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玉真观中逢王维
推荐阅读:你也是我老婆的梦男吗(NPH)、拯救退环境傲娇男主、发情期(兄妹abo)、魔性美人(良寂系列三)、当我嫁人后,剧情突然变得不对劲起来、【强制np】人生存盘失效后、另类童话(1v1h 破镜重圆)、我教日月竞风流【nph】、清香木(1v1校园)、淫荡黑童话(高h)、
第108章 玉真观中逢王维
一场家宴总算是顺利结束,没有闹出什么家丑纷乱。等到张说夫妻起身返回后堂时,其他家人也都陆续离席,倒是有一些年轻子弟还要继续,便也都由之。
张岱自从返回洛阳来便一直没有好好的休息,如今事情总算告一段落,再加上今天一整天下来跌宕起伏的,他的精神也很疲惫,拒绝了堂兄弟们的挽留,直接返回集萃楼去休息。
他这里刚刚在阿莹的服侍下洗浴一番、消解疲惫,躺在内室横榻上等待头发风干,忽然外间传来脚步声,旋即便有人声传来:“六郎睡下了么?郎主、夫人来见。”
听到这话后,他便让阿莹将他头发草草挽起,然后走出了房间来,便见张均和郑氏坐在外堂里,他拣下首一个席位坐下来,开口问道:“阿耶、夫人还有事?”
“我道你应试疲惫,有事可以明天来说。夫人却心甚不安,一定要今夜便来致意。”
张均还在维持着之前的态度,但神态细微处也可以看得出有些刻意的模样,总归还是认识到如今的张岱已经不是他能仗着父亲的身份便可以轻松拿捏了。
郑氏的变化则就更大,张岱走进来时,她直接从席中起身,待其落座后,自己也才坐回去。
不过这些外露的态度也都是刻意做给人看,张岱对此倒是不在意,反正他也因此不会对郑氏有所改观。
“打扰六郎休息了,但有些话不说清楚,此夜恐是难眠。”
郑氏入座后让自己神情显得和蔼些,又沉声说道:“日前搬往惠训坊别业,一是你耶与阿翁争执不下,二则我新受孕信,家居不安,所以过去短暂休养。但请六郎放心,那邸内的陈设、储物都未有动。
方才得益六郎进言,你祖母肯将家事付我,我也不便再离家别处,所以来告诉六郎一声,明日将一些私物搬回,再认真打扫,六郎随时可以往居。”
讲到这里,郑氏不免有几分心酸,只觉得数遍两京人家大妇怕是都没有自己这般委曲求全、对一个庶子百般忍让者。
“小事罢了,还劳夫人特意来告。”
张岱闻言后便随口答道,他近日倒是没有再搬回别业的打算,但是想到过段时间难免会有一些相识的都内儿郎前来道贺访问,也的确需要一个场所接待。
惠训坊那别业地理位置上佳,环境也优雅,他还是挺喜欢的。至于被这两口子霸占一段时间,放在总账里一起算就是了。
两人本就话不投机,若非被张均强拉着,郑氏也不肯大半夜还来低头服软。但既然来了,也就不便再端着。
“阿莹这侍婢近年越发出挑,听说你日前侍奉郎君西行,今又奉从东归扬名,真是一个难得忠心得体的女子。”
郑氏口中说着,抬手示意身旁一个仆妇入前来,将一绸布包裹摆在案上,从中拿出一件珠衫来,强笑说道:“有这样的忠仆,就应该重赏。这一件珠衫是我少年闺居家中所制,留存多年今已不再合身,便且赐你以作慰劳。”
“婢子侍候阿郎是本分,不敢受主母重赏!”
阿莹闻言后,连连摆手说道。
张均则在一旁说道:“夫人治下向来大度仁厚,你这婢女侍奉得我儿如此妥帖,理当有赏!所在又不是什么刻薄吝啬的人家,但受无妨!”
“夫人厚爱,你便收下吧!”
张岱瞧他两口子大半夜不睡觉,来拍他婢女马屁,一时间也是有点无语,你两口子但凡少犯点贱,又何至于如此?
郑氏瞧着阿莹入前收下珠衫,心内也有几分不舍,但很快便又望着张岱说道:“六郎,你弟在家治艺久无长进,听你要管教族学儿郎,我想将他再送回,希望你能上心教他一教。”
“我年少性躁,遇到不合意,恐怕不会温言细说,这一点需请夫人先知晓。”
郑氏听到这话,眉头又是一皱,还未开口,张均已经先说到:“只要不损他仪容形体,由你敲打!夜深了,你好好休息。”
说完这话后,张均拉起郑氏便往门外去。
“阿郎,这真收下了?如此华衫,岂是奴婢能穿戴啊!”
