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拜见接见
推荐阅读:菇真人、我有一双透视神瞳、好莱坞从经纪人开始、我在万历修起居注、七零军婚:女特种兵她能一打十、亡灵之息、寒门国舅、挟明、诸天:从黄金圣斗士开始、抗战从淞沪开始、
第785章 拜见接见
两人刚坐定,陈总旗便放下茶盏,开门见山问道:“老吕,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先前不是让你在枕月楼住几天,多盯著点那个祁彪佳,看看他平日里都跟哪些人来往吗?”
“没必要了,”老吕微微坐直,脸上带著几分篤定,“祁彪佳的身份我已经查清楚了,看样子应该没有造假。”
“哦?”陈总旗眉峰一挑,显然有些意外,“你直接找枕月楼的掌柜问话了?还是设法看过祁彪佳的路引官碟了?”
“我没跟掌柜的说过话,也没见著他的路引官碟。”老吕淡淡笑道,“我就是坐在大堂上吃一顿晚饭,便把该查的事情查清楚了。”
陈总旗神色一沉,语气多了几分严肃:“你该不是跟那个祁彪佳接触了吧?”
“哪儿能啊,这不打草惊蛇吗。”老吕连忙摇头,“我真的就只是吃了一顿饭。最多跟同桌的几个脚夫攀扯了几句,就把该听、该看的,都听到、看到了。”
“嘿!你给我卖什么关子啊?”陈总旗不轻不重地瞪了老吕一眼。
“嗐。不是您一直在问吗。”老吕撇撇嘴。“我就是顺著您的话在答啊。”
“肏”陈总旗笑骂一句,催促道:“到底怎么回事儿,赶紧说。”
“唔怎么说呢。”老吕清了清嗓子,回忆著当时的情景,缓缓说道:“我想啊,今天下午,那个祁彪佳应该是去抚院递了拜帖的。我吃麵的时候,抚院那边派了叫赵丰年的衙役过来回话,让他在三天之后,跟著孙抚台去津门楼赴宴.”老吕顿了下,补充道,“我觉得这些消息应该足够证明祁彪佳的身份,所以也就直接回来復命了。”
陈总旗微微頷首,手指在圈椅的扶手上轻轻地敲打著。“可你什么也没做,怎么连衙役的姓名和回话的內容都知道得这么清楚?”
“他们说话的时候根本没避人啊。”老吕笑笑,“那赵丰年就在大堂里喊住祁彪佳,周围几桌客人都听见了。对了,还有个事儿——你弟弟陈三儿,当时也在场,他指定比我听得清楚。”
“三儿?他怎么会在枕月楼?”陈总旗愣了一下,“送书?”
“应该是吧。”老吕頷首道,“他我看他背著个书篓,跟在祁彪佳身后。不过他应该没看见我。”
“嗯”陈总旗点点头,心里大概有了数,便摆了摆手:“行了,我知道了。你这趟差事结了,先回去歇著吧。”
“好。”老吕没有立刻离开,而是从怀里摸出个布包,打开后里面是一堆碎银子,零零散散的,加起来约莫一两重。这是陈总旗之前交给老吕的查案经费,本来是让他在枕月楼住店用的。
老吕摊开布包,压著边缘,推到陈总旗面前:“银子一个没用,都还给您。”
陈总旗看了眼桌上的碎银子,从中挑出一个约莫一钱重的银块,递迴给老吕,“这钱你拿著,算是给你的犒赏,辛苦你今天跑一趟。”
“多谢陈总旗!那我就不客气了!”老吕接过银块,心里既喜且妒。他慢悠悠地將银块揣进怀里,想起先前在堂屋看见的绸布商,忍不住问:“对了陈总旗,刚才跟您谈生意的那什么王东主,真把码头的仓库给租下来了?”
“意向是定了,不过还有些细枝末节的事情要谈。”陈总旗取下隨身携带的公款袋,一粒一粒地將剩下的银子收进去。
“那租金怎么算?”老吕凑得更近了些。
“嘿嘿.”陈总旗挑眉一笑,把最后一块碎银子塞进袋子,隨后繫紧绳结,掛在腰上。“他家绸布行要租两间靠河的仓库,一间存布、麻布,另一间存丝绸。一间仓库十两银子一个月,两间就是二十两。契约半年一订,先付三个月的租子当押金。”
“二十两一个月?”老吕眼睛一瞪,掰著手指头算起来,“那半年就是一百二十两,一年不就是二百四十两?我的乖乖,这他娘也太赚了吧!”
