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沈先生,您不能这样惯孩子啊!
推荐阅读:魔王大人,勇者他又招了、不是游戏吗?怎么你们真修仙啊!、投喂顶级兽人后,我被全星际团宠、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守序暴君、日夜游神、我在西游做神仙、红楼之扶摇河山、帝国王权、仗剑独行斩鬼神、
第682章 沈先生,您不能这样惯孩子啊!
几天之前,沈乐把烧制瓷剑的任务甩给瓷妖赵先生,自己开开心心,快快乐乐,跑来海上和云鲲一起玩。
几天之后,沈乐灰头土脸,抱着一大堆专家们紧急算出来,其实他根本看不懂过程,需要跳过去直接看结论的资料,再次来到景德镇……
“来啦?”
赵先生站在窑炉前扭头,笑吟吟向沈乐招手。
这一动,沈乐就看见那件各种釉色长袍,在火光映照下猎猎飞舞,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有些甚至变成了半流动态:
沈乐强烈怀疑,赵先生是拿这件长袍,当成测窑内火力的火照用,看一眼长袍上的釉色变成了什么样子,就知道应该添火还是减火……
身边,一群瓷碗,瓷盘,瓷瓶,瓷人,忙忙碌碌,跑来跑去。有些搬柴,有些鼓风,有些一头扎进瓷窑,打一个转,再出来比手画脚。
赵先生背后一丈远处,挂着个巨大的屏幕,有专家在实验室里不断地观察数据,通过喇叭,与赵先生快速沟通:
“一号窑1号点位,温度1320度……2号点位,1327度……3号点位……”
很好,大家都很努力,而且显然适应了这种有低阶瓷妖帮忙干活的工作方式。
沈乐估计,那些专家们,说不定还非常羡慕:
毕竟能亲身进到窑里,亲身感受窑内温度和氛围的变化,亲眼看见瓷器变化,比伸着脖子在外面猜,然后靠结果倒推要简单多了……
“来了……”
沈乐蔫哒哒地点头。他双手扬了一扬,一只手是厚厚一迭资料,另一只手,是存储着资料的优盘:
“来烧点瓷剑……赵先生,你这里,有没有空出来的窑炉,能借我用一下的?”
不是太行山那边的邢窑古窑不好用,是赵先生这里更有性价比……
窑炉,各种瓷土,釉料,特事局提供的五金精英,专家的现场指导,最新尝试出来的特种陶瓷配比,样样都是现成的。
他甚至还可以给赵先生下点儿订单,啊不,借用特事局的名号,让特事局给赵先生下点儿订单,先请他做一批瓷剑出来用……
“有啊!最左边那一个,马上就出窑了,你拿去用吧!”
赵先生显然心情非常好,神采飞扬,容光焕发,一寸凌厉的剑气,从指尖透出来,刺得沈乐手指下意识地一缩。
赵先生也发现了自己的疏忽,笑一笑,松手退后两步:
“所有的瓷土,釉料,松柴,你随便用,就当是在你自己家里,不要客气!银瓶,玉盏,你们两个过来,听候沈先生吩咐!”
之前和沈乐打过交道的邢窑小白瓷瓶子,和一只透影白瓷酒杯,骨碌碌地滚了过来,飞奔到沈乐脚下。
赵先生指着沈乐道:
“沈先生需要什么东西,你们就直接拿给他,不用请示,就说这是我的吩咐!需要跟专家沟通,你们也去帮忙跑腿!
——嗯,您先自便,我要控制火候,这边有一炉到关键时刻了!”
他脚步匆匆,转向另外一座瓷窑,双眼瞬间被火光映亮。沈乐向他远远微笑一下,也找了个地方,开始整理资料:
“我需要……高岭土100公斤,石英石50公斤,长石50公斤……给我找个制坯室,再准备如下尺寸的匣钵……
对了赵先生这里烧制瓷剑,技术进展到哪一步了?他用的是匣钵还是支钉,或者其他方法?”
