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离心离德
推荐阅读:柑橘味盛夏、等等,谁说植物系都是废物、疯批鬼王饲养手册、南庆风月录[女尊]、她来了,把心事藏好、圣女请动心、我喜欢你家的炒面、野风、在他加冕为王前Ⅲ、香雾云鬟、
第360章 离心离德
临近出差,还要帮忙做好一些事情,马寻责无旁贷。
起床困难户也得起来,上朝可是正经事。
好在一年也没几回,稍微克服一下就行了。
刚出府就看到了等在门口的蓝玉,马寻乐了起来,“蓝大哥,你可真够早的。”
蓝玉催促说道,“咱们还是快些走,要不然可真迟了。”
人都是会变的,歷史上的蓝玉在徐、常、李都没了之后迅速崛起,这才是他居功自傲的原因。
而朱元璋也不是一开始就刻薄、好杀,他投入红幣军就迅速崭露头角,除了能打之外,也是因为能让人敬佩、愿意追隨。。
元末的各路兵马,朱元璋的军队算是军纪最好的,他从最初就开始制定严格的军纪,
禁止扰民、掳掠等等。
两个人说笑著到了午门,马寻顿时得意起来了。
也就是他提前给出了建议,现在上朝的规矩多好,不用像去超市抢鸡蛋一样了。
满朝朱紫赛跑、交头接耳,为了抢先到奉天门外跑掉鞋,这说出去都让人笑话。
邓愈看到马寻招了招手,“小弟,过来。”
马寻笑著跑了过去,“邓大哥,没事歇著啊,上朝做什么?”
蓝玉也跟著说道,“就是,邓大哥您就得歇著。真要是閒著没事,教教我外甥。”
邓愈是閒不住的人,虽然现在在养病,不过该上朝上朝,没事就去大都督府转转。
不能出征,但是他可以帮忙处理军务。
实在不行就去中书省,他可是卫国公、右御史大夫、太子右諭德。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李文忠也跑了过来,“舅舅,又向邓叔討教兵法呢?”
邓愈笑著说道,“保儿,我將兵法传你如何?”
李文忠装作开心的样子,“那是最好不过了,不过你肯定藏私。你那兵法只能我舅舅学,只能是邓镇学,要不然就是铁柱了。我知道你就喜欢我大哥,不喜欢我。”
邓愈指了指李文忠,笑看也不说话。
他可是洪都保卫战的重要角色,是辅助朱文正守下洪都的关键人物。
朱文正在前面廝杀,邓愈就一边作战,一边率人修补破了三十余丈的城墙。陈友谅的战舰乘著潮水进攻抚州门,邓愈率领手下將士拿著大炮、火直接对轰。
“邓大哥本来是喜欢徐大哥、小弟这样的人物,他们都是谦逊的人。”蓝玉添油加醋的说道,“保儿倒是如此性格,邓大哥唯独不喜欢和你亲近。”
李文忠装作不满说道,“蓝叔,您还是想想怎么躲过今天的军棍吧!大军即將出征,
看你到时候怎么骑马,可別是趴在马背上给驮过去!”
蓝玉顿时尷尬,“都知道了?”
马寻堵在蓝玉的家门口找事,不少人確实听到了风声。
而李文忠这样的人知道更多情形,那更不用奇怪的,说不定消息就是从皇帝那里传来的。
华高也凑了过来,“小弟,今天我得怎么帮著搭台唱戏?”
郭兴和郭英兄弟两个也凑了过来,他们本来就是朱元璋的绝对心腹,再加上郭英现在子嗣越来越多,这也是马寻的『功劳』。
一时间马寻都要膨胀了,原来我在淮西勛贵之中这么有分量啊!
不过这也就是小小的得意一下,涉及到有些事情大家愿意听他的意见。但是要说號召力,还是不要给自己加戏了。
马寻就说道,“回头等我信,今天不一定有结果。等太子回乡了,你们可別子。”
华高忙不迭的说道,“那指定不能子,谁要是不跟上位、太子一条心,我回头去找他麻烦!”