“不止这些呢。”陈总旗眉飞色舞地说,“他绸布行从南方运货过来,得僱工搬运吧?往后要拓展销路,得找本地的商號合作吧?这些事儿,咱们牙行都能帮他办,到时候还能抽一笔佣金。这又是一笔进项。”
老吕听得心里痒痒,先前压下去的那点嫉妒又冒了头。他极力按捺住,但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先前在堂屋里没有问明白的话:“那这租金、佣金,最后怕不都要上缴吧?”
陈总旗脸上的笑意淡了些,颇有些无奈地嘆了口气:“当然要缴啦。用织经堂白掌柜的话说,这铺子虽然不明著掛牌,但也是正儿八经的皇店。刚才租出去的仓库,也都是之前抄没的贪官的家產,归內廷管的。说白了,咱们就是替上面管著铺子,利润哪能自己留著?”
老吕心里莫名地舒服了些,嘴角不自觉地扬了扬。要是利润就这么留在店子里,那他真得嫉妒死了。他又往前凑了凑,不动声色地问道:“那这银子交给谁啊?是直接交给总厂?还是別的什么衙门?比如银行。”
“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陈总旗摇摇头,“咱们这个牙行不像织经堂,有经厂这么一个明確的上级管著。刚才谈好的仓库租赁生意,也是牙行成立以来谈成的第一笔大生意,很多事情都不清楚。我正琢磨著,要不要写个条陈递上去请示一下,问问这笔钱到底该交到哪儿去。”
老吕眼睛一转,心里忽然冒出个念头,带著几分怂恿问道:“那您就没想著,把这银子留在自己手里?反正上面还没定规矩,谁也不知道具体数目.”说著,老吕还做了个往怀里塞东西的手势。
“你疯了!这种话也敢说?”陈总旗立刻打断他,脸色沉了下来,“现在没有章程,不代表以后也没有好吗!牙行手里有多少东西、这些东西大概值多少钱,上面都是知道的。寻常人家的管事儿盗窃主家的財產要吃家法,咱们这种人手脚不乾净就是自找死法。”他顿了顿,声音又低了些,“今天,內官监的庞审计、西厂的方稽查,还有海关总署的高署长一併到了。你觉得他们是干什么来的?还不是来找那些明牌皇店麻烦的。”
“他们已经到了?”老吕嘴巴张得老大,显然还不知道这个事情。
“下午就在驛站住下了。”陈总旗点头。
“那咱们要盯著他们吗?”老吕问。
“盯著?还是躲远点儿吧。驛站那边会看著。”陈总旗站起身,朝门口扬了扬脑袋,“对了。你这几天也少往驛站附近凑,尤其是那个方正化,听说这是个认死理儿的小娃娃,別撞在他手里。”
“知道了。”老吕收起那点小心思,抓起脚边的背篓,跟著陈总旗往堂屋的方向走。
————————
次日清晨,阳光已褪去晨间的微凉,泼洒在合署衙门的屋脊上,给脊上的吻兽平添了几分威武。
衙门外的街道上,一阵整齐的脚步声伴著清脆的仪仗敲击声由远及近,三乘朱漆四人抬舆在一队身著青色驛卒服的兵士前导后卫下,稳稳地停在了正门前。舆轿上的帷幔绣著暗纹,轿顶新换的铜饰在阳光下泛著温润的光,一看便知是宫中出行的规制。
门房里的钱书办早已听见外头的动静,他放下手中的茶盏,起身整理了一下青布长衫的衣襟,一面快步走到门边,对留守在旁的衙役叮嘱:“快些去籤押房通传孙中丞还有神暂署,就说宫里来的三位公公到了。”说罢,便迈著小步迎出门去。
钱书办踏出大门时,恰逢舆轿旁的驛卒上前掀开轿帘,三位身著不同品级宦官服饰的人先后下轿。为首者著墨色宦官常服,腰系犀带,脸上掛著温和的笑意,稍后一人身著石青色的宦官常服,面貌年轻得简直不像是该出现在这里人。最后一人则是深蓝色宦官常服,他身形微胖,面色有些憔悴,似乎是没有睡好。
钱书办在各家衙门辗转了二十几年,最懂官场的礼节分寸。他见三位宦官刚刚下轿,於是故意放缓脚步,待三人聚拢一处,甚至排好了次序,才快步上前,才快步上前,躬身作揖:“在下钱端国,是抚院门下的书办。见过三位公公。”
“钱书办不必多礼。”为首的高时明微微頷首,抬手虚扶一下,隨口扔出一个专门给人接话的引子:“我等冒昧来访,不知道来的是不是时候?”
