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震撼演讲!科技革命与人类文明!信
推荐阅读:中华小当家之食神系统、蝉动、红楼从庶子开始、愚人的图书馆、快收了神通吧!、东京:这个逆袭系统不对劲、娇华、当社恐成为警局团宠、墨燃丹青、下乡后,靠签到系统带飞姐妹、
第655章 震撼演讲!科技革命与人类文明!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互联!
从华记总部返回莱佛士酒店后,李奇维见到了两个意想不到的来客。
“玻尔、狄拉克,你们俩怎么来了?”
他很惊喜。
没想到能在狮城见到二人。
玻尔笑着说道:
“说来也巧。”
“华夏的竺可桢会长邀请我去访问。”
“所以我就带着妻子和孩子来到了华夏,顺便旅游一番。”
“访问结束后,正好又赶上了第四届泛太平洋科学会议。”
“我便厚着脸皮跟着华夏代表团一起来了。”
李奇维笑道:
“你来大家都欢迎。”
虽然玻尔是丹麦人,不在会议的邀请名单之内,但肯定不会有人赶走他。
狄拉克说道:
“我是受到樱族的仁科芳雄博士邀请,前往那里作学术报告。”
“然后就和玻尔教授一样。”
李奇维和玻尔都笑道:
“这也太巧了。”
狄拉克当然也知道布鲁斯教授被刺杀的事情。
于是,他小心地问道:
“教授,樱族的事情?”
李奇维摆摆手,说道:
“和他们没有关系。”
“学术界是学术界,不能混为一谈。”
狄拉克放下心来。
他很担心自己去樱族做学术交流,会给布鲁斯教授留下不好的印象。
现在看,布鲁斯教授的胸怀比太平洋还宽广。
忽然,玻尔满脸期待地问道:
“老师,这次你的专业报告是和量子力学相关吗?”
玻尔也特意了解过这个亚洲最大的科学会议。
并非以物理为核心,而是综合性的会议。
所以,他担心老师可能不会讲一些非常前沿的物理内容。
然而,李奇维却微微一笑,神秘地说道:
“你们俩绝对会不枉此行的。”
“我将带给物理学界一个惊喜。”
哗!
二人皆是一惊!
能让布鲁斯教授说出这种话,一定是震撼级的成果。
玻尔神色兴奋,内心笃定:
“一定是理论物理上的突破!”
——
1926年6月1日。
狮城国会大厦。
英国总督金姆森为了顺利举办这次科学大会,可谓大力支持,干脆把平常不怎么用的国会大厦给腾了出来。
可以容纳上千人的大厦,举办科学会议绰绰有余。
不同学科的分会场可以安排在不同的房间内。
上午8点。
当李奇维抵达国会大厦的时候,这里早已人满为患。
来自太平洋地区十多个国家的几百位学者皆是红光满面。
这是一场科学领域的盛典。
李奇维见到了很多熟人。
华夏方面,由科学社社长竺可桢带队。
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各领域的学者都有。
是整个会场内唯一能够和樱族比拼学者数量的国家。
李奇维和众人打了招呼,并对竺可桢说道:
“你们把华夏科学社办的很好啊。”
竺可桢真诚地说道:
“一切都依赖于李教授您的帮助。”
这些年,李奇维以资助科学研究的名义,为华夏科学投入了海量的资金和其它资源。
因此,华夏科学才能如此突飞猛进。
樱族方面,学士院院长樱井锭二带着长冈半太郎等人,含笑走来。
“李教授,您好,我是樱井锭二。”
“您参加泛太平洋科学会议的消息,简直引发了亚洲科学界的一场地震。”
“能在这里见到您真是太好了。”
王正阳在李奇维耳边低语,介绍对方的身份。
他这个秘书很合格,提前做了很多功课。
不然李奇维还真不知道眼前这位是谁,连长冈都要站在他的后面。
因为,他的脑海里完全没有提示,说明对方只是无名小卒。
伸手不打笑脸人,李奇维说道:
“你好,樱井锭二教授。”
“你们樱族这次是全员出动啊。”
樱田点儿骄傲地说道:
“我认为,科学会议就是要展现各个国家的实力。”
“科学是为国家服务的。”
“所以,樱族科学界才来了这么多人。”
李奇维微微一笑。
小样,给你点颜色,还染起来了。
他已经清楚这位樱井锭二院长的性格了。
形象点说,对方就是科学领域的军国主义者。
观点比较极端。
李奇维虽然鼓励科学家要心怀国家,但绝对不会如此直接。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而对方是我强大我骄傲我犯人。
很快,他就失去了兴趣,反而对着长冈点点头。
后者也点头示意。
长冈半太郎的身后,有两个年轻人表现的极为激动。
其中一人说道:
“小川,你看到了吗!那是李教授啊!”
