火烧洛阳,几次欲擒故纵,声东击西,可谓是算无遗策,实在叫我大开眼界。凡是用兵之人,都会慑服於张元帅的用兵奥妙,又岂止是我刘羡呢?”
这些话正好挠在张方的痒处。军事是一种血色的艺术,既然是艺术,任何用兵带兵之人,都会渴望他人对自己艺术的认可,这是不可避免的。而在这些认可中,敌人的讚嘆堪称是最高的认可,尤其是像刘羡这样公认的世间名將。
故而张方再次哈哈大笑,而且这一次,笑声里少了几分嗜血,多了几分舒畅与得意。
张方感慨说:“能听刘太尉的恭维,真是人生一大乐事啊。”
但他隨即话锋一转,嘆息说:“可刘太尉不会以为,给我讲几句好话,我就会放过你吧!”
“我王给我下过绝命令,不杀了太尉,绝不可撤军!眼下胜利在望,太尉却来找我谈和,不知是在做什么春秋大梦啊?”
说到这,张方当即下令,手指刘羡道:“把他给我拿下!”
两边的卫士早就等得不耐烦了,听到张方一声令下,立刻一拥而上,將刘羡摁倒在地,作势就要捆住他。有的人甚至拿出利刃相逼。隨行的刘义与郭默大惊,可双拳难敌四手,也隨即为人所拿下。
但刘羡被捆缚之际,却没有丝毫慌张,他任由旁人动手,口中却冷笑道:“我此次前来,本是想救张元帅性命,没想到啊,张元帅却想自寻死路吗?”
这句话是如此离奇,以致於西军所有人都听笑了,一旁的郅辅说道:“刘怀冲,你人都在这里了,还想杀元帅?別做梦了!我们元帅可不是项羽,就算你是张良、陈平,能吹枯嘘生,舌绽莲,也毫无用处!”
说罢,眾人又是一阵附和,连带著发出鬨笑,似乎都在嘲笑刘羡的无知。而刘羡毫不受影响,仍然盯著张方,说道:“请张兄给我一句话的时间,我若不能说服张兄,甘愿自裁。”
这倒確实吊起了张方的好奇心,他哦了一声,觉得如此局面,听一句也没什么不可,便说:“那我洗耳恭听。”
刘羡笑道:“不知张兄是否听过这么一句话?”
“哪一句?”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此话一出,真如晴空一声霹雳,全场俱静,西军诸將左右对视,皆不敢出声。
原因无他,所有人都听过这句话,这十二个字实在是太过膾炙人口了。
此言乃是春秋时期越国名相范蠡所写,专门赠给越国名將文种的。
当年越王勾践臥薪尝胆,在灭掉吴国,成就霸业后,志得意满。可对於那几位助自己成就霸业的大臣,他不仅不感激,反而极为忌惮。范蠡看出不对,早早远遁江湖之中,並將此言赠给文种。而文种犹不自知,竟在朝堂上与勾践多次爭执,最后为勾践活活逼死。一代名將,就此凋零,真是可悲可嘆。
而此时此刻,刘羡拋出这句话,其意所指,真是不言自明。
在眾將的注视下,张方沉默了好一段时间,然后他以目示意吕朗。吕朗顿时心领神会,抽出佩刀,几步靠到刘羡身前,一刀架到刘羡的脖颈上,寒声道:“刘羡,你找死!就凭你,也想挑拨离间?!”
刘羡露出一副无所谓的表情,对张方道:“张兄大可以一刀杀了我,就知道此话是真是假了。”
当自己把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刘羡就已成功了一半,因为他知道,张方虽对別人暴虐,但对自己的性命却十分谨慎。
现在刘羡將自己比作狡兔与飞鸟,而將张方比作走狗与良弓,就是在明示张方:一旦杀了自己,对司马顒来说,张方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与理由。只要张方对司马顒还有一丝的猜忌,就断然不会取自己的性命。
事实正是如此,虽说张方由衷地感激司马顒,若没有河间王的大胆放权,哪来得他如今的风光呢?可张方也绝不会发自內心地信任一个人,因为他早就见惯了人间险恶,所以才甘当人间险恶。
只是这个时候,张方不好在眾人面前表露出来,故而口头上逞强说:“呵,你想死得乾脆,未免太容易了!我如今腹中空空,正好一刀刀活剐了你,一饱口福!”
