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都市小说 > 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 > 第375章 ,票房和口碑的双重屠杀

第375章 ,票房和口碑的双重屠杀

推荐阅读:谢小狗沦陷笔记病美人替嫁坏老公后被宠昏了长城守望:我虐哭亿万异界玩家万古长生,葬尽诸天仙神我将要一统大陆別胡说,我这是人皇幡重生归来,冷眼扫渣八女帝全背叛,重生悔到肠断天启大明技能改一个字,他们被我玩坏了

    第375章 ,票房和口碑的双重屠杀
    人会所的包间里,烟气缭绕。
    江文翘着二郎腿,手里夹着一根雪茄,猩红的火点在昏暗的光线下明明灭灭。
    他面前的茶几上,摆着几瓶年份不浅的威士忌。
    韩平坐在他对面,手里端着一个平板电脑,屏幕的光映在他脸上,神情有些微妙。
    “9.1分。”
    韩平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咂摸的意味。
    “《斗牛》8.2,《立春》8.1,都被压下去了,而且是碾压。”
    江文吐出一口浓厚的烟圈,烟雾模糊了他那张棱角分明的脸。
    “有什么好奇怪的。”
    他的声音一如既往地带着股满不在乎的劲儿。
    “那小子要是拍出来个七点几分,我才觉得奇怪。”
    韩平笑了笑,放下了平板。
    “我不是奇怪他分高,我是奇怪另外两部。管唬和顾长韦,京圈第六代导演里的中坚力量,这次的作品也都是水准之上,结果被一个年轻人这么压着打,连个水都溅不起来。”
    他顿了顿,看向江文。
    “这架势,颇有你当年的风采啊。”
    韩平的语调里带上了调侃。
    “一部《鬼子来了》,把整个京圈的脸都给抽肿了,让那帮自诩为权威的人,好几年都抬不起头来。”
    “哈哈哈!”
    江文闻言,发出一阵标志性的大笑,胸膛剧烈地起伏着,震得沙发都在轻颤。
    “你瞧瞧,我欣赏的人,能错吗?”
    他把雪茄在烟灰缸里磕了磕,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得意。
    “这小子,骨子里跟我是一路人。他不管你什么规矩,什么铁律,他只拍他自己想拍的东西。这帮人还想用‘伤痕文学’的框子去套他?可笑!”
    韩平点了点头。
    口碑上,李轩已经赢了,而且赢得毫无悬念。
    一部文艺片,尤其是伤痕文学题材的文艺片,能拿到9.1的开分,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这已经足够让京圈那帮人难受好一阵子了。
    “不过,也就到此为止了。”
    韩平给自己倒了杯酒,冰块在杯中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口碑是口碑,票房是票房。这种题材,注定了曲高和寡。能有个几千万的总票房,就算是大获全胜。终究还是小圈子的自嗨。”
    江文没说话,只是又抽了一口雪茄,似乎是默认了韩平的说法。
    文艺片导演的宿命,就是叫好不叫座。
    这是行业的规律。
    就在这时,韩平的手机震动了一下,他拿起来看了一眼,脸上的表情忽然凝固了。
    他盯着屏幕看了足足有十几秒,然后抬起头,表情古怪地看着江文。
    “怎么了?”
    江文察觉到了他的异样。
    韩平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把手机屏幕转向他。
    “首日票房出来了。”
    屏幕上是一张实时票房的统计图。
    最上面的几部商业大片数据没什么稀奇,但往下看,文艺片那一栏,数字却显得格外刺眼。
    《斗牛》,首日票房310万。
    《立春》,首日票房280万。
    这两个数字,完全在韩平的预料之内,对于这个体量的文艺片来说,不好不坏,很标准。
    而在这两部电影的下面,是《隐入尘烟》。
    后面的数字,让江文那张向来玩世不恭的脸,也出现了一瞬间的呆滞。
    首日票房:1580万。
    包间里陷入了一片寂静,只剩下雪茄燃烧的细微声响。
    一个伤痕文学题材的电影,首日票房,一千五百八十万。
    这个数字,已经不能用“大获全胜”来形容了。
    这是……屠杀。
    韩平放下酒杯,身体微微前倾,他感觉自己的血液流速都在加快。
    “疯了……”
    他喃喃自语。
    “这小子把文艺片的票房天板,直接给捅穿了。”
    他从业这么多年,见过无数票房奇迹,但没有一个,像今天这样让他感到震撼。
    因为这完全不符合逻辑,不符合市场规律,不符合他对这个行业的一切认知。
    “哈哈……”
    寂静被一声低笑打破。
    江文先是低低地笑,然后笑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响亮,最后变成了肆无忌惮的狂笑。
    “哈哈哈哈哈哈!好!他妈的太好了!”