“我今天终于见到偶像了!”
“天啊!他的气场太强大了!”
“深邃的目光好像直接刺穿了我。”
小川秀树有点无语。
你丫要不要这么夸张。
“一郎,你已经说了好几遍了。”
“你这么崇拜李教授,赶紧上去要个签名吧。”
“而且纠正一下,他并没有看过你一眼。”
其实,小川秀树的内心其实比朝永振一郎还要兴奋。
他在小时候就见过李教授,但是当时他并不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直到他上了大学,学习了很多物理知识后,他才明白那个男人到底达到了何种层次。
在人才济济的京都帝国大学,小川秀树是公认的第一天才。
第二天才就是旁边的朝永振一郎。
然而,当他们把目光投向世界后,才发现,天才太廉价了。
朝永振一郎心态活泼,他又说道:
“看!李教授旁边那个就是发现反电子的赵忠尧吧。”
“听说他在第二届物理奥赛中成绩很好。”
“小川,你觉得我们以后能不能像他那样?”
“我可是要立志夺得金牌的男人!”
小川秀树说道:
“你肯定可以的。”
仁科芳雄听着两人的对话,心中感慨。
曾几何时,他也是如此。
那时的他,同样意气风发,目空一切,甚至想要挑战李教授。
然而,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
他连那个男人的背影都看不到。
努力或许可以弥补,但智慧和天赋绝对是与生俱来的。
仁科芳雄目前最大的成就,就是和别人一起发表了仁科公式,解释了γ射线与物质发生弹性碰撞的某种关系。
凭借这个成果,他在樱族的物理学界就是响当当的大佬。
然而,所谓的仁科公式,仅仅只是对吴-康普顿效应的额外补充。
而吴-康普顿效应,也只是证明了那个男人关于波粒二象性的猜想而已。
这种差距,简直让人绝望!
有时候,他都会在想:
“为什么牛顿、麦克斯韦、李奇维,三个人不是同一个时代的呢?”
“是王不见王,还是避谁锋芒?”
接着,李奇维又看见了康普顿、哈勃、拉曼、玻色等人。
众人都对这次有布鲁斯教授参加的会议充满了期待。
本次大会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首先是大佬们的开场主题演讲。
这是不分学科,面向所有人的报告。
李奇维的突然加入,毫无疑问成为会议的最大焦点。
因此,他也被安排在第一个发言,彰显其无上的地位。
在几百人的注视下,他从容地走向前方的高台,俯瞰着众人。
“演讲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们觉得泛太平洋科学会议有什么致命的缺点吗?”
哗!
众人皆是一愣。
不太懂布鲁斯教授的意思。
李奇维笑着说道:
“那就是学术交流太不方便了。”
“泛太平洋一圈的国家动辄相距上万里路,想发个电报都不可能。”
“比如美国的康普顿,如果他很想知道婆罗洲的吴有训最近在研究什么。”
“他就只能先发电报到夏威夷的檀香山,然后再从檀香山去转。”
“不管从时间成本还是金钱成本而言,这都是不可接受的。”
“我再举一个例子,伊蕾娜小丫头曾经还特意写信责怪我。”
“说就是因为我离开欧洲了,所以她才没有第一时间去检测人工放射性的射线产物。”
“从而错失了反电子。”
“可见,研究人员之间即时通讯的重要性。”
台下众人哈哈大笑。
赵忠尧也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他现在还有点心有余悸,差一点,反电子就不是他最先发现的了。
“以物理学界为例,如今的各种成果层出不穷。”
“如果你有一个难题需要远方的好友帮忙,可能一来一回一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
“而这时候,别人已经抢先发表了同样的成果。”
“当然,不管是谁发表,对于科学界本身都是一样的。”
“我要说的意思是,科学界需要一场革命!”
