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都市小说 > 大明第一国舅 > 第249章 我就是最大变数

第249章 我就是最大变数

推荐阅读:穆九曦墨樽葬天鼎试婚重生后,我和学神秀恩爱各取所需(高干h)伪装魔王与祭品勇者(囚禁调教h)六零:我带兄弟姐妹天天吃肉春风雨(纯百)群鸟沉默时当我嫁人后,剧情突然变得不对劲起来

    第249章 我就是最大变数
    大明有亲军都尉府,有著一些细作等等,这些人的任务可不只是监督百官,
    也会收集敌军情报。
    蒙古人那边也是一样,他们自然也会有著自己的一系列情报收集。
    尤其是在北平,那边是元朝的大都,虽然现在是大明的军事重镇,不过也確实潜藏下来了不少人。
    歷史上的第二次北伐,明朝的军队刚刚开动,北元朝廷立刻就做出了反应。
    就有一些情报显示是北平那边出了疏漏,是潜伏在北平的蒙古细作將军情及时匯报了。
    匆匆赶到皇宫的马寻先找到了朱標,“標儿,此次大军出征,我大军情报可有泄露?”
    朱標下意识的说道,“舅舅,这么大规模的调动,肯定有消息泄露。再者说了,二哥在北平也抓了一些细作,魏国公在陕甘也抓了些许细作。”
    马寻將一张纸条递给朱標,“我那侧室给的,我们得先说好,她现在是我侍妾,也心属我大明。这事及时交代出来了,你可別翻旧帐。”
    朱標接过纸条仔细看著,脸色也越来越严肃。
    隨即朱標笑了起来,“还是舅舅的手段高,她被带回来也两年了。您只了不到半年的工夫就让她归心,您放心就是,这事情肯定记功,不过得记在您身上。”
    马寻还是有些担心的说道,“她到底也是回来两年了,现在这些情报也不知道有没有过时。”
    朱標则说道,“舅舅,这些人多是潜伏的比较深,这些人才难抓。要不是她供出来,就算是我们此前抓了很多次细作,也未必给查出来了。”
    说著这些,朱標说道,“这些事情太大,我们还是先去我爹那边。”
    “是你给我安排的任务,知道吗?”马寻立刻出谋划策说道,“真要是抓住了这些人,一定要严厉处置。这些人多是韃子死忠,有些想来也是软骨头。”
    朱標自然明白这些道理,汉奸、叛徒在什么时候都不缺。可是偏偏是这么些人,威胁反倒是更大一些。
    就比如说观音奴提出来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有一些身份,这个危害就大了朱標还是那么的温和、敦厚,“杀一百的道理我还是明白,这么些年还有一些地主、读书人朝著和林跑,还有一些人对我大明各种不满。这些人也是留之无用,只会蛊惑民心。”
    看到朱標带著马寻到了武英殿,朱元璋先愣住了,“你倒是难得来一次。”
    上朝在奉天殿,偶尔去乾清宫,最多见面的地方还是小院。
    所以对於皇帝办公的武英殿,马寻確实非常陌生,他这个徐国公一年到头来武英殿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数得清。
    不过硬要找对比,马寻也不觉得有问题。其他的一些公侯一年到头也来不了武英殿几回,只不过那些人是常年在外征战或者巡边、镇守。
    “爹,舅舅找出来了北平潜伏细作的名录。”朱標立刻將名单递给朱元璋,“我看著也心惊,有不少是降官,还有一些地方豪强。”
    朱元璋接过纸条看了起来,脸色也越来越难看。
    朱元璋许久后才问道,“標儿,你准备如何处置?”
    “即刻派亲军都尉府的人去缉拿,这事关北伐不得大意。”朱標就平静说道,“我也顾不得这些人是不是回心转意了,十五万大军的安危、北境的安寧,
    容不得我心软。”
    朱元璋露出些许笑容,“我將毛骤派到你跟前,这些天归你用。这事情你负责查,你来审。”
    朱標立刻点头,隨即说道,“爹,舅舅还是有能耐的,能让蒙古女子倾心。
    这事情虽说赶是赶了点,可是到底没有误事。真要是不说,我们也无法知晓。”
    朱元璋哪里还不明白朱標的意思,尤其是看到旁边一脸期盼模样的马寻,更加心里有数。
    “这事情我知道了,肯定不会降罪於她。”朱元璋也有些感慨说道,“那丫头也是个脾气,倒是在你舅舅跟前老实。你舅舅那点手段,全用在女人身上了。”
    这不知道是夸奖还是在调侃,反正马寻一时间搞不清楚。
    但是有一点可以觉得安心了,观音奴肯定是不会被穿小鞋了。
    其实她不说出来也不要紧,说到底就是她要是装糊涂,谁还能怪到她身上呢。除非是真的灭了北元,查出来了牵扯到她的线索。
    朱元璋指了指马寻,笑著说道,“学学你舅舅,手段厉害著呢。你娘厉害,
