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一切有为法
推荐阅读:女神的合约兵王、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海贼:混迹在草帽船上的混血忍者、刚出人皇幡,我就成了旧日之主、元始法则、谁说我是靠女人升官的?、绑定哪吒,我成华夏神明团宠、北宋熙宁志、科技入侵现代、心声暴露,兽夫们夜夜熬红眼、
第613章 一切有为法
夜晚,月明星稀。
远处山林间,隐隐传来野兽的嘶吼。
徐颖带着陆正沿着商队的营地巡视,一边低声讲着一些故事见闻。
在营地的一处,有几个护卫聚在那里,翻看着书籍,口中还碎碎念。
陆正定睛一看,见几人看的是佛经。
他不禁好奇道:“你们这里的武者,也喜欢念经?”
徐颖闻言道:“大部分都会看佛经,有的人还想去修佛呢……”
在魏国佛门僧人的身份地位很高,当然要成为正经的佛门弟子不容易。
除了要有修佛的悟性之外,还得有关系将你领进门。
关系到了位,哪怕没有悟性,也可以让高僧点化,领入佛门。
但如果没有关系,哪怕自修入了佛门,没有正式僧人的身份,也是会受到排挤。
魏国佛道也分派别,大大小小的佛门势力林立,学派不一,关系网相当复杂。
不过商队的这些人看经没那么讲究,只求能入个门,会念几句经能驱妖鬼最好,也是多了些傍身的本事。
徐颖忍不住问道:“陆公子看过佛经吗?”
陆正道:“看过一些,略懂一二。”
徐颖闻言道:“之前都言陆公子精通各家学问,看来果然如此。大家都说你擅长著书,要是能编本佛门著作出来,那更不得了了……”
陆正笑了笑,道:“夸张了。”
他现在将精力放在法家之学上面,至于著佛经什么的,实在没有那个想法。
不过他脑子里面,却是有不显于世的佛经作品,乃是前世高人之作。
忽地,陆正心中浮现一个念头。
他能将太平经的一些理念推及出去,或许也能用佛经规整一番当下的佛门。
把自己的救世观念借由各种方法传递于世间,潜移默化的改变世人,才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徐颖见陆正在那里思索,便沉默没有打扰。
好一会儿,陆正回过神来,看向徐颖道:“姑娘可入了佛门?”
徐颖道:“以前得上级的修佛者指点,会那么两句佛门咒言,可震慑寻常妖鬼。”
陆正闻言道:“看来姑娘还是有些修佛天赋的,我这里有一言,你且观之。”
“什么?”
徐颖顿时来了兴趣,不明白陆正想做什么。
陆正淡然一笑,以指为笔在空中虚画,也不动用任何灵力,开始书写文字。
徐颖见陆正手指挥动,一个个字迹在脑海中呈现出来。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只是几息时间,一句完整的佛门之言。浮现脑海。
刹那间,徐颖心神俱震,如遭雷击一般。
这一句话仿佛带着一股特别的力量,让人醍醐灌顶,神台清明如沐春风。
在徐颖的体内,一股纯粹的佛门气息涌现出来,比之她曾经修炼的佛法之力更为精纯。
转念之间,徐颖感觉自己悟得了什么大道理。
但那股感觉只是持续很短一瞬,便又沉寂下去,仿佛灵光一闪。
而仅仅是这么一小会儿,徐颖就已经犹如被高僧点化,整个人的气质和道行都提升了一番。
徐颖的脑海中,那一句话化作悠悠佛音,还在识海中回荡不绝,没有立即消散。
徐颖转而看向陆正,一双眸子泛起惊奇之色,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
“这,陆公子,你……”
徐颖内心无法平静,一时不知该怎么说。
她一个擅长武道的修行人,居然被一位儒道文人用佛门之言点化,提升了自我?
当初那位前辈传她佛法的时候,都没给她这种玄妙的感觉。
而陆正只是写了一句话,平平无奇根本没有展露什么佛法力量,就能让她顿悟受了点化?
