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身疏则谗入
推荐阅读:你也是我老婆的梦男吗(NPH)、拯救退环境傲娇男主、发情期(兄妹abo)、魔性美人(良寂系列三)、当我嫁人后,剧情突然变得不对劲起来、【强制np】人生存盘失效后、另类童话(1v1h 破镜重圆)、我教日月竞风流【nph】、清香木(1v1校园)、淫荡黑童话(高h)、
第112章 身疏则谗入
张说将这小子的神情变化收于眼底,这事他发现了也有不短的时间,这小子回来时又忙于备考,为免其分心便也没多作打听,现在事情告一段落才摆出来。
“日前在家中你旧居那陋室中,见有半幅墓志残篇……”
张说又开口说道。
张岱闻言后又不由得一瞪眼,没想到还有这一桩事。不过他本来就打算近期交代,只是一直没有抽出时间来,现在既然被发现,那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那也是我写的。”
他虽然玉骨不屈,但那只是摆给外人看的人设,该服软的时候绝不硬挺,当即便俯身作拜于张说案前,开口说道:“之前在家不受恩亲所喜,失于管教、处境颇劣,又自恃几分薄才,做错了一些事情。近来愈受大父所重,心内常常惴惴,愧疚难安……”
张说主要还是好奇这小子何以藏拙,但却没想到这小子胆大妄为到敢冒自己之名去给旁人书写墓志,听完张岱的交代后顿时也瞪大眼。
“他们就信了?全无所疑?”
过了好一会儿之后,他才开口问道。
张岱点点头,又赶紧说道:“冒名代笔,已经犯错。我怎么敷衍了事、玷污大父的文名?所以每一篇都精心撰写,文辞颇丽,笔迹亦雄……”
“那我还要谢你保全我文名?”
听到这回答,张说当即瞪眼怒喝一声,他抬手便要抓起书案上的砚台,但又转向书镇,触及之后又摸向毛笔,见笔锋上还有墨渍未干,末了只是挥手重重拍在案上大吼一声:“小子大胆!”
张岱斜眼暗窥他爷爷换了几个东西都没舍得砸向他,最后只是自残泄愤,大不同于日前抡起凭几便砸他老子张均那架势,一时间也颇感动,连忙又顿首道:“我知此事欠妥,也没敢多做,尤其家变之后,更是一次都没有再做。”
“一次都多!”
张说手掌拍桌子都拍的又麻又疼,气呼呼的连连喘气平复一下心情,然后才又问道:“收钱多少?都做了什么销?”
“每一篇都在一两百贯之间,收来钱帛也没敢浪使闲用。日前告奉于族学的钱物,便是如此得来。否则凭我亡母所遗,哪得这么多钱物……”
张岱连忙又低头说道,我虽然做了错事,但却一分没敢,还拿回家来给你儿子填窟窿。
张说听到这话,神态微微一缓。他这些年在朝为官,只有圣驾驻跸东都时才会回到洛阳家里,对于此间的家事的确所知不多,但近来也清楚这小子之前在家里倍受冷落。
虽然被气得肚子疼,但他细想之下还是有几分怜意。
过了一会儿之后,他才又忿声道:“你大父名满天下,文竟作此贱卖。以此得回的钱帛,全都交回家里,惩你不识行情!日后再敢如此用诈欺人,决不轻饶!”
张岱闻言后连连应是,自然不敢反对。他还有五十万贯巨款没有提取,也懒得再跟这老头算这些小帐。
张说又语重心长的说道:“你才智超凡,巧言诡辩,贺季真之类老成学士犹且不能将你驳倒。固然禀赋可赏,但若恃此便惯于弄巧用邪,为害更深,且伤人累己。
月有盈缺,势有涨消,你大父自诩精明,犹且难免为亢势所伤。你今青春少年、大好年华,事皆可以从缓谋求,不应以奇巧为能!此事有我包容且过,若是别人,岂肯恕你?”
