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都市小说 > 大明第一国舅 > 第392章 道听途说的宝藏

第392章 道听途说的宝藏

推荐阅读:今天丘比特降临无限副本唯一指定清道夫斗罗:我用影子开修罗谁让他玩游戏王的!我在诡异世界继承神位后成为领主的我被迫种田CS:才16岁,让我老登逆袭?残血玩家侯爷的掌心娇是朵黑心莲死灵法师在末世疯狂屯兵

    第392章 道听途说的宝藏
    什么破產的武土,寻求活路的平民,这一刻都没有任何狡辩的意义。
    出现在倭寇的船上,那就是烧杀抢掠、为非作列的倭寇,这就算是死有余辜了。
    何大看了一眼马寻,他越发肯定这些倭寇肯定是早年间得罪了自家国舅爷。
    要不然以国舅爷敦厚、仁善的性子,肯定不会这么淡定的坐在这里看著狱卒挥舞著鞭子將倭寇打的皮开肉绽。
    “还不说!”马寻恼了,看著哭豪的倭寇骂道,“敬酒不吃吃罚酒,给他们消毒!”
    有医官立刻上前,也別说给倭寇用酒精消毒是浪费。
    国舅爷吩咐了,那肯定是有原因的。
    陈之栋这人贼兮兮的说道,“国舅爷,这些倭寇怕是听不懂您说些什么啊?”
    马寻愣了一下,我只是在追问石见,下意识的觉得这些倭寇应该懂。
    可是实际上呢,倭寇群里虽然有不少元人、明人,但是这些倭寇未必学会了汉语,更何况就算是『汉语”,说不定还是地方语言呢。
    再者就是“石见”,谁知道因为翻译的原因,现在那边是在叫什么名字呢!
    马寻看向陈之栋问道,“你过来做什么?”
    陈之栋有些討好的说道,“国舅爷,下官是您亲自选的人,蒙你提拔才有今日。国舅爷征疫,下官自当鞍前马后。”
    作为学院的祭酒,陈之栋的仕途可谓是『一帆风顺”,从普通太医成为了『重臣”。
    但是他还没有满足於此,还想要更进一步。
    看到马寻在思考,陈之栋立刻说道,“下官本就是太医出身,这几年也没忘了医术。
    再者说了,这一趟也要管辖不少將士、医官或者徵调的郎中,这些下官可是拿手的!”
    这一下马寻心动了,因为陈之栋的话非常有道理,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不过马寻还是有些担心,“那学院那边呢?”
    “学院那边早就有了模样,再者不是有太子殿下监督吗。”陈之栋立刻说道,“我等只是出去几月、乃至一年,不会影响大事。”
    对於马寻,陈之栋也是有著足够的信心,他相信国舅爷出马肯定是马到功成。
    至於学院的祭酒看似是要让出去,但是隨从国舅爷將天给制住,这得是多大的功劳啊!
    到时候就不只是让自已这学医有所成就了,回京之后就不再只是祭酒了,而是有机会进六部或者中书省等衙门,那才是正经仕途。
    马寻酝酿了一下,说道,“行,回头我去问问。要是人能安排的过来,那就带著你。”
    陈之栋喜笑顏开,他可是国舅爷的心腹、左膀右臂,这些功劳自然不能被其他人抢走。
    至於调遣更是没什么可担心的了,本来就是有些作用。更何况国舅爷下令要人,没有正当理由的话,中书省那边也不会得罪。
    毕竟学院的祭酒,在中书省眼里也不算什么正经官职,只不过是太子、国舅信任的人罢了,在朝堂也没什么发言权。
    喝了杯茶,马寻就开口说道,“仔细拷问一下,问问这些人到底是哪些家族,是跟著哪个大名、幕府。给我好好的问一问,东瀛岛上的势力、地形,能问出来多少就多少。”
    大名、幕府,现在有没有出现不重要,反正马寻想要自己需要的情报。
    仔细的拷问是真的,进行一定的印证也是真的。
    不过最终的结果,必然是马寻欢天喜地的拿著口供去报喜,我找到了银山,请陛下派人去查!
    实在不行就是我招呼著廖永忠出海,带著工匠等去石见,找到了银山矿脉再回来报喜先將箭射出去,然后我再画靶子。
    別管这个过程是什么样,结果肯定是好的,这就行了。
    不过演戏得演全套,有些口供、证据,或者是一系列的线索等等,该准备的还是要准备。
    忙完工作的事情,马寻就回宫了。
    马秀英看到马寻就问道,“准备什么时候动身?”
    “五天之后吧。”马寻就吐槽说道,“我还得去趟中书省,估计不少人都等著我去说说预防天的事情了。”
    马秀英含笑问道,“是他李相他们刁难?真要如此,我也过去旁听。”
    马寻笑著说道,“李相他们才不会刁难我,我就是胡说他们也都认了,恨不得我早点离开京城才好。”
    马秀英就是在笑,显然也是认可马寻的说法。
    “我到时候还是去听一听,这预防天的法子还是闻所未闻。”马秀英那是发自內心的骄傲,“先前你虽然说过一些,只是怎么听都觉得不够。”