“三位来得正是时候!”钱书办连忙堆笑回应道:“中丞一大早就起来了,神暂署也在衙门里候著,就盼著三位公公驾临呢!”说著,他侧身退到一旁,抬手朝著衙门內摆了摆:“三位公公快里面请,在下这就引路。”
“有劳钱书办了。”高时明微笑頷首,带著庞、方二人,以及一些有品秩的宦官,朝著衙门內走去。
钱书办在前头引路,心里却自有盘算。他知道孙中丞定是要在仪门外迎接的,若是走得太快,中丞怕是来不及准备,於是故意把步子放得极慢,每走几步便悄悄回头看一眼,把控著行进的速度。
高时明何等精明,见钱书办脚步迟缓,心里便已猜透了孙承宗的安排,也不催促,只带著眾人慢悠悠地跟著。他身后的方正化和庞天寿也心照不宣,脚步隨著高时明的节奏,不紧不慢地走著。
一行人刚走到甬道中段,就见前方一群人迎了过来。
走在最中间的,毫无疑问便是天津巡抚孙承宗,他头戴乌纱帽,身著緋色云雁补服,腰上繫著金带。他的脸上虽然带著笑,但沟壑间还是残存著挥之不去的疲惫。
孙承宗身旁跟著一位身著緋色虎豹补服,腰佩长刀的武官,这正是刚升职不久的天津中卫指挥僉事神正平。二人身后还有七八个佐贰官员,他们穿著各自的官服,按品级高低依次排列。
钱书办见状,立刻加快脚步,朝著仪门方向快走了两步。高时明等人也顺势提速,两方很快在仪门前碰面。
高时明在距离孙承宗约莫两步的位置站定,率先躬身作揖:“不佞高时明,拜见孙中丞。冒昧叨扰,劳烦中丞拨冗相见,还望海涵。”高时明身后的方正化、庞天寿以及其他宦官也纷纷跟著行礼,他们虽然没有说话,却也透著十足的恭敬。
孙承宗连忙带著神正平及一眾文武官员拱手答礼:“高公公不必多礼!三位公公远道而来,本官未能远迎,已是失礼,如今又让公公们在门外等候,还望诸位海涵才是。”
高时明直起身,又对著孙承宗行了一礼,隨后侧过身,抬手朝著身旁的方正化示意:“孙中丞,容我介绍。这位是西厂外稽司稽查方正化。”
方正化立刻上前一步,带著些许拘谨行礼:“学生方正化,拜见孙中丞。久仰中丞威名,今日得见,果然气度不凡,名不虚传。”
孙承宗带著几分讚许的笑意还礼:“方稽查过誉了。早闻西厂有位年少有为的稽查官,今日一见,果然是少年英才,后生可畏啊。”
“中丞.中丞谬讚,学生不敢。”方正化脸上一红,又一作揖。
高时明又转向另一侧,介绍庞天寿:“孙中丞。这位是內官监审计局局副庞天寿。”
庞天寿上前半步:“在下庞天寿,拜见孙中丞。久仰中丞事跡,今日得见,实乃幸事。”
“庞局副言重了。”孙承宗拱手还礼,“久闻內廷有一庞姓干才,身处浊流而自清,今日一见,果然是器宇不凡。”
“身处浊流而自清”的评价直接瘙到了庞天寿的痒处,他立刻躬身承礼,满面红光:“中丞过誉了,在下只是恪守本分罢了,不敢当此讚誉。”
待三位宦官都介绍完毕,孙承宗侧身让开半步,摆手引向身边的神正平,对著三人介绍道:“三位公公,这位是中卫暂署印务、暂掌卫事的指挥僉事,神正平。近来天津中卫的各项事务,多由神僉事协助本抚打理。”
神正平立刻上前半步,对著高时明、方正化、庞天寿三人依次躬身行礼:“在下神正平,拜见高署长、拜见方稽查、拜见庞局副。往后若有卫事相关事宜,还望三位公公多多指教。”
一番礼节过后,孙承宗抬手朝著衙门內的正厅方向示意,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三位公公一路辛苦,外面日头渐烈,咱们先到正厅奉茶,有什么事,咱们坐著说。”
(本章完)
两人刚坐定,陈总旗便放下茶盏,开门见山问道:“老吕,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先前不是让你在枕月楼住几天,多盯著点那个祁彪佳,看看他平日里都跟哪些人来往吗?”
