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起猛了!钓了一条大鱼!(求月票)
推荐阅读:红楼窃玉、奥特:一腔热血鸣不平!、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从一人之下开始的御风剑术、我在聊天群,群友都是序列曲主角、人在县城,你说我是大佬?、玄天1:古玄动天、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天倾之后、华娱之软饭王、
第217章 起猛了!钓了一条大鱼!(求月票)
“别闹。”
沈良轻轻拍了拍高媛媛,没看到他现在忙着吗?
最近这段时间,他简直忙到飞起。
白天不仅要剪片子,还要跟几位老师一起打越洋电话,商讨方案中的各项细节。
电话一打就是十几分钟,半个小时。
不用说,这个月单单电话费都得大几千块。
“你忙你的,我忙我的。”
高媛媛嘻嘻一笑,轻轻在沈良的耳垂一餂。
“你真是欠收拾。”
高媛媛傲娇道。
“哼,对啊,就是,怎么了。”
“待会有你受的。”
言罢。
沈良又敲起了键盘。
他正在和网谊的人远程沟通永劫无间的开发进度。
上百人的开发团队研发近一年,投入2000多万,终于做出一个勉勉强强能看的玩意。
3d版。
目前还处于半成品状态,上线时间至少也得明年年中。
但,这进度已经很快了。
原先丁老板还担心游戏上线,《时间游戏》的热度已经没了。
现在?
担心个屁。
明晃晃的影史第一,热度爆炸好吗?
另外。
《时间游戏》英文版小说已经连续12周闯入《纽约时报》前十名,最新一周,蝉联畅销书冠军!
qq群里,有个程序员忽然发了一段话。
【沈导,索尼真的要改编《时间游戏》吗?】
【差不多吧】
沈良敲下这几个字时,业务交流群里顿时沸腾了。
那个消息是真的?
半个月前,《时间游戏》将会改编为单机版的消息就在游戏开发圈内疯传。
“宝宝,《时间游戏》又要改编啦?”
看到这条消息,高媛媛也不惹火了。
“嗯。”
沈良淡淡道。
“差不多定了。”
索尼要开发的自然不是武侠版本,而是fps版《时间游戏》。
跟原版吃鸡差不多。
其实,早在半年前,索尼就有意向改编,只是,关于改编版权费用,双方拉拉扯扯谈了小半年。
前不久,双方达成共识。
改变费:200万美金+5%的销售分成。
正是因为分成,双方才讨价还价那么久。
依照索尼给出的方案,项目明年启动,开发周期2-3年,预计上线时间是07-08年。
大致跟《时间游戏》电影版同步上线。
原版《绝地求生》那么火,哪怕索尼开发的版本可能不一样,沈良也不会为了短期收益而放弃长远利益。
“宝宝,你真厉害。”
高媛媛身子一转,从后面转到了前面,一屁股坐到沈良怀里,目光盈盈的看向面前的男人。
“你真是……”
沈良正准备收拾小高,桌上的手机响了。
低头一瞧。
老何的电话。
事关奥运,沈良只得暂时压下火气。
“喂,何老师?”
“小良,你还没睡吧?”
“没呢。”
“好,这两天我托朋友认识了一个香江那边的专家,这个人叫李泽祥,是香江科技大学的教授。”
“他是计算机、自动化方面的专家,另外,他还是哈工大鹏城研究生院的特聘教授。”
“你记一下电话。”
“好,好。”
记下号码后,老何又继续道。
“现在时间有点晚了,这样,还有个qq号你也记一下,这是李教授学生的,他这个学生是内地人,年纪比你小一岁,也是学电子计算机工程的。”
“好。”
写下qq后,沈良顺嘴问了一句。
“老师,这个学生叫什么?”
“我看看啊,叫汪涛,原本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后来退学考了香江科技大学。”
???
汪涛?
华东师范,香江科技大学。
猛然间,沈良终于想起来了,难怪觉得李泽祥这个名字有点耳熟。
尼玛!
汪涛不是大疆无人机的创始人吗?
扛摄像机的,谁踏马没玩过大疆?