“一场信息革命!”
哗!
众人眼神火热!
尤其是玻尔、康普顿等人,更能深刻理解这其中的好处。
人在丹麦,就能随时向布鲁斯教授请教。
乖乖,那还愁没有成果吗?
“从科学正式诞生到现在,人类一共经过了两次技术革命。”
“第一次是蒸汽时代,以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为标志。”
“它意味着人类能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第二次是电力时代,电力技术的成熟彻底突破了空间的限制。”
“人类能将能源传递到遥远的地方。”
“但是,这还不够。”
“在很久以前,我就预测过,第三次技术革命很快就会到来,而且与电子相关。”
“而今天,我仿佛已经看到了曙光!”
“因为婆罗洲的阿尔法实验室很快就会推出一款划时代的产品!”
轰!
全场震撼!
布鲁斯教授今天竟然没有讲科学,而是讲技术。
能让他老人家都称之为划时代的技术,那该是何等可怕。
康普顿神色兴奋,他连忙拉着吴有训的手,用标准的华语问道:
“老吴,你们到底发明啥了?”
吴有训苦笑一声。
“诶,我也没想到教授直接就公开了。”
“其实目前还差一点,就是一种能代替电子管的晶体管。”
吴有训现在的层次,自然还无法理解李奇维的深远布局。
接着,台上继续说道:
“这个产品就是晶体管!”
“它是现在真空电子管的迭代版本。”
“真空电子管是一种运用电子的装置,但是它有很多的局限性。”
“比如功能单一,哪怕仅仅组建一个简单的器件,都需要无数的电子管组合在一起。”
“这大大增加了体积。”
“但是晶体管不同。”
“它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一种新型电子器件。”
“目前关于半导体哪怕在物理学界都是非常前沿的课题。”
“我很高兴阿尔法实验室能将基础物理和应用物理完美结合在一起。”
“半导体的特殊性质,使得一根晶体管的功能就比得上成百上千根电子管。”
“而且它的制造难度不大,很适合大规模生产。”
“因此,电力时代将被电子时代所代替。”
“而电子时代的核心标志,就是信息传递的高速性。”
“在不久的未来,也许美国学者发表论文后,一秒之内全球学者都能同时看见。”
“这是信息的爆炸性传递!”
“因此,我也将第三次技术革命称之为【信息时代】!”
“到时候,全球互联!”
“科学交流将迎来真正意义上大爆炸!”
哗!
会场内顿时掀起一股倒吸凉气的声音。
所有人都瞪大了双眼,被布鲁斯教授那惊天的气魄所征服。
“上帝啊!”
“全球互联!这是何等超前的设想!”
“但是从布鲁斯教授嘴里说出来,却充满了可信性。”
“如果晶体管的功能真的那么强大,它必然会带来电子仪器的革新。”
这一刻,在场的大佬们彻底震撼了。
那个男人的感染力实在太强了。
在面对十几个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时,对方并没有讲单一物理方面的内容。
而是描绘了一副令人热血澎湃的科学基础网络建设蓝图。
这不仅对科学家有用,并且还是有利于全人类的技术创新!
“布鲁斯教授不愧是当世科学领袖!”
“他站的角度和我们根本不是一个层次!”
人群之中,吴有训简直跟打了鸡血一样。
“信息时代!”
“全球互联!”