道理固然是这个道理,不过张岱当时也没有什么长远计谋,只是想着跳船前先捞上一把,如今情况不同,当然不会再做这种事情。
“大父的教诲,我铭记于怀,绝不敢再如此行事!”
无论如何,他认错的态度是很诚恳,这也让张说的心情略有好转,转又指着案上拓片说道:“书向谁学?”
“远学钟王,近法欧公,家母遗帖不多,又无钱入市访买名家名帖,便向北邙、龙门临摹墓碑摩崖石刻,笔硬墨涩,所以笔迹骨露肉少……”
张岱连忙又垂首说道,而张说听到这话后,眼中更流露出怜惜之意。
他站起身来拉起这孙子,沉声说道:“少年的艰辛困蹇不是磨难,就连当今圣人……我孙禀赋出奇、人间优异,你大父一身所学,毕授于你!来来,你到案前来,我再教你一些法度失谨之处。”
张岱今天已经有了计划,哪有时间蹲这里让这老头儿补偿自己这些年缺失的亲情和教诲,于是便又说道:“大父所学渊博、如山似海,小子纵使轻狂,岂敢夸言能够尽得所传?
但得二三立身处世的智慧,已经可以无惧人间的险恶了。日前受人刁难颇多,须得请教大父何以报复!”
张说听这小子处境刚好便又心心念念要报仇,倒也并不反感。他自己就是睚眦必报的性格,只觉得这孙子确实比儿子更像自己。
“吏部韦坚日前不以避讳乱授杂官,可恨你耶竟不斥之、事成笑柄。前又引选人哗于南省,使我孙险为中书所诘。此仇不报,此恨难消!”
张说先是恨恨说道,旋即又叹息一声道:“可惜我当下并不在朝,只能借由别者发声,或能黜之,难能灭之。且先由之沉沦下僚,日后我孙当事,更加惩诫!”
韦坚这事搞得张家挺没脸,张岱不说,张说也不会放过他。只不过如今的他终究已经去位,就算要发起攻击也难亲自操作,用力深浅不好控制,而韦家同样也根基深厚,怕是不能做出什么致命的打击。
张岱听到这话后也暗叹一声,之前他对大唐政治的理解还不够具体和深刻,只觉得他爷爷最重要的宰相之位都没了,那么在不在朝区别也就不是很大了,就算直接致仕也没什么大不了。
但是现在看来,朝局政斗当中,你能介入和影响多深固然是一个问题,在不在场又是另一个问题。如果张说仍然在朝,哪怕没有了宰相的权柄,出现问题都能及时沟通,不会像之前那样被动。
正当祖孙俩还在家中谈话的时候,朝堂中新一轮的人事倾轧也已经展开了。
出乎意料的是,最先向韦坚发起进攻的并非张说党徒,而是韦坚在吏部的同僚,弹劾韦坚对选人有失控制、致使选人们哗于都省和皇城,给还未正式开始的铨选造成恶劣影响,宜加惩治。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去年宇文融奏请十铨,把吏部得罪的不轻,此番吏部群属便要将这个宇文融安插的钉子给踢走。
接下来太常卿崔日知等又直奏韦坚卖国丧而营私、弄名器以取宠,一百多名惠文挽郎皆不察授、独授燕公孙张岱为官,有党阿之嫌,宜加严惩,并奏请召张说入朝自陈其事。
如果说吏部奏事还只是想把韦坚踢走,那崔日知他们的检举就要狠多了,尤其卖国丧这个罪名如果坐实,那可是足以要命的。
而且这罪名刁钻处还在于诬蔑韦坚党阿张说,这看似将张说也牵连其中,但其实是给张说创造一个重回朝班的机会。
连日来张说饱受攻讦、处境很是微妙,一旦入朝自陈,韦坚党阿自然是子虚乌有,但张说却可以趁机将连日加诸其身的攻击加以辩白。
张说被致仕,使其绝迹朝班,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所谓身疏则谗入,一日不朝、其间容刀。越是身份显赫的大臣,越需要每天都力求能见到皇帝,这样遇到攻讦才能及时的自辩。
但是如今张说困居家中,只能任由流言蜚语乱入,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挨打的状态。而他的政敌又都在朝且各拥势位,处境之凶险可想而知。
“韦员外所拣授张氏子,实乃卑官恶职,何谓党阿燕公?太常等所奏,皆荒诞不实,燕公功于社稷、安车载归,荣养于第,所以礼贤,岂可以子虚乌有事而轻扰之!”
