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8章 他只说了一半(4k)
推荐阅读:权宠悍妻、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七零:被换亲后我成了人生贏家、极品小仙医、我只想熬死你们,別逼我打死你们、负债3万亿,债主们跪求我别死、转职纹身师,开局给校花纹过肩龙、隆万盛世、开局迎娶苏家神女,奖励重瞳体!、美漫:蝙蝠侠能有什么坏心思?、
第1418章 他只说了一半(4k)
“关于这个,他也有一套办法,有点损,但是……嗨……”
总工这欲言又止的样子,让其他同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办法?”
总工左右看了看,再次确定了没外人之后,才小声的把高振东的一套连招给说了出来。
其实这儿肯定没外人,但是总工心理压力大啊。
看见他的样子,领导和部队的同志颇有些不以为然,再损能有多损?
等到总工说完,几人面面相觑。
这很损了。
“这……没想到振东同志脑子还是很灵活的嘛,不止会搞技术,这个这个沟通交流也很有一套。”领导没法子,笑着圆场道。
不过部队的同志却没想那么多:“如果真的有效的话,倒也不妨一试,哪怕只有1%的成功率,也总比不争取要强。”
他的想法也很朴素,这个东西国内搞大约短时间是没什么希望,但是要是能买到原型设计,那岂不美哉?
多的不用,两个团就能撑起一片天空,而且还有发动机……
如果真的如高振东同志所说这东西很便宜,那多生产一点也未尝不可。
也不怪他忽略高振东损不损这个问题,一心想要搞到手,这是真的好飞机,北方一直用到21世纪30年代,也就是202x年,都依然保留着相当数量的米格-25/31系列,甚至还在对其进行改进。
“我们是不是可以按照振东同志的想法,试一试?反正不要钱不要米的,试一试也没什么问题嘛。”部队的同志,那是真的听进去了。
“这……”
“你们都听出来了,振东同志感兴趣的只有壳子,至于雷达航电,如果能换上我们自己的,看看这飞机那粗壮的机头就知道能得到多么好的一台雷达,加上我们在研的超远程双脉冲导弹……未来20年,对轰炸机的拦截都不成问题。”
实际上他还是把这个飞机小看了,未来30年都没问题,未来50年也依然首屈一指。
如果说现在正在进行隐形优化的空优战斗机是偏重进攻、踹门的话,那这东西就是守家的超级打手。
什么隐身、格斗啥的,统统都可以不要,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最高的高度把导弹运过去发射,尽量拦住一切来犯之敌就行。
委领导听了他的话,也在心中不停的思考着。
说实话,作为曾经的高级将领,战略眼光自然是不缺的,这个飞机如果真的能到手,的确是有大用!
高速拦截敌战略轰炸机、高空高速侦察,甚至能沾上战略侦察的边,这两项功能,哪个大国负责装备的人能经得起这个考验?
用这个飞机加上远程警戒雷达,就能废掉敌人的高空高速打击。
等到预警机入列,有了可靠的下视雷达监视能力之后,那低空也能很大程度的解决,毕竟能带足够的武器还能远程奔袭进来的轰炸机,个头小不了,在可靠的下视雷达面前将无所遁形,再搭配上这个飞机,那空中不说是固若金汤,至少也敢称守卫森严。
尤其是我们是奉行和平政策,这就注定对我们的防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开第一枪,就意味着要有让敌人的第一枪落不到我们头上的本事。
拿这个考验干部,这看人的眼光真准!
“这个高振东,这不是给我们找事儿做嘛。”领导嘴上抱怨,但是脸上那笑容,用熨斗都熨不平。
你的笑容出卖了你……其余几位同志看着他的脸,实在没好意思揭穿他。
同志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哈哈大笑起来。
“不过啊,我觉得高振东的话,只说了一半的样子。”笑过之后,委总工想起高振东最后说的几句话来。
“什么一半?难道还有?”空军的同志那兴趣,“rou”的一声就上来了。
说一半都有这么多干货了,另外一半那还得了?
“不是不是,我说的意思是。他好像只说了怎么利用这种截击机防御和拦截敌方的高空、低空多种突防方式的轰炸机,但是自家的轰炸机怎么突过去,他好像有话,但没全说。”
“这很正常啊,你们讨论的就是拦截,突防又不在范围内。”领导笑道。
“不不不,你们不在现场,没有那种感受。我的感觉……”
“什么感觉?”部队的同志完全忍不住,你倒是说啊。不行,下次找高振东同志的时候,至少空装局怎么着都至少得有个人。此时的他们,颇有些后悔。
“感觉他脑袋里对轰炸机怎么在敌方拥有全套防空体系的情况下突防,有自己的一套理解。但是没说出来,只说那种方式太难,太钱。”
太难?太钱?