华高可是忙著表现自己,儿子现在还小,而自己现在岁数大了。
以后要根儿要承袭爵位,那还得看上位和太子的意思。
爵位世袭不假,可是不给嗣封,广德侯的爵位就一直摆在那里让人看著,这也不行啊所以现在就得表现,让上位能念著老臣的旧功。
到时候再有根儿的乾爹帮忙,承袭爵位就容易。
文官队列的李善长和胡惟庸在皱眉,倒不是那些勛贵又在交头接耳了,而是这些人拉拢不来。
李善长在淮西勛贵当中还是非常有话语权的,唐胜宗这个侯爵之首现在都算是被拿捏住了。
可是呢,有些淮西人还是拉拢不过来。
孙女没能许给那个徐国公,本来还是惦记著卫国公之子。可是谁知道坏人好事的国舅爷横插一槓子,让邓镇去娶太医的孙女。
这成何体统、这是始笑大方,这门不当户不对啊!
开国七国公。
徐达和常遇春、李文忠这三人本来就是在军中並驾齐驱,且是皇帝的绝对心腹。
马寻军事能力不值一提,可是这人在士林有著不小的名声,而且还是道德模范。
冯胜军事能力不错,不过明摆著是被皇帝閒置著。
李善长时常感慨孤掌难鸣,他对於拉拢邓愈也没有太多把握,因为这人也是皇帝心腹,而且十分谦逊、谨慎。
但是能稍微示好也行啊,哪知道被马寻给破坏了。
对於政治理念,李善长和朱元璋的分歧越来越大。
李善长希望限制皇权,希望皇帝『垂拱而治』,他在希望保持著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同时,还希望保持看中书省的地位。
明朝前两次会试,中榜的进士水平一般。
李善长等人偷著笑,他们对科举制度不太喜欢,他们喜欢的是举荐制度,希望看到“九品中正制”。
国子学可以办,过些年那些进入国子学的学子都可以被人完全掌控。
甚至是在培养出胡惟庸这个得意门生之后,李善长更是希望『举荐制度”。
这个制度要是得以贯彻,皇帝的权力必然受限,一些读书人必然会对他李相感恩戴德。
李善长和胡惟庸忧心,这些勛贵集团实在太碍事了,得想办法收拾一下才好。
朱標出现了,这位大明储君轻轻咳嗽一声。
马寻和邓愈立刻带头站好,其他勛贵、武將迅速回到自己的班位老实站好,哪有半点刚才谈笑风生的样子。
看这场面,能够治住这些勛贵的,除了皇帝也就是太子了。
净鞭声响起后,朱標率领文武百官上朝。
刚到奏事环节,蓝玉蹦了出来,“罪臣请罪!”
朱元璋揣著明白装糊涂,“你有何罪?”
蓝玉立刻回答说道,“蒙陛下赏识,罪臣薄有军功,得田地、金银赏赐。臣於东昌购得数十顷地,府中奴僕仗势欺压百姓。”
朱元璋立刻皱眉说道,“这么说来你是有罪!”
蓝玉赶紧说道,“太子妃殿下贤德,听闻罪臣行径颇为不满,经殿下训诫,罪臣如今幡然醒悟。”
朱元璋立刻瞪向马寻,给你大外甥刷声望呢,你办的什么事?
朱標也忍不住看向一脸无辜的马寻,自家这舅舅还真是『偏心』,现在眼里只有雄英了,都要忘了雄英他爹了!
虽然不满马寻的一些做法,不过朱元璋还要继续演下去,“太子妃贤德,这是社稷之福。蓝玉,你准备如何去做?”