现在,沈良全都想起来了。
李泽祥是汪涛的伯乐来着,大疆能起来,跟李泽祥脱不开干系。
刹那间。
沈良激动了。
不是下面动,而是心里激动。
或许可以借机投一波大疆?
至于什么把汪涛召入麾下,他根本没想过。
牛逼的人,谁没点脾气?
瞅瞅人吕布说的话,大丈夫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沈良不贪心,投一波,等着发财就行了。
转眼,沈良已经想好了全盘计划。
第一步,先把汪涛忽悠进技术支援小组。
制定无人机凤凰方案之前,沈良还是想简单了。
多旋翼无人机,不是装四个螺旋桨就能飞起来的,当然,他知道要有配套的程序。
但。
开发的难度,他不是很了解。
在他的印象里,那玩意没什么难的,真一问才知道,国内几乎没有团队去研究无人机空中悬停。
别说悬停,连多旋翼无人机的研究团队都没有。
一问,人专家的回复很简单,很直白。
那不就是个航模玩具吗?
又不能应用在军事领域,谁研究那玩意?
所以。
老何才辗转多日,一路从国内高校找到香江高校。
找来找去,总算在香江科技大学找到了相关领域的专家。
作为亚洲排名靠前的顶级名校,又身处香江,这年头,那边的科研视野确实比国内更宽阔一些。
“快,你先下去。”
沈良拍了拍小高的屁屁,他现在心心念念都是忽悠汪涛。
几百亿的生意,哪能因为涩涩那点事给耽误了?
经过沈良多次、持久的调教,小高同学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不分场合、不分时间的粘人精。
事关奥运,她乖乖起身。
接着。
高媛媛就坐在旁边,单手撑腮的看着沈良。
眼见沈良脸上冒出的异彩和兴奋,她的嘴角也情不自禁的咧开了少许。
“哈哈。”
半晌,敲定技术支援的事,沈良捧着小高的脸,猛猛嘬了几口。
搞定!
另一边。
香江科技大学。
“涛儿?”
看着嗷嗷叫的室友,张青惊讶道。
“啊,没事。”
汪涛嘿嘿一笑,连连摆手。
“就是拉到一笔经费。”
经费是真的,沈良赞助了10万块。
但,真正令他激动的是网线对面那个人,那件事!
奥运竞选!
老天爷!
自己竟然能进奥运竞选团队?
哪怕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卡拉米,只是给老师和沈导传传话,提供一点咨询。
那踏马也是天大的喜事!
那可是奥运会!
翌日。
一大早,汪涛就兴冲冲的跑到教师办公室。
“李老师。”
“嗯,你来了啊。”
看到汪涛,李泽祥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把一沓a4纸交了过去。
“这些是我找到的一些悬停解决方案,以及海外多旋翼无人机的相关技术资料,你先整理一下。”
“好!”
看见那一大堆英文资料,汪涛不仅不觉得头疼,还兴致高昂。
他上初中时就想着做一个能够自动控制航模的东西。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从华师大电子系退学。
那边教的东西太理论。
后来,他先后报了斯坦福、麻省理工等名校,但只有香江科技大学向他抛出橄榄枝。
不过。
哪怕进了香江科技大学,他的课题也不太受老师们看好,事到如今,只有李泽祥教授看好。
明年,他就要本科毕业,最近,他一边忙着毕业课题,一边忙着报考李教授的研究生。
虽然很忙,但奥运竞选相关的事,那也不能落下。
大不了多熬点夜嘛。
反正他有短睡基因,一天只要睡四五个小时就够了。
干!干!干!
香江这边是上午,德国那边是早上,沈良也在干干干。
扛,扛,扛。
小丫头,不收拾收拾,都不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
啪!
“还跳不跳了?”
“不跳了,不跳了。”
小高同学连连告饶。
死鬼。
大早上的,哪来那么旺盛的精力。
哼!
等晚上,你给我等着!
