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都市小说 > Z世代艺术家 > 第274章 方版《英雄》大爆炸

第274章 方版《英雄》大爆炸

推荐阅读:纷争之心(nph,西幻)同类你看,上天都不要我们断侥幸(骨科)[秦时+天九]忘机(H)槐边野记(大肚 孕 甜甜 肉文 )强宠(军装强制爱)群鸟沉默时朋友妻溶寂之庭(NPH)

    第274章 方版《英雄》大爆炸
    卫萍拿回了海外版母带,开始疯狂压制拷贝。
    虽然已经决定在国内上映海外版,但是现在的票房潜力也不能放过。
    用原版割一波,割到差不多了再用海外版将那些好奇心重和对结局不甘心的观众拉回来二次观影,两轮下来,怎么不得干出个1.5倍票房?
    其实这钱有方星河一半,但他现在真没时间理会——美国这边疯了。
    宏观大背景是国家集体主义崛起,本质上是两党集权海外分赃,表层体现是舆论转向,压制自由阵营。
    最终导致的结果却是方星河被捧上神坛。
    虽然被骂虚伪双标很令人难受,但是那些军工能源医药金融集团的掌权者又不在乎——sr不是没有细写资本家干了哪些坏事吗?
    大家一起挨骂,就等于谁都没有挨骂。
    既然没挨骂,那么star river就是一个懂分寸的反自由斗士。
    而且他不乱反——只反对新自由主义,即不家不国的自由意志主义——此乃正义之举!
    于是,经过了几天混乱对喷之后,文章顺利破圈。
    奥普拉在她的读书会里热情分享了文章,建议粉丝们都看一看。
    其实她本人都没看懂,但是不要紧,现在报纸上有的是解读,照着念也挺唬人的。
    “star river借用动物来比喻艺术世界里的纯粹野性,但是将之放到现实世界里仍然成立。
    他的讽刺意味深长,充分顾忌到了某些美国人敏感脆弱的自尊心,并且立场完全站在最容易因自由而失去平等的底层百姓中间,是一份既有说服力又有揭露性的完美教材……”
    准备从政的施瓦辛格更是力挺。
    发言称:“自由必须在责任的约束下以一种不影响他人的方式运行,我们怎么判断是否会影响他人?先国家,再集体,最后个人。star river对于自由的理解极具高度和责任感,与我一直以来的理念十分契合,我非常乐意与他合作下一部终结者……”
    在职政客们没怎么发言,因为要考虑影响,不希望跟自由阵营当面硬碰。
    可华尔街却借题发挥了,而且发挥得很嚣张。
    华尔街日报刊登了一篇旨在为方星河树立“神像”的文章。
    “star river的文化影响力正在使他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商业放大器。
    从冰冷数据的角度出发,自《英雄》全球上映之后,他的代言商品的市占率和销售额分别上涨了45%到128%不等。
    自《中美方世》刊登之后,该数字进一步扩大,方氏商品纷纷成为当季爆款。
    这不是一种偶然现象,他似乎有着一种天生的商业本能,每一次成为话题中心,都能催生出相当激烈的情绪,转化出大量支持者。
    但是star river从不给支持者当面释放的机会,当这些支持者的热情无处发泄,转过头去购买他的作品或者代言品自然而然地成为唯一选择。
    类似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
    处于舆论风暴中心的star river总是能够得到最广泛的支持,不管他的言论有多么过分,爱他的人总是比恨他的人更多,多得多。
    当然,我们并不会因此猜测这一切都是他的商业行为。
    事实上,他的新文章并不是非常注重情绪的挑拨,他使用了太多艰涩的专用术语和非常用名词,使得文章本身晦涩难懂,不具备高流行性和高传播性。
    可这更显得惊悚——他用一篇学术性质大于商业性质的文章,撬动了大半个美国社会,这充分证明了他已经是一位出众的文化领袖,拥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文化力量。
    尽管这不是常规意义上的美国文化,但他引发的反思大潮,将长期且持续地影响美国思想界。
    我们将之总结为一种现象,star river的文化侵袭现象。
    如今,正有越来越多的美国青少年以模仿star river为荣,他不纹身,不讲脏话,不爆黄腔,不鼓励暴力但也不忌讳使用暴力,这是一种更高规格的自由和自我,意义丝毫不亚于嬉皮士。
    透过逻辑棱镜去看待他的商业价值核心,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将是一种独一无二的个人长期影响力。
    intel下了一步好棋,与star river的绑定将成为21世纪最成功的营销案例。
    同样祝福运通,他们的1月份发卡数据遥遥领先,并且市值暴涨25%。
    目前,star river的代言矩阵里,所有品牌的二级市场表现均在良好以上,是时候正式设立一个star river概念股了,和他相关的一切商业概念,都处于一个长期上涨通道的开端。
    信任star river,不止能够带来精神上的力量与支撑,或许还将制造出一个又一个的财富神话。