崔隐甫等好不容易将张说赶出了朝堂,自然不可能因此小事便又将之放纵回来,自是极力证明韦坚绝无依附张说之意。
然而如此一来话题又转入到了另一个问题中来,那就是韦坚为什么要授张岱以卑恶之官?是他在惠文丧礼当中有失礼之处吗?
但太常、光禄,包括礼部对于挽郎们的表现都无此记录,韦坚既然不是党阿,那就是报复,为其亲者李林甫报复日前张岱进言触之?此事圣人都加褒扬,且河南府因其上书而受惠深矣,以此为罪,将何为功?
朝中因此争执不下,而身处旋涡中的韦坚只能深跪殿中、汗流浃背,听着张说党徒们对他进行各种罪名的抨击。
朝士们没有争论出个曲直出来,圣人自然也不会发声,只是看着群臣针对此人此事讨论不休。
正当他们双方各执一词的时候,宰相李元纮所推荐的御史中丞宋遥站出来,同样直言韦坚有罪。
但宋遥所攻击的目标更多,说完韦坚之后,旋即便又弹劾宇文融荐人失察,前御史中丞李林甫、今吏部员外郎韦坚皆由其举荐而得用,各自判事皆有错漏,宇文融亦应加以纠察!
除此之外,中书舍人张均不避其讳、送授子职,判事大失周谨,不堪处置省要,同样需要惩诫。
宋遥站出来这一顿输出,顿时把群臣都吓了一跳,李元纮这是杀疯了吧?
圣人也没想到李元纮不声不响的酝酿了这么大的攻击火力,眼见若再让群臣讨论下去,情势将要失控,便也不再任由事态发展,当场叫停讨论,事判有司加以纠劾。
于是到最后,韦坚被夺其官,外授杭州参军。张均则罢中书舍人,转授大理少卿。
(本章完)
张说将这小子的神情变化收于眼底,这事他发现了也有不短的时间,这小子回来时又忙于备考,为免其分心便也没多作打听,现在事情告一段落才摆出来。
“日前在家中你旧居那陋室中,见有半幅墓志残篇……”
张说又开口说道。
张岱闻言后又不由得一瞪眼,没想到还有这一桩事。不过他本来就打算近期交代,只是一直没有抽出时间来,现在既然被发现,那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那也是我写的。”
他虽然玉骨不屈,但那只是摆给外人看的人设,该服软的时候绝不硬挺,当即便俯身作拜于张说案前,开口说道:“之前在家不受恩亲所喜,失于管教、处境颇劣,又自恃几分薄才,做错了一些事情。近来愈受大父所重,心内常常惴惴,愧疚难安……”
张说主要还是好奇这小子何以藏拙,但却没想到这小子胆大妄为到敢冒自己之名去给旁人书写墓志,听完张岱的交代后顿时也瞪大眼。
“他们就信了?全无所疑?”
过了好一会儿之后,他才开口问道。
张岱点点头,又赶紧说道:“冒名代笔,已经犯错。我怎么敷衍了事、玷污大父的文名?所以每一篇都精心撰写,文辞颇丽,笔迹亦雄……”
“那我还要谢你保全我文名?”
听到这回答,张说当即瞪眼怒喝一声,他抬手便要抓起书案上的砚台,但又转向书镇,触及之后又摸向毛笔,见笔锋上还有墨渍未干,末了只是挥手重重拍在案上大吼一声:“小子大胆!”
张岱斜眼暗窥他爷爷换了几个东西都没舍得砸向他,最后只是自残泄愤,大不同于日前抡起凭几便砸他老子张均那架势,一时间也颇感动,连忙又顿首道:“我知此事欠妥,也没敢多做,尤其家变之后,更是一次都没有再做。”
“一次都多!”