张岱送走两人返回房间,便见阿莹一脸苦恼的提着那珠衫问道,他便笑语道:“这珠玉打磨还不够圆润,有时间给你挑一件更美的。人既送来,你便收下,不喜穿戴就变卖成钱,收作私己。”
“哪里是不喜,只是不敢!我又要什么私己,凡所有的,都是阿郎的!”
阿莹嘴上说着,将这珠衫妥善收起,装进内里的箱笼中,还未转过身,阿郎已经贴上来,少女颤声道:“阿郎不累了?”
“已经休息好了,明早阿姨她们要返回,有时间认真休息。”
张岱个叉鱼小伙精神十足的笑语说道,他这个莲六郎期正好,连日来辛苦治学,精神已经久绷不弛了,也需要由内到外的放松一下。
“阿母归后定要骂我恶……阿郎,好阿郎、坏、坏阿郎!”
鱼儿长尾摇曳,又在湖面荡起了层层涟漪。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张家大宅里便忙碌起来。张说昨日还在皇城前表态要宴请宾客,相关的事情自然也要筹备起来。
张说对于这一场宴会很重视,还特意挑选了一个几天后非朝会之日,然后便是拟定邀请的名单,并分遣家奴去送请帖。
张岱通过解试,固然不足以扭转张说当下仍然有些恶劣的处境,但一味的低调隐忍也并不是上佳的谋身之道。有的时候也需要借助某一契机与故旧们稍通声气,从而达成一定的朝野呼应的默契。
这些事情不需要张岱去操持,第二天他起了一个大早便让家人置备一份礼品,然后便又往正平坊内安国观去拜谢玉真公主。
世界是有很多层面的,不同的人所能发挥出的影响和作用也都不尽相同。
就拿这一次解试来说,如果这一次张岱走的是高力士的关系,那即便是顺利通过了,也不会获得太多的赞誉推崇。
清流与太监天生就不对付,通过与高力士的交流,他也能感受到其人对于南省的公卿是心存一份敬重的,并没有仗着自己的宠眷而目中无人。
玉真公主身处方外却又热衷红尘,那出尘又入世的姿态大大满足了士大夫们的审美趣味和想象力,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既纯且欲的天板,张岱投其门下而拔得头筹,便是一桩士林雅事。
当张岱再来到安国观外时,这里等候拜见的访客有增无减,当见张岱行来时,这些人又纷纷念诵起他昨日解试所作的诗赋:“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张岱摆手回应着众人的吟咏,然后顺畅无阻的进入了安国观中,这一次倒不需要再拿出云阳县主的书信,直接就被引到了精思殿中。
还没走入道殿中,张岱便听到抚琴声从中传来,登殿一瞧便见一个年近而立、丰神俊朗的年轻人坐在殿中抚琴自唱:“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唐人推崇诗歌声律,尤其是在两京之间每有佳作面世,都会快速的流传开来。这一首《湘灵鼓瑟》昨日新作,今天张岱走到哪里便都能听到,甚至在道殿中还谱成了声辞,那曲调凄婉美妙、引人遐想。
张岱不便入内打扰,便站在殿门前等待殿中人一曲弹唱完毕,然后才又举步入内。
坐在殿中的玉真公主正鼓掌为那抚琴弹唱之人喝彩,抬眼见到张岱走来,便笑语道:“张郎妙笔感人,新诗更胜前作,使湘灵有灵、今人魂牵!”
“若非仙媛相助,小子犹自愁困户内,更难有闲情复为湘灵作歌。今日复至,正为致谢!”
张岱一边向殿内走去,一边躬身向玉真公主作揖道,同时视线还忍不住打量那抚琴之人,而那抚琴人这会儿也从席中站起,正自打量着张岱。
“这一位王十三,亦前代才子,闻张郎新作心甚欢喜,邀之于此协律唱之,这曲律可得张郎心意?”
玉真公主瞧殿中两人互相打量,便微笑着介绍道。
“足下莫非王摩诘、王学士?”
张岱脑海中灵光一闪,连忙向对方作揖问道。
这年轻人正是王维,听到张岱一语道出他的名字,不由得也面露笑容,同样作揖还礼道:“旧日不堪,去国经年,不意都下新出才士仍知我名。张郎虽年少,才情已高扬,试场作此佳篇,令某羞煞前作。今日相见,当真形神俱佳,令人心悦!”
“学士才名早达,后来者踵迹而已。喜得谬赞,幸甚幸甚!”