    他猛地站起身,一把抓起桌上的威士忌,直接拧开瓶盖,给自己面前的空杯倒了满满一杯。
    琥珀色的酒液因为他手的颤抖而溅出几滴。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这小子能行!”
    他仰头,将一整杯烈酒灌了下去,喉结滚动,一滴酒液顺着他粗犷的下巴滑落。
    “老韩!”
    江文把空杯重重地顿在桌上,双眼放光地看着韩平。
    “这他妈已经不是赢了!”
    “这是掀桌子了!”
    他一把抢过韩平的手机,又看了一眼那个刺眼的数字,脸上的狂喜几乎要溢出来。
    “他用一部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卖钱的电影,把那帮自以为是的家伙,按在地上摩擦!”
    江文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这一次,也给韩平倒上了。
    他把酒杯推到韩平面前,声音因为兴奋而有些沙哑。
    “他们以为自己掌握着艺术的定义权,以为自己能决定什么是高级,什么是媚俗。”
    “现在,李轩告诉他们。”
    江文举起酒杯,对着空气,也对着那个看不见的年轻人。
    “观众喜欢什么,我拍的,才是艺术!”
    “去他妈的伤痕。”
    “老子就是要弥补伤痕!”
    家里的客厅很安静
    李轩靠在沙发上,看着电脑屏幕。
    豆瓣的页面还停留在9.1分,评论区已经刷出了几万条。
    他没有去看那些分析艺术性、镜头语言的长篇大论,而是饶有兴致地翻看着那些最简短、最直接的留言。
    【看完电影出来,给俺妈打了个电话,没说啥,就想听听她声音。】
    【我一个糙汉子,哭得稀里哗啦的,不是伤心,就是觉得心里堵得慌,但最后又觉得暖暖的。】
    【本来以为是去看苦难的,结果被塞了一嘴的麦子,又甜又涩,后劲儿真大。】
    李轩的嘴角不自觉地扬了起来。
    这才对味儿。
    票房,评分。
    自己确实在意,影视人谁不在意这个啊,不整那些虚伪的。
    确实在意。
    但其实.看着这些评论里的人,看完电影后得到的东西——是快乐的时候,快乐的感觉,就比票房评分出现的时候更迅速,更快速的出来。
    前世那部《隐入尘烟》,是一把锋利的刀,精准地剖开了生活的脓疮,让人痛彻心扉,但也只留下了无尽的致郁。
    而现在,他给这把刀,装上了一个温暖的刀柄。
    他保留了所有的苦,但给了那份苦一个可以喘息的出口。
    这种亲手将一部致郁神作,改成治愈系爆款的快乐
    嗯.
    真不错。
    旁边的刘亦妃也捧着手机,小脸上表情变幻不定,时而蹙眉,时而抿嘴偷笑。
    最新款的苹果4手机
    李轩也有点恍惚。
    也是进入智能手机时代了啊
    她的手机从昨晚开始就没停过,各种祝贺的短信,各种雪中送炭后又来锦上添的问候,还有一份份雪片般飞来
    刘亦妃仰起脸,看着李轩,眼睛亮晶晶的。
    “我现在,是不是也算……演技派了”
    “在我这儿你才算演技派。”
    李轩收回目光。
    “所以,我们接下来该准备下一部作品了”
    刘亦妃愣了一下,把手机收了回来,眨了眨眼:“下一部?《隐入尘烟》这才刚开始啊,后面还有路演,还有各种宣传……”
    “你这么跟我说,是想邀请我当你的女主角吗?”