他就是带领团队研究一个新的电子元器件而已。
但是在李教授的嘴里,直接就上升到第三次科技革命,改变人类未来的高度了。
“这就是大佬的实力吗?”
要是他自己上去,打死也不敢这么说。
但是现在,他却充满了信心!
(本章完)
从华记总部返回莱佛士酒店后,李奇维见到了两个意想不到的来客。
“玻尔、狄拉克,你们俩怎么来了?”
他很惊喜。
没想到能在狮城见到二人。
玻尔笑着说道:
“说来也巧。”
“华夏的竺可桢会长邀请我去访问。”
“所以我就带着妻子和孩子来到了华夏,顺便旅游一番。”
“访问结束后,正好又赶上了第四届泛太平洋科学会议。”
“我便厚着脸皮跟着华夏代表团一起来了。”
李奇维笑道:
“你来大家都欢迎。”
虽然玻尔是丹麦人,不在会议的邀请名单之内,但肯定不会有人赶走他。
狄拉克说道:
“我是受到樱族的仁科芳雄博士邀请,前往那里作学术报告。”
“然后就和玻尔教授一样。”
李奇维和玻尔都笑道:
“这也太巧了。”
狄拉克当然也知道布鲁斯教授被刺杀的事情。
于是,他小心地问道:
“教授,樱族的事情?”
李奇维摆摆手,说道:
“和他们没有关系。”
“学术界是学术界,不能混为一谈。”
狄拉克放下心来。
他很担心自己去樱族做学术交流,会给布鲁斯教授留下不好的印象。
现在看,布鲁斯教授的胸怀比太平洋还宽广。
忽然,玻尔满脸期待地问道:
“老师,这次你的专业报告是和量子力学相关吗?”
玻尔也特意了解过这个亚洲最大的科学会议。
并非以物理为核心,而是综合性的会议。
所以,他担心老师可能不会讲一些非常前沿的物理内容。
然而,李奇维却微微一笑,神秘地说道:
“你们俩绝对会不枉此行的。”
“我将带给物理学界一个惊喜。”
哗!
二人皆是一惊!
能让布鲁斯教授说出这种话,一定是震撼级的成果。
玻尔神色兴奋,内心笃定:
“一定是理论物理上的突破!”
——
1926年6月1日。
狮城国会大厦。
英国总督金姆森为了顺利举办这次科学大会,可谓大力支持,干脆把平常不怎么用的国会大厦给腾了出来。
可以容纳上千人的大厦,举办科学会议绰绰有余。
不同学科的分会场可以安排在不同的房间内。
上午8点。
当李奇维抵达国会大厦的时候,这里早已人满为患。
来自太平洋地区十多个国家的几百位学者皆是红光满面。
这是一场科学领域的盛典。
李奇维见到了很多熟人。
华夏方面,由科学社社长竺可桢带队。
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各领域的学者都有。
是整个会场内唯一能够和樱族比拼学者数量的国家。
李奇维和众人打了招呼,并对竺可桢说道:
“你们把华夏科学社办的很好啊。”
竺可桢真诚地说道:
“一切都依赖于李教授您的帮助。”
这些年,李奇维以资助科学研究的名义,为华夏科学投入了海量的资金和其它资源。
因此,华夏科学才能如此突飞猛进。
樱族方面,学士院院长樱井锭二带着长冈半太郎等人,含笑走来。
“李教授,您好,我是樱井锭二。”
“您参加泛太平洋科学会议的消息,简直引发了亚洲科学界的一场地震。”
“能在这里见到您真是太好了。”
王正阳在李奇维耳边低语,介绍对方的身份。
他这个秘书很合格,提前做了很多功课。
不然李奇维还真不知道眼前这位是谁,连长冈都要站在他的后面。
因为,他的脑海里完全没有提示,说明对方只是无名小卒。
伸手不打笑脸人,李奇维说道:
“你好,樱井锭二教授。”
“你们樱族这次是全员出动啊。”
樱田点儿骄傲地说道:
“我认为,科学会议就是要展现各个国家的实力。”
“科学是为国家服务的。”
“所以,樱族科学界才来了这么多人。”
李奇维微微一笑。
小样,给你点颜色,还染起来了。
他已经清楚这位樱井锭二院长的性格了。
形象点说,对方就是科学领域的军国主义者。
观点比较极端。
李奇维虽然鼓励科学家要心怀国家,但绝对不会如此直接。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而对方是我强大我骄傲我犯人。
很快,他就失去了兴趣,反而对着长冈点点头。
后者也点头示意。
长冈半太郎的身后,有两个年轻人表现的极为激动。
其中一人说道:
“小川,你看到了吗!那是李教授啊!”
