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玄幻小说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788章 和议显杀机

第788章 和议显杀机

推荐阅读:天命出马仙全网黑他竟是影帝的白月光朕非美人,亦无疯骨美人尊贵婚瘾重返零三时代听说季总想复婚持年奉音秦·君临天下腾云街记事[九零]

    大周,金陵,薛家老宅。
    薛宝琴好奇问道:“父亲,你说可惜是什么意思?”
    薛远说道:“我可惜我们薛家后辈,出不了贾琮这等人材,不然祖宗家业何惧不能复兴!
    我更可惜的是,我多年远走边陲远地,却忽视世家老亲中,竟出了这等卓绝人物。
    若能在他微末蛰伏之时,便能辨之识之,予以扶助拔擢,甚至结为姻亲,我薛家必得大助力。
    如今却是晚了,贾琮功业已成,官爵隆重,将来更会前程无量,岂不是更可惜。”
    薛宝琴听了其他,只觉父亲心系祖业,用心颇深,但她只是女儿,并没太过在意。
    只是听到结为姻亲四字,芳心一阵乱跳……
    薛远说道:“不管怎么说,神京老亲出此人物,还是一桩大好事。
    琮哥儿如今入翰林院,官拜五品翰林学士,论起来还是梅家老爷的上官。
    将来你嫁入神京梅家,也多了一份亲眷依仗,旁人自然看重几分,也是一桩便利好处。”
    薛宝琴听了这句话,心中无喜无悲,只有一缕莫名的怅然若失。
    薛远说道:“如今贾家二房已败落,王子腾空有京营节度使之名,官场上已成困兽。
    金陵四大家虽一贯同气连枝,但也不能没头没脑做事,良禽择木而栖。
    你伯娘和宝丫头这会倒思虑深远,想来她们也心里清楚,蟠哥儿不是守业的材料。
    才想出将老铺出租的主意,既能保住家业长久周全,更和贾家大房多了份亲近。
    宝丫头来信请我援手,帮她们将四间老铺整顿清退,年底前可租用移交鑫春号。”
    薛宝琴说道:“伯娘和宝姐姐这么急,如今连年底只半个月多了。”
    薛远笑道:“此事既然是好事,自然要趁热打铁,早日落定,我倒是赞同快些办理。
    只要尽快办妥此事,大嫂一家和琮哥儿愈发关系紧密,她们在神京寓居,便多一份牵连关照。
    往大了去说,这事对我们薛家也大有益处,我自然要尽心帮着操持。”
    ……
    薛宝琴问道:“父亲,这桩事既是宝姐姐来信,想来她也操持颇多,我日常收到她的来信,她常提到琮世兄。
    似乎他们彼此之间很是融洽,不然这位琮世兄也不会玉成此事。”
    她突然问出此话,连自己都觉有些异样,脸色泛出一丝粉红,好在父亲并没察觉。
    薛远笑道:“你伯娘一家搬去神京,在贾家寓居也不少年头了。
    宝丫头和琮哥儿是老亲姐弟,同居一府,彼此亲密些也不奇怪。
    我记得他们刚到神京,那时琮哥儿还只是个秀才,不像如今这般荣盛贵重。
    只是大嫂没有早拿主意,宝丫头是薛家长房嫡长女,生的又是这般出众。
    要是那时两家结下姻亲,可就是天大一桩好事,如今却什么都晚了,可惜。”
    宝琴听父亲方才一番话语,已说了许多个可惜,想来对这位琮世兄,心中十分看重。
    薛远说道:“宝丫头在信中说起,出租的四家店铺,近一年多往来账目,出货顺畅,生意兴隆。
    但年终盈利结算,却比往年少了三四成,甚至有逐年下滑趋势,让她心中十分起疑。
    她和大嫂想要出租店铺,以此稳定银流,这也是其中要紧缘故。
    这四家店铺的掌柜,都是薛家的老人,多年来根深蒂固,可不是容易摆弄的人物。
    我要想尽快整顿清退店铺,可是要下一些功夫的。
    宝琴,你告诉你哥哥,让他去找偏房的蒋婆子,她帮大嫂管着金陵店铺账目,我有话要问她……”
    ……
    大周宫城,乾阳宫。
    宽敞殿堂气势森然,地面上灰黑色的京砖,反射阴冷的毫光。
    嘉昭帝御案上堆着看不完的奏章,大周历代君王之中,要以勤政而论,很少有君主能超过他。