张说手掌拍桌子都拍的又麻又疼,气呼呼的连连喘气平复一下心情,然后才又问道:“收钱多少?都做了什么销?”
“每一篇都在一两百贯之间,收来钱帛也没敢浪使闲用。日前告奉于族学的钱物,便是如此得来。否则凭我亡母所遗,哪得这么多钱物……”
张岱连忙又低头说道,我虽然做了错事,但却一分没敢,还拿回家来给你儿子填窟窿。
张说听到这话,神态微微一缓。他这些年在朝为官,只有圣驾驻跸东都时才会回到洛阳家里,对于此间的家事的确所知不多,但近来也清楚这小子之前在家里倍受冷落。
虽然被气得肚子疼,但他细想之下还是有几分怜意。
过了一会儿之后,他才又忿声道:“你大父名满天下,文竟作此贱卖。以此得回的钱帛,全都交回家里,惩你不识行情!日后再敢如此用诈欺人,决不轻饶!”
张岱闻言后连连应是,自然不敢反对。他还有五十万贯巨款没有提取,也懒得再跟这老头算这些小帐。
张说又语重心长的说道:“你才智超凡,巧言诡辩,贺季真之类老成学士犹且不能将你驳倒。固然禀赋可赏,但若恃此便惯于弄巧用邪,为害更深,且伤人累己。
月有盈缺,势有涨消,你大父自诩精明,犹且难免为亢势所伤。你今青春少年、大好年华,事皆可以从缓谋求,不应以奇巧为能!此事有我包容且过,若是别人,岂肯恕你?”
道理固然是这个道理,不过张岱当时也没有什么长远计谋,只是想着跳船前先捞上一把,如今情况不同,当然不会再做这种事情。
“大父的教诲,我铭记于怀,绝不敢再如此行事!”
无论如何,他认错的态度是很诚恳,这也让张说的心情略有好转,转又指着案上拓片说道:“书向谁学?”
“远学钟王,近法欧公,家母遗帖不多,又无钱入市访买名家名帖,便向北邙、龙门临摹墓碑摩崖石刻,笔硬墨涩,所以笔迹骨露肉少……”
张岱连忙又垂首说道,而张说听到这话后,眼中更流露出怜惜之意。
他站起身来拉起这孙子,沉声说道:“少年的艰辛困蹇不是磨难,就连当今圣人……我孙禀赋出奇、人间优异,你大父一身所学,毕授于你!来来,你到案前来,我再教你一些法度失谨之处。”
张岱今天已经有了计划,哪有时间蹲这里让这老头儿补偿自己这些年缺失的亲情和教诲,于是便又说道:“大父所学渊博、如山似海,小子纵使轻狂,岂敢夸言能够尽得所传?
但得二三立身处世的智慧,已经可以无惧人间的险恶了。日前受人刁难颇多,须得请教大父何以报复!”
张说听这小子处境刚好便又心心念念要报仇,倒也并不反感。他自己就是睚眦必报的性格,只觉得这孙子确实比儿子更像自己。
“吏部韦坚日前不以避讳乱授杂官,可恨你耶竟不斥之、事成笑柄。前又引选人哗于南省,使我孙险为中书所诘。此仇不报,此恨难消!”
张说先是恨恨说道,旋即又叹息一声道:“可惜我当下并不在朝,只能借由别者发声,或能黜之,难能灭之。且先由之沉沦下僚,日后我孙当事,更加惩诫!”