“我今天终于见到偶像了!”
“天啊!他的气场太强大了!”
“深邃的目光好像直接刺穿了我。”
小川秀树有点无语。
你丫要不要这么夸张。
“一郎,你已经说了好几遍了。”
“你这么崇拜李教授,赶紧上去要个签名吧。”
“而且纠正一下,他并没有看过你一眼。”
其实,小川秀树的内心其实比朝永振一郎还要兴奋。
他在小时候就见过李教授,但是当时他并不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直到他上了大学,学习了很多物理知识后,他才明白那个男人到底达到了何种层次。
在人才济济的京都帝国大学,小川秀树是公认的第一天才。
第二天才就是旁边的朝永振一郎。
然而,当他们把目光投向世界后,才发现,天才太廉价了。
朝永振一郎心态活泼,他又说道:
“看!李教授旁边那个就是发现反电子的赵忠尧吧。”
“听说他在第二届物理奥赛中成绩很好。”
“小川,你觉得我们以后能不能像他那样?”
“我可是要立志夺得金牌的男人!”
小川秀树说道:
“你肯定可以的。”
仁科芳雄听着两人的对话,心中感慨。
曾几何时,他也是如此。
那时的他,同样意气风发,目空一切,甚至想要挑战李教授。
然而,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
他连那个男人的背影都看不到。
努力或许可以弥补,但智慧和天赋绝对是与生俱来的。
仁科芳雄目前最大的成就,就是和别人一起发表了仁科公式,解释了γ射线与物质发生弹性碰撞的某种关系。
凭借这个成果,他在樱族的物理学界就是响当当的大佬。
然而,所谓的仁科公式,仅仅只是对吴-康普顿效应的额外补充。
而吴-康普顿效应,也只是证明了那个男人关于波粒二象性的猜想而已。
这种差距,简直让人绝望!
有时候,他都会在想:
“为什么牛顿、麦克斯韦、李奇维,三个人不是同一个时代的呢?”
“是王不见王,还是避谁锋芒?”
接着,李奇维又看见了康普顿、哈勃、拉曼、玻色等人。
众人都对这次有布鲁斯教授参加的会议充满了期待。
本次大会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首先是大佬们的开场主题演讲。
这是不分学科,面向所有人的报告。
李奇维的突然加入,毫无疑问成为会议的最大焦点。
因此,他也被安排在第一个发言,彰显其无上的地位。
在几百人的注视下,他从容地走向前方的高台,俯瞰着众人。
“演讲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们觉得泛太平洋科学会议有什么致命的缺点吗?”
哗!
众人皆是一愣。
不太懂布鲁斯教授的意思。
李奇维笑着说道:
“那就是学术交流太不方便了。”
“泛太平洋一圈的国家动辄相距上万里路,想发个电报都不可能。”
“比如美国的康普顿,如果他很想知道婆罗洲的吴有训最近在研究什么。”
“他就只能先发电报到夏威夷的檀香山,然后再从檀香山去转。”
“不管从时间成本还是金钱成本而言,这都是不可接受的。”
“我再举一个例子,伊蕾娜小丫头曾经还特意写信责怪我。”
“说就是因为我离开欧洲了,所以她才没有第一时间去检测人工放射性的射线产物。”
“从而错失了反电子。”
“可见,研究人员之间即时通讯的重要性。”
台下众人哈哈大笑。
赵忠尧也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他现在还有点心有余悸,差一点,反电子就不是他最先发现的了。
“以物理学界为例,如今的各种成果层出不穷。”
“如果你有一个难题需要远方的好友帮忙,可能一来一回一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
“而这时候,别人已经抢先发表了同样的成果。”
“当然,不管是谁发表,对于科学界本身都是一样的。”
“我要说的意思是,科学界需要一场革命!”