这两个评价都不是好消息,但反倒是引起了同志们十二万分的注意。
能准确评估出太难、太钱,那说明一件事。
——在高振东的脑海里,真的有那么一套东西是奔着轰炸机突防去的。
要不然他是不可能断定这种方式就难,就钱了。
特别是这个人是高振东,那可能性就更高,毕竟他从来不说没把握的话。
不过他都说难,那说明是真的难。
不过部队的同志可管不了这么多,难不难不钱的先放一边,至少你得给我看看到底有多难有多钱啊。
难,不等于不能解决。
至于钱这个事情嘛,有的事情该那就得啊。有些钱不,等着用来赔款?
“他真是这么说的?”连委领导都不由得重视起来,这听着属于是有门,但是门槛很高,这就有得商量。
主要是高振东说话,一向靠谱。
“他真这么说的,几乎就是原话,我记得很清楚。不过因为不是我们当时讨论的主题,所以我没有问下去,毕竟他都说很难,那说明真难。”
“难不难不管,有没有才重要。如果合适,总要试一试的。”委领导沉吟道。
“对对对,就是这个理。”空军的同志也连连点头。
“那要不……回头我们找找他?”总工道。
“嗯,你们尽快组织对轰炸机比较熟悉的同志,去找他问问。”这事儿在电话里没法说,主要是高振东说起正事来,随时都可能把谈话的保密级别捅到天上,而且电话里大概是说不清楚的。
“对对对,这次我们的同志也要跟过去。”早就知道多和振东同志聊聊好处多多,偏偏这一次就没人去,结果错过了。要是空装局的同志在,估计说什么也要刨下根问个底。
“行,我这边马上安排。”总工点头道。
——
高振东并不知道又来事儿了,他现在正在接待地资部的同志们。
地资部来了一位副总工,还有地资研究院的同志,不过这次来,倒是没有什么技术上的事情。
他们来这里,就一个目的——发奖,感谢。
这个奖,甚至还不只是发给高振东一个人,而是参与了地震探测仪改进的同志,都有。
一个集体奖,若干个个人奖,还都是地资部最高级别的奖项。
别看地震探测仪这东西在几十年后不算什么特别的高级货,但是在60年代,那绝对能够得上一个部级最高奖项,哪怕仅仅是改进。
实际上,能将地震探测仪的动态范围从45db断崖似的提高到82db,甚至还在进一步向90db迈进,这说是改进其实也不对。
换个人来,直接下这个指标的话,大概率是:不敢改,不敢改。
特么的db这个单位从45提升到82,懂的都懂。
虽然高振东在里面并没有直接做多少事情,但是对于地资部的同志来说,这个改进就是从高振东这里开始的。
这不马上过年了嘛,发个奖表示一下心意,也让参与的同志都过个好年。虽然物资非常少,但是奖项本身就已经足够让同志们过好年了。
不过这个奖是没法公开发的,确切的说,现在不只是高振东,只要和三分厂有关的大部分奖项,都没法公开发。除了和十七机部本身关系极大,而且并不敏感的那种,才会公开发一下,就当是掩人耳目。
三分厂会议室里,不论是不是三分厂的,只要是非地资部但是又与地震探测仪改进有关的同志,济济一堂,让这个特殊的小型颁奖仪式显得其乐融融。
高振东乐呵呵的接过奖章和证书,这东西好,他是一点儿都不嫌多。而且他这个奖项尤其的大,比别的同志都大。
估计和他发现铝土矿、提出草原u矿的新开采提炼方法等有关。
“高委员啊,我们是真的要感谢你们啊,你们改进的这个地震仪,在我们的勘探过程中,起到了大作用!”
高振东闻言,高兴程度不比地资部的同志差。
要是自己帮忙之前地震仪不好用,帮忙之后还是不好用,那这个忙不是白帮了?
