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都市小说 >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 第265章 这就是科学技术的力量!

第265章 这就是科学技术的力量!

推荐阅读:快穿:谁会跟任务目标动感情啊?我的酒壶能修仙洪荒:剑斩百万仙,你管这叫酒鬼一剑擎天龙头至尊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从宇宙奇点回来的四合院局外人从魔禁开始跑团诸天无限长生炼器师直播科普:开局获得响雷果实

    第265章 这就是科学技术的力量!
    看著眼前这一小段,用水泥和砖砌成的墙。
    还有几个水泥锭子,朱元璋的眼里满是笑容。
    整个人別提有多开怀。
    这可是顶好的东西。
    水泥这东西,在后世时隨处可见。
    林立的高楼,村村通乡村公路,修桥铺路……各方面都离不开它。
    寻常人家建房子,那同样也是少不了钢筋水泥的身影。
    属於在后世,在正常不过,一点儿都不让人觉得稀奇的东西。
    可是,这隨处可见的东西,却不知把朱元璋给馋成了什么样子。
    不说后面的柏油大道,单单只是用水泥,从京师这边朝全国各地,修上一条条主干道,对他对大明而言,就不知道多好。
    这种路修出来后,平整,坚固,不易也被冲毁,下雨还没有泥泞。
    不像是现在这样,修路的代价很大,维护的成本也特別的高。
    除了青石板路,其余的哪怕是大力气做的三合土夯成的路,下了雨一样有泥。
    车马行的太多,会有泥泞,在上面会压出深深车辙。
    还需时常维护。
    可若是水泥路的话,这些全都不是问题了。
    一旦建成之后,在维护成本上面,也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
    毕竟如今又没有什么大型车辆在上面去碾压,单单只是人走和车马行走,也压不坏它。
    无非是有些地方,夏季雨水冲刷毁坏了路基,比较麻烦,
    可这种情况,一般而言,少的不能再少了。
    和现在那养护道路,所需要费的成本相比,可以说能忽略不计。
    在边地上修建要塞,有著钢筋水泥在,简直不要太容易。
    修建出来的城池,简直是铜墙铁壁。
    现在打仗攻城,除了强攻之外,还有一些靠近水源的地方,则是河引水灌城。
    將城墙泡的鬆软,后面还有些地方会垮塌。
    可若是用钢筋水泥修建城的城池,隨便让他用去灌溉,也不会有太多问题,想要淹垮塌更难
    直接把防御力给拉满了……
    当一条条的水泥大道修成之后,將大明的眾多省份给连接起来,那么大明,对於整个国家的控制力会上升。
    而整个国家之间,人员流动,商旅往来,也將会有一个极大的提升。
    虽然水泥路有些费牲口的蹄子,和原来的在土地上相比不耐磨,
    但这事儿也完全不用担心,那些需要长时间拉车运输的,牛,驴,骡这些,也都可以如同马一样,钉上脚掌也就是了。
    完全可以將这个问题给避免。
    朱元璋在拎著锤子,梆梆几锤子下去,亲自验证了这水泥的强度之后。
    脸上的笑容就变得更加的浓郁了。
    这水泥,完全可以用了。
    今后可以扩大生產了。
    而那一块半尺见方的水泥碇里面,还有著钢筋水泥。
    这两样东西,乃是朱元璋返回到大明后,很快就给安排下去,让人去做的。
    如今,终於是做出来了成果,將这在后世时令他眼馋不已的东西,给弄到了大明。
    虽然和后世时水泥的种类相比显得单一,在很多上面有著不小差距。
    依然有著很多可供发展的地方。
    但是,已经是迈出来了这坚实的一步。
    从零到一不容易,走出了这一步后,从一到二到三就要好做的多了。