    刘亦妃的心跳跳的很快。
    她看着李轩那张平静的脸,仿佛外面那些关于票房、关于口碑、关于奖项的惊涛骇浪,都与他无关。
    他好像永远都这样,永远都只看着前方。
    刘亦妃此时忽然笑了,眉眼弯弯,像一只狡黠的猫。
    她故意做出一副可怜兮兮的表情,往李轩身边凑了凑.
    果断遗忘了刚刚发到自己手机上的那一堆子的企划案。
    甚至还有大的商业片打算重启自己。
    可惜,现在我也不混京圈,也.没继续混好莱坞圈了。
    《功夫之王》之后把我丢掉,现在又想把我捡起来。
    可没那么容易。
    刘亦妃眯着眼笑道。
    “我当然愿意啦!现在除了你,还有谁敢真的让我当女主角啊?”
    她掰着手指头,煞有介事地数着:“《功夫之王》那事儿才过去多久,万一我下一部又演砸了怎么办?他们都是老狐狸,都邀请蒋文丽去啦,你现在可是我的老板了,你不能不要我吧?”
    李轩看着她那副耍赖的样子,笑了。
    “这是赖上我了啊。”
    “嘻,”刘亦妃一点也不恼,反而笑得更开心了,顺势就接了下去,“那就多多指教啦,导演.什么企划,我都能演。”
    只要。
    男主角是你。
    张谋子的院子里,很静。
    他亲自执壶,给对面的马小刚斟了一杯茶。
    茶汤澄红,晃动不止。
    和马小刚那只端着茶杯,却啧啧的感慨。
    “一千五百八十万……这位火云邪神,居然把文艺片,伤痕文学的文艺片,拍出到了这种成绩来。”
    “老张,你看明白了吗?”
    “一部农村题材的苦情戏,首日票房一千五百八十万!”
    “管唬的《斗牛》,顾长韦的《立春》,两部片子加起来的首日票房,还不到人家的一半.”
    马小刚的声音里就震惊多于感慨了。
    这已经不是后浪推前浪了。
    这是海啸直接把沙滩上的城堡给拍没了。
    张谋子没说话,只是端起自己的茶杯,轻轻吹了吹浮在表面的热气。
    他的动作很稳,和他这个人一样,永远四平八稳。
    “你这华夏第二的导演,也能说出这种不淡定的话来,我早就关注到他了,从《活着》的电视剧开始,再到《南京照相馆》,再到现在,确实是一个.未来可期的家伙。”
    马小刚就说道。
    “《南京照相馆》那时候他还只是在题材上取巧,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从切入点下手,有一说一,在拍摄技巧上,倒是没露太多的手。”
    “可这次不一样。”
    “这次他是在王塑他们最引以为傲的‘伤痕文学’地盘上,正面把人给干趴下了。”
    “口碑,票房,全方位的碾压,我很难不怀疑,在两年后的大奖里,至少.能压过这两位‘第六代’。”
    马小刚站起身,在院子里来回踱步,像一头被困在笼子里的野兽。
    “这小子,已经成了气候了。”
    “再让他这么搞下去,京圈这代人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话语权,都要被他给掀了”马小刚眯着眼说道:“老张,你倒是说句话啊”
    张谋子终于放下了茶杯。
    试探
    互相对视。
    互相试探。
    “说什么?”
    “说什么?”马小刚停下脚步:“打压下去,之前王塑不是还老说吗。”
    “趁他现在根基还不稳,咱们联起手来,在资源上卡他一下.”
    “让院线把他的排片往下调一调,把宣传资源往《斗牛》和《立春》上倾斜一下。”
    马小刚就看着张谋子说道。
    张谋子看着他,表情没什么变化,只是问了一句。
    “你看过电影了?”
    马小刚愣了一下。
    “……还没。但数据不会骗人。”
    “你应该去看看。”
    张谋子重新拿起茶壶,给马小刚续上水。
    “看看他是怎么拍的。”
    “看看刘亦妃是怎么演的。”
    “看看为什么一部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卖钱的电影,能让那么多人一边哭一边掏钱。”
    马小刚被他这几句话问得哑口无言。
    他坐回椅子上,端起茶杯,一口喝干。
    “老张,你到底什么意思?”