“一场信息革命!”
哗!
众人眼神火热!
尤其是玻尔、康普顿等人,更能深刻理解这其中的好处。
人在丹麦,就能随时向布鲁斯教授请教。
乖乖,那还愁没有成果吗?
“从科学正式诞生到现在,人类一共经过了两次技术革命。”
“第一次是蒸汽时代,以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为标志。”
“它意味着人类能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第二次是电力时代,电力技术的成熟彻底突破了空间的限制。”
“人类能将能源传递到遥远的地方。”
“但是,这还不够。”
“在很久以前,我就预测过,第三次技术革命很快就会到来,而且与电子相关。”
“而今天,我仿佛已经看到了曙光!”
“因为婆罗洲的阿尔法实验室很快就会推出一款划时代的产品!”
轰!
全场震撼!
布鲁斯教授今天竟然没有讲科学,而是讲技术。
能让他老人家都称之为划时代的技术,那该是何等可怕。
康普顿神色兴奋,他连忙拉着吴有训的手,用标准的华语问道:
“老吴,你们到底发明啥了?”
吴有训苦笑一声。
“诶,我也没想到教授直接就公开了。”
“其实目前还差一点,就是一种能代替电子管的晶体管。”
吴有训现在的层次,自然还无法理解李奇维的深远布局。
接着,台上继续说道:
“这个产品就是晶体管!”
“它是现在真空电子管的迭代版本。”
“真空电子管是一种运用电子的装置,但是它有很多的局限性。”
“比如功能单一,哪怕仅仅组建一个简单的器件,都需要无数的电子管组合在一起。”
“这大大增加了体积。”
“但是晶体管不同。”
“它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一种新型电子器件。”
“目前关于半导体哪怕在物理学界都是非常前沿的课题。”
“我很高兴阿尔法实验室能将基础物理和应用物理完美结合在一起。”
“半导体的特殊性质,使得一根晶体管的功能就比得上成百上千根电子管。”
“而且它的制造难度不大,很适合大规模生产。”
“因此,电力时代将被电子时代所代替。”
“而电子时代的核心标志,就是信息传递的高速性。”
“在不久的未来,也许美国学者发表论文后,一秒之内全球学者都能同时看见。”
“这是信息的爆炸性传递!”
“因此,我也将第三次技术革命称之为【信息时代】!”
“到时候,全球互联!”
“科学交流将迎来真正意义上大爆炸!”
哗!
会场内顿时掀起一股倒吸凉气的声音。
所有人都瞪大了双眼,被布鲁斯教授那惊天的气魄所征服。
“上帝啊!”
“全球互联!这是何等超前的设想!”
“但是从布鲁斯教授嘴里说出来,却充满了可信性。”
“如果晶体管的功能真的那么强大,它必然会带来电子仪器的革新。”
这一刻,在场的大佬们彻底震撼了。
那个男人的感染力实在太强了。
在面对十几个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时,对方并没有讲单一物理方面的内容。
而是描绘了一副令人热血澎湃的科学基础网络建设蓝图。
这不仅对科学家有用,并且还是有利于全人类的技术创新!
“布鲁斯教授不愧是当世科学领袖!”
“他站的角度和我们根本不是一个层次!”
人群之中,吴有训简直跟打了鸡血一样。
“信息时代!”
“全球互联!”
他就是带领团队研究一个新的电子元器件而已。
但是在李教授的嘴里,直接就上升到第三次科技革命,改变人类未来的高度了。
“这就是大佬的实力吗?”
要是他自己上去,打死也不敢这么说。
但是现在,他却充满了信心!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6280/5970957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