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都市小说 > 红楼兵圣 > 第310章 辱骂

第310章 辱骂

推荐阅读:刁蛮千金斗恶少闲唐我和我的美人师弟华娱中的韩娱动漫默示录重生一九零二性感尤物缠上我愿为尊者所渡本宫吃素不吃醋神雕生活录

    第310章 辱骂
    三年平胡是去年和张吉甫敲定的事情,大方向没有变化,只是具体的过程,很容易发生变数,所以王信不得不多推动,以免迟则生变。
    鬼知道太上皇和皇帝之间的争斗,会不会突然打破当下的稳定。
    目前而言,自己周旋于各方,付出了很多精力和代价,效果还不错,总体上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
    离开了京城。
    王信骑着马赶回大同。
    身下的马是草原马,并不算宝马。
    在汉唐时期,因为先进的马政,如汉朝时期,从中西亚引入大量的优良种马改进东亚马匹,唐朝继承发展汉制,马政达到巅峰。
    设立庞大的国家牧场,如陇右牧监,拥有数十万匹官马。
    同样重视引入外血,尤其青睐突厥、波斯等地的优良马种,如突厥马、波斯马,进行杂交改良,培育出著名的“唐马”。
    体型、力量、速度都极为出色错,属于六边形战士。
    但是到了元朝,蒙古人养马粗犷,不善精细养马,无序混养之下,中国的马匹反而开始倒退。
    体型、力量都逐渐失去。
    至于耐力超强、耐粗饲、适应力极佳、不易生病,在长途奔袭、恶劣环境下表现卓越等等,本是“唐马”也具备的。
    只能说相比较内地而言,仍然是不错的马匹。
    一行九人。
    王信打算先回雁门关,从南至北巡视大同西部,做好大战的准备,所以要先到紫荆关,通过紫荆关离开京畿,进入山西大同境内。
    紫荆关位于保定府境内。
    大周许多地方承袭明制,卫所虽然取消,但是民兵主要来源大多还在当地,包括驻军所在地。
    指挥使千户等是世袭。
    为了补偿军官,所以给军官升职,才有了大周许多节度使的原因。
    九边重镇的军镇是最精锐的,内地也有一些重要地区设立军镇,京畿北边有宣大,南边保定和镇定也有真保镇,前明设立总兵,总兵府设在保定。
    真保镇总兵,大周升格为平安州节度使。
    建国之初原在安平县,为了区分叫做平安州节度使和平安军,后来大宁失陷,为了保护京城,节度府又改回原来的保定府。
    王信出了涿州,到了易州不久,在驿站的时候,竟有几人早就等着。
    两名读书人打扮的文人,极为客气的行礼,恭敬道:“贸然打扰将军,还请将军恕罪。”
    “你们是?”
    “在下顾应时,这位是谢友成。”说话那人笑容谦恭。
    顾应时?谢友成?
    王信没听过,客气的拱了拱手,“顾先生,谢先生。”
    “不敢当,不敢当。”
    顾应时忙道,“我二人效力于平安州节度使丁源丁节帅门下。恩主与将军颇有渊源,特命我等于此恭候,恳请将军拨冗前往一叙。”
    王信明白了,原来是平安州的丁源。
    丁源最后的结局怎么样,王信不清楚,但是贾赦和贾珍被流放的罪名里就有结交外官,结党私营。
    文官可没有结交外官的说法,相反文官主要就是结交外官。
    只有文官结交地方军将才容易犯忌讳。
    特别是京城勋贵。
    而且平安州与贾府的确关系非同寻常,主要是贾赦,这两人应该有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至少是盟友关系。
    “我有要务在身,下次专去请罪。”
    王信拒绝。
    两人没有意外,并没有放弃,诚恳道:“将军虽是参将,但独领一路,除了兵马人数少些,与节度使职位相差不大,而丁节帅与将军渊源颇深,何必拒之门外呢?”
    王信是真不想去见。
    年轻的时候,总会盼着意外,认为会有好事发生,后来才晓得,意外大多只会是坏事。
    丁源无缘无故要见自己,必然对自己有所求。
    不见面还好,见了面后,自己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自己已经得罪了王子腾、冯庸,再得罪丁源,彻底恶了宁国府和荣国府大房,自己倒不是怕他们,主要担心他们恼怒之下坏了自己的事。
    这些人可能成不了事,但绝对能坏事。
    “丁节帅见我要做什么?”
