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都市小说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436章 抗旱,女儿的选择

第436章 抗旱,女儿的选择

推荐阅读:我在聊天群,群友都是序列曲主角这个演员鬼计多端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不死的我速通灵异游戏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娶龙王,借天命战锤:憧憬成为星际战士战锤40k:从行商浪人开始狩命登仙吞噬星空:内卷修炼,卷哭罗峰

    上午。
    方唯正在三大队巡视,有工作人员急匆匆的找到了他。
    “方支书,蔡总打电话有急事找你,请你尽快给他回电。”
    “嗯,我知道了。”
    方唯随即驾车回到了办公室,抓起桌上的电话给蔡桐打了过去。
    “支书,新凯奇表面上一直没什么动作,但暗地里通过资本运作控制了一家大型的农业公司。这家公司原本就有不少的土地,现在土地流转的政策放开了,今年他们又增加了50万亩的农田。”
    蔡桐说,他之前也被新凯奇的表象给骗了。
    实际上新凯奇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把手伸进了农业种植,打破了之前的格局。
    “他们倒是会想办法,不过也不用过份担心,他们能控制的生产规模是有限的,有关部门不可能允许他们过度扩张的。”
    方唯也没想到新凯奇会套个马甲进入农业生产的末端,直接和生产单位搅合在一起。
    新凯奇是合资企业,而且外资占比很高,所以不可能控股一家大型的农业公司。二者之间最多是在暗地里有协议,合作没问题,想要无限制扩张绝无可能。
    不过,方唯对于这个打不死的小强也提高了警惕,毕竟对方太能折腾了,一不小心就会跳起来咬人一口。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不必采取专门的措施,尽量保住【玉香183】的市场份额即可。”
    两人很快就结束了通话,蔡桐随即去做了安排。
    方唯觉得新凯奇还是有能人的,这一次的事情就做的很漂亮。怎么说呢,新凯奇真的很能折腾,一计不成马上就来另一计策,行动力没的说。
    瑶岭农业这边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尽量维持自己的市场份额,以品质取胜。
    本省不是玉米的主产区,所以他压根没想过走新凯奇的路子,况且新凯奇的这条路也不一定能走得通。
    瑶岭农业的重点在育种上,农业生产的延伸最多在种植水稻上,其他的不予考虑。
    傍晚。
    方唯和盘莲、孙道人以及大婶坐在一起吃饭,如今家里人少,吃饭也不如以前那么热闹。
    吃过饭,盘莲拉着方唯出门散步,孙道人则回去休息。
    “三哥,我打算请一段时间的假去省城陪小洁。很快就要高考了,阿姐虽然能照顾好她的生活,但别的方面她就无能为力了。”
    盘莲打算请两个月的假,去省城陪伴女儿。
    竹器厂有两个副厂长在,什么都不会影响。至于少拿两个月的工资和奖金,这事儿不在她的考虑之中,反正家里也不缺她那点收入。
    “我觉得可以,你先去,小洁高考前我肯定也会去的。”
    方唯赞同盘莲的想法,之前武耀阳的秘书帮忙解决了小洁在省城高考的身份问题,就不用来回奔波了。
    好在是同一个省,大家都是相同的录取标准,要是在外省就没有这么容易的。
    但孩子自己在外地参加高考,父母都不在身边可不行。
    “那我明天就向公司请假,争取后天就出发。”
    盘莲也是个急性子,说干就干,第二天就请了假。
    方唯正好最近不忙,就想着去公司呆几天,于是就和婆娘一起去了省城。
    小洁见到了爸爸妈妈,紧张的心情得到了舒缓,对高考更有信心了。其实凭她的的学习成绩,考个重点大学根本没问题,正常发挥即可。
    盘莲在家里和阿姐一起照顾小洁的生活,方唯每天在公司坐镇,倒是什么都不耽误。
    一周后。
    电器集团公司给公司递交了股份制改造的整体方案,首先准备发行内部职工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
    正好方唯在这边,便召开了董事会会议。
    “支书,电器集团要搞股份制改造,会不会造成一个局面,咱们对电器集团的控制力会减弱?”