这种荒谬的事情,她平时做梦都不会这么做。
但现实似乎比梦幻还要离奇了。
徐颖脸上犹有惊色,说道:“陆公子竟精通佛法!刚才那一句,是出自何经?小女子以前竟不曾知晓。”
陆正笑了笑,道:“非我精通佛法,是你有慧根……至于此言,是我以前看过的佛经中的只言片语。”
陆正倒不觉得是自己有本事,而是这句佛经本来就蕴含大道至理,而徐颖颇有悟性,才能因一言而顿悟,使自身得以突破提升。
不过这一番,陆正也验证了这未显世的佛经,确实有着不可言说的玄妙道韵。
徐颖闻言,只道是出自什么高深的佛门经典,不是一般人能接触到的典籍,所以她才没见过。
现在回想一番,刚才那一句话充满了佛性,她恐怕得很多时间去感悟其中真谛。
徐颖心想这读书人多读书是真没错,她要是读过那么多佛经的话,说不得早就提升了很多境界。
可惜以她的身份,根本接触不到多高深的佛法,有那么点悟性天赋也没处使。
徐颖感叹道:“魏国有僧人想与陆公子辩经论道,我看那些人即便辩佛,也是不及公子的。”
辩经论道?陆正回想之前曾在洪州与一位年轻僧人谈论过几句话。
陆正问道:“姑娘可知魏国有个叫无求的年轻僧人?”
“无求?”
徐颖闻言道,“是白马寺的那位年轻高僧吗?我听说他之前到处游历与人辩道,后来回了魏国,去年前往妖域,不知具体位置……”
徐颖顿了顿,又道:“很多人都说他是去往妖域深处,感化那些大妖去了。”
“有的佛门僧人喜欢来妖域历练,擅长降妖除魔的那种,不过那样的僧人下场都不太好……”
陆正询问道:“这样的僧人很多吗?”
徐颖摇了摇头道:“怎么可能多?这可是要命的事情,绝大多数人修行都是为了自己,怎会为那么多毫不相干的人以身犯险……”
徐颖顿了顿,又道:“公子行事仁义、嫉恶如仇。小女子也是很钦佩的,不过像公子这样的人物,世间是少有的。”
陆正闻言,轻声道:“以后会多的。”
既然世间不乏正义者,以前有,以后也会有,还会更多。
“嗯?”
徐颖歪了歪头,有些不明白陆正这句话的意思。
(本章完)
夜晚,月明星稀。
远处山林间,隐隐传来野兽的嘶吼。
徐颖带着陆正沿着商队的营地巡视,一边低声讲着一些故事见闻。
在营地的一处,有几个护卫聚在那里,翻看着书籍,口中还碎碎念。
陆正定睛一看,见几人看的是佛经。
他不禁好奇道:“你们这里的武者,也喜欢念经?”
徐颖闻言道:“大部分都会看佛经,有的人还想去修佛呢……”
在魏国佛门僧人的身份地位很高,当然要成为正经的佛门弟子不容易。
除了要有修佛的悟性之外,还得有关系将你领进门。
关系到了位,哪怕没有悟性,也可以让高僧点化,领入佛门。
但如果没有关系,哪怕自修入了佛门,没有正式僧人的身份,也是会受到排挤。
魏国佛道也分派别,大大小小的佛门势力林立,学派不一,关系网相当复杂。
不过商队的这些人看经没那么讲究,只求能入个门,会念几句经能驱妖鬼最好,也是多了些傍身的本事。
徐颖忍不住问道:“陆公子看过佛经吗?”
陆正道:“看过一些,略懂一二。”
徐颖闻言道:“之前都言陆公子精通各家学问,看来果然如此。大家都说你擅长著书,要是能编本佛门著作出来,那更不得了了……”
陆正笑了笑,道:“夸张了。”
他现在将精力放在法家之学上面,至于著佛经什么的,实在没有那个想法。
不过他脑子里面,却是有不显于世的佛经作品,乃是前世高人之作。
忽地,陆正心中浮现一个念头。
他能将太平经的一些理念推及出去,或许也能用佛经规整一番当下的佛门。
把自己的救世观念借由各种方法传递于世间,潜移默化的改变世人,才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徐颖见陆正在那里思索,便沉默没有打扰。
好一会儿,陆正回过神来,看向徐颖道:“姑娘可入了佛门?”