    王信皱眉问道。
    顾应时连忙笑道:“听说将军提出三年平胡,本与我们平安镇不相关,不过将军与平安镇之间有渊源,互相支持帮助才是应该的,袖手旁观颇为不可取。”
    谢友成不怎么说话,说话的都是顾应时。
    王信打量了谢友成一眼。
    事已至此,推诿不掉,只能见招拆招,看看丁源想要做什么。
    两人松了口气。
    第二日一早,几人离开驿站前往保定府。
    中午时分过了易水,刚刚下了渡口,渡口一行军士早已等待,确认了身份后,三十几名军士不顾周围百姓的惊愕,纷纷单膝下跪。
    “见过王将军!”
    “起来吧。”
    “喏。”
    王信挥了挥手,“走吧。”
    赶紧带着众人离开。
    书中贾琏到平安州往返需要半个月,从京城到保定府刚好如此。
    王信一行人从易州出发,第二日下午进入保定府。
    保定府与大同府截然不同。
    大同府城内多兵士,而大同府属于内地,地方归知府,市井之间也繁华很多,更不提人口差别。
    王信入城的动静大,很快被引入到节度府。
    史平等人比较紧张,王信倒不觉得会有什么事发生。
    大周朝廷威严还在,哪怕是冯庸在边地的时候,也不敢冒然截杀王子腾。
    何况保定府算是内地,又是京畿地区,自己与丁源没有接触过,他要害自己没道理,也承担不起后果。
    比起大同的节帅府,平安节度府明显少了很多气势。
    入城的时候,城中维持秩序的是差役,也可以看出城里还是以知府为主,哪怕身为节度使,丁源并没有治权,所以也就比内地普通军官好一些。
    见微知著,王信在大厅内喝茶,一边猜测。
    听到门外的脚步声,知道正主来了,王信放下茶碗,向大门口看去。
    “哈哈哈。”
    未见其人,先听到笑声,声音爽朗。
    门口最先出现一人,穿着常服绸缎,四五十岁年纪,脸上挂着笑容,看清楚屋内的王信,热情的上前。
    “果然名不虚传。”
    不等王信开口,那人已经拉起王信的手,满脸赞叹道:“一直听到将军的威名,今日一见,实在是令人喜欢,我们出自一家,日后应该多亲近亲近。”
    “应该的。”
    那人身后有人笑道。
    不是别人,正是贾琏,还有王仁。
    “琏二爷怎么也在,你也在?”王信好奇道。
    “为了等信大爷。”
    贾琏弯腰行礼。
    王仁低着头十分恭顺。
    王信点了点头,看来背后是贾府和王子腾的手笔,不再理会贾琏和王仁,王信向对方拱了拱手:“参将王信,见过李节帅。”
    “诶。”
    丁源摆了摆手,和气道:“你我何须生分,走,换个地方喝茶。”
    王信没有拒绝。
    丁源带着王信去了平安军营区。
    大周如今有二十二个节度使,看上去很多,以前更多,取消了京营节度使,这是最关键的,还有因为王信的原因,被取缔没几年的大同节度使。
    平安镇辖地北起紫荆关,南至故关,全长三百九十公里,全镇官兵三万四千六百九十七人。
    大同军镇原额十二万,别管现在实额多少,可见平安节度使不如大同节度使。
    难怪王子腾当初要争大同节度使之位,毕竟他放弃了京营节度使,已经损失很多利益,总不能再去争夺小镇的节度使。
    王信不管他们卖什么关子,就当来做客。
    史平和石头等人也忍不住观望,虽比当初的京营要好一些,可也好不了多少。
    一直听到喧哗声,那边竟然有个戏台子。
    “哪来的戏班?”王信好奇道。
    远处的戏台子在唱戏,下面听戏的官兵乌压压一片,许多士兵离开自己的位置趴在台子上。
    “听说信大爷喜欢让手下士兵唱歌提升士气,丁叔则是爱让士兵们看戏。”王仁凑过来低声道,“无非是些霸王戏之类,士兵们也爱看。”
    王仁声音中带了一丝讨好。
    王信已经猜到此次请自己来的用意了。
    无非还是拉拢自己。
    只要自己有价值,别人就会愿意拉拢。
    王子腾再恨自己,他也拿自己无可奈何,反而需要自己,至于贾琏的出现,看来王子腾这一二年里还是获得了贾赦的认可。
    这个局,大概是贾赦创造的机会,好方便王仁出面,缓和自己与王子腾的关系。
    王信叹了口气。
    利益永远是第一位。
    王信越来越理解这句话的含金量,自己与王子腾没有血海深仇,两人之间却闹得势如水火,完全是因为利益。
    王子腾需要自己的利益,以及自己要做的利益,两人的利益相左,怎么可能因为几句话,或者某些人参与,就能放下呢。
    王信看向前面的丁源,想要搞清楚此人的态度。
    丁源仿佛感受到王信的视线,回过头露出笑脸,“你是军中后起之秀,我算是你的前辈,今日终于见到了,喝一杯酒,大家看看戏,交个朋友如何?”