“能用上就好,我们也希望我们能为矿产资源的勘探,多尽上一分力。”
“哈哈哈,高委员,您这个话可就谦虚了。那不是一分力,是很多很多。给您透露一下,我们用这个新地震仪,在薄海北部,发现了一个油田的踪迹,现在正在加紧核实。”
其实地震仪的应用,不止在这里,获得的发现也不止这些,但是这里比较特殊,因为这是海上,工作条件和勘测效果都和陆上有差距,连海上都能有发现,无疑是更能说明这套新仪器那是真好用。
作为新生才十多年的年轻国度,在大宗矿产资源方面,无非就是两个方向——钢铁、能源,包括煤、油、气。
因为原理的原因,地震仪找钢铁差点意思,但是找油气却是强项。
“薄海北部?在哪儿啊?”高振东问道。他是真的想把这套新仪器带来的变化,知道得更清楚一些,实际上如果可能的话,他巴不得把自己带来的所有新变化都弄得清清楚楚,那能让他的心情更舒畅。
不过那是不可能的,也就只能逮着啥问啥了。
还好,对于他来说,这个事情倒是没有保密的需要,如果是对外,实际上矿产资源的具体位置,这年头都是要保密的,但是对高振东不用。
地资部的副总工看着正在交流得其乐融融的几个部委的同志,悄悄拉着高振东来到会议室的地图旁,在一个位置点了一下。
高振东一看位置,大喜。
薄海的油田,他知道得不是太多,但是这恰好是他为数不多清楚的油田之一。
因为这个油田,是我国的第一个海上油田,而且原本发现的日子,是72年。
这发现的日子一比较,高振东还能不高兴?这和自己这双翅膀的关系还是很密切的嘛。虽然这是个稠油油田,而且真正产油的日子在高振东上辈子是85年的事情了,但就问这是不是油田吧。
有些东西只要有了储备,哪怕是没开发出来,都能有用,具体运用,存乎一心。
此时,高振东想起了另外两个自己还能记得的油田,因为这两个油田都很特殊,一个是打破地质规律的油田,另外一个嘛……
告不告诉他们呢?高振东有点犯难。
如果说的话,有点算命先生的感觉,实在是有些突兀。
不说,高振东又憋得慌,而且明明知道那么大个油田在那里,却要让它再沉默几十年,这好像也不对劲。
高振东思虑良久,决定干了!
管他娘的,崇义的铝土矿,自己不也跳过大神了?虱多不痒债多不愁,而且有些事情,是可以不用解释的。我不解释,你们就看找不找得着不就完事儿。
“总工同志,你知道我以前曾经在崇义找到过一片铝土矿……”高振东炫耀起了战绩。
“嗯,对对对,这件事情,简直是神来之笔,同志们都觉得神奇。”说实话,地资部的同志现在都没弄明白,高振东是怎么在地图上看来看去,就把那片矿给找出来的。只能感叹人和人就是有差距。
“所以我对地资,也颇有兴趣,而且还有所研究。薄海这一片,我也曾经就已有资料,做过一些思考。”继续铺垫。
(本章完)
“关于这个,他也有一套办法,有点损,但是……嗨……”
总工这欲言又止的样子,让其他同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办法?”
总工左右看了看,再次确定了没外人之后,才小声的把高振东的一套连招给说了出来。
其实这儿肯定没外人,但是总工心理压力大啊。
看见他的样子,领导和部队的同志颇有些不以为然,再损能有多损?
等到总工说完,几人面面相觑。
这很损了。
“这……没想到振东同志脑子还是很灵活的嘛,不止会搞技术,这个这个沟通交流也很有一套。”领导没法子,笑着圆场道。
不过部队的同志却没想那么多:“如果真的有效的话,倒也不妨一试,哪怕只有1%的成功率,也总比不争取要强。”
他的想法也很朴素,这个东西国内搞大约短时间是没什么希望,但是要是能买到原型设计,那岂不美哉?
多的不用,两个团就能撑起一片天空,而且还有发动机……
如果真的如高振东同志所说这东西很便宜,那多生产一点也未尝不可。
也不怪他忽略高振东损不损这个问题,一心想要搞到手,这是真的好飞机,北方一直用到21世纪30年代,也就是202x年,都依然保留着相当数量的米格-25/31系列,甚至还在对其进行改进。
“我们是不是可以按照振东同志的想法,试一试?反正不要钱不要米的,试一试也没什么问题嘛。”部队的同志,那是真的听进去了。
“这……”
“你们都听出来了,振东同志感兴趣的只有壳子,至于雷达航电,如果能换上我们自己的,看看这飞机那粗壮的机头就知道能得到多么好的一台雷达,加上我们在研的超远程双脉冲导弹……未来20年,对轰炸机的拦截都不成问题。”
实际上他还是把这个飞机小看了,未来30年都没问题,未来50年也依然首屈一指。
如果说现在正在进行隐形优化的空优战斗机是偏重进攻、踹门的话,那这东西就是守家的超级打手。
什么隐身、格斗啥的,统统都可以不要,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最高的高度把导弹运过去发射,尽量拦住一切来犯之敌就行。
委领导听了他的话,也在心中不停的思考着。
说实话,作为曾经的高级将领,战略眼光自然是不缺的,这个飞机如果真的能到手,的确是有大用!