    所以我屋里安稳。你舅舅手段高,你看看他屋里多和睦。太子妃是个伶俐人,你总该管著她才好。”
    朱元璋看马秀英、看朱標都是自带滤镜的,反正马寻是看不出来常婉能拿捏朱標。
    可是偏偏在朱元璋的眼里,他的好大儿就是敦厚老实的本分人,就好像谁都能欺负一般。
    朱標温和说道,“爹,这些事情我心里有数,还是说说北伐的事情。”
    朱元璋看向马寻,眼里是毫不掩饰的欣慰,“这一趟你舅舅是劳心劳力了,
    这事情我记下了。他那侧室肯定不会责罚,真有功还是要赏。”
    朱標就立刻说道,“我也是这般想的,若是以后她能有子嗣,还是能得一官半职。”
    爵位是不用想的,那肯定是马祖佑的,又嫡又长,这地位就是稳固的。
    这不只是在马家如此,在其他人家实际上也差不多,这不只是朱元璋才会封建,其他一些家族也是如此。现在就是嫡长子继承制,这也没什么可说的。
    不过其他的一些子嗣也没什么可担心的,爵位是没指望,可是得到一个品级高的官职也正常。
    比如说国公府的其余子嗣,好一点的是正二品的都督事,一般的也能捞个从三品的卫所指挥同知。
    马寻心安了,“我就是想著这些事情,还是要说出来才好。我本来就谨慎我那侧室现在也识大体。”
    朱元璋笑著开口安慰,“你就是心思重、想的多,看在你的面子上,我还能为难她?”
    朱標也跟著说道,“此前就整理了好些行军的路线,標註了山川、水源,从应昌去往和林的道路、沿途的一些部族等。二哥要是立了大功,得有一半是舅舅提前帮忙准备的。”
    朱元璋看了一眼朱標,才对马寻说道,“標儿说的有理,这一趟北伐你是准备的很好。保儿要是立了大功,也確实该分润给你一些。”
    这是朱元璋和朱標的心里话,古代大將迷路的案例比比皆是。
    虽然大明的军队好像是所向披靡,李文忠此前也有奇袭应昌的功劳,可是去往大漠深处的和林,这就觉得陌生了。
    歷史上的第二次北伐,李文忠得失相当很大一部分原因除了轻敌冒进之外,
    也有迷路、找不到水源的因素。
    所以马寻现在算得上是这一次北伐的最大变数了,三路大军都因为他有了极大的改变。
    看似影响最小的东路军,实际上可能是改变最大的。单纯就战前的情报收集等,马寻做的一些功课显然更加细致。
    朱標连连夸奖说道,“军中虽然也有一些人在准备地图,只是到底不如舅舅准备的更好。咱们的人去了草原掌握的信息不够,还是舅舅套出来的情报有用。”
    朱元璋看向马寻的目光也是更加欣赏,“標儿说的极是,说到底还是他那妾室有些身份,知道的事情多。”
    这话也没什么问题,虽说大明的探子在努力的收集情报,可是有些时候身份不够,想要掌握敏感信息也难。
    当一辈子股神也没用啊,得当总统才行,这才是正经的炒股。
    我都负责製造政策、消息了,还能有谁比我快?
    马寻有些坐立难安,因为朱元璋那眼神让人不自在。
    怎么就老是一副自家孩子有出息的样子,我都有儿子了,別总是將我当孩子正经的孩子是朱標,这才是需要多鼓励、多肯定的孩子。
    “战略、战术也都是提前和你说了,跟著大军就好。”朱元璋再次叮嘱说道,“有些事情也提醒你好多回,你也有分寸。我给你安排了十个人,就是让他们盯著你。”
    马寻都懒得吐槽了,因为除了朱元璋安排的十个护卫之外,马秀英还安排了二十人。
    我就是在中军大帐罢了,用不著给我安排这么多人护卫著。
    安心的马寻再次被打发去乾清宫了,朱元璋和朱標要开始著手安排清理北平的那些细作的事情了。
    “姐,我其实仔细想了一下。”马寻大大咧咧的坐著,看著在忙著打包行李的马秀英说道,“我要是抓著了王保保,我就不进和林。”
    马秀英头也不抬的说道,“你抓不住那人,说不定他又能逃掉。”
    “这倒也是。”马寻感慨著说道,“他大概是属泥鰍的,前追后堵的绝境他都能屡屡逃脱。”
    马秀英笑著开口,“抓不住王保保不要紧,抓著元主就行了。王保保这人虽然厉害,只不过一旦残元朝廷灭了,他们就该自己先斗起来了。”
    能抓著王保保自然非常好,会让大明少个心腹之患。
    不过如果能抓著元朝皇帝、彻底的摧毁蒙古的朝廷中枢,那么这么游牧民族政权就要土崩瓦解,就要变成各部开始爭权夺利、互相廝杀了。
    抓元朝皇帝,这才是真正的正经事!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4198/6097665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