    可能是过于亲力亲为的原因,嘉昭帝不过四十多岁,两鬓便已星白,眉头眼角总免不了疲倦之意。
    此刻御座之前,站着内阁大学士王士伦、兵部尚书顾延魁、议和掌记贾琮。
    他们都是领了皇帝口谕,联袂入宫商议奏对,残蒙和议及三大万户部落之事。
    昨日贾琮上本专奏,禀告自己与诺颜台吉几番接触,鄂尔多斯部已露和睦绥靖之心,可筹谋后图。
    嘉昭帝知道贾琮素来胸有韬略,奇谋迭出,当初两下金陵,侦破两起大案,可见一斑。
    皇帝虽在九边陈设重兵,积蓄粮草,严阵以待,也有足够的信心,可以遏制残蒙南下野心。
    但土蛮部安达汗实力强盛,麾下聚集二十万草原精锐,大周即便战之能胜,也发付出极大代价。
    对于国势民生都会造成重压,嘉昭帝作为治世之君,费最小代价,赢得最可观战果,是他必须考虑的问题。
    所以,他对贾琮这本上奏颇为慎重,毕竟蒙古三大万户部落,鄂尔多斯部实力不容小觑。
    如果朝廷能争取其绥靖臣服,残蒙鼎力三足缺其一,大周克制残蒙南下之心,必定可以事半功倍。
    嘉昭帝说道:“郭霖,将贾琮的奏本,传给王爱卿和顾爱卿浏览,两位如有对策,尽管上奏。”
    其实贾琮在上本宫中之前,便与两位和议上官,私下勾兑过此事。
    毕竟鄂尔多斯部绥靖之事,与残蒙使团和议大局相关,也就是和和谈主官相关。
    他行事前王士伦和顾延魁皆首肯支持,他将事由上本宫中之前,也需要有个交代,这是官场必要礼仪。
    王士伦和顾延魁都是老道之人,即便对贾琮上本之事知悉,两人还是仔细将奏本阅读一遍。
    嘉昭帝问道:“贾爱卿,草原残蒙,素来反复,顺逆多变,鄂尔多斯部归附之意,依你所见,可鉴赤城?”
    贾琮说道:“圣上,塞外草原,先天所限,物资匮乏,需要关内互通有无,才能繁衍存续,此乃天时,难以逾越。
    安达汗积蓄兵甲,野心觊觎中原,也是想打破天时所限,拓展残蒙部落生存空间,成就自身霸业。
    残蒙部落获取存续物资,有人欲以刀兵伐掠得之,就会有人愿和睦绥靖得之。
    臣与诺颜台吉多方接触试探,发现此人其他残蒙首领,大有不同。
    此人精通汉学,言辞饮食,皆向慕中原道统,据说他的生母便是汉女,因此从小他受到汉学熏陶。
    所以,臣多次试探揣摩,此人对汉家中原有亲和之意,臣绝对不会看走眼。
    臣身为朝廷命官,御封两邦和议掌记,他不会不知道其中轻重。
    他身为鄂尔多斯部王子,残蒙使团三大首领之一,言语说辞必定谨慎,不会轻易放言无度。
    但经数番交流试探,他会对臣坦言鄂尔多斯部亲和绥靖之意,必定是经过深思熟虑。
    这番语言心意,以臣私下揣测,并不会是诺颜台吉私下之语,必定得过吉瀼可汗首肯授意。”
    ……
    王士伦说道:“贾掌记此言颇有道理,部落亲和绥靖,乃是存续大事,诺颜身为部落王子,必定谨言。
    他如没得父亲吉瀼可汗首肯,绝对不会和大周和议官员,轻易说出这等话语。
    一旦和议官员走漏风声,鄂尔多斯部必受土蛮部反噬。
    想来他必定听过贾掌记的名声,多番结交试探之下,认为他是可信托之人,才会就此袒露心迹。
    借着贾掌记之口,向朝廷传递风声,此事仔细思量,都是他早有图谋。”
    贾琮继续说道:“自他与臣在汉正街遭遇,臣便有所察觉,他一直对臣刻意结交。
    或许他随使团入京议和,便有望风观势之想,为鄂尔多斯部另行契机,摆脱安达汗辖制裹挟,并不足为奇。
    以诺颜台吉的智慧机巧,他会有意结交微臣,必定有过权衡思量。
    他知臣虽官职卑微,但常在御前走动,担任工部要职,有上达天听之便,比起朝廷重臣,更有交游便利。
    臣与他日常交往,一言一行,臣都能感知其中根源,所以他所言之事,臣认为颇为可信,可以加以斡旋。”
    一旁顾延魁说道:“启禀圣上,九边宣大两镇历年有军报上呈,也有边关斥候侦寻所得。
    皆言残蒙三大万户部落,多年来并不乏纠葛摩擦。