    马寻始终觉得马秀英过去旁听,未必就是站台,也不见得就是想要进一步了解预防天的理论知识等等。
    这就是心里得意,想要看到马寻让满朝文武拜服的样子。
    朱標就笑著说道,“您和姑父可是给德庆侯嚇惨了,这会儿正在拆家呢。”
    马寻也忍不住笑了起来,“那他的罪名怎么定?”
    “偕越唄。”朱標就开口说道,“先前周叔的房子给您拆了不少,正好可以用在德庆侯身上。”
    这倒也是,先前周德兴的府邸有不少越之处,只不过是拆了了事。
    现在可以套在廖永忠身上,算是给他稍微保留一下体面,但是该有的处罚还是会有。
    “这一下好了,我弟弟喜欢拆人家,我儿子喜欢废人爵位。”马秀英就忍不住吐槽,“我看雄英也好不到哪去,现在夜里不睡专门闹人起来和他玩。”
    马寻不觉得尷尬,“那这么一来也好,先前很多人还觉得关起门来就无事了。”
    马秀英看著马寻说道,“你啊,我也懒得说了。你这么一闹,別人都以为你在各勛贵府邸都安插了眼线。”
    这就使得马寻无语了,锦衣卫做的那些事情明明都是皇帝安排的,可是现在这么口大锅是马寻来背了。
    算了,这也没什么,其实很多勛贵对此也心里有数,只是他们可能没想到锦衣卫能探听到这么多的消息罢了。
    朱元璋气鼓鼓的回来了,“你怎么回事?啊,什么时候养成了喜欢凌虐的习惯?”
    这一下马秀英和朱標也紧张的看向马寻,这事情不该是马寻会做的。
    “詔狱的事情?”马寻一下子也理解了,“我对这些人没什么同情心,该罚就罚。我心软不假,只是不会什么人都同情。”
    朱元璋更加来气,“你让人抓来倭寇,就是为了打一顿、拿去试药?”
    “那倒不是。”马寻就直接说道,“我听闻人说过,东瀛那边好似有宝藏,我就问问。再说了,忽必烈征蒙古不也是这回事吗!”
    朱元璋这一家四口中三个都愣住了,因为马寻说的那些事情他们没听说过。
    “东瀛有宝藏?”
    “什么宝藏,你说清楚!”
    “你听谁说的?道听途说罢了,可別当真!”
    一家三口连珠炮一般,实在是因为他们觉得马寻这傢伙又开始抽风了。
    这以前多稳重的一个人啊,现在居然因为子虚乌有的事情当真了。
    朱元璋隨即得意的看了一眼马秀英,对马寻说道,“谁跟你说忽必烈征东瀛是因为宝藏?史书是这么写的,还是你看错了?”
    马秀英恼火了,马家可是诗书传家,马家姐弟是大明有名的喜欢看史书。
    可是现在好了,某个马姓国舅信口开河,还被不喜欢看史书的皇帝直接看出来了破绽“我早年就听过啊,我可是从浙江跑到福建,那一路也是倭寇最常出没的地方。”马寻就继续说道,“我还听说在辽东那边有倭寇据点,所以我才用心。”
    倭寇,这也是歷史原因了。
    现在的东瀛是海禁,但是他们物產不够,所以东瀛的商人违禁前往元朝的浙江、福建一带经商。
    到了现在的东瀛氛围南北朝,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战,爭权夺利。
    在战爭中失败的一些南朝封建主,组织武士、商人和浪人成为倭寇,这更是平常了。
    现在倭寇和张士诚等南方的残余势力以及沿海走私商与倭寇合作,以一些岛屿为基地,在明朝和朝鲜沿海活动。
    北起山东,南到福建,到处受到劫掠。
    而主要的基地,则是冲绳、台岛,包括东瀛的一些小岛。
    朱元璋没好气说道,“道听途说罢了,东瀛能有什么值得入眼的东西!你要是有心,
    这一次为水师总兵,將辽东的倭寇给清除了。”
    马寻立刻说道,“我確实有这心思,要不然也不会想著留下德庆侯了。这么点人不够,还得抓更多的倭寇才行。”
    马寻拷问倭寇的事情就没人关注了,这本来就没什么大事,无非就是以前的马寻人设是敦厚、仁善,所以让朱元璋非常意外。
    至於宝藏什么的,皇帝显然是不会信。
    不信不要紧,等我拿到了准备好的口供、等工匠找到了矿山,到时候我相信洪武皇帝会激动的无以復加。
    银子,明朝其实也比较缺,至於说海量的白银涌入造成贬值。
    这其实也没什么可担心的,开採白银等也不是一朝一夕,不可能一年涌入几百万两白银。
    先找到矿山再说,通货膨胀、白银贬值的事情,短时间不会出现倒是没有白银锚定,宝钞用不了二十年就要贬值,这才是燃眉之急。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4198/6097697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