高速拦截敌战略轰炸机、高空高速侦察,甚至能沾上战略侦察的边,这两项功能,哪个大国负责装备的人能经得起这个考验?
用这个飞机加上远程警戒雷达,就能废掉敌人的高空高速打击。
等到预警机入列,有了可靠的下视雷达监视能力之后,那低空也能很大程度的解决,毕竟能带足够的武器还能远程奔袭进来的轰炸机,个头小不了,在可靠的下视雷达面前将无所遁形,再搭配上这个飞机,那空中不说是固若金汤,至少也敢称守卫森严。
尤其是我们是奉行和平政策,这就注定对我们的防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开第一枪,就意味着要有让敌人的第一枪落不到我们头上的本事。
拿这个考验干部,这看人的眼光真准!
“这个高振东,这不是给我们找事儿做嘛。”领导嘴上抱怨,但是脸上那笑容,用熨斗都熨不平。
你的笑容出卖了你……其余几位同志看着他的脸,实在没好意思揭穿他。
同志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哈哈大笑起来。
“不过啊,我觉得高振东的话,只说了一半的样子。”笑过之后,委总工想起高振东最后说的几句话来。
“什么一半?难道还有?”空军的同志那兴趣,“rou”的一声就上来了。
说一半都有这么多干货了,另外一半那还得了?
“不是不是,我说的意思是。他好像只说了怎么利用这种截击机防御和拦截敌方的高空、低空多种突防方式的轰炸机,但是自家的轰炸机怎么突过去,他好像有话,但没全说。”
“这很正常啊,你们讨论的就是拦截,突防又不在范围内。”领导笑道。
“不不不,你们不在现场,没有那种感受。我的感觉……”
“什么感觉?”部队的同志完全忍不住,你倒是说啊。不行,下次找高振东同志的时候,至少空装局怎么着都至少得有个人。此时的他们,颇有些后悔。
“感觉他脑袋里对轰炸机怎么在敌方拥有全套防空体系的情况下突防,有自己的一套理解。但是没说出来,只说那种方式太难,太钱。”
太难?太钱?
这两个评价都不是好消息,但反倒是引起了同志们十二万分的注意。
能准确评估出太难、太钱,那说明一件事。
——在高振东的脑海里,真的有那么一套东西是奔着轰炸机突防去的。
要不然他是不可能断定这种方式就难,就钱了。
特别是这个人是高振东,那可能性就更高,毕竟他从来不说没把握的话。
不过他都说难,那说明是真的难。
不过部队的同志可管不了这么多,难不难不钱的先放一边,至少你得给我看看到底有多难有多钱啊。
难,不等于不能解决。
至于钱这个事情嘛,有的事情该那就得啊。有些钱不,等着用来赔款?
“他真是这么说的?”连委领导都不由得重视起来,这听着属于是有门,但是门槛很高,这就有得商量。
主要是高振东说话,一向靠谱。
“他真这么说的,几乎就是原话,我记得很清楚。不过因为不是我们当时讨论的主题,所以我没有问下去,毕竟他都说很难,那说明真难。”
“难不难不管,有没有才重要。如果合适,总要试一试的。”委领导沉吟道。
“对对对,就是这个理。”空军的同志也连连点头。
“那要不……回头我们找找他?”总工道。
“嗯,你们尽快组织对轰炸机比较熟悉的同志,去找他问问。”这事儿在电话里没法说,主要是高振东说起正事来,随时都可能把谈话的保密级别捅到天上,而且电话里大概是说不清楚的。
“对对对,这次我们的同志也要跟过去。”早就知道多和振东同志聊聊好处多多,偏偏这一次就没人去,结果错过了。要是空装局的同志在,估计说什么也要刨下根问个底。
“行,我这边马上安排。”总工点头道。
——
高振东并不知道又来事儿了,他现在正在接待地资部的同志们。
地资部来了一位副总工,还有地资研究院的同志,不过这次来,倒是没有什么技术上的事情。
他们来这里,就一个目的——发奖,感谢。
这个奖,甚至还不只是发给高振东一个人,而是参与了地震探测仪改进的同志,都有。
一个集体奖,若干个个人奖,还都是地资部最高级别的奖项。
别看地震探测仪这东西在几十年后不算什么特别的高级货,但是在60年代,那绝对能够得上一个部级最高奖项,哪怕仅仅是改进。
实际上,能将地震探测仪的动态范围从45db断崖似的提高到82db,甚至还在进一步向90db迈进,这说是改进其实也不对。
换个人来,直接下这个指标的话,大概率是:不敢改,不敢改。
特么的db这个单位从45提升到82,懂的都懂。
虽然高振东在里面并没有直接做多少事情,但是对于地资部的同志来说,这个改进就是从高振东这里开始的。
这不马上过年了嘛,发个奖表示一下心意,也让参与的同志都过个好年。虽然物资非常少,但是奖项本身就已经足够让同志们过好年了。
不过这个奖是没法公开发的,确切的说,现在不只是高振东,只要和三分厂有关的大部分奖项,都没法公开发。除了和十七机部本身关系极大,而且并不敏感的那种,才会公开发一下,就当是掩人耳目。
三分厂会议室里,不论是不是三分厂的,只要是非地资部但是又与地震探测仪改进有关的同志,济济一堂,让这个特殊的小型颁奖仪式显得其乐融融。
高振东乐呵呵的接过奖章和证书,这东西好,他是一点儿都不嫌多。而且他这个奖项尤其的大,比别的同志都大。
估计和他发现铝土矿、提出草原u矿的新开采提炼方法等有关。
“高委员啊,我们是真的要感谢你们啊,你们改进的这个地震仪,在我们的勘探过程中,起到了大作用!”