    十年前安达汗集结三部精兵,征战漠北瓦剌残部,吉瀼可汗长子拓欢随军出征,却意外战死军中。
    关外有所传言,吉瀼可汗对长子之死,极为悲痛,他与安达汗因此事生隙。
    最近十年之间,草原上气候异常,寒灾频发,生计愈发困乏。
    两千里河套乃水草丰腴之所,残蒙各部为摆脱困境,皆对河套之地觊觎,土蛮部和永谢伦部都派部众入套。
    吉瀼可汗次子英拔率兵驱赶,部落之间发生摩擦冲突,英拔在混乱中意外坠马身亡。
    关外曾有流言,言英拔之死,是安达汗设计所为,斩除吉瀼可汗子嗣,意图侵占河套之地。
    但此事多被认为无稽之谈,吉瀼可汗并无任何实证,此事也是不了了之。
    依据这些陈年事由,臣认为吉瀼可汗与安达汗,面和心离,有所嫌隙,并不足为奇。”
    ……
    嘉昭帝听了顾延魁之言,阴沉一笑,说道:“听起来吉瀼可汗两子暴毙,似乎都和安达汗关联。
    拓欢和英拔相继身亡,时隔数年,令人难以察觉。
    如果这些都是安达汗所为,设计斩灭吉瀼可汗子嗣,让他因此后续无人,以便侵占夺取河套。
    手段狠辣凌厉,倒是极为不俗,不愧是漠北不世枭雄!”
    嘉昭帝的话语显得阴森冷厉,王世伦和顾延魁都是朝中老臣,多经世事变故,心中都有些不寒而栗……
    即便是贾琮也觉得气氛异样,心中泛起不舒服的感觉。
    嘉昭帝说道:“按着三位卿家之言,朕也觉得大有道理,鄂尔多斯部绥靖之事,应予关注,大有可为。
    只是眼下两邦和议数额尺度,绝对不可松懈半分,以免给安达汗可乘之机,只能和议之后相机行事……”
    王士伦说道:“圣上所言极是,两邦和议大局绝不可变,方可削弱土蛮部实力,遏制其南下之念。
    鄂尔多斯部有亲和之念,不外乎想以怀柔方式,从关内获得所需生存物资。
    朝廷可以秘议之法,与其签订契书,鄂尔多斯部得以获取冗余物资,必须对大周有所承诺,并互换良马等物。
    具体章程后续可详细拟定,只是这部分物资数量,必在和议限定数额之外。
    如果通过九边互市流通,必定会被土蛮部察觉,到时授安达汗以口实,挑动战事,不得不防。
    此事需有个稳妥办法,只要实施一二年,鄂尔多斯部得大周扶持,有牵制土蛮部之力,朝廷就不用再多顾忌。”
    嘉昭帝和顾延魁听了此话,君臣两人都有些智短。
    大周和鄂尔多斯部交易物资,不走边境互市渠道,两年内都要避人耳目,一时都想不出合适方略。
    嘉昭帝见贾琮若有所思,说道:“贾爱卿素有急智,可有想到妥当办法。”
    贾琮说道:“启禀圣上,臣倒是想到一法,虽觉得妥当,只是有些违背常情。”
    王士伦和顾延魁都是朝廷老臣,各自智谋不凡,他们方才都来回思量,并不得其法。
    贾琮也不过片刻之间,竟然已想到办法,让他们各自有些好奇。
    嘉昭帝沉声说道:“不过是君臣磋商,无需顾虑,但说无妨。”
    贾琮说道:“依臣愚见,不能用常规之法,那就用非常之法,那便是走私。”
    此话一出,嘉昭帝面色微变,然后露出笑意,说道:“贾爱卿果然奇智百出,亏你能想得出来。”
    王士伦和顾延魁都是老而弥坚之人,只是稍微思量,便明白贾琮意思,心中暗叫大妙。
    只是此法对朝廷重臣来说,实在不宜宣之于口,到了嘴边的夸赞之词,都被他们咽下去。
    王世伦说道:“启禀圣上,贾掌记此法可行,只要折中运作两年,关外形势改移,便可行以明法。”
    ……
    荣国府,东路院。
    堂屋之中,熏笼烧的火热,王夫人穿着裘皮夹袄,正在翻阅东路院银流收支账本。
    丫鬟玉钏站在一边侍立伺候,穿艾绿底水蓝交领长背心,象牙色的半旧袄子,下身穿白色裙。
    虽只是寻常丫鬟打扮,难掩丽质天生,娇俏可人。
    王夫人将账目看过一遍,眉头紧锁,说道:“玉钏,你去叫秦大娘过来,我有话要说。”
    玉钏应了便出门叫人,没过一会儿进了个中年妇人,大大的眼睛,高高的孤拐,透着一股圆滑精明。
    王夫人问道:“我看院里每月账目,怎么到了月底都是耗光的,竟然没剩下什么盈余?”
