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扎根发展
推荐阅读:纷争之心(nph,西幻)、同类、你看,上天都不要我们断、侥幸(骨科)、[秦时+天九]忘机(H)、槐边野记(大肚 孕 甜甜 肉文 )、强宠(军装强制爱)、群鸟沉默时、朋友妻、溶寂之庭(NPH)、
第355章 扎根发展
嘟——
响亮的汽笛声在码头上空飘扬,一艘大型运输船缓缓靠岸,早就做好准备的工人们立刻行动起来,將船上的货柜卸下来。
欧扬远远看著这一幕,忍不住问:“又是建材?”
“应该是吧。”朱一鸣拽了根草茎咬在嘴里,脸色忽然一变,呸呸呸地吐个没完。
“怎么了?”欧扬问。
“苦的!”朱一鸣又吐了一口,“没跑了,这是要打持久战啊!”
欧扬思绪复杂,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他原以为,上面只是把无处可去的撤离人员暂时安排在圣瓦岛,这地方说得好听些叫聚居点,说得难听些就是难民营。
不管到底是什么吧,等找到战胜幻肺菌的办法就会放弃,大伙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该干嘛干嘛去。
但欧扬很快发现不对。
完成最初的安置后,岛上居然不再搭建临时建筑,而是运来大量建材,开始建造各种永久性建筑。
不仅如此,还公开发布公告,公布了占地面积一百六十平方公里的新城建设计划。
圣瓦岛总面积还不到六百平方公里,新城已经占到全岛面积的四分之一!
规划图上不止有居民区,还有商业区、仓储区、农业区、工业区,以及最重要的避难所。
没人知道幻肺病会不会传播到岛上来,因而必须未雨绸繆,建造足够的避难所,保证灾难降临的时候,每一个上岛的同胞都能拥有一个位置。
为此,新城所有居民区都在城市边缘,且彼此之间通过壕沟、围墙等方式阻隔,一旦发生意外,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內將所有居民区分隔成独立的小块,阻止疫情进一步蔓延。
同样是因为面积太小,圣瓦岛上没什么可开发的资源,缺乏发展工业的基础,但水电之类的基础必不可少,所以计划中的工业区,以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为主。
该计划一公布,立刻引来诸多关注目光,大伙一片譁然——这是要在岛上安家落户的节奏啊!
隨之而来的,就是大量建筑工程上马,大量閒置人口分流到工地上砌墙搬砖,依旧吃配给的人员迅速减少,拿到工资的越来越多。
经济来源改变了经济结构,上岛的第二个月,第一家官营商店正式开业,主要出售粮食、服装鞋帽等各种必需品。
经营地点在码头,各种货物直接堆在船上。
隨后渔业公司正式成立,吸收一部分閒置人员出海打渔。
最有意思的是渔业公司,由於船多人多,捕捞的海鲜也多,自家人只能消耗一部分,剩余的本想出售给当地人,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当地人根本不缺海鲜,压根儿就没人要。
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把多余的海鲜送到养殖场餵猪。
再然后,种植园、农场、运输队……各种官营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大批閒置人口从难民转化为工人。
上岛的同胞多达十几万,其中不乏有头有脸的社会精英,但在这个时候,不论学识还是能力,都只能向现实低头。
上面在全力安置撤离人员的同时,同样大力鼓励自营经济。
人心这个东西太复杂,同样是从高处跌落,有些人立刻就能站起来,弯下腰低下头,咬紧牙关从头再来。
可有些人恰恰相反,接受不了身份和地位上的落差,从此一蹶不振。
不过没关係,既然接受不了上面的安排,那就自力更生好了,上面同样鼓励支持。
没有本钱?
好办,银行立马开到岛上。
没有抵押?
好办,直接拿在米资產抵押就行。
所有人都被上面的操作闹懵了,老米內部的局势一天乱似一天,在米资產早就成了甩不掉的包袱,换取启动资金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许多人上岛之后,还能收到irs的催缴信息,实在令人无语。
当然了,资產和资產不是一回事。
毫无疑问,沦陷区內的资產最不值钱,即將沦陷的区域稍好一些,只有沦陷区外的资產稍好一些。
但也只是一些。
欧扬也慢慢想明白了,这不就是把圣瓦岛当自家地盘来经营吗?
