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舆论逼迫
推荐阅读:快穿:谁会跟任务目标动感情啊?、我的酒壶能修仙、洪荒:剑斩百万仙,你管这叫酒鬼、一剑擎天、龙头至尊、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从宇宙奇点回来的四合院局外人、从魔禁开始跑团诸天无限、长生炼器师、直播科普:开局获得响雷果实、
第275章 舆论逼迫
郑世子越往下读越觉得诡异,这个卫国公府的汤爭是他想的那个吗?
待看到颂大將军时,郑世子就確定,是他想的那个。
郑世子无视了那欲盖弥彰的名字,直接代入魏国公府与护国將军府之间爱恨情仇,只觉得有很多想不明白的事都在书中找到了答案。
郑世子时而痛骂,时而嘆气,时而惋惜,时而难过。
在看到汤爭这个凤凰男为了荣华富贵和不被岳家掣肘,竟然勾结外族放外族骑兵入城时,郑世子已经不能把这本书当成普通话本来看。
若这书上写的是真的话,汤爭,不,唐征当真是罪不容诛!
盐商吴家看到话本后大喜,当即派人快马加鞭送往洛阳,势必要藉此事压倒唐贵妃。
隨著话本的畅销,无论世家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在议论,不少士子书生愤慨不已,纷纷写文章痛骂魏国公府与唐征。
“砰!”唐征一掌拍在床榻上,“这是何人写的?”
唐管事跪在地上,“这书是从南方流传进京的,小的已经派人去江南查问,只是尚未有消息传来。”
“废物!”唐征砸了药碗,“这么点小事都办不好,国公府养你们有什么用!”
“国公爷息怒!”唐管事连连磕头求饶。
“你难为一个下人做什么?”魏国公老夫人拄著拐杖进来,“亏你也是上过战场、经歷过大风大浪的人,这么点小事怎值得你动如此大怒?”
“母亲!”唐征语气焦急,“那话本”
安老夫人斩钉截铁道,“话本的故事都是假的,不知哪来的穷酸秀才编造的子虚乌有故事而已!”
“可上面的名字”
“名字如何?”安老夫人打断,“是写了你唐征的名字,还是写了魏国公府的名字?”
“既然都没有,那就与我魏国公府无关!”
“至於那些含沙射影意图將话本故事套到我魏国公府头上的人,才是其心可诛!”
“母亲说的是”,唐征冷静下来,“是儿子心急了。”
安老夫人语气和缓下来,“你想明白就好,区区一个话本,能掀起什么风浪?”
“难道陛下还会因为一个话本,真治你通敌叛国之罪?”
就算御史上本参魏国公府,陛下也不会答应。
谁让魏国公府与陛下是同一根绳上的蚂蚱?
“你等著,不用我们出手,陛下就先忍不住了。”
安老夫人算的不错,在吴妃宫里看见话本的平元帝龙顏大怒,狠狠斥责吴妃一顿,甩袖去了御书房。
“这话本是怎么回事?”
新上任的飞龙卫指挥使万十跪地回稟,“启稟陛下,这话本是一个名叫金庸先生的书生撰写,由江南明氏书铺印刷出来的,其话本在江南十分风靡,不少戏班已经排成戏文在戏院上演。”
“荒唐!”平元帝砸了茶盏,“这等荒诞至极的故事竟然流传如此之广,当地府衙是怎么当的值办的差?”
“传朕旨意,令江南府衙立即回收话本並焚烧,令戏院停演,谁要是再敢谈论有关这话本的事,立即捉拿下狱!”
“臣领旨!”
平元帝圣旨一下,江南从上到下的府衙全都派人挨家挨户搜查话本,至於达官显贵家,则是大人们亲自上门收缴。
不少文人士子因平元帝禁书而抗议被捉拿下狱,在市井街口杖责三十以儆效尤。
一时间,江南乃至大渝人人噤若寒蝉。
但是流言就是这样,你越不让说,就越有人想说。
眼见治下百姓不惜发明专门的文字也要说,江南官员没有办法,只好如实上报。
平元帝压抑著心底的怒气,“那个金庸先生还没查出来吗?”