    甚至於,就算是就目前而言从一走不到二,单单只是这一步,也足可以使用。
    钢筋这上面的產量不算太大,经过自己一定提点,被弄出来的炼钢技术,和后世相比那绝对是天差地別。
    但是,和自己大明目前的技术来做比较的话,也有了一个长足的进步。
    不论是钢的品质,亦或是炼钢的效率,都进步很大。
    依照如今大明的国力,还有这钢筋的產量,想要如同后世那样,哪怕造个小猪圈,搭个牛棚都能用到钢筋水泥的这种程度,还有太多太多路可走。
    可目前而言,多多的研发一些,把它们给弄到军事上面,以及一些重要的建筑上面,还是完全可以的。
    而今后,也肯定会扩大生產,提高產能。
    一步一步的走下去,钢筋水泥这种稀缺的东西,必然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普及。
    十几年,或者是二三十年后,未毕就不能大量走进寻常百姓家,走进千家万户,让百姓们在修建房屋之时,也能用上钢筋水泥,盖上青砖大瓦房,或者是平房。
    再不必出现,如同杜甫那等茅屋被秋风所破的窘境。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而尤其是钢筋,这可不单单只是钢筋这么简单。
    炼钢技术的提升,对很多方面的影响都特別的大。
    比如打造枪械,铸造,火炮,以及生產蒸汽机,相应的蒸汽机车等等……
    这些是基础性的东西,它出现所產生的影响,不仅仅只是它的本身。
    而是关係到方方面面,各行各业。
    若是有朝一日,大明的钢多到便是寻常百姓,製作盖房屋时也能用上钢筋。
    寻常百姓家,不乏诸多钢铁製品,且获得它们,付出的钱財也並不多,那就再好不过了。
    说明自己大明的钢铁產量,已经有了一个长足的进步。
    朱元璋太想看到,自己大明这边,也能出现一座座钢筋水泥造成的高楼。
    太想看到一辆辆的汽车,在大路上来了往奔驰。
    太想看到冒著黑烟的拖拉机,在田里耕作……
    在后世,被很多人吐槽为钢筋水泥森林的东西,吐槽污染空气的东西,是他现在特別想要获得,且不好实现。
    至少不能立刻实现的。
    “哈哈哈,让户部那边,立刻把应有的赏钱都给发下去,一个子儿都不能少!”
    “蔡家巷那边,一人赏赐宅子一座!”
    “给了王芳王大匠,还有李成刘大人二人,颁发科学进步奖章。
    升为中级工程师!”
    那前来稟告之人,闻言脸上震动和艷羡的神色。
    朱元璋想了一下,又开了口:“算了吧,这事儿还是別让礼部来了。
    著礼部筹办一个仪式,三日之后,咱亲自见他们,並亲自给他们颁发奖章!”
    本就已经足够震惊的人,听到朱元璋说出来的这话,就变得更加震惊了。
    这……都可以?
    不过转念一想,好像也並不是不可以。
    毕竟陛下这一年多以来,对匠作那是格外重视,有目共睹。
    著手从各方面来提高这些匠人们的地位,如今终於做出成果来了。
    那会在这个时候,想要好好炫耀一下倒也正常……
    朱元璋自然不是如同这人所想的那样,想要对这事进行炫耀。
    他岂能是那等肤浅的人?
    当然,也確实有著一些炫耀的心思,在里面也就是了。
    但这些只占一个很小的方面,最为重要的原因,还是想要通过接下来的这些举动,彰显出自己对於科学工作者们的重视,对科学技术的重视。
    上有好下必从焉。
    对於科技这些方面的重视,不仅仅只是嘴上说。
    同时也应当做出一些实际的事情,来对其进行彰显。
    如今大明在科学技术等方面,处於萌芽状態。
    在自己的强行推动下,如今有了一定的成果。
    这个小小的幼苗,需要好好的將之给守护住,多多浇灌,多多照顾,才能让其茁壮的成长。
    读书为什么能让那么多人去追捧?
    许许多多人想要科举?