不同于自己这个挂比,人家王维是真的大手子,张岱之前还盘算着什么时候能见上一面,没想到今天就在玉真公主家里见到了,而且看样子王维对自己印象还不错。
这倒也正常,《湘灵鼓瑟》真正的作者钱起同样也是半官半隐,在担任蓝田尉时还跟王维做邻居,彼此也是志趣相投,并有互相唱酬之作。
所以说在唐代搞文抄也得有个大心脏,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遇到诗人的好友,更甚至诗人本人!不是张岱这种随时能把脸揣兜的人,也是不怎么好搞。
(本章完)
一场家宴总算是顺利结束,没有闹出什么家丑纷乱。等到张说夫妻起身返回后堂时,其他家人也都陆续离席,倒是有一些年轻子弟还要继续,便也都由之。
张岱自从返回洛阳来便一直没有好好的休息,如今事情总算告一段落,再加上今天一整天下来跌宕起伏的,他的精神也很疲惫,拒绝了堂兄弟们的挽留,直接返回集萃楼去休息。
他这里刚刚在阿莹的服侍下洗浴一番、消解疲惫,躺在内室横榻上等待头发风干,忽然外间传来脚步声,旋即便有人声传来:“六郎睡下了么?郎主、夫人来见。”
听到这话后,他便让阿莹将他头发草草挽起,然后走出了房间来,便见张均和郑氏坐在外堂里,他拣下首一个席位坐下来,开口问道:“阿耶、夫人还有事?”
“我道你应试疲惫,有事可以明天来说。夫人却心甚不安,一定要今夜便来致意。”
张均还在维持着之前的态度,但神态细微处也可以看得出有些刻意的模样,总归还是认识到如今的张岱已经不是他能仗着父亲的身份便可以轻松拿捏了。
郑氏的变化则就更大,张岱走进来时,她直接从席中起身,待其落座后,自己也才坐回去。
不过这些外露的态度也都是刻意做给人看,张岱对此倒是不在意,反正他也因此不会对郑氏有所改观。
“打扰六郎休息了,但有些话不说清楚,此夜恐是难眠。”
郑氏入座后让自己神情显得和蔼些,又沉声说道:“日前搬往惠训坊别业,一是你耶与阿翁争执不下,二则我新受孕信,家居不安,所以过去短暂休养。但请六郎放心,那邸内的陈设、储物都未有动。
方才得益六郎进言,你祖母肯将家事付我,我也不便再离家别处,所以来告诉六郎一声,明日将一些私物搬回,再认真打扫,六郎随时可以往居。”
讲到这里,郑氏不免有几分心酸,只觉得数遍两京人家大妇怕是都没有自己这般委曲求全、对一个庶子百般忍让者。
“小事罢了,还劳夫人特意来告。”
张岱闻言后便随口答道,他近日倒是没有再搬回别业的打算,但是想到过段时间难免会有一些相识的都内儿郎前来道贺访问,也的确需要一个场所接待。
惠训坊那别业地理位置上佳,环境也优雅,他还是挺喜欢的。至于被这两口子霸占一段时间,放在总账里一起算就是了。
两人本就话不投机,若非被张均强拉着,郑氏也不肯大半夜还来低头服软。但既然来了,也就不便再端着。
“阿莹这侍婢近年越发出挑,听说你日前侍奉郎君西行,今又奉从东归扬名,真是一个难得忠心得体的女子。”
郑氏口中说着,抬手示意身旁一个仆妇入前来,将一绸布包裹摆在案上,从中拿出一件珠衫来,强笑说道:“有这样的忠仆,就应该重赏。这一件珠衫是我少年闺居家中所制,留存多年今已不再合身,便且赐你以作慰劳。”
“婢子侍候阿郎是本分,不敢受主母重赏!”
阿莹闻言后,连连摆手说道。
张均则在一旁说道:“夫人治下向来大度仁厚,你这婢女侍奉得我儿如此妥帖,理当有赏!所在又不是什么刻薄吝啬的人家,但受无妨!”
“夫人厚爱,你便收下吧!”
张岱瞧他两口子大半夜不睡觉,来拍他婢女马屁,一时间也是有点无语,你两口子但凡少犯点贱,又何至于如此?
郑氏瞧着阿莹入前收下珠衫,心内也有几分不舍,但很快便又望着张岱说道:“六郎,你弟在家治艺久无长进,听你要管教族学儿郎,我想将他再送回,希望你能上心教他一教。”
“我年少性躁,遇到不合意,恐怕不会温言细说,这一点需请夫人先知晓。”
郑氏听到这话,眉头又是一皱,还未开口,张均已经先说到:“只要不损他仪容形体,由你敲打!夜深了,你好好休息。”
说完这话后,张均拉起郑氏便往门外去。
“阿郎,这真收下了?如此华衫,岂是奴婢能穿戴啊!”
张岱送走两人返回房间,便见阿莹一脸苦恼的提着那珠衫问道,他便笑语道:“这珠玉打磨还不够圆润,有时间给你挑一件更美的。人既送来,你便收下,不喜穿戴就变卖成钱,收作私己。”
“哪里是不喜,只是不敢!我又要什么私己,凡所有的,都是阿郎的!”