    与之相关的所有股票,本所只有一个推荐评级:建议立即买入并长期持有。
    理由不再赘述,时间将为我证明。”
    华尔街方面一句都没有提到意识形态,更没有提到大政府和低自由人权。
    但是他们用整个市场为方星河背书,由此导致了一种更高规模的信任。
    ——信方哥,能赚钱。
    相应的“方星河概念股”继续一路高歌。
    其实那些股票最初的上涨逻辑是实打实的业绩,代言人的知名度再次扩大,满天星的消费热情进一步释放,业绩肯定涨。
    业绩涨了,但财报未出,市场必然产生强烈预期。
    反映在股市上,便是非常正常且健康的上涨。
    可现在,当方神被符号化、概念化、焦点化,股票的上涨逻辑顿时变得不一样了——从业绩上涨预期,变成了稀有标的早日持有逻辑。
    因为方星河代言的品牌很少,分散在各个国家,上市公司自然更少。
    所以,方星河概念股是每个市场上非常稀缺且具备长期增长动力的热点品种。
    从炒业绩转变为炒概念,空间顿时打开了。
    两天时间,intc暴涨37%。
    听起来好像不怎么惊人,可是intel的市值体量摆在那里,它根本就不是那种能够暴涨暴跌的品种,明显是要走长线行情。
    于此同时,纽交所上市的nike、法交所的bmw、泛欧交易所的lvmh、东交所的索尼……
    方哥概念股全线大涨!
    人一旦有了价值,到处都是朋友和好人。
    美国商界疯狂追捧,每天都有大量的代言合作咨询,媒体更不用提,采访申请和节目邀请像是雪片一样发来。
    最重要的院线,更是主动提请扩大放映规模。
    而索尼那边忽然有了办不完的酒会——进入1月份,便等于进入了冲奖季,奥斯卡的数千评委中,愿意和他接触的人与日俱增。
    随着这样的势头,上映第三周,《英雄》票房不跌反涨,终于第一次突破3000万美元。
    至此,《卧虎藏龙》的北美票房记录已是必破,史上最强外语片的名头已经稳稳戴在《英雄》头上。
    影评人当然没有低下他们高傲的头颅,仍然在跟方星河死磕。
    而且讲实话,具备一定真知灼见的文章,确实也出了几篇。
    可在堂皇大势的碾压下,根本没能闹出来多大的动静,挺方阵营就把他们直接按死了。
    什么是大势?
    国家人文基金会(neh)特意举办了一场“美国文化与历史脉络”研讨会,与会者多半是藤校历史人文教授和世界学者。
    主席布鲁斯·科尔在开幕式上的致辞里有这样一句话——
    “反对无限制自由,建立正确的集体主义公平自由观,修正美国文化基因,是我们这一代学者、专家、青年、民众的历史责任……”
    事到如今,聪明人早都看出来了,美国到底在反对什么打压什么?
    反对的不是自由主义,而是仲冬战略下一切不服管教、不愿接受约束统辖的集体和个人。
    谁对现任政府的集权和出兵有意见,谁就是双标虚伪且不顾大局的新自由主义残渣。
    新自由主义是一个垃圾箱,什么都可以往里装。
    而接连用《性》和《中美方世》打响了第一枪第二枪的方星河,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公平斗士。
    反对泛滥自由,就等于谋求普世公平。
    逻辑很通顺,好处大大滴有。
    最直接的表现是,在最新一场奥斯卡公关酒会上,方哥成为全场焦点,每一位评委都愿意和他聊上两句。
    编剧协会主席、导演协会委员、演员工会常任理事、南加大电影学院教授……
    方星河的表现十分得体,端着果汁从南聊到北,从西侃到东。
    事后,《英雄》和《中美方世》得到了这群老白男的盛誉。
    “star river对于自由和平等这两大美国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深刻而又准确,他从不曾反对正确的自由,他所提出的动态平衡,恰恰是好莱坞左派进步自由群体一直致力追求的完美图景……”
    “《英雄》是一部焕发着强烈方氏哲学色彩的艺术级电影,其内核的积极主动与形式上的消极被动形成极具冲击力的矛盾,极致的宿命感在star river打破第四面墙的那个瞬间将我的意识彻底摧毁,我爱死了他的表演,但我更爱编剧sr在此处天马行空的处理,他配得上任何赞誉……”
    “天命昭昭,现代之美国仍然是天命垂青之所在,但star river的批评仍然极具价值。
    《英雄》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基于天命的东方逻辑,即:如果不能正确使用天命,那么任何一个历史上的小人物都有可能伤害乃至于摧毁这种天命。
    这和西方的天命无敌逻辑有着显著不同,但却更符合历史规律。
    不论是star river的文章,亦或者在《英雄》中的处理,都具备一种严密且正义的美,我要给《英雄》打五颗星。”
    《英雄》口碑逆转,并且在民间继续扩散。
    最明显的证据是,女性观影比例骤降至40%左右。
    大量男性观众的入场,让《英雄》的票房潜力终于得到释放。
    第四周,《英雄》以3562万的逆跌成绩,将上映到第五周的《指环王3》斩于马下,终成票房冠军!