说罢,他就以要亲手摺磨刘羡为理由,让其余诸將散去,只留刘羡与他两个人在帅帐中。
眾人散去后,张方没有急於与刘羡对话,而是又自顾自地涮了几片肉,一面双眼好若毒蛇般恶狠狠地盯著刘羡,一面大声咀嚼著吞咽下肚,就好似口中的不是他人,正是刘羡。
如此片刻,他面色恢復了平静,说道:“刘羡,像你这样狡诈的人,我凭什么相信你?”
刘羡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道:“莫非张兄没听过那个典故吗?”
张方用竹箸敲击了下铜釜,哂笑道:“哈哈,我当然听过,可我不是文种,我王也不是勾践,当下也不是春秋!你可知刻舟求剑这四个字?反倒是刘羡你,你擅长阴谋诡计,去年是你刺杀了李长史,这是確凿无疑的。”
“呵,张兄理解错了。”刘羡微微摇首,低眉说道:“我说的这十二个字,並非是指勾践与文种。”
“那是指谁?”
“张兄,岂不闻钟会与邓艾之事乎?!”刘羡抬头道。
寒锋出鞘,一击毙命。
任何参与征西军司的將领,都不会不知道邓艾与钟会的先例。当年蜀汉与曹魏对峙,扰得关陇数十年不得安寧,以致於所有人都对消灭蜀汉不抱希望。是钟会看出了蜀汉的破绽,在朝堂上力排眾议,组织伐蜀;是邓艾孤注一掷,偷渡阴平,一举建功。
可结果呢?当时蜀汉初平,境內未定,东面又有孙吴袭扰。可晋文帝司马昭却迫不及待地构陷邓艾,又逼死了钟会。这里面纵然有姜维的推波助澜,但没有人能否认,这一切都是司马昭乐见其成的。而最后的结果,是天下尚未平定,两位名將便横遭灭族。
而刘羡本人,不就是这幕惨剧的遗孤之一吗?
毋须刘羡多言,在这血淋淋的先例面前,任何人都能感受到,什么叫功高震主。而如今的司马顒,远不如司马昭有威望,张方对於西军的影响,又要远甚於邓艾与钟会。
因此,两人间的结局已经显而易见,一旦失去了危险的敌人,就只有一人能活到最后,而张方无疑是更弱势的一方。
张方从腰间抽出一把短刀,在铜釜下的柴火中默默翻转,铜釜上的热汤沸腾,恰如他不寧的心境。他也在內心里做激烈的抉择。他必须在两条路里选一条,一条通向死亡,一条通向未知。对於任何人来说,这都是不容易的事情。
但张方绝不会选择死亡,尤其是这样无谓的死亡。而当他下定决心时,张方的面容阴森到无法形容,似乎比鬼魂还要不可捉摸。
“刘太尉,你说得不错,看来,现在还没到杀你的时机。”
他靠近刘羡,挥刀割开了捆绑刘羡的绳子,隨即用刀锋轻轻划过他的下頜,冷笑道:“可在这个世上,还没有人能白白指使我,即使是你也不行。”
张方的脸庞不断靠近,声音渐渐低沉,却愈发清晰,直至停留在刘羡耳侧:
“想和我谈和?可以。但刘羡,你要牢牢记住了,你欠我一笔债,我早晚会討回这笔债。我不要別的,就要你。我会一刀刀將你切成肉片,烤你的肝,炙你的心,细细品尝你恐惧的滋味。”
说罢,他深吸了一口气,继而挪开身子,咧开贪婪的笑,好似已身临其境。
刘羡还是第一次面对这种威胁,可惜,他並不感到害怕,而是面不改色地站起来,轻声说:“好,我等著这一天。”
当夜,土山边再次响起了擂鼓的声音。但这不再是出兵的鼓声,因为鼓点並不急促,而是如踏春的脚步般平缓分明,让人联想起了冰雪崩碎时咯嘣咯嘣的脆响,这就是退兵解围的鼓声。
鼓声之中,月色渐渐被乌云遮蔽了,继而空中也响起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声音。
又开始下雪了么?金墉城內外的洛阳人仰头去望,如丝的雨水沿著人们的脸颊滑下,就如泪水滴落地面一般。
漫长的冬季结束了,现在是太安三年的春天。(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4128/6399770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