“醒醒,洗个澡再睡。”
沈良拍了拍小高的脸蛋。
“困。”
“困也要洗。”
沈良一把将她抱了起来。
不洗澡,多不卫生。
伺候完小高洗澡,沈良简单冲了个凉,然后便去了柏林巴伯尔斯贝格制片厂。
这家制片厂始建于1912年,是欧洲历史最悠久、最大的电影制片之一,因其历史地位、技术设施,又被称之为欧洲好莱坞。
沈良把后期放在这里,主要是为了方便。
做完后期就能把样片交给文森特,然后直送柏林电影节。
而且。
把后期放在柏林,也是一个小小的加分项。
接下来几天,沈良依旧一边做后期,一边跟各位老师,以及汪涛联系。
经过沟通,沈良这才知道这个方案有多难。
硬件、软件、系统层、应用层面,样样都有一大堆问题。
首先。
当下的主流无人机仍是固定翼为主,多旋翼无人机还处于初步商用阶段。
动力不足,坠机的概率非常高。
续航也不够,一架无人机的续航时间只有几分钟,不过,几分钟也够用,难点在于多旋翼无人机之间的干扰。
想要组成一头凤凰,至少要2-300架无人机同时起飞。
相邻无人机气流干扰,很容易导致姿态失控。
不过。
李泽祥团队也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动用、续航都是源自于电池、电机,只要减重,上碳纤维,再研发新的电机。
然后,再慢慢探索无人机阵列齐飞,从10台到50台、100台、200台,慢慢调试。
真正麻烦的是控制系统、通信模块,以及飞行控制算法、协同控制软件的开发。
其中,这四个难点,前两者比较好解决。
什么霍尼韦尔陀螺仪、trimble bd992双频 gps模块、tdma+fhss协议芯片、定制nrf24l01无线模块等等。
能上尽上。
堆也能堆出来。
最难的是飞行控制算法,这一块,全世界都找不到配套解决方案。
想搞?
只能自研。
李泽祥开出了一个项目预算清单。
开发分布式控制软件大概需要2-30人的团队,集中开发两到三年。
仅人力开支就要2-3000万左右。
毕竟,他是按照香江那边的物价计算。
香江那地界,一个中高级工程师的年薪少说要个30万左右。
而这。
只是算法方面。
考虑到硬件、软件、时间成本等等方面的开支,如果想在08年之前达到类似的效果,保底需要投入1-2个亿。
就这。
还不一定能完成。
方案发出去后,李泽祥就忙其他事情去了,站在他的角度,这个项目十有八九要黄。
太贵。
不确定性太高。
即便研发成功,也未必能通过奥组委的审核。
因为新技术的风险太高。
奥运开幕式可是全球直播,万一现场炸机了,谁能担责任?
奥组委也不可能为了一个不确定性这么高的方案投钱,所以,只能是私人投资。
易地而处,换做是他,李泽祥绝对不会投资。
那是一两个亿,不是一两百万!
然而。
令李泽祥意外的是,一周后,他接到了沈良的电话。
人家真准备试一试。
下个月,沈良会来香江,对方希望他出具一个更加详细的项目企划书。
如果确定方案能被奥组委看上,不论国家投不投,沈良投了!
听到那句‘国之盛世,略尽绵薄之力’,李泽祥二话没说,当场就答应了下来。
大不了白干嘛!
“李老师,您找我?”
当天下午,汪涛又被叫到了办公室。
“嗯。”
李泽祥点了点头。
“你把手头上的事情先放放,接下来半个月,我、你,还有你的几位师哥会全心修订‘无人机项目’的企划案。”
“下个月,沈良来参加《功夫》的首映礼时,他到时候会亲自过来一趟。”
“李老师,沈导真准备干啊?”
闻言,汪涛瞠目道。
“暂时还说不好,但意向比较强烈。”
李泽祥没把话说的太满。
“事先说明,小汪,如果沈良最后没投,那就是义务劳动。”
“李老师,我没问题!”
为了国家大事,义务劳动又怎么了?
“嗯,你准备准备,把手上的事情先安排一下,从明天开始,我带队,尽量在下个月15号之前把方案列出来。”
“嗯!”
汪涛重重点了点头,没过一会,他满心欢喜的走出了办公室。
成不成,那都不重要。
哪怕白干,这个项目也是他的梦中情项。
为了梦想努力,不能叫白干!