    “何乐而为呢。”
    王信笑了笑,又说道:“恭敬不如从命。”
    “好!”
    丁源大笑,回过头不再理会。
    态度明朗,保持中立。
    前方的军士见到丁源一行人,纷纷安静了下来,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丁源和王信坐到前面的桌子,作陪的还有顾应时,谢友成,以及贾琏和王仁等。
    丁源和贾琏一桌。
    桌面上摆了几盘瓜果点心,一人侧坐一边,对着戏台子。
    有意安排之下,王信和王仁坐一桌。
    王仁小心翼翼的看向王信,王信只当没看见,认真看着戏台子。
    戏台子上面唱着《挡谅》。
    又名《战土台》或者《江东桥》。
    是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大战的戏曲,讲述了康茂才与陈友谅有结拜之义,在土台设伏兵挡陈友谅,竟陈诉说旧情后不忍擒拿,放其而去的故事。
    似无心又似有心。
    隔壁桌的丁源开口,仿佛和贾琏闲聊似的。
    “前段时日巡查御史的那桩案子,多亏了大老爷之才压了下去,否则不知有多少麻烦。”
    “分内之举,丁叔不用放在心上。”
    “虽是如此,我们两家的关系实同一家,但是概要领情的也不能当做天经地义,那几个库里的兵粮,实际上也怨不得下面的人,朝廷经常拖欠,下面的儿郎也要养家糊口。
    我身为他们的节帅,总不能看着他们饿死,朝廷的律令要遵守,下面的儿郎也要顾到,外头看我是个节度使,觉得我很威风,实则有苦难言,也是两头受气的媳妇罢了。”
    丁源真没有把贾琏当外人,犹如自家晚辈似的。
    王仁听得羡慕不已,委屈的回头看向王信。
    王信当然知道王仁在想什么。
    就像很多人无法理解海瑞一样的无法理解自己。
    自己当然不是愚忠之人。
    可很多事情并不是自己想要率性而为就能去做的。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自己要是没能力没本事没机会也就算了。
    现在自己有能力,有本事,有机会,那么自己责无旁贷的要担负起责任,很多事情就不再是自己的私事。
    在许多外人眼里是很傻的行为。
    谁会为了公家的利益,影响自己私人的利益?
    犹如自己和王子腾的矛盾,王子腾之所以如此愤怒,是因为实在无法理解自己,明明是大家都好的事,自己为什么要拒绝他。
    王信从戏台上收回眼神,迎向王仁的目光。
    王仁一惊。
    期盼似的,人都变得激动起来,嘴角竟然微微颤抖,仿佛等着王信说的话。
    “大同的事。”
    王信缓缓开口。
    王信主动提起大同,王仁眼睛一亮,连丁源和贾琏也放低了声音悄然倾听。
    “回去告诉王子腾不要指望了。”
    王信并不是因为王子腾所以拒绝他,而是因为大同真的没有油水。
    大同其实有油水。
    只要压榨,多少能榨些许油水出来。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靠着军镇当然喝兵血。
    王信自己也要压榨大同,现在不压榨,日后也会压榨,总会和大户们到了翻脸的那天。
    只不过自己压榨大同,是为了养活更多的人。
    而不是像他们。
    只为了自己的利益。
    这就是双方不可调和的根本矛盾。
    “草拟娘!”
    太过震惊,以至于大脑一片空白,王仁失态的吼道,再也忍不住。
    信眸光如刀,冷冷横掠过去。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6344/6120523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