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都市小说 > 红楼兵圣 > 第316章 必败

第316章 必败

推荐阅读:刁蛮千金斗恶少闲唐我和我的美人师弟华娱中的韩娱动漫默示录重生一九零二性感尤物缠上我愿为尊者所渡本宫吃素不吃醋神雕生活录

    第316章 必败
    其实每个军镇都有隱匿人口。
    隱匿人口最多的应该是辽东,王信虽然不知道这个时空的辽东变化有多大,但是辽东和內地只有一个狭长的辽西走廊相连,地理环境註定了更为封闭。
    但是边地又没有府衙管理,那么多余出来的人口,必然会被別的势力纳入统治。
    那么辽东的失陷,更像是辽东地方大户做出的选择。
    努尔哈赤拿下沈辽,整个辽左望风而降。
    只不过努尔哈赤背叛了他们,他们谁也没有想到,努尔哈赤会做出先杀穷户,灭了他们根基的手段,最后再去消灭他们。
    就像不愿意利益受损的內地大户们,一开始很轻易选择了清军。
    前车之鑑,並不会让人吸取教训。
    他们同样也没想到,人家入关吸取了蒙元的教训,仍然是在辽东的那一套,先消灭底层反抗力量,最后来消灭大户。
    那么大同的隱匿人口在何处呢?
    关內和关外。
    这也是原时空大明的宣大二镇为何走私猖獗,晋商崛起的原因。
    创办聚眾昌,垄断关外贸易,不光为自己获取部分军费,也是分化削弱地方大户的手段。
    总不能明著告诉大户要来消灭你们。
    犹如努尔哈赤刚刚占领辽东之时,对地方大户极为友好,否则地方大户要是晓得努尔哈赤的真心想法,也就没有努尔哈赤顺利拿下辽左的事情。
    “你们是哪一家的人?”
    张灿派人送来的两名俘虏,明显是大同本地人。
    王信和气的问道。
    两人一路担心受怕,唯独对自己的来歷死不鬆口,路上並不是没被人拷打。
    “將军,小的还有情报。”
    瘦高个那人明明怕的要死,为了活命什么消息都往外透露,唯独自己的来歷。
    王信不置可否。
    那人主动说道:“关於胡虏的消息,欧彦虎已经南下。”
    “哦?”
    没想到知道的不少,王信笑道:“把你们都知道的全说出来,我也不问你们来歷,饶你们一命。”
    两人大喜过望。
    王信也终於得知,欧彦虎手里至少有六七万青壮,
    幸亏自己率先出手,否则加上曾经大板升的人口,欧彦虎的十万铁骑就不是虚数,而且还会有个稳定的后方。
    现在人数少了近一半不说,欧彦虎把北边的生胡逼到这般地步,只要还活著的胡人各部首领不是傻子,应该知道现在是拼命的时刻。
    本书首发,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只要熬过眼前最艰难的时刻,越往后越会轻鬆,
    甚至到欧彦虎不战自溃的地步。
    胡人终归也是人。
    也要吃饭。
    “带下去。”
    王信挥了挥手。
    薛蝌不爽道:“真饶了他们?”
    “我说不问他们来歷,没说不让別人认,到时候在大同示眾,不信没人认得。”王信扬了扬眉,脸上露出坏笑,“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薛这才收起不爽,跟著露出笑容。
    一点就通。
    免得有些大户狗急跳墙,万一坏了前方的大事得不偿失。
    “张灿那边?”
    严中正思考了片刻,特別是对胡人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虽然不敢確定消息是真的,
    至少有消息比没消息强。
    王信回过头,看向严中正,知道他有想法,“你怎么看?”
    严中正眼神迟疑,左右看了看,最后下定决心,不再观看別人,只盯著將军,“前將军应该去支援天成军。
    “凭什么?”