五天之后,沈乐烧出了第一炉邢窑白瓷制造的瓷剑,派人快马加鞭给云鲲送去。
十天之后,沈乐根据赵先生做出的尝试,烧出了一窑包含普通白瓷、邢窑透影白瓷、德化白瓷、甜白瓷、定窑白瓷、骨瓷的瓷剑。
虽然成功率有那么点儿低下,好歹每一种都成功了那么两三把,可以让云鲲尝试一下飞行。
十五天之后,沈乐根据专家们给出的配方,烧出了一窑特种陶瓷制作的瓷剑……
“还是不行?还是飞不起来?”和云鲲通视频的时候,沈乐一个头两个大:
“云鲲啊,你不要老是指望一劳永逸,指望一把飞剑能承载你最大体积的状态。
咱们先尝试小体积,哪怕缩到一尺长,能快速飞行,能逃掉不就完了嘛!”
【一尺长很小的!防御力很弱!特别脆皮!】云鲲不依不饶:
【我要大的!大的!沈乐,你什么时候能烧出足够大的飞剑啊!我不求能带着完全体飞行,至少五十吨那个版本吧,好歹能有点攻击力!】
五十吨那个版本,按照专家的计算,我得烧出一吨重的仙剑……
沈乐头疼欲裂,但是,在想到更好的办法之前,他也只能咬紧牙关,努力干活。
把飞剑从三寸长做到一尺长,从一尺长做到三尺长,再从三尺长做到一米八的斩马刀长度,实在做不了更长了:
瓷器和铁器还不一样,瓷器每做长一倍,对他手艺提升的要求,都不止一倍:
要把瓷坯制作得非常均匀,不能有一点点这边紧实、那边松散,不然一定会开裂;
上釉的时候,送进瓷窑的时候,都要非常小心,稍微晃一晃,它自己就会变形;
哪怕不晃,放在瓷窑里,经手火焰炙烤、经手炽热空气的流动,它也要对抗它本身的重量,一个不好,就可能当中直接弯下去……
事实上,沈乐做的那批一米八长度的飞剑,一百柄有九十九柄,都是这么失败的……
哪怕这一批送过去,云鲲都不满意。没法子,飞剑的长度虽然提高了,承载量也提高了,却远远达不到能扛住它的标准;
哪怕它缩到25吨左右的长度,一个快速拔升,一个高速下降,一个蛇形机动,这飞剑就能咔嚓一声,当中出一条裂缝……
“我们考虑,还是用多柄飞剑,组成阵列,承载云鲲进行机动比较好。”
收集了一大堆测试信息以后,负责提升云鲲机动性的专家特别赶到景德镇,和沈乐当面沟通:
“就像战斗机一样,一架重型战斗机,要有两个发动机,几十个矢量喷口,才能把飞机的机动能力达到最大。
——目前,我们的设计,大概是这样的……”
他展开一张图纸,沈乐俯身细看,分明看见云鲲的船头、船身两侧、船尾,船舵两边,乃至几根桅杆上,设置了十四个飞剑位。
包括船头、船尾、船舷两侧的发射位在内,总而言之,二十一柄飞剑不嫌少,四十九柄飞剑不嫌多……
“等等,你们这样设计,是还想让我写个飞控程序啊?这我可真不会!”
“呵呵,呵呵……”
专家眼神飘忽。剑阵什么的,是特事局那边的专家们考虑的,由他们去和各大修行门派沟通。
目前就他听到的说法,研究剑阵的那一组,暂时还没有头绪,正在请动专家写程序,动用超算进行模拟计算;
各个门派传来的消息,基本上也是“没有这种传承”、“传承有,但是至少几百年没人学了”、“我们也正在重新研究和学习”……
沈乐长长叹一口气,右手抚在手腕上,隔着缩成珠子模样的黄玉桐,摸摸里面还没修好的瓷塔:
如果把瓷塔修好了,里面七层、四十九柄飞剑,有个中枢指挥,大概就能够合力托举云鲲,不用考虑剑阵和飞控之类的东西——
四十九柄飞剑,在瓷塔的统合下凝为一体,天生就知道该怎么飞!
“那行,我再努一把力吧。”沈乐无奈叹气,决定再找个法子,更换配方,更换飞剑设计,去努力满足云鲲的需求。
唉,特种陶瓷,掺入五金精英,容易改变它原有的性状,导致烧制不成功。
就他之前烧的这一窑,出了几柄特种陶瓷制成的飞剑,还是赵先生和特事局专家、陶瓷所的专家们,呕心沥血才尝试出来的。
即便如此,在硬度,韧性,灵气传导指数,灵气传导损耗率等方方面面,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并没有达到预设的标准……
材料学真是个大坑,天坑,巨深无比的坑!