    蔡桐有点担心,其实也不怪他,大家对于这一块都没什么经验。
    “不会,即便是股份制改造完成,我们还是控股股东,在电器集团的经营管理中有着绝对的发言权。”
    在未来,电器集团公司也不会选择整体上市,所以股份制改造暂时只会牵扯到公司的一部分业务。
    而且瑶岭农业是不会放弃控股权的,所以根本不存在蔡桐那样的担心。
    各位董事这才放心,随即同意了电器集团的改制计划。
    瑶岭农业派了一位副总去香山,亲自参与这项工作,避免出现什么问题。
    方唯没打算去,一方面女儿临近高考,另一方面也没有必要。随着瑶岭农业的盘子越来越大,很多事他都不可能亲力亲为,得靠大家的力量才行。
    他在省城待了将近一个月,因为持续的旱情,不得不返回了县里。
    “支书,这段时间本应进入雨季,但却一直不下雨。根据天气预报,咱们这一带有干旱的趋势,所以我们启动了抗旱保生产的预案。”
    方唯回到县里之后,把赵金生等两个生产基地负责人召集到一起,商讨对策。
    赵金生说新林基地和阳山基地都已经启动了抗旱预案,但阳山基地的机井还不够,目前正在加班加点打井。
    新林基地这边的问题不大,即便是前进乡也有足够的水井,最多就是增加一些生产成本罢了。
    只不过,现在有多达1000口机井还没有升级,灌溉的效率并不一样。
    一口水灵从1级提升到10级,需要消耗166660点点数,1000口水井就是166660000点点数,倒是不多。
    都晋升到10级就可以合并,然后再进行升级,就可以节省很多点数。
    【归属设施】→【水利设施】→【水井(61号-1060号)】
    【设施等级:(10级,0\50万)】
    【设施属性:水源足、水质优、控制水量,打井技巧】
    【此水投入使用后,全属性额外增加100%,水压增强+1】
    【总点数:2560154740。】
    接下来再将合并之后的水井进行升级,再与原有的水井合并。此时,所有的水井都合并在了一起,只不过等级只有15级,还得费1亿点点数升级到16级。
    【归属设施】→【水利设施】→【水井(1号-1060号)】
    <div id=“pf-15812-1“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设施等级:(16级,0\5亿)】
    【设施属性:水源足、水质优、控制水量,打井技巧】
    【此水投入使用后,全属性额外增加160%,水压增强+1】
    【总点数:2393654740点。】
    完好的水井和正在施工的水井,一共是1060口。这个数量不算多,但在紧急情况下进行灌溉,也基本上够用了。
    阳山那边的自然条件要好一些,水库多水利资源丰富,相对来说,新林县的自然条件更差一些。
    方唯和赵金生等人随后去了阳山县和新林县的各家生产单位,巡视了抗旱保生产的准备情况。如果不是百年一遇的旱灾,今年的生产不会减产。
    各单位准备的很充分,阳山县的打井工作很快就告一段落。
    回到瑶岭乡之后,方唯见到了蔡桐等公司高管。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可能还坐在办公室里,必须到生产一线参与抗旱工作。
    历时一个多月,波及附近几个县的旱情终于得到了缓解。
    这段时间雨水比较多,长期的旱情自然也就不复存在,蔡桐才带人返回了省城。
    方唯比他们晚走几天,孩子眼看要高考了,他也得陪陪女儿。父母在身边就是一种精神慰藉,事情可以慢慢做,但孩子的高考只有一次。
    随着高考临近,小洁也越发的有些紧张。
    她的心理素质不如哥哥,但总体上没什么大问题。方唯和盘莲对她也没什么过高的要求,只希望她能正常发挥即可,不要有太大的思想包袱。
    方唯依然是每天在公司坐镇,下午放学去接女儿。
    考前最后一周,孩子在家复习,他干脆也不去公司了,陪着女儿看考点、领准考证,还挺忙活。
    “爸妈,这几天考试,你们不要问我考得咋样,等分数出来就知道了,好不好?”