    就是因为通过读书,通过科举能够做官。
    回报那是特別大。
    所以想要才会那么多的人对读书趋之若鶩。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那想要科学技术能够发展起来,自然而然,他这里就也需要给出相应的利益。
    要让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之人,能够从中获利。
    而且,所获得的回报,要远远超过去做別的事情。
    只有如此,才能將相应的人才吸引过来,让更多人看到这条赛道,让他们投入其中。
    只有吸引足够多的优秀人才投身於其中,那么科学技术等这条赛道,才能会变得越来越宽阔,才能到处开结果。
    才可能走出一条和以往的大明,完全不同的道路。
    那么,对他们所能形成刺激的,自然而然便是自己,也就是皇帝亲自动手做出一些事情,亲自引导。
    千金买马骨。
    现在这两个,率先在钢筋水泥上面做出来突破性进展的人,那就是自己要买的马骨。
    单单只是买马骨还不行,还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来对这个事进行规范,
    比如,他仿照后世弄出来的职称制度,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
    这个职称,只和他们的待遇,荣誉称號等方面有关,只对他们这个行业有用,和做官没关係。
    但是能把待遇以及荣誉等这些方面给拉上去,也同样是很好的。
    有了自己这个皇帝亲自出面,来对这方面大加扶持。
    就不相信不能逐渐的在大明这里,形成崇尚科学,引导更多的人往科学技术这方面进行努力的风气。
    赵光义这些人都能弄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种事情。
    將以文御武这事给推下去,並成为大宋的共识。
    自己是个开国皇帝,怎么著也能把重视科学,重视科研的事给弄好。
    当然,单单只是这些还不够。
    今后还要著手对教育,以及做官任官的制度这些进行相应的改进。
    可以参考后世公务员考试,以及其他一些任官制度。
    结合大明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一定的调整。
    要想办法,让这些搞科研的上桌吃饭。
    等到官场当中,有为数不少的人是理工科出身的时候,这事儿才算是彻底的站稳了脚跟。
    不会今后自己刚去世,这事就被人给轻易的打倒。
    只有在官场上面,有一定的力量,一部分依工科出身的人,有话语权,这条路才能更为坚挺。
    钢筋水泥这些,不过是一个开始,在今后,从事这方面的人越来越多,这事就能被彻底的稳定下来。
    可不是说某个人想废就废。
    就算是后面的皇帝,想要將之废除,也不可能,
    就算是一时能进行打压,可今后依然能重新反弹。
    当然,仅仅是自己在这里对这个事,进行表彰还不行。
    接下来的宣传,也必须要做到位。
    比如,接下来事情做成后,必须要让大明日报这边,对这个事多加宣传。
    让眾人都知道,自己这个当皇帝的对於科研这事,到底有多么的重视。
    让他们看到,有人已经在这事情上得到了巨大的好处,成为了第一个吃到螃蟹的人。
    实际的付出,再加上舆论的宣传。
    必然能够让很多人心动。
    並毅然决然的,投身到这上面来。
    今后,需要在蔡家巷那里,在多盖一些房子,专门用做对科研工作者等作出杰出贡献之人的赏赐。
    京城居,大不易,买房子这事,不只是后世不容易,而是说歷朝歷代,对於大部分普通人而言,想要买房子都没这么简单。
    需要的钱財都多。
    尤其是京师,更不容易。
    自己用房子来进行奖励,力度还是很大的。
    必然能送到很多人的心坎里。
    就不信,在自己多方努力之下,不能把这个事给办好。
    ……
    朱元璋的旨意传到礼部,礼部尚书等人,在得到了这个命令后为之愕然。
    陛下所做的这事,实在是太过於离经叛道,不符合礼制。
    怎能为这些匠人们,进行如此高规格的待遇?
    想要奖励的话,直接给也就是了,再弄这个隆重的仪式,確实是有些太过。
    这些匠人,不就是弄了钢筋水泥,这些用来盖房子用的东西嘛?
    又没有什么太大的贡献,皇帝他不至於如此。
    但是这些,也仅仅只是在心里面想想而已。
    並不会说真的就此实行,更不要明確的去反对。
    心里想的,和实际做的完全可以是两样。
    不过,他却知道,在陛下做的这事消息传出,又不知道有多少人,会为这件事而感到愤怒。
    觉得皇帝如此做,是严重的对士人不尊重。
    就是不知道,会不会又有人人,因此闹出一些事端来。
    ……
    “標儿,你说,这会不会又有人觉得咱不该如此高规格对待那些匠人们,从而再闹出一些事端来?”
    朱元璋望著朱標询问,目光显得有些悠远……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7854/6392773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