万一要是成了呢?
不过。
不论成不成,沈导的这个魄力,确实不小,难怪人家是国际大导演。
还有无人机阵列的方案,也真踏马绝了!
(本章完)
“别闹。”
沈良轻轻拍了拍高媛媛,没看到他现在忙着吗?
最近这段时间,他简直忙到飞起。
白天不仅要剪片子,还要跟几位老师一起打越洋电话,商讨方案中的各项细节。
电话一打就是十几分钟,半个小时。
不用说,这个月单单电话费都得大几千块。
“你忙你的,我忙我的。”
高媛媛嘻嘻一笑,轻轻在沈良的耳垂一餂。
“你真是欠收拾。”
高媛媛傲娇道。
“哼,对啊,就是,怎么了。”
“待会有你受的。”
言罢。
沈良又敲起了键盘。
他正在和网谊的人远程沟通永劫无间的开发进度。
上百人的开发团队研发近一年,投入2000多万,终于做出一个勉勉强强能看的玩意。
3d版。
目前还处于半成品状态,上线时间至少也得明年年中。
但,这进度已经很快了。
原先丁老板还担心游戏上线,《时间游戏》的热度已经没了。
现在?
担心个屁。
明晃晃的影史第一,热度爆炸好吗?
另外。
《时间游戏》英文版小说已经连续12周闯入《纽约时报》前十名,最新一周,蝉联畅销书冠军!
qq群里,有个程序员忽然发了一段话。
【沈导,索尼真的要改编《时间游戏》吗?】
【差不多吧】
沈良敲下这几个字时,业务交流群里顿时沸腾了。
那个消息是真的?
半个月前,《时间游戏》将会改编为单机版的消息就在游戏开发圈内疯传。
“宝宝,《时间游戏》又要改编啦?”
看到这条消息,高媛媛也不惹火了。
“嗯。”
沈良淡淡道。
“差不多定了。”
索尼要开发的自然不是武侠版本,而是fps版《时间游戏》。
跟原版吃鸡差不多。
其实,早在半年前,索尼就有意向改编,只是,关于改编版权费用,双方拉拉扯扯谈了小半年。
前不久,双方达成共识。
改变费:200万美金+5%的销售分成。
正是因为分成,双方才讨价还价那么久。
依照索尼给出的方案,项目明年启动,开发周期2-3年,预计上线时间是07-08年。
大致跟《时间游戏》电影版同步上线。
原版《绝地求生》那么火,哪怕索尼开发的版本可能不一样,沈良也不会为了短期收益而放弃长远利益。
“宝宝,你真厉害。”
高媛媛身子一转,从后面转到了前面,一屁股坐到沈良怀里,目光盈盈的看向面前的男人。
“你真是……”
沈良正准备收拾小高,桌上的手机响了。
低头一瞧。
老何的电话。
事关奥运,沈良只得暂时压下火气。
“喂,何老师?”
“小良,你还没睡吧?”
“没呢。”
“好,这两天我托朋友认识了一个香江那边的专家,这个人叫李泽祥,是香江科技大学的教授。”
“他是计算机、自动化方面的专家,另外,他还是哈工大鹏城研究生院的特聘教授。”
“你记一下电话。”
“好,好。”
记下号码后,老何又继续道。
“现在时间有点晚了,这样,还有个qq号你也记一下,这是李教授学生的,他这个学生是内地人,年纪比你小一岁,也是学电子计算机工程的。”
“好。”
写下qq后,沈良顺嘴问了一句。
“老师,这个学生叫什么?”
“我看看啊,叫汪涛,原本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后来退学考了香江科技大学。”
???
汪涛?
华东师范,香江科技大学。
猛然间,沈良终于想起来了,难怪觉得李泽祥这个名字有点耳熟。
尼玛!
汪涛不是大疆无人机的创始人吗?
扛摄像机的,谁踏马没玩过大疆?
现在,沈良全都想起来了。
李泽祥是汪涛的伯乐来着,大疆能起来,跟李泽祥脱不开干系。
刹那间。
沈良激动了。
不是下面动,而是心里激动。
或许可以借机投一波大疆?