韦坚这事搞得张家挺没脸,张岱不说,张说也不会放过他。只不过如今的他终究已经去位,就算要发起攻击也难亲自操作,用力深浅不好控制,而韦家同样也根基深厚,怕是不能做出什么致命的打击。
张岱听到这话后也暗叹一声,之前他对大唐政治的理解还不够具体和深刻,只觉得他爷爷最重要的宰相之位都没了,那么在不在朝区别也就不是很大了,就算直接致仕也没什么大不了。
但是现在看来,朝局政斗当中,你能介入和影响多深固然是一个问题,在不在场又是另一个问题。如果张说仍然在朝,哪怕没有了宰相的权柄,出现问题都能及时沟通,不会像之前那样被动。
正当祖孙俩还在家中谈话的时候,朝堂中新一轮的人事倾轧也已经展开了。
出乎意料的是,最先向韦坚发起进攻的并非张说党徒,而是韦坚在吏部的同僚,弹劾韦坚对选人有失控制、致使选人们哗于都省和皇城,给还未正式开始的铨选造成恶劣影响,宜加惩治。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去年宇文融奏请十铨,把吏部得罪的不轻,此番吏部群属便要将这个宇文融安插的钉子给踢走。
接下来太常卿崔日知等又直奏韦坚卖国丧而营私、弄名器以取宠,一百多名惠文挽郎皆不察授、独授燕公孙张岱为官,有党阿之嫌,宜加严惩,并奏请召张说入朝自陈其事。
如果说吏部奏事还只是想把韦坚踢走,那崔日知他们的检举就要狠多了,尤其卖国丧这个罪名如果坐实,那可是足以要命的。
而且这罪名刁钻处还在于诬蔑韦坚党阿张说,这看似将张说也牵连其中,但其实是给张说创造一个重回朝班的机会。
连日来张说饱受攻讦、处境很是微妙,一旦入朝自陈,韦坚党阿自然是子虚乌有,但张说却可以趁机将连日加诸其身的攻击加以辩白。
张说被致仕,使其绝迹朝班,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所谓身疏则谗入,一日不朝、其间容刀。越是身份显赫的大臣,越需要每天都力求能见到皇帝,这样遇到攻讦才能及时的自辩。
但是如今张说困居家中,只能任由流言蜚语乱入,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挨打的状态。而他的政敌又都在朝且各拥势位,处境之凶险可想而知。
“韦员外所拣授张氏子,实乃卑官恶职,何谓党阿燕公?太常等所奏,皆荒诞不实,燕公功于社稷、安车载归,荣养于第,所以礼贤,岂可以子虚乌有事而轻扰之!”
崔隐甫等好不容易将张说赶出了朝堂,自然不可能因此小事便又将之放纵回来,自是极力证明韦坚绝无依附张说之意。
然而如此一来话题又转入到了另一个问题中来,那就是韦坚为什么要授张岱以卑恶之官?是他在惠文丧礼当中有失礼之处吗?
但太常、光禄,包括礼部对于挽郎们的表现都无此记录,韦坚既然不是党阿,那就是报复,为其亲者李林甫报复日前张岱进言触之?此事圣人都加褒扬,且河南府因其上书而受惠深矣,以此为罪,将何为功?
朝中因此争执不下,而身处旋涡中的韦坚只能深跪殿中、汗流浃背,听着张说党徒们对他进行各种罪名的抨击。
朝士们没有争论出个曲直出来,圣人自然也不会发声,只是看着群臣针对此人此事讨论不休。
正当他们双方各执一词的时候,宰相李元纮所推荐的御史中丞宋遥站出来,同样直言韦坚有罪。
但宋遥所攻击的目标更多,说完韦坚之后,旋即便又弹劾宇文融荐人失察,前御史中丞李林甫、今吏部员外郎韦坚皆由其举荐而得用,各自判事皆有错漏,宇文融亦应加以纠察!
除此之外,中书舍人张均不避其讳、送授子职,判事大失周谨,不堪处置省要,同样需要惩诫。
宋遥站出来这一顿输出,顿时把群臣都吓了一跳,李元纮这是杀疯了吧?
圣人也没想到李元纮不声不响的酝酿了这么大的攻击火力,眼见若再让群臣讨论下去,情势将要失控,便也不再任由事态发展,当场叫停讨论,事判有司加以纠劾。
于是到最后,韦坚被夺其官,外授杭州参军。张均则罢中书舍人,转授大理少卿。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7877/5549232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