“没必要了,”老吕微微坐直,脸上带著几分篤定,“祁彪佳的身份我已经查清楚了,看样子应该没有造假。”
“哦?”陈总旗眉峰一挑,显然有些意外,“你直接找枕月楼的掌柜问话了?还是设法看过祁彪佳的路引官碟了?”
“我没跟掌柜的说过话,也没见著他的路引官碟。”老吕淡淡笑道,“我就是坐在大堂上吃一顿晚饭,便把该查的事情查清楚了。”
陈总旗神色一沉,语气多了几分严肃:“你该不是跟那个祁彪佳接触了吧?”
“哪儿能啊,这不打草惊蛇吗。”老吕连忙摇头,“我真的就只是吃了一顿饭。最多跟同桌的几个脚夫攀扯了几句,就把该听、该看的,都听到、看到了。”
“嘿!你给我卖什么关子啊?”陈总旗不轻不重地瞪了老吕一眼。
“嗐。不是您一直在问吗。”老吕撇撇嘴。“我就是顺著您的话在答啊。”
“肏”陈总旗笑骂一句,催促道:“到底怎么回事儿,赶紧说。”
“唔怎么说呢。”老吕清了清嗓子,回忆著当时的情景,缓缓说道:“我想啊,今天下午,那个祁彪佳应该是去抚院递了拜帖的。我吃麵的时候,抚院那边派了叫赵丰年的衙役过来回话,让他在三天之后,跟著孙抚台去津门楼赴宴.”老吕顿了下,补充道,“我觉得这些消息应该足够证明祁彪佳的身份,所以也就直接回来復命了。”
陈总旗微微頷首,手指在圈椅的扶手上轻轻地敲打著。“可你什么也没做,怎么连衙役的姓名和回话的內容都知道得这么清楚?”
“他们说话的时候根本没避人啊。”老吕笑笑,“那赵丰年就在大堂里喊住祁彪佳,周围几桌客人都听见了。对了,还有个事儿——你弟弟陈三儿,当时也在场,他指定比我听得清楚。”
“三儿?他怎么会在枕月楼?”陈总旗愣了一下,“送书?”
“应该是吧。”老吕頷首道,“他我看他背著个书篓,跟在祁彪佳身后。不过他应该没看见我。”
“嗯”陈总旗点点头,心里大概有了数,便摆了摆手:“行了,我知道了。你这趟差事结了,先回去歇著吧。”
“好。”老吕没有立刻离开,而是从怀里摸出个布包,打开后里面是一堆碎银子,零零散散的,加起来约莫一两重。这是陈总旗之前交给老吕的查案经费,本来是让他在枕月楼住店用的。
老吕摊开布包,压著边缘,推到陈总旗面前:“银子一个没用,都还给您。”
陈总旗看了眼桌上的碎银子,从中挑出一个约莫一钱重的银块,递迴给老吕,“这钱你拿著,算是给你的犒赏,辛苦你今天跑一趟。”
“多谢陈总旗!那我就不客气了!”老吕接过银块,心里既喜且妒。他慢悠悠地將银块揣进怀里,想起先前在堂屋看见的绸布商,忍不住问:“对了陈总旗,刚才跟您谈生意的那什么王东主,真把码头的仓库给租下来了?”
“意向是定了,不过还有些细枝末节的事情要谈。”陈总旗取下隨身携带的公款袋,一粒一粒地將剩下的银子收进去。
“那租金怎么算?”老吕凑得更近了些。
“嘿嘿.”陈总旗挑眉一笑,把最后一块碎银子塞进袋子,隨后繫紧绳结,掛在腰上。“他家绸布行要租两间靠河的仓库,一间存布、麻布,另一间存丝绸。一间仓库十两银子一个月,两间就是二十两。契约半年一订,先付三个月的租子当押金。”
“二十两一个月?”老吕眼睛一瞪,掰著手指头算起来,“那半年就是一百二十两,一年不就是二百四十两?我的乖乖,这他娘也太赚了吧!”