高振东闻言,高兴程度不比地资部的同志差。
要是自己帮忙之前地震仪不好用,帮忙之后还是不好用,那这个忙不是白帮了?
“能用上就好,我们也希望我们能为矿产资源的勘探,多尽上一分力。”
“哈哈哈,高委员,您这个话可就谦虚了。那不是一分力,是很多很多。给您透露一下,我们用这个新地震仪,在薄海北部,发现了一个油田的踪迹,现在正在加紧核实。”
其实地震仪的应用,不止在这里,获得的发现也不止这些,但是这里比较特殊,因为这是海上,工作条件和勘测效果都和陆上有差距,连海上都能有发现,无疑是更能说明这套新仪器那是真好用。
作为新生才十多年的年轻国度,在大宗矿产资源方面,无非就是两个方向——钢铁、能源,包括煤、油、气。
因为原理的原因,地震仪找钢铁差点意思,但是找油气却是强项。
“薄海北部?在哪儿啊?”高振东问道。他是真的想把这套新仪器带来的变化,知道得更清楚一些,实际上如果可能的话,他巴不得把自己带来的所有新变化都弄得清清楚楚,那能让他的心情更舒畅。
不过那是不可能的,也就只能逮着啥问啥了。
还好,对于他来说,这个事情倒是没有保密的需要,如果是对外,实际上矿产资源的具体位置,这年头都是要保密的,但是对高振东不用。
地资部的副总工看着正在交流得其乐融融的几个部委的同志,悄悄拉着高振东来到会议室的地图旁,在一个位置点了一下。
高振东一看位置,大喜。
薄海的油田,他知道得不是太多,但是这恰好是他为数不多清楚的油田之一。
因为这个油田,是我国的第一个海上油田,而且原本发现的日子,是72年。
这发现的日子一比较,高振东还能不高兴?这和自己这双翅膀的关系还是很密切的嘛。虽然这是个稠油油田,而且真正产油的日子在高振东上辈子是85年的事情了,但就问这是不是油田吧。
有些东西只要有了储备,哪怕是没开发出来,都能有用,具体运用,存乎一心。
此时,高振东想起了另外两个自己还能记得的油田,因为这两个油田都很特殊,一个是打破地质规律的油田,另外一个嘛……
告不告诉他们呢?高振东有点犯难。
如果说的话,有点算命先生的感觉,实在是有些突兀。
不说,高振东又憋得慌,而且明明知道那么大个油田在那里,却要让它再沉默几十年,这好像也不对劲。
高振东思虑良久,决定干了!
管他娘的,崇义的铝土矿,自己不也跳过大神了?虱多不痒债多不愁,而且有些事情,是可以不用解释的。我不解释,你们就看找不找得着不就完事儿。
“总工同志,你知道我以前曾经在崇义找到过一片铝土矿……”高振东炫耀起了战绩。
“嗯,对对对,这件事情,简直是神来之笔,同志们都觉得神奇。”说实话,地资部的同志现在都没弄明白,高振东是怎么在地图上看来看去,就把那片矿给找出来的。只能感叹人和人就是有差距。
“所以我对地资,也颇有兴趣,而且还有所研究。薄海这一片,我也曾经就已有资料,做过一些思考。”继续铺垫。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5316/6389127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