至于什么把汪涛召入麾下,他根本没想过。
牛逼的人,谁没点脾气?
瞅瞅人吕布说的话,大丈夫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沈良不贪心,投一波,等着发财就行了。
转眼,沈良已经想好了全盘计划。
第一步,先把汪涛忽悠进技术支援小组。
制定无人机凤凰方案之前,沈良还是想简单了。
多旋翼无人机,不是装四个螺旋桨就能飞起来的,当然,他知道要有配套的程序。
但。
开发的难度,他不是很了解。
在他的印象里,那玩意没什么难的,真一问才知道,国内几乎没有团队去研究无人机空中悬停。
别说悬停,连多旋翼无人机的研究团队都没有。
一问,人专家的回复很简单,很直白。
那不就是个航模玩具吗?
又不能应用在军事领域,谁研究那玩意?
所以。
老何才辗转多日,一路从国内高校找到香江高校。
找来找去,总算在香江科技大学找到了相关领域的专家。
作为亚洲排名靠前的顶级名校,又身处香江,这年头,那边的科研视野确实比国内更宽阔一些。
“快,你先下去。”
沈良拍了拍小高的屁屁,他现在心心念念都是忽悠汪涛。
几百亿的生意,哪能因为涩涩那点事给耽误了?
经过沈良多次、持久的调教,小高同学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不分场合、不分时间的粘人精。
事关奥运,她乖乖起身。
接着。
高媛媛就坐在旁边,单手撑腮的看着沈良。
眼见沈良脸上冒出的异彩和兴奋,她的嘴角也情不自禁的咧开了少许。
“哈哈。”
半晌,敲定技术支援的事,沈良捧着小高的脸,猛猛嘬了几口。
搞定!
另一边。
香江科技大学。
“涛儿?”
看着嗷嗷叫的室友,张青惊讶道。
“啊,没事。”
汪涛嘿嘿一笑,连连摆手。
“就是拉到一笔经费。”
经费是真的,沈良赞助了10万块。
但,真正令他激动的是网线对面那个人,那件事!
奥运竞选!
老天爷!
自己竟然能进奥运竞选团队?
哪怕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卡拉米,只是给老师和沈导传传话,提供一点咨询。
那踏马也是天大的喜事!
那可是奥运会!
翌日。
一大早,汪涛就兴冲冲的跑到教师办公室。
“李老师。”
“嗯,你来了啊。”
看到汪涛,李泽祥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把一沓a4纸交了过去。
“这些是我找到的一些悬停解决方案,以及海外多旋翼无人机的相关技术资料,你先整理一下。”
“好!”
看见那一大堆英文资料,汪涛不仅不觉得头疼,还兴致高昂。
他上初中时就想着做一个能够自动控制航模的东西。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从华师大电子系退学。
那边教的东西太理论。
后来,他先后报了斯坦福、麻省理工等名校,但只有香江科技大学向他抛出橄榄枝。
不过。
哪怕进了香江科技大学,他的课题也不太受老师们看好,事到如今,只有李泽祥教授看好。
明年,他就要本科毕业,最近,他一边忙着毕业课题,一边忙着报考李教授的研究生。
虽然很忙,但奥运竞选相关的事,那也不能落下。
大不了多熬点夜嘛。
反正他有短睡基因,一天只要睡四五个小时就够了。
干!干!干!
香江这边是上午,德国那边是早上,沈良也在干干干。
扛,扛,扛。
小丫头,不收拾收拾,都不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
啪!
“还跳不跳了?”
“不跳了,不跳了。”
小高同学连连告饶。
死鬼。
大早上的,哪来那么旺盛的精力。
哼!
等晚上,你给我等着!