冶金分支已经埋了一个合金大佬了,现在赵先生要投入特种陶瓷这一门研究,给他二十年时间,不知道能不能爬上来啊?
“你要帮忙?太好了!”赵先生忙得不可开交,见沈乐主动请战,十分喜悦:
“来,那门剑诀,你再给我讲一遍,如果能带我走一遍就更好了……
你也知道我的出身,剑诀什么的,太白精气的走法什么的,我总是掌握不到家,几次炼剑都败在这一关……”
沈乐一手执剑,一手按住他后背,呼吸吐纳,努力带着他共鸣,尝试把这门剑诀教给他。
奈何赵先生本质是一件瓷器,并没有五脏六腑这种东西,烧制过程中,也没有多少金行力量入内。
他还不像李星堂,前任主人是真有这方面记忆的,好歹也传授给他一些,又有一柄仙剑在手,能够顺利引他入门。
赵先生自己没有这种资质,也没有这种助力,沈乐带他运行了七七四十九遍,他也只是磕磕碰碰,十遍当中能成功一遍。
沈乐无奈,他自己也不好意思:
“那个……要不然今天就到这里?您稍微休息一下,咱们明天再来?我总觉得,我如果学会这门剑诀,于我炼制瓷剑有益……”
现在他炼制瓷剑,需要和一位修仙门派的长老联手。他控制火候,那位长老用炼器法诀辅助,才能让瓷剑“生长”出合适的脉络;
如果他自己能学会,从头到尾一手掌握,烧制瓷剑的效率,至少能提高20%!
他这样说了,沈乐自然也勤勤恳恳,每天带他运行剑诀。足足运行了半个月,又烧了两窑瓷剑,终于勉强把赵先生带到上手。
至于他自己,却再也不肯时间炼制瓷剑了。一则是炼剑法门迟迟没有突破,二则,是赵先生悄悄劝他:
“你也不要溺爱孩子,溺爱成这个样子,他要什么你都给。这飞剑哪怕是量产的,也经不起他用一柄坏一柄,让他多磨练磨练,掌握一下控制飞剑的技艺也是好的!”
沈乐觉得有道理,烧窑也确实烧烦了,果断停止。
一则等待赵先生这里的研究进度,找出最好最合适的配方,再则,尝试找到瓷塔出身的其他瓷窑,早日把它修复完成。
在出去远游之前,沈乐灵光一闪,又用特事局送过来的五金精英,重新开了一窑,把瓷塔再度烧炼一遍:
这一次,他在釉料当中,在粘合瓷塔与瓷剑缝隙的瓷土当中,加入了大量五金精英。
端坐在窑炉门口,用自身火焰法术点燃灵木,吐纳灵气,梳理窑内的火行、金行力量。
渐渐的,釉料融化为瓷釉,五金精英渗入瓷塔全身,把之前断裂的部分完整粘合包裹起来。
沈乐用精神力默默感知,发现那些断裂的瓷剑,终于安分待在位置上,不再摇动。
只是内里气脉灵性,还没有完全和塔身接驳,就像外面皮肤肌肉已经长好,内里骨骼还是断的一样。
“看来还得继续重炼……要找到它出身的那个窑,再烧一次,吸收冥冥中的力量才行……”
沈乐彻底死心,不再尝试走捷径了。开窑出来,他手握铜片,抱着瓷塔又做了一次冥想,让瓷塔帮忙确定方位。
谢天谢地,这一次,瓷塔终于给出了准确的方向:
“咦?居然不是在蜀地吗?”
沈乐十分惊讶。这座瓷塔,以及它的兄弟姐妹们都是在蜀地挖出来的,古代交通那么不便,怎样也应该是在附近烧的。
可是,瓷塔给出来的感应,居然是在长安附近,终南山区域——
“行吧,那就去走一走。希望能找到一点线索——话说,之前是隋朝中期,这次,说不定能看到唐朝了吧?”
沈乐卷起行李,远赴长安。在山里爬上爬下,反复核对方向,越看越觉得面前的山形地势有点眼熟:
这块地方,怎么和他跟猴子学剑术的山谷有点像?