在远离本土的地球另一端,建设一个全新的城市,恐怕其他地方还有类似的情况……这个这个,好像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啊!
新城安置十几万人绰绰有余,问题是想把所有人都安置好却没那么容易。
上面想尽了办法,也就安置了半数人口,还有一半继续吃配给。
欧扬觉得能搞的產业都搞得差不多了,继续安排非常困难。
不过世上从来不缺聪明人。
一个姓齐的年轻人听说圣瓦岛的另一端住著大量当地人,立刻灵机一动,从熟悉的人手里收集了一批罐头,搞了艘小船运到当地人的城镇出售,换回了第一桶金。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从最初的小打小闹渐渐壮大。
虽然只是倒卖各种罐头和包装食品,但这些东西都是万里迢迢从国內运来的,在当地人眼里属於极度缺乏的稀有物资。
圣瓦岛上的本地人也不糊涂,转手当起了二道贩子,把来自新城……不,是来自地球另一端的包装食品送到了主岛。
主岛不缺有钱人,缺的是物资,这些食品很快就摆到了有钱人的餐桌上。
於是,贸易的规模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看准机会,想在这块蛋糕上吃一口的人也越来越多,甚至已经有人主支降价,爭夺市场。
齐睿主动向管委会申请成立贸易公司,有序推进贸易发展的建议,认为继续无序发展,最终將损害新城的整体利益!
管委会特事特办,很快批准贸易公司成立,並对新城与当地人之间的贸易行为进行適当的管控,防止恶性竞爭。
虽然只是从圣瓦岛东边运到西边,可与当地人之间的贸易,本质上是一种进出口行为。
初来乍到,小打小闹无所谓,可规模发展起来了,就必须加以规范!
新城暂时还没成立税务机构,为鼓励发展,也有减收甚至免收政策,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管委会甚至为贸易公司开了绿灯,帮忙联繫国內的货源,分出宝贵的运力送到圣瓦岛。
欧扬忍不住感慨,继续发展下去,圣瓦岛会不会成为辐射整个米洲的贸易枢纽?
似乎,大有可为啊!
(本章完)
嘟——
响亮的汽笛声在码头上空飘扬,一艘大型运输船缓缓靠岸,早就做好准备的工人们立刻行动起来,將船上的货柜卸下来。
欧扬远远看著这一幕,忍不住问:“又是建材?”
“应该是吧。”朱一鸣拽了根草茎咬在嘴里,脸色忽然一变,呸呸呸地吐个没完。
“怎么了?”欧扬问。
“苦的!”朱一鸣又吐了一口,“没跑了,这是要打持久战啊!”
欧扬思绪复杂,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他原以为,上面只是把无处可去的撤离人员暂时安排在圣瓦岛,这地方说得好听些叫聚居点,说得难听些就是难民营。
不管到底是什么吧,等找到战胜幻肺菌的办法就会放弃,大伙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该干嘛干嘛去。
但欧扬很快发现不对。
完成最初的安置后,岛上居然不再搭建临时建筑,而是运来大量建材,开始建造各种永久性建筑。
不仅如此,还公开发布公告,公布了占地面积一百六十平方公里的新城建设计划。
圣瓦岛总面积还不到六百平方公里,新城已经占到全岛面积的四分之一!
规划图上不止有居民区,还有商业区、仓储区、农业区、工业区,以及最重要的避难所。
没人知道幻肺病会不会传播到岛上来,因而必须未雨绸繆,建造足够的避难所,保证灾难降临的时候,每一个上岛的同胞都能拥有一个位置。
为此,新城所有居民区都在城市边缘,且彼此之间通过壕沟、围墙等方式阻隔,一旦发生意外,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內將所有居民区分隔成独立的小块,阻止疫情进一步蔓延。
同样是因为面积太小,圣瓦岛上没什么可开发的资源,缺乏发展工业的基础,但水电之类的基础必不可少,所以计划中的工业区,以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为主。
该计划一公布,立刻引来诸多关注目光,大伙一片譁然——这是要在岛上安家落户的节奏啊!