阿莹嘴上说着,将这珠衫妥善收起,装进内里的箱笼中,还未转过身,阿郎已经贴上来,少女颤声道:“阿郎不累了?”
“已经休息好了,明早阿姨她们要返回,有时间认真休息。”
张岱个叉鱼小伙精神十足的笑语说道,他这个莲六郎期正好,连日来辛苦治学,精神已经久绷不弛了,也需要由内到外的放松一下。
“阿母归后定要骂我恶……阿郎,好阿郎、坏、坏阿郎!”
鱼儿长尾摇曳,又在湖面荡起了层层涟漪。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张家大宅里便忙碌起来。张说昨日还在皇城前表态要宴请宾客,相关的事情自然也要筹备起来。
张说对于这一场宴会很重视,还特意挑选了一个几天后非朝会之日,然后便是拟定邀请的名单,并分遣家奴去送请帖。
张岱通过解试,固然不足以扭转张说当下仍然有些恶劣的处境,但一味的低调隐忍也并不是上佳的谋身之道。有的时候也需要借助某一契机与故旧们稍通声气,从而达成一定的朝野呼应的默契。
这些事情不需要张岱去操持,第二天他起了一个大早便让家人置备一份礼品,然后便又往正平坊内安国观去拜谢玉真公主。
世界是有很多层面的,不同的人所能发挥出的影响和作用也都不尽相同。
就拿这一次解试来说,如果这一次张岱走的是高力士的关系,那即便是顺利通过了,也不会获得太多的赞誉推崇。
清流与太监天生就不对付,通过与高力士的交流,他也能感受到其人对于南省的公卿是心存一份敬重的,并没有仗着自己的宠眷而目中无人。
玉真公主身处方外却又热衷红尘,那出尘又入世的姿态大大满足了士大夫们的审美趣味和想象力,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既纯且欲的天板,张岱投其门下而拔得头筹,便是一桩士林雅事。
当张岱再来到安国观外时,这里等候拜见的访客有增无减,当见张岱行来时,这些人又纷纷念诵起他昨日解试所作的诗赋:“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张岱摆手回应着众人的吟咏,然后顺畅无阻的进入了安国观中,这一次倒不需要再拿出云阳县主的书信,直接就被引到了精思殿中。
还没走入道殿中,张岱便听到抚琴声从中传来,登殿一瞧便见一个年近而立、丰神俊朗的年轻人坐在殿中抚琴自唱:“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唐人推崇诗歌声律,尤其是在两京之间每有佳作面世,都会快速的流传开来。这一首《湘灵鼓瑟》昨日新作,今天张岱走到哪里便都能听到,甚至在道殿中还谱成了声辞,那曲调凄婉美妙、引人遐想。
张岱不便入内打扰,便站在殿门前等待殿中人一曲弹唱完毕,然后才又举步入内。
坐在殿中的玉真公主正鼓掌为那抚琴弹唱之人喝彩,抬眼见到张岱走来,便笑语道:“张郎妙笔感人,新诗更胜前作,使湘灵有灵、今人魂牵!”
“若非仙媛相助,小子犹自愁困户内,更难有闲情复为湘灵作歌。今日复至,正为致谢!”
张岱一边向殿内走去,一边躬身向玉真公主作揖道,同时视线还忍不住打量那抚琴之人,而那抚琴人这会儿也从席中站起,正自打量着张岱。
“这一位王十三,亦前代才子,闻张郎新作心甚欢喜,邀之于此协律唱之,这曲律可得张郎心意?”
玉真公主瞧殿中两人互相打量,便微笑着介绍道。
“足下莫非王摩诘、王学士?”
张岱脑海中灵光一闪,连忙向对方作揖问道。
这年轻人正是王维,听到张岱一语道出他的名字,不由得也面露笑容,同样作揖还礼道:“旧日不堪,去国经年,不意都下新出才士仍知我名。张郎虽年少,才情已高扬,试场作此佳篇,令某羞煞前作。今日相见,当真形神俱佳,令人心悦!”
“学士才名早达,后来者踵迹而已。喜得谬赞,幸甚幸甚!”
不同于自己这个挂比,人家王维是真的大手子,张岱之前还盘算着什么时候能见上一面,没想到今天就在玉真公主家里见到了,而且看样子王维对自己印象还不错。
这倒也正常,《湘灵鼓瑟》真正的作者钱起同样也是半官半隐,在担任蓝田尉时还跟王维做邻居,彼此也是志趣相投,并有互相唱酬之作。
所以说在唐代搞文抄也得有个大心脏,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遇到诗人的好友,更甚至诗人本人!不是张岱这种随时能把脸揣兜的人,也是不怎么好搞。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7877/5549231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