蓝玉忙不迭的说道,“罪臣查明是府中人做事太过跋扈,幸亏没伤的百姓性命。罪臣愿发还侵占田地,予以赔偿。作恶之人交给有司,由朝廷律法处置。”
朱標立刻出面了,“陛下,儿臣以为蓝玉虽然有过,好在迷途知返。念在他是初犯且要隨军出征,还请父皇宽恕。”
朱元璋沉默片刻说道,“太子说的有理,只是国有国法。蓝玉发还侵占田地,罚俸两年,降为广西都指挥使。”
这样的惩罚不轻了,田地没吞下来,官职也降到了正二品,还是『外放』的都指挥使,而不是大都督府的都督事。
蓝玉被罚的如此之重,这也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
再仔细回想一下,蓝玉所做的那些事情,根本就不叫个事。他这样的都被罚了,那其他人呢?
皇帝根本没有宽恕,直接推出来蓝玉了。其他人要是在这个时候没个觉悟,那以后可就难办了。
马寻老神在在,他可不会囤地。李文忠更別说了,他也不圈地。
邓愈也没这个必要,他被封公的时候得到了五百顷的良田,每年俸禄三千石。
这些人不缺钱、不缺地,可是其他人不见得如此啊!
整个早朝,不少人心里都不太踏实,在不断琢磨蓝玉那事,这明显是皇帝的一种態度的展示。
而一下朝马寻立刻就跑了,跑慢点就要挨骂。
“去传徐国公。”气鼓鼓的朱元璋回到武英殿说道,“让他滚过来。”
太监还没出门,朱標就先进门了,“爹,估计晚了。刚下朝我就见著舅舅出宫了,小跑著出去的。”
朱元璋气笑了,“行了,別传了,跑了还能给叫回来啊!”
朱標笑著开口,“老五老是说舅舅只喜欢最小的那个,我现在越看越是如此。雄英才多大,用得著如此吗?”
朱元璋喜笑顏开的说道,“那不一样,雄英到底是嫡长。你出生那会儿我心里有了底,手底下的那些人也有了指望。”
朱標的出生对於『大龄未育』的朱元璋来说意义非凡。
朱元璋隨即严肃说道,“蓝玉这只是开胃菜,你这一趟回乡立刻开始整治勛贵、乡绅。要是有人再不识抬举,让你舅舅去抓人,他那詔狱可別空著!”
临近出差,还要帮忙做好一些事情,马寻责无旁贷。
起床困难户也得起来,上朝可是正经事。
好在一年也没几回,稍微克服一下就行了。
刚出府就看到了等在门口的蓝玉,马寻乐了起来,“蓝大哥,你可真够早的。”
蓝玉催促说道,“咱们还是快些走,要不然可真迟了。”
人都是会变的,歷史上的蓝玉在徐、常、李都没了之后迅速崛起,这才是他居功自傲的原因。
而朱元璋也不是一开始就刻薄、好杀,他投入红幣军就迅速崭露头角,除了能打之外,也是因为能让人敬佩、愿意追隨。。
元末的各路兵马,朱元璋的军队算是军纪最好的,他从最初就开始制定严格的军纪,
禁止扰民、掳掠等等。
两个人说笑著到了午门,马寻顿时得意起来了。
也就是他提前给出了建议,现在上朝的规矩多好,不用像去超市抢鸡蛋一样了。
满朝朱紫赛跑、交头接耳,为了抢先到奉天门外跑掉鞋,这说出去都让人笑话。
邓愈看到马寻招了招手,“小弟,过来。”
马寻笑著跑了过去,“邓大哥,没事歇著啊,上朝做什么?”
蓝玉也跟著说道,“就是,邓大哥您就得歇著。真要是閒著没事,教教我外甥。”
邓愈是閒不住的人,虽然现在在养病,不过该上朝上朝,没事就去大都督府转转。
不能出征,但是他可以帮忙处理军务。
实在不行就去中书省,他可是卫国公、右御史大夫、太子右諭德。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李文忠也跑了过来,“舅舅,又向邓叔討教兵法呢?”
邓愈笑著说道,“保儿,我將兵法传你如何?”