隨之而来的,就是大量建筑工程上马,大量閒置人口分流到工地上砌墙搬砖,依旧吃配给的人员迅速减少,拿到工资的越来越多。
经济来源改变了经济结构,上岛的第二个月,第一家官营商店正式开业,主要出售粮食、服装鞋帽等各种必需品。
经营地点在码头,各种货物直接堆在船上。
隨后渔业公司正式成立,吸收一部分閒置人员出海打渔。
最有意思的是渔业公司,由於船多人多,捕捞的海鲜也多,自家人只能消耗一部分,剩余的本想出售给当地人,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当地人根本不缺海鲜,压根儿就没人要。
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把多余的海鲜送到养殖场餵猪。
再然后,种植园、农场、运输队……各种官营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大批閒置人口从难民转化为工人。
上岛的同胞多达十几万,其中不乏有头有脸的社会精英,但在这个时候,不论学识还是能力,都只能向现实低头。
上面在全力安置撤离人员的同时,同样大力鼓励自营经济。
人心这个东西太复杂,同样是从高处跌落,有些人立刻就能站起来,弯下腰低下头,咬紧牙关从头再来。
可有些人恰恰相反,接受不了身份和地位上的落差,从此一蹶不振。
不过没关係,既然接受不了上面的安排,那就自力更生好了,上面同样鼓励支持。
没有本钱?
好办,银行立马开到岛上。
没有抵押?
好办,直接拿在米资產抵押就行。
所有人都被上面的操作闹懵了,老米內部的局势一天乱似一天,在米资產早就成了甩不掉的包袱,换取启动资金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许多人上岛之后,还能收到irs的催缴信息,实在令人无语。
当然了,资產和资產不是一回事。
毫无疑问,沦陷区內的资產最不值钱,即將沦陷的区域稍好一些,只有沦陷区外的资產稍好一些。
但也只是一些。
欧扬也慢慢想明白了,这不就是把圣瓦岛当自家地盘来经营吗?
在远离本土的地球另一端,建设一个全新的城市,恐怕其他地方还有类似的情况……这个这个,好像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啊!
新城安置十几万人绰绰有余,问题是想把所有人都安置好却没那么容易。
上面想尽了办法,也就安置了半数人口,还有一半继续吃配给。
欧扬觉得能搞的產业都搞得差不多了,继续安排非常困难。
不过世上从来不缺聪明人。
一个姓齐的年轻人听说圣瓦岛的另一端住著大量当地人,立刻灵机一动,从熟悉的人手里收集了一批罐头,搞了艘小船运到当地人的城镇出售,换回了第一桶金。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从最初的小打小闹渐渐壮大。
虽然只是倒卖各种罐头和包装食品,但这些东西都是万里迢迢从国內运来的,在当地人眼里属於极度缺乏的稀有物资。
圣瓦岛上的本地人也不糊涂,转手当起了二道贩子,把来自新城……不,是来自地球另一端的包装食品送到了主岛。
主岛不缺有钱人,缺的是物资,这些食品很快就摆到了有钱人的餐桌上。
於是,贸易的规模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看准机会,想在这块蛋糕上吃一口的人也越来越多,甚至已经有人主支降价,爭夺市场。
齐睿主动向管委会申请成立贸易公司,有序推进贸易发展的建议,认为继续无序发展,最终將损害新城的整体利益!
管委会特事特办,很快批准贸易公司成立,並对新城与当地人之间的贸易行为进行適当的管控,防止恶性竞爭。
虽然只是从圣瓦岛东边运到西边,可与当地人之间的贸易,本质上是一种进出口行为。
初来乍到,小打小闹无所谓,可规模发展起来了,就必须加以规范!
新城暂时还没成立税务机构,为鼓励发展,也有减收甚至免收政策,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管委会甚至为贸易公司开了绿灯,帮忙联繫国內的货源,分出宝贵的运力送到圣瓦岛。
欧扬忍不住感慨,继续发展下去,圣瓦岛会不会成为辐射整个米洲的贸易枢纽?
似乎,大有可为啊!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4544/638208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