    “胡立勇不是好人。”
    见眾人吵闹,赵雍咳嗽了一声,等眾人安静下来,“此事不妥,突然让张灿率领大军掉头,军士辛苦不提,恐怕对士气不利。”
    眾人越发开心,连赵雍也不支持严中正。
    隨著大同西军的建立,以前窝在雁门关一带,如今散布在大同西部,包括广阔的大同关外,大同西军开始了分散。
    赵雍为大同西军军职第二人,哪怕不受许多原扬州营的认可,甚至有无形的排挤,但是有將军的支持,以及多年来坐镇后方的功劳,谁也无法否定赵雍的威望。
    队伍大了,不好带了。
    哪怕有系统的便利性,也能肉眼可见的各种状態下滑。
    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加入。
    赵雍的军事才能,严中正的大局观等等。
    不断的有新的人才加入,才是大同西军实力不停增长的根本原因。
    “严中正说得对。”
    王信要做的就是公正公平公开,让所有人服气。
    只要自己做到这点,人性就不会散。
    眾人都安静了下来,连赵雍也竖起耳朵,不知道將军有什么不同见解。
    “我们的目的是消灭乌恩,趁著欧彦虎未到之前,尽一切手段削弱欧彦虎的实力,这个目的是最紧要的,而不是你们心里那些乱七八糟的小九九。”
    眾人或恍然,或理解,或者不甘心等等。
    “將军说得对。”
    赵雍想明白了,改口支持將军。
    其实只要將军下令,眾人都会遵从,只不过非必要的情况下,將军一定会先把道理讲透。
    哪怕无法理解,不能认同,也会因为將军以往的胜利因素下,思量是自己的原因。
    王信认为这就是威信的来源。
    一个又一个的成就,造就了威信。
    “只怕张灿这小子不会听啊。”赵雍有些苦笑。
    张灿是个老滑头。
    多的是办法。
    薛蝌忍不住看了眼赵雍,怀疑赵雍在將军面前给张灿上眼药。
    当初还未成立大同西军之前,因为张文锦之事,张灿屡次当眾质疑赵雍,闹得极其不开心,幸亏后来將军回来,才压住了两人的不和。
    “去传令。”
    王信吩咐道:“告诉张灿我说的,若是胆敢坐视天成军被攻不救,定饶不了你,必军法从事。”
    “喏。”
    身边的传令兵很快出去两人,
    眾人闻言感到可惜。
    大同现在主要有三支军事力量,谁都想独吞大同,那么友军死在敌人手里当然是好事情。
    王信知道眾人的想法,这是人之常情。
    环境决定人。
    无论是永兴军,或者是天成军,又或者別人,谁不想过更好的日子。
    好日子建立在什么之上,谁又会在意呢。
    有大局观的人並不是那么多,所以王信比较看好严中正。
    留下严中正。
    王信和严中正边走边说。
    “虽然难免有些瑕疵,但是我敢说我们大同西军的气氛依然是好的,不敢说整个大周数一数二,至少也在前茅。”
    “將军自谦了些许。”
    严中正人如其名。
    走路正,做事也正,说话也正了起来。
    不过这些变化主要是在大同西军后发生的,以前在京营的时候,严中正是沉默寡言的性子。
    身为聪明人,严中正知道自己的变化原因,非常的坚定,“属下认为我们大同西军,
    在整个大周就是数一数二。”
    王信没有大意。
    他明白低人权优势的道理。
    为什么穷山恶水出精兵?这就是低人权优势。
    不是日子过得好,思想先进,人人有书读等等,那就一定会有强大的军队,相反,更可能因为高人权,军队战斗力却拉跨了下来。
    至於建立思想上的军队。
    王信不认为自己有这样的本事,这不是一个人可以办到的。
    现在的大同西军,是一支不欺负百姓,军纪严明的军队而已,並没有崇高的思想,哪怕自己说过不少。
    大道理並不是讲出来的。
    犹如后世企业各个搞所谓的企业愿景等等,实质上没人在乎。
    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也是如此,个人有个人的难处,心中有大局观,起码不会走错路,很多人无法理解这点,说再多也无用的。”
    有天赋的孩子,什么都不管依然是学霸。
    不是读书的料,就是补破了天,依然是学渣,逼得太过分,只会適得其反。
    所以人才难得。
    贾政这样態度端正,做事能力差的人都极其难得。
    更何况又有態度,做事能力又强的人才。