万十心里暗暗叫苦,“回陛下,那金庸先生从未在人前露面,所写的话本也都是交由他人送到明氏书铺印刷,要说能知道金庸先生是谁的人,只有明家了。”
若是一般人,飞龙卫早就將他全家下狱,一个个严刑拷打过去,总会得到想要的答案。
可明家却偏偏动不得。
不只是因为明家是江南老牌贵族,姻亲势力盘根错节,还是因为明家是宣王府的亲家,而陛下刚刚做了对不起宣王府的事,这时候不宜再惹怒宣王府。
平元帝自登基后,从未感到如此窝囊,他砸乾净御书房的瓷器摆件,又传令將吴妃降为吴美人,心里才舒服一些。
“传令给魏国公,让他想办法儘快消除舆论,否则別怪朕无情!”
“是!”
万十去魏国公府传旨时,远远就见魏国公府大门处,数个小廝正一手捂著鼻子一手使劲地蹭地板。
走近几步,一股恶臭瞬间涌入鼻腔。
魏国公府的大门竟然被人泼了粪水!
掩著口鼻进入魏国公府,却见府內地上也跪著数不清的小廝丫鬟在擦地。
万十几乎不敢看魏国公的脸色,传完平元帝的口諭后便匆匆告辞离开。
安老夫人脸色铁青,“陛下这是什么意思,是想弃车保帅不成?”
“要是陛下真敢如此,我们魏国公府也不是好欺负的,正好明儿已经诞下皇子,乾脆扶持小皇子,我魏国公府摄政。”
“母亲也太小瞧陛下了”,唐征摇头,“当年陛下还是郡王时,就假借先帝之名与我一起算计西北与宋家,如今我魏国公府一身脏污,而陛下却乾乾净净。”
若非平元帝心虚还了那一百五十万两银子,他怕是到现在都被蒙在鼓里。
“那怎么办?”安老夫人没了办法,她算是尝到流言蜚语的厉害,若不妥善解决,魏国公府落败就在眼前。
唐征半倚靠在床边,“写信给唐昭,让她出面解释。”
唐昭作为这世上唯一正统的宋氏血脉,只要她出面澄清魏国公府与宋氏一族被灭无关,天下人不信也得信!
“那丫头会替魏国公府说话?”安老夫人怀疑,“我看这事,没准就是这丫头搞出来的。”
“母亲告诉唐昭,只要她愿意帮忙澄清,咱们就告诉她害死她母亲的真正凶手。”
安老夫人頷首,“只能如此了。”
郑世子越往下读越觉得诡异,这个卫国公府的汤爭是他想的那个吗?
待看到颂大將军时,郑世子就確定,是他想的那个。
郑世子无视了那欲盖弥彰的名字,直接代入魏国公府与护国將军府之间爱恨情仇,只觉得有很多想不明白的事都在书中找到了答案。
郑世子时而痛骂,时而嘆气,时而惋惜,时而难过。
在看到汤爭这个凤凰男为了荣华富贵和不被岳家掣肘,竟然勾结外族放外族骑兵入城时,郑世子已经不能把这本书当成普通话本来看。
若这书上写的是真的话,汤爭,不,唐征当真是罪不容诛!
盐商吴家看到话本后大喜,当即派人快马加鞭送往洛阳,势必要藉此事压倒唐贵妃。
隨著话本的畅销,无论世家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在议论,不少士子书生愤慨不已,纷纷写文章痛骂魏国公府与唐征。
“砰!”唐征一掌拍在床榻上,“这是何人写的?”
唐管事跪在地上,“这书是从南方流传进京的,小的已经派人去江南查问,只是尚未有消息传来。”
“废物!”唐征砸了药碗,“这么点小事都办不好,国公府养你们有什么用!”
“国公爷息怒!”唐管事连连磕头求饶。
“你难为一个下人做什么?”魏国公老夫人拄著拐杖进来,“亏你也是上过战场、经歷过大风大浪的人,这么点小事怎值得你动如此大怒?”
“母亲!”唐征语气焦急,“那话本”
安老夫人斩钉截铁道,“话本的故事都是假的,不知哪来的穷酸秀才编造的子虚乌有故事而已!”
“可上面的名字”
“名字如何?”安老夫人打断,“是写了你唐征的名字,还是写了魏国公府的名字?”
“既然都没有,那就与我魏国公府无关!”
“至於那些含沙射影意图將话本故事套到我魏国公府头上的人,才是其心可诛!”