    而此时,方星河个人的影响力也扩散到极限,首次登顶美国时代周刊最具影响人物排行榜榜首!
    双喜临门?
    不,三喜临门!
    上映第四周,《英雄》全球总票房破3亿,正式酝酿出一种风潮、一种现象、一种处处都在讨论的文化热点。
    至此,大势已成。
    方星河不需要再为宣传而煞费苦心,于是归心似箭,急忙飞回帝都,处理他的少你。
    落地的第一时间,不出意料,当场就被媒体围了个水泄不通。
    “方导,方导!”
    “有消息称,国际版本的《英雄》马上将要登录国内影院,请问此事是否属实?”
    “《英雄》已在全球掀起狂潮,但在国内,批评的声音远远大于赞美,很多人认为根本原因是张导一意孤行,不肯使用更加完美的国际版,对此您怎么看?”
    “方导!传闻您和张导早已闹翻,所以张导坚决不接受您主导的结局……”
    “很多专家认为张导应该向全体影迷谢罪,方导,您怎么看?”
    好家伙,都是什么跟什么?我坐着看。
    方星河没有理会任何一个问题,在保镖的护送下走向车队。
    舆论发酵到如此程度,已经不需要他再去做任何宣传,那就没必要再搭理什么了,交给卫萍就好。
    而卫萍果然不负所望,展现出来一种极致的不要脸精神。
    他主动召开记者发布会,大嘴巴一顿逼逼。
    “最早我就认为方导主导的结局更好,但毅谋太犟,不甘心好不容易做出的艺术尝试憋死在剪辑室里,于是才有了国内国外两个不同版本。”
    “这可真不是我们有意的,国内的朋友没必要搞什么阴谋论,谋子那人你们都了解,倔嘛!”
    “现在张版上映一个月,该看的都看过了,不满意的观众是大多数,这也证明了我和方导的思路是对的,那么,也是时候让大家看看真正的《英雄》了……”
    记者们看着侃侃而谈的卫萍,集体懵哔。
    好家伙,谋子这口大锅背得可真瓷实!
    你可真是畜生啊……
    幸亏谋子没来发布会,要不然指不定得气成什么样。
    但卫萍的不要脸,确实重新激起了影迷们的二次观影欲望。
    因为卫萍把牛逼吹得很大——
    “我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国际版不仅仅是结局不同,相当多的细节都有出入,你们广为诟病的人物形象空洞、仿佛提线木偶,在方导主导的版本里压根不存在,它能够征服全世界的观众,必然就能征服你们,这个版本的《英雄》绝对不容错过,否则将是你们一生的遗憾!”
    专家也好,影评人也罢,乃至普通观众,看着已经冲到2亿人民币的票房,就感觉蛋疼的要命。
    按照20块钱一张票的均价计算,已经有整整1000万的观影人次。
    现在,你们打算让这1000万人重新再看一遍?!
    媒体认为这个事情根本不现实,他们非常了解现在中国电影市场的消费能力。
    但结果是……
    在方版《英雄》上映的第一天,全国大大小小的电影院重新爆满。
    当天总共有200万人走进电影院,当日票房4207万!
    这个数字不但破掉了《英雄》的最高单日票房,甚至也将大船的记录干碎了。
    而且,上映结束后的第2天,口碑彻底翻转。
    这帮子本着挑刺心理而来的专家们愕然发现,好像,一旦对比了张版,方版《英雄》是真他妈喷不动啊……
    那咋办?改口呗。
    于是,一夜之间,铺天盖地的赞誉涌向《英雄》,涌向方导,涌向美国爸爸也很喜欢的天命核心。
    方版《英雄》,爆得一塌糊涂……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4179/6382020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