徐颖道:“以前得上级的修佛者指点,会那么两句佛门咒言,可震慑寻常妖鬼。”
陆正闻言道:“看来姑娘还是有些修佛天赋的,我这里有一言,你且观之。”
“什么?”
徐颖顿时来了兴趣,不明白陆正想做什么。
陆正淡然一笑,以指为笔在空中虚画,也不动用任何灵力,开始书写文字。
徐颖见陆正手指挥动,一个个字迹在脑海中呈现出来。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只是几息时间,一句完整的佛门之言。浮现脑海。
刹那间,徐颖心神俱震,如遭雷击一般。
这一句话仿佛带着一股特别的力量,让人醍醐灌顶,神台清明如沐春风。
在徐颖的体内,一股纯粹的佛门气息涌现出来,比之她曾经修炼的佛法之力更为精纯。
转念之间,徐颖感觉自己悟得了什么大道理。
但那股感觉只是持续很短一瞬,便又沉寂下去,仿佛灵光一闪。
而仅仅是这么一小会儿,徐颖就已经犹如被高僧点化,整个人的气质和道行都提升了一番。
徐颖的脑海中,那一句话化作悠悠佛音,还在识海中回荡不绝,没有立即消散。
徐颖转而看向陆正,一双眸子泛起惊奇之色,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
“这,陆公子,你……”
徐颖内心无法平静,一时不知该怎么说。
她一个擅长武道的修行人,居然被一位儒道文人用佛门之言点化,提升了自我?
当初那位前辈传她佛法的时候,都没给她这种玄妙的感觉。
而陆正只是写了一句话,平平无奇根本没有展露什么佛法力量,就能让她顿悟受了点化?
这种荒谬的事情,她平时做梦都不会这么做。
但现实似乎比梦幻还要离奇了。
徐颖脸上犹有惊色,说道:“陆公子竟精通佛法!刚才那一句,是出自何经?小女子以前竟不曾知晓。”
陆正笑了笑,道:“非我精通佛法,是你有慧根……至于此言,是我以前看过的佛经中的只言片语。”
陆正倒不觉得是自己有本事,而是这句佛经本来就蕴含大道至理,而徐颖颇有悟性,才能因一言而顿悟,使自身得以突破提升。
不过这一番,陆正也验证了这未显世的佛经,确实有着不可言说的玄妙道韵。
徐颖闻言,只道是出自什么高深的佛门经典,不是一般人能接触到的典籍,所以她才没见过。
现在回想一番,刚才那一句话充满了佛性,她恐怕得很多时间去感悟其中真谛。
徐颖心想这读书人多读书是真没错,她要是读过那么多佛经的话,说不得早就提升了很多境界。
可惜以她的身份,根本接触不到多高深的佛法,有那么点悟性天赋也没处使。
徐颖感叹道:“魏国有僧人想与陆公子辩经论道,我看那些人即便辩佛,也是不及公子的。”
辩经论道?陆正回想之前曾在洪州与一位年轻僧人谈论过几句话。
陆正问道:“姑娘可知魏国有个叫无求的年轻僧人?”
“无求?”
徐颖闻言道,“是白马寺的那位年轻高僧吗?我听说他之前到处游历与人辩道,后来回了魏国,去年前往妖域,不知具体位置……”
徐颖顿了顿,又道:“很多人都说他是去往妖域深处,感化那些大妖去了。”
“有的佛门僧人喜欢来妖域历练,擅长降妖除魔的那种,不过那样的僧人下场都不太好……”
陆正询问道:“这样的僧人很多吗?”
徐颖摇了摇头道:“怎么可能多?这可是要命的事情,绝大多数人修行都是为了自己,怎会为那么多毫不相干的人以身犯险……”
徐颖顿了顿,又道:“公子行事仁义、嫉恶如仇。小女子也是很钦佩的,不过像公子这样的人物,世间是少有的。”
陆正闻言,轻声道:“以后会多的。”
既然世间不乏正义者,以前有,以后也会有,还会更多。
“嗯?”
徐颖歪了歪头,有些不明白陆正这句话的意思。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4306/5972487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