“不止这些呢。”陈总旗眉飞色舞地说,“他绸布行从南方运货过来,得僱工搬运吧?往后要拓展销路,得找本地的商號合作吧?这些事儿,咱们牙行都能帮他办,到时候还能抽一笔佣金。这又是一笔进项。”
老吕听得心里痒痒,先前压下去的那点嫉妒又冒了头。他极力按捺住,但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先前在堂屋里没有问明白的话:“那这租金、佣金,最后怕不都要上缴吧?”
陈总旗脸上的笑意淡了些,颇有些无奈地嘆了口气:“当然要缴啦。用织经堂白掌柜的话说,这铺子虽然不明著掛牌,但也是正儿八经的皇店。刚才租出去的仓库,也都是之前抄没的贪官的家產,归內廷管的。说白了,咱们就是替上面管著铺子,利润哪能自己留著?”
老吕心里莫名地舒服了些,嘴角不自觉地扬了扬。要是利润就这么留在店子里,那他真得嫉妒死了。他又往前凑了凑,不动声色地问道:“那这银子交给谁啊?是直接交给总厂?还是別的什么衙门?比如银行。”
“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陈总旗摇摇头,“咱们这个牙行不像织经堂,有经厂这么一个明確的上级管著。刚才谈好的仓库租赁生意,也是牙行成立以来谈成的第一笔大生意,很多事情都不清楚。我正琢磨著,要不要写个条陈递上去请示一下,问问这笔钱到底该交到哪儿去。”
老吕眼睛一转,心里忽然冒出个念头,带著几分怂恿问道:“那您就没想著,把这银子留在自己手里?反正上面还没定规矩,谁也不知道具体数目.”说著,老吕还做了个往怀里塞东西的手势。
“你疯了!这种话也敢说?”陈总旗立刻打断他,脸色沉了下来,“现在没有章程,不代表以后也没有好吗!牙行手里有多少东西、这些东西大概值多少钱,上面都是知道的。寻常人家的管事儿盗窃主家的財產要吃家法,咱们这种人手脚不乾净就是自找死法。”他顿了顿,声音又低了些,“今天,內官监的庞审计、西厂的方稽查,还有海关总署的高署长一併到了。你觉得他们是干什么来的?还不是来找那些明牌皇店麻烦的。”
“他们已经到了?”老吕嘴巴张得老大,显然还不知道这个事情。
“下午就在驛站住下了。”陈总旗点头。
“那咱们要盯著他们吗?”老吕问。
“盯著?还是躲远点儿吧。驛站那边会看著。”陈总旗站起身,朝门口扬了扬脑袋,“对了。你这几天也少往驛站附近凑,尤其是那个方正化,听说这是个认死理儿的小娃娃,別撞在他手里。”
“知道了。”老吕收起那点小心思,抓起脚边的背篓,跟著陈总旗往堂屋的方向走。
————————
次日清晨,阳光已褪去晨间的微凉,泼洒在合署衙门的屋脊上,给脊上的吻兽平添了几分威武。
衙门外的街道上,一阵整齐的脚步声伴著清脆的仪仗敲击声由远及近,三乘朱漆四人抬舆在一队身著青色驛卒服的兵士前导后卫下,稳稳地停在了正门前。舆轿上的帷幔绣著暗纹,轿顶新换的铜饰在阳光下泛著温润的光,一看便知是宫中出行的规制。
门房里的钱书办早已听见外头的动静,他放下手中的茶盏,起身整理了一下青布长衫的衣襟,一面快步走到门边,对留守在旁的衙役叮嘱:“快些去籤押房通传孙中丞还有神暂署,就说宫里来的三位公公到了。”说罢,便迈著小步迎出门去。
钱书办踏出大门时,恰逢舆轿旁的驛卒上前掀开轿帘,三位身著不同品级宦官服饰的人先后下轿。为首者著墨色宦官常服,腰系犀带,脸上掛著温和的笑意,稍后一人身著石青色的宦官常服,面貌年轻得简直不像是该出现在这里人。最后一人则是深蓝色宦官常服,他身形微胖,面色有些憔悴,似乎是没有睡好。
钱书办在各家衙门辗转了二十几年,最懂官场的礼节分寸。他见三位宦官刚刚下轿,於是故意放缓脚步,待三人聚拢一处,甚至排好了次序,才快步上前,才快步上前,躬身作揖:“在下钱端国,是抚院门下的书办。见过三位公公。”
“钱书办不必多礼。”为首的高时明微微頷首,抬手虚扶一下,隨口扔出一个专门给人接话的引子:“我等冒昧来访,不知道来的是不是时候?”