这座深潭,怎么和他向老剑仙学习剑术的地方也有点像!
你们两个门派,不会有点承前启后关系的吧?
(本章完)
几天之前,沈乐把烧制瓷剑的任务甩给瓷妖赵先生,自己开开心心,快快乐乐,跑来海上和云鲲一起玩。
几天之后,沈乐灰头土脸,抱着一大堆专家们紧急算出来,其实他根本看不懂过程,需要跳过去直接看结论的资料,再次来到景德镇……
“来啦?”
赵先生站在窑炉前扭头,笑吟吟向沈乐招手。
这一动,沈乐就看见那件各种釉色长袍,在火光映照下猎猎飞舞,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有些甚至变成了半流动态:
沈乐强烈怀疑,赵先生是拿这件长袍,当成测窑内火力的火照用,看一眼长袍上的釉色变成了什么样子,就知道应该添火还是减火……
身边,一群瓷碗,瓷盘,瓷瓶,瓷人,忙忙碌碌,跑来跑去。有些搬柴,有些鼓风,有些一头扎进瓷窑,打一个转,再出来比手画脚。
赵先生背后一丈远处,挂着个巨大的屏幕,有专家在实验室里不断地观察数据,通过喇叭,与赵先生快速沟通:
“一号窑1号点位,温度1320度……2号点位,1327度……3号点位……”
很好,大家都很努力,而且显然适应了这种有低阶瓷妖帮忙干活的工作方式。
沈乐估计,那些专家们,说不定还非常羡慕:
毕竟能亲身进到窑里,亲身感受窑内温度和氛围的变化,亲眼看见瓷器变化,比伸着脖子在外面猜,然后靠结果倒推要简单多了……
“来了……”
沈乐蔫哒哒地点头。他双手扬了一扬,一只手是厚厚一迭资料,另一只手,是存储着资料的优盘:
“来烧点瓷剑……赵先生,你这里,有没有空出来的窑炉,能借我用一下的?”
不是太行山那边的邢窑古窑不好用,是赵先生这里更有性价比……
窑炉,各种瓷土,釉料,特事局提供的五金精英,专家的现场指导,最新尝试出来的特种陶瓷配比,样样都是现成的。
他甚至还可以给赵先生下点儿订单,啊不,借用特事局的名号,让特事局给赵先生下点儿订单,先请他做一批瓷剑出来用……
“有啊!最左边那一个,马上就出窑了,你拿去用吧!”
赵先生显然心情非常好,神采飞扬,容光焕发,一寸凌厉的剑气,从指尖透出来,刺得沈乐手指下意识地一缩。
赵先生也发现了自己的疏忽,笑一笑,松手退后两步:
“所有的瓷土,釉料,松柴,你随便用,就当是在你自己家里,不要客气!银瓶,玉盏,你们两个过来,听候沈先生吩咐!”
之前和沈乐打过交道的邢窑小白瓷瓶子,和一只透影白瓷酒杯,骨碌碌地滚了过来,飞奔到沈乐脚下。
赵先生指着沈乐道:
“沈先生需要什么东西,你们就直接拿给他,不用请示,就说这是我的吩咐!需要跟专家沟通,你们也去帮忙跑腿!
——嗯,您先自便,我要控制火候,这边有一炉到关键时刻了!”
他脚步匆匆,转向另外一座瓷窑,双眼瞬间被火光映亮。沈乐向他远远微笑一下,也找了个地方,开始整理资料:
“我需要……高岭土100公斤,石英石50公斤,长石50公斤……给我找个制坯室,再准备如下尺寸的匣钵……
对了赵先生这里烧制瓷剑,技术进展到哪一步了?他用的是匣钵还是支钉,或者其他方法?”
五天之后,沈乐烧出了第一炉邢窑白瓷制造的瓷剑,派人快马加鞭给云鲲送去。
十天之后,沈乐根据赵先生做出的尝试,烧出了一窑包含普通白瓷、邢窑透影白瓷、德化白瓷、甜白瓷、定窑白瓷、骨瓷的瓷剑。
虽然成功率有那么点儿低下,好歹每一种都成功了那么两三把,可以让云鲲尝试一下飞行。
十五天之后,沈乐根据专家们给出的配方,烧出了一窑特种陶瓷制作的瓷剑……
“还是不行?还是飞不起来?”和云鲲通视频的时候,沈乐一个头两个大:
“云鲲啊,你不要老是指望一劳永逸,指望一把飞剑能承载你最大体积的状态。
咱们先尝试小体积,哪怕缩到一尺长,能快速飞行,能逃掉不就完了嘛!”