“母亲说的是”,唐征冷静下来,“是儿子心急了。”
安老夫人语气和缓下来,“你想明白就好,区区一个话本,能掀起什么风浪?”
“难道陛下还会因为一个话本,真治你通敌叛国之罪?”
就算御史上本参魏国公府,陛下也不会答应。
谁让魏国公府与陛下是同一根绳上的蚂蚱?
“你等著,不用我们出手,陛下就先忍不住了。”
安老夫人算的不错,在吴妃宫里看见话本的平元帝龙顏大怒,狠狠斥责吴妃一顿,甩袖去了御书房。
“这话本是怎么回事?”
新上任的飞龙卫指挥使万十跪地回稟,“启稟陛下,这话本是一个名叫金庸先生的书生撰写,由江南明氏书铺印刷出来的,其话本在江南十分风靡,不少戏班已经排成戏文在戏院上演。”
“荒唐!”平元帝砸了茶盏,“这等荒诞至极的故事竟然流传如此之广,当地府衙是怎么当的值办的差?”
“传朕旨意,令江南府衙立即回收话本並焚烧,令戏院停演,谁要是再敢谈论有关这话本的事,立即捉拿下狱!”
“臣领旨!”
平元帝圣旨一下,江南从上到下的府衙全都派人挨家挨户搜查话本,至於达官显贵家,则是大人们亲自上门收缴。
不少文人士子因平元帝禁书而抗议被捉拿下狱,在市井街口杖责三十以儆效尤。
一时间,江南乃至大渝人人噤若寒蝉。
但是流言就是这样,你越不让说,就越有人想说。
眼见治下百姓不惜发明专门的文字也要说,江南官员没有办法,只好如实上报。
平元帝压抑著心底的怒气,“那个金庸先生还没查出来吗?”
万十心里暗暗叫苦,“回陛下,那金庸先生从未在人前露面,所写的话本也都是交由他人送到明氏书铺印刷,要说能知道金庸先生是谁的人,只有明家了。”
若是一般人,飞龙卫早就將他全家下狱,一个个严刑拷打过去,总会得到想要的答案。
可明家却偏偏动不得。
不只是因为明家是江南老牌贵族,姻亲势力盘根错节,还是因为明家是宣王府的亲家,而陛下刚刚做了对不起宣王府的事,这时候不宜再惹怒宣王府。
平元帝自登基后,从未感到如此窝囊,他砸乾净御书房的瓷器摆件,又传令將吴妃降为吴美人,心里才舒服一些。
“传令给魏国公,让他想办法儘快消除舆论,否则別怪朕无情!”
“是!”
万十去魏国公府传旨时,远远就见魏国公府大门处,数个小廝正一手捂著鼻子一手使劲地蹭地板。
走近几步,一股恶臭瞬间涌入鼻腔。
魏国公府的大门竟然被人泼了粪水!
掩著口鼻进入魏国公府,却见府內地上也跪著数不清的小廝丫鬟在擦地。
万十几乎不敢看魏国公的脸色,传完平元帝的口諭后便匆匆告辞离开。
安老夫人脸色铁青,“陛下这是什么意思,是想弃车保帅不成?”
“要是陛下真敢如此,我们魏国公府也不是好欺负的,正好明儿已经诞下皇子,乾脆扶持小皇子,我魏国公府摄政。”
“母亲也太小瞧陛下了”,唐征摇头,“当年陛下还是郡王时,就假借先帝之名与我一起算计西北与宋家,如今我魏国公府一身脏污,而陛下却乾乾净净。”
若非平元帝心虚还了那一百五十万两银子,他怕是到现在都被蒙在鼓里。
“那怎么办?”安老夫人没了办法,她算是尝到流言蜚语的厉害,若不妥善解决,魏国公府落败就在眼前。
唐征半倚靠在床边,“写信给唐昭,让她出面解释。”
唐昭作为这世上唯一正统的宋氏血脉,只要她出面澄清魏国公府与宋氏一族被灭无关,天下人不信也得信!
“那丫头会替魏国公府说话?”安老夫人怀疑,“我看这事,没准就是这丫头搞出来的。”
“母亲告诉唐昭,只要她愿意帮忙澄清,咱们就告诉她害死她母亲的真正凶手。”
安老夫人頷首,“只能如此了。”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7795/6392193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