李文忠装作开心的样子,“那是最好不过了,不过你肯定藏私。你那兵法只能我舅舅学,只能是邓镇学,要不然就是铁柱了。我知道你就喜欢我大哥,不喜欢我。”
邓愈指了指李文忠,笑看也不说话。
他可是洪都保卫战的重要角色,是辅助朱文正守下洪都的关键人物。
朱文正在前面廝杀,邓愈就一边作战,一边率人修补破了三十余丈的城墙。陈友谅的战舰乘著潮水进攻抚州门,邓愈率领手下將士拿著大炮、火直接对轰。
“邓大哥本来是喜欢徐大哥、小弟这样的人物,他们都是谦逊的人。”蓝玉添油加醋的说道,“保儿倒是如此性格,邓大哥唯独不喜欢和你亲近。”
李文忠装作不满说道,“蓝叔,您还是想想怎么躲过今天的军棍吧!大军即將出征,
看你到时候怎么骑马,可別是趴在马背上给驮过去!”
蓝玉顿时尷尬,“都知道了?”
马寻堵在蓝玉的家门口找事,不少人確实听到了风声。
而李文忠这样的人知道更多情形,那更不用奇怪的,说不定消息就是从皇帝那里传来的。
华高也凑了过来,“小弟,今天我得怎么帮著搭台唱戏?”
郭兴和郭英兄弟两个也凑了过来,他们本来就是朱元璋的绝对心腹,再加上郭英现在子嗣越来越多,这也是马寻的『功劳』。
一时间马寻都要膨胀了,原来我在淮西勛贵之中这么有分量啊!
不过这也就是小小的得意一下,涉及到有些事情大家愿意听他的意见。但是要说號召力,还是不要给自己加戏了。
马寻就说道,“回头等我信,今天不一定有结果。等太子回乡了,你们可別子。”
华高忙不迭的说道,“那指定不能子,谁要是不跟上位、太子一条心,我回头去找他麻烦!”
华高可是忙著表现自己,儿子现在还小,而自己现在岁数大了。
以后要根儿要承袭爵位,那还得看上位和太子的意思。
爵位世袭不假,可是不给嗣封,广德侯的爵位就一直摆在那里让人看著,这也不行啊所以现在就得表现,让上位能念著老臣的旧功。
到时候再有根儿的乾爹帮忙,承袭爵位就容易。
文官队列的李善长和胡惟庸在皱眉,倒不是那些勛贵又在交头接耳了,而是这些人拉拢不来。
李善长在淮西勛贵当中还是非常有话语权的,唐胜宗这个侯爵之首现在都算是被拿捏住了。
可是呢,有些淮西人还是拉拢不过来。
孙女没能许给那个徐国公,本来还是惦记著卫国公之子。可是谁知道坏人好事的国舅爷横插一槓子,让邓镇去娶太医的孙女。
这成何体统、这是始笑大方,这门不当户不对啊!
开国七国公。
徐达和常遇春、李文忠这三人本来就是在军中並驾齐驱,且是皇帝的绝对心腹。
马寻军事能力不值一提,可是这人在士林有著不小的名声,而且还是道德模范。
冯胜军事能力不错,不过明摆著是被皇帝閒置著。
李善长时常感慨孤掌难鸣,他对於拉拢邓愈也没有太多把握,因为这人也是皇帝心腹,而且十分谦逊、谨慎。
但是能稍微示好也行啊,哪知道被马寻给破坏了。
对於政治理念,李善长和朱元璋的分歧越来越大。
李善长希望限制皇权,希望皇帝『垂拱而治』,他在希望保持著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同时,还希望保持看中书省的地位。
明朝前两次会试,中榜的进士水平一般。
李善长等人偷著笑,他们对科举制度不太喜欢,他们喜欢的是举荐制度,希望看到“九品中正制”。
国子学可以办,过些年那些进入国子学的学子都可以被人完全掌控。
甚至是在培养出胡惟庸这个得意门生之后,李善长更是希望『举荐制度”。
这个制度要是得以贯彻,皇帝的权力必然受限,一些读书人必然会对他李相感恩戴德。
李善长和胡惟庸忧心,这些勛贵集团实在太碍事了,得想办法收拾一下才好。
朱標出现了,这位大明储君轻轻咳嗽一声。
马寻和邓愈立刻带头站好,其他勛贵、武將迅速回到自己的班位老实站好,哪有半点刚才谈笑风生的样子。
看这场面,能够治住这些勛贵的,除了皇帝也就是太子了。
净鞭声响起后,朱標率领文武百官上朝。
刚到奏事环节,蓝玉蹦了出来,“罪臣请罪!”