【一尺长很小的!防御力很弱!特别脆皮!】云鲲不依不饶:
【我要大的!大的!沈乐,你什么时候能烧出足够大的飞剑啊!我不求能带着完全体飞行,至少五十吨那个版本吧,好歹能有点攻击力!】
五十吨那个版本,按照专家的计算,我得烧出一吨重的仙剑……
沈乐头疼欲裂,但是,在想到更好的办法之前,他也只能咬紧牙关,努力干活。
把飞剑从三寸长做到一尺长,从一尺长做到三尺长,再从三尺长做到一米八的斩马刀长度,实在做不了更长了:
瓷器和铁器还不一样,瓷器每做长一倍,对他手艺提升的要求,都不止一倍:
要把瓷坯制作得非常均匀,不能有一点点这边紧实、那边松散,不然一定会开裂;
上釉的时候,送进瓷窑的时候,都要非常小心,稍微晃一晃,它自己就会变形;
哪怕不晃,放在瓷窑里,经手火焰炙烤、经手炽热空气的流动,它也要对抗它本身的重量,一个不好,就可能当中直接弯下去……
事实上,沈乐做的那批一米八长度的飞剑,一百柄有九十九柄,都是这么失败的……
哪怕这一批送过去,云鲲都不满意。没法子,飞剑的长度虽然提高了,承载量也提高了,却远远达不到能扛住它的标准;
哪怕它缩到25吨左右的长度,一个快速拔升,一个高速下降,一个蛇形机动,这飞剑就能咔嚓一声,当中出一条裂缝……
“我们考虑,还是用多柄飞剑,组成阵列,承载云鲲进行机动比较好。”
收集了一大堆测试信息以后,负责提升云鲲机动性的专家特别赶到景德镇,和沈乐当面沟通:
“就像战斗机一样,一架重型战斗机,要有两个发动机,几十个矢量喷口,才能把飞机的机动能力达到最大。
——目前,我们的设计,大概是这样的……”
他展开一张图纸,沈乐俯身细看,分明看见云鲲的船头、船身两侧、船尾,船舵两边,乃至几根桅杆上,设置了十四个飞剑位。
包括船头、船尾、船舷两侧的发射位在内,总而言之,二十一柄飞剑不嫌少,四十九柄飞剑不嫌多……
“等等,你们这样设计,是还想让我写个飞控程序啊?这我可真不会!”
“呵呵,呵呵……”
专家眼神飘忽。剑阵什么的,是特事局那边的专家们考虑的,由他们去和各大修行门派沟通。
目前就他听到的说法,研究剑阵的那一组,暂时还没有头绪,正在请动专家写程序,动用超算进行模拟计算;
各个门派传来的消息,基本上也是“没有这种传承”、“传承有,但是至少几百年没人学了”、“我们也正在重新研究和学习”……
沈乐长长叹一口气,右手抚在手腕上,隔着缩成珠子模样的黄玉桐,摸摸里面还没修好的瓷塔:
如果把瓷塔修好了,里面七层、四十九柄飞剑,有个中枢指挥,大概就能够合力托举云鲲,不用考虑剑阵和飞控之类的东西——
四十九柄飞剑,在瓷塔的统合下凝为一体,天生就知道该怎么飞!
“那行,我再努一把力吧。”沈乐无奈叹气,决定再找个法子,更换配方,更换飞剑设计,去努力满足云鲲的需求。
唉,特种陶瓷,掺入五金精英,容易改变它原有的性状,导致烧制不成功。
就他之前烧的这一窑,出了几柄特种陶瓷制成的飞剑,还是赵先生和特事局专家、陶瓷所的专家们,呕心沥血才尝试出来的。
即便如此,在硬度,韧性,灵气传导指数,灵气传导损耗率等方方面面,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并没有达到预设的标准……
材料学真是个大坑,天坑,巨深无比的坑!