    秦显家的脸色作难,说道:“我听太太吩咐,自二房搬入东路院,外头的体面处银子,不敢有一两节省。
    免得坠了咱们二房的脸面,里头院内能清简之处,我都已经做了缩减,但有的重复虚耗,我都已经捐了。
    但是即便如此,月底不过刚刚够用罢了,实在是剩不下什么盈余。
    太太平日无暇关注细帐,却不知道西府公中算计精细,每月公中拨到东路院的银子,绝不会多出一文钱。
    二奶奶本就是极精细人,如今添了平儿和五儿两个帮手,那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公中每月拨银也是能卡就卡,左右让人挑不出毛病就是。”
    秦显家的说了一半,偷瞄了一眼王夫人脸色,见她神情郁恨,眉头不展,想来心中很不自在。
    便继续说说道:“前些日子,西府还传出风声,说大房是荣国正溯,二房如今是偏房,不能再依往日旧例。
    二房不该再用一等丫鬟,内外院管事奴才份量,也应低西府那边一筹,这才能合乎宗法礼数规矩。”
    王夫人听了这话,脸色气得发白,忍不住爆开粗口,骂道:“放他娘的屁,这轻狂话是哪个没脸说的!”
    秦显家的赔笑道:“这下流话虽传出风声,可那个敢这样办的。
    二房有我们老爷压轴,连琮三爷都欠着老爷的恩情,谁要是这么办事,荣国府的名声还要不要。
    琮三爷如今成了翰林官,最在乎就是官声名誉,他和老爷的情分,神京城里勋贵老亲,哪个不知哪个不晓。
    即便二奶奶这么厉害的人物,心里也是顾忌的,绝对不敢这么行事,况且还有老太太在呢。
    即便是我们这些下人,也必定对老爷太太忠心耿耿,绝不能让别人小瞧了。”
    王夫人听了这些话,脸色的神情才松快下来,甚至还浮出一丝傲气,秦显家的话可说到她心坎上了。
    说道:“你倒是个有见识的,当初琮哥儿也要强留老爷在荣禧堂,不过老爷是赤忱君子,不屑为之罢了。
    如今搬来了东路院落居,倒是吃了老大的亏空,西府公中如此行事,家里的支度也太艰涩了些。
    如今竟是几分盈余都留不住,宝玉明春就要成亲,公中给的两千两太过寒酸,能办的出什么场面。
    要是宝玉成亲丢了体面,堂堂国公嫡孙让人笑话,这可怎么得了。”
    秦显家的见王夫人满脸忧愤不平,心中反而生出几分得意。
    她方才有意将西府说的尖酸寒碜,不外乎是挑拨离间,让王夫人多生出敌忾之心。
    她是最清楚王夫人的脾气,只有这等虚张声势,太太才会越发忌惮西府大房。
    自然也就愈发要依仗自己夫妇,帮着她管家理事,帮着她看牢东院门庭。
    自己夫妇只有愈发在太太跟前得脸,心中思量企盼之事,才能够手到擒来。
    秦显家的看了眼标致俏丽的玉钏,心中微微一转,便想到一个主意……(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8202/5979734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