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都市小说 >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 第292章 林老师,你怎么能这样?

第292章 林老师,你怎么能这样?

推荐阅读:(推荐)S国宇宙-你是我的云-云璟玉 缪缪拉五角游戏朋友妻他的掌心(1v1h)娇惯(校园1v1)松山书院绯闻事件(古言,NPH,骨科,父女)跳诛仙台后,穿进兽世种田文当稀有神兽(高h、np)照无眠(亲叔侄1v1)万人嫌大小姐破产后(女嬷 np)行至彼岸(兄妹)

    第292章 林老师,你怎么能这样?
    会议室很大,主席台的屏幕上显示著一行红字:欢迎国家文物局吴司长一行蒞临我市指导。
    蒋承应进了会议室,市政府的副秘书长忙迎了上去。
    “市长!”
    蒋承应点点头,坐进主席台。刚刚落座,他觉得有些不对劲,左右扫了一圈。
    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想起来了……
    蒋承应指了指桌子:“名牌呢?”
    “市长,我昨天沟通了两次,吴司长的秘书说,今天来参会的司领导和专家还不確定,一直没给名单。早上又问了一次,依旧说是不確定,所以我们就没摆……”
    蒋承应琢磨了一下,再没说什么。
    上级领导不摆名牌,接待单位也不好单独摆,那索性都不摆。
    他只是奇怪:今天开的是协调会,主要领导、各组负责人肯定都要到场,基本不会出现谁能来谁不能来的情况。
    正思忖间,门口传来一阵动静,郑铭带著秘书进了门。
    蒋承应打断念头,迎了上去:“郑局长……”
    打了声招呼,两人聊了一阵,秘书小声提醒:“局长,还有一刻钟,吴司长和各位专家应该出宾馆了。”
    郑铭看了看表:“应该快到了,老蒋,咱们下去接一下!”
    ……
    两辆奥迪,一辆考斯特,但没人坐轿车,全都上了中巴。
    司机关上车门,一群人往外看了看:宾馆门口,王齐志不停的挥手。
    吴暉和吕呈龙一脸狐疑:“小林,你老师什么情况?”
    昨天早上才在西京分开,但天还没黑,他又追到了运城。说是閒著没事,来看看林思成淘到了什么宝贝。
    就两本日本皇室收藏过的乐谱,要论价值,也就和林思成在拍卖会上捡到的那两幅画差不多,没必要让王齐志亲自跑一趟。
    两人都怀疑,王齐志是不是怕他们护不好林思成,给学生站台来了。
    但让他进组,他又不进,让他参会,王齐志也不去?
    林思成实话实说:“我怕东西放宾馆不安全,也不好保管,就打电话安排人开车来取。但老师不放心,就亲自来了……”
    “你老师也是真閒!”吴暉调侃了一句,“我以为他要参会,害的政府办公室连铭牌都没来得及印。”
    “不知道也好!”吕呈龙跟著笑,“省的难受!”
    孙嘉木瞄了一眼林思成,暗暗一嘆:何止是难受?
    这些人里面,数他了解的最清楚,所以很明白:等待会见了林思成,当地的领导会有多懵。
    按照原计划,林思成至少也是此次考古指挥部副总监,或是协助孙嘉木发掘遗址,或是协助吕呈龙研究文物,更或是两边都协助。
    其实不管是以哪种名义,项目组现场负责人都是他,孙嘉木和吕呈龙不过是掛个名,把把关。
    但文研院的铁器项目年底就要审验,最迟赶在十一,必须发布阶段性的成果报告。马副院长怕出意外,双方沟通了一下,林思成答应,只要文研院有需求,他隨时能去京城。
    由此,这他个副总肯定就当不成了,只是和其他专家一样,掛了个技术指导的衔。自然而然,他的名字就不会出现在负责人、主要专家那一栏。
    不过实际负责人还是他:因为不管是发掘还是研究,依旧是用的原班人马:黄智峰、秦涛(修復中心研究员)、田杰、高章义。
    既便如此,也不至於让当地领导蒙在鼓里,但好巧不巧,被王齐志捣乱了一下。本来要参加昨晚上欢迎晚宴的林思成,最终连面都没露。乃至於今天开会,所有人的名牌都没印。
    所以,地方至今都还不知道,专家组里有林思成。可想而知,待会的那个场面?