朱元璋揣著明白装糊涂,“你有何罪?”
蓝玉立刻回答说道,“蒙陛下赏识,罪臣薄有军功,得田地、金银赏赐。臣於东昌购得数十顷地,府中奴僕仗势欺压百姓。”
朱元璋立刻皱眉说道,“这么说来你是有罪!”
蓝玉赶紧说道,“太子妃殿下贤德,听闻罪臣行径颇为不满,经殿下训诫,罪臣如今幡然醒悟。”
朱元璋立刻瞪向马寻,给你大外甥刷声望呢,你办的什么事?
朱標也忍不住看向一脸无辜的马寻,自家这舅舅还真是『偏心』,现在眼里只有雄英了,都要忘了雄英他爹了!
虽然不满马寻的一些做法,不过朱元璋还要继续演下去,“太子妃贤德,这是社稷之福。蓝玉,你准备如何去做?”
蓝玉忙不迭的说道,“罪臣查明是府中人做事太过跋扈,幸亏没伤的百姓性命。罪臣愿发还侵占田地,予以赔偿。作恶之人交给有司,由朝廷律法处置。”
朱標立刻出面了,“陛下,儿臣以为蓝玉虽然有过,好在迷途知返。念在他是初犯且要隨军出征,还请父皇宽恕。”
朱元璋沉默片刻说道,“太子说的有理,只是国有国法。蓝玉发还侵占田地,罚俸两年,降为广西都指挥使。”
这样的惩罚不轻了,田地没吞下来,官职也降到了正二品,还是『外放』的都指挥使,而不是大都督府的都督事。
蓝玉被罚的如此之重,这也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
再仔细回想一下,蓝玉所做的那些事情,根本就不叫个事。他这样的都被罚了,那其他人呢?
皇帝根本没有宽恕,直接推出来蓝玉了。其他人要是在这个时候没个觉悟,那以后可就难办了。
马寻老神在在,他可不会囤地。李文忠更別说了,他也不圈地。
邓愈也没这个必要,他被封公的时候得到了五百顷的良田,每年俸禄三千石。
这些人不缺钱、不缺地,可是其他人不见得如此啊!
整个早朝,不少人心里都不太踏实,在不断琢磨蓝玉那事,这明显是皇帝的一种態度的展示。
而一下朝马寻立刻就跑了,跑慢点就要挨骂。
“去传徐国公。”气鼓鼓的朱元璋回到武英殿说道,“让他滚过来。”
太监还没出门,朱標就先进门了,“爹,估计晚了。刚下朝我就见著舅舅出宫了,小跑著出去的。”
朱元璋气笑了,“行了,別传了,跑了还能给叫回来啊!”
朱標笑著开口,“老五老是说舅舅只喜欢最小的那个,我现在越看越是如此。雄英才多大,用得著如此吗?”
朱元璋喜笑顏开的说道,“那不一样,雄英到底是嫡长。你出生那会儿我心里有了底,手底下的那些人也有了指望。”
朱標的出生对於『大龄未育』的朱元璋来说意义非凡。
朱元璋隨即严肃说道,“蓝玉这只是开胃菜,你这一趟回乡立刻开始整治勛贵、乡绅。要是有人再不识抬举,让你舅舅去抓人,他那詔狱可別空著!”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4198/609768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