冶金分支已经埋了一个合金大佬了,现在赵先生要投入特种陶瓷这一门研究,给他二十年时间,不知道能不能爬上来啊?
“你要帮忙?太好了!”赵先生忙得不可开交,见沈乐主动请战,十分喜悦:
“来,那门剑诀,你再给我讲一遍,如果能带我走一遍就更好了……
你也知道我的出身,剑诀什么的,太白精气的走法什么的,我总是掌握不到家,几次炼剑都败在这一关……”
沈乐一手执剑,一手按住他后背,呼吸吐纳,努力带着他共鸣,尝试把这门剑诀教给他。
奈何赵先生本质是一件瓷器,并没有五脏六腑这种东西,烧制过程中,也没有多少金行力量入内。
他还不像李星堂,前任主人是真有这方面记忆的,好歹也传授给他一些,又有一柄仙剑在手,能够顺利引他入门。
赵先生自己没有这种资质,也没有这种助力,沈乐带他运行了七七四十九遍,他也只是磕磕碰碰,十遍当中能成功一遍。
沈乐无奈,他自己也不好意思:
“那个……要不然今天就到这里?您稍微休息一下,咱们明天再来?我总觉得,我如果学会这门剑诀,于我炼制瓷剑有益……”
现在他炼制瓷剑,需要和一位修仙门派的长老联手。他控制火候,那位长老用炼器法诀辅助,才能让瓷剑“生长”出合适的脉络;
如果他自己能学会,从头到尾一手掌握,烧制瓷剑的效率,至少能提高20%!
他这样说了,沈乐自然也勤勤恳恳,每天带他运行剑诀。足足运行了半个月,又烧了两窑瓷剑,终于勉强把赵先生带到上手。
至于他自己,却再也不肯时间炼制瓷剑了。一则是炼剑法门迟迟没有突破,二则,是赵先生悄悄劝他:
“你也不要溺爱孩子,溺爱成这个样子,他要什么你都给。这飞剑哪怕是量产的,也经不起他用一柄坏一柄,让他多磨练磨练,掌握一下控制飞剑的技艺也是好的!”
沈乐觉得有道理,烧窑也确实烧烦了,果断停止。
一则等待赵先生这里的研究进度,找出最好最合适的配方,再则,尝试找到瓷塔出身的其他瓷窑,早日把它修复完成。
在出去远游之前,沈乐灵光一闪,又用特事局送过来的五金精英,重新开了一窑,把瓷塔再度烧炼一遍:
这一次,他在釉料当中,在粘合瓷塔与瓷剑缝隙的瓷土当中,加入了大量五金精英。
端坐在窑炉门口,用自身火焰法术点燃灵木,吐纳灵气,梳理窑内的火行、金行力量。
渐渐的,釉料融化为瓷釉,五金精英渗入瓷塔全身,把之前断裂的部分完整粘合包裹起来。
沈乐用精神力默默感知,发现那些断裂的瓷剑,终于安分待在位置上,不再摇动。
只是内里气脉灵性,还没有完全和塔身接驳,就像外面皮肤肌肉已经长好,内里骨骼还是断的一样。
“看来还得继续重炼……要找到它出身的那个窑,再烧一次,吸收冥冥中的力量才行……”
沈乐彻底死心,不再尝试走捷径了。开窑出来,他手握铜片,抱着瓷塔又做了一次冥想,让瓷塔帮忙确定方位。
谢天谢地,这一次,瓷塔终于给出了准确的方向:
“咦?居然不是在蜀地吗?”
沈乐十分惊讶。这座瓷塔,以及它的兄弟姐妹们都是在蜀地挖出来的,古代交通那么不便,怎样也应该是在附近烧的。
可是,瓷塔给出来的感应,居然是在长安附近,终南山区域——
“行吧,那就去走一走。希望能找到一点线索——话说,之前是隋朝中期,这次,说不定能看到唐朝了吧?”
沈乐卷起行李,远赴长安。在山里爬上爬下,反复核对方向,越看越觉得面前的山形地势有点眼熟:
这块地方,怎么和他跟猴子学剑术的山谷有点像?
这座深潭,怎么和他向老剑仙学习剑术的地方也有点像!
你们两个门派,不会有点承前启后关系的吧?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8203/5934056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