    转著念头,车队进了政府大院。
    林思成本想跟在最后面,但吴暉抓住他的胳膊,半开玩笑:“杀人不过头点地,早晚都是一刀,早挨早了!”
    林思成无奈,跟在两人身后。
    看到吴暉和孙嘉木,郑铭和蒋承应的脸上堆起笑。看到吕呈龙,两人笑容更盛。
    能惊动故宫的的专家,可见国家文物局对河津窑的重视程度?
    由此可知,河津窑遗址的价值?
    但隨即,两人怔住:这是谁,林思成?
    他为什么会在车里……哦不,他为什么会来开会?
    不怪两人惊讶:因为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林思成都不可能出现在国家文局的专家组里。
    诧异间,专家们陆陆续续下了车,两人忙迎了上去。
    昨晚上一块吃过饭,都不陌生,只是简单寒暄了一下。
    吴暉又介绍林思成:“蒋市长,郑局长,这是小林,现在是技术组的指导顾问,你们也认识!”
    何止是认识?
    没林思成,文物局的指导组到不了这里。
    久经歷练,两人的城府都不差,虽然惊的不要不要的,不知道林思成怎么进的组,这个指导顾问又指导的是什么,但依旧笑著伸出了手。
    “林老师,又见面了!”
    “两位领导好!”林思成笑的很热情,態度也很谦恭,伸出双手,“以后还请多多指教。”
    看到这一幕,孙嘉木突然想起一块喝酒,王齐志喝醉后说过的一番话:孙处长,我这个学生比我强,能端得住事,也能沉得住气。
    不像我,毛毛燥燥,一点就炸,什么事都显在脸上。
    仔细再看,真就从林思成的脸上看不出任何的不自然。就好像,眼前这两位从来没有卸过磨,杀过驴,林思成仿佛把所有的不愉快全忘了一样。
    再想想这两个月以来,林思成干了些什么,孙嘉木的眼皮就止不住的跳:两位领导,不知道稍后的会上,等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以后,还能不能笑的出来?
    暗暗猜忖,一行人进了会议室。
    主会议桌坐满了一半,全是市、县两级政府和省文物局各部门的负责人。
    有省文物局科技处的任新波任处长,有省文研中心陶瓷所的姚建新姚主任,更有河津市的领导,並市(县)政府的谈秘书长。
    下面人更多,市、县两级文化、文物部门的干部来了好多。
    看领导进了门,所有人都站了起来,隨即,会场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但拍著拍著,任新波突的一愣:这谁,林思成?
    他以为是没戴眼镜,可能眼了,下意识转过头。
    谈武坐在他旁边,比他还懵:两只手悬在半空,一脸迷茫。
    再看另一边的姚建新,跟见了鬼一样的,眼球外突,双眼发直。
    没错,就是林思成。
    但他为什么会在专家团里,位置还这么靠前?
    再数数:第一位吴司长,第二位吕所长,第三位孙处长,他排第四位。包括落座的时候,也是按照这个顺序排的。林思成后面,副处长、主任、知名专家跟了一大堆。
    意思就是,他也是项目组负责人之一?
    但他一个陕西人,组织关係在西北大学,沾不上国家文物局的半点边,是怎么混进专家指导组的?
    再著,昨晚上的欢迎宴,他为什么没出现?
    问题一个接著一个,但凡是认识林思成的,脑子里像是搅成了浆糊。
    隨后,会议开始。
    郑铭、蒋承应例行致词,又介绍了一下指导团的领导。
    前面都比较顺畅,但轮到林思成,郑铭突然不知道怎么介绍了。
    还好,只是稍打了个磕绊,郑铭想起了林思成的职务:“西北大学文物研究中心,林思成林顾问……”
    知道林思成是谁的,表情既惊讶又古怪。不知道他的,无一不是一头雾水。
    前面的不是司长就是处长,要不所长,主任,再不就馆员、研究员。不是来自国家文物局,就来自故宫,更或是中国文研院。
    但轮到这位,突然就成了西北大学,职务也成了顾问,关键的是,还贼年轻。
    再看座次,他坐在孙处长旁边,排名比国家文物局考古司考古管理处的副处长还高?