    张谋子站了起来,走到水缸边,撒了一把鱼食。
    锦鲤立刻蜂拥而上,争抢起来。
    “小刚,你记不记得我们拍《活着》的时候?”
    马小刚不明所以,但还是点了点头。
    “王塑,郑龙他们,那时候多有锐气。”
    “他们敢拍,敢写,敢把那些最疼的东西挖出来给人看。”
    “那时候的他们,是刀,能剖开腹腔,剖开病灶”
    张谋子转过身,看着马小刚。
    “可现在呢?”
    “他们老了。”
    “手里的刀,也钝了。”
    “他们还在用几十年前的法子,去讲一个已经被讲烂了的故事。他们以为把人写死,把希望掐灭,就是艺术,就是深刻。”
    “他们忘了,苦难的尽头,不一定非得是死亡。”
    “也可以是……活着。”
    马小刚怔怔地听着,他感觉自己好像抓住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抓住。
    “那李轩……”
    “李轩不一样。”
    张谋子的声音很淡,却带着一种盖棺定论的份量。
    “他拿起了那把刀,但他没用刀锋去捅观众的心窝子。”
    “他用刀背,轻轻拍了拍观众的肩膀,告诉他们,日子再苦,也得活下去,因为总有人会为你点一盏灯。”
    “他把一部‘伤痕文学’,拍成了一部‘治愈文学’。”
    “所以,观众买账。”
    “所以,他赢了。”
    院子里再次陷入安静。
    马小刚彻底不说话了。
    他终于明白,张谋子甚至是欣赏的态度
    “那……就这么看着?”马小刚不甘心地问。
    张谋子笑了。
    那笑容里,有种让马小刚心头发毛的东西。
    “看着?”
    他摇了摇头,从口袋里摸出一部手机。
    “江文那小子说得对。”
    “这是掀桌子。”
    “既然桌子已经掀了,光看着多没意思。”
    他按下一串熟悉的号码,拨了出去。
    电话很快接通。
    “我,张谋子。”
    马小刚的呼吸停住了。
    “嗯,我看了《隐入尘烟》,片子很好。”
    “我想跟你说个事。”
    张谋子看着水缸里还在争食的锦鲤,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从明天开始,给《隐入尘烟》加排片,把全国所有院线的黄金场次,都给他。”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张谋子继续开口,语气不容置喙。
    “《斗牛》和《立春》的排片,可以压一压。”
    “王塑他们,都已经老了。”
    “支持年轻人确实是你的为人。”马小刚就对张谋子竖起大拇指,但脸上的表情却是似笑非笑。
    张谋子微微一笑。
    “他们太老了,老是占着位置,明明能拍出好作品,更有才华才能的是我们才对”
    “既然我们都是【第一第二】,为什么还要将利益让渡给别人,给所谓的‘京圈’,让他们来瓜分我们的利润,这不合理。”
    马小刚看着张谋子的表情,就心有灵犀,也没有半点的意外。
    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果然是你!”
    “什么支持年轻人,驱虎吞狼,排除异己比我们亲自去下场,就更加的方便,合理而已”
    通过李轩,去‘打压’第六代导演的位置,甚至去打压第七代导演的位置,京圈本身。
    为什么这个圈子要叫京圈。
    不叫我老谋子的‘张圈’呢?
    为什么?
    “所以,你为什么要跟我说这个,你不怕我这【裤子】告诉给王塑吗?”马小刚就顿了顿,然后笑着看向张谋子。
    都知道马裤子,对京圈是有‘忠诚’在里面的。
    张谋子就翘起二郎腿笑道。
    “哈,那就看你的选择了.马裤子.马小刚。”
    此时,张谋子给马小刚倒了一杯茶。
    上好的雨前龙井。
    马小刚拿起茶杯,端详翠绿色的茶液,呵呵一笑,一饮而尽。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4822/6391740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