“醒醒,洗个澡再睡。”
沈良拍了拍小高的脸蛋。
“困。”
“困也要洗。”
沈良一把将她抱了起来。
不洗澡,多不卫生。
伺候完小高洗澡,沈良简单冲了个凉,然后便去了柏林巴伯尔斯贝格制片厂。
这家制片厂始建于1912年,是欧洲历史最悠久、最大的电影制片之一,因其历史地位、技术设施,又被称之为欧洲好莱坞。
沈良把后期放在这里,主要是为了方便。
做完后期就能把样片交给文森特,然后直送柏林电影节。
而且。
把后期放在柏林,也是一个小小的加分项。
接下来几天,沈良依旧一边做后期,一边跟各位老师,以及汪涛联系。
经过沟通,沈良这才知道这个方案有多难。
硬件、软件、系统层、应用层面,样样都有一大堆问题。
首先。
当下的主流无人机仍是固定翼为主,多旋翼无人机还处于初步商用阶段。
动力不足,坠机的概率非常高。
续航也不够,一架无人机的续航时间只有几分钟,不过,几分钟也够用,难点在于多旋翼无人机之间的干扰。
想要组成一头凤凰,至少要2-300架无人机同时起飞。
相邻无人机气流干扰,很容易导致姿态失控。
不过。
李泽祥团队也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动用、续航都是源自于电池、电机,只要减重,上碳纤维,再研发新的电机。
然后,再慢慢探索无人机阵列齐飞,从10台到50台、100台、200台,慢慢调试。
真正麻烦的是控制系统、通信模块,以及飞行控制算法、协同控制软件的开发。
其中,这四个难点,前两者比较好解决。
什么霍尼韦尔陀螺仪、trimble bd992双频 gps模块、tdma+fhss协议芯片、定制nrf24l01无线模块等等。
能上尽上。
堆也能堆出来。
最难的是飞行控制算法,这一块,全世界都找不到配套解决方案。
想搞?
只能自研。
李泽祥开出了一个项目预算清单。
开发分布式控制软件大概需要2-30人的团队,集中开发两到三年。
仅人力开支就要2-3000万左右。
毕竟,他是按照香江那边的物价计算。
香江那地界,一个中高级工程师的年薪少说要个30万左右。
而这。
只是算法方面。
考虑到硬件、软件、时间成本等等方面的开支,如果想在08年之前达到类似的效果,保底需要投入1-2个亿。
就这。
还不一定能完成。
方案发出去后,李泽祥就忙其他事情去了,站在他的角度,这个项目十有八九要黄。
太贵。
不确定性太高。
即便研发成功,也未必能通过奥组委的审核。
因为新技术的风险太高。
奥运开幕式可是全球直播,万一现场炸机了,谁能担责任?
奥组委也不可能为了一个不确定性这么高的方案投钱,所以,只能是私人投资。
易地而处,换做是他,李泽祥绝对不会投资。
那是一两个亿,不是一两百万!
然而。
令李泽祥意外的是,一周后,他接到了沈良的电话。
人家真准备试一试。
下个月,沈良会来香江,对方希望他出具一个更加详细的项目企划书。
如果确定方案能被奥组委看上,不论国家投不投,沈良投了!
听到那句‘国之盛世,略尽绵薄之力’,李泽祥二话没说,当场就答应了下来。
大不了白干嘛!
“李老师,您找我?”
当天下午,汪涛又被叫到了办公室。
“嗯。”
李泽祥点了点头。
“你把手头上的事情先放放,接下来半个月,我、你,还有你的几位师哥会全心修订‘无人机项目’的企划案。”
“下个月,沈良来参加《功夫》的首映礼时,他到时候会亲自过来一趟。”
“李老师,沈导真准备干啊?”
闻言,汪涛瞠目道。
“暂时还说不好,但意向比较强烈。”
李泽祥没把话说的太满。
“事先说明,小汪,如果沈良最后没投,那就是义务劳动。”
“李老师,我没问题!”
为了国家大事,义务劳动又怎么了?
“嗯,你准备准备,把手上的事情先安排一下,从明天开始,我带队,尽量在下个月15号之前把方案列出来。”
“嗯!”
汪涛重重点了点头,没过一会,他满心欢喜的走出了办公室。
成不成,那都不重要。
哪怕白干,这个项目也是他的梦中情项。
为了梦想努力,不能叫白干!
万一要是成了呢?
不过。
不论成不成,沈导的这个魄力,确实不小,难怪人家是国际大导演。
还有无人机阵列的方案,也真踏马绝了!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9071/556895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