    至於能力强,態度差的人,这样的人只会给社会带来灾难,绝对没有好处可言,他的成功,只会鼓励更多的人学习他的態度。
    而能力这方面,又不是学习可以得来的。
    无非是业务的熟练与否而已。
    “好好做事,大同西军一定会有你的位置。”
    王信拍了拍严中正的肩膀。
    严中正点了点头。
    並不怀疑。
    等打败欧彦虎,大同西军在大同的最大阻碍被搬走,只要內部不出问题,一定会成为超过永兴军的势力,如日初升,自已赶得早,同样会升起来。
    ******
    早上的草原,天边掛著的太阳格外圆。
    微风轻起拂过,掺杂了泥土的芬芳,士兵们懒洋洋的躺在地上,谁也懒得多动,时不时閒聊几句。
    “也不晓得家里怎么样了。”
    “我家的房顶茅草要重新铺,该死的这时打仗,怕是家里下雨的话,屋子要露水。”
    “下雨就好了。”
    “好个屁,现在下雨已经迟了,田里的庄稼早死光了。”
    每个人都在抱怨。
    “还是要看命啊,命好去西军,命不好来东军。”
    大同西军是西军,天成军自然是东军,那么永兴军就是中军,这样更好记,私下里不少民兵这样叫开了。
    民兵是服役,短则一二年,长则三五年。
    谁都想早点回家。
    其实大明军户也是如此。
    军户中一部分人去服兵役,一部分留下来种地。也就是所有百姓都该承担的兵役,限制在了少部分群体之中,所以应该要给予补偿。
    现在补偿没有了,连补贴也没了。
    每个月的口粮钱都拖欠。
    “上头说这回打了胜仗,不光是奖赏,以前的拖欠也一併发,是不是真的?”
    有人很在意。
    “哈哈哈。”
    他的话引发了一阵笑声。
    大军开拔。
    总要给口饱饭吃,还要给银子。
    因为谁也不信上头嘴里的话,先把银子发了才是真的。
    大家各自领了一二两银子,只吃了一顿乾饭,不情不愿的上路。
    胡立勇带著手下將校巡视军营。
    听到一阵笑声,皱起眉头。
    很快有官兵赶了过去,把这几名士兵吊起来打。
    胡立勇没有多言。
    反而是手下將军劝道:“军中士兵怨气大,还是不要闹出动静的好,万一激起兵变反而不美。”
    胡立勇点了点头。
    军纪如山。
    可也要分情况。
    “都怪那王信。”有人一脸埋怨。
    “谁都不容易,为了这次的开拔银,咱们总兵费了多少工夫才凑足两万七千多两银子,还有军粮兵器,哪一样不愁死人。”
    “那王信倒好,为了自己立功,不顾友军死活。”
    大家都在埋怨。
    至於朝廷。
    大家懒得说了。
    如果不是朝廷拖欠多年,他们也不至於如此艰难,
    “哼哼,那王信贪功,自有人收拾他。”
    听到这段话,胡立勇皱起眉头,狠狠的瞪了一眼,那人不敢继续多言。
    眾人心知肚明,皆保持沉默。
    反正他们天成军的確出发了,只不过朝廷往年积累的拖欠那么多,这回调拨的钱粮又没有足数,反正怪不得他们头上。
    那胡人恨王信恨得牙痒痒。
    王信和他的西军又在最前面。
    胡立勇摇了摇头,终归还是年轻,太过鲁莽了,为了功劳就失去了耐心。
    打仗不是儿戏啊。
    也好。
    张文锦是个文官,嘴上一套一套,实则一窍不通。
    如果没有了王信,想到此处,胡立勇精神了起来,周边的將校也神情激动,私下里盼望著好消息传来,只要王信遭受攻击,他们必然退回去。
    “王信將军从来没有打过败仗。”
    这个时候,他们之中有个年近三十的校官,迟疑的说道:“如无自信,王信將军不会鲁莽,胡人不一定能打败王將军。”
    “赵赫,你也太高看他了。”
    有人摇头,“哪怕西军是铁打的,难道还能以一敌十不成?这是塞外,不是守城。”
    根据他们的消息,胡人大概七八万骑兵。
    大同西军加上民兵也才一万两千人,还要去除留守的兵力。
    在关外的话,无论如何,王信也不可能打败欧彦虎,双方硬碰硬,唯一的结果只有王信打败。
    运气好的话,王信还能带著少量精锐逃回来。
    眾人毫不怀疑。
    胡立勇嘴角悄然翘起,仿佛预想到了高兴的事。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6344/6120524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