“三位来得正是时候!”钱书办连忙堆笑回应道:“中丞一大早就起来了,神暂署也在衙门里候著,就盼著三位公公驾临呢!”说著,他侧身退到一旁,抬手朝著衙门內摆了摆:“三位公公快里面请,在下这就引路。”
“有劳钱书办了。”高时明微笑頷首,带著庞、方二人,以及一些有品秩的宦官,朝著衙门內走去。
钱书办在前头引路,心里却自有盘算。他知道孙中丞定是要在仪门外迎接的,若是走得太快,中丞怕是来不及准备,於是故意把步子放得极慢,每走几步便悄悄回头看一眼,把控著行进的速度。
高时明何等精明,见钱书办脚步迟缓,心里便已猜透了孙承宗的安排,也不催促,只带著眾人慢悠悠地跟著。他身后的方正化和庞天寿也心照不宣,脚步隨著高时明的节奏,不紧不慢地走著。
一行人刚走到甬道中段,就见前方一群人迎了过来。
走在最中间的,毫无疑问便是天津巡抚孙承宗,他头戴乌纱帽,身著緋色云雁补服,腰上繫著金带。他的脸上虽然带著笑,但沟壑间还是残存著挥之不去的疲惫。
孙承宗身旁跟著一位身著緋色虎豹补服,腰佩长刀的武官,这正是刚升职不久的天津中卫指挥僉事神正平。二人身后还有七八个佐贰官员,他们穿著各自的官服,按品级高低依次排列。
钱书办见状,立刻加快脚步,朝著仪门方向快走了两步。高时明等人也顺势提速,两方很快在仪门前碰面。
高时明在距离孙承宗约莫两步的位置站定,率先躬身作揖:“不佞高时明,拜见孙中丞。冒昧叨扰,劳烦中丞拨冗相见,还望海涵。”高时明身后的方正化、庞天寿以及其他宦官也纷纷跟著行礼,他们虽然没有说话,却也透著十足的恭敬。
孙承宗连忙带著神正平及一眾文武官员拱手答礼:“高公公不必多礼!三位公公远道而来,本官未能远迎,已是失礼,如今又让公公们在门外等候,还望诸位海涵才是。”
高时明直起身,又对著孙承宗行了一礼,隨后侧过身,抬手朝著身旁的方正化示意:“孙中丞,容我介绍。这位是西厂外稽司稽查方正化。”
方正化立刻上前一步,带著些许拘谨行礼:“学生方正化,拜见孙中丞。久仰中丞威名,今日得见,果然气度不凡,名不虚传。”
孙承宗带著几分讚许的笑意还礼:“方稽查过誉了。早闻西厂有位年少有为的稽查官,今日一见,果然是少年英才,后生可畏啊。”
“中丞.中丞谬讚,学生不敢。”方正化脸上一红,又一作揖。
高时明又转向另一侧,介绍庞天寿:“孙中丞。这位是內官监审计局局副庞天寿。”
庞天寿上前半步:“在下庞天寿,拜见孙中丞。久仰中丞事跡,今日得见,实乃幸事。”
“庞局副言重了。”孙承宗拱手还礼,“久闻內廷有一庞姓干才,身处浊流而自清,今日一见,果然是器宇不凡。”
“身处浊流而自清”的评价直接瘙到了庞天寿的痒处,他立刻躬身承礼,满面红光:“中丞过誉了,在下只是恪守本分罢了,不敢当此讚誉。”
待三位宦官都介绍完毕,孙承宗侧身让开半步,摆手引向身边的神正平,对著三人介绍道:“三位公公,这位是中卫暂署印务、暂掌卫事的指挥僉事,神正平。近来天津中卫的各项事务,多由神僉事协助本抚打理。”
神正平立刻上前半步,对著高时明、方正化、庞天寿三人依次躬身行礼:“在下神正平,拜见高署长、拜见方稽查、拜见庞局副。往后若有卫事相关事宜,还望三位公公多多指教。”
一番礼节过后,孙承宗抬手朝著衙门內的正厅方向示意,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三位公公一路辛苦,外面日头渐烈,咱们先到正厅奉茶,有什么事,咱们坐著说。”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6662/6437376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