    隨后,吴司长发言。很是简短,照例谦虚了一下,又感谢了几句。最后,直接了当:“接下来,由国家文物局特聘顾问,中国文研院特邀专家,林思成同志发言……”
    说罢,吴暉照例鼓了一下掌,吕呈龙、孙嘉木和指导组的专家紧隨其后。
    一点儿都不夸张,吴暉介绍完的剎那,主桌左边这一排全都愣了一下,包括和吴司长並排坐在最前面的郑铭。
    顾问,特聘?专家,特邀?
    关键的是,直接排在吴司长之后发言,把故宫的吕所长、考管处的孙处长全跨了过去。
    正惊的不要不要的,林思成扶了一下话筒:“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接下来由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此次国家文物局主持的山西宋金时期瓷窑遗址发掘及研究计划……”
    没有客套,没有囉嗦,开门见山。
    但郑铭和蒋承应的心却直往下沉:由他公布发掘计划,那林思成在指导组中负责的应该是哪一块?
    而他负责的工作得有多重要,权重该有多高,才会越过孙处长和吕所长?
    两人光顾著诧异了,压根没顾上细听:林思说的不是运城,更不是河津,而是“山西”。
    前面也还好,林思成简略的讲了一下发现河津窑的过程。但突然,就讲到了霍州窑?
    其实並不突然,林思成只是顺著时间线往下讲:老窑头、北午芹、古垛、固镇,然后霍州。
    但一眾当地人却觉得:平地起了一声炸雷?
    此次发掘的不是yc市的河津窑吗,怎么突然冒出来了个lf市的霍州窑?
    郑铭愣了一下,直接打断:“不好意思林老师,我刚才没听清:你刚说的是哪里的窑?”
    林思成顿了一下:“lf市,霍州市霍州窑!”
    蒋承应直觉不对,眼皮跳了一下:“林老师,这个窑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这个发现的比较早,1950年,古陶瓷家陈万里先生考察山西时记录:霍州见白瓷似定窑……因为当时条件有限,並没有继续下一步的勘察……”
    “1977年,古陶瓷家冯先铭先生带队,勘察霍州窑址,出土“至元二十九年『匣钵』和元代细白瓷片,確认金元时期“彭窑“所在地,即如今的霍州市陈村窑……”
    “七月初,我们复查了一下,並同步徵集文物標样,经过研究,確定陈村窑细白瓷与北宋景德镇湖田窑映青瓷,元末金初河津窑细白瓷为继承关係……”
    咦,这不对吧?
    给林思成开欢送宴,好像已是七月十几號,他却在七月初复查霍州窑,这时间对不上。
    唏,不对……开欢迎宴之前,林思成好像消失了一周?
    正是趁林思成不在的那几天,自己和蒋承应紧急开的会,定的调子……
    剎时间,郑铭感觉嗓子眼发乾。
    “林老师,霍州窑面积大概有多大?”
    “经过初步勘察,发现窑炉与作坊十七处,面积约0.5平方公里。原料处理区,即淘洗池、沉淀池各十二处,面积约0.2平方公里。及废渣堆积区、灰坑五十余处,面积约0.4平方公里……”
    “经钻探,废渣堆积最厚层八点二米,最浅一点六米,残器数量五十万件或以上。”
    “全是细白瓷?”
    “当然不是,大宗依旧为民用粗白瓷,但其中,属於金元时期的细白瓷窑三座,总面积接近0.1平方公里。而这三座,都属金元两代的宫廷贡窑体系。
    其次,发现明代细白釉刻彩瓷窑两座,面积约为0.05平方公里。这两座,专为北方藩王府烧造王府用瓷……”
    脑海里“嗡”的一下,好像所有的头髮都立了起来,蒋承应只觉头皮发麻。
    0.5平方公里是多少?整整五十万平方米,合七百五十亩。河津六座遗址,全加起来还没人家的两成。
    五十余处废渣堆集遗址、约五十万件白瓷残器標样,又是什么概念?
    拋开这些全不谈,只说三座御窑、两座王府贡窑。
    迄今为止,固镇北涧遗址是否为宋代贡窑体系,都还有待商榷,而霍州,却已经发现了五座?
    任是蒋承应够沉稳,城府够深,心態够好,但脸上的肉像是不受控制一般,不停的抽,不停的抽。
    林老师,你怎么能这样?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8782/6398950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