    “好!小洁,你不要有太大的压力,爸爸妈妈永远都是你的后盾。”
    炎炎夏日,高考开启。
    实际上方唯和盘莲的心态都很好,一方面是对女儿有信心,另一方面他们自己心里的容错率就很高。
    三天的考试他们只是默默的陪伴,不会问多余的问题,也不会表现的过于小心谨慎。
    一切如常,就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
    等到小洁考完试开始填报志愿,大家的分歧才第一次显现出来。
    “女孩子别学医了,太辛苦。你哥学医,你又学医,你可以选择一个轻松一点的专业啊。”
    方唯万万没想到,小洁从来没有说过自己的志向,结果突然说想报医学院。
    盘莲也劝小洁慎重考虑,她很怀疑,小洁是不是受到了哥哥的影响才会这么想的。
    “我就是觉得医生救死扶伤很伟大,所以我也想像哥哥一样。”
    两口子这才发现,或许是太溺爱女儿了,女儿根本没有自己的主见。
    方唯只好耐心的给小洁分析好些个专业的优点缺点,最终还是交给小洁自己做决定。
    “那我就报蓉城的电讯工程学院,这次不改了。”
    小洁对报考京城的几所顶尖的大学信心不足,选来选去便报了位于的蓉城的电讯工程学院。
    方唯大为惊讶,这所学校也就是未来大名鼎鼎的电子科技大学,在电子信息这一块是国内顶尖的大学之一。
    第二天。
    盘莲陪着女儿去学校交了志愿表,大家都觉得一身轻松。
    实际上作为家里最小的女儿,小洁是有躺平的资格的。不过这孩子比较单纯,从来不会想那么多,就喜欢安安静静的学****静静的读书。
    “三哥,咱们回去吧。小洁预留的通信地址是新林县家里的地址,等录取通知书到了也不会错过,你说呢?”
    盘莲这会儿想回家了,方唯自无不可。
    “那就后天动身,咱们全都回去。”
    方唯一家三口加上阿姐,隔天就返回了村里。
    小洁这下子放松了,等成绩出来之后,学校的老师打电话过来,说孩子这次考的很不错,第一志愿基本上稳了。
    方唯和盘莲大喜,不过现在还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书,也就没有到处宣扬。
    等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家里肯定要摆酒,流水席不摆上个三天三夜都说不过去。
    “三哥,我是不是老了,怎么突然一下子就失去了斗志,连这个厂长都不想继续当了。”
    盘莲的心情很复杂,孩子们一个一个都远离家乡,老大去了京城,等明年毕业后还不知道会去向各方。
    小女儿大概率会去蓉城,一年见两次,家里大部分时候都是空空荡荡的。
    她的心也在欢喜和惆怅中不停的摇摆,甚至都想退休了。
    “你这个厂长多轻松,苦活累活有两个副手帮你的分担,你想去就去想走就走,多自在。要是整天呆在家里,要不多久你会感到很郁闷,还是先干着吧。”
    方唯劝盘莲调整一下心态,他自己其实也有点,只不过很快就调节了过来。
    盘莲点点头,回来后休息了两天,便去了竹器厂上班。
    对于方唯来说,各生产单位最忙的时节已经过去,夏收和夏种都已经完成,统计数据已经摆在了他的办公桌上。
    这一季一共产出了5600万斤【农优82】稻种,6400万斤【南光四号】稻种,以及29400万斤【南光五号】稻种。
    另外还产出了42000万斤稻谷,可谓是大丰收。
    【玉香183】玉米种子和【南豆333】大豆种子,也在按部就班的产出,只不过数量较少,反而是其他经作物的种子培育占了大头。
    历经数年的培育产出,方唯一手建立了农作物种子库已经成型,其中各类的蔬菜瓜果品种就有上百种。
    这些品种在未来会被人称之为老品种,种子叫做老种子。
    在前世,老品种很少会有人种,因为产量低所以不划算。但老品种的口味上佳,以蔬菜为例,也就是人们时常说的“菜有菜味”。
    所有的这些品种经过多次培育之后,产量都